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2c1c9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c.png)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课的创新作业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
其中,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脑海里的素材——言情小说、诗歌散文等,给作业增添活色生香,让孩子觉得学习也是开心的一件事,激发孩子新颖有效的表达能力。
举个栗子,给五年级的孩子们一个任务,让他们从古籍中去挑选一段古诗运用到今天,抒发今华人创新思维;或者让孩子们把一件生活中最喜欢的故事,重新编撰成一篇情节更精彩的故事;还可以让孩子们用唐诗宋词做一次对联写作,引导他们把古文变成与现代生活紧密关联的文章。
另外,让孩子们看几篇优秀的文章,让他们去思考其中的内容,找出文章中的重点,把它们概括出来,这样能促进孩子们的思考能力,提高面对问题的能力,更能锻炼他们总结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
督导老师们也应注意给孩子们提供足够指导和激励,个性化指导,给孩子们设计合适的实施方案,以及帮助他们在艰难的境遇下继续前进的力量。
总之,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的创新作业设计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https://img.taocdn.com/s3/m/a991fac5de80d4d8d05a4f8d.png)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环节的作业设计,会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因此,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性的探究,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的结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科学的、具有创新性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加强其对知识点的印象;另一方面,作业也是教师衡量教学成果好坏的最直观的表现。
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行为作为目标,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不断创新,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各种能力,开拓视野,提高语文的素质修养。
一、创新作业形式一个有趣的作业形式往往更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传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往往是机械地抄写、背诵。
这种作业形式过于呆板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对作业的热情和兴趣,更不用说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
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活动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学了《琥珀》,让学生试作一个“琥珀”;学过《桂林山水》、《趵突泉》、《日月潭》等课文后,举办“我的足迹”摄影展览;春天到来的时候,可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可以到春风中去放风筝,可以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可以写和春天有关的任何题材的习作,可以拍摄一组反映春景春趣的照片……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作业形式更加适合作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60486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4.pn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浅谈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语文作业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巩固和复习老师上课的内容,还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积极学习的态度。
然而,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语文作业缺乏积极性。
因此,如何设计创新的语文作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焦点。
一、创新思维在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应用创新思维是指通过重新组织已有的资源或创造新的资源,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的思维方式。
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能力。
例如,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角色扮演、游戏等创新方式,使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归纳总结。
在语文作文作业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逐步展开,形成完整的文章框架。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组织思维,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其次,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在朗读或背诵课文的作业中,可以要求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模拟和表演的方式来理解和背诵课文。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最后,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富有挑战和互动性的语文游戏,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以诗词默写为内容的游戏,学生可以分组比赛,通过对诗词的背诵和默写来争夺胜利。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要点除了运用创新思维,语文作业设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以确保作业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首先,注重任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缺乏个性化的定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高。
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任务的类型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其次,注意任务的适当性和连贯性。
语文作业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进程,将任务逐步引导到更高的层次。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14e97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7.png)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一直是教师们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语文作业,是每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从创新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希望能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创新1.1 综合性作业传统的语文作业通常是一篇课后作文或填空题,但是这种作业形式往往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份小小作业册,包括课文内容的整理、课后总结和自主设计的练习题,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都不尽相同,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设计一些个性化的作业。
针对性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补充练习,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作业,提供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内容,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融入一些创意元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比如设计一份有关课文内容的小手抄报、制作一份简单的PPT,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等,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综合作业,比如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设计一份有关课文中涉及的问题的数学题,或者让学生结合美术知识,进行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绘画活动等,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二、实践2.1 以学生为中心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作业内容。
要注重作业的实际效果,不断对作业进行反思和调整,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2 灵活多样在实践中,教师要灵活地应用不同形式的作业,比如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创新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创新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6a49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7.png)
创新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方法和策略。
我们将从简单的策略出发,避免法律复杂性,并在独立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份创新的小学语文作业,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积极性。
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来设计小学语文作业:1. 个性化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语文作业任务,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个性化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语文作业任务,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多媒体素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使语文作业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多媒体素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使语文作业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3. 互动交流:设计作业任务,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互动交流:设计作业任务,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或社会问题,设计与语文知识相关的作业任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或社会问题,设计与语文知识相关的作业任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5. 评估反馈: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和反馈,鼓励他们在语文研究中不断进步,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研究效果。
评估反馈: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和反馈,鼓励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通过以上创新方法和策略设计小学语文作业,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没有法律复杂性,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研究效果。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思路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c0d6a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f.pn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思路)一、引言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过于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对作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思路,以期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新思路1.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作业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往往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模仿,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参观名胜古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语文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丰富作业形式,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作业形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古诗《静夜思》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在学习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3.创新作业内容,注重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新作业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入现代技术,提高作业效率现代技术为教育带来了许多便利,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作业题目和答案,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布置作业、收集学生完成情况、批改作业等,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fb58be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0.pn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一、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创新设计,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二、设计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4. 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三、创新设计思路1. 形式创新:突破传统的书写作业模式,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口头表达、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
