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手册(试行)医疗废物篇

合集下载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手册模板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手册模板

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手册。

1.2 本手册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及个人。

二、医疗废物分类与标识2.1 医疗废物分为以下五大类:a. 感染性废物:如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b. 病理性废物:如尸体、组织、病理切片等;c. 损伤性废物:如注射针、手术刀、玻璃器皿等;d. 药物性废物:如过期、变质、废弃的药品、生物制品等;e. 化学性废物:如消毒剂、酸碱、重金属盐等。

2.2 各类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类,并在包装物或容器上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

三、医疗废物收集与贮存3.1 医疗废物收集a. 各科室应设置专用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并定期清理;b. 收集医疗废物时,应使用双层包装,确保不外泄;c. 收集后的医疗废物,应及时封口,并贴上警示标识。

3.2 医疗废物贮存a. 医疗废物暂存处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吸烟、饮食;b. 暂存处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并定期消毒;c. 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超过时限应及时处理。

四、医疗废物运送与处置4.1 医疗废物运送a. 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运送,使用专用密闭运输工具;b. 运送过程中,应确保医疗废物不外泄、不污染环境;c. 运送完毕后,及时清洗消毒运输工具。

4.2 医疗废物处置a. 医疗废物只能交给指定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b. 处置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c. 处置单位应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五、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5.1 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与检查;5.2 各科室负责人应加强对本科室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处理;5.3 违反本手册规定,造成环境污染或疾病传播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一、工作内容(一)分类监督。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类别和级别、传染病防治重点及风险程度,将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三类,其中医疗机构按照级别分为二级及以上医院、一级医院和未定级医疗机构(较大规模的未定级民营医院根据住院床位总数视同为同等级医院),进行分类分级监督。

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综合管理、预防接种、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监督抽检8项。

(二)综合评价。

各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本年度完成对医疗卫生机构8项内容的监督检查后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表见附件1-5),采用标化分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评价的最终得分。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单位、合格单位、重点监督单位。

评价原则为:1.优秀单位:标化分大于85分、关键项合格且本年度未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2.合格单位:标化分60-85分且关键项合格;3.重点监督单位:标化分小于60分或关键项不合格。

(三)结果干预。

各地要对综合评价结果予以通报,加大对重点监督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整改到位。

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综合评价结果要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将评价结果纳入日常管理措施中,与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等级评审、校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规范化基层医疗机构评审等工作相衔接,加强动态监管。

二、工作开展范围工作开展按照“全覆盖”和“分步走”的原则进行。

全覆盖是指工作开展全覆盖,即各地均要按计划、按要求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分步走是指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步逐年增加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

一级及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应当全部纳入综合评价范围。

未定级医疗机构综合评价比例逐年增加,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达到5%、10%、15%以上,争取到2023年达到30%以上。

三、职责分工我委监督处负责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制订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024年最新版医疗废品处理手册

2024年最新版医疗废品处理手册

2024年最新版医疗废品处理手册前言医疗废品是指在医疗、防疫、科研、教学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害性的废物。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确保人体健康,必须对这些废物进行严格分类和处理。

本手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医疗废品的实际特点,提供了医疗废品处理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请务必认真遵守本手册的规定,正确处理医疗废品,提高医疗废品处理水平。

医疗废品的分类医疗废品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废物:包括口罩、防护服、隔离衣、输液器、注射器、针头、棉球、棉签、病历卡、化验单等。

2.毒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化学试剂、消毒剂、杀虫剂等。

3.腐蚀性废物:包括废弃的酸碱溶液、有机溶剂等。

4.放射性废物:包括废弃的放射性药品、放射性同位素等。

医疗废品的处理方法1.感染性废物的处理:(1)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废物应放入专用废物容器,经高压蒸汽灭菌后,由专业公司集中处理。

(2)输液器、注射器、针头等锐器应先放入锐器盒,再进行安全转运至专业处理公司。

(3)棉球、棉签、病历卡、化验单等废物应放入专用废物容器,定期焚烧处理。

2.毒性废物的处理:(1)废弃的化学试剂应按照其化学性质进行分类,放入专用废物容器,定期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

(2)消毒剂、杀虫剂等有毒化学品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妥善存放,并在过期前交由专业公司处理。

3.腐蚀性废物的处理:(1)废弃的酸碱溶液、有机溶剂等腐蚀性废物应尽量回收利用,无法回收的应放入专用废物容器,定期交由专业公司处理。

(2)在处理腐蚀性废物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腐蚀性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放射性废物的处理:(1)废弃的放射性药品、放射性同位素等放射性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分类、存放和标识,并定期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

