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探究

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探究

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进一步理解力学原理,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实验器材:
1. 平滑平面
2. 物体
3. 弹簧测力计
4. 滑动装置
5. 计时器
实验步骤:
1. 将平滑平面倾斜一定角度,放置物体于上面。

2. 用弹簧测力计量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力。

3. 用滑动装置将物体沿平面滑动,同时用计时器计时。

4. 每次调整倾斜角度和受力大小,记录下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加速度和滑动时间。

5. 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相关因素。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1. 物体质量:它决定了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力,从而影响摩擦力的大
小。

当物体质量增大时,同等作用力下它的加速度减小,摩擦力也随
之减小。

2. 滑动角度:即平滑平面与地面的夹角。

当滑动角度增大时,作用在
物体上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3. 滑动速度:当滑动速度增大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压力成正比,而压力与摩擦力之
间的关系又受速度影响。

4. 滑动面积: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受到的压力与面积成反比,因此
滑动面积增大时,物体受到的压力减小,摩擦力也随之减小。

结论:
通过实验可得,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物体质量、滑动角度、滑动速度和滑动面积等。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
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
摩擦力
一、知识回顾
骑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 会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也是这样. 为什么呢?
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力是摩擦力。
一、摩擦力
朋友,你在哪里!
通过以上影片你说一说什么是摩擦力吗?
1、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 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 用滚动代替滑动

加润滑油
的 方
使两个接触面的摩擦面彼此离开 电磁场使接触面分离

利用气垫
六、自选超市
选择你喜欢的两道题,大展身手吧!
一.填空: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__压__力和接
触面的__粗__糙_程__度有关,一个重90N的铁块放 在水平桌面上,小红用30N的水平拉力使 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等于30___N,方向向左___,如果拉力变大,摩擦 力不_变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
木板
3、在木板上固定好毛巾,放上木块,用弹簧 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3
毛巾
分析数据:
次数 压力(N) 接触面粗糙 摩擦力 压力(N) 接触面粗糙 摩擦力(N)
程度
(N )
程度
1 3 光滑的水 1.0 3 不变
3
平面
2
3
棉布面 1.2 3.8 不变
3.8
3
3
毛巾面 1.6 4.6 不变
轮 子
磁悬浮列车 气垫船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在运送的大石块 下面垫上圆形滚木;北京故宫有一整块雕 龙的大石阶重30多吨,在没有大型起重工 具的情况下,据说是在冬天运送的,首先 在地上泼水,结冰后再推拉运送。用这两 种方法,利用了什么原理?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哎呀,今天咱们聊聊滑动摩擦力,听起来好像有点深奥,但其实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真的是无处不在。

想想看,咱们每天走路、骑自行车、甚至开车,摩擦力就像是个隐形的小帮手,默默地在背后支撑着我们。

这不,滑动摩擦力就更是其中的主角了。

嘿,别眨眼,这个主角可不简单。

咱们得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摩擦面之间的关系就像老友记一样密不可分。

简单来说,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接触的表面粗糙程度。

如果你把一块粗糙的砂纸和一块光滑的玻璃放在一起,你肯定会发现,砂纸和其他物体摩擦的时候要使出十成的力气,而玻璃呢,轻轻一推就动了。

要是把这两个表面想象成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朋友,粗糙的那位总是霸道,总是想要掌控一切,而光滑的那位就显得温柔了许多,轻轻松松就能相处得很好。

再说说物体的重量,哎,这个也不得不提。

物体越重,摩擦力也就越大。

这就像你搬家时,那个重得跟山一样的冰箱,真的是让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你要是能把它轻松推走,那可真是神技了。

想象一下,夏天的炎炎烈日下,你光着膀子在后院搬砖,哎哟,心里想着:“这砖块是个大块头,真是不想搭理它。

”而这种重的感觉,正是让摩擦力直线上升的原因之一。

然后,材料的种类也是个大头,咱们的生活中各种材料都有,塑料、木头、金属,每种材料的摩擦系数各不相同。

你会发现,塑料和金属之间的摩擦力比木头和金属小得多。

就好像在饭桌上,一道菜用盘子盛着和直接放在桌子上,显然后者要滑溜得多,根本不怕被推走。

这些材料之间的互动,就像是在跳舞,各自都有各自的步伐。

温度对摩擦力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要是天冷,橡胶鞋在冰面上滑得跟抹了黄油似的,这摩擦力小得让你一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

