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
中医康复科操作规程
目录一.拔罐疗法二.针刺护理三.熏洗疗法四.艾条灸五.电针法六.刮痧法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用罐状器具,借助热力,排出罐中空气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具有温散寒邪、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拔毒去腐等作用。
一、拔火罐法(一) 适应症风湿性肩背痛、腰腿痛、肢体麻木,外感风寒之头痛、呕吐、泄泻、寒咳哮喘、疮疡初期等。
刺血拔罐适用于急性扭伤有淤血者、疮疡、顽癣及毒蛇咬伤等。
(二) 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或其它代用品)、95%酒精棉球或纸片、镊子、火柴、凡士林、三棱针或梅花针、75%酒精棉球。
(三) 操作方法1、点火: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1)闪火法:持镊子夹95%酒精棉球点燃,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后迅速抽出,将罐按叩在所选部位上。
(2)投火法:将纸片卷成筒状点燃投入罐内,随即将罐按叩在所选部位上。
此法适用于侧面横拔,否则燃物落下烫伤皮肤。
(3)贴棉法:用95%酒精棉球(不要过湿)一小块贴,在罐内壁中段,点燃后按叩在所选部位上。
2、拔罐: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法,使局部皮肤呈现红紫现象。
(1) 坐罐: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留置10分钟左右。
(2) 闪罐:用闪火法使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吸再拔,反复多次。
(3) 走罐:先在所选部位和罐口边簿涂一层凡士林,待火罐吸住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向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几次。
此法多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
(4) 刺血拔罐: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拔罐。
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周部。
3、起罐:一手扶住罐体,一手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漏入,罐子即可自落。
(四) 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釆取适当的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根据拔罐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火罐,并仔细检查罐口边沿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以防损伤皮肤或漏气。
3、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留罐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罐子吸着情况。
康复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毫针刺法操作规程一、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二、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三、操作方法1.进针法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2.进针角度和深度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2.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2.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2.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3.行针基本手法3.1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3.2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4.补泻手法4.1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4.2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4.3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四、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注意事项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2.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电针操作规程一、目的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适用于治疗各种痛证、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外伤性瘫痪、脏器功能失调以及针刺麻醉等.二、用物准备治疗盘、电针仪、无菌毫针、无菌干棉球、棉签、0.5%碘伏、弯盘、浴巾、屏风等.三、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根据所选穴位取合适体位,嘱病人排尽小便.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是否有酸、痛感觉,以校准穴位.4.局部皮肤用0.5%碘伏消毒.5.按毫针刺法进针.6.病人有酸、麻、胀、重等感觉后,调节电针仪的输出电位器至“零”,再将电针仪的两根输出导线分别连接在同侧肢体的两根毫针针柄上.7.开启电针仪的电源开关,选择适当波型密波:其脉冲频率一般在50~100次/秒,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疏波其脉冲频率常为2~5次/秒,刺激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收缩,能提高肌肉、韧带张力;其它还有疏密波、断续波、锯齿波等慢慢旋转电位器由小至大逐渐调节输出电流到所需量值病人有麻刺感,局部肌肉有抽动,即是所需的强度.8.通电过程中应观察病人的忍受程度,以及导线有否脱落,有无晕针、弯针、折针等情况.9.通电时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而定,一般为5~20分钟.10.电针完毕,将电位器拨回至“零”位,关闭电源,拆除输出导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11.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适当体位,整理床单位.12.清理用物,归还原处.四、注意事项1.电针仪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是否良好.如电流输出时断时续,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修后再用.干电池使用过一段时间,如电流输出微弱,就须换新电池.2.电针仪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1毫安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直流电或脉冲直流电有电解作用,容易引起断针和灼伤组织,不能作电针仪的输出电流.3.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4.有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近延髓和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切勿通电过大,以免发生意外.孕妇慎用.5.经温灸过的毫针,针柄因烧黑氧化而不导电;有的毫针柄是用铝丝绕制而成,并经氧化处理镀成金黄色,氧化铝绝缘不导电.以上两种毫针应将电针仪输出线夹持在针体上.拔火罐操作规程一、目的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二、用物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三、操作方法1.点火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1.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1.2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1.3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2.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2.1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2.2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2.3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2.4刺血拔罐法: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3.起罐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四、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4.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5.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6.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7.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注意事项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2.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3.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4.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5.