印刷术资料
关于印刷术的资料(3篇)
第1篇一、引言印刷术,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
从古代的甲骨文、竹简,到现代的电子出版物,印刷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这一伟大发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印刷术的起源1. 中国印刷术的起源印刷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张制作更加便捷。
在此基础上,东汉末年,蔡文姬的丈夫蔡邕发明了雕版印刷。
此后,印刷术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2. 雕版印刷的兴起雕版印刷是将文字或图案雕刻在木板上,然后涂上墨汁,将纸张覆盖其上,通过压印的方式复制文字或图案。
这种印刷方式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印刷品主要包括佛经、道经、历书、诗词等。
3. 活字印刷的诞生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他将胶泥制成一个个规格相同的单字,然后按照需要排版。
这种印刷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使得印刷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三、印刷术的发展1. 雕版印刷的繁荣雕版印刷在唐宋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当时,印刷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刻版、印刷、装订等环节。
印刷品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2. 活字印刷的推广活字印刷术在毕昇发明后,逐渐得到了推广。
南宋时期,沈括等人对活字印刷术进行了改进,使得印刷质量得到提高。
元明清时期,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的印刷方式。
3. 印刷技术的创新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技术不断创新。
明代,出现了彩色印刷、烫金印刷等技艺。
清代,印刷业进入了全盛时期,印刷品质量不断提高,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印刷术的影响1.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快捷、方便,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印刷品的大量涌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知识,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2. 推动了科技进步印刷术的发明为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印刷品中的科技知识得以广泛传播,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印刷资料
1印刷术的萌芽:印刷术最原始的技术工艺是手工雕刻技术,代表是盖印和拓石。
2 雕版印刷的出现代表着印刷术的诞生。
第一部印刷作品《金刚经》。
3 印刷的种类和领域:1.书刊印刷;2.报业印刷;(出版印刷)3.包装印刷;4.商业印刷(海报);5.有价钞券印刷(钞票、邮票、彩票等);6.工业印刷。
4 印刷术发展史上的两大里程碑: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
5 现代印刷的创始人:德。
谷登堡。
6 印刷定义: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7 印刷的要素及其作用:1.原稿,是制版、印刷的基础;原版根据介质进行分类:反射原稿、透射原稿和电子原稿;2.印版,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载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印版表面分为:着墨的图文部分和非着墨的空白部分。
(印版分为:凸版、凹版、平板,胶印、孔版)。
8 油墨:油墨是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可分为:CMYK,青品黄黑;专色油墨;特种印刷油墨,发泡油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防伪),导电性油墨。
油墨的印刷适性:1.油墨的粘度;2.油墨的粘着性;3.油墨的触变性;4.油墨的干燥。
9 承印物: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用量最大的是纸张和塑料薄膜。
1.纸张:纸张是由纤维、填料、胶料、色料组成;2.纸张的分类: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图层纸);3.纸张的生产过程:制浆和造纸。
10纸张的重量:纸张的重量用定量和令重来表示。
定量(克重):是单位面积纸张的重量,单位为g\m2;令重:每令(500张纸全开纸张的重量),纸张的总重量,单位是kg|公斤。
11印刷机型:1.平压平印刷机;2.圆压平;3.圆压圆型印刷机,印版滚筒压印,滚铜,目前印刷机结构属于圆压圆型印刷机。
12从工艺上来说,印刷分为直接印刷和间接印刷。
.从印版类型而言:1.凸版印刷。
柔性印刷是凸版印刷物。
定义:是采用凸印版进行印刷的方式。
(直接)原理:墨辊首先滚过印版表面,是油墨粘附在凸起的图文部分,然后承印物和印版上的油墨相接触,在压力的作用下,图文部分的油墨便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
印刷术
毕升胶泥活字印刷的启发来源于其两 个儿子过家家
活字印刷的发明:他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 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要用的时候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 合剂,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 热,等粘合剂冷却就可以印了。
三、中国的印刷术主要经Biblioteka 了雕版印刷 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
毕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中国 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而他的胶泥活 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 术技术。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 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 中的记载外 ,找不到第二个文献资料。
生平之谜
(1)据推测为浙江杭州人。(泥活字为沈括侄子 收藏) (2)曾经是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 (3)后人因用活字胶泥伪造钱币被朝廷发现株连 九族,侥幸逃脱之族人遂改姓田、万。
(2)雕版印刷的优点与缺点
优:可反复使用多次,即可以印刷许多份同样内容的书籍。 缺:它必须一页一版,有了错字难以更正,如果刻一大部书,要花费 很长时间和很多木材,不仅费用好大而且储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 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 《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年代可考的印刷书籍,就是公元868年用雕版印刷 而成的《金刚经》。此书乃唐代佛教经文,被英国人斯坦因于1900年在 西域敦煌千佛洞发现并掠走,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雕版印刷
(1)雕版印刷的发明
— 发明于隋代,盛行于唐而完善于宋(全盛时期)
什么是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 在印刷史上有着“活化石”之称。 制作过程: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 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 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 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 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 为印品。
印刷工艺复习资料
印刷工艺(00716)一、单选题87、制作阳图型 PS 版时需用( )。
A:正向阴图 B:反向阳图C:正向阳图 D:反向阴图参考答案: C88、印刷墨层最厚的印刷是 ________。
A:柔印 B:丝网印刷C:凹印 D:胶印参考答案: B92、承印物范围最广的印刷是 ________ 。
A:胶印 B:柔印C:凹印 D:丝网印刷参考答案: D93、人眼所感受到的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 )。
A:色相 B:明度C:饱和度 D:高度参考答案: B94、印刷中彩色的图片分辨率一般为( ) DPI。
A:1000.00000 B:72.00000C:300.00000 D:90.00000参考答案: C95、数字印刷属于( )。