而天热的时候,橡胶变软,摩擦力却又强了许多,这就像是你在夏天穿着舒适的拖鞋,走路特别稳,哪怕是滑滑的地面也不怕。

温度在这儿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你滑得飞起,也能让你稳如泰山。

别忘了,速度也会影响摩擦力哦。

你想啊,慢慢推东西的时候,感觉摩擦力小一些,速度一快,那摩擦力就跟个小火车一样飞速增长。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教师版)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教师版)

争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试验报告试验日期:________ 班级:_________试验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一、试验名称:争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二、试验目的:1.通过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减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2.通过探究,体验掌握变量法在物理争论过程中的应用,能通过设计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三、思索与猜测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答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2.滑动摩擦力大小如何测量?【答案】依据二力平衡,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四、试验原理探究一:摩擦力与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在木块上加砝码来转变接触面大小探究二: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度程的关系:分别在木板上和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探究三: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将木板横放和竖放五、试验器材长木板、木块、棉布、钩码、弹簧测力计。

六、试验步骤探究一:摩擦力与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入表格中2、放1个钩码放在木块上以转变木块与木板间的压力,再用弹力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登记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填入表格3、放2个钩码放在木块上以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压力,再用弹力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登记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填入表格4、分析数据探究二: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度程的关系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入表格中2.把棉布铺在木板上,转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入表格探究三: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1.将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入表格中2.将木块竖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行,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入表格中七、数据记录1.数据记录八、试验结论1.由试验________,可以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压力____________2.由试验________,可以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____________3.由试验________,可以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大小____________九、误差分析1.误差分析:本试验误差来源哪里?【答案】①匀速运动不好把握:用手直接拉动弹簧测力计,很难保证木块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教学设计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教学设计

摩擦力第2课时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1、提出问题: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那些?2、猜想与假设:(1):。

(2):。

(3):。

3、设计实验:实验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一块长木板、一条毛巾、砝码设计方案:4、实行实验: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如图甲所示(2)在木块上放上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如图已所示(3)将木块上的砝码取下,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在铺有毛巾的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如图丙所示(4)将木块侧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数据记录表格:次数木块放置压力F压/N 接触面粗糙水准测力计示数F拉/N 摩擦力f/N1 平放较光滑2 平放较光滑3 平放较粗糙4 侧放较光滑5、分析论证:结论:(1):。

(2):。

(3):。

6、评估:在采用上图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

请分析其原因。

7、交流: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实行了改进,如以下列图所示。

请说明利用该装置是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好处:。

本卷须知:1、水平匀速拉动测力计目的: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就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2、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

课堂练习: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某同学采用以下列图的实验实行探究,根据以下列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应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根据知识可知,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

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

3、若小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相关,接下来应实行的操作是。

4、本实验中采用了的科学方法。

专题19 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解析版)

专题19   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解析版)

专题19 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验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也是各省市每年中考中高频考点。

通过实验,可以对摩擦力的理解更加充分,对突破摩擦力这个难点有着重要重作用。

中考常常考查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和处理、实验结论、实验改进、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等知识点,题型多以实验为主。

1、实验装置图:2、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3、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①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如甲、乙两次实验);②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甲、丙两次实验)。

(2)转换法:通过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来反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要缓慢匀速拉动木块,因为只有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5、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接触面上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当接触面上的压力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6、交流与反思:(1)实验中,实验中,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将装置做如下改进:如图,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物体下面的长木板,这样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便于准确地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为准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考点透视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练(2)将长方体木块平放、侧放或立放可以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在甲图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下一半,不能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因为切去一半,接触面积减小一半,同时压力也减小一半,即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3)改变拉动测力计的速度大小,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另外,实验还会考查表格的设计、根据数据画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变化等内容。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宝典实验1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宝典实验1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版)

