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意象与上海时期鲁迅“革命观”的精神结构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第一阶段: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一).时间:1928年初~1929年9月 约两年(二).参与人物及其主要观点:⑴.后期创造社:李初梨、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邓均吾、周全平、叶灵凤后期创造社主要观点:他们要求作家“努力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作家的创作“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⑵.太阳社:发起人为蒋光慈、钱杏邨(阿英)、孟超、杨邨人等;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杜国庠)、夏衍、洪灵菲、戴平万、刘一梦、顾仲起、楼适夷、殷夫、冯宪章、任钧、祝秀侠、迅雷、圣悦(李平心)、王艺钟、童长荣等。
太阳社主要观点:提倡表现反抗精神,抨击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⑶.鲁迅鲁迅主要观点: 坚持“五四”以来的思想革命,即针对整个社会、面向民族生存观念的革命。
特别不赞成“革命文学”倡导者所张扬的“组织生活”论。
主张文艺必须反映社会真相,才于社会有益,于革命有益。
⑷.矛盾矛盾主要观点: 并不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出现的必然性,但与创造社、太阳社有很大不同。
尤其反对的是以“组织生活”说所推导的文艺工具论从思想上质疑共产党的暴动政策,以及对小资产阶级革命潜能的否定。
(三).代表作品:冯乃超 《艺术与社会生活》 成仿吾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蒋光慈 《关于革命文学》 李初梨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钱杏邨 《死去了的阿Q 时代》 郭沫若 《留声机器的回音》 《桌子的跳舞》(四).经过: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加上一批从日本等地归国的激进的青年,这两部分人共同倡导了革命文学运动。
后期创造社骨干李初梨的倡导文章《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即明确的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只要将革命的意图加以形象化,就可以“当做组织的革命的工具去使用”;并据此认为“五四”以来那些重在描写与解释生活现实的作品都已经落伍过时,要彻底抛弃,新文学队伍也要按照阶级属性重新划线站队。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 1917-1927 简答题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 1917-1927 简答题梳理1.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1917-1920,新文学萌芽期;②1921-1926北伐前夕,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③1926年春-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
2.鲁迅的思想特点:①吸收进化论思想,摒弃“弱肉强食”的消极因素,汲取进化论中注重生存斗争、相信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②个性主义,汲取尼采“图强”的精神;③改造国民性问题,撕下假面,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④1927年10月定居上海后,在于创造社、太阳社进行的有关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中,加深了对现实革命斗争的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思想更加圆熟。
3.简析《狂人日记》在艺术表现上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①艺术表现上,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通过“狂人”形象实现两种创作手法的结合;②狂人首先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使用了现实主义方法;③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在狂人的疯话里,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象征性描写,产生“象外之意”。
4.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思想意义:①作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总结了辛亥革命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革命对象仍然掌权,民众依然任人宰割;②小说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真正的胜利,需要有真的革命者和觉醒了的人民。
社会意义:①作品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②“阿Q精神”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时时警戒。
5.简析阿Q的性格特征。
①雇农,无土地,因而具有憨厚质朴的农民性格,又明显地游手好闲;②受剥削欺压,却受封建正统观念统治,因而思想矛盾,一方面充塞“男女之大防”、造反该杀头的封建正统观念,一方面又调戏尼姑及吴妈,向往革命;③最鲜明的病态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夸耀过去,吹嘘虚无的未来,以自轻自贱来掩盖失败,以忘却做法宝,受压迫而不觉悟。
细描重染随骨敷色_鲁迅作品人物的色彩意象
彩为表现核心的雷同描写, 刻意对脸颊颜色做了意 “ 味相反的对比处理, 重复的表达方式和 “ 红” 、 消失 了血色 ” 的色彩意象以无声胜有声地诠释了祥林嫂 的精神状态和不幸遭遇,暗示了其未来的悲惨命 运。随着情节的深化,祥林嫂的脸色最后从 “ 消失 了血色” “ 变作灰黑”,其肉体与精神终以死灭收 场。在 《 呐喊・故乡》中,为了表现美好童年回忆 与无情当下现实间的反差,鲁迅再次运用色彩意象 进行人物描摹:闰土 “ 身材增高了一倍;先前的紫 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 。 这些色简意深的色彩意 象在作品中多有体现, 其“ 画眼睛、 勾灵魂”式地诠 释了人物境遇,昭示了其必然命运。如 《 呐喊・孔 乙己》中,因考不中秀才而屡受奚落的孔乙己: “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 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 彷 徨・伤逝》中,为爱情幻灭而沉默忧郁的子君: “ 暗中……便浮出一个子君的灰黄的脸来 ” 等等。 有时,鲁迅还以色彩的深层意味和美感进行意 象暗示与指涉,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耐人寻味: “( 我)于是就看见 ( 子君)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 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 性等方面,新颖别致,独树一帜,因此,他的小说 在艺术表现上被人们由衷称道为 “ 格式的特别”。