A:间接印刷 B:直接印刷C:无压印刷 D:凸版印刷参考答案: A96、图片的淡化处理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整体淡化处理,另一种是( )。
A:局部淡化与虚化处理 B:整体虚化处理C:局部锐化处理 D:局部淡化与发光处理参考答案: A97、中文字体中,( )是汉字传统书法中的正体,也称手写体、真书和活体。
A:仿宋体 B:彩云体C:宋体 D:楷体参考答案: D98、一直以来,人们公认最美的比例是黄金比,为( )。
A:1:1.4 B:1:1.618C:1:1.5 D:1:618参考答案: B99、印刷行业中,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
A:玻璃 B:皮革C:纸张 D:塑料薄膜参考答案: C100、平面设计使用的电脑分为两大类,即苹果电脑和( )。
A:PC 机 B:PM 机C:MT 机 D:CP 机参考答案: A 101、以纲刀片根据设计要求的形状排成摸框,在模切机上把印刷品或纸板扎切成需要形状的工艺叫()。
A:切割 B:切模C:覆膜 D:抛光参考答案: B102、一般印刷网点的排列是整齐的,单色印刷时,其网线角度多采用( )度。
A:45 度 B:15 度C:75 度 D:40 度参考答案: A103、我们日常使用的钞票一般采用( )印刷方式。
印刷术资料
就业方向
简介
印刷术的起源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的原因
印刷术的种类凸版印刷:
平版印刷:
凹版印刷:
孔版印刷:
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的发明
印刷术的发展
隐形印刷术
印刷技术的对外传播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印刷术的深远意义印刷流程图印刷术语
印前印刷装订排版其他印刷常用术语谷登堡对现代印刷技术的贡献印刷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专业方向与特色就业方向展开编辑本段简介
毕昇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2
象任何发明创造一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有它的社会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中国社会进步到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传播信息。活字印刷术正是为解决这个社会需要所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印刷术必须用纸和墨。中国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纸和油烟、松烟两种墨。纸和墨的发明为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印章和拓碑等复制文字、图画的方法又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顾名思义,印刷术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工序的名称。从印刷术的命名中已经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术的两个渊源。印章的面积本来很小,只能容纳姓名或官爵等几个文字。东晋时期,道教兴起。道教的一派注重符录。他们在桃木枣木上刻文字较长的符咒,从而扩大了印章的面积。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记载,道家有一种刻着120个字的复印。可见当时已经能够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一篇短文了。这实际上就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拓碑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当时儒家典籍全凭经师口授,学生笔录。因此,不同的经师传授同一典籍也难免会有差异。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政府立石将重要的儒家经典全部刻在上面,作为校正经书的标准本。为了免除从石刻上抄录经书的劳动,大约在公元4世纪左右,人们发明了拓碑的方法。拓碑的方法很简便。把一张坚韧的薄纸浸湿后敷在石碑上,再蒙上一张吸水的厚纸,用毛刷轻敲,到纸陷入碑上刻字的凹穴时为止,然后揭去外面的厚纸,用棉絮或丝絮拍子,蘸着墨汁,轻轻地均匀地往薄纸上刷拍,等薄纸干后揭下来,便是白字黑地的搨本。这种拓碑的方法,跟雕板印刷的性质相同,所不同的是,碑帖的文字是内凹的阴文,而雕板印刷的文字是外凸的阳文。石碑上的文字是阴文正写。拓碑提供了从阴文正字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技术。后来,人们又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从而传拓。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诗中曾说:“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这和雕板印刷已经所差无几了。在唐代,印章与拓碑两种方法逐渐发展合流,从而出现了雕板印刷术。唐穆宗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即公元825年1月2日,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到当时杨州和越州一带处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售卖或用来换茶酒。“模勒”就是刊刻。这是现存文献中有关雕板印刷术的最早记载。公元836年,唐文宗根据东川节度使冯宿的报告,下令禁止各道私置日历版。冯宿在他的报告中说:“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奏请颁布新历书的时候,民间私印的历书已飞满天下。”可见当时民间从事雕板印刷业的人是很多的。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藏书中有一卷雕板印刷的《金刚经》,其末尾题着“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一行字。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有确切日期的最早的印刷品。这书的形式是卷子,长约1丈6尺,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最前面是一幅扉画,画的是释迦牟尼在只树给孤独园说法的情景。其余印的是《金刚经》全文。这个卷子图文都非常精美,雕刻的刀法细腻,浑朴凝重,说明当时刊刻印刷的技术都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于是,就向人们提出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经济的印刷技术。至迟到唐代后期,已经有了用单个佛象印连续重复印制的千佛象手卷。过去英、法、德、日等国家的考古队在中国新疆各地曾发现过大量的这种千佛像手卷。英国博物馆藏有一幅这样的手卷,全长17英尺,约合5.18米,上面印着468个佛像。另外,在雕板过程中,刻错字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刻错一个字就废掉一块板太可惜、太浪费了。聪明的工匠们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用凿子将错字挖掉,再用一块同样大的木块刻好字补上。这些都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经验、借鉴。由此可见,虽然活字印刷术是毕升个人的发明创造,但这里面确实凝聚着前朝历代很多劳动者的智慧。印刷术的发明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晋朝郭太,有书五千卷;张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呢?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诀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样。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如果使用阳文印章,印到纸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较小,印出来的字数毕竟有限。刻碑一般用阴文,拓出来的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拓碑的过程比较复杂,用来印制书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石碑面积比较大,一次可以拓印许多字。如果截长补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点结合起来呢?情况当然就不一样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拓碑和印章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自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我国的雕版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是在唐朝时候发明的。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根据明朝时候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事。