2. 内容创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方法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等,丰富作业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评价创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具体设计方案1. 低年级(1-2年级)(1)口头表达作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中年级(3-4年级)(1)阅读感悟作业: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撰写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实践操作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3. 高年级(5-6年级)(1)研究性学习作业:鼓励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创意写作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实施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作业创新设计的认识和能力。
2. 建立健全作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调整作业设计。
3. 定期组织作业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d4c59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b.png)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一、背景分析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重复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
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设计原则1. 趣味性: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趣味性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创新性:鼓励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发挥想象,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新作业类型1. 情境体验式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故事》一文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春天来了”为主题,创作一幅画或编写一首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2. 探究合作式作业: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称象问题,并将讨论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
3. 个性化表达式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所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如绘画、摄影、写作等)来描绘秋天的景象。
4. 亲子互动式作业:将家庭作业与家长参与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家庭学习氛围,增进亲子关系。
例如:在学习《妈妈的手》一文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我眼中的妈妈”的手工作品。
四、创新作业评价1. 多元化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表现。
2.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30b8f0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a.pn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语文作业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衡量指标。
然而,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往往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化的练习,缺乏趣味性和实际应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因此,本文将从创新的角度探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旨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参与。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可以在语文作业中引入一些有趣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和名著摘抄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和享受乐趣。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针对阅读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开展创造性写作创造性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方式。
传统的写作练习往往是从模板中选择词语填空,缺乏个性化和独创性。
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提供一些刺激学生思考和想象力的主题,如“如果我变成一只鸟”、“我最想去的地方”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多样化的题目形式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往往是填空题、选择题和改错题等机械记忆题,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
因此,可以探索新的题目形式,如配图作文、接龙故事、歌词改编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游戏化的元素,如拼图作业、语音朗读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记忆力和能力。
四、实践与应用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写一篇辩论稿、制作一份简报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五、个性化辅导与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应该注重个性化辅导与评价。
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efee29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01.png)
标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往往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模仿,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作业设计的创新理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二、作业设计的创新形式1.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2.开放性作业开放性作业是指教师给学生提供多个答案或多种途径的作业形式。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资料,完成一篇关于某一主题的作文。
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的形式。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交流。
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作业评价的创新方式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关注学生的作业过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合作精神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评价是指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创新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68032c6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d.png)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创新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
二、设计原则1. 趣味性: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层次性:作业设计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次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 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具体措施1. 作业内容创新(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如:编写故事、创编诗歌、制作手抄报等。
(2)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作业形式创新(1)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作业。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PPT等,丰富作业表现形式。
3. 作业评价创新(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创新思维等。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
四、实施保障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课后作业设计创新的认识和能力。
2.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上投入更多精力。
3. 定期开展课后作业展示活动,分享优秀作业案例,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4.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课后作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的符号,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不合适的用语。
以下为正式内容的五分之一:一、作业设计理念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多以书面作业为主,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作业设计理念:1. 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兴趣,使作业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平台。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40616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4.pn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作业形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业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创新方法及实践。
一、创新作业设计的原则趣味性:作业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游戏、故事创作或小组活动等。
实践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语文的实用性。
个性化: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具有一定选择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互动性:鼓励学生与同伴、家长共同参与,促进交流与合作学习。
二、创新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1. 故事接龙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故事接龙,每个学生续写一段故事。
此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语言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例如成语接龙、词语接龙等。
在完成游戏的同时,学生不仅能巩固语言知识,还能享受学习的乐趣。
3.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例如了解社区的传统文化、采访身边的人。
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4. 创意展示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手工、表演等)来展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习古诗后,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诗中意境。
三、实践案例在某小学开展了一项“我的家乡”主题作业。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也可以制作一个PPT进行展示,甚至可以拍摄短视频讲述自己的家乡故事。
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四、总结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与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应用新颖的作业设计,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a250a08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9.png)
