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投资企业实施国民待遇。 三是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不断对贸易、金融等领域的 改革提出要求,尤其是在复关/入世谈判过程中,不断对外贸体制、
外汇管理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 制进行深入的改革。 四是兼顾区域平衡发展。如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资源富集 区的开放开发,鼓励沿边省区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
竞争压力。对于最不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是 以新的“伙伴和援助者”的形象出现的。
• 三、三十多年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 (一)开放与保护的关系
• 其本质是如何处理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对外开放具有“推动改革效应”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增强竞争效 应”,可以增进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开 放过程中体现公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就业问题。
• 4、互利共赢阶段 (2019年后 )
• 一方面,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 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 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 全高 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 另一方面,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涉 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处理与他国的关系,将继续以自 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 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 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 家的正当关切;二是对于现行国际规则的看法,将继续按 照通行的国际经贸 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 者权益;三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问题,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 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 四是关于处理 经贸摩擦问题,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 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 处理经贸摩擦。从最初提出对外开放,到利用国内国外两 种资源、 两个市场,再到明确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立足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适应性开 放,进入到全球化视野下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 全 球化的战略性开放阶段
• (四)对内与对外的关系
• 处理好对内与对外的关系注意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 一是对外开放的同时更需要对内开放。
• 二是积极利用外需的同时更需要扩大内需。
• 三是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更需要合理利用内资。
• (五)质与量的关系
• 三十年来,由于过于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等“硬 指标”,中国外经贸的“量”迅猛发展。相对应 的是“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主要表 现为贸易的效益和利益不高,技术溢出效益不明 显,而且代价巨大。易尤其是出口的数量不应再 被视为追求的目标,而更多的应被视为推动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工具。
到面(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步推进和深化的过程。 2、全面开放阶段 (1992邓小平南方讲话到20世纪末 )
在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表现为: 一是开放的战略格局开始由沿海经济特区向内地扩散,对外开放
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 二是开放的战略 重心开始由体制试点向全面制度建设转型,由政 策导向逐渐向市场导向转变,如深圳、厦门特区已开始逐步对外
二、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 1、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
断上升,贸易结构、贸易流向、贸易方式和贸易 主体均趋向优化。
• 2、对外开放促进了对外经济活动的迅猛发展,也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增长 奇迹”引起世人瞩目。
• 3、中国正成为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对于发 达国家而言,中国的快速增长对其具有庞大的利 益。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 阶段类似,中国对某些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
作,建立边境自 由贸易区与跨国经济合作开发区。
• 3、体制全面接轨阶段 (2019年到2019年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 2019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 放不仅按照自己的时间表逐步展开,还将在国际制度规范 下开放。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即由有限范围 和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 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由 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 与WTO成员之间的 相互开放。
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英语系09级 姚娅
• 分为三个部分: • 一、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四个
阶段
• 二、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 三、三十多年对外开放的基本
经验
一、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四个阶段
1、试验探索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 ) 以重点开放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并赋予特殊优惠政策为主要 特征,经历了一个由点(经济特区)到线(沿海开放城市,由线
• (六)产业之间的关系
• 发展的阶段性和国际分工的现状决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 实质内容是围绕制造业和制成品贸易展开的。在已经成 为第三大贸易体的情况下,制成品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 面临着挑战,转型的压力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 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撑、联动发展的。没有发 达的农业和制造业为基础,服务业也不可能健康发展; 落后的服务业水平也会成为制约农业和制造业进一步发 展的瓶颈。为此,中国在入世后将服务业的开放作为对 外开放的重点环节,希望以此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改 善服务提供能力,从而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 持。这无疑是正确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农业和制造 业的进一步开放问题,加快升级换代的步伐,三次产业 的发展缺一不可。
• 之前的对外开放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开放特点,依靠优惠政 策推动出口、鼓励外商来华投资。WTO框架下的非歧视、 透明度等原则使这种政策性开放的空间缩小。入 世后, 通过清理、修订和颁布与涉外经济、贸易、投资和知识产 权有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符合 WTO规则的统一、透明的法律体系。新制 定的《立法 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法律法规使立法公开 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行政许可法》对政府行为的透 明度提出了更加严格、具体的要求。总 之,通过切实履 行入世承诺,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从体制层面全面与国 际规范接轨的阶段。
• (三)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 通过适当分权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已经成为经济改 革的成功经验之一。应继续给予地方自主权,允 许区域性、地方性的贸易和外资发展战略,但这 需要与国家整体外经贸发展战略相统一,应保证 国家统一的贸易政策能够在地方得到贯彻实施。
三、三十多年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 在诸多的文献中,这些基本经验包括:以 邓小平理论指导对外开放、走渐进式开放 道路、开放与改革及发展并举等等。除了 这些基本经验之外,有人认为,如下“十 大关系”既来自对外开放三十年一些成功 的经验,也来自对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反思, 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 深层次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