编写了一木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土长孙皇后死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到之后,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贞观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这一年,也可能稍后一些。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从这个资料来分析。可能当时民间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则》印出来。雕版印刷发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则》出版的年代更早。到了九世纪的时候,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相当普遍了。唐朝诗人白居易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一部诗集——《白氏长庆集》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给《白氏长庆集》写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说:当时人们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样。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旧唐书》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另外一些古书的记载情况是这样: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颁布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历书。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止一家。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当然没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出卖。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法真叫人笑掉了牙。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以上印刷历书。当时跟着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训》的序里也说,他在成都的书店里看到好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见当时成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不但印历书,还印其他各种书籍了。唐朝刻印的书籍,现在保存下来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离开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刷术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刷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刷术中国古代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创造了许多令世人赞叹的伟大发明。
其中,印刷术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的文化传播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探究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原理和影响。
一、印刷术的历史背景印刷术在中国的诞生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
公元前104年,西汉宰相程邈创造了木版印刷术,为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文字的复制传播主要依靠人工抄录,费时费力。
而印刷术的出现,解决了文字复制的难题,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二、印刷术的原理1. 木版印刷术:木版印刷术使用木板作为印版。
首先,书法家将原稿用刀刻在木板上,然后将墨涂在木版上,再将纸张放在木版上用力拍打,墨迹就会传输到纸上,完成印刷。
这种印刷术简单易行,适用于文字的普及。
2. 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的重要进步。
南宋时期,印刷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北宋时期,泉州刻书坊将文字雕刻成一颗颗篆字状的活字,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活字进行组合,形成整篇文章,进行印刷。
活字印刷术的使用,使得印刷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方便了版面的调整和排版的灵活性。
三、印刷术的影响印刷术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传播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更加容易,大大提高了文字的传播速度。
在印刷术的推动下,中国的文化传统被大量记录下来,流传至今。
这些古籍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 教育的普及:印刷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书籍大规模印制,成本降低,从而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印刷术使得知识能够更加便捷地传达给更多的人群,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进步。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术为科学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
通过印刷术,科学家们能够更加高效地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四大发明的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四大发明的印刷术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四大发明印刷术的简介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
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
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早期,中国人民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
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
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
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
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的传播中国是印刷技术的发明地,很多国家的印刷技术或是由中国传入,或是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日本是在中国之后最早发展印刷技术的国家,公元8世纪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经了。
朝鲜的雕版印刷技术也是由中国传入的,高丽穆宗时(998~1009年)就开始印制经书。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经中亚传到波斯,大约14世纪由波斯传到埃及。
波斯实际上成了中国印刷技术西传的中转站,14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版雕印的纸牌、圣象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
中国的木活字技术大约14世纪传入朝鲜、日本。
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铜活字。
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
印刷概论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印刷术发展史•文字的产生(前提);笔、墨、纸的发明(印刷术的物质基础);盖印与拓石(印刷术的技术基础)•雕版印刷: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刨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版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