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推拿操作规程一、目的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滞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适用于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痈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二、用物准备治疗巾或大浴巾.三、操作程序1.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3.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4.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常用操作方法有:4.1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操作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4.2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4.3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4.4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4.5擦法平推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操作时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患者体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动作要均匀连续,推动幅度要大,呼吸自然,不可屏气,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此法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4.6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一般作为推拿结束时手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用.4.7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4.8振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强力地用力,产生振颤动作,操作时力量要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振动的频率较高,着力较重.此法多用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行.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4.9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稍留片刻.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及腹部.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4.10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患处皮肤、肌肉、肌腱捏起,相对用力挤压.操作时要连续向前提捏推行,均匀而有节律.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及四肢.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作用.4.11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作用.4.12弹法: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指甲,受压手指端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此法可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为常用.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4.13掐法: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操作时要逐渐用力,达渗透为止,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皮肤,以缓解不适.此法多用于急救和止痛,常掐合谷、人中、足三里等穴.具有疏通血脉、宣通经络的作用.5.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6.操作手法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每次推拿时间,一般15~30分钟.7.操作完毕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四、注意事项1.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病人皮肤.2.孕妇的腰骶部与腹部、妇女经期均忌用.3.年老体衰、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醉酒均不宜或慎用推拿.4.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骨折早期包括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推拿.刮痧操作规程一、目的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二、用物准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三、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5.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6.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 cm.7.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8.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9.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四、注意事项1.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小针刀操作规程针刀:用针的方式进入人体特定部位,完成切割等功能的器械,称为针刀一.针具选取针刀疗法针具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鑱音蝉针;圆针;鍉音迪针;锋针;铍音披针;圆利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二、物品准备各型号针刀、2%利多卡因或者、10ml注射器、消毒盘、弯盘、5%碘伏、棉球、创可贴、三、药品准备倍他米松注50mg、2%利多卡因注2ml维生素B12注1ml四、操作方法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1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2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32%利多卡因5毫升,倍他米松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1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2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3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1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2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3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4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五、适应症: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点;2部分骨刺或骨质增生;3滑囊炎、腱鞘炎;4肌肉和韧带积累性损伤,外伤性肌紧张和肌痉挛,损伤后遗症;5关节内骨折、骨折畸形愈合;6一部分肛肠病,皮肤病,妇科病、外科和内科疾病.六、禁忌症: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1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2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者.3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4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5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6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7有以上7种情况之一者,即使有适应症,也不可施行针刀手术.穴位注射操作规程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一用具及常用药液1.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和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规格为1毫升、2毫升、5毫升、10毫升、20毫升;常用的针头为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2.常用药物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常用的药物有以下3类: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 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3其他常用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地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二穴位的选择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也可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软组织损伤者先取最明显的压痛点.选穴宜精练,以1-2个穴位为妥,最多不超。