1 责任编辑:赵红玉 6
作者简介:金禹彤,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讲 师,在读博士 。
&& * %+)
二、色由神生:灵魂自白的幻景
除了源于生活经验的真实色彩描绘,鲁迅还展 开想象进行色彩创造来塑造人物的精神形象,这样 的色彩设置往往神异离奇、过目难忘, 《 故事新编 ・补天》中的女娲形象就是如此: 伊在这肉红色的天地间走到海边,全身的曲线 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才浓成一 段纯白。……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 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 全幅图画酷似西方神话中 “ 爱与美神 ” 维纳斯海 中诞生的绚丽景象, 鲁迅赋予中国女神以奇异炫目 的色彩, 让女娲在天地的 “ 肉红色 ” 和大海的 “ 蔚蓝 色” 构成的壮丽、 恢弘场面中飘逸而来, 流转摇曳的 色调、 层次丰富的色彩使得女娲的人体美充溢着原 始蓬勃的生命力、 创造力, 激荡着作者为 “ 五四 ” 时代 精神所感染的振奋情怀。 鲁迅以女性人体美来盛赞 女性, 他超越了平凡、 日常的色彩体验, 以独特的色 彩感知力和艺术创造力, 将国人讳莫如深、 被封建理 学视为污浊的 “ 性” 赋予了灿烂的形象、 灵性的光彩, 可谓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堪与 “ 女神诞生图 ” 相对照 的是 《 野草・颓败线的颤动 》 中一个仿佛同样幻化于 波涛中的女人形象, 然而作者以 “ 无色之色 ” 将她的 世界处理得那么冷僻、 荒寒: 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 而已经荒废的, 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 这颤动 点点如鱼鳞,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 空中 也即刻一同振颤, 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汹涌奔腾于无边的荒野。 这位被世人和亲人唾弃的老妇立于空旷的天地间,
1鲁迅概论
2005-11-22 18:24:27【远程教育频道推出新版,华夏大地学习卡9折热卖】
:40
文章:19229
积分:74636
门派:浙江
注册:2004-6-4
第2楼
第二章鲁迅的生活道路
第一节热忱的爱国主义者
《答有恒先生》(包含着对自己以往的思想、信念,经过无情解剖,发现严重弊端与错误以后的惊讶和自悔)、《惯于长夜过春时》(纪念牺牲的“左联”五烈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屠伯们杀戮革命作家的罪行,热情讴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腥风血雨中诞生)、《黑暗中国文艺界的现状》(应史沫莱特之约,将国民党当局的暴行公之于世界舆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一针见血地指出,“左翼”作家其实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态度,高度赞扬“毛泽东先生们”团结抗日的理论)。
鲁迅所选择的文化革新的主攻方向:鲁迅认为西方强盛之根本在于人自身,在人自身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至于物质文明和民主制度等等,都是在人自身精神文明发达的基础上才得以产生的。鲁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换的主攻方向,应该在主体精神文化方面,即应注重人自身的精神文化改革。与主导主体精神文化建设相联系,鲁迅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并思考了“改革国民性”这一历史命题。
鲁迅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集中体现为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有多种表现形态,但最富有特色的是他那敢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还体现在他的奋斗中总是包含着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至于鲁迅的雄伟人格,基本可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概括,即“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思维的特点:第一,“鲁迅式思维”的特点首先体现为思维的开放性;第二,“鲁迅式思维”的特点最主要的是体现为思维的反叛性;第三,“鲁迅式思维”的特点还表现为在思维中采用简括、明快的判断方式;第四,在鲁迅的思维过程中,还常常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
多角度赏析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
多角度赏析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第一篇:多角度赏析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多角度赏析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摘要:鲁迅是卓越的艺术大师,伟大的文学巨匠。
他的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鲁迅小说,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具体、真切地刻画出人的灵魂,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鲁迅小说;艺术风格;叙述;白描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其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们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打破了古典小说以叙述情节为主的模式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一、多姿多彩的叙述手法鲁迅的小说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
他的《呐喊》和《彷徨》就是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著称的,这些作品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格式。
从叙述的角度而言,鲁迅小说中有第三人称的小说,如《药》、《明天》、《离婚》等,也有第一人称的小说,如《狂人日记》、《故乡》、《伤逝》等,同时也有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小说,如《祝福》。
