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存在的问题
徐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
徐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指出了徐州旅游业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四权”划分、旅游形象营销、区域整合营销、体验营销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徐州旅游区营销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素有“五省通衙”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旅游局在“十五”规划的七个重点圈中将徐州列为淮海旅游圈的中心,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江苏建成旅游强省,在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将徐州列入三大都市圈(南京都、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四个特大城市(南京、徐州、无锡)、九大旅游强市和五条城镇聚合轴之一。
历史上,徐州乃禹贡古九州之一,是彭祖文化之地,是全国著名的汉文化发祥地和两汉文化集萃之地,也是战争遗迹汇聚之地;同时徐州又有兼南秀北雄之长、襟山带水的生态风光。
然而徐州当前的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其拥有的旅游资源水平并不相一致,没有充分发挥出徐州旅游业应有的水平。
本文主要从营销的角度分析徐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
一、徐州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1.经营管理体制落后在旅游区的发展运作中,核心内涵是“四权”关系,即旅游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资源保护权与开发权的相互关系,决定着旅游区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动力机制及景区经营的任务、职责与目标。
“四权”关系不同,旅游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就不同。
徐州目前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模式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行政单位主体资格进行景区管理。
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资源保护权与开发权为众多行政单位所有,缺乏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导致旅游资源的低效开发,造成旅游资源的不公平竞争,同时还带来了景区多头管理,政企不分。
比如徐州云龙湖风景区内的云龙山、兴化寺、汉画像石馆、云龙湖水上世界、滨湖公园、泉山森林公园与在建的小南湖景区、将要建设的珠山佛教文化区、王长山天和宫道教文化区、玉带河汉王拔剑泉休闲度假区等十几个景区,在行政上分别属于园林局、水利局、文化局、民宗局、泉山区和铜山县等几个系统管理,构成一个由众多的相关利益者的复杂利益关系交织而成的利益综合体。
徐州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徐州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徐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徐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和民俗风情等。
首先,徐州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该市境内有着众多的湖泊、山脉和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云龙山。
云龙山位于徐州市区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景点。
在云龙山上,有许多古老的道观和庙宇,以及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次,徐州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古迹。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徐州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是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拥有大量的考古文物和艺术藏品,向游客展示了徐州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徐州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名胜,如贾湖古镇、彭祖故里和狮子山石刻等。
另外,徐州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徐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花灯舞、秧歌、踩高跷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蓝田皮影戏。
蓝田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皮影戏艺术,徐州的蓝田皮影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徐州都会举办蓝田皮影戏表演和比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总之,徐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和民俗风情等。
无论是登山赏景,还是参观博物馆,都能给游客
带来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徐州的旅游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发掘和开发,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徐州抗战景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徐州抗战景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盛,徐州抗战景区作为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了徐州市的一大旅游亮点。
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景区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服务设施不完善、环境保护不到位等。
本文将就徐州抗战景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该景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一、现状分析1. 徐州抗战景区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发源地之一,徐州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淮海战役纪念馆、解放阁、花园口抗战纪念馆等,这些景区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见证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徐州市区也保留着许多抗战遗址和纪念碑,为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尽管徐州抗战景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部分景区的开发建设不够充分,游客的游览体验有待改善。
景区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乏配套的餐饮、住宿和交通设施,影响游客的游览品质。
一些景区存在环境保护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一些历史遗迹和文物受到破坏和污染,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和环境治理。
二、发展对策建议1.加大投入,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投入,提高景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要加强景区的硬件建设,提升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游客的出行、餐饮、住宿体验。