康复科理疗操作与方法指南
康复科理疗操作与方法指南一、引言康复科理疗是一种应用于医疗领域的物理疗法,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患者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本文将为您介绍康复科理疗的一些常见操作与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临床。
二、热疗热疗是指通过利用热能来治疗疾病或促进康复的一种疗法。
常见的热疗方法有热敷、温泉浴、红外线照射等。
热疗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患者局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舒缓疼痛,缓解痉挛等。
在进行热疗时,需要注意避免烫伤和过度敏感的情况。
三、冷疗冷疗是利用低温来治疗疾病或促进康复的一种疗法。
常见的冷疗方法有冰敷、冷水浴等。
冷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患者局部温度,减少组织代谢,缓解炎症、消肿、止痛等。
在进行冷疗时,需要注意避免寒冷过度引起的组织损伤。
四、按摩疗法按摩疗法是利用手法对人体进行刺激,达到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僵硬等作用。
常见的按摩疗法有推拿、揉捏、按压、拨叩等。
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力度和手法,避免过度刺激而引起不适。
五、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通过外力的作用,对患者进行牵引,以治疗和预防特定疾病的一种疗法。
常见的牵引疗法有手动牵引、机械牵引等。
牵引疗法的作用包括拉伸肌肉和韧带,减轻压力,增加关节间隙等。
在进行牵引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施加力量,以免引起损伤。
六、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通过特定的运动和锻炼,来恢复或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常见的功能训练包括平衡训练、肌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功能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以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七、电疗电疗是利用电流的作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的一种疗法。
常见的电疗方法有电刺激、电磁疗法等。
电疗的作用包括疼痛控制、肌肉刺激、神经再生等。
在进行电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波形和参数,并注意避免电流过大或过小引起的不适。
八、理疗器械的使用在康复科理疗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理疗器械来进行治疗和康复。
康复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康复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康复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专业科室,主要负责对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科的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与记录、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一、评估与记录评估与记录是康复科的基础工作,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功能评定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
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包括:1.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了解疾病对其生活能力的影响。
2.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心肺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3.进行功能评定,包括行走能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定。
4.细致记录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
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康复科的核心内容,通过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技术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自身的功能水平。
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包括:1.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康复目标确定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2.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3.进行功能训练,包括行走训练、日常生活训练、认知训练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4.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进行康复训练的调整和优化。
三、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康复科的重要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包括:1.保护患者的受损部位,包括创面护理、接尺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2.进行功能训练的辅助护理,包括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3.进行心理护理,包括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4.定期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四、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康复辅助器具是康复科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适当的辅助器具使用,帮助患者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1.选择合适的康复辅助器具,包括拐杖、助行器、轮椅等方面的辅助器具。
2.进行合适的辅助器具使用教育,包括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辅助器具、教授患者使用辅助器具的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康复科超短波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康复科超短波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规程:1、开始使用前,先将电极片的插头插入主机插口中,然后插上电源插头,打开电源。
2、用干燥毛巾作衬垫,将两电极板对置放在患者的治疗部位(建议后排的电极朝下放置,可有效防止两电极线交叉)。
3、将“输出调节”旋至“0”位置(先回零)。
4、“治疗时间20分钟”,是从“零位”指示灯熄和“治疗”指示灯亮开始计时。
开关上绿灯亮,“零位”指示灯也亮,电子管开始预热。
约二分钟后,“治疗”指示灯亮,电疗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将“输出调节”旋至所需档位。
按治疗需要选择治疗剂量,一般急性疼痛和手外伤选用“1”档,慢性疼痛或炎症选择“2或3”。
6、转动“输出调谐”,观察“电流表”,找出谐振点(电流数值最大)。
7、当“治疗时间”结束,输出自动切断,电流表指示为零,“治疗”指示灯出现闪烁并发出“嘀、嘀”声音。
应将“输出调节”旋回“0”位置,再从患者身上取下电极板。
8、治疗结束后:将“输出调节”调至“0”即可。
9、关机:要求先将“输出调节”调至“0”,才可以关机二、注意事项1、治疗时,治疗区域及其邻近不应有金属物品,当体内有金属物品而又必须治疗时只能用很小的剂量。
2、治疗时一般无须除去衣服,请勿与人体直接接触,可用干厚毛巾间隔开,但必须注意如有汗湿、尿湿以及伤口纱布浸湿时应换干后方可进行治疗。
3、治疗前应询问及病人的局部知觉,如果湿度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重,剂量宜偏小。
4、阻塞性动脉病禁用大剂量,最好在对称侧肢体或相应植物神经节上进行治疗。
5、为了安全使用,在使用前请检查电极,如有损坏的情况就要更换新品。
6、本机对电视机、音响、收音机、电话机、等会产生干扰,使用时请勿与本机共同使用同一插座,并尽量远离本机,避免干扰。
7、请避开高温、灰尘多和湿气重的场所,以免会缩短机器寿命,造成机器故障。
康复科低周波治疗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康复科低周波治疗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
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用酒精棉球对治疗部位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将电极板贴附于病人患处, 放上隔水纸再用沙袋或绷带固定。
4、电极板要充分湿水(相互挤水并不滴水为止),正极帖在中央,负极帖在左右。
再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治疗模式:选择手动或自动键;自动程序内容:
自动1:主要用于肩颈部,效果明显,一次治疗时间10分钟。
自动2:对缓解上下肢关节痛症,效果明显,一次治疗时间10分钟。
自动3:通过脊椎的刺激达到缓解疲劳﹑恢复体力的效果,一次治疗时间15分钟。
自动4:自动调节左右刺激强度,适用于腰部酸痛,一次治疗时间15分钟。
自动5:缓解全身的肌肉疼痛,效果明显,一次治疗时间20分钟。
5、调节温度:病人自己感觉好为止。
6、调节输出强度:从“OFF”状态开始右旋转,感觉舒适为止。
7、调节左右中心键:按此键调节左右输出均衡。
8、治疗时间一般为20分钟。
9、治疗结束后,输出旋钮将自动恢复到零的位置,取下电极导子即可.最后关闭电源开关.