(凸版f刷墨f铺纸f加压f正写的文字印品)•活字版印刷术:宋,毕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吋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第二章印刷综述•印刷的定义: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按照媒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方式分类:模拟印刷(传统印刷):是利用有形的图形载体(如印版、胶片)将媒质(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技术。
数字印刷:狭义上使用数据文件将媒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技术。
计算机是数字印刷的核心。
广义上说,如果设置一个系统,并向这个系统输入由图文原稿转换而来的数字化信息流, 则系统输出的是E卩刷品。
•按照印版表面结构形式分类:(四大)凸版印刷:在凸起的图文版面上涂墨、压印。
使用铅版、铜版、锌版、橡胶版、树脂版等平版印刷: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理进行印刷的方式。
常用印版有:PS版、金属版、蛋白版、聚酯薄膜等凹版印刷:使用手工或机械雕刻凹版、电子雕刻凹版、照相凹版等印版的印刷方式。
孔版印刷:使用眷写版、镂空版、丝网版等印版的印刷方式。
•印刷的工艺流程:原稿分析一印前图文信息处理一制版一印刷一印后加工•印刷的5大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机械;作用:原稿(印刷的依据)是制版、印刷的基础,原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成品的质量。
印版:(凸版、凹版、平版、孔版)一一用于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印版是印刷的关键。
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印刷机械: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印刷作用:印刷是一种对原稿图文信息的复制技术。
活 字 印 刷 术 的相关资料
活字印刷术的相关资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探索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与技术1. 引言活字印刷术,作为古代印刷技术的重要里程碑,为人类传播知识、文化与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有关印刷术的全面讲解
有关印刷术的全面讲解印刷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用于生产大量的书籍、杂志、报纸、宣传资料和其他印刷品。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木活字印刷和西方的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的文化传播和知识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印刷术的历史。
印刷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的中国,当时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
在中国,印刷术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经典文学作品和宗教经典。
后来,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传入了欧洲。
15世纪德国的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被认为是印刷术史上的重大突破,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大规模生产和传播。
从此,印刷术逐渐成为了文化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工具。
其次,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印刷术的工艺和技术。
印刷术的主要工艺包括排版、印刷和装订。
排版是将文字和图片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排列,形成印刷版面的过程。
在古代,排版是由人工完成的,而现代印刷术则采用了计算机排版技术。
印刷是将排版好的版面通过印刷机印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过程,常见的印刷方式包括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等。
装订是将印刷好的纸张按照一定的顺序装订成书籍或其他印刷品的过程,常见的装订方式包括胶装、锁线装订和无线胶装等。
再者,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印刷术对社会的影响。
印刷术的发展使得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大规模化,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印刷术也推动了出版业和印刷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印刷术也催生了许多相关行业,如印刷设备制造、纸张生产和印刷品设计等,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最后,让我们展望一下印刷术的未来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印刷技术已经成为了印刷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印刷和短版印刷,满足了市场对多样化印刷品的需求。
同时,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推动了印刷术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例如采用环保油墨和循环再生纸张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印刷术必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隋朝历史】印刷术发明诸说及文献文物证据
【隋朝历史】印刷术发明诸说及文献文物证据印刷是工艺技术,是通过转印材料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去的工艺方法和过程。
可见,印版、转印材料和承印物,是构成印刷这种工艺技术的基本要素。
现有、大量文献文物证明,这三个基本要素所蕴含的物质、技术条件,早在两千年前的两汉时期已经成熟。
物质、技术条件成熟之后,印刷术则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用不了多久,必应社会文化之需求而诞生。
现有文献、文物证明,唐代初期是印刷术扩及书籍印制之年代,由此可以断定,印刷术的发明必在唐朝之先,但它究竟发明于汉朝,还是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因文献记载欠详和参与研究者的立场与视角的不同,出现了汉、晋、六朝、隋、唐,甚至五代和宋朝等多种说法。
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中,五代和宋代二说,早因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唐咸通本《金刚经》的出现而销声匿迹;中晚唐说也随带有武周制字的《妙法莲华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和西安梵文《陀罗尼经咒》的出现而不攻自破;唐初说又因“梓行《女则》”系书籍印刷,而书籍印刷是印刷术发明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发展之后的产物,而难以成立。
这样,剩下来的就只有汉朝说、六朝说和隋说这三种学说,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论证了。
诚如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先生所言:“印刷技术史这门学科是不断发展而无止境的,时时需要知识创新。
随着新资料的陆续发现,对已有史料的重新核对和新研究方法的采用,过去人们提出的某些观点需要修正,而代之以新的理论观点,过去的研究空白需要填补。
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保持生机并使研究继续深化”。
近20年来西汉纸的多次、大量出土,使得对东汉说和六朝说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学者,失去了“那时纸处于发明初期,尚不能用于印刷”这个主要依据。
资深印刷学者李兴才教授,鉴于以往的印刷史学家对印刷术的发明年代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在1973年所著《印刷工业概论》中便指出:“中国的印刷术,不是由某人独力发明,也不是在某一年代突然发明的;而是千百位先贤智慧的结晶,数千年经验的累积,逐渐综合演进发展的集体创作。
印刷术的相关资料
印刷术的相关资料
嘿,你知道不?印刷术那可老厉害了。
我给你讲讲我有一回看到古代印刷品的事儿吧。
有一天,我去一个博物馆玩,在里面看到了一些古代的书籍和印刷品。
哇,那些东西可真神奇。
我看到有一本用雕版印刷出来的书,上面的字刻得可整齐了。
我就想象着古代的人是怎么刻出这些字来的呢?肯定花了不少功夫吧。
还有一些活字印刷的东西,那些小方块上面的字都很清晰。