(2)在处理放射性废物时,应遵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确保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

医疗废品的处理要求1.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的医疗废物处理法规和标准。

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手册

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手册

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手册第一章医疗废物处理概述 (2)1.1 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2)1.2 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要性 (3)第二章医疗废物收集与包装 (3)2.1 医疗废物收集原则 (3)2.2 医疗废物包装材料与要求 (4)2.3 医疗废物收集与包装操作流程 (4)第三章医疗废物运输与储存 (5)3.1 医疗废物运输管理 (5)3.1.1 运输工具及设备 (5)3.1.2 运输人员及培训 (5)3.1.3 运输过程管理 (5)3.2 医疗废物储存条件与要求 (5)3.2.1 储存设施 (5)3.2.2 储存要求 (6)3.3 医疗废物储存期限与处理 (6)3.3.1 储存期限 (6)3.3.2 处理方式 (6)第四章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6)4.1 物理处理方法 (6)4.2 化学处理方法 (7)4.3 生物处理方法 (7)第五章医疗废物处理设施与设备 (7)5.1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类型 (7)5.2 医疗废物处理设备选择与维护 (8)5.3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与设备的安全操作 (8)第六章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职业防护 (9)6.1 职业防护措施 (9)6.2 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 (9)6.3 职业健康监测 (10)第七章医疗废物处理法规与标准 (10)7.1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法律法规 (10)7.1.1 法律层面 (10)7.1.2 行政法规层面 (10)7.1.3 部门规章层面 (11)7.2 医疗废物处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11)7.2.1 国家标准 (11)7.2.2 行业标准 (11)7.3 医疗废物处理监管与处罚 (11)7.3.1 监管体系 (11)7.3.2 处罚措施 (12)第八章医疗废物处理应急预案 (12)8.1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订 (12)8.1.1 制定原则 (12)8.1.2 制定内容 (12)8.1.3 修订要求 (12)8.2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培训 (13)8.2.1 演练目的 (13)8.2.2 演练形式 (13)8.2.3 演练内容 (13)8.2.4 培训要求 (13)8.3 应急处置流程与措施 (13)8.3.1 应急处置流程 (13)8.3.2 应急处置措施 (14)第九章医疗废物处理信息化管理 (14)9.1 医疗废物处理信息管理系统 (14)9.2 医疗废物处理数据统计与分析 (14)9.3 医疗废物处理信息共享与发布 (15)第十章医疗废物处理宣传教育 (15)10.1 宣传教育内容与方法 (15)10.2 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16)10.3 宣传教育效果评价 (16)第十一章医疗废物处理案例分析 (16)11.1 典型医疗废物处理案例 (17)11.2 案例分析与启示 (17)11.3 案例总结与建议 (17)第十二章医疗废物处理发展趋势 (17)12.1 国际医疗废物处理发展趋势 (18)12.2 国内医疗废物处理发展趋势 (18)12.3 医疗废物处理技术创新与展望 (18)第一章医疗废物处理概述1.1 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如医院、诊所、实验室等,在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腐蚀性、反应性等特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手册模板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手册模板

一、总则1.1 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防止疾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手册。

1.2 本手册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工作。

二、组织与管理2.1 医疗机构应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2 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3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职或兼职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等工作。

三、分类与收集3.1 医疗废物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废物: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组织器官等。

(2)病理性废物:尸体、病理切片、病理组织等。

(3)损伤性废物: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刀片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变质、废弃的药品、疫苗等。

(5)化学性废物:废液、废渣、废气等。

3.2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1)各科室应按照分类要求,将医疗废物放入专用黄色垃圾袋或垃圾箱。

(2)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应单独收集,不得与其他类别混合。

(3)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应分类收集,并做好标识。

3.3 医疗废物收集:(1)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每日定时对各科室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清点、登记。

(2)收集的医疗废物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送至临时储存场所。

四、储存与运输4.1 医疗废物储存:(1)临时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防鼠、防虫。

(2)储存的医疗废物应分类存放,不得与其他物品混合。

(3)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4.2 医疗废物运输:(1)运输医疗废物应使用专用密闭容器,防止泄漏、渗漏。

(2)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医疗废物不与生活垃圾、其他物品混合。

(3)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消毒。

五、处置5.1 医疗废物处置应按照国家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2 处置单位应确保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性、环保性。