从时序上的安排上看,鲁迅小说中有以时间先后组织情节的顺序,如《药》、《阿Q正传》、《离婚》等,但也常用倒叙的方式改变固有的时序关系,如《祝福》、《伤逝》等。
从时空关系而言,横断面切割方式在鲁迅小说中已成为经常运用的主要方式。
《示众》只是一个场景的描写,展示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横断面。
《药》则是先后几个场景的组合,像戏剧中的几幕……鲁迅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其文体形式却万象纷呈,各自不同,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多样化发展的基础。
二、精细老练的白描手法在表现手法上,鲁迅喜欢运用精细而又老练的白描手法。
他认为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造作,勿卖弄而已,仰仗的是观察精到,语言贴切,表现节俭。
鲁迅爱国精神事迹
鲁迅爱国精神事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职场资料、心得体会、祝福语、读后感、观后感、签名说说、句子大全、语录大全、事迹材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place information, experience, blessings, after reading, after watching, signatures, sentences, quotations, deeds, other models, etc.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鲁迅爱国精神事迹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鲁迅气氛,精神的投影
鲁迅气氛,精神的投影文学强化班18123710 汪海蓉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这是为纪念伟大的鲁迅先生写出的,并确切地反映出了鲁迅精神。
鲁迅先生当然属于“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他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作品捍卫国民和国家的尊严,批判封建黑暗势力,顽强与之抗争。
他的作品充满着“正气”,无论是以讽刺,还是晦暗阴冷的笔调,亦是“正气无穷”的,给人以力量的。
那么这种“正气”的精神是以什么方式在作品中迸发出来的呢?大家都呼之:“鲁迅气氛”。
所谓“鲁迅气氛”中“气氛”,周作人有一种说法,叫做“气味”。
在《杂拌儿之二》序里,他这样写道,写文章要追求“物外之言,言中之物”,“所谓言与物者何耶,也只是文字与思想罢了,此外似乎还该添上一种气味。
气味这个字仿佛有点暧昧而且神秘,其实不然。
气味是很实在的东西,譬如一个人身上有羊膻气,大蒜气,或者说是有点油滑气,也都是大家所能辨别出来的”。
因此,所谓“鲁迅气氛”,主要指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里的投射。
而《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
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忧愤深广”,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诠释。
这篇小说无论是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探讨的独特构思,还是对人物灵魂揭示的深刻,对写景状物的精当与细腻,均极富鲁迅的才情和风骨。
下面我们细细谈之。
《在酒楼上》的叙事特点是将鲁迅自己的内心体验一分为二,化成两个人物,一部分以单纯独白的主观的方式呈现,另一部分则以客观的、非“我”的形式呈现。
这种独特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自身经验过的许多矛盾以及绝望、悲苦的心态,是鲁迅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尝试。
先写吕纬甫的出场:“那脚步声比堂倌的要缓得多”,“我”立刻发现这个酒客,原来是自己当年的同窗兼同事——“敏捷精悍的吕纬甫”。
新文化运动课后练习
专题三第二节新文化运动1、“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B. 胡适、陈独秀的推动C. 白话文的自身价值D.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2、《药》发表于1919年4月。
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3、近代史上,对儒家思想冲击最大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4、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材料试图说明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6、民国五年,李大钊在《民彝》创刊号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
透视三个词语 把握鲁迅精神
透视三个词语把握鲁迅精神作者:程娇娇来源:《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5年第01期《雪》是鲁迅《野草》集中抒情性很强的极具象征意义的散文诗。
它将自己的主观感情隐藏在雪、雨意象的背后,使得文章优美、隽永、意味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赞美了朔方雪顽强战斗的精神。
阅读《雪》,我们要特别关注文中的三个词语,它们有力地再现了鲁迅精神。
(一)“可是”一词第一次再现了鲁迅精神文章除了写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还写到意象雨。
作者没有直接写江南的雪,而是用“暖国的雨”作引子。
这确实符合读者的感受,江南情景首先会让读者想到雨,而且,还会赋予江南雨浪漫主义的色彩,甚至让人浮想联翩。
但是,作者没有给读者这样的预设,相反,第一句就把读者震慑住了,他说暖国的雨是单调的,不幸的。
这种情怀从何而来呢?生长在江南的作者难道不喜欢雨吗?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要告诉读者的是他的精神世界。
他认为,“暖国的雨,从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
与单调、不幸的雨相比,雪更加滋润美艳。
因此,他更加喜欢的是江南的雪,至少,努力、奋斗过的雪才是作者最怀念,最感动的。
“可是”一词让我们发现了鲁迅的感情更加倾向于江南的雪,也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二)“但是”一词第二次再现了鲁迅精神文章的前三段,作者以饱满的语言、较长的篇幅描绘了江南雪的秀美,后三段,作者以激昂的语言、较短的篇幅描绘了朔方雪的壮美。
作者首先用了两个奇妙的比喻写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和活力,然后通过想象和回忆描绘了一幅冬花雪野图:用各种花草衬托出了雪的滋润美艳,用花草的颜色衬托出了雪的洁白;用蜜蜂的忙碌衬托出了雪的活力。