还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合作,提高景区的综合管理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加强文物保护,完善环境治理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景区内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必须加强景区的文物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
要依法加强对历史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制定相关规范和措施,保护好历史遗迹和文物。
也要加强景区的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工作。
3.丰富景区的文化旅游产品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必须注重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丰富景区的文化旅游产品。
徐州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徐州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摘要所谓SWOT分析,就是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而对于城市的旅游开发而言就是将与研究对象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时机和挑战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个因素叠加在一起进展分析,从而得到所期望的结果,结果的产生对整体有很大影响。
使用各种调查来进展决策结果,结果一定会有我们预想的外部和内部方面的原因和结果。
外部所影响的原因有机遇因素和挑战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研究对象开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客观存在,我们无法直接去改变。
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也是客观存在无法直接改变,属主动因素。
所以当我们在研究内外因素是要考虑整体开展态势,更要有远见,设想未来所能发生的一切问题。
徐州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近十年,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开展,我国的旅游行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开展,长时间在工作的人们也有了想放松放松的心态,旅游人数增加推动了旅游开展。
但是,我国国内旅游业开展的水平还不能够跟上国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证明,旅游业的开展对于城市经济开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而徐州,作为一个知名的城市,虽然工业经济很是强劲,但是在其他发面就不尽如意了。
所以近年来一直在倡导“生态助徐州,绿色好家园〞。
优势分析〔一〕地域优越交通条件是开展旅游的命脉。
徐州交通十分便利,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北大门,紧靠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作为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因为有这个地位所以具有独特的商贸区位优势,是人流、物流的重要的聚散地,从而也引发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
旅游需求个性化与旅游产品多元化产生。
自驾游方面更是一年比一年多增多,旅游时间逐渐拉长;中产阶级总量迅速扩大,拥有私家车的家庭逐年增长,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
同时,区域需求旺盛,江浙沪富庶的居民具有较高的出游能力,而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开展奖继续扩大旅游需求。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其旅游业也在日益发展壮大。
徐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徐州的旅游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宣传和推广不足。
对于徐州这样一个非常地理位置较偏远的城市来说,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不容易。
现有的宣传手段和渠道相对有限,很难将徐州的旅游资源全面地展示给外部游客。
因此,徐州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提高知名度和形象。
其次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待加强。
虽然徐州有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如云龙湖、庙会等,但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一些景点的设施陈旧,管理混乱,服务态度不佳,可能会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徐州需要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
徐州位于苏北地区,与南京、扬州等旅游热门城市相邻,有很好的旅游资源互补性和合作机会。
通过加强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虽然徐州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以及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可以进一步促进徐州
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徐州的独特魅力。
新时代下徐州乡村旅游和乡村客运的共同发展
新时代下徐州乡村旅游和乡村客运的共同发展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同时,城乡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也使乡村客运成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
本文将探讨在新时代下,如何实现徐州乡村旅游和乡村客运的共同发展。
一、徐州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
目前,徐州已经建成了一些乡村旅游区,如淮海牡丹园、云龙湖景区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是,徐州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整合不足。
徐州虽然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利用。
不同区域间的协作不够紧密,旅游产品缺乏全面性和专业性。
2.旅游服务水平较低。
乡村旅游的服务经营主要依赖于当地村民,其服务水平需要提高。
同时,乡村旅游的景区建设和管理也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
3.宣传推广不足。
徐州乡村旅游在宣传和推广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提升宣传水平,可以更好地展现徐州的乡村旅游魅力。
1.线路覆盖不足。
徐州现有的乡村客运线路主要集中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而对于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还存在线路不覆盖的情况。
2.车辆适应性不足。
像许多其他城市一样,徐州乡村地区道路口径狭窄、路况复杂,需要适应性强的车辆来进行客运服务。
3.服务质量不高。
为了适应较为艰苦的路况和特殊的需求,徐州乡村客运的服务质量相对较低,需要提高服务水平。
三、实现共同发展的路径分析针对徐州乡村旅游和乡村客运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和客运的共同发展。
1.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建立徐州乡村旅游发展委员会,整合各地旅游资源,协调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打造具有徐州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2.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在乡村旅游景区内与周边村庄内建立有关专业服务设施,如旅游宣传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中心和安全管理中心等。