题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理解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环境传统的作业模式通常以课后习题和纸笔测试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对于这种单调、重复的作业形式往往感到厌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而且,传统的作业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模仿,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作业设计的理念和策略1.多元化作业形式:将传统的纸笔测试与口头表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2.实践性作业: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如观察日记、社区调查、故事编写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3.个性化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和水平,设计不同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创新作业设计的应用案例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设计如下创新性的作业:1.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动物王国中其他动物的尾巴功能,以及尾巴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2.续写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为小壁虎编写一段不同的借尾巴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制作手抄报: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他们对于动物尾巴的观察和理解,锻炼学生的信息整理和书面表达能力。
4.实践调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附近的公园或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记录下其他动物的真实尾巴形态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创新作业设计的意义与影响通过上述的创新作业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论文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ed98f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8.pn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论文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
二、现状分析1. 传统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1)作业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缺乏实践性、趣味性。
(2)作业内容重复性高,未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
(3)作业评价方式单一,以分数为导向,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创新作业设计的必要性(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素养。
(3)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作业设计策略1. 多元化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设计富有创意的书面作业,如绘画、手抄报、故事创作等。
(2)口头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如演讲、辩论、讲故事等。
(3)实践作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采访、调查、参观等。
2. 分层设计作业内容(1)基础性作业:针对全体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提高性作业: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深度。
(3)个性化作业: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特色作业。
3. 综合性作业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探究、创新等。
(2)终结性评价:结合学生的作业成果,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
(3)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实施保障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2. 建立健全作业管理制度,确保作业质量。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创新作业设计具体案例1. 低年级段(1)字词积累:设计“我会认字”小卡片,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生字,并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2)口语表达:开展“每日新闻播报”活动,让学生模仿新闻主播,用普通话播报身边的新闻。
2. 中年级段(1)阅读理解:选取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设计阅读笔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行创意写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c9ffe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标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逐渐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作业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创新策略以及创新成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作业设计创新的必要性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往往以记忆和重复为主要形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随着教育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首先,传统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传统作业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传统作业的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作业设计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创新策略为了实现作业设计的创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丰富作业形式:将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与多元化的作业形式相结合,如观察日记、实践报告、手抄报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开放性题目:在作业设计中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注重实践性作业: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如故事表演、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4.多元化评价方式: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创新成果通过上述创新策略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和趣味性强的作业内容,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大大提高。
2.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开放性题目的设置,使得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实践性作业的开展,使得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a4b47f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2.png)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好语文作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每一位老师的工作职责。
本文从新颖的作业设计和实践方法入手,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一、创新作业设计1.多元化的作业形式语文作业形式的多元化是创新作业设计的重要方向。
语文作业不一定局限于书面作业,还可以选择其他形式,比如说:口头作业、多媒体作业、观察记录等。
以口头作业为例,可以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课文朗读或讲解,或是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课文,达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2.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作业内容的具体质量是创新作业设计的重要保障。
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来设计针对性的作业内容,如: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设计有关阅读理解的题目,而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较为简单的作文题目,是的学生在语文作业中发挥得更好。
3.活动化的作业氛围作业氛围的活跃是创新作业设计的重要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之前,给学生合适的语文知识及相关技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语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业中来。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对于学生的作业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保证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懂得自我评价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学习效果。
二、实践方法1.理解学生的需求小学生的性格和语文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应该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心理分析、交流沟通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舒适度等基本信息,为创新作业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2.鼓励合作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将语文作业设计为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相互帮助,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抢答等小型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中提高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谈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谈](https://img.taocdn.com/s3/m/2e70ed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b.pn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谈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此,语文作业设计应打破传统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策略1. 趣味性作业设计(1)运用谜语、对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创意的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 实践性作业设计(1)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调查、采访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手抄报、小制作等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个性化作业设计(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分层、分类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绘画等个性化表达,展示学生的独特风采。
4. 合作性作业设计(1)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2)设计课堂讨论、辩论等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作业评价1.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创意和表达,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四、实施保障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创新作业设计的认识和技能。
2.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作业设计的研究和实践。
3. 优化教学资源,为创新作业设计提供充足的物质和技术支持。
4. 加强家校合作,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推动创新作业的实施。
五、作业设计案例1. 趣味性作业设计案例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例,设计“我是小蝌蚪”的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通过扮演小蝌蚪,模拟课文中的情节,体验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过程。
活动后,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实践性作业设计案例学习《春天来了》一课后,组织学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寻找春天的足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e9d7c8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4.png)