我心想,这古人可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印书。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关于印刷术的节目。
里面介绍了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后来的现代印刷技术。
我看得津津有味,才知道印刷术对人类的文明发展有这么大的贡献呢。
印刷术让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以前没有印刷术的时候,书都得靠手抄,又慢又容易出错。
有了印刷术,一下子就能印出好多本书,大家都能看到更多的知识了。
我还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是古代有一个书生,特别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买不起书。
后来他听说有一个地方有印刷作坊,就跑去那里帮忙,换来了一些书看。
他靠着这些书,学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还考中了状元呢。
嘿,印刷术真的很了不起。
你有没有见过古代的印刷品呢?快来跟我讲讲吧。
嘿嘿。
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史
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史1. 印刷术的起源印刷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我国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印刷历史。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年左右的西汉时期。
在古代中国,人们使用木版印刷技术进行文字和图像的复制。
木版印刷是一种将文字或图像雕刻在木板上,再涂上墨水后通过压力复制到纸张上的技术。
这种技术相对简单,但是效率较低。
2. 活字印刷的出现活字印刷是指使用独立可移动的金属或木质字模来组合文字并进行印刷。
活字印刷技术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
唐代著名学者颜真卿发明了铜活字,并应用于书籍、文献等大量出版物中。
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和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学术交流。
然而,在宋代,活字印刷技术达到了巅峰。
北宋时期,印刷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赵佶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使用泥浆制作字模,并进行烧制,使字模更加坚固耐用。
这种技术使得活字印刷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3. 木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比较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在我国的历史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各有优势和特点。
木版印刷技术简单易学,适用于小规模、低产量的出版物。
它在古代中国起到了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木版制作繁琐且效率低下,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速度。
相比之下,活字印刷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
使用可移动的字模可以快速组合文字,并进行大规模复制。
这种技术对于大量出版物的生产非常重要,并为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4. 印刷术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印刷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印刷技术和创新。
明代,郑和发明了活字印刷中的铅活字,使得字模更加均匀和坚固。
这项技术对于复杂文字的印刷非常重要,为书籍出版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清代,著名学者康熙皇帝推动了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他在北京设立了一家皇家印书院,聚集了众多学者和工匠。
这个印书院成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出版中心之一,推动了中国古籍整理、复制和传播。
5. 印刷术在现代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我国的印刷术在现代得到了巨大发展。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资料写作文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资料写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大家好啊,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印刷术可真是太神奇了,它让知识和文字能够更广泛地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印刷术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在公元前105年,东汉人彭泽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最早形式——活字印刷。
他用陶土制作了可以自由组合的活字,然后把这些活字一个个按顺序放进木框里,再涂上油墨,最后压印在纸或绢帛上就可以印出文字了。
后来到了唐朝时期,世界上第一部印刷的书就在唐朝问世了,这本书叫做《金刚经》。
制作这本书时,是用木头雕刻出整页的经文内容,再用这些木板印刷而成的。
虽然工艺还很原始,可是已经可以批量复制书籍了,算是印刷术的一个重大进步。
再往后,到了宋朝时期,印刷术终于有了决定性的发展。
有个姓施的人发明了雕版活字印刷术,就是把整个字模雕刻在小小的木块或陶块上,然后将这些小块一个个拼接排列,就可以印制任何文字内容了。
这种印刷方式比木刻印刷容易得多,也避免了反复雕版的繁重劳动。
宋朝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印刷大家,名叫毕昇。
他改良了活字印刷,发明了铜活字印刷术。
铜活字坚硬、耐用,可以重复使用很多次。
他还发明了机械化的印刷机,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有了机械化印刷机,印刷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生产速度更快。
就这样,印刷术在宋朝时期得到了飞跃发展,让知识和文字的传播变得前所未有地便捷。
宋朝时的书籍印刷量非常可观,舍利子曾记载,当时的官方机构一年就能印制大约20万卷的书籍。
印刷术的发明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项伟大发明后来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基石之一。
总之,印刷术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不仅为知识的传播和文化交流铺平了道路,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繁荣发展。
希望通过我的讲述,大家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项伟大发明。
篇2标题:印刷术——神奇的发明!大家好啊,我是小明。
关于印刷术的资料
关于印刷术的资料话说啊,咱们今天聊聊一件特别牛掰的事儿——印刷术!这事儿啊,简直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块大金牌,闪闪发光的那种。
你想啊,在没有印刷术之前,咱们老祖宗要是想读本书,或者留个什么话给后人,那可真是得费老鼻子劲了。
那时候啊,书都是靠手抄的。
你想啊,一本书几十万字,得抄多长时间?抄错了还得重来,多闹心啊!可自从有了印刷术,这事儿就简单多了。
就像咱们现在打印文件一样,嗖嗖的,一会儿就出来一堆,还都是一模一样的,多省心啊!印刷术啊,其实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
那时候咱们还处在封建社会呢,有个叫毕昇的哥们儿,他是个印刷工人。
他啊,天天跟那些木板啊、墨水啊打交道,手都磨出茧子了。
可他却琢磨出了一件大事儿——用泥巴做成一个个小方块,上面刻上字,然后烧热了一按,嘿!字就印到纸上了!这简直就是天才的想法啊!这印刷术啊,一开始还不太完善,可毕竟开了个头儿啊。
后来啊,人们就慢慢改进,用木头啊、金属啊做刻板,效率就更高了。
你想啊,一本书要是刻成木板的话,那就可以一直印,印多少本都行,多方便啊!这样一来啊,书就变得便宜了,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了。
这样一来啊,知识就传播得更广了,咱们的文化也就更发达了。
印刷术不仅在中国大放异彩,还传到了国外。
你想啊,那时候的欧洲啊,也是手抄书,多费劲儿啊!他们一看咱们中国的印刷术这么厉害,立马就学会了,然后还加以改进,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这样一来啊,他们印书也就更快了,知识传播也就更广了。
所以啊,印刷术啊,还真是咱们全人类的大功臣呢!印刷术对咱们的影响啊,那可真是太大了。
你想啊,现在咱们看的书啊、报纸啊、杂志啊,都是印刷出来的。