最后加上一个温情的雪罗汉,作者告诉读者的是他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是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但是”是个有力的转折词,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温馨感人,却失去了永恒的价值。
雪人最终消融了,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那么,还是坚硬、顽强的北方的雪更加惹作者喜爱。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引言1.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开山鼻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他半个世纪的经历,他的思想发展和创作道路,对我国广大作家、艺术家有着普遍的、典型的意义,鲁迅也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所走的必由之路。
2.在鲁迅一生的活动中,爱国主义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
他为了祖国民族的前途,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百折不挠,一往无前。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使他由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义者,逐步转变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世界观:(以1927年为界限)1927年以前,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主义者。
1927年以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即翟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所言“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了)。
文艺观:前期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认为文学有改良人生、改良社会的作用,后来由“为人生”的文学发展为无产阶级文学,认为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翼,文学应为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而斗争。
艺术方法:早期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后又接受了果戈里、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调和”的思想。
因此,表现在鲁迅的创作中,艺术方法是丰富多彩的。
既有以现实主义为主调的《呐喊》《彷徨》,又有以浪漫主义为主调的《故事新编》,还有充溢着象征主义的《野草》。
3.鲁迅一生写作最多的是杂文。
4.鲁迅的《野草》是我国现代散文诗的第一块纪念碑。
它构思新颖独创、想象奇特瑰丽,是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的巧妙结合。
它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5.鲁迅的《故事新编》可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文学体裁的创新。
它熔今于古,古中有今,在“神话、传说及史实演绎中”,穿插不少现代生活细节,使作品妙趣横生,风格独具。
6.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关于小说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他把我国古代小说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作了系统而精当的阐述,为我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1.童少年时期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
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
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
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
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
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
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着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
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
鲁迅作品分析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1、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
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
2、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老病。
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
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
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
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
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
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
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
“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
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
鲁迅的精神分析式解读
鲁迅的精神分析式解读鲁迅的精神分析式解读【内容提要】:鲁迅的一生是受压抑的一生,不仅是动乱的政局、腐败的环境、苛刻的言论等社会环境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祖父科场案对鲁迅的打击,封建家族对鲁迅的迫害,包办婚姻给鲁迅造成的创伤。
正因为这压抑的人生,使他的人格和作品产生了虐恋倾向。
【关键词】:抑郁;受虐;施虐;内倾;骂人一、鲁迅抑郁的人格根源于早年经历内驱力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基本动因,起着有指向地控制行为的作用。
一个人具有的内驱力与他所体验到的被剥夺或不愉快的数量,大致成正比例的关系。
