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类播音稿
国学经典朗诵稿6篇(经典)
国学朗诵稿国学经典朗诵稿6篇(经典)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朗诵稿吧,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的朗诵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朗诵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经典朗诵稿篇1开场白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女: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男: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男: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结束语男:书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
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
女:书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
男: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女:读书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合:读书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男:智慧充盈,笑迎黄河东入海,我们的声音浑厚而有力。
女:品味书香,坐看云卷云舒时,我们的神情从容而淡定。
合:读书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男: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合:老师们,同学们,再见!。
国学经典朗诵稿篇2尊敬老师、亲爱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精神宝藏!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全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国学经典系列广播稿范文
国学经典系列广播稿范文
各位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国学经典系列"广播节目。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孕育了诸多经典名著。
今天,我们就让这些博大精深、淳朴厚重的国学智慧为您续写华章。
(简洁介绍每期节目内容)
谨以此节目,与您共同回味经典之美,体味箴言典故之意蕴,汲取其中的人生哲理。
让我们怀着虔诚之心,聆听先贤的睿智箴言,追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合适引用名句典故,娓娓道来)
古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愿大家在浩瀚的国学经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为今生增砖添瓦。
让我们与先贤对话,与古人把脉,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化繁为简,用典启智!
人生因书得开阔,国学因人而真知。
下期";;"节目,我们后会有期。
有关国学经典的广播稿
有关国学经典的广播稿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广播,我是主播_____。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经典的世界,感受那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光。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
它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又似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浩瀚的文化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论语》,作为国学经典中的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开篇的几句话,就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学习知识并时常温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正是君子的风范吗?孔子的这些教诲,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孟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激励着无数人在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奋起。
它告诉我们,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这样,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和能力。
《老子》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它让我们明白,世间万物的规律和本质并非是能用言语轻易表达清楚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和领会。
国学经典不仅在道德和哲学方面给我们启示,在文学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价值。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的诗歌优美动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美好的爱情场景。
唐诗宋词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李白的豪放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展现了他的自信与豁达;杜甫的沉郁顿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苏轼的旷达乐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国学主持词3篇_主持词_
国学主持词3篇开头:男: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根;女:国学经典是炎黄子孙的魂。
男:悠悠中华,浩浩文化;女:灿烂文明,光照千秋!男:千古华章,珠玑。
女:篇篇锦绣,滋养着中华儿女!男:今天,我们从浩瀚的国学海洋中,撷取了几朵浪花。
女:用我们的心灵和声音,去复原浪花的优美与洒脱。
男:壮怀女:激昂。
合:让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经典文化合:请欣赏“”第一篇章(七)(八)第二部分男:临钢小学掀开了中华诗歌的宝库;女: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悠悠远古跳跃出来。
男: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祖国花朵的笑脸;女: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我们口中传唱出来。
合唱:春晓伴舞请欣赏第二篇章古诗朗诵送方外上人(唐)刘长卿终难忘雨雪(唐)祖咏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夜雪(唐)白居易送兄(唐)七岁女男: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著名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不朽的诗文。
女:反映自己的心境和遭遇,把对国家的责任或对人生历史的感慨表达的淋漓尽致。
请欣赏:易水歌(战国.荆轲)垓下歌项羽大风歌(汉)刘邦结束语:男:诵读经典;大家:从我开始;男:经典诵读;大家:用心感受。
合: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诵读经典,陶心冶智,诵读经典,博古通今。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合:大家好!男:今天,我们全县中小学师生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桓台县“我们的节日--中秋篇”国学经典诵读展演。
女:这次展演,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男:这次展演,也是我县“营造书香桓台,共建文化名城”活动的一个缩影。
师男生女: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师女生男: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师男:为了进一步实施我县国学经典诵读工程,营造国学经典文化学习氛围,深化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县举办了以为主题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师女:各个单位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精心组织。
注重活动效果,更注重活动的过程,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
国学广播稿子范文
国学广播稿子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国学小广播,我是你们的主播[名字]。
今天啊,咱们就像穿越时光的小探险家一样,一头扎进国学这个神秘又有趣的大宝藏里。
咱们再讲讲古诗词。
李白大家都熟悉吧,那个浪漫得不得了的大诗人。
他的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哇塞,他把庐山的瀑布写得简直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银河一样。
我每次读到这句诗啊,就感觉自己好像站在那个瀑布下面,那水“哗啦哗啦”地冲下来,特别壮观。
还有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你看这春雨啊,就像一个懂事的小精灵,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就悄悄地在夜里来了,滋润着大地,都不打扰人们睡觉呢。
这古人啊,怎么就能把这些自然景象写得这么美这么生动呢?