实验1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选择题(共6小题)1.如图,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龙将弹簧测力计圆环固定在墙上,挂钩挂着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用F=20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做直线运动,经过3s移动了60cm。

则()①实验时必须匀速拉动长木板②长木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20N④A所受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解答】解:①将弹簧测力计圆环固定在墙上,挂钩挂着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着水平向左运动,不一定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①错误;②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等于长木板和木块的总重力;长木板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②错误;③实验时用F=20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做直线运动,长木板受水平地面和木块A的摩擦力,F=f地+f A,f A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20N,故③正确;④A静止不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④正确;故选:B。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甲、乙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甲实验中加速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变大C.实验中测力计斜向上匀速拉动木块时,依然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比较乙、丙两幅图,可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解答】解:A、比较甲、乙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摩擦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故A错误;B、实验中加速拉动木块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C、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测力计斜向上匀速运动拉动木块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D、比较乙、丙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摩擦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D正确;故选:D。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课件精美版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课件精美版

试一试: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用脚在地上蹭一蹭,有什么感受?
1)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为防止传动皮带打滑,要把皮带张紧些
E:旅行箱的下面装有轮子
滑动摩擦外,还有__摩擦和__摩擦.
B:举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猜想B : 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①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现象,叫做② .
做一做: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在桌面 上运动,观察秤的示数。
摩擦分类
分类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静摩擦
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 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 动的现象,叫做滑动摩擦。
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做滑 动摩擦力。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C 、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
擦力就越大
D、 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
在着滑动摩擦力
4、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
的是 ,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①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
③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3.某人用40 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着 一重为100 N的重物在水平面上做匀速 直线 运动,速度为1 m/s,则重物与地面间的滑 动摩擦力大小为4_0_ N,方向 是向__左__;当重 物在同一水平面上以0.5 m/s的速度向右做 匀速直线运动, 则重物与地面间的滑动摩 擦力大小为_4_0_ N,方向是向左.

8.3.2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及应用

8.3.2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及应用

物理
二、填空题(4×3分=12分)
13.如图所示,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没有
前 打滑, 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___( 填“前”或“后”)的。
物理
仔细观察发现鞋底的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5.(4 分)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 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
物理
别在水平力 F1,F2,F3 和 F4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 系式正确的是( B )
A.F1>F2
B.F2<F3
C.F3>F4
D.F3<F4
6. (4 分)劣质橡皮质硬, 字擦不干净, 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
物理
面上, 用水平力 F2 推 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 则推力 F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________N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接触面积________(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4.(4 分)分析以下摩擦:
物理
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 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 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C ) A.①和② C.①和④ B.②和③ D.②和④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分)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桌面

物理实验报告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物理实验报告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物理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
评分
实验名称
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能够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一条毛巾,一个弹簧测力器,一块木板,一个木块,两个100克砝码
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
1.将弹簧测力器挂在木块上,并分别在木板,桌面和毛巾的绒面和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数据.
2.在木块上加一个100克砝码,并分别在木板,桌面和毛巾的绒面和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数据.
3.在木块上加2个100克砝码,并分别在木板,桌面和毛巾的绒面和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数据.
4、将木块侧放,并分别在木板,桌面和毛巾的绒面和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数据.
实验数据:
毛巾
棉布
木板
不加砝码
加100克砝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1、在相同的表面上,越大,所受的也就越大.
2、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程度的表面上滑动,
表面越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
级班学生:学号:时间: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包括以下哪几项?A. 接触面必须粗糙B. 物体间必须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C. 物体间必须有压力D. 所有以上答案:D2.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接触面的性质B. 物体间的正压力C. 物体间的相对速度D. 物体的质量答案:C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 物体间的正压力C. 物体的接触面积D. 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A B4.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 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答案:B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运动时,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0B. 与正压力成正比C. 与正压力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称为________,其大小等于________。

答案:静摩擦力,使物体运动的外力2.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

答案:f = μN3.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 当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