苏联神经生理学家赫尔贡和鲁夫鲍卢指出:“大脑皮层的积极性和人的易于动情都依赖于网状结构和丘脑下部的活动。
”多数心理学家一致公认,挫折是内驱力的重要来源。
童少年时期的鲁迅对于社会人生所表现出来的出众的积极性,其来源是在“从小康坠入困顿”的家庭变故中受到的种种挫折和刺激;其生理基础则可以假定为其网状结构和丘脑下部的特别积极的活动。
虽然先天的素质是多义性的,但人可以在它的基础上依其生活条件的不同而发展起不同的能力。
从这一意义上说,逆境出文豪,“文章憎命达”简直是一种普遍规律。
无怪于海明威要认定“不愉快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
”鲁迅的人格压抑是显而易见的:严肃、刚毅直至严厉、威猛而又不容争辩,隐藏着一颗活泼、好动之心,显然是长期压抑的结果。
也就是说,活泼、好动之心是其本性或童年时期的性格,严厉、威猛而不容争辩则是生活压抑的结果。
鲁迅出生官宦人家,祖父为清朝进士,做过京官,生活是比较优越的,自由、轻松的童年生活原本不至于形成人格压抑。
但事实上他人格上的抑郁通过他的多疑、惊恐都一一表现出来了。
这样,鲁迅的人格压抑很可能是在下面所说的几次重大遭遇中形成的。
(一)社会环境对鲁迅的影响鲁迅诞生的时代,风云变幻,灾难深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复杂。
当时的中国近代史正是在卑鄙的叛卖、镇压和英勇的起义、斗争中不断演进,一步步迎来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所预言的“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文学与革命:鲁迅的革命文学观
该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中 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04
鲁迅的革命文学观的影响与评价
鲁迅革命文学观的影响
推动文学的社会责任感
鲁迅的革命文学观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责 任,推动了文学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激发民族意识
鲁迅的作品通过揭示社会弊病和民族劣根性,激发 了读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
鲁迅革命文学观的核心思想
文学的社会责任
鲁迅认为文学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他强调文学要关注社会现实,揭示民族劣根性, 唤起人民的觉醒和反抗。
英雄主义精神
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具有顽强的意志、高尚的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们为了民族解放 和人民幸福而奋斗。鲁迅认为英雄主义精神是革命事业的重要支撑。
05
鲁迅的革命文学观与当代文学创 作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革命主题
革命历史题材
民族独立与解放
当代文学创作中,许多作品以革命历 史为背景,再现了革命斗争的艰辛历 程,弘扬了革命精神。
许多当代文学作品以民族独立和解放 为主题,通过描绘革命斗争,激发民 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反压迫主题
当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反抗压迫 、追求自由和解放的主题,反映了社 会底层人民对不公不义的反抗。
01
1902年赴日本留学,学习医
学。
03
1906年弃医从文,开始文学 创作。
04
05
1936年因肺病在上海逝世。
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中国正经历着深重的社会 危机和民族危机。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 ,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鲁迅与革命文学派的论争中所体现的鲁迅精神
鲁迅与革命文学派的论争中所体现的鲁迅精神作者:孙梓童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01期[摘要]现在从鲁迅与革命文学派的论争中,可以更加明显地看清鲁迅作为文学大家的实力。
在这一次论争中,鲁迅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分析、对文学的定义、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阐释都更正确而精辟。
同时,这一次的论争也非常能够体现鲁迅一贯的精神,即独立清醒、忧国忧民和“魔鬼”情结。
[关键词]鲁迅;革命文学派;论争;鲁迅精神[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6)01-0110-03鲁迅研究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而鲁迅文学创作上成就杰出,其孤高广阔的精神世界,嬉笑怒骂的文风,“魔鬼”崇拜与“斗士”精神,对国民性、民族性的清醒认识,这些都使鲁迅的作品仍具有很大的研究性和深刻意义。
在对鲁迅的研究中,他与左联的关系始终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应的,与太阳社和创造社的论争也受到了关注。
不过,应引人注意的是在这次论争中,鲁迅所表现出的从他的文言杂文《摩罗诗力说》开始到他去世之前所写作品中所一贯突出的精神,也就是鲁迅精神。
首先,鲁迅是始终保持清醒和独立状态的。
在那个革命热潮高涨、人人鼓吹革命、高估革命成果的时期,鲁迅并不为所动,能从这些喧哗的声音中发现这些受到革命文学派推崇的革命文学正反映出革命受到挫折的事实。
其次,鲁迅是非常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
说鲁迅忧国忧民并不为过,鲁迅的忧心也可以说是因为他的清醒。
清醒才能客观,所以他看到的国民性是客观又深入的,对人性和国民性有了这样深入的了解,他的忧心也是必然的。
最后,鲁迅对摩罗式英雄的崇拜从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中都可以发现端倪,这种“魔鬼”崇拜情结也是他斗士精神的部分来源。
睚眦必报,崇尚复仇,对攻击他的言辞毫不嘴软。
这样的行为让他瞬间成为“两社”的标靶,而与群起攻之的论友笔战也加深了他对“魔鬼”的体验,我想鲁迅对这种体验是甘之如饴的。
第五讲鲁迅思想的人格精神特点
《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喜欢,女也喜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西方人把神人格化,上帝与我们同在,神 人同形同性,具有可亲和性,因此不容易 产生迷信,即使是上帝,也只是令人崇敬 或敬畏,产生平等和宽容,上帝面前人人 平等; 中国则把人神化,根据人的地位等级,越 高则能耐越大,大到常人无法逾越,具有 一种威严和神秘,容易产生崇拜和迷信, 也产生惧怕和顺从。
在方术方面: 西方重竞技体育,重规则,重平等竞争讲 求超越,即所谓的更高、更快、更强等; 中国重修炼如气功、太极拳等,重绝招, 重门派师承等
现代化道路,那么就存在着向外国学习的 问题,而要学习就有一个比较的问题,因 此中西文化的特点或中西思维方式的特点 一直是先觉者比较的热点,孰胜孰劣的问 题或者说“体用”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 那么先觉者都是如何来论述中西文化或中 西思维方式的异同呢?