5.3 医疗废物处置完毕后,处置单位应出具处置证明,医疗机构应妥善保存。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
• 对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 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职业卫生
防护进行指导; • 对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等。
•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医疗废物监控部门):负责指 导、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对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 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 宜。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是生物安全委员会有职权 的成员。
1 是1;否0
接种管 6.购进、接收疫苗时索取疫苗储存、运输的温度监测记录
1 是1;不齐全0.5;否0
*(理9分)*应7.及时处理或者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 1 是1;不规范0.5;否0
8.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1 是1;不齐全0.5;否0
9.未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二类疫苗
检查方法:查登记记录、相关资料、看现场。可 查阅监督单位本年度的行政处罚案卷和投诉举报 情况等
30
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使用的处罚依据: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
卫生计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 (五)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销毁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的
• 三是,该院血透室丙肝病人血透隔离区与正 常透析区存在通道共用的问题。
16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处理
• 盐城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朱发兵诫勉谈话处理; • 盐城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马凡行政警告处分; • 东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燕春提醒谈话处理; • 东台市卫健委主任崔海诫勉谈话处理; • 东台市卫健委副主任陈张行政警告处分; • 东台市卫建委医政科科长曹国平行政警告处分; • 东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殷卫国和分管副院长宋小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2)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2)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及目的:为了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督,确保医疗废物得到正确处置,防止对公共卫生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制定本工作方案,明确监督检查的目标、内容和流程。

二、监督检查的目标:1. 确认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

2. 发现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促使医疗卫生机构改进工作。

3.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加强他们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识和技能。

三、监督检查的内容:1. 医疗废物分类: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照规定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危险废物、一般废物和非废物,并严格按照规定标识和包装。

2. 医疗废物储存: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储存区是否符合规定,储存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设置了有效的防水、防火和防虫措施。

3. 医疗废物运输: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和人员是否合规,是否按照规定运输医疗废物,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4. 医疗废物处理: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所委托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是否具备合法运营资质,处理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存在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四、监督检查的流程:1. 确定检查对象:根据医疗废物产生的规模和特点,确定监督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并告知被检查单位。

2. 制定检查计划:根据被检查单位的情况,制定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地点和检查内容。

3. 进行现场检查:按照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检查过程中做好记录和采集相关证据。

4. 形成检查报告: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形成监督检查报告,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并在指定时间内报送相关部门。

5. 整改追踪:对于存在问题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整改追踪,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五、监督检查的要求:1. 检查工作由专门组建的检查小组执行,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医疗废物管理专家和环保监察人员。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范文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范文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1. 背景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单位在医疗、防疫、疾病诊断、治疗、研究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污水和废弃物等。

医疗废物不仅含有严重的传染病病原体,还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化学药剂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保障公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各级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2. 目的为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定本监督检查方案。

本方案旨在规范监督检查工作程序、要求和标准,保障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有效管理和处置,从而有效促进建立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

3. 对象本方案的监督检查对象为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诊所、药店以及相关单位。

4. 工作程序4.1 前期准备(1)明确检查主体和责任:由卫生监管部门积极和有责任的人员组成检查小组,抽调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监督检查工作。

(2)制定方案:根据检查需求和具体情况,制定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

(3)确定时间和地点:根据预算和工作计划,确定监督检查的时间和地点。

4.2 实施检查(1)检查范围: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被检查单位的医疗废物产生、转移、存储、处置等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检查程序:确认被检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并与之沟通,对医疗废物处置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进行采样,检测医疗废物的性质、密度、重量、处理方法等。

(3)检查重点:检查重点主要包括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运输等环节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备,是否能按照规定的要求处理医疗废物。

4.3 反馈与总结(1)填写检查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检查报告。

对于存在问题的方案,必须提出具体整改建议并设置整改时限。

(2)交流总结:按照检查情况,组织对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进行交流总结。

5. 要求和标准5.1 要求(1)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民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范文

民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范文

民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医疗废物是指由医疗机构、个人和家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其含有病菌、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对于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管工作十分重要。

民办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医疗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同样属于监管范畴。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民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管,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民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二、工作目标通过本次专项监督检查,旨在全面了解民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工作范围本次专项监督检查的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民办医疗卫生机构。

四、工作要求(一)检查内容1.民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包括医疗废物的收集、存放、运输、处置等各个环节;2.民办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医疗废物处置要求;3.民办医疗卫生机构是否配备专职或兼职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是否对其进行了相关培训;4.监管部门对民办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管情况。

