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管理制度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处置预案范文(4篇)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处置预案范文一、背景与目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在医疗救援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操作和处置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这些装备,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制定一份详细且实用的应急处置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预案旨在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一套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置流程,以确保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最佳使用效果和应急救援的成功。
二、应急处置预案内容一、应急前准备1. 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人员和配备好必要的急救设备及物资。
2. 组织健全的应急救援团队,并确保每位成员都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3.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操作技能。
4.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制度,保证他们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熟练操作。
二、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应急处置流程1. 急救技能评估与处理1.1. 对病患进行快速初步评估,判断其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1.2.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需急救技能和装备以及急救方案。
1.3. 配置合适的急救道具,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1.4. 依据病患状况,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2. 心肺复苏装置的操作与应急处置2.1. 确保心肺复苏器材完好无损,包括体外除颤器、呼吸机等。
2.2. 对病患进行心肺复苏,采取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
2.3.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时调整设备参数,保持病患稳定。
2.4. 如有需要,使用体外除颤器进行除颤操作。
2.5. 完成心肺复苏后,及时记录并分析急救数据,为后续救治提供依据。
3. 呼吸支持装置的操作与应急处置3.1. 确保呼吸机等呼吸支持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
3.2. 针对病患的呼吸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模式和参数。
3.3. 在使用呼吸支持装置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患的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为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对病人的及时抢救,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及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急救和生命支持类设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婴儿保暖箱、电动洗胃机等。
二、各设备使用科室应确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使用,每天应对该类设备进行开机检查,使设备处于正常状况,保证设备完好率达100%,并作好记录,在交接班时也要把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状况纳入其中。
三、医学装备部每个月进行巡查一次,查看科室对该类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未执行保养规范的按医院相关奖惩制度执行。
发现问题设备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处理好的,应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负责联系厂家工程师进行维修。
四、当临床科室设备使用中出现故障时,按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执行,同时报医学装备部维修。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在急救过程中发挥最大效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三、管理职责1. 医疗机构应设立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小组,负责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2. 管理小组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有效、及时地应用于急救。
3. 医疗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采购、验收、维护保养、技术支持等工作。
4. 护理部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培训等工作。
四、设备采购1.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国家相关规定,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
2. 采购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设备的采购价格合理。
3. 采购合同应明确设备的质量要求、售后服务等内容,确保医疗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权益得到保障。
五、设备使用1.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
2. 使用前,医护人员应认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 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 使用后,医护人员应做好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六、设备维护1.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医疗设备科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医护人员应配合医疗设备科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七、设备报废1.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性能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时,应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设备应由医疗设备科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确定报废原因。
3. 报废设备处理应遵循环保、节约的原则,确保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现代医疗救援、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有效保障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全面、及时、安全、有效的抢救,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特制定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
一、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麻醉机、除颤起搏监护仪、心电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心肺复苏仪、心脏按压泵、血滤机、血液透析机、喉镜、支气管镜、供氧装置、简易呼吸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等。
二、使用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1.需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消毒,保证设备始终处在待用状态。
2.应加强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使用人员的操作应用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保证急救工作的效率。
三、设备科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1.开展院内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情况调查,摸清装备分布情况、装备状态、装备数量等,统计制作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分布表,遇突发事件时能做到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紧急调配。