要是没有印刷术的话,那咱们现在还能看啥?总不能天天盯着手机看吧?再说了啊,印刷术还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呢!你想啊,以前啊,书那么贵,老百姓哪买得起啊?可自从有了印刷术之后啊,书就变得便宜了,老百姓也就能买得起了。
这样一来啊,孩子们就能多读书了,也就更有出息了。
而且啊,印刷术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呢!你想啊,要是人们没法获取知识的话,那咱们的社会还能进步吗?所以啊,印刷术还真是咱们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呢!说了这么多啊,你是不是也对印刷术肃然起敬了呢?反正我啊,是觉得这事儿真是太神奇了!咱们的老祖宗啊,真是聪明绝顶!他们居然能想出这么绝妙的办法来传播知识!所以啊,咱们可得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啊!毕竟啊,咱们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啊,可都是老祖宗们用智慧换来的呢!总之啊,印刷术这事儿啊,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啊,在咱们人类文明史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咱们啊,可得好好记住它、感恩它!毕竟啊,它可是咱们全人类的大恩人呢!。
第一章 印刷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印刷工艺的基础知识
D、孔版印刷用网孔篱印的一种印刷方式,网孔的图文部分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孔洞组 成。属于直接印刷的方式。特点油墨厚实、图文隆起、立体感强的特点,但速度慢、 不易进行色彩印刷。印版有:誊写版、镂空版、丝网版 4、按照印刷品的用途分类: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广告印刷、包装装潢印刷、特种印 刷,特种印刷分为:全息防印刷、磁卡印刷、表格印刷、静电植绒印刷等。
以上资料大部出自<<平版印刷 以上资料大部出自<<平版印刷 教程>>及个人平时积累的所见 教程>>及个人平时积累的所见 所闻所编写,请多赐教, 所闻所编写,请多赐教,给宝贵 意见!! 意见!! 编制:赵小丽2009/5/8 编制:赵小丽2009/5/8
1、按照油墨的转移方式分类:分为直接印刷和间接印刷 直接印刷是指将图文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如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石版印刷
第一章 印刷工艺的基础知识
间接印刷是指印版图文的油墨通过中间媒体的传递,再转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胶 版印刷属于间接印刷方式,彩用间接印刷方式的印版上的图文相对于原稿上的图文而 言是正像。 2、按照印刷品色彩分类:单色印刷和多色印刷 单色就是和种油墨印刷过程,多色指的是两色以上印刷,一般是指利用黄(Y 单色就是和种油墨印刷过程,多色指的是两色以上印刷,一般是指利用黄(Y)、品红 (M)、青(C)、黑(K)四色油墨叠印再现原稿颜色的印刷 )、青(C)、黑(K 3按照印版版面特征分类: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四类 A、凸版印刷,是用凸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凸版版面在上,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 而且图文部分处于同一平面或曲面上,例如:活字印刷、铅版、铜锌版、感光树脂版、 柔性版、尼龙版、橡皮版、塑料版等。 B、平版印刷:是用平版印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传统的平版印版的图文部分与空白 部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图文部分新油抗水,空白部分亲水抗油,利用水油不相溶 的原理进行印刷。目所所说的胶印属于平版印刷中的一种,利用间接印刷的方式进行 印刷,特点:制版快装版方便,印刷速度快,产品色彩及阶调还原性好。 平版印版有石版、蛋白版、PVA版、PS版、多层金属版、珂罗版等 平版印版有石版、蛋白版、PVA版、PS版、多层金属版、珂罗版等 应用:书、报纸、杂志、画册、金属版等 C、凹版印刷 是用凹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正好与凸版印刷相返,图文部凹下,空白凸 起并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上,为直接印刷方式上进行,特点墨层厚实、线条分明、色调 丰富、精细美观、色泽经久不变,是易仿制,但制版式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印版有照像凹版、雕刻凹版、蚀刻凹版等,用于印钱、邮票、塑料膜等
《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术》 简介
“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的制造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 印刷的技术。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 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 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 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影响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的智慧结晶。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 大的技术革命。
活字印刷术为为书籍及时有效的传播 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 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右经丝绸 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 途径传入欧洲。
弊端
雕版印刷术的优点:
1、制版速度慢 2、雕错修改很难,需挖补
1、版面平整,着墨好,印刷较为清晰。
活字印刷术原因
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印刷刻板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板 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活字”印刷术制作: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 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融化, 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后来又发明了木活字。 到了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 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 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中间,我国的平民发明家毕 昇的功绩不可磨灭的。可是关于毕昇的生平事迹,我们却一无所知,幸亏毕昇创造活 字印刷术的事迹,
活字印刷术的资料及原理
活字印刷术的资料及原理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传统印刷技术之一,起源于中国。
它是一种用活字逐个印刷文字或图形的印刷方法。
活字印刷术具有印刷速度快、印数多、印刷质量好等特点,对于出版、文化传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资料及原理。
一、历史背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中国明朝的毕昇。
公元1040年,毕昇在翻阅书籍时发现,手抄本中的文字不仅字体不一,而且排版不整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毕昇耗时数十年,研制出了使用铜活字印刷的技术,从而开创了活字印刷术的先河。
在当时,活字印刷术被广泛应用于书籍制作、医学革命和国防事业等方面。
十三世纪,活字印刷技术传入欧洲,由于欧洲文化的繁荣和经济发展,活字印刷术得以大规模应用。
莱顿大学图书馆183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印刷量远远超过手抄本。
在此之后,活字印刷技术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印刷技术的基础。
二、印刷原理活字印刷术的印刷原理是通过印版上每个独立的字符或文字,单独按照排版顺序进一步用印刷油墨附着在纸上,从而形成文字和图片的印刷形状。
主要流程包含如下几个步骤:1. 准备活字或铸字需要制备印刷的字符或文字。
活字可由钢或铅质材料制成,铸字需要使用铸造机器制造,在制造过程中要确保每个活字或铸字大小和形状一致,以保证印刷质量。
2. 排版将活字或铸字按照指定的文字或图形组合排版,使其逐字逐行构成印刷版面。
3. 涂油排版完成后,需要将版面涂油,以便印刷油墨能够附着在版面上。
常用的涂油材料是含石灰的稀水泥浆或可以与水混合的高分子涂料。
4. 套纸在版面上涂油之后,需将印刷纸张放置在相应位置,并通过压力使纸张与版面上的活字或铸字对齐贴合。