(二)检查方法1.现场检查:组织检查人员对民办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全面了解其医疗废物处置情况;2.调查访问:组织检查人员对民办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其医疗废物处理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3.查阅资料:查阅民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记录、相关资料等。

(三)检查公正性原则本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1.公正、公平、公开,不偏不倚地查处问题,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公正;2.执法文明、依法行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干部纪律,加强内部管理和责任追究;3.依据事实、客观公正,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偏离检查目标和任务的行为;4.真实记录、不抹黑毁誉,实事求是,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

(四)检查组成员1.专家组成员:由本市相关医疗机构、卫生监管部门等相关专家组成;2.工作组成员:由市卫生监督管理局、区县卫生监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3.监察组成员:由本市监察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有害性、危险性的废弃物,其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需要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目的本工作方案旨在建立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的监督,确保医疗废物处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三、工作内容1. 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检查需要,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监督检查计划,确定检查时间、地点和内容。

2. 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按照计划,组织监督检查人员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和处置等环节,以及废物处置设施的设备和管理情况。

3. 检查记录和报告:监督检查人员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包括发现的问题、整改要求等,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被检查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检查结果、问题整改计划等。

4. 整改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检查结果和问题整改计划,跟踪督促被检查医疗机构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

5. 反馈和宣传:及时向被检查医疗机构反馈检查结果,引导其改进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识和重视。

四、监督检查要点1. 医疗废物分类: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按照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是否使用正确的分类标志和包装袋。

2. 医疗废物收集和转运:检查医疗机构的收集容器和转运车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时转运医疗废物。

3. 医疗废物贮存和处置: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和处置设备是否合格,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处理。

4. 废物处理设施管理: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废物处理设施的管理制度,是否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

五、监督检查频次1.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废物产生量,确定不同频次的监督检查计划,对大型医疗机构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全面检查,对小型医疗机构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抽查。

医疗废物管理手册

医疗废物管理手册

医疗废物管理手册1. 介绍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潜在传染性、化学性或放射性危险的废弃物。

合理管理医疗废物对于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意义重大。

本手册旨在提供医疗废物管理的详细指南,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2.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方法2.1 感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主要指带有病原体的废物,包括使用过的注射器、创口敷料等。

处理方法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采取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等措施。

2.2 化学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是指含有有害化学物质或药品残渣的废物,如过期药品、废弃化学试剂等。

处理方法应遵循有关要求,进行合理的储存、分类、中和、稀释等处理方式。

2.3 辐射性废物辐射性废物是指在医疗、科研等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废弃物。

处理方法应严格遵守国家核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储存。

2.4 一般废物一般废物是指既不具备感染性、化学性、辐射性特征,又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品,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等。

处理方法应进行分类、储存、转运和处置,促进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3. 医疗废物管理流程3.1 分类废物在产生的时候应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确保废物能够得到合理的处理。

3.2 包装废物在丢弃之前应采取适当的包装方法,防止泄漏、破损或进一步传播病原体。

3.3 标识废物包装物上应明确标注废物的种类、来源和处理要求,确保废物能够得到正确的后续处理。

3.4 储存废物应储存在划定的专用容器中,确保安全存储,并避免与其他废物交叉污染。

3.5 运输废物的运输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威胁。

3.6 处理废物的处理应按照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废物经过合理有效的处理后达到安全的要求。

4. 废物管理人员培训4.1 职责废物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标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有清晰的了解。

4.2 培训内容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应涵盖废物管理法律法规、分类方法、包装标识要求、应急处理措施等,确保其具备处理医疗废物的能力。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1.1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废物的增加,医疗废物的处置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必须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和管理。

为此,制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对医疗废物的处置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合规处理。