同时,开展相关的人才培训和交流,提高乡村旅游业务和人员素质。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重要文化城市之一。
近年来,徐州旅游业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徐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如联云寺、红峰寺、五明佛寺等,这些古迹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徐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徐州位于淮海平原,自然环境优美,拥有许多湖泊、河流和山峦。
其中,湖泊是徐州的一个亮点,如云龙湖、铜山湖等,清澈的湖水和美丽的湖畔景色,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此外,徐州还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内有许多高品质的酒店和度假村,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
同时,徐州也加强了旅游交通的建设,市内的公交系统发达,没有私家车的游客也能方便地游览各个景点。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徐州还积极开展各类旅游活动和项目,吸引游客。
如举办徐州国际旅游节、龙泉山蓝莓采摘节等,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升了徐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徐州旅游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很多人对徐州旅游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导致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滞后,有待提升。
再次,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徐州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通过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徐州的旅游业发展会更加繁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徐州两汉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开发对策
徐州两汉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开发对策摘要:徐州有独具特色的两汉文化旅游资源,但知名度不高。
本文通过对徐州两汉文化旅游现状的探讨及分析,制定出包括培育两汉文化旅游形象,挖掘精品旅游线路,丰富节庆活动,开发两汉文化餐饮,创新旅游纪念品等措施使徐州两汉文化旅游健康发展。
关键词:两汉文化;旅游开发;对策一.徐州两汉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徐州现在已开发的主要汉文化旅游景区有徐州汉文化景区(国家4a级景区),沛县汉城(国家4a级景区),项羽戏马台(国家3a 级景区),龟山汉墓(国家3a级景区),汉画像石艺术馆(国家3a 级景区),九里山古战场,徐州博物馆等,这些景区有丰富的汉文化资源,但整体档次不高,只有几处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徐州和其他城市一起先后也设计了多条两汉文化旅游线路,包括“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路,江苏旅游新三角(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咸阳—西安—徐州“3x”兵马俑之旅等旅游线路,但大都效果不佳。
如咸阳—西安—徐州“3x”兵马俑之旅,虽旨在借西安的名声将徐州的汉文化宣传出去,但整个线路的设计过于单调,紧凑的历史文化景观会使游客产生厌倦感,而且汉兵马俑不如秦兵马俑更具观赏性,这样的线路安排可能会给徐州的汉文化旅游带来反面效果。
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结构单一徐州的汉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却没有很好的对其利用开发,已开发的汉文化旅游产品多以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不合理,开发深度不够,整体吸引力不强,缺乏精品和卖点。
因此旅游产品显得单调而粗糙,减弱了游客求知和猎奇的兴致,严重阻碍了游客在徐州滞留时间的延长,无法带动旅游相关消费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2.旅游形象不鲜明,宣传不到位徐州给旅游者的感觉一度是个煤城,而不是旅游胜地。
虽然城市旅游形象曾以两汉文化为主题,但还存在争议。
在对旅游形象的宣传促销上,只是一些常规性的做法,缺乏创新性,这些情况导致徐州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降低。
徐州两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州两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勇翁琳琳周定财摘要徐州市有丰富的两汉文化资源。
如何提高两汉文化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两汉文化旅游知名度和旅游服务质量,是徐州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徐州市旅游收入在逐步增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阻碍两汉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
建议通过整体规划、重点兼顾全面开发、加强宣传、深度开发、形象苒造、加强城市合作与理论,徐州市两汉文化旅游的发展。
关键 徐州市 两汉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城市旅游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 来都离不开其独有的城市文化。
游客不会对所有 的城市旅游都同等的感兴趣,这就产生了一座城 市旅游与另一座城市旅游的区别!1]。
一座城市所 独有的特色文化是导致一座城市与其他城市旅游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
有的城市以现代城市文 化著称,如现代的高楼、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的 城市面貌等;也有的城市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而不 拘一格,如古代的建筑、悠久的习俗、传统的城市 风格等;还有的城市以独特的自然风而有特 而有之。
,独特的城市文化 城市的旅游发展。
市为全国历史文化城,其独特的为历史文化核心的两汉文化在天有了独特的旅游 对此,展开统的就 为重要了。
一、徐州两汉文化旅游资源简述文化是旅游活 的 发 是旅游 感的核心,是旅游发展的[$]。
历史为一,自古是北国、国 、心。
有过6000 的文明史和2600 的建城史,被称为有是两汉文化的发有 国、、都 称 因其 有 文化 产、古 的历史 也 称 方 。
的汉 、汉 、汉 称为 汉代在 悠久的历史文化 以两汉文化著称。
市丰富的两汉文化旅游 是其现代旅 游 发展的重要开发对。
重开发两汉文化的现代文化 是 高旅游开发质 高文化旅游知度的重要渠道。
F 州的汉文化存主要包括汉、汉、汉 、汉代礼仪饰、汉代历史名人景点等丰富多的文化旅游 。
一 徐州市两汉文化资源的1•汉墓“秦唐文化看西安清文化看京,两汉文 化看。
是、萧何、张良等人的 ,西汉时期有12位楚 汉时期1位,共13位楚王。
徐州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徐州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作者:单威威来源:《度假旅游》2018年第09期摘要:正处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徐州,旅游产业纳入徐州市政府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助力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徐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迅猛。
但随之浮现的诸多问题也阻碍着徐州市旅游产业向更高层面的突破。