二、注意事项:
1、注意选择治疗极板的位置,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
2、治疗前应询问病人的局部有无感觉障碍,如果感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重或禁止做。
康复科康复措施与操作规程
康复科康复措施与操作规程1. 康复科概述康复科是医院中负责康复治疗的专科部门。
康复科的目标是通过康复措施和操作规程,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 康复措施为了实现康复科的目标,以下是康复科常用的康复措施:2.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利用物理手段来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方法。
包括热疗、冷疗、电疗、按摩等。
2.2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通过各种运动和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身体功能。
包括肌肉锻炼、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语言障碍和吞咽障碍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语言和吞咽能力。
2.4 膳食指导膳食指导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营养状况。
2.5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流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心理状态。
3. 操作规程为了确保康复科康复措施的有效实施,以下是康复科的操作规程:3.1 初诊评估在患者初次接受康复治疗前,康复科将进行针对患者的康复需求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身体功能状况等。
3.2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初诊评估结果,康复科将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包括康复措施和治疗频次。
3.3 治疗监测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康复科将进行治疗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康复效果和调整治疗措施。
3.4 治疗记录和报告康复科将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康复效果,并及时提交相关报告和记录。
3.5 康复指导与康复后护理康复科将提供康复指导和康复后护理,帮助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继续保持康复效果。
4. 结论康复科康复措施与操作规程是为了实现康复治疗的目标,通过物理治疗、功能训练、言语治疗、膳食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功能。
操作规程确保治疗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治疗监测和评估,以及康复指导和康复后护理的顺利进行。
康复科的工作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康复科操作规程
康复科操作规程一、引言康复科操作规程是指在康复科临床工作中,为保证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康复科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并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康复治疗和关怀。
本文档旨在为康复科操作人员提供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导,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1. 康复科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证书。
2. 操作人员应了解康复科操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遵守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
3.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地进行合作。
4. 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工作用具的整洁和清洁,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三、操作流程1. 患者评估:操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
2. 制定康复方案:根据患者评估结果,操作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明确康复目标和治疗计划。
3. 康复操作:操作人员应根据康复方案进行具体的康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等各项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应准确无误地执行操作步骤,并根据患者的实际反应进行调整。
4. 监测和记录:操作人员应监测患者康复进展情况,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同时,应定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康复反馈和需求。
5. 操作安全: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安全守则,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卫生,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6. 操作质量控制: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操作质量控制,检查康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流程的有效性,并及时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四、操作方法1. 物理治疗操作:物理治疗是康复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热疗、冷疗、按摩、理疗等。
操作人员应熟悉并掌握各项物理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2. 运动治疗操作:运动治疗是康复科的核心治疗方法之一,包括康复训练、运动疗法等。
康复科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康复科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引言康复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为了保证康复科的正常运行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制定本文档旨在规范康复科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本文档适用于康复科的医务人员,旨在为他们提供工作指南,确保康复治疗的质量和安全。
二、康复科诊疗常规2.1 病历记录在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之前,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
病历应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主要症状描述:患者所表现出的主要症状的详细描述;•疾病史:患者曾经患有的重要疾病、手术史等;•身体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等;•辅助检查结果:如X射线、CT、MRI等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给出初步的诊断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持续记录患者的治疗进展和效果,并及时更新病历信息。