国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比如说司马光砸缸。
小伙伴掉进缸里了,其他小朋友都吓傻了,只有司马光啊,他脑子转得特别快,拿起一块大石头就把缸砸破了,救出了小伙伴。
这就告诉咱们啊,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慌张,得冷静想办法。
国学就像是一座超级大的游乐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
咱们今天只是在这个游乐园里逛了一小会儿,以后啊,还有更多好玩的东西等着咱们去发现呢。
今天的国学广播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国学,从国学里学到好多好多有用又有趣的东西哦。
咱们下次广播再见!。
国学朗诵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大家朗诵关于国学的演讲稿。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我们文化的根基。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国学,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首先,我要朗诵的是《大学》中的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国学教育,正是为了培养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具备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接下来,我要朗诵的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断温习,与朋友交往应该热情友好。
国学教育,正是要培养我们勤奋好学、乐善好施的品质。
再让我朗诵《中庸》中的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真谛,即顺应天命,遵循自然规律,通过教育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
国学教育,正是要引导我们青年学子顺应自然,追求真理。
接下来,我要朗诵的是《诗经》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国学中的人文关怀。
国学教育,正是要培养我们关爱他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再让我朗诵《道德经》中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告诉我们,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
国学教育,正是要引导我们青年学子追求真理,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
最后,我要朗诵的是《易经》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像天一样刚健不息,像地一样承载万物。
国学教育,正是要培养我们青年学子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品德。
亲爱的同学们,国学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
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国学,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国学经典广播稿13篇
国学经典广播稿13篇国学经典广播稿1下面,进入《国学小讲堂》!本期《国学小讲堂》是我们的第一堂课。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弟子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弟子规》是一本只有1080字的小册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规》中,它们有明确的行为规范。
《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
他在研究《大学》、《中庸》的领域里,颇有建树,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学者。
他创办了一所学校,叫敦复斋。
后来,他根据传统对蒙童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叫《训蒙文》。
据传,后来有一位叫贾存仁的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修定,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也就是我们今后几期将要诵读和学习的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广播稿2今天5月20日我们国家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营养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学生中挑食、厌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喜吃零食、不爱吃主食的习惯,导致学生中营养不良者日益增多。
再加上学习、精神的压力很大,这就容易患上贫血等疾病。
同时部分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学生片面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达15,3%。
小学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
良好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影响其身心发育的三个重要因素。
青少年日常饮食应多样化,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营养,保证身体发育所需。
青春期饮食应注意:1、养成吃早餐的良好习惯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吃好早餐。
上午紧张的学习和活动,要求早餐必须含有充足的热量。
有些学生早晨匆匆忙忙凑合着吃一点就赶去上学,上了两节课,肚子就空了。
等到第三、四节课就出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影响正常的学习。
因此,早餐要特别予以重视,应占一天总热量的1/3,可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鸡蛋、牛奶、花生、大豆等,以保证学生们能精力充沛地学习。
国学朗诵稿
品国学经典传中华文化1: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
2:看青山依旧,唱大江东去。
3: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从远古奔向未来,从洪荒奔向文明。
4: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结晶,走进这座智慧的宝典,徜徉在五千年的文化长河里,让人振奋,让人自豪……1:凛凛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咚咚动地鼙鼓,猎猎旗卷楼兰。