该文以徐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认真分析徐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研究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徐州市旅游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徐州;旅游产业;问题研究;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9-0018-021 徐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 市场竞争力不足旅游市场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基础,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徐州市旅游业整体规模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有所突破。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品牌意识薄弱。
旅游品牌是代表旅游业的综合标志,好的旅游品牌可以提升旅游景区形象,徐州市旅游品牌宣传力度不足,品牌的塑造与管理单一,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此外,部分景区服务性场所宣传标语与景区提倡品牌背道而驰,导致景区品牌模糊不清,总体管理水平较低,难以真正树立起旅游品牌。
2)专业人才匮乏。
景区管理员、解说员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人员数量与游客数量不成比例,徐州市各大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经常出现解说员一对多甚至无解说员的局面,游客体验度较低。
3)政府管控力度过大,导致徐州市旅游产业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政府强有力的干预限制了徐州市旅游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的灵活性,导致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方式跟不上同类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4)缺乏标志性龙头景区。
以汉文化景点为例。
徐州市汉文化景点众多,楚王陵、龟山汉墓、汉文化景区等。
诸多景点知名度均不高,整体影响力较1.2 产品结构不合理作为旅游经济活动的主要对象,旅游产品的兴衰直接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
试论徐州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开发
1 徐 州旅 游 资 源 开发 的 背 景 条 件分 析
旅 游 资 源 的最 初 含 义 是 指 客 观 存 在 的 自然 风景 与 人 文 景 观 . 是 随 着 现 代 世 界旅 游 业 的 飞速 发 展 , 们 的旅 游 需 求 随 着 心 可 人 理 需 求 而 不 断 扩 展 , 游 资 源 的 涉 及 面 越 来 越 广 . 州 旅 游 资 源 的开 发 除 了 受 自身 自然 、 文 景 观影 响 外 , 受 到 徐 州 区位 交 通 旅 徐 人 还 条件 、 础设施条件 、 济水平 的影响. 基 经
条 航 线 , 用 航 空 线 里 程 达 13万 公 里 的规 模 ( 03 。 州 的旅 游 业 要 利 用 便 利 的 交 通 网络 条 件 , 成 交 通 和 旅 游 的 拉 动 作 用 , 民 . 20 )徐 形 利 用 便 捷 的交 通 为 游 客 打通 便 利 的 通 道 . 13 徐 州旅 游 资 源 开 发 的 基 础 设 施 条 件 . 随 着旅 游 产 业 规 模 的 日益 壮 大 , 游 辅 助 配 套 设 施 和 服 务 , 括 酒 店 、 馆 、 通 组 旅 包 宾 交
的有 关研 究 , 游 业 已 同 石 油 、 车 工业 一起 成 为 国际 贸易 的三 大 支 柱 . 国 各 地 区争 相 开 发 旅 游 资 源 , 发 展 旅 游 产 业 作 为 一 项 旅 汽 各 把
重要发展战略. 随着我 国市场经 济体制的确立 , 会经济获得 了快速发展 , 游已成 为人们生活 的一个基本组成部 分. 社 旅 旅游业 的发 展水平 已成为衡量一个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开发水平 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从 东部沿海地区的大环境 , 还是江苏省内的小环境 , 徐州市的旅游业都相对落后 , 在很 大差距. 存 通过发展 旅游业来带动徐 州地 区经济 的发展是徐州市经济工作 的一项紧迫任务 .
徐州旅游发展现状
徐州旅游发展现状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近年来,徐州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徐州旅游发展现状的简要介绍。
首先,徐州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徐州曾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
例如,汉朝时期的云龙山石刻和徐州博物馆展示了当地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徐州还有许多寺庙和古镇,如灵山寺和浮山古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其次,徐州的自然景观也十分吸引人。
徐州位于淮海平原的边缘,拥有富饶的土地和美丽的风景。
例如,刁河湿地公园和浉河湿地保护区是徐州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此外,徐州还有许多山水之间的乡村和农田,让游客能够体验到宁静的农村生活。
第三,徐州还积极发展主题旅游。
例如,徐州古代兵器馆和曹坊文化主题公园是徐州独特的旅游项目,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
此外,徐州还注重发展特色小镇和富有民俗文化的旅游活动,如淮安鲈鱼小镇和沛县皇家温泉度假村,使得旅游业更加多样化。
第四,徐州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徐州有着便捷的交通网络,拥有多个机场、火车站和高速公路,方便游客前往。
同时,徐州的酒店、景区和旅行社也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需求。
然而,徐州在旅游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徐州的旅游宣传力度仍相对较低,缺乏知名度。
其次,徐州的旅游产品还相对单一,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开发。
此外,徐州的旅游业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需要加大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徐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徐州有望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并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然而,徐州仍需努力克服一些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放松身心、丰富生活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地纷纷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过度开发与资源破坏一些地区在旅游开发时,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比如,某些山区为了修建更多的旅游设施,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山体植被,引发水土流失等问题。
2、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许多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充分挖掘本地的独特文化和资源优势,盲目跟风模仿其他成功的案例。
导致景区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吸引力。
游客在不同的地方感受到的却是相似的旅游体验,降低了再次旅游的欲望。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交通不便使得游客难以到达,住宿条件差影响游客的休息质量,餐饮服务不卫生、不丰富则无法满足游客的饮食需求。
这些问题都会给游客带来不好的体验,影响旅游地的口碑。
4、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
但一些地方的导游素质不高,讲解不专业,服务态度恶劣;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对游客的需求响应不及时。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感受。
5、缺乏科学规划与管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机制。
一些项目仓促上马,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不佳。