2.2 康复目标设定在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之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康复目标和期望。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期望,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目标,明确治疗的方向和重点。
2.3 康复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目标,医务人员应制定详细的康复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康复方法和技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法和技术,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康复频次和持续时间:确定康复治疗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确保治疗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康复评估和调整:制定康复评估的时间节点,根据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治疗计划的调整。
2.4 康复治疗过程在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治疗计划进行操作。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准备和消毒: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医务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康复器械和消毒材料,并对治疗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康复器械选择和使用: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康复器械,并正确使用,确保器械能够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进行康复治疗:按照治疗计划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等;•监测和记录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不断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及时记录。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是指一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旨在指导和规范康复工作者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
在康复工作中,严格遵守康复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康复工作的质量、效果和安全。
康复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评估和诊断:规定如何进行康复患者的初步评估和诊断,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2. 制定治疗方案:确定治疗目标和计划,制定康复训练和治疗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 实施康复训练和治疗:规定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的操作流程,包括使用康复设备和器械的规范操作方法。
4. 监测和评估:规定监测和评估康复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效果的方法和标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安全管理:规范康复训练和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患者和康复工作者的安全。
6. 素质要求:明确康复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沟通和合作。
康复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和质量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遵守规程,康复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为康复患者提供科学、规范、安全的康复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康复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和掌握康复操作规程,全面提高自身的康复治疗水平和操作技能。
康复科操作规程
康复科操作规程一、引言康复科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而设立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康复科工作人员在进行各类康复操作时应遵循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康复治疗。
二、通用要求1. 康复科操作涵盖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多个专业领域,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技能,并严格按照职业准则进行操作。
2. 康复科操作应在经过充分沟通和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尊重患者的个人权益和隐私。
3. 操作环境应保持整洁和安全,操作器材和设备应处于良好状态并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标准。
三、物理治疗操作规程1. 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康复需求等方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计划。
2. 康复训练:根据治疗计划,进行各类康复训练,如运动治疗、电疗、热疗等,操作人员应确保操作准确、有效,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3. 康复器械的使用和维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器械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康复器械的状态。
4. 康复档案管理: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确保康复过程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四、职业治疗操作规程1. 功能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包括认知、精神、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计划。
2.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根据治疗计划,进行各类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技能训练,如自理能力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操作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训练。
3. 康复辅助器具的评估和使用: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功能评估结果,评估并推荐合适的康复辅助器具,操作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保养。