2.医学工程人员按计划对重点科室、重点设备展开巡检监测,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整合信息资源,建立预测预警系统。
3.制定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定期巡检计划(每月一次),填写巡检表,实时掌握医学装备状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持待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4.维修保障技术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医学装备应急维修能力,及时维修处理,保障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处于待用状态。
5.应合理储备应急备用的医学装备,仓库管理人员应每月一次对储备的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和耗材进行巡查、检测,确保储备医学装备物质处于完好待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并做好定期巡查检测记录。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为有效保障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正常使用,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广大患者和装备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处置预案(4篇)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处置预案一、背景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的急危重症情况时有发生,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就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应急处置预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准备工作1.装备检查:在急救前,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器械完好并且能正常使用。
2.应急团队组建:组建一支专业的医疗应急团队,成员需具备相关医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并进行定期培训,保持技能的熟练度。
3.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实际需求,储备足够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和药品,确保能够及时应对不同情况。
三、急救应急处置预案1.窒息或窒息安全威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同时使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措施进行气道管理。
2.心脏骤停: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等设备进行除颤。
3.呼吸道阻塞:使用吸引器等设备进行痰液吸引,排除阻塞物。
4.严重出血:应用止血带进行暂时的止血,然后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止血手术等进一步的处理。
5.骨折或创伤:进行简单的止血和固定,然后将患者转移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
6.中毒或药物过量:根据中毒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7.烧伤或电击伤: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然后进行烧伤的冷却或电击的解除,并及时给予相关治疗。
8.突发心脑血管事件:迅速进行胸痛、头痛等症状的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治疗措施。
9.急性过敏反应:迅速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等,并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10.其他紧急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痉挛、昏迷、喉咙水肿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1.初步判断:根据现场情况和患者的症状,初步判断出可能的急救类型。
2.发出求助:立即向合适的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发出求助电话,并告知紧急情况的基本信息。
3.急救操作:根据急救应急处置预案中的方法和技巧,迅速进行必要的急救操纵。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范围本制度所指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麻醉机、除颤仪、简易呼吸器、输液泵、注射泵、喉镜等。
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维修、报废等工作。
2. 使用科室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等工作。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量控制、监测、评估等工作。
4. 医务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规范、培训、考核等工作。
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与验收1. 设备采购应根据医院实际需求、科室申请、市场调研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2.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招标、比选等方式进行。
3.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保设备完好、配件齐全、功能正常。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 设备安装前,由设备供应商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2. 设备安装过程中,使用科室应积极配合,确保安装位置、电源、接地等符合要求。
3. 设备安装完成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五、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每日使用前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电源、管道、配件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细菌、病毒滋生,确保患者安全。
4.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进行设备校准、检测,确保设备性能准确可靠。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的目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是医院、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它们在紧急情况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提高救援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指挥部,由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
2. 设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具体执行应急预案。
3.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应急预案成员,负责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实施。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1.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日常管理(1)定期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3)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使用设备的熟练度。
2. 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2)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所需耗材不足,无法满足救治需求。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紧急调用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
3. 应急预案实施流程(1)当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预案指挥部。
(2)应急预案指挥部立即组织应急小组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故障原因及影响范围。
(3)根据故障原因,应急预案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
(4)在设备维修或更换期间,应急预案指挥部协调其他医疗机构,调配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确保救治工作不受影响。
(5)设备维修或更换完成后,应急预案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4. 应急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2)通过演练发现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3)提高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救治效率。