2:字字是对历史的凝视,篇篇是对时代的沉思;合:让我们沿着历史长河的古道,溯流而上。
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1:当,我们掬起一捧长江水,可曾想到过-它的源头,在这片天荒地老的时空里,似乎一切都变得单纯而宁静。
2:于是,我们听到了孔子的感慨,庄子的歌唱,屈原的长叹。
3:目极千里,伤心悲兮;魂兮归来,哀江南兮。
4: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
1:一身戎装,少年将军,英姿飒爽;秋波顾盼闺中红妆,楚楚动人。
2:星河耿耿,银汉迢迢。
3:千回百转,千淘万漉。
唐宋文学溢彩流光,照亮了中国文学的-长廊。
4:白居易,听一曲琵琶,泪洒青衫。
1:范仲淹,登楼远望,心忧天下。
2:杜甫遥望,国破山河在,老泪纵横。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4: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
4: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深情脉脉、离恨悠悠1:这里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悲愤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这里有床前明月的故乡情,也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
2: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4:走过洪荒,走过秦汉,当唐风宋韵也渐去渐远的时候,我们见到了二十一世纪初露的曙光。
1:一条连接民族文化的链环,一端牵着远古,一端指向未来。
国学经典的广播稿
国学经典的广播稿国学经典的广播稿(14篇)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漂亮才会有更好的节目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广播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的广播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的广播稿1主持甲:金色的年华,阳光灿烂,我们是中华少年。
少年时光,我们亲近经典。
主持乙:金色的年华,如梦如幻,我们是新一代少年。
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
主持甲:今天,我们与圣贤为友,主持乙:今天,我们与经典同行。
合: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中午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广播.主持甲:昨天我们了解了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三字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本道德风范的启蒙读物——《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内容合乎我国古代礼仪道德和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又合辙押韵,便于诵读,虽然已经过去了300多年,流传至今,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熏陶以及现代社会人际和谐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持乙:《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吧。
播放《弟子规》(节选)弟子规(节选)弟子规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主持甲: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主持乙: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主持甲: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美好的人生是诗意人生。
小主持人国学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以小主持人的身份,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国学的演讲。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国学的大门,感受国学之美,传承国学之魂。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国学的起源。
国学,又称汉学、儒学,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秩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领略国学之美。
国学之美,美在博大精深。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从《诗经》、《尚书》到《论语》、《孟子》,从《道德经》到《孙子兵法》,每一部经典都是智慧的结晶,都是我们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国学之美,美在韵味悠长。
国学文化内涵丰富,既有哲理的深度,又有诗意的韵味,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在国学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仁爱”、“礼治”、“中庸”等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礼待人,追求和谐,实现社会的和谐。
孔子曰:“中庸之道,其至矣乎!”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中庸之道行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道家思想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告诉我们,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只有通过心灵的感悟,才能领悟道的真谛。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即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法家思想则强调法治,主张以法治国。
韩非子曰:“法者,国之权衡也;权者,民之主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利器。
法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广播稿10篇
国学广播稿10篇国学播送稿1A: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底蕴丰厚,隐藏丰富的为人处事的阅历和道理,其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