同时,管理不善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游客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6、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旅游不仅仅是观赏自然风光,更是对当地文化的体验和了解。
然而,一些旅游开发只注重表面的形式,没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使得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和吸引力。
游客无法真正感受到当地文化的魅力。
7、利益分配不均旅游开发往往涉及到政府、企业、当地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导致当地居民参与度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
徐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徐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摘要徐州地处我国东部温带、亚热带交接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徐州历史悠久,先后有13代楚王民族自治、5代彭城王受封于此,拥有2574年的建城史,具有大量古文化遗迹.目前.徐州作为淮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有着160多万城市人口,交通便利,景点众多,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前景。
关键词旅游业资源资源徐州一、徐州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一)旅游资源分类1、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众所周知,徐州是古九州之一,也是汉文化的龙兴之地。
汉文化发展到今天的灿烂辉煌.追根求源,秦汉之际的徐州地区文化是重要源头之一-中原、齐鲁、吴越、荆楚等文化在徐州及其周围地区碰撞、交融、衍生,形成了汉朝文化的雏形。
2、军事文化类旅游资源徐州居我国东部南北要冲,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历史上在徐州一带发生的战争多达400余起,其中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00多起,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晋楚彭城之战、秦末的楚汉相争以及现代的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等。
3、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徐州旅游经济圈区内拥有著名的丹尼森游乐园、泉山森林公园等。
还包括一些水体旅游资源,如骆马湖、微…湖、云龙湖、和拔剑泉等。
(二)旅游资源评价结论1、资源类型丰富徐州市拥有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为6类42种,属于丰富级。
在23处一、二级景区中,有15处为人文景观.8处为自然景观。
2、文化特色鲜明徐州是汉高祖刘邦故里,先后有13代楚王、5代彭城王受封于此,留下了大量古文化遗迹。
以两汉文化为集中代表的人文景观成为徐州旅游资源的主体。
两汉王陵葬群汉下画像石和汉兵马俑堪称“汉代三绝”。
3、地域组合良好旅游资源形成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以楚王陵、汉兵马俑、龟IU汉墓、九里山古战场为中心的两汉文化游览区,以环城国家森林公园、云龙风景区为中心的观光度假游览区,以彭祖祠、彭祖庙为中心的彭祖文化游览区,以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为中心的战争文化游览区,多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地域组合良好,有利于形成相对集中的景点布局.便于旅游线路申连,增强游客的感观效果。
关于徐州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调查报告
关于徐州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市场调查背景及说明一、调查内容·····························································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方式及地点·····························································第二部分:现状分析一、景区的认知度·····························································二、景区满意度·······················································三、淮海战役纪念馆的活动开展情况·················································四、淮海战役纪念馆经营情况·················································第三部分:总结一、优势分析二、劣势分析三、机遇分析第四部分、建议第一部分、市场调查背景及说明谈起徐州的旅游景点,红色旅游与汉文化是它的两个重要特色.作为著名的千年帝都,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徐州旅游调研报告
徐州旅游调研报告徐州旅游调研报告引言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本次调研以了解徐州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旅游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为徐州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一、徐州旅游资源1.1 文化资源徐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汉代“古井”、秦始皇巡游之地彭城、文豪曹操的陵墓和纪念馆等。
这些文化资源为徐州的旅游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和丰富的内容。
1.2 自然风景徐州地处北方平原之上,风光旖旎,以梁山为代表的山脉和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徐州旅游产业发展状况2.1 旅游接待能力徐州目前拥有较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包括酒店、旅游景区和交通设施等,可以满足大部分游客的接待需求。
2.2 旅游服务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于徐州的旅游服务普遍感到满意,特别是导游和酒店的服务质量得到了高度评价。
2.3 旅游宣传和推广徐州的旅游宣传和推广相对较少,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不高。
在吸引国内外游客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游客需求和满意度调查3.1 游客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游客对于徐州旅游的需求主要包括:了解历史文化、欣赏自然风景、体验当地传统文化和享受休闲度假。
3.2 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对于徐州的旅游体验较为满意,但也有部分游客对于酒店价格和交通设施表达了不满意。
四、发展建议4.1 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徐州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4.2 优化旅游服务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提高游客满意度。
4.3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结合徐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结论徐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优化旅游服务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徐州的旅游产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徐州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 )生搬 硬 套 多 , 创新 少 。这 是 我 国普 遍 存 在 的现 象 , 包 1 括徐州在内,许 多地 区盲 目的跟随形势,照搬国外的经验 ,缺少创新 徐州是一个旅游 资源十分丰富 的城市 ,而许多地区在开发旅游 资源时 , 缺乏深入的调 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只是随波逐流 , 匆忙开发,而真正属于 自己的东 西却少之又少 ;或者开 发的景 点平 平 无奇,没有什么独到之 处。 ( 2)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 向。这 是说人 们将 生态旅游