4. 康复效果评估:对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五、言语治疗操作规程1. 语言功能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评估,包括发音、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计划。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操作规程金匮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选用理疗的一般原则一、理疗适应症广,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点,合理选择甚为重要。
二、一般根据症状、病理过程、部位,选择最佳疗法和剂量。
三、常见疾病选用理疗的原则如下:(一)疼痛:1、神经痛:急性疼痛常采用乌头酊离子导入、紫外线、中频电疗等,慢性疼痛在上述治疗的同时配合温热治疗。
2、痉挛性疼痛:冷疗或红外线、蜡疗、短波等温热疗法,各种低中频电疗法以及磁疗。
3、炎症性疼痛:紫外线、超短波、微波等。
4、内脏疼痛:高频电疗、穴位或神经反射区的低中频电疗。
5、缺血性疼痛:间动电疗及局部温热治疗。
6、根据疼痛部位选用理疗方法:头部常用共鸣火花穴位治疗,大关节用超短波、离子导入、磁疗等,多个小关节可用紫外线、电光浴、水疗等,韧带、骨膜用超声波,软组织用温热和低中频电疗。
(二)炎症:1、急性期用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无热量超短波或微波、抗生素药物离子导人,小部位非化脓性炎症用氦氖激光、磁疗。
2、慢性期用微热量或温热量超短波、碘离子导入、超声波、红外线。
(三)伤口、溃疡:1、表面不洁、有脓性分泌物者,用强红斑量紫外线照射1~2次后减量。
2、剌激上皮生长用亚红斑量紫外线照射,也可用红外线、氦氖激光局部照射。
(四)改善血液循环:多数理疗因子都可改善血液循环,可选用超声波、超短波、光浴、红外线、蜡疗、干扰电、间动电等。
(五)瘢痕、粘连、挛缩:表浅的用红外线、蜡疗、碘离子导入,深部可用超声波、音频等。
(六)麻痹:感觉性麻痹用直流电阴极强剌激、感应电、共鸣火花等。
运动性麻痹用神经肌肉电刺激。
(七)断肢(指)再植术等创伤性外科术后:1、早期:为防止感染用紫外线、无热量微波,消肿用微波或超短波。
2、中期:软化瘢痕、恢复关节活动能力用碘离子导入、音频、按摩、被动运动、功能牵引,防止肌肉萎缩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主动运动、作业疗法。
3、后期:用温热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中或重度的作业疗法。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物理治疗操作规程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㈠电脑中频疗法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
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
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
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
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康复科操作规程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康复科操作规程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康复科操作规程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康复科操作规程(大纲)一、康复科概述1.1康复科定义1.2康复科任务与目标1.3康复科工作原则二、康复科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2.1组织架构2.2人员配置2.3岗位职责三、康复评估与诊断3.1康复评估3.1.1临床评估3.1.2功能评估3.1.3康复需求评估3.2康复诊断3.2.1疾病诊断3.2.2功能障碍诊断3.2.3康复目标制定四、康复治疗技术4.1物理治疗4.1.1电疗4.1.2热疗4.1.3冷疗4.1.4运动疗法4.1.5按摩疗法4.2职业治疗4.2.1生活技能训练4.2.2工作技能训练4.2.3康复护理4.3语言听力治疗4.3.1语言治疗4.3.2听力治疗4.3.3吞咽功能障碍治疗4.4心理治疗4.4.1心理评估4.4.2心理咨询与干预4.4.3心理康复五、康复护理5.1基础护理5.1.1生活护理5.1.2病情观察5.1.3预防并发症5.2康复护理技术5.2.1康复护理评估5.2.2康复护理计划5.2.3康复护理实施六、康复科管理与质量控制6.1管理制度6.1.1工作流程6.1.2质量控制标准6.1.3安全管理6.2人员培训与考核6.2.1培训计划6.2.2考核标准与方法6.2.3持续改进6.3康复科研与教学6.3.1科研工作6.3.2教学工作6.3.3学术交流一、康复科概述康复科操作规程中的康复科概述部分如下:1.1康复科定义康复科是医疗机构中专门为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科室,通过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科骨疗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康复科骨疗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
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将电极板套入消过毒的衬垫中。
将4小块渗有“骨伤愈合治疗液”柔巾纸贴敷在衬垫上;按并置法放在患处周围(骨折两端),然后用弹性绷带固定在患处周围。
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间为30分钟,
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二、注意事项:
1、电极板不可自行剪裁或用代用品,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2、心脏、孕妇腹部禁止放置电极。
3、保持主机清洁,电极板不能折叠。
4、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结核病灶及体温调节障碍、感觉障碍者。
最新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2024
引言概述康复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和研究各种疾病或创伤后的康复治疗。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是指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方法。
本文将阐述最新的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二)的相关内容,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康复治疗工作。
正文内容1. 评估与筛查1.1 评估的目的: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障碍和康复需求,制定出符合患者个体差异的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
1.2 评估的工具:常见的评估工具有功能自评量表、生活质量测评工具、疼痛评估工具等,通过这些工具能够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康复需求。
1.3 筛查的方法:采用简单、快速的方法筛查潜在的康复需求,如肌力测试、平衡评估、认知功能评估等,早期发现康复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2. 康复训练2.1 运动训练:通过体能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锻炼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和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2.2 功能训练:通过功能训练,如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交交往技能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到能够独立生活和参与社交活动的状态。