B:是的,作为儒家所谓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展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完善为“仁、义、礼、智、信”。
汉代以后,“五常”贯穿于整个中华伦理的进展过程,成为中华传统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A:嗯嗯,没错,提起“五常”,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古代的名人故事。
唐太宗仁德布于四海,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仁”;关云长“义薄云天”,让我们知晓什么是“义”;花木兰替父参军,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礼”;文与可“胸有成竹”,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智”;“千金难买季布一诺”,让我们理解什么是“信”。
B:那么今日,我们将带着大家重新熟悉“五常”,体会其新的时代内涵。
仁“仁”: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人与人相互亲爱。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是以亲子之爱的心理根基,而又高于亲子之爱的人性的自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地。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标准聚拢在一体,形成了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构造,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牺牲生命,即“杀身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儒家讲的“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妙的情操。
《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
”有时候,用“仁”来指对万物生育的事物有恩情。
古代特殊推崇仁政,认为行使仁义的人才可以叫做王。
从孔子提倡“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品德”。
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地,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抱负。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进而上升对他人的爱。
仁,不仅是最根本的、最高的道德标准,而且是最普遍的道德标准。
【广播稿】国学经典广播稿
国学经典广播稿在悠远的岁月长河中,国学经典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文明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细细品味那些历经沧桑的智慧结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易经》中的至理名言,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坚韧不拔,以高尚的品德去承载生命的重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中的这两句,宛如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喜悦。
学习,是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朋友,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知己。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与志同道合者共话人生,岂不快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它描绘了春蚕吐丝到死,蜡烛燃尽泪始干的感人画面,寓意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是古人对于读书的赞美。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心灵的良药。
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无尽的宝藏,收获无尽的喜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不受距离的限制,只要心与心相通,天涯海角也能成为比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他用这铿锵有力的诗句,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生命的坚定信念。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国学经典的光辉照耀每一个角落。
2023年国学经典广播稿(通用10篇)
2023年国学经典广播稿(通用10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国学经典广播稿篇一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原来的我一直认为,除了我的家人以外,没有多少人能给我带来欢乐--直到那件事发生,我才改变了想法。
那一天,我弹完琴回家时路过菜市场。
说实话,我挺讨厌菜市场。
到处污水横流,稍有不慎就会摔倒,弄得满身污黑。
就在我准备过丁字路口时,耳后突然传来了一声惨叫。
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摔倒了。
我刚打算走过去帮助他,可是仔细一看那小男孩的身上实在太脏了。
满身污泥,脸又小又黑,与黑炭无异,看起来足足有一个星期没有洗澡了。
我犹豫了。
他哇哇的哭着,声音越来越响亮。
路边的行人不住的抱怨:“谁家的.小孩哭成这样了也没人管。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没有一个人向这个孩子伸出援手。
看着那个孩子,我不禁可怜起他来。
一个孩子,摔了一跤,身边没有亲人,没有人哄他,没有人管他。
于是我向男孩伸出手,他立刻拽住了我,似乎充满信任,我的心一热,赶紧扶他站起来。
他破涕为笑,只是嘴里不停说着:“我要爸爸,我要妈妈。
”我就带着他找他父母,找到以后,他父母紧紧拉着小男孩的手,连身谢我,好像我很伟大一样。
那一刻,我明白了真正的快乐就是帮助完别人后,给了别人快乐后体会到的快乐!国学经典广播稿篇二下午就说,辛苦了一天,希望我们的节目,能让您紧张的一天得到放松(开场不用太长,只要配上优美的音乐,配上主持人缓缓的声音,效果应该不错)2. 同学们,中午好(下午好)!校园之声广播站今天中午(下午)的播音又与大家见面了,我是今天的节目主持...一首歌曲之后欢迎回到我们的节目中来。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节目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收听,让我们在明天同一时间再见!3、《佳文共赏》开播语:绚丽色彩,缤纷校园,体味文学,情感生活,佳文共赏带你走进文学殿堂,与你共享佳文。