于资源 的合理适度 开发,可以减缓就业 压力,提高人们 的生活 水平 。 2、对 旅游者 的作 用 游客 通过生态 旅游 活动 ,可 以更 好 的了解大 自然 ,增 强人们 对 自 的认知水平,提 高审美情趣 ,从而提高环保意识,提 高国民素质 。 然 但生态旅游在造福人类的 同时,如果存 在滥用 、误用 的现象 ,也 将对 生态旅游地造 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如在 生态旅游 区内修建大型人 工景观及相关设施而造成 资源浪费;游客不服从规章制度 ,乱扔垃圾 给生态 区造成环境污 染;有的甚至会破坏脆弱 的生态环境 或扰乱当地
积 极 贡献 的 旅 游 活 动 。 “ 态 旅游 ”这 一 概 念 的 提 出 是 在 2 生 0世 纪 8 O年 代 初 起 ,当 时 就 得 到了旅游界 的认 同。到 了 2 O世纪 9 0年代 ,随着生态 旅游 在一些国家 的成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介入 生态 旅游 这一领域 ,全面推动 了生态 旅游 的发展 。进入新千年后 ,生态旅游 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重视 ,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联合国将 2 0 0 2年确定为 “国际生态旅游 年”并 召开 了世界旅 游峰 会 ,因此 带动 了 生态旅 游 的全 面发 展 。
徐州旅游现状分析及策划 (1)
徐州旅游现状分析及策划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古称彭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四千多年历史,为华夏九州之一,是历史上重要的商贸重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由于徐州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从而有着丰富的汉代文化,被称为汉朝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旅游界有了一句话:“明清看北京,秦汉看西安,两汉源头看徐州。
”同时徐州位于四省交通要地,以及又是淮海战役主战场,可谓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近年来,徐州旅游业不断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将结合一些前人的调查成果,从旅游资源、旅游季节、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及客源等多方面分析徐州旅游现状并进行策划。
一、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丰富度、质量、分布状况和地域组合会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规模。
徐州市拥有旅游资源基本型为6类42种(全国总数为68种),属于丰富级。
在23处一二级景区(点)中,有15处为人文景观(包括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8处为自然景观(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和生物景观类)。
表明古迹与建筑类,尤其是陵墓和陵园(两汉王陵葬群、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古城遗址(地下城遗址)、军事遗址(九里山古战场遗址、淮海战役遗迹)、人类文化遗址(大墩子遗址、花厅遗址)以及古民居(户部山民居)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构成了徐州市旅游资源的基础,大多具有国际吸引力。
而自然旅游资源中,除生物景观类(泉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具有国际吸引力以外,地文景观类(云龙山、马陵山)、水域风光类(云龙湖、骆马湖)大多具有国内吸引力。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故里,先后有13代楚王、5代彭城王受封于此,留下了大量古文化遗迹。
以两汉文化为集中代表的人文景观成为徐州旅游资源的主体。
两汉王陵葬群(汉代十八陵)汉画像石和汉兵马俑堪称“汉代三绝”,其中狮子山彩绘汉兵马俑为中国考古史的第三大奇迹,雕刻在古墓室祠堂中的汉画像石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称“江苏三宝”具有国际性吸引力。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展现了400余次古今大战之场景,以楚汉相争的九里山古战场以及淮海战役遗迹为代表。
徐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
徐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旅游管理徐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李洁徐州作为一个面临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近几年围绕旅游业的六要素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年就已经开始努力将旅游产业打造成徐州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殆尽,能源已经不再是徐州的优势产业。
2011年11月14日,徐州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决定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将徐州经济的支柱产业转为旅游产业。
要对徐州目前的旅游发展状况,对潜在的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全面的调查,制定出适合本地的旅游发展规划,以实现把能源城市转变为旅游生态城市的转型目标。
一、徐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徐州旅游接待能力逐年提升,来徐州的大的旅游团队明显增多,散客旅游者也大幅度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2014年徐州总计投资291.09亿元共编排旅游重点项目35个,徐州旅游的“蝶型”发展格局的雏形凸现:一体(汉文化)两翼(云龙湖集聚区、贾汪集聚区)。
2014年徐州旅游业进入江苏旅游的第一方阵,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3569.56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15.5%。
国内旅游人数3566.61万人次,增长15.5%;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29500人次,增长14.1%。
创造旅游收入430.48亿元,比2013年增长15.5%。
国内旅游收入423.46亿元,增长17.5%;旅游外汇收入2974.84万美元,增长17.2%。
徐州市旅游局完成改扩徐州旅游网站和建设智慧旅游基础数据库,点击量达到了238万多人次;完善更新徐州旅游官方微博,微博的粉丝量已达14万。
2015年徐州市将建设徐州智慧旅游,实现旅游与城市其他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重点开发各平台立体式游徐州系统的集成和功能。
(一)旅行社现在徐州市旅游局网站查阅的旅行社名录中,共有旅行社191家,4家可以经营出境旅游业务。
大部分是综合性的旅行社,但是也有专营性的旅行社包括侧重组团的2家,侧重地接的1家,侧重专线批发商的1家。
徐州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论文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旅游管理学生姓名周桐班级 Z旅游133学号 1361102323完成日期 2016年4月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以徐州旅游资源的种类、条件、评价以及区位交通、基础设施为依据,分析了徐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阐述了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针对徐州特有的情况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发展状况,借鉴旅游业发展较好地区成功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为徐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徐州;旅游资源;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徐州地处我国东部温带、亚热带交接地带,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徐州历史悠久,古称“彭城”已有6000多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先后有 13 代楚王、5 代彭城王受封于此,拥有 2574 年的建城史,具有大量古文化遗迹。
