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提高检测卷)附解析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下列常用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A .尽量让树枝靠近O 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 点B .尽量让树枝远离O 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 点C .树枝和手离O 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费力D .树枝和手离O 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省力3.如图所示,同一滑轮采用甲、乙两种连接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 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 (绳重及滑轮和轴处的摩擦忽略不计)。
则A.手的拉力:F 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B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C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D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4.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标杆两边的钩码下再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A .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B .右端上升,左端下降C .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 .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5.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甲乙速提升相同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甲、乙两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拉力大B .乙的额外功少C .甲的拉力功率大D .乙的机械效率低6.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 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
在这个过程中,力F 作用在A 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 将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保持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对岸.一个人从桥的左端匀速走到桥的右端,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人从吊桥左端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人在吊桥上行走过程中,吊桥右端所受地面支持力F 与人行走时间t 的关系图像是8.如图所示,杠杆OAB 能绕O 点转动,在A 点挂一重物G ,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A .F 1B .F 2C .F 3D .F 49.如图所示,O 为杠杆MN 的支点,OM :ON =3:4,物块A 和B 分别挂在M 、N 两端,杠杆恰好平衡,已知物块A 、B 的体积之比为2:1,则A 、B 两物体物质的密度之比是A .3:2B .4:3C .2:3D .3:4 10.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1F 2FAAB C D F 2MONA .改变提升重物的高度B .用体积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C .提升更重的物体D .给定滑轮加润滑油11.如图所示,把一个重400N 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向上在10s 内匀速提升了2m ,所用拉力F 为140N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 .动滑轮重20NB .拉力F 做功840JC .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84WD .此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12.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M 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N ,物体M 的运动速度为1m/s (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A .物体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B .物体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C .水平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20WD .1秒内滑轮对物体M 做功为10J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3.如图所示,小轿车的方向盘相当于一个轮轴.若F 1=20N ,盘的半径为20cm ,轴的直径为4cm ,不计摩擦阻力,则F 2=____N .门锁的把手相当于一个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轮轴.14.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 、B 处,杠杆仍然平衡,如图所示,则G A __G B ;若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___端下沉(选填“左”或“右”).15.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A 、B 两个物体,使它们均升高0.2m ,测得A 、B 所受重力为G A =4.5N ,G B =9N ,甲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A =2N ,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则乙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B =____N (不计绳重和摩擦)。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过关卷)(含解析)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秋•高新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可以省距离的是()A.B.C.D.【答案】C【解析】A、图中跷跷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距离,故A不合题意;B、手推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B不合题意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故C符合题意;D、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D不合题意.2.(2019秋•秦淮区期末)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至水平位置OB,则在转动过程中()A.F变大B.F先变大后变小C.F变小D.F先变小后变大【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逐渐变大。
3.(2019•聊城二模)如图所示,杠杆挂上钩码后刚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杠杆将逆时针转动B.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杠杆将顺时针转动C.左右各减少一半钩码杠杆仍然平衡D.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杠杆仍然平衡【答案】C【解析】设杠杆上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原来4G×2L=2G×4L,杠杆平衡;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动一格,左边=4G×L=4GL,右边=2G×3L=6GL,左边<右边,则杠杆将顺时针转动,故A错误。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学生用卷)完成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D.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2.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于一个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下施力空间。
当拔起图钉时,将图钉看作杠杆,其支点为()A.A点B.B点C.C点D.D点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轻质杠杆AOB悬挂起来,分别在A、B两端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则m1、m2的关系为()A.m1>m2B.m1<m2C.m1=m2D.无法判断4.姚锦煜同学进入初三后非常努力,也非常爱思考,一次他研究水桶的构造时,不小心将水桶弄掉进水里,在他打捞时桶里带些水。
下列所述中属于有用功的是()A.把桶中水提高所做的功B.把桶提高做的功C.提桶和桶中的水做的功D.手对绳子拉力做的功5.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羊角锤B. 核桃夹子C. 托盘天平D. 食品夹子6.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
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接近竖直位置。