答案:沿斜面向上三、简答题1. 请简述摩擦力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但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其大小等于使物体运动的外力。

动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而滚动摩擦力通常小于滑动摩擦力。

2. 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比在粗糙地面上行走更容易滑倒?答案:冰面的接触面非常光滑,摩擦系数较小,因此产生的摩擦力较小。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报告实验者姓名所在班级学校实验时间同组学生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运动速度、接触面的的关系实验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实验原理实验主要步骤1、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2、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

最后改变木块在木板上的运动速度。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0.7N2、在木块上加 50g 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0.8N3.在木块上加 200g 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1.2N4.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1.1N5.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N6.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N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得出及应用1.从步骤和可以看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有关,表面受到的越大,力就越大;2.从步骤和可以看出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有关,接触面越,力就越大;3.从步骤可以看出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4.从步骤可以看出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的无关。

5.为了保证物体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用电动机拖动弹簧测力计,也可以固定弹簧测力计,如上图中,拉动下面的木板这样做的好处是6、对照乙图和丙图0-2s木块加速运动,拉力为4N;6-8s木块减速运动,拉力为2N;2-6s木块运动,拉力大小为 N 摩擦力大小为 N备注。

实验08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实验08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5)难以控制匀速拉动木块;
(6) 等于;水平向右;
(7)0;
(8)不同意;因为该实验的关键是利用二力平衡的来测出摩擦力,水平面受到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改为斜面后,会受到重力的影响,难以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在以上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3]将B放在水平木板上进行实验,再与用A做的实验进行对比,两物体质量相同,即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故目的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用A、B分别做实验时,水平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不变,与地面的接触面不变,故地面对水平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练习2:(2020·阜新)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6)如图丁所示,小强还利用以上实验器材来研究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水平拉动木板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
静止状态为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为平衡力,则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相反,即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向右;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和接触面都不变时,摩擦力大小不变,即摩擦力与木板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5、实验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5、转换法应用:通过拉力的大小来反映摩擦力的大小。
6、在木块移动时,如提高拉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会不变。
7、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拉力大小等无关。

专题8: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专题8: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专题8: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1.(05河北)下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运动。

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2.(08梅州市)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_____ __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______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08黄石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序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 (填序号)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07包头市)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记录的结果如右下表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在第1、2次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在研究接触面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可采用第____次的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 1 / 1'.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 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木块、 弹簧测力计毛巾、棉布、木板、钩码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长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量数据 2.在木块上加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再做上述实验. 3.将毛巾分别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 摩/N ① 木块与木板 ② 木块与木板 ③ 木块和毛巾
实验结论 1、由①②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当 一定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由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当 一定时, 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导学案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导学案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2、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2、理解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1、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知识准备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五、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比如,推动一个沉重的箱子在地面上移动时会感到很费力;在冰面上行走比在普通地面上行走更容易滑倒。

这些现象都与摩擦力有关。

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学习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思考:请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中存在滑动摩擦力?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猜想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设计实验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长方体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砝码等。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在研究某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实验步骤:①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将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例子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例子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例子
1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是指两个表面相接触时带来的抗力。

这种力可能会使不能勾住物体移动,也可能会使得物体滑动地更加困难。

多数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表面的类型和接触面积有关,但也会受压力影响。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会越大。

2举例说明
以普通自行车来说明,当踩着脚踏车踩单车时,被用去的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会越大。

因为脚踏车踏板有一定的重量,受到抱车者脚力的推动,就会压住车胎及车圈,从而产生滑动摩擦力,使车圈搬动容易受力更大。

再说说轮船,它也可以很好地演示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相似的,轮船的锚也会受到拖着轮船的风帆的压力,让锚和海底表面紧密接触关系和滑动摩擦力更大。

就像上面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会越大,而类似的现象还发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如打开瓶盖,走在冰上等等。

3结论
总而言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是一个很容易让人理解的物理现象。

滑动摩擦是一种阻碍物体滑动的力,但它也可以帮助我们产生特定的运动,有时,它甚至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安全。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物理原理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物理原理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物理原理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物体之间的压力和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