【广播稿】国学经典广播稿
国学经典广播稿
尊敬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它们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智慧的彼岸。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周易》
中蕴含的哲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自强不息,以厚德承载世间万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是《论语》中的名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总能从他人身上学到宝贵的知识,要学会虚心向他人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杜甫的名句,激励我们勤奋学习,不
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是《老子》中的智慧,告诉我们,伟大的事
业都是从脚下开始的,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就能创造辉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李商隐的千古绝唱,让我们
懂得了奉献和坚守的意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
名言,告诉我们,要胸怀宽广,无私无畏。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它们历经千年,
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让它们在新时代焕
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国学经典的海洋中遨游,汲取智慧的养分,为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翱翔在知识的蓝天!祝愿大家晚安,好梦!。
国学经典广播稿
国学经典广播稿国学经典广播稿男:晨曦比往日更加柔婉。
女: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
男:玫瑰在郊外盛开。
女:进入话语的情境,咀嚼美妙的语言。
男: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女: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欢迎您收听国学经典!男:我是播音员……女:我是播音员.....女: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的节目有《古诗词欣赏》男: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同学们应多学学我们古典的诗词,感受一下诗词的快乐。
女:让我们重拾古诗兴趣,在古诗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下,陶冶情操,将祖国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男: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诵读古诗,歌唱古诗,将中华古典诗词唱响校园,唱响神州吧!下面请欣赏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孟郊写的古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女:同学们, 你们听了这首古诗歌,是不是有一种想掉眼泪的感觉?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
古诗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相连,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这种骨肉之情通过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唯恐儿子迟迟”难归的心情男:作者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讴歌: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从而寄托了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是啊,“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们把这首古诗朗诵一遍吧!女:接下来赏析李清照的两首古诗,都为《如梦令》,学习李清照的诗,当然要了解李清照了。
李清照是北宋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早年的李清照是活泼的、幸福的,聪颖高雅。
中年的李清照是忧伤的、离愁的、多情的。
李清照45 岁那一年,是人生的转折,金兵已入侵北宋两年,她和赵明诚住了20 年的山东青州府已失陷,家藏十余屋的书画古器被焚,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在南京即位。
赵明诚南下江宁任职,李清照南迁。
第二年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带着丈夫的遗物在战乱中奔逃。
下面大家请听我们为大家朗读一遍。
女:昨夜雨疏风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种默契叫心有灵犀,有一种感觉叫妙不可言,有一种幸福叫做与书相伴。
《国学采薇》让你走近国学大师;了解名家名作,沉醉淡淡的墨香之中,徜徉在优美的诗歌之中。
老师们、同学们校园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播音员###,今天的“国学采薇”要和大家讲的是“喜剑与用谏的赵文王”。
赵文王本名何,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之子。
继其之后成为赵国国君,又称赵惠文王。
《庄子·说剑》篇中,记载了赵文王对剑术的喜好达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终因好剑事、废国政而埋下了祸根,“如是三年,国衰,而诸侯谋之”。
太子悝忧心此事,便请来了“能说王之意止剑士”的庄子。
众人都知道,要让赵文王放弃自己深喜好的剑术,无异于虎口拔须。
太子悝虽然心存忧虑,也不敢贸然进言。
左右询问,终于找到一个可能达到进谏效果的人。
庄子似乎正有替赵国劝说赵文王的打算,他不受使者千金,随使者往见太子,在表明来意之后,便请求太子为其制作剑服,三日之后就面见了赵文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内无惧心地对赵王说道:“听说大王喜好剑术,因此以剑来见大王”,开门见山,投其所好,令赵文王毫无防备之心。
赵王于是问庄子的剑有何禁御之法,庄子虚言其“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进一步勾起赵文王对剑术的好奇心理。
随之,以剑法暗示赵文王,言之上乘剑法要虚发先至,而不在于对剑术的玩弄。
但此时赵文王已对庄子所言的剑术充满了强烈的好奇,令其先作休息,等候设一场剑戏,再一览庄子所言的神奇剑术。
于是赵文王命令剑士竞争了七天七夜,赛出五六个精英,要与庄子比试。
