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合集下载

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

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

1 学生自主学习
2 教师合理引导
3 家庭学校社会配合
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

全面素质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二)促进教师成长.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重点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
(三)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一、前言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之一,其目的在于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从基本理念、目标、特点和实施情况四个方面对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二、基本理念1.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

2.科学发展观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发展观,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教育中注重平衡各方面需求,避免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损害长远利益。

3.多元化教育体系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化教育体系,注重培养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

这种理念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差异化要求。

4.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即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魄、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素质,强调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5.适应时代需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紧跟社会进步的步伐,注重培养具有现代化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目标1.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这种人才不仅具备优秀的知识水平,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

2.促进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差异化需求。

通过因材施教、多样化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提高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创新能力,即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形成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培养具有现代化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四、特点1.多样化教育体系新课程改革倡导多样化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个层次。

这种特点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差异化要求。

2.因材施教新课程改革强调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差异化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答: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定,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

这里的“学生”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

这里的“发展”是指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现行课程体系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差异性。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新课改基本理念

新课改基本理念

新课改基本理念新课改是指中国教育改革中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贯彻全面素质教育思想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贯彻全面素质教育思想。

全面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智力能力、身心健康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二是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新课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

新课改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注重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三是注重学习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而新课改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还注重多元智能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发展多种智能,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创造积极、开放、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

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四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个体差异。

新课改提倡综合评价,将教育评价从单一的知识考试转变为多元化的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科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还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方式比较固定和单一。

而新课改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精神和教育实践能力。

新课改还提倡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反思,通过教师间的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经验共享。

新课标评价理念

新课标评价理念

新课标评价理念
新课标评价理念是指中国教育部在推行新的《教育评价方法规则》时所倡导的一种教育评价理念。

这一理念主张以学生为本,注重发展全面素质,促进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

它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发展空间。

新课标评价理念的核心原则包括:
1. 以学生为中心: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核心,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多元综合评价: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和潜能,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如考试评价、课程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等。

3. 个性化评价:评价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评价和学习支持,鼓励学生发展自我学习能力和兴趣。

4. 督促反馈评价:评价应及时、具体地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反馈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5. 分享交流评价:评价应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沟通机制,促进评价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形成共同关注学生发展的合力。

新课标评价理念的提出,旨在改变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强调评价的综合性、个性化和探索性,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学习支持和发展机会,并促进学校教育的持续优化和创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解读: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三大基本理念免费范文精选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解读: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三大基本理念免费范文精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实现目标。

2.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

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订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以学论教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提倡以学论教,主要是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1)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是否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2)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3)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4)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

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简述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简述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简述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是指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以满足当代教育发展
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加宽松、良性、有效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
三大基本理念包括“发展性、均衡性和多样性”。

首先,新课程改革应注重发展性,即培养学生随着教育发展而实施各
种学习技能以及多半的生活技能。

例如,应通过学习科学技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
发现规律、探索科学。

此外,可以推广一些传统课程,开发与科学技
术学科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各项素质。

其次,新课程改革应注重均衡性,即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科目上取得良
好的成绩,也要在思想政治、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均衡发展。

均衡性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接受系统的身心教育,追求综合性素质
的提高,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在更宽的视野中建
立对社会的认知。

最后,新课程改革应注重多样性,即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特长,在
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新知识,实现自我价值。

多样性不仅要求学生在
课程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参加能激发他们兴趣的
活动,例如运动、音乐、美术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是发展性、均衡性和多样性。

它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学生充分发展,提高学习
效率和获得更多新知识,最终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在课程改革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

评价应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2.重视过程评价:教学评价不应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反馈和指导。

3.提倡多元评价:教学评价不应仅由教师进行,还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多种形式。

多元评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5.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教学评价不应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数或等级,而应能够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诊断,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改进方向。

6.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学评价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形成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就是什么?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建立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与理解:⑴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⑵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⑶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与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⑷在评价结果上,不只就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就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与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⑸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⑹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⑺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60、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就是什么?“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

简述新课改的评价理念

简述新课改的评价理念

简述新课改的评价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都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评价学生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

2. 强调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认为教育应该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因此,评价学生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品德、思维、情感、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3. 注重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倡实践性教育,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因此,评价学生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4. 强调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成绩方面,还包括品德、心理、社会等方面。

因此,评价学生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生的品德、思维、情感、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

5.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面试、实验、问卷、观察等多种方法。

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也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发展。

评价学生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实践能力,注重全面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评价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具体内容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具体内容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具体内容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
1. 个性化教育,新课改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2. 贯彻素质教育,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学习素质、身心素质、美育素质和劳动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强调学生参与,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内容更新,新课改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用性,注重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科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教学方式多样化,新课改倡导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包括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实践性教学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的贯彻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最终版)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最终版)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最终版)第一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最终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新课程的定位,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教材的整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正是新课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

(1)个性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

(2)目标转变,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

(3)主动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回归生活。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留意书本知识的状况。

把课程回归现实生活。

新课程改革将留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生活的结合。

体现为以活生生的情景为背景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5)学科综合。

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各学科之间往往相互渗透,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6)发展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以评价促发展,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

(7)全球概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我们需要对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需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全球性的知识背景,因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意识的一代新人。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我国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我国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我国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我国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对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价值引领和素质教育等方面。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标准出发,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供有价值的、高质量的文章。

首先,我们将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深层逐步探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帮助读者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次,我们将提供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帮助读者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最后,我们将分享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观点和理解。

本文预计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强调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将品德教育贯穿于学科教育之中,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智力、德育、体育、艺术和劳动等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课程以学科为基础,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整合。

在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

在评价方式方面,新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评价,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价值引领。

价值引领是指通过教育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知识传递的同时,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和理解:
⑴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⑵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⑶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⑷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⑸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⑹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⑺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60、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和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

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作比较,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

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

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

“过程”,重在“亲历”。

“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

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

“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

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

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

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

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