1.2 目的本工作方案的目的是指导、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医疗废物的处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二、监督检查内容2.1 医疗废物分类与分级管理•对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分级管理制度进行检查•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依法设立医疗废物分类区域,并进行合理的分级管理2.2 医疗废物收集与贮存设施•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具备医疗废物收集与贮存设施•检查医疗废物收集容器的使用情况,包括密闭性和标识规范性2.3 医疗废物收运与转运•检查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废物收运单位的协议是否齐全,是否履行相关责任•检查医疗废物转运车辆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包括车辆的密闭性和标识情况2.4 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与方式•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拥有合法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置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包括焚烧、化学处理、无害化处理等2.5 医疗废物处置效果评估•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对医疗废物处置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查看医疗废物处置效果评估报告,验证医疗废物处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三、监督检查方法3.1 日常检查•定期进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现场的日常检查,包括设备、设施、操作流程等方面的检查3.2 抽查检查•选取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抽查检查,对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3.3 随机检查•随机抽取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四、监督检查结果处理4.1 合格•对检查结果合格的医疗卫生机构,予以表扬,并记录在案4.2 不合格•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其立即整改,并设立整改期限;•对整改期限内仍未完成整改的医疗卫生机构,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直至其合规运营为止;4.3 整改•对不合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对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复查,确保整改措施有效执行;五、监督检查周期与频次5.1 周期•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进行年度检查5.2 频次•对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不同频次的检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和随机检查六、工作保障与监督6.1 工作保障•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检查工作的专业性,确保检查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提供必要的检查工具和检测设备,确保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6.2 监督•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检查工作的公正和规范执行;•定期评估监督检查工作的效果,不断改进工作方案,提升监督检查的效率和质量;七、工作总结与改进7.1 工作总结•对每一次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总结,记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亮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分享和推广;7.2 工作改进•根据工作总结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共同促进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改进和进步;以上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详细内容,旨在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医疗废物管理手册

医疗废物管理手册

医疗废物管理手册第1章医疗废物管理概述 (3)1.1 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3)1.2 医疗废物的危害与风险 (4)1.3 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与法律法规 (4)第2章医疗废物的收集与包装 (5)2.1 收集容器与包装材料的选择 (5)2.1.1 收集容器 (5)2.1.2 包装材料 (5)2.2 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5)2.2.1 分类原则 (5)2.2.2 分类收集方法 (5)2.3 医疗废物的包装要求与操作规范 (5)2.3.1 包装要求 (6)2.3.2 操作规范 (6)第3章医疗废物的运输与储存 (6)3.1 医疗废物的运输工具与设备 (6)3.2 医疗废物的运输安全措施 (6)3.3 医疗废物的储存场所与要求 (7)第4章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7)4.1 医疗废物的处理技术与方法 (7)4.1.1 高温蒸汽灭菌技术 (7)4.1.2 化学消毒技术 (8)4.1.3 辐照消毒技术 (8)4.1.4 焚烧技术 (8)4.1.5 填埋技术 (8)4.2 医疗废物的处置设施与运营 (8)4.2.1 医疗废物暂存设施 (8)4.2.2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 (8)4.2.3 医疗废物填埋场 (9)4.3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9)4.3.1 废气处理 (9)4.3.2 废水处理 (9)4.3.3 固体废物处理 (9)4.3.4 环境监测 (9)第5章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9)5.1 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9)5.1.1 生物性危害 (9)5.1.2 化学性危害 (10)5.1.3 物理性危害 (10)5.2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10)5.2.1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 (10)5.2.2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10)5.3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10)5.3.1 职业健康教育 (10)5.3.2 职业技能培训 (11)第6章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11)6.1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11)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1)6.1.2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1)6.1.3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11)6.1.4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11)6.2 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标准与规范 (11)6.2.1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11)6.2.2 《医疗废物包装、运输和贮存技术规范》 (11)6.2.3 《医疗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12)6.2.4 《医疗废物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2)6.3 法律法规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实施与监管 (12)6.3.1 监管部门的设置与职责 (12)6.3.2 执法检查与行政处罚 (12)6.3.3 鼓励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12)6.3.4 培训与宣传教育 (12)第7章医疗废物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12)7.1 医疗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12)7.1.1 实现医疗废物的全流程监控 (12)7.1.2 提高医疗废物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 (13)7.1.3 促进医疗废物管理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13)7.2 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13)7.2.1 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13)7.2.2 构建医疗废物信息管理平台 (13)7.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3)7.2.4 培训专业人员 (13)7.3 智能化技术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用 (13)7.3.1 人工智能识别技术 (13)7.3.2 物联网技术 (13)7.3.3 大数据技术 (13)7.3.4 云计算技术 (14)第8章医疗废物应急管理与处理 (14)8.1 医疗废物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14)8.1.1 制定医疗废物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急响应流程; (14)8.1.2 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识别、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能力; (14)8.1.3 设立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场所,保证储存场所的安全、卫生和合规; (14)8.1.4 建立医疗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对医疗废物的产生、运输和处置进行实时监控;148.1.5 定期检查医疗废物处理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4)8.1.6 制定医疗废物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操作指南(供参考)【模板】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操作指南(供参考)【模板】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操作指南(供参考)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一、综合管理(共5分)1、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1分)(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八条、《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

(2)检查内容:①有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织。

由院领导、医务科、防保科、院感科、总务科及其它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②有相应部门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职责明确。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和专职疫情报告人员。