5. 印刷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可以开始正式的印刷,将印刷油墨逐个印刷在印刷纸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印刷油墨的附着量要恰到好处,过多或不足将影响印刷质量。
三、结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它在书籍传播、文化传承、历史记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印刷术相关资料
印刷术《印刷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印刷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能够运用印刷术进行文字和图片的印刷。
二、教学重点:1. 印刷术的定义和起源;2. 印刷术的发展历史;3. 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印刷术的基本原理;2. 理解不同印刷术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授课内容一:印刷术的定义和起源印刷术是指利用印刷版和印刷机械,将文字、图案等印刷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技术。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汉代的青铜印章就是最早的雏形。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各国纷纷探索出了各自的印刷技术,如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平版印刷术等。
2. 授课内容二: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手工印刷时代、活字印刷时代、平版印刷时代和数码印刷时代。
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是印刷术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发明使得印刷速度大大提高,印刷成本也随之降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传播和普及。
3. 授课内容三: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印刷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印刷版在印刷机械上的转动与压力,将油墨传输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常见的印刷技术包括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等。
每种印刷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印刷技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通过展示各种印刷品,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印刷技术的特点和实际应用;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印刷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印刷的过程,增强理解和记忆;3. 讨论交流:开展小组讨论或课堂问答,激发学生思维,促进相互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口头答辩: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口头解答相关问题,检测他们对印刷术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印刷发展历史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关于印刷术的资料简写
关于印刷术的资料简写印刷术,那可是咱人类文明史上超级厉害的玩意儿!就像给知识插上了翅膀,能让各种信息到处飞。
咱先说那古老的雕版印刷术。
你看啊,就好比是在一块木板上搞一场超级精细的雕刻大作战。
要把字一个一个地刻在木板上,这可不像咱们随便乱画几笔,那得是工匠们一笔一划精心雕琢的。
每个字就像一个坚守岗位的小士兵,规规矩矩地站在自己的地盘上。
这雕版印刷术印出来的东西可精美啦,像那些古代的经书典籍,都是靠着它才得以广泛传播的。
不过呢,这也有麻烦事儿。
要是印错了一个字,那可就像米饭里掉进了一颗小石子,难受得很。
想改?可没那么容易,就像在已经画好的画上改一笔,一不小心就把整幅画给毁了。
后来啊,活字印刷术闪亮登场了。
这活字印刷术就像是一场文字的大聚会。
把每个字都单独做成小活字,就像一群小伙伴可以自由组合。
要印不同的东西,只要把这些小活字重新排列一下就好了,这可比雕版印刷灵活多了。
这活字就像是一群听话的小精灵,你让它们怎么站,它们就怎么站。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可真是个天才的想法。
这就好比是搭积木,之前是整个木板固定好的,现在是一个个小积木块,想搭成啥样就搭成啥样。
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就像给印刷这个大马车装上了超级快的轮子,一下子就能跑老远。
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以前的知识传播就像涓涓细流,很慢很慢。
有了印刷术之后呢,就像开了闸的洪水,知识哗啦啦地就涌到了世界各地。
在欧洲,印刷术的传播就像点燃了一把大火,把黑暗的中世纪照得亮堂堂的。
各种书籍大量印刷,人们的思想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一下子都绽放开来了。
以前只有少数贵族和神职人员能看到的书,现在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接触到了。
这就像原本只有少数人能吃到的美味蛋糕,现在大家都能尝一尝了。
印刷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功不可没。
要是没有印刷术,咱们老祖宗的那些智慧结晶,像《论语》《孟子》这些经典,说不定很多就失传了。
就像一颗珍贵的种子,如果没有合适的传播方式,就只能在一个小角落里默默腐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本段印刷术起源于中国的原因
毛笔和墨的发明,使得读书人不仅能读书还能书写,不必象刀笔时代那样需要一个刻写匠随时侍候,而且更方便记录自己的思想。春秋以前,我国历史上虽然不乏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但没有一人亲自著书,原因就在这里。秦朝蒙恬发明用石灰水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质的方法,促使毛笔的制作技术最终定型,毛笔才真正成为书写工具。至此,古人找到了书写流利、省时省力的书写方法,使书写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有闲阶层的人们闲暇之余也会写上几笔,以消磨时间,并且力图写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试以搏一笑,这样也就开创了书法艺术的先河。秦朝的李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大书法家,正说明了笔墨技术的成熟。汉字结构复杂,每个人写的字都会不同,有的秀丽美观,有的粗鄙丑陋,促使人们追求书法艺术。提高书法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模仿好的书法作品,但是写字好的人,一般都是书吏之类,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公文,一般人很难见到。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写字好的人写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们练习写字的最好模本。石碑笨重,不能带回家中继续模仿。西汉晚期已出现纸张,但那时的纸张纤维粗糙,着墨性能差,主要是代替布用作包裹、衬垫之物,也有偶尔在包装纸上写字记事的现象,如悬泉(或者是居延)遗址发现写有药名的纸张。造纸技术先是借鉴我国早已成熟的缫丝技术,把纤维物质浸于水捣碎以分散纤维,将碎纤维捞出摊凉而成,纤维粗、纸质厚,书写性能差,未能广泛用作书写材料。东汉和帝时的蔡伦改革造纸法,制出薄而均匀、纤维细密的新型纸,大大提高了纸的书写性能,纸的主要用途才被转向书写。纸张薄而软,使得书法练习者们想出仿照印章盖印拓印碑文方法,带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纸的发明,使拓印成为可能,使每个书吏都能练就一手好字,也造就了三国及晋代大批书法家的出现。西文字母文字结构简单、字母数量少而且用硬笔书写,可以写得很花哨,但无艺术可言。人们写好几十个字母后,就可以大量写字,没有拓片模仿他人字迹的需求,纸能写字就行了,没有对造纸术的需求,所以西方人没有发明造纸术的社会基础。隋炀帝创建科举制度,用写文章的办法选拔官员,写的一手好文章人就能当官。传播好的文章的要求又在社会上出现,专业抄书匠们为了大量复制好文章,仿照拓片技术大量复印,后又结合印章阳文反书法,创制雕版印刷术。其出现的年代大约在盛唐至中唐之间,盛行于北宋,最后由布衣毕升发明泥活字而成熟。至今在政府公务员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写的一手好字,写的一手好文章”是公务员(即古代的书吏)的两大基本技能。写出好字,写出好文章,是中国汉字的特点,中国历史上某些政治制度决定的,与完善实用的书写体系一脉相承,所有这些都是西方历史上所没有的,因而决定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只能产生在中国!