2.3 作业治疗: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特定的任务,如自我照顾、工作能力和家庭活动,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4 言语和语言治疗:对于语言障碍和沟通障碍的患者,采用语言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和沟通能力。
2.5 心理康复训练:对于在疾病或创伤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运用心理康复训练的方法,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促进其心理健康。
3. 康复辅助技术和设备3.1 步行辅助设备:如助行器、拐杖、步行器等,为行走困难的患者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平衡和行走。
3.2 轮椅和床椅转移技术:为有行动障碍的患者提供坐立和转移所需的设备和技术,保证他们的舒适和安全。
3.3 制动和助力装置:为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相应的制动和助力装置,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3.4 器械和设备的适应性使用: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功能障碍,选择合适的康复器械和设备,并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培训。
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
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第一篇:康复科操作规程(理疗操作部分)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麻痹和萎缩、尿潴留、习惯性便秘、胃下垂、各种疼痛。
痉挛性肌肉电刺激可治疗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脑瘫性痉挛瘫痪。
【禁忌症】植有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脏部位、对电流高度敏感者、孕妇下腹部、颈动脉窦区。
【操作】(一)按医嘱选好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湿。
(二)据治疗目的,定电极放置方法。
1、单极法:电极100cm 2,于颈后或腰部,手柄电极置于患部之神经肌肉运动点。
2、双极法:个小圆电极,径1-2cm,放在肌腹两端,可用于两个手柄电极控制。
(三)准运动点,将电极用固定带固定。
(四)根据电诊断结果,选择适宜的电流参数,如脉冲前沿、后沿、脉宽、频率等,然后调节电流强度,引起明显肌肉收缩。
(五)一组病肌刺激15-30次后换其他病肌,反复循环4次。
(六)电刺激时嘱患者尽力做主动收缩肌肉之动作。
(七)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给肌肉增加负荷,如放沙袋、反向牵引等。
(八)痉挛肌刺激时选用波宽(0.2-0.5ms)和频率(0.66-1Hz)相同但出现时间有先有后(相隔0.1-1.5s)二组方波电流。
一组固定于痉挛肌两端肌腱处另一组固定于拮抗肌肌腹每组肌肉治疗各10分钟。
【注意事项】(一)运动点要找准,使病肌收缩明显而邻近肌肉反应小。
(二)表面电极无反应时可采用针电极,二根毫针刺入病肌两端,再接上脉冲电流。
(三)治疗时局部不应出现疼痛和肌肉疲劳。
(四)电刺激前可配合温热治疗以增强疗效。
(五)调节脉冲参数时,波宽应小于同期的2/3。
干扰电疗法【适应症】用于治疗胃下垂、关节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闭塞性脉管炎等。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
【操作】(一)根据医嘱选择电极,有衬垫电极、手套电极和吸盘电极三种,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润。
(二)将选好的两组电极固定于治疗部位,使两组电流交叉在病灶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令狐采学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麻痹和萎缩、尿潴留、习惯性便秘、胃下垂、各种疼痛。
痉挛性肌肉电刺激可治疗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脑瘫性痉挛瘫痪。
【禁忌症】植有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脏部位、对电流高度敏感者、孕妇下腹部、颈动脉窦区。
【操作】(一)按医嘱选好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湿。
(二)据治疗目的,定电极放置方法。
1、单极法:电极100cm 2 ,于颈后或腰部,手柄电极置于患部之神经肌肉运动点。
2、双极法:个小圆电极,径1-2cm,放在肌腹两端,可用于两个手柄电极控制。
(三) 准运动点,将电极用固定带固定。
(四)根据电诊断结果,选择适宜的电流参数,如脉冲前沿、后沿、脉宽、频率等,然后调节电流强度,引起明显肌肉收缩。
(五)一组病肌刺激15-30次后换其他病肌,反复循环4次。
(六)电刺激时嘱患者尽力做主动收缩肌肉之动作。
(七)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给肌肉增加负荷,如放沙袋、反向牵引等。
(八)痉挛肌刺激时选用波宽(0.2-0.5ms)和频率(0.66-1Hz)相同但出现时间有先有后(相隔0.1-1.5s)二组方波电流。
一组固定于痉挛肌两端肌腱处另一组固定于拮抗肌肌腹每组肌肉治疗各10分钟。
【注意事项】(一)运动点要找准,使病肌收缩明显而邻近肌肉反应小。
(二)表面电极无反应时可采用针电极,二根毫针刺入病肌两端,再接上脉冲电流。
(三)治疗时局部不应出现疼痛和肌肉疲劳。
(四)电刺激前可配合温热治疗以增强疗效。
(五)调节脉冲参数时,波宽应小于同期的2/3。
干扰电疗法【适应症】用于治疗胃下垂、关节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闭塞性脉管炎等。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
【操作】(一)根据医嘱选择电极,有衬垫电极、手套电极和吸盘电极三种,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润。
(二)将选好的两组电极固定于治疗部位,使两组电流交叉在病灶处。
(三)差频范围依病情而定,一般镇痛用90-100Hz或0-100Hz,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吸收用50-100Hz或25-50Hz,使肌肉收缩用25-50Hz或1-10Hz。
(四)检查两组输出机钮是否在零位,将差频范围调节机钮调至需要位置,然后接通电源,分别调节两组输出达所需电流强度。
(五)治疗时如需改变差频范围,可直接调整定频、差频机钮不必将输出调至零位。
(六)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治疗20分钟。
【注意事项】(一)两组电极不得相互接触,衬垫勿置于皮肤破损处。
(二)电流不可穿过心脏、脑、孕妇下腹部。
(三)有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进行治疗。
音频、调制中频电疗法【适应症】瘢痕、硬结、肠粘连、肠麻痹、血肿机化、软组织和神经疼痛、咽喉炎、乳腺淤滞块等。
【操作】(一)音频电疗操作:1、根据病变部位选用不同长度的条状电极或长方形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湿。
2、视需要将电极并置或对置,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固定好。
3、接通电源,调节电流输出至患者耐受量。
4、治疗结束,电流调到零位,切断电源,取下电极。
(二)调制中频电疗操作:1、根据医嘱选好衬垫电极,并置或对置于治疗部位。
2、调制中频正弦电流波形有连续调制波、交替调制波、间断调制波及变频调制波等。