1、严复: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 倡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 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 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 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世 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重讥评。 其于财用也,
中国——知识只是一种手段——重技术和 实用——重承传和伦理。 (2)、在美学和艺术上: 西方讲求逼真,并在理论指导下,其油画、 雕塑、话剧、叙事文学(小说和史诗)、 电影等艺术样式成就高; 中国讲求神似,靠经验和悟性,所以水墨 山水画、诗歌、戏曲等艺术形式成就高。
鲁迅小说的精神分析
摘要:鲁迅小说藉着独特的形式,用精神分析法,以“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把他对人生、社会、新事物的看法和感情表现出来。
收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不少名篇,基本是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的合成。
在“大团圆”框架中运用精神分析、象征、变形、隐喻……等等表现方法,恰到好处地、具有象征意义地表达了自己为新文学运动的理想而摇旗呐喊和无法找到一条正确可行路径而苦闷彷徨的心境,以及对传统、现实人世的思虑与反省。
关键词:鲁迅;精神分析;象征;变形鲁迅小说不是每一篇都写得好,而是每一篇都有新的尝试,新的探索。
藉着独特的形式,用精神分析法,以“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把他对人生、社会、新事物的看法和感情表现出来。
收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不少名篇,基本是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的合成。
如在“大团圆”框架中运用精神分析、象征、变形、隐喻……等等表现方法,恰到好处地、具有象征意义地表达了自己为新文学运动的理想而摇旗呐喊和无法找到一条正确可行路径而苦闷彷徨的心境,以及对传统、现实人世的思虑与反省。
《狂人日记》从中国传统小说的意义说,它只是一篇日记,而不是小说。
这篇作品非常简炼地表露出作者对中国传统的看法。
“狂人”患了时时被人迫害的心理病,在疑惧中他翻开了一部历史书,“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他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几个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如何仁义道德,传统生活所代表的正是礼教吃人。
鲁迅对传统生活的虚伪与残忍的谴责,其严肃的道德意义非常明确,这是这篇作品的意义所在。
但是,这种严肃的意义鲁迅却是以主观的心态,用超现实的手法对现实作了扭曲变形的反映,从而使作品的意义更为增殖。
作品前缀的介绍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蝙蝠"
鲁迅曾在多篇文章里提到蝙蝠。早在1919年5月,鲁迅在给傅斯年的信中就以蝙蝠自况。当 时,傅斯年称赞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鲁迅表示:“《狂人El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 不应该的。来信说好,大约是夜间飞禽都归巢睡觉,单见蝙蝠能干了。””1语虽谦虚,但对勤劳的蝙蝠 显然是感觉亲近的。30ff代初,鲁迅为声援黎烈文而“准风月谈”时,也曾写有专文《谈蝙蝠》,文中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1I&ZDll4)阶段性成果;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 “鲁迅与20世纪中国国民信仰建构”(120208C)阶段性成果。 [1】鲁迅:《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173—-
——174——
万方数据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期