主要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发、核对、报告。

传染病疫情控制部门:a.综合医院应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由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设立,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和感染性疾病治疗,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其它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b.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c.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队伍,人员配备齐全,设备、药品到位。

消毒管理组织、部门(医院感染科):主要负责根据本《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并具体落实;对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进行指导;对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等。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医疗废物监控部门):负责指导、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对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医疗废物处理方法(2024版)

医疗废物处理方法(2024版)

医疗废物处理方法(2024版)一、引言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废物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版医疗废物处理方法,以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合规处理。

二、医疗废物分类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分为以下五类:1. 感染性废物:包括含有病原体的废物、被病原体污染的废物、医疗机构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其他感染性废物。

2. 毒性废物:包括含有药物、化学试剂、消毒剂等有毒物质的废物。

3. 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者遭受污染的药品及其包装物。

4. 病理性废物:包括生物组织、器官、尸体等。

5.损伤性废物:包括医疗过程中产生的锐器、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等。

三、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 分类收集: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采取相应的收集容器和收集方式,确保废物不混淆。

2. 安全转运:在转运过程中,要采取防渗漏、防破损、防感染等措施,确保废物安全运输。

3. 集中处理:将医疗废物送至具有处理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集中处理,确保废物得到安全、合规处理。

4. 资源利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医疗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5. 无害化处理:对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四、医疗废物处理方法1. 感染性废物处理方法(1)高温蒸汽灭菌处理:将感染性废物进行高温蒸汽灭菌,灭活病原体。

(2)化学消毒处理:使用消毒剂对感染性废物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原体。

(3)微波处理:利用微波对感染性废物进行加热,灭活病原体。

(4)安全填埋:经处理后的感染性废物,可送至安全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2. 毒性废物处理方法(1)稳定化处理:采用化学方法对毒性废物进行处理,降低其毒性。

(2)固化处理:将毒性废物与固化剂混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固化体。

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的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

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的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

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的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随着传染病的频繁发生和传播,在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正确的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可以防止传染病的扩散,保护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探讨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以及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的措施。

一、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在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医疗废物的管理是防止病原体传播和维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一环。

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病原体、化学药物和辐射性等危险物质,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容易造成疫情的蔓延,危及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因此,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成为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处理医疗废物,需要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医疗废物可以分为感染性废物、一般废物、化学药品废物和尖锐器械废物等四类。

感染性废物是指病原体含量较高或者可以携带病原体的废物,如感染性纸巾、口罩和手套等。

一般废物是指未经过污染的非感染性废物,如一般纸张和包装材料等。

化学药品废物是指过期或者废弃的药品等。

尖锐器械废物是指具有刺伤或撕裂性的废弃物品,如注射针头和手术刀片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感染性废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如高压蒸汽灭菌、化学消毒或焚烧等。

一般废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或填埋处理。

化学药品废物应当妥善存放,并委托专业单位进行集中处理。

尖锐器械废物应当进行刺刀处理,并进行特殊容器密封后交由专业单位处理。

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的措施为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置等环节得到规范和科学的管理。

其次,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确保废物管理工作的规范执行。

此外,各级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2024年科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管理制度范文(2篇)

2024年科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管理制度范文(2篇)

2024年科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科室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保护环境、预防传染病的传播,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制定本科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1.法律依据:本制度遵循国家及地方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安全第一: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环保优先: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4.卫生管理:防控传染病的传播,确保医疗废物不对人群产生危害。

三、医疗废物分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医疗废物分为四类:1.感染性医疗废物:包括患者和疑似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组织、器官以及被感染物品。

2.化学性医疗废物:包括药品、药品包装材料、化学试剂等。

3.创伤性医疗废物:包括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等。

4.其他医疗废物:包括一般垃圾、废纸、废塑料等。

四、医疗废物处置流程1.临床用品使用完毕后进行分类,确保正确投放。

2.感染性医疗废物集中收集于指定的按要求设置的红色密闭容器中。

3.化学性医疗废物集中收集于指定的按要求设置的黄色密闭容器中。

4.创伤性医疗废物集中收集于指定的按要求设置的蓝色刚性密闭容器中。

5.其他医疗废物集中收集于指定的按要求设置的黑色密闭容器中。

6.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医疗废物分类知识培训,确保正确分类投放。

7.医疗废物收集完毕后,由专门人员进行清点,记录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8.感染性、化学性、创伤性医疗废物进行专门处理,确保安全环保。