四、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1. 应急预案实施后,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最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
最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为有效保障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正常使用,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目的本预案旨在规范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设备故障、停电等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设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专家组,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职责分工1.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院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管理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
3. 专家组负责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
4.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应急预案1. 设备故障应急预案(1)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使用故障设备。
(2)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在设备维修期间,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停电应急预案(1)发现停电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使用需要电源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
(2)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抢修,确保电源尽快恢复正常。
(3)在停电期间,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救援工作。
(3)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保障制度
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保障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及其它抢救设备和抢救物品等。
二、医学装备科应协助使用科室制订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操作规程,指导使用科室做好日常保养,并监督执行落实情况。
要确保使用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要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使用科室应对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交接班管理,交接班内容应包括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完好状态和使用情况。
医学装备科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确保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完好率为100%且时刻处于待用状态。
四、积极开展预防性维修,针对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特点,科学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和程序,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五、医学装备科和使用科室要定期进行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使用和调配演练,对演练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总结、改进和落实。
六、维修调度中心设24小时值班电话,确保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和调配。
七、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应通知主管工程师进行维修,故障不能及时排查时,应由医学装备科调配进行紧急调配,院内调配不能满足需要时,应联系其它兄弟医院紧急借用或紧急采购。
八、医学装备科应与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供应商签订优先应急供应协议或承诺书,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的应急供应和调配。
九、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装备设专职工程师负责巡查、保养、维护和维修等保障工作。
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和科室管理人员为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实时监控人员。
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紧急维修、调配预案和紧急替代流程图设备调配流程图:设备故障维修人员到达现场紧急维修通知医学装备科调拨全院暂不能使用设备联系厂家临时借用设备或紧急采购保证临床有效使用维护医疗设备、更换消耗用品,作好记录借用科室医学装备科、行政总值班通知借用科室到调配科室借用归还调配科室联系医学装备科进行维修后,归还调配科室说明情况确认设备名称和数量借用后完好借用后故障。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1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指抢救病人必备的'常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囊)、心脏按压泵、负压吸引器、全自动洗胃机、负压骨折固定装置、中央供气吸引装置、氧气瓶以及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
其的完好性关系到抢救病人的及时性与成功性。
完好性虽然未有官方统一标准,但有共同的认识:设备主机及附件齐全、设备性能良好。
据此,医学工程部参考制定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日常使用维护指标,以便临床科室有目标、有计划开展此类设备管理。
一、多功能监护仪日常维护内容包括:(1)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清洁,有无水迹,电源线,心电导联线,血氧饱和度探头,无创血压袖带有无破损,是否齐全等;(2)接通交流电源,开机后观察机器是否进入正常工作界面,用手背快速触摸监护仪外壳是否有麻手感觉;(3)将心电导联线三极同时接触皮肤观察屏幕有无波形出现,将手指放入氧饱和度探头中观察有无波形和数值出现,按无创血压测量按钮观察血压袖带能否正常充气;(4)断开交流电源,检测电池状态;二、呼吸机日常使用维护内容包括;(1)查看设备外观是否外观清洁完整,电源线有无破损,有无水迹;检查主机过滤网、呼出阀是否安装到位;(2)接入交流电源,及空气,氧气气源,检查管道是否漏气,开机进入检测界面,用手背快速触摸仪器外壳是否有麻手感觉;(3)连接检测管道,运行自检程序;(4)观察湿化罐内水位情况,加热器是否打开;(5)连接呼吸管道,模拟肺,运行呼吸机,观察是否有异常;(6)断开交流电,检测电池维持呼吸机的状态;三、除颤仪日常维护使用维护内容包括;(1)查看设备的外观是否完整清洁,电源线、导联线、电极线有无破损,有无水迹,记录纸是否正常安装;(2)接通交流电源,运行仪器自检程序,打印自检报告;(3)进行能量充电实验,观察仪器充电灯是否点亮;四、电动吸痰器日常使用维护内容包括:(1)查看机器外观是否完整清洁,电源线有无破损,有无水迹,污物瓶、管道连接是否正确,负压表指针是否归零。
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管理预案
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管理预案一、背景和目的医院内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保障医疗机构急救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保证这些装备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效果,制定并实施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管理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预案的目的是规范医院内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确保这些装备的正常运行和应急使用,提高急救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
二、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等。
三、预案内容1.装备的管理(1)建立装备管理制度,明确装备的购置、验收、登记、维修保养等程序和责任。
(2)定期对装备进行检查验收,确保装备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
(3)建立装备的清单,明确装备名称、型号、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
(4)定期对装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5)加强对装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2.装备的应急准备(1)明确应急使用的装备种类和数量,提前储备足够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