己活着,能永远做指导”,“一有风吹草动,就有洋鬼子造成的铁丝网,将反革命文学的华界隔离”n,,他 们既有着“阴阳脸”,又眷恋着“咖啡店”,仅仅是“检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就算“超出了时代”口,。 第二,革命的依靠者是否可信?民众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被赋予主人翁身份,却唱着 显示“小巧的机灵”和“厚重的麻木”的“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的太平歌诀,任何一个革命的时代, 都有看客,他们的心理和形态如一,看“头”和“女尸”的“脸上都表现着或者正在神往,或者已经满足 的神情”p,。第三,革命的主义是否可信?他看过了“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回顾从“儒”到“侠”而 至“强盗”的革命之路,然而这种“不满”从来都不是要做“主人”,而是要做奴隶主或受奴隶主庇佑的 “流氓”H-之流。所以,做“蝙蝠”就意味着鲁迅始终以怀疑的态度来面对革命的领导者、依靠者以及革 命诸学说,无论是对“无产阶级文学”还是非“无产阶级文学”,鲁迅评判的标准不在于是否挂了革命 的“匾”,而在于有没有充分地正视“现实的黑暗”,做真正的反抗。 蝙蝠形象诞生于黑暗之中的明察,鲁迅自谓蝙蝠,更侧重对黑暗的辩证认识,既包括社会革命所 抵抗的黑暗统治,也指符合历史潮流意义的革命中的阴影部分,后者强调了革命未完成状态和行进 方向。鲁迅也正是在此意义上看到:革命一开始并非所有战士都“意识”正确,而是“每一革命部队的 突起,战士大抵不过是反抗现状这一种意思,大略相同,终极目的是极为歧异的”,但只要是进行中, “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删。鲁迅没有特指正确意识是“无产阶级”意识,但 肯定了意识的进化,这种进化不同于外来强力征服而被动改变的发展,而是个体意识的主动性发挥, 并集束为一种合力的作用。革命意识不是来源于教条,却实实在在来自于革命主体的参与和体验, 反过来又促成革命队伍的进化,这是革命的形成过程,也是鲁迅对自己早期进化思想的实践与整 合。从文化哲学的层面来看,鲁迅的进化思想建立在个体价值的抽象性上。他认为尊重个性的殊 异,就不应该以多数为标准,以英哲来迁就庸众势必引起社会退步。而上海时期的鲁迅,不再把天才 和诞生天才的土壤绝对对立,已经承认转化的可能性,使得他不再是简单地复述“文学革命”时代对 旧文化、旧传统的抨击,而是在社会层面、行动层面上再来看待这个“思想层面”的积弊,有了阶级思 维和辩证逻辑后鲁迅获得了比先前更自由、更深刻的认识事物方式。因此,当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左转”以后生硬地使用“艺术的武器”时,鲁迅并没有单一地占有那个理论武器,而是充分地融人个 人生命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的关联,从而培养了一种独立的信仰方式和新型的话语系统, 既没有将文化使命和价值情怀悬挂起来,也兼顾了群众感知和社会功用。
【11鲁迅:《谈蝙蝠・准风月谈》,《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 【2】鲁迅:《门外文谈・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6页。 【3】鲁迅:《(尘影)题辞・而已集》,《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1页。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J期
文学研究
三个意象与上海时期 鲁迅“ 日心 革 命观"的 精神结构
杨
姿
内容提要
“蝙蝠”、“勃兰特”和“告警者”三种意象的产生,同鲁迅在上海时期接触的
社会情形、思想生态以及个人的精神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它们作为鲁迅自我评价的一种符 号化体现,客观上也是鲁迅为文行事的参照与要求。三个意象前后相继地出现,彼此之间 存在着互生关系:从蝙蝠洞察黑暗的独特方式,进而引中出对革命前途的认识;从勃兰特牺 牲的意义和价值,得出革命手段的运用原则;从告警者参与革命的动机和行为,看到革命队 伍建设的危机。三个方面共同形成了鲁迅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个性阐释。
万方数据
三个意象与上海时期鲁迅“革命观”的精神结构
“人们对于夜里出来的动物,总不免有些讨厌他,大约因为他偏不睡觉,和自己的习惯不同,而且在昏 夜的沉睡或‘微行’中,怕他会窥见什么秘密罢。”n1后来在《门外文谈》中,鲁迅也说:“因为我看古书也 看洋书;但有几位却因此反不相信我,说我是蝙蝠。”121这两篇文章前者说蝙蝠的“异端”性,后者说蝙 蝠的难以“归类”性。从鲁迅的表达语气来看,鲁迅不仅以蝙蝠自况,而且还是很乐意别人给予自己 蝙蝠的评价。这显然是因为,鲁迅自信自己比较起年轻人来,更善于在黑暗中穿行,窥视和洞察黑暗 中的各种行径的秘密,而且鲁迅也自认为自己在当时的“革命时代”里属于革命的异类,总是不合时 代、发出“异声”,批判革命对象的同时又批判革命本身。 “革命文学”的论战中,创造社把重心安排在“光明”和“未来”,本质是典型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在此观念下,革命被视为一次性完成的历史任务,革命成为一种身份象征,因此普罗文学对革命的判 断带着理论的、实验的性质。鲁迅在“天演论”时代就摆脱了纯粹科学理性设计的客观进化之路,当 他预感到时代即将进人遽变期,也难持革命的片面乐观,而指出“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 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所以,文艺应该以独有的“重压”【31关注这个时代。