9.其他医疗废物由专门机构进行收集和处理。

五、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和设备1.感染性、化学性、创伤性医疗废物的集中存储区必须设立在科室内部,且必须具备相应的通风系统和泄漏防护设施。

2.集中存储区的容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密封性和耐压性。

3.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行。

六、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1.全体医务人员必须参加相关医疗废物分类知识培训,熟悉本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

2.医务人员必须正确分类处置医疗废物,不得私自处理。

通用范文(正式版)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指南

通用范文(正式版)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指南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指南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健康风险。

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管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指南应运而生。

该指南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关于医疗废物合规管理的详细要求和操作指南。

1. 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定义医疗废物是指在诊疗活动和医疗服务中产生的具有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医疗废物根据其危害程度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医疗废物分类一:传染性废物。

包括感染性废物、带有病原体的血液和体液、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等。

•医疗废物分类二:特殊废物。

包括药品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医疗废物分类三:一般废物。

包括病理性废物、食品残渣、废弃物纸张等。

2. 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繁琐且涉及到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安全问题。

因此,医疗机构应按照步骤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理:2.1 分类和标识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废物的危险程度和处理要求,将其分类,并使用标准化的标识进行标记。

分类和标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和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2 收集和储存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收集点和储存区域,分别用于临时存放和长期储存医疗废物。

收集和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2.3 运输和运输容器医疗废物的运输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并采用专用的运输容器。

运输容器应具有防漏、防溢、防撞等特性,确保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

2.4 处理和处置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应根据其类别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方法。

处理和处置的方法包括高温焚烧、化学消毒、物理打包等。

严禁将医疗废物投放到普通垃圾桶、下水道和露天场所等非法处理方式。

3. 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和监管负有重要责任和义务。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培训医护人员,加强监测检测等方面:3.1 相关政策和流程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医疗废物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的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

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的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

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的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含有病原体、有毒有害化学品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

其中,与传染病相关的医疗废物,对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的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疗废物分类与标识医疗废物应按照污染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并在处理前进行准确的标识。

根据国际标准,医疗废物可分为四类:一类是感染性废物,即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废物;二类是器械废物,即废弃的医疗器械和用具;三类是药品废物,包括过期、损坏和废弃的药品;四类是一般医疗废物,指无感染性,对环境无特殊危害的医疗废物。

对于每类医疗废物,都应有相应的标识。

标识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废物类别、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指导正确处置。

在标识上应包括医疗废物的类别、名称、产生单位和产生日期等信息。

二、医疗废物收集与储存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储存环节是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医疗废物产生的初期,就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收集系统,保证医疗废物能够按时、按量、按类型收集。

一般情况下,医疗废物应根据不同的类别,分别进行收集放置。

感染性废物和药品废物应单独放置,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器械废物和一般医疗废物可以合并收集,但也需要严格控制,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医疗废物的储存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容器进行储存,并确保储存过程中不发生渗漏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感染性废物的储存容器应具备密闭性和抗冲击能力,以防止病原体的泄露和传播。

三、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保障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有焚烧、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和物理处理等。

焚烧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通过高温将废物烧毁,可以有效地杀灭废物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检查工作要点六、医疗废物处置(共15分)1、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培训(1分)(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二十九条。

(2 )检查内容:检查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量等工作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建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情况,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

(3)检查方法:查阅培训资料,可根据医疗废物实际交接人员签名查阅培训签到;现场询问医疗废物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法律和专业知识。

(4) 结果评价:培训资料齐全、人员掌握培训知识,得1分;否则不得分。

(5) 监督关键点:医疗废物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均能熟悉并掌握医疗废物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等知识。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2分)(1) 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2)检查内容:是否将医疗废物按照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容器中;是否在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是否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盛装的医疗废物不得超过包装物或容器的3/4,封口紧实严密。

(3)检查方法:可对照本单位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选择1~2个医疗废物重点产生科室( 如输液室、注射室、换药室、手术室、实验室等)、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或场所实地查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情况,主要为感染性和损伤性废物;查看病理性废物冷藏保存条件、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液及批量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是否能出具交由专门机构处置的凭证;查看中文标签及封口等情况。

(4)结果评价:按规定实行分类收集得2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是否按规定实行分类和收集。

3.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登记完整(1分)(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 《关于发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的公告》(环发(2003]206号) (以下简称《医疗废物集中处量置技术(试行)》。

(2)检查内容:检查本单位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是否按照规定填写,保存时间为5年;是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在3年,(3) 检查方法:核对登记内容是否完整,可查阅前3年的登记资料和近了年的转移联单。