(2)装备的储存要求:避免阳光直射、湿度过高的环境,保证装备干燥通风。
装备要分类存放,充分利用空间并确保易取用。
(3)装备的标识:对每个装备进行明显的标识,标明名称、型号、使用方法等,便于急救人员快速取用。
3.装备的日常维护(1)制定维护计划,明确维护的频率和责任人。
定期检查装备的性能和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建立维护记录,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和人员。
维护记录要存档备查,以备日后参考。
4.装备的故障报修与处置(1)装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
(2)建立故障报修流程,明确报修的程序和责任人。
安排专人接收报修信息,并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故障修复后,进行再次验收,确保装备恢复正常工作。
5.装备的更新与淘汰(1)定期对装备进行评估,根据装备的质量状况和业务需求,及时更新或淘汰老化的装备。
医院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调配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调配管理制度Ⅰ目的为保障临床救治效率,提高面对突发事件或急救设备出现突发故障的应急救治能力。
Ⅱ范围医学装备科人员及临床使用科室。
Ⅲ具体内容一、为保障我院临床救治效率,提高面对突发事件或急救设备出现突发故障的应急救治能力。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
二、应急调配的定义:面对突发事件或急救设备出现突发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在院领导统一指挥下,相关职能科室互相配合暂时调用全院范围内或兄弟医院间的专用应急设备。
三、突发事件指因科室设备故障,有急救病号急需使用的情况;因患者病情特殊需从其他科室临时调配设备使用的;因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医院设备不足的情况。
四、急救设备指注射泵、输液泵、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电动吸引器等可用于病人抢救的设备。
五、设备使用科室职责:各设备使用科室应保持急救设备随时处于待用状态,出现故障时及时报修,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在有特殊情况发生时无条件供医院紧急调配使用。
六、医学装备科负责统计全院的应急设备清单,并将应急设备一览表发放至各临床使用科室和总值班室进行备案,正常工作时间各科室之间可以互相协调调配,特殊情况下可与医务部、医学装备科联系设备调配,非工作时间及节假日总值班负责协调设备调配。
七、遇重大事故院内无法满足调配需求的情况下,由医学装备科上报院党委会研究。
联系附近兄弟医院进行调配或启用院内紧急采购手续由经销商进行紧急供应。
八、院内调配程序:如科室产生急救设备调用需求,由调用科室负责人优先向邻近科室提出调用请求,调出科室如有闲置设备要及时为兄弟科室提供便利,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调用。
调用科室使用完设备要及时完好归还。
并做好设备使用记录。
如临近科室无闲置设备,或调用科室人员不足的情况,及时上报医学装备科,由医学装备科统一协调院内设备。
九、院外调配程序:发生重大集体性事故的情况下,由院党员联系兄弟医院进行紧急救援,或者启用紧急采购手续,以满足临床需求。
6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6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调用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
急救设备包括心脏除颤器、心肺复苏仪、喉镜、负压吸引和呼吸气囊。
生命支持设备包括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和婴儿培养箱。
一、设备故障处理
1.如果设备突发故障,立即使用同类设备替代。
2.如果本科室没有备用设备,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有效方
法处理病人。
例如,呼吸机故障可先使用呼吸气囊,除颤仪故障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吸痰机故障可用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微量泵故障可手工缓慢推注。
3.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就近科室借用设备,并报告值班人员
到现场检修及协调调用。
4.设备故障发现人应及时上报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并在抢
救结束后联系设备科维修。
二、非使用期间设备故障处理
1.故障发现人或科室管理负责人应联系设备科维修,如果短期内不能解决,设备科应协调调用备用设备。
2.设备科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反馈设备维修情况。
3.外送维修的设备,设备科应联系厂家或有资质的维修机构进行维修,并告知使用科室所需时间及费用。
4.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设备外送维修期间,设备科应做好设备的调配和借用。
三、无法满足抢救工作需要时的处理
如果院内设备无法满足抢救工作需要,医务科和设备科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就近联系外院请调相关设备,确保抢救及时、顺利。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全面、及时、安全、有效的抢救,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临床医技科室。
三、制度内容一)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本制度所涉及的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包括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麻醉机、监护仪、洗胃机、婴儿培养箱和电动吸引器。
二)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的使用临床科室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每次使用时必须填写使用记录,并由专人负责,保证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处于100%完好备用状态。
三)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的保养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需进行三级保养,必须保证100%完好备用状态。
1、一级保养由使用科室承担,每天定时保养,并填写保养记录。
一级保养内容包括设备自带电池电量检查、时钟校正、附件检查、清洁消毒等内容,待用的设备若检查有问题应悬挂故障停用牌,放在待修区域及时报修;在用的设备有故障应及时替换为完好设备,故障设备悬挂故障停用标识并及时报修;多人使用的设备应做好交接并记录完整。
2、二级、三级保养由装备科工程师会同厂家工程师定期进行,二级保养每月一保养,三级保养每季度一保养。
二级保养内容包含设备的参数设置检查、部件磨损情况检查、易损件更换,三级保养应包含功能测试、检定及二级保养内容。
3、除颤仪每日和每次使用之前都应对除颤仪进行常规检测(设备自检),每周应进行一次大能量检测,检测结果张贴在记录本中。
检测合格悬挂完好备用标识,不合格悬挂故障停用标识牌,并及时报修。
四)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的培训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医院制定的《医学装备使用培训考核制度》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操作设备用于临床。
五)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的应急管理1、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发生故障时,参照《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应急预案》处理。
医院经营管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经营管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处置预案一、引言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在医院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护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医疗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为提高医院应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目的1. 确保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在突发故障或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2. 提高医院应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突发事件的协调和反应速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规范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突发故障、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四、组织架构1. 成立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成员包括医院领导、设备科、医疗科室、维修部门等相关人员。
五、应急处置流程1. 设备故障或紧急情况发生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采取措施保护患者安全。