编辑本段印刷术的起源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雕版印刷
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做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1、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的印刷术。2、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13.5×13.5)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3、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4、碑石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很有启发作用。刻石的发明,历史很早。初唐在今陕西凤翔发现了十个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秦国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东汉以后,石碑盛行。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印刷术
2
象任何发明创造一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有它的社会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中国社会进步到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传播信息。活字印刷术正是为解决这个社会需要所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印刷术必须用纸和墨。中国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纸和油烟、松烟两种墨。纸和墨的发明为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印章和拓碑等复制文字、图画的方法又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顾名思义,印刷术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工序的名称。从印刷术的命名中已经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术的两个渊源。印章的面积本来很小,只能容纳姓名或官爵等几个文字。东晋时期,道教兴起。道教的一派注重符录。他们在桃木枣木上刻文字较长的符咒,从而扩大了印章的面积。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记载,道家有一种刻着120个字的复印。可见当时已经能够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一篇短文了。这实际上就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拓碑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当时儒家典籍全凭经师口授,学生笔录。因此,不同的经师传授同一典籍也难免会有差异。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政府立石将重要的儒家经典全部刻在上面,作为校正经书的标准本。为了免除从石刻上抄录经书的劳动,大约在公元4世纪左右,人们发明了拓碑的方法。拓碑的方法很简便。把一张坚韧的薄纸浸湿后敷在石碑上,再蒙上一张吸水的厚纸,用毛刷轻敲,到纸陷入碑上刻字的凹穴时为止,然后揭去外面的厚纸,用棉絮或丝絮拍子,蘸着墨汁,轻轻地均匀地往薄纸上刷拍,等薄纸干后揭下来,便是白字黑地的搨本。这种拓碑的方法,跟雕板印刷的性质相同,所不同的是,碑帖的文字是内凹的阴文,而雕板印刷的文字是外凸的阳文。石碑上的文字是阴文正写。拓碑提供了从阴文正字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技术。后来,人们又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从而传拓。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诗中曾说:“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这和雕板印刷已经所差无几了。在唐代,印章与拓碑两种方法逐渐发展合流,从而出现了雕板印刷术。唐穆宗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即公元825年1月2日,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到当时杨州和越州一带处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售卖或用来换茶酒。“模勒”就是刊刻。这是现存文献中有关雕板印刷术的最早记载。公元836年,唐文宗根据东川节度使冯宿的报告,下令禁止各道私置日历版。冯宿在他的报告中说:“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奏请颁布新历书的时候,民间私印的历书已飞满天下。”可见当时民间从事雕板印刷业的人是很多的。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藏书中有一卷雕板印刷的《金刚经》,其末尾题着“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一行字。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有确切日期的最早的印刷品。这书的形式是卷子,长约1丈6尺,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最前面是一幅扉画,画的是释迦牟尼在只树给孤独园说法的情景。其余印的是《金刚经》全文。这个卷子图文都非常精美,雕刻的刀法细腻,浑朴凝重,说明当时刊刻印刷的技术都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于是,就向人们提出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经济的印刷技术。至迟到唐代后期,已经有了用单个佛象印连续重复印制的千佛象手卷。过去英、法、德、日等国家的考古队在中国新疆各地曾发现过大量的这种千佛像手卷。英国博物馆藏有一幅这样的手卷,全长17英尺,约合5.18米,上面印着468个佛像。另外,在雕板过程中,刻错字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刻错一个字就废掉一块板太可惜、太浪费了。聪明的工匠们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用凿子将错字挖掉,再用一块同样大的木块刻好字补上。这些都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经验、借鉴。由此可见,虽然活字印刷术是毕升个人的发明创造,但这里面确实凝聚着前朝历代很多劳动者的智慧。印刷术的发明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晋朝郭太,有书五千卷;张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呢?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诀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样。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如果使用阳文印章,印到纸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较小,印出来的字数毕竟有限。刻碑一般用阴文,拓出来的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拓碑的过程比较复杂,用来印制书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石碑面积比较大,一次可以拓印许多字。如果截长补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点结合起来呢?情况当然就不一样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拓碑和印章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自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我国的雕版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是在唐朝时候发明的。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根据明朝时候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事。编写了一木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土长孙皇后死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到之后,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贞观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这一年,也可能稍后一些。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从这个资料来分析。可能当时民间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则》印出来。雕版印刷发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则》出版的年代更早。到了九世纪的时候,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相当普遍了。唐朝诗人白居易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一部诗集——《白氏长庆集》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给《白氏长庆集》写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说:当时人们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样。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旧唐书》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另外一些古书的记载情况是这样: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颁布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历书。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止一家。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当然没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出卖。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法真叫人笑掉了牙。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以上印刷历书。当时跟着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训》的序里也说,他在成都的书店里看到好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见当时成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不但印历书,还印其他各种书籍了。唐朝刻印的书籍,现在保存下来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离开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