同时,徐州也是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两汉文化、红色文化和彭祖文化各具特色,自然山水、民俗风情独具韵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体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很单一与低层次,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来增强徐州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徐州旅游资源分类(一)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徐州拥有云龙山、九里山、香山等多个大小不同的山体资源以及云龙湖、微山湖等多个水体资源。
还包括徐州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泉山森林公园等。
(二)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徐州历史悠久,先后有 13 代楚王、5 代彭城王受封于此,所以徐州的两汉文化发展独具特色是汉文化的龙兴之地。
徐州市内有汉兵马俑、楚王陵、龟山汉墓等历史古迹旅游资源。
(三)军事文化类旅游资源徐州是我国东部南北要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素有“五省通衢”与“兵家必争之地”著名。
历史上在徐州一带发生的战争多达 400 余起,其中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有 200 多起,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晋楚彭城之战、秦末的楚汉相争以及现代的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论文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旅游管理学生姓名周桐班级 Z旅游133学号 1361102323完成日期 2016年4月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以徐州旅游资源的种类、条件、评价以及区位交通、基础设施为依据,分析了徐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阐述了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针对徐州特有的情况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发展状况,借鉴旅游业发展较好地区成功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为徐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徐州;旅游资源;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徐州地处我国东部温带、亚热带交接地带,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徐州历史悠久,古称“彭城”已有6000多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先后有 13 代楚王、5 代彭城王受封于此,拥有 2574 年的建城史,具有大量古文化遗迹。
同时,徐州也是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两汉文化、红色文化和彭祖文化各具特色,自然山水、民俗风情独具韵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体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很单一与低层次,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来增强徐州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徐州旅游资源分类(一)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徐州拥有云龙山、九里山、香山等多个大小不同的山体资源以及云龙湖、微山湖等多个水体资源。
还包括徐州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泉山森林公园等。
(二)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徐州历史悠久,先后有 13 代楚王、5 代彭城王受封于此,所以徐州的两汉文化发展独具特色是汉文化的龙兴之地。
徐州市内有汉兵马俑、楚王陵、龟山汉墓等历史古迹旅游资源。
(三)军事文化类旅游资源徐州是我国东部南北要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素有“五省通衢”与“兵家必争之地”著名。
历史上在徐州一带发生的战争多达 400 余起,其中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有 200 多起,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晋楚彭城之战、秦末的楚汉相争以及现代的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等。
二、徐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徐州市拥有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为 6 类 42 种, 属于丰富级。
在 23处一、二级景区中, 有 15 处为人文景观,8 处为自然景观。
(二)文化特色鲜明形成了以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主要内容的“两汉文化”;以九里山古战场、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为代表的“战争文化”同时,以彭祖园、淮海食品城饮食文化村为代表的“彭祖文化”。
(三)地域组合良好徐州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两汉文化游览区、战争文化游览区、彭祖文化游览区及休闲度假观光区大多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地域组合良好便于游客游览。
三、徐州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一)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东临黄海,西靠中原是东部沿海地带与中部结合地带,长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铁路、航空业发达,京沪线、陇海线在此交汇,大运河穿城而过,观音机场成为淮海经济区内唯一起降大型飞机的国家一级机场,已形成高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2)资源优势突出。
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11处、市级文物50多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单位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
徐州以两汉文化、战争文化和彭祖文化著名。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墓、汉画像石与汉兵马俑统称“汉代三绝”,汉画像石与南京六朝石刻,苏州园林并称“江苏三宝”。
徐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徐州一带发生的战争多达 400 余起,其中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有 200 多起,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晋楚彭城之战、秦末的楚汉相争以及现代的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等。
此外,徐州也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彭祖乃烹饪和长寿的象征,是徐州人的始祖。
因此,徐州的饮食文化也很发达,著名的有霸王别姬、鼋汁狗肉等。
自然资源以省级风景名胜区—云龙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泉山森林公园为代表。