2. 操作人员迅速向医疗科室负责人报告故障或紧急情况,并协助进行患者安全转移。
3. 医疗科室负责人立即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故障或紧急情况,并请求支援。
4. 应急处置小组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5. 维修部门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设备进行检修,确定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案。
6. 根据维修部门的建议,决定是否调用备用设备或采取其他替代措施。
7. 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操作人员应进行设备性能检查,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8. 对故障设备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9. 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医院应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六、应急资源配置1. 医院应配备足够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数量充足,满足临床需求。
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为了规范和加强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保障紧急情况下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供应使用,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管理办法。
2.2 本制度适用于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
3 内容
3.1 根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的需要,编制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以下均简称应急设备)储备目录和应急设备配置方案。
3.2 每年底由设备保管员清点储备设备,及时清理过期失效物品,做好应急设备的储备清单的登记工作。
3.3 每年初根据上年度应及设备的储备清单编制当年采购计划,上报有关部门购置。
3.4 对应急设备医疗卫生设备等卫生应急储备实行分类管
理,按保存条件分别存放。
3.5 储备设备需领用时,应填写储备设备领用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发放。
3.6 储备设备被领用后,应按照应及设备配置方案的数量及时采购补充。
3.7 设备科负责全院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调配工作。
附加说明
本制度由设备科提出
本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起草
本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解释。
二十四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预案
二十四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预案为提高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根据我国医疗卫生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的1. 确保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投入使用,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使用熟练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 降低因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患者伤亡风险。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等。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
2. 领导小组下设急救设备管理组、设备维修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等四个工作组。
3. 各工作组职责如下:(1)急救设备管理组:负责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等。
(2)设备维修组:负责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维修、故障排查和处理。
(3)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操作使用和救治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物资供应、人员调配、信息传递等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实施流程1. 急救设备管理组定期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设备维修组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医疗救治组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物资供应、人员调配、信息传递等保障工作。
5. 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紧急事件,各工作组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行动,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五、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1.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定期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生命支持类医设备应急管理制度 完成
生命支持类医设备应急管理制度一、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保障国家规定的工作以外时间休息日和节假目期间(1)医疗设备管理处和设备维修科负责人每天24小时必须开通联系电话。
(2)科室之间相互调配,以最近点进行调配,调配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调配。
(3)各科室医疗设备遇有不能排除的故障及时通知设备维修科,相关负责人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修。
遇有无法排除的故障,设备科负责人及时向分管院长、院长汇报。
二、发生重大疫情及紧急情况(1)当医院收到上级机关发出通知后,医院应急办应根据状况及时通知设备科,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应急医疗设备准备并随时根据各科室变化调拨相关抢数设备。
(2)在整个期间,设备科相关人员24小时开通联系电话,并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
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转。
三、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调配制度为保障临床科室正常的医疗工作,以及危重病人的救治任务,提高医院应急保障水平,有效降低医疗风除,减少医疗纠紛发生,同时有效整合全院医疗设备资源,特定以下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调配制度。
1、各种生命支持类设备时处于备用状态,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按需进行调配。
2、要顾全大局,科室之何要相互配合,在设备闲置时及时为兄弟科室提供便利,各科室不准以任何理由拒绝调用,借用科室使用完设备要及时归还。
3、工作时间由医务科调配,除工作时间以外由总值班调配,医院总值班就近调配所需应急设备,设备所在科室做好交接记录。
4、设备科向总值班提供应急设备设备一览表。
5、设备科要监管各科设备管理员和厂家重点做好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状态,对设备性能变差、老化要及时进行保养维修,如有必要上报进行更换。
6、院内无闲置设备时,医务科或总值班通知设备科及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派人从设备应急仓库调配送往所需科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落实管理责任,为医院各类应急事件提供坚实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一、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中应当无条件服从应急指挥小组调配,调配原则按照“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二、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当有专人负责,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完好率达100%
三、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完毕后调用科室应做好装备的清洁消毒工作,并及时送回装备借出科室,院外借用的装备由医工处归还。
四、临床工作中出现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突然故障,装备操作人员及时报告科主任,并通知医工处维修人员或总值班。
医工处负责维修人员应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进行维修,同时向医工处负责人报告设备状况。
医工处根据故障性质程度,决定是否由其他相关科室调拨装备或院外借用,以保证病人救治,使装备故障对病人救治造成的影响程度将至最低。
——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