与之相应,他的“革命文 学”逻辑也立足于:“揭出黑暗”和“揭出现在”。“现在”的“黑暗”首先来自于统治者,鲁迅披露了一系 列“假救国”现象:《沉滓的泛起》里面借抗敌大做出卖旧货的广告;《以脚报国》里面留学生粉饰太平, 掩盖国内兵、匪、穷、灾各种祸乱;《新的“女将”》里面以军装和武器装点女性,再以“女将”来装点看客 的战场;《“非所计也”》里面鼓吹“私人感情”是中日外交解决方案,称“上京请愿”爱国人士“自行失足 落水”是“非所计也”;《观斗》里面“军阀们只管自己都争着…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是使兵士们相 斗争”;对内忽战忽和,对外“不抵抗”,《航空救国三愿》里面兜售航空奖券,强迫民众缴纳飞机捐,却 不知道“炸弹会不会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整个社会表面上一派积极向上、团结抗战的风貌, 内底里竟是这等腐朽、积弱,鲁迅以“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总结那些蒙蔽群众,美化政治,自相 矛盾的言行。揭示虚假抗敌,从表面看来与国民政府为难,如果仅仅把这个当作鲁迅走向无产阶级 队伍的佐证,无异于把鲁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界定为政治斗争。鲁迅之所以提醒国民从各种以救 国为幌子的骗局中,看穿那些趁“国难声中”或“和平声中”将利益更多地榨到自己手里的伎俩,目的 在于引发国民对革命泥沙俱下情势的识别,这恰恰是鲁迅自身对革命的警惕和甄断。 此外,“现在”的“黑暗”也存在于革命阵营内部。鲁迅还讽刺了一系列“伪文艺”现象:《关于小说 题材的通信》里面谈到自称“革命文学”的仅仅是“硬造一个突变式的革命英雄”,一味推崇“在现时代 大潮流冲击圈外”的“客观”就是“楼上的冷眼”,同情也不过是“空虚的布施”,于无产者并无补助;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里面揭示《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是剽窃法国泰纳《艺术哲学》中 某些论说,歪曲民族形成史和民族革命史,目的在“为殖民地上的洋大人效劳”,“流尸文学将与流氓 政治同在”;《不通两种》里面批判“第三种人”和“民族主义文学”,“上等聪明人不谈这些,就成了‘艺 术的艺术’家;次等聪明人竭力用种种法,来粉饰这不通,就成了‘民族主义文学’者,但两者是都属于 自己‘不愿通’,即‘不肯通”’,他反驳王平陵所讲的“通话”事实就是“官话”,而不为官话代言的写作 就如“植物被压在石头底下,只好弯曲的生长”。对革命阵营的划分,鲁迅并不是沿用社会通行的某 一政治思想,而是看其是否真正实施革命主义。因此,他既不信任标榜革命的执政府,也不被革命文 学派的言说所迷惑。 这与鲁迅的革命观察密不可分。单就广州这个“革命策源地”来说,也是顷刻间就变为“反革命” 根据地,他在反思中意识到几个问题:第一,革命的领导者是否可信?他指出“革命巨子”只看重“自
二、“勃兰特"
回忆韦素园的文章里,鲁迅怀念起易b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勃兰特。勃兰特在易剧中企图用 个人力量鼓动人们反抗世俗旧习,他带领一群信徒上山寻找理想。在途中,其他的人难以忍受登山 之苦,反而对勃兰特产生怀疑,并将他击倒,最后勃兰特在雪崩中丧生。易b生的戏剧在新文化运动 时期推动过思想革命的发展,大批青年受其感召鼓舞,勇于追求个性解放。勃兰特作为一个悲剧人 物,极度真实地演绎了对信仰最彻底的坚守,在被背叛的境地中,成为理想主义的献祭。勃兰特既符 合鲁迅早期崇奉的超人英哲标准,同时还具有投身现实社会的实践,所以并不仅仅是“黄金世界”的 偶像,而成为韦素园真实人生的一个写照。鲁迅写《忆韦素园君》的时候,心境早已不激昂,“我的记 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
关键词 杨 “蝙蝠” “勃兰特” “告警者” 上海鲁迅
革命观
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210097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401331
1927年至1936年,鲁迅生活的上海是多种社会思想斗争激烈的场所,一方面国民政府为实施一 党专政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另一方面,寻路的共产党人在种种封锁中正积极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置 身复杂的社会环境,现代知识分子必然做出符合个人价值观念和民族利益的抉择,鲁迅的思想发展 也受此影响,后来评价其政治倾向与之不无关系。但鲁迅对共产主义的选择或实践,又同那一时期 以及成为执政党后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有着差异,这种区别可以从鲁迅对自己的三个称谓窥见一 斑,也可以作为理解鲁迅完善主体精神结构的特殊方式和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