1. 压力:当两个物体之间有压力作用时,会产生垂直于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力,称为正压力。

正压力会将两个物体压紧并增加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摩擦力的大小。

2. 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摩擦力大小的一个量。

它代表了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相互粘附的程度。

通常情况下,平滑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而粗糙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

摩擦系数越大,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综上所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物体之间的压力和摩擦系数共同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
本实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交流与合作。

实验中涉及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数学方法等。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全新理念。

为此,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
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启发猜想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滑动摩擦?你能用什么事例证明给大家看滑动摩擦是存在的?
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很高,经过讨论后,有的同学拿起铅笔在纸上写字;有的同学甚至推动了桌子来证明滑动摩擦的存在。

2.接着,教师出示小锯条,让四个同学到前面进行锯木块比赛。

比赛结束后,让学生谈锯木块的体会。

此时学生会回答:当锯条锯到木块中间时感到很吃力,摩擦力很大。

(教学点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从生活的具体事例出发,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其中的乐趣,学生兴趣盎然,智慧火花不断迸出。

)3.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看来要减小锯条与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这些猜想有的对,有的错。

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而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后,教师将大部分学生的看法进行归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教学点评:一开始,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生活的经验入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物理教学情景中。

变过去的“授之以渔”为“探之以渔”,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引导设计实验方案
1.教师提问:你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这四个因素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分四组进行讨论:每一小组负责设计一个方案,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其中
一个因素的关系。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好学生研究的方法。

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密度、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等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

学生在此启发下,经过相互讨论、交流与合作,得出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速度大小中的三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研究它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3.教师接着提问: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4.学生感到困惑不解。

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在测石块的体积时,由于石块的体积不规则,无法直接测量,我们便运用了“转换法”,将石块的体积转化为石块排开水的体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情况下,由于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我们可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转化为拉力的大小。

5.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四个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四种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方案:
第一组:先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测力计匀速拉动;然后再在木块上方加一砝码,以相同速度匀速拉动。

比较两次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第二组: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毛巾表面上,以同样的速度用测力计匀速向前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第三组:将同一木块分别竖放、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用测力计匀速向前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第四组:将同一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以两次不同的速度用测力计匀速向前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教学点评:物理实验是向学生进行方法教育的好教材,在本段教学中,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蕴藏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适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同时,本段教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三、实验展示
学生分组做实验,交流实验方案和探究过程,教师巡视。

然后,四个小组分别选代表上讲台进行实验演示,并边实验演示边说明,公布自己的组得出的结论。

(教学点评: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得以激发,潜能得到挖掘。

又在协作动手实验中经历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从中接受了科学的熏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分析论证,归纳结论
教师将学生的实验情况运用数学表格的形式投影到屏幕上,归纳结论。

(教学点评:学生在经历了对实验数据的记录、比较和对可能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之后,离科学探究的结果仅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归纳科学规律。

因此本段教学目的是希望通过数学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从自己的劳动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埋下感情的伏笔。


五、交流与合作(教学评价)
1.讨论:如何将纸上的字擦得更干净一点?
2.实践:各小组对使用的锯条提出改进意见,并请学生实际操作。

(学生将锯齿搓开,且在锯条上加油。


(教学点评: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强调物理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习惯和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后反思
该教学环节共分五步:提出问题,启发猜想→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展示→分析论证,归纳结论→交流与合作。

整节课有以下特点:
1.打破了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法,把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合作,营造了积极的课堂环境,形成了浓厚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本节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探究中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相互讨论、合作交流,经历了物理探究的美妙过程,学习了探究的方法,兴趣和自信心得到满足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收集并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大胆想象、尊重事实、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渗透新课程教育理念。

实验方案不是由教师设计,而是由学生讨论完成。

尽管实际教学中学生难以一下子设计
完整而严密的实验方案,但可在讨论中不断的补充、完善。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在设计中接受了诸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数学方法等重要的科学方法的教育;同时教学中由实际问题导入→理论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