标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一、引言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创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的创新,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作业设计创新的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多元化与个性化:作业设计应多元化,包括口头、书面、实践等多种形式,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和兴趣的作业。
3.实践性: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开放性:作业设计应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作业设计创新的方法1.引入游戏化学习:将游戏化的理念引入作业设计中,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2.布置项目式作业: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综合性项目,如编写故事、制作手抄报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入生活化元素: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作业设计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4.创新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
四、案例分析以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设计一份创新性的作业:(1) 分组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壁虎借尾巴的模拟表演,要求运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来展示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bf0a8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2.png)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而作业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一、创新思维的引导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创造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写作故事、写作读后感等,让他们动手动脑,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写作。
阅读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作业可以设计成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然后进行写作,如写读后感、改写故事情节等。
通过阅读写作,学生可以理解阅读材料中的创新思维,同时自己也能够产生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综合训练。
作业设计可以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联想思维等训练,如设计逻辑思维类题目:“梦中神奇的旅行,写下你的梦境”,或者设计批判性思维类题目:“描述一个你认为最美的风景,说明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二、实践活动的开展除了创新思维的引导,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语文作业的讨论和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一些实地考察和实验中,如参观博物馆、参观剧院、进行实地写生等。
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
如通过电脑、平板等进行语文作业的编写和展示,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知识的呈现和学习。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45b7e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b.png)
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一、引言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过于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对作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方法,以期为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一些参考。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传统的作业形式多为书面作业,这种方式虽然易于教师批改和统计,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口头表达、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拍照、录像、PPT等形式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三、作业内容生活化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许多课文内容都来源于生活。
因此,我们可以将作业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了《我的家乡》一文后,可以让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风景等,并撰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的文章。
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评价多元化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多为教师批改和打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也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例如,在学习了《道德与法治》一书中的“团结合作”一课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实践活动,如打扫卫生、组织文艺活动等。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彼此的表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作者:石会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5期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其设计思路应当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心理的特点,增强实践性、探索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获得新知。
然而“传统语文作业”仅仅停留在“对课堂的强化”的层面上,存在着众多弊端。
作业内容仅限于语文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主要形式是:抄写、背课文、听写等。
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的负担,扼杀了学生的兴趣,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
所以,我希望通过设计创新性语文作业,使学生的视野由课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
一、设计作业要有层次性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存在的。
有差异的学生做着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受不了”。
因此,“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布置小学语文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下适合自己地发挥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
如设置“星级”作业,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把语文作业分为三个“星级”。
一星级的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适合基础差些的学生;二星级作业介于一星级和二星级之间,适合中等程度的学生做;三星级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适合好学生完成。
星级作业内容和完成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批改是根据作业完成的质量以“优”、“良”等次来判定。
由于层次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同学们都乐于完成。
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难度,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
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再对做作业产生反感的情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二、设计作业要有实践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
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设计实践性的语文作业,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如观察作业:学生在学写动植物的文章时,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专题作业: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或一棵草,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睡觉的生活习性;观察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
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情况,并把他们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记录下来,再让他们写成文章。
这种情形下的作业,会因更多实践体验的介入使之更加厚重,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学生在观察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并获取第一手资料,这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再如“亲情”作业,这是一种最能打动家长、最能震撼人心的作业。
如学了《地震中的父子》、《妈妈的爱》等充满亲情的课文,教师可借机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布置这样的作业:放学回家帮妈妈承担一份家务,或者帮爸爸妈妈洗袜子,或者帮爸爸妈妈泡一杯清茶等,这种思想道德教育比单纯的智力教育更重要,他不但让孩子们理解父母、关心父母,而且能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三、设计作业要体现自主性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之间存在个性差异。
因此,教师布置语文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使它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设计一些作业。
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作业是自己布置的、喜欢的,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积极性自然高,自然不会把作业当成负担。
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自主地学、自觉地学,学习效率自然要高。
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就会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都会有所提高。
自主性作业给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当然“自主”并不代表放纵,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可能会给某些学生偷懒的机会,因此教师要特别加强指导和监督,对于不够自觉的学生,还是要采取一定强制的手段,不能放任自流。
四、设计合作性作业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
”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只靠自己就获得成功,但在现实社会里却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想成功,如果没有他人的
配合和努力是不可能做出成绩的。
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如果只讲竞争,不重视与他人的合作,赢得他人的配合,成功之路将无法一帆风顺。
未来的社会呼唤具有合作精神的人。
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只局限于学生个人与书本的单向、封闭交流上,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把独立学习与集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
合作性作业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视作业量、难易度等不同,灵活运用合作性作业方式。
如一些比较灵活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体(或小组或全班)来做,采用“互动原则”让学生相互切磋,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把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让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集思广益,共克难题。
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相互学习、共同探索。
从年龄特点上分析,儿童喜欢共同分享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合作性作业能更好得调动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
此外,合作性作业也像一面镜子,可以及时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分寸,适度地掌握教学节奏,更切实有效地加以指导,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得到统一、提高,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有趣、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不断地关注,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