(4) 结果评价:登记完整得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和医疗废物登记完整,保存期限符合规定。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及时处理、报告(2分,或合理缺项)(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十八条。

(2)检查内容:查看本单位内是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以及发生后的报告、处置情况等资料。

(3) 检查方法:查阅资料。

结果评价:发生事故及时处理报告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或合理缺项。

(5) 监督关键点: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的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

5. 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2分)(1) 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物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HJ421- -2008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2) 检查内容:是否使用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包括包装袋、利器盒、周转箱);专用包装物、容器是否符合(医疗度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的要求(外观为为黄色,并印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和直角菱形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3) 检查方法:实地查看。

(4)结果评价:使用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得2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不规范得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专用包装袋、容器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6、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并密封(1分,或合理缺项)(1)法律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九)项。

(2) 检查内容:检查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或场所,查看收集自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病房或分诊点等由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是否使用双层包装进行收集并密封。

(3) 检查方法:实地查看。

(4)结果评价:使用双层包装并密封得1分;否则不得分,或合理缺项。

(5) 监督关键点:双层包装是要求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收集封口后再套一层包装,必要时对内层包装外喷洒消毒剂后再套一层包装。

7.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并符合要求(2分)(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2)检查内容:有无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暂时贮存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人;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者防腐条件]。

(3)检查方法:实地查看医疗废物暂存处位置是否远离生活垃圾存放场所等,警示标示是否符合规定并张贴在明显位置,暂存处是否有专人管理,是否有纱窗、挡鼠板、可锁闭等安全措施,地面和1.0米高的墙墙裙是否进行防渗处理,产生的废水是否直接排人医院水处理系统。

(4) 结果评价: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并符合要求得2分;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完全符合要求得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8.确定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使用专用工具转运医疗废物(1分)(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八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九条。

(2)检查内容:是否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并按照确定的时间、路线运送医疗废物;运送医疗废物是否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3)检查方法:实地查看或询问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运达医疗废物的时间和路线,查看运送工具是否专用并符合要求,查阅资料。

(4)结果评价:运送医疗废物按照确定的时间、路线,且专用运送工具符合要求,得1分;否则不得分。

监督关键点:医疗废物运送专用工具是否符合要求。

9、相关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保检(1分)(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

(2)检查内容:是否为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口翠、帽子、胶靴、橡胶手套、工作服等);是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予以预防接种,建立健康档案。

(3)检查方法:实地查看防护用品配备是否齐全,上岗前和上岗后(≥1次/年)是否进行健康体检,查阅资料。

(4) 结果评价:配备必要防护用品,开展健康体检,得1分;不规范得0.5分;否则不得分。

(5) 监督关键点: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

10. 未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1分)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

(2) 检查内容:有无在院内丢弃医疗废物,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重点检查生活垃圾场所。

(3)检查方法:实地查看。

(4) 结果评价:未发现在院内丟弃或在非暂存处堆放医疗废物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院内医疗废物是否存在丢弃或乱堆放情况。

★▲11.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集中处置(11与12只选一项,重点项)(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九条;《医疔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

(2)检查内容:是否将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处置(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或协议、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等)。

(3) 检查方法:查阅资料。

(4)结果评价: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管机构处置为合格:否则医疗皮物处置项目整体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是否将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集中处置。

★▲12. 按照有关要求自行处置(12与11只选一项,重点项)(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

(2)检查内容:检查自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及处置记录情况。

(3) 检查方法:实地查看医疗废物是否能及时处置,医疗废物处置方式(焚烧、填埋、化学、微波等)是否能使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人员是否做好个人防护并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查阅相关资料。

(4) 结果评价:自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及时焚烧(或其他医疗废物有效处置方式)处置的为合格;否则医疗废物处置项目整体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自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是否符合疾病防治,并医疗废物达到无害化要求。

13.医院污水经消毒处理并开展监测(1分)(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八)项; CB 15982-20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846 200 《医疗机构水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 检查内容:是否建立污水处置设备设施,并运转正常;是否对医院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开展监测,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3)检查方法:实地查看污水处置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定期监测的粪大肠菌群(1次7月)、沙门氏菌(1次/季度)和志贺氏菌(1次/半年)等传染病防治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及频次是否符合标准。

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接触池出口总余氣是否按照标准进行监测( 每日监测不得少于2次,间歇式消毒处理,每次排放前监测)。

(4)结果评价:对医院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并监测合格后排放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

(5) 监督关键点:对污水消毒处理并合格后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