调制频率10-150Hz,调制幅度0-100%,间断调制时间1-6s,均连续可调。
3、按处方选择调波,一般连调波用于镇痛和刺激植物神经节,间调波对神经肌肉有明显刺激作用,交调波有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及炎症吸收作用,变调波有抑制作用,用于止痛和渗出吸收。
4、接通电源,按医嘱依次选择波形、调幅、调频及定时。
5、缓慢调节电流输出至患者耐受限,患者有舒适震颤感。
每次治疗20分钟,一次选择两种波形。
(六)治疗结束,电流调到零位,依次关闭电钮,取下电极。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超短波疗法【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一)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二)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三)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四)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五)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其它注意事项同短波疗法。
红外线疗法【适应症】各种慢性炎症、浸润块、硬结、神经性疼痛、肠粘连、运动疗法前的辅助治疗、肌痉挛等。
【禁忌症】高热或急性化脓性炎症。
【操作】(一)了解各种红外线仪器的特点,如TDP、频谱仪为远红处线,白炽灯为近红外线。
(二)治疗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将局部皮肤之膏药、油脂清除干净。
(三)照射头面部时,用湿棉球将眼裂遮盖。
(四)照射器中心与治疗部位对准,白炽灯最好置于患者斜上方或旁侧照射,以防灯泡炸裂或脱落,烫伤皮肤。
(五)射器与皮肤间距离20-40cm,照射后有温热感和皮肤桃红色为度,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
(六)光浴治疗时,光浴箱二端用布单遮盖,光浴箱内温度保持40-50摄氏度。
【注意事项】(一)感觉障碍、循环障碍、瘢痕或植皮的患者及老人治疗时要经常询问,观察反应,以免烫伤。
(二)治疗时,患者大能随意移动患部,以防碰触灯具,引起烫伤。
(三)治疗中患者如诉有头晕、疲乏无力等不适时,应停止治疗颈椎牵引【适应症】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病、颈椎综合症。
【禁忌症】颈椎结核、肿瘤、椎管狭窄高龄且骨质疏松者。
【操作】(一)向患者说明牵引要领及注意事项。
(二)位取坐位或仰卧位,将衣领解开取下眼镜、活动假牙,颈间肌肉放松。
(三)将领一枕悬带系好,用清洁纱布包好的泡沫塑料作垫。
(四)牵引方向是颈推前屈100-20度。
(五)牵引重量从4kg开始,逐渐加量,无不适时可加至10-15kg。
(六)牵引时间20-30分钟一日2次。
(七)卧位牵引时枕部垫直径10cm的枕头。
(八)电动牵引有持续牵引和间隙牵引、重量、时间均可自动调节。
(九)牵引结束时,逐渐减少牵引力,取下牵引带,稍休息后离去。
【注意事项】(一)牵引中有头晕等不良反应时应中止牵引,平卧休息。
(二)牵引时有牙痛者,在上下齿间咬上一块小纱布。
(三)牵引中患者躯干靠在椅背上,以免改变牵引角度。
腰椎牵引【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坐骨神经痛、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
【禁忌症】腰椎结核、肿瘤、椎管狭窄、高龄且骨质疏松者。
【操作】(一)向患者说明牵引原理和注意事项。
(二)位取仰卧屈膝位(减少前弯姿势)。
(三)在牵引床上将上半身悬带和骨盆带铺开,放好,患者仰卧其上。
(四)胸部用四叠毛巾或浴巾包裹,将上半身悬带扎紧,上缘在腋窝下2-3指。
上方的连接带稍松,下方的要紧。
骨盆带固定时要使髂骨脊在皮带中上方,上连接带要紧,下连接带稍松,然后挂到牵引装置上。
(五)牵引重量30—80kg,等于体重或超过体重50%),20-30分钟。
(六)用电动牵引床时,牵引时间、重量可自动控制。
(七)牵引结束,除去重量,解开皮带,稍休息后慢慢起身。
【注意事项】(一)牵引中注意患者反应,有不适时及时调整或停止牵引。
(二)与其他物理治疗并用,如超短波、温热疗法等,应在牵引前进行,以使肌肉弛缓。
(三)为保持腰前弯姿势,在小腿下放一个小凳,再加上垫子。
刮痧疗法【适应症】感冒、哮喘、便秘、高血压、肩周炎、颈椎病、腰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
【禁忌症】患部皮肤破损、溃疡、严重皮肤病者、急性传染性疾病、心力衰竭。
【操作】一、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刮痧部位。
二、将刮痧油均匀抹在患处。
一手持刮痧板,倾斜45°,按气血运行方向,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先阳后阴的顺序刮拭。
三、刮后患部皮肤充血,有舒适感,2—3天后可进行第二次治疗。
四、每次刮痧后可饮一杯白开水,以协助排毒。
五、保健强身仅刮颈、背部。
【注意事项】一、治疗室温暖、舒适,勿冷风吹和寒冷侵袭。
二、刮痧板边缘必须光滑,防止损伤皮肤。
三、刮痧中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疲劳等,可立即刮涌泉、百会、人中、合谷穴或稍休息。
拔罐疗法【适应症】腰背疼痛、软组织扭挫伤、肩周炎、颈椎病、神经痛、疖、痈、感冒、支气管炎等。
【禁忌症】心力衰竭、血友病、浮肿及广泛性皮肤病者。
【操作】一、准备不同型号的火罐数个,另备火柴、酒精灯、镊子、95%精及少许凡士林。
二、常用方法。
闪火法:先将酒精灯点燃,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患部。
术者左手握罐体,使罐口向下,右手持镊子,夹住沾有酒精的小棉球,在洒精灯上点燃后,伸进罐内绕1—2圈,迅速抽出,随即将罐扣在治疗部位。
投火法:用薄纸做一小纸卷,燃着后投入罐内,然后将罐迅速扣在治疗部位。
架火法:先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做一点火架,再将一小酒精棉球放在架子上、点燃酒精棉球后随即扣上罐子。
滴酒法:向罐内滴入1—2滴酒精,将罐倾斜,转动一周,用火柴将酒精点燃后罐口向下,迅速将罐子扣在治疗部位。
贴棉法:取0.5—1cm见方的脱脂棉,沾少许酒精,贴在罐内壁的中部,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治疗部位。
三、留罐时间一般为10分钟,治疗中患者有烧灼感或皮肤颜色变化过于明显、起水泡等异常现象,立即起罐。
四、起罐时:术者左手扶罐,并轻推罐体使其倾斜,右手食指尖轻按罐口边缘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缝隙,空气进入,罐子随即脱落。
【注意事项】一、选好适应症及治疗部位,以肌肉丰满、皮肤平滑的部位为宜。
二、用于点燃的洒精不宜过多,以免火焰落在皮肤或衣服上。
三、酒精火焰应尽量接近罐底,防止酒精在罐口,造成皮肤烫伤。
四、治疗部位罐斑尚未消退时,不宜在原处重新拔罐。
五、拔罐用于疖、痈排脓时,事先用75%酒精消毒罐子底部及局部皮肤起罐后局部换药,罐子清洗消毒。
按摩疗法【适应症】软组织损伤、关节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肢体循环障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神经痛、肌肉萎缩等。
【禁忌症】急性传染病、皮肤化脓性炎症、烧伤、静脉炎、严重出血倾向。
【操作】一、准备好滑石粉或凡士林等。
二、患者取适合体位,全身放松,裸露按摩部位。
三、按摩时手法轻重根据病情而异,治疗过程中视患者反应随时调整手法。
四、肢体按摩一般从远端开始,逐渐移向近端,肢体循环障碍者应特别注意。
五、按摩后清除皮肤润滑剂,休息后离去。
六、按摩时间因部位而异,一般15—30分钟,每天一次。
【注意事项】一、术者治疗前做准备活动,以便手法灵巧。
二、术者应熟悉按摩部位的解剖知识。
三、按摩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应改变手法或停止治疗。
针刺疗法【适应症】脑卒中所致瘫痪、脑瘫、周围神经损伤、颈肩腰腿痛、各种关节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胃肠炎、尿潴留、聋哑、癔症、月经不调、阳痿、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和功能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