庄子也随声附和道:“望之久矣!”与赵文王预演的一场剑戏,此时正式拉开帷幕。
庄子先陈言自己所御有三剑,愿先作简介再试剑。
在摆开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之后,赵文王首先便问到:“天子之剑何如?”既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又正中庄子意怀。
庄子坦言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将剑的威力由通俗化为虚幻,同时又不失去其吸引力,对剑的威力的描述让赵文王一听便如有所悟,瞬间又颇为思慕而不能得,因而茫然自失,进一步转问道:“诸侯之剑何如?”庄子将诸侯之剑的制成更加具体化:“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玄远的威力也同样令赵文王目瞪口呆。
此时赵文王已急于要知道庶人之剑的威力何如,而庄子却不循前言,将赵文王所喜好的一类“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的剑士击剑场景,端于其前,令人在前后三剑的对比中,感受到强烈的反差!由玄远高深、威力无穷的天子剑和诸侯剑,走向粗俗短浅、一无用处的庶人剑,短暂鲜明的过渡中,即刻让赵文王认识到了第三类剑术的肤浅。
庄子顺势加深,认为赵文王所喜好的庶民剑术无异于斗鸡,于争斗
中一旦命尽气绝,于国事什么用处也没有!而“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一语击中赵文王的要害,令其顿时恍然觉悟。
深好剑术的赵文王,在被庄子揭穿自己所喜剑术的本质时,由不能安坐定气,到痛觉前非,“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生动地呈现出一个知过能改,勇于承担过失,强于自律的国君形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甚至看到了一个十分有人情味,又有着孩童心的赵文王形象。
他在与庄子的对话中,得知了自己平时所好的剑术乃是连诸侯之位都不如的平民剑术,并且于国事一无益处时,并不是雷霆大发,龙颜大怒,而是茫然自失,陷入一番思索的情态之中。
坦直式的自我反省,令人心生敬佩,平添了几分亲切之感。
继而在面对庄子的正面诘难,直指其所好剑术无异于斗鸡,身居国君之位却喜好此类剑术,令臣下也为之感到不可取之时,赵文王更是一无掩盖,显露出极为自然的觉醒和羞愧之心。
他甚至一时不知该如何遮掩这种恍然大悟后的悔悟和羞惭,像个孩童一样不知所措,牵着别人走回自己的地方,令人献给庄子食物。
这时的赵文王由于内心不平之气不能自安,悔悟之情又无法言表,只好围绕着使自己知道过错的人,反复转了三圈。
既是为安定内心,排解和平复心绪,又是受谏的赵文王对庄子所做的自然的答谢表示。
这一连串的行为表现,都展现了一个既富有自知之明又具有可贵的宽容心和知错愿改精神的赵文王。
这个艺术形象往往为后世的读者所忽视,而被掩盖在庄子的辩说艺术之下。
其实,《说剑》篇不仅刻画出了一个善辩、思维缜密和睿智的庄子,同时也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赵文王形象。
他虚心接受臣民的建议,既不蛮横,也不暴躁;同时心胸坦诚宽阔,对于给自己进谏的人,又能善意对待。
毫无忌恨和独断专制的行为。
庄子的多才善辩,正是建立在赵文王的人情味与理智化基础之上的,离开这些,其论辩不足以取得成功和良性化的效果,也不足以使赵文王幡然悔悟并痛改前非。
善用谏言的赵文王,随即用行动验证了自己的坦诚和决心,毅然与之前的错误嗜好诀别,安心深居宫中,三月不出,远离剑士和游乐误国的行为。
这些都证明了赵文王作为一名君主的虚心纳谏和心胸气度。
如果说庄子的辩说是一根直中靶心的箭,那么赵文王的虚心和气度,就是托起此箭的弓,箭一离弦,弓即复位,彼此都找到了合适的正处。
史料记载的赵文王,正是一位具有如此虚心纳谏和明辨事理能力的君主。
据记载,赵惠文王在位时赵国文有蔺相如、平原君,武有廉颇、李牧、乐毅、赵奢等大臣,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而在后世,这些大臣的声名又往往都盖过了赵文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文臣武将。
但殊不知也正是这位君主的善纳谏言、知人善任和识过能改,才成就了这些文臣武将的美谈佳话。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惠文王时赵国得楚和氏璧,而秦王欲以城换璧,令赵国上下左右为难。
当此之际,赵惠文王听取宦者令缪贤的推荐,召见了蔺相如,虚心听取蔺相如的建议,“宁许以负秦曲”,争取事理的主动。
后又果断任用才士,委命蔺相如前去会秦换璧,以维护国家声誉,最终成就了一代名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佳话。
在赵国与秦国进行渑池会面前,赵惠文王曾经“畏秦”使诈,因而不想去参加。
廉颇、蔺相如进谏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惠文王接受了二人的意见,不顾虑个人安危,去赴渑池约会。
廉颇又提出为了断绝秦国想扣留赵王做人质来要挟赵国的念头,如果赵惠文王“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赵惠文王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建议,舍己为国,以国事为先,确实难能可贵。
同时赵惠文王的纳谏,又并非是没有主见、盲从轻信的,而是经过一番比较分析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后半部分记述秦伐韩时,针对是否救韩的问题,赵惠文王召集群臣进行商议。
“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
’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
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结果大获全胜。
这表明赵惠文王善于权衡对立意见,认真思索比较,并最终做出少数人同意的决定。
不能不说是一种胆识和智慧。
另据《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赵惠文王打算出兵攻打燕国,苏代替燕国向赵惠文王讲述了“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便幡然醒悟,认识到赵国与燕两相和好,联合抗秦的重要性。
于是,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这些都证明了赵惠文王不是刚愎自用或盲从谏言,而是从谏如流、取舍从优,具有判断抉择和知过即改的能力与特点。
从《庄子·说剑》篇为我们勾勒出虽不显著但甚为明晰的赵文王形象,到走进历史上真正的赵文王,我们都可以看出其虚心纳谏、从谏如流的个性特点。
从注重宣扬道家思想的《庄子》中,看到其另一面有关历史人物的描述和形象塑造,确实是不意之收获。
历史的记载往往只偏重某一方面,如果我们能清晰地思索,辩证地看待,却并不妨碍我们看到人物清晰全貌的目的。
有一朵花开的时间需要去等待;于等待中细听花开的声音
有一盏茶浓的间隙需要去品尝;在品尝里静观茶叶的沉浮
花开花落、茶沉茶浮;心情积蓄、味道几何;生活于无名之中会生发一种流浪天涯的冲动。
如果可以就让我们一起;在快乐的海洋里翱翔!
让如果可以;就让我们一起手牵着手、肩并着肩。
如果可以,就让我们浪迹国学世界。
老师们、同学们;校园之声又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让我们伴随着这动人的旋律结束今天的节目,同学们;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