徐州以两汉文化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与云龙山水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互相融合,交相辉映,资源种类齐全,文化特色鲜明。
(二)劣势(1)经济基础薄弱。
徐州处于江苏北部,经济比较落后而长时间重视工农业发展,忽略第三产业的支撑。
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资金支持,产品同质化严重。
(2)城市品牌形象差。
品牌形象差是徐州致命的弱点目前主要的是旅游服务水品低管理水品低接待能力不强缺乏专业人才居民素质不高环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3)同类旅游产品的市场替代。
不仅徐州存在汉文化旅游资源,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区也存在大量的汉文化遗址,而且徐州的汉文化并不是最出众的,所以徐州的汉文化旅游产品存在很大的威胁。
(4)临近旅游市场的竞争。
淮海旅游区的内部竞争十分激烈,从人文景观来看徐州比不上临近的开封、曲阜、洛阳等著名城市。
从自然景观来看,连云港的花果山、海岛度假区海岸带更胜一筹。
(三)机遇(1)政府政策的扶持。
政府鼓励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来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所以,为徐州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2)人们的需求增加。
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随之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更高档次,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充足,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增加,旅游业发展迅速。
徐州的旅游市场也十分广阔。
四、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一)徐州旅游资源缺乏吸引力徐州的旅游资源虽然种类多,规模大但整体分布零散,多集中在徐州下辖的县;里,缺乏标志性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整体价值、知名度不高,对游客缺乏吸引力。
比如,徐州云龙湖景区东依云龙山,西连韩山,水域面积比杭州西湖的面积还要大,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是集科普、观光、游览、休闲、生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但由于缺乏鲜明的文化脉络,缺乏适度的宣传与合理的景区规划以及标志性的景点代表,以致使得云龙湖景区在本地人的心中知名度很高,在外地游客心中知名度不高游玩率也不高,在名声上更加比不上面积比它小的西湖景区。
(二)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徐州旅游资源种类齐全,但整体的开发利用率不高,属于较低层次的旅游景区,缺乏独具特色的景区景点。
到目前为止全市有14家4A级景区但大多数集中在徐州下辖的区县里。
其余都是像云龙山、彭园等大众型的景点,缺乏观赏性和愉悦性也没有个性和鲜明的文化,所以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高。
如果对徐州的两汉文化好好规划开发与宣传,应该能成为徐州特色的支柱型的景区,这样既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又可以带动这条线上的其他景点。
(三)徐州旅游客源不足就目前来看,徐州的旅游客源大都来自本市及周边地区、旅游客源不足。
外国游客更是不足且目的性强、停留时间短,大都不会去游览就算游览也是去知名度比较高的景区。
就旅游客源来看,徐州与附近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就像龟山汉墓、白集汉墓、茅村汉墓由于交通及开发与宣传力度等因素影响,游客甚少;狮子山楚王陵虽气势雄伟、近在市区,交通方便,但由于内容单调、景点单一、配套设施不齐全,日游客量亦为数不多。
还有一些景点因为缺乏文化性、娱乐性、参与性更是被游客所遗忘,比如徐州西游记宫等旅游客源严重不足,造成景区最终以失败关门告终。
(四)徐州旅游商品的开发不足徐州旅游衍生品旅游商品开发严重不足。
像徐州特产,蜜三刀小孩酥等都是以撒装或小包装的方式,徐州特色的沛县狗肉等知名品牌的包装也跟不上游客的需求。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好看的外表包装既能美化自己又能吸引游客的审美需要,这样才能让游客甘心去购物花钱。
如果包装简陋,就算食物本身味道特别好很值得品尝,游客也不会花钱去买。
所以,徐州旅游商品开发方面也要更加精细更加有特色。
(五)旅游六要素不协调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
徐州在“食、住、行”三方面做的很好。
众所周知,彭祖是徐州人所以徐州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许多菜品也是叫人吃了一次还想吃第二次第三次回味无穷。
住的方面,徐州全市范围既有开元名都5星级酒店又有如家、七天等快捷酒店。
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铁路、公路、航空业都很发达,而徐州市内的小交通更加便利,市内公交线四通八达到知名景点也很便利。
但对于“游、购、娱”这三个要素,做的就不如前面的要素好,对于旅游来说,游购娱才是旅游的重中之重,是旅游的主导。
而食住行则是载体是帮助游购娱的。
徐州目前的旅游现状是游、购、娱较差,留不住外来游客。
五、徐州旅游资源开发的改进措施(一)保持和发展旅游资源的特色任何景区的发展都需要具有特色,特色是景区的灵魂,有特色的景区才最具吸引力,有吸引力才有竞争力。
自然风景型的景区在开发上应该保留其特色的自然风光的特色;人文型的景观在开发上应该保留其历史文化方面的特色,不应随便改变景区原有的特色。
比如徐州的微山湖景区为了让游客体验真正的渔民生活,让游客吃住在船上游船捕鱼等等。
徐州的两汉文化规模比较大也比较完整,如果整合开发好可以成为徐州独具特色的景区景点,成为徐州代表性的景点。
(二)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1)旅游资源开发要有针对性。
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来说,可以针对他们对之前的回忆可以开发军事旅游,淮海战役、台儿庄战役都是在徐州打响的,淮海烈士纪念馆都是很好的纪念。
针对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游客,可以开发两汉文化,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可以让游客更好地感受两汉文化。
对于现在比较流行的吃货,可以推出舌尖上的徐州旅游线路,带他们吃遍徐州各大美食小吃让他们从另一个方面感受徐州的魅力。
(2)旅游资源开发要有互动性。
旅游的服务对象是旅游者是人,所以加强与游客的互动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3)旅游资源开发要有辐射性。
徐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开发,形成辐射面。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这样才能增加旅游流带动徐州的旅游业发展。
(三)注重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对于外地游客,可以开发徐州著名的两汉文化、战争文化既要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又要保留景区的原有特色。
要培养外地游客的观光旅游与过夜旅游,让游客更加全面的体会徐州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与休闲文化;对于本市居民来说,可以将观光旅游转变为休闲周末游,云龙湖、小南湖景区周末可以为游客提供野营休闲的地方,让游客既可以更好地亲近自然观赏风景又可以体会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四)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对于徐州旅游的现状,政府应该加大管理。
对于景区的质量、服务的水平等都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旅行社应该加大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对于旅游饭店也应该加大指导力度。
可以培养旅游专门人员来规范管理徐州的旅游业。
(五)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就徐州各大景区的游客量来看,游客人数不多。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景区的宣传力度不大。
像徐州的一些知名景区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都很陌生,虽然徐州的旅游部门也经常组织促销、宣传来招来游客,但与周边的发达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