则力F的大小()A.一直变大B.始终不变C.一直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7.图中,O为轻质杠杆的支点,在B点挂重物,若在杠杆上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水平平衡,则图中拟施加的四个力中,符合要求且最小的是()A.F1B.F2C.F3D.F48.如图所示,绳与滑轮的质量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向上拉绳的力F是9N.由此可知()A.物重是27NB.物重是18N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7N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8N9.下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高同一物体,最省力的是(滑轮重和摩擦不计)()A.B.C.D.10.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质量为50kg的货物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500J(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为80% B.F=300 NC.摩擦力为100 N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11.如图所示,物体重150N,挂在杠杆中点,人用100N的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100JB.用杠杆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 50JC.额外功为 25JD.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75%12.如图两个滑轮组中,每个轮的重相等,每个钩码的重也相等,相同时间内把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F2B.η1>η2C.W1>W2D.P1>P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烟台中考)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
(典型题)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重物重30N,为提升重物,现选用轻质杠杆,不考虑杠杆支点O点处的摩擦,每次利用杠杆把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重物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C点时,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当重物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C点时,拉力为20NC.当重物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B点时,拉力有可能为30ND.重物挂在A点时,利用该机械所做的有用功比挂在B点时做的有用功少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杠杆重力忽略不计,AB=BC=CO。
图中所用钩码相同,弹簧测力计均保持竖直方向拉杠杆,使杠杆平衡在图示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1﹤F2﹤F3﹤F4B.F1=F4﹤F3﹤F2C.F1=F4﹤F2﹤F3D.F1﹤F3﹤F2﹤F4 3.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1(6N)将物体(G=9N)沿直线匀速拉动s1的距离,做功W1,借助滑轮组,F2使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s1,F2所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2,做功为W2,则()A.W2一定小于W1B.s2一定小于s1C.F2一定大于G/3D.F2一定大于F1/34.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A.垂直于OA向上B.竖直向上C.沿OA向上D.水平向左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6.如图所示是一根轻质粗细均匀的杠杆,支点为O并标有A、B、C、D四个点。
若要用它提起某一重物且最省力。
最合适的动力、阻力作用点应在()A.A和C B.D和C C.A和D D.B和D7.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重为5牛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作同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 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为A.10牛,4米/秒B.2.5牛,4米/秒C.10牛,2米/秒D.2.5牛,2米/秒8.人体的某些部分也可以看作杠杆,例如托起物体的前臂图.下列图中正确表示手的前臂所受动力和阻力的是图A.B.C.D.9.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A.B.C.D.10.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木块重100N,小明用F=32N的力将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做的有用功为32J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32N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20%D.小明做的总功为160J11.用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匀速提起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考虑到滑轮重、绳重、摩擦等因素,关于以下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装置为定滑轮,不能省距离,1F G>B.乙图装置为动滑轮,提起重物时2F G<C.丙图装置为动滑轮,提起重物时31 2F G=D.丁图装置为滑轮组,与丙图相比,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多,所以它一定比丙图的机械效率要高12.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剪刀B.核桃钳C.钢丝钳D.面包夹子1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30N的拉力,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前进了2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5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拉力做的功是120J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2m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④A点受到的拉力为300N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1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簣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变小B.一直不变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15.如图所示,杠杆的两侧挂有钩码,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状态。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507365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在;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杠杆的支点在(均填“前轮”或“后轮”)。
【解析】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在后轮;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上抬起扶把,婴儿车绕前轮转动,所以前轮是支点。
故答案为:后轮;前轮。
2.小明做单臂俯卧撑运动,如图所示。
他的重心在M点,所受重力为600N,他将身体撑起处于平衡状态时,手掌处的支撑力(即动力)为N,此过程中,小明的身体是一个(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解析】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手掌处的支撑力F为杠杆的动力,则动力臂为L1=1m+0.5m =1.5m,小明自身的重力G是阻力,阻力臂L2=1m,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小明身体是一个省力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L1=G×L2,即F×1.5m=600N×1m,所以手掌处的支撑力F=400N;故答案为:400;省力。
3.如图,用相同的滑轮分别按甲、乙两种装置,将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G物大于G动),提升重物过程中,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是η1和η2;则拉力F1F2,装置的机械效率η1η2.(选填:>/</=)(不计绳重和摩擦)【解析】不计绳重和摩擦,定滑轮不省力,而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在图中,使用定滑轮时F1=G物;使用动滑轮时,F2=(G物+G动),且G物大于G动,所以F1>F2;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使用定滑轮时没有额外功,而使用动滑轮时,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所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更高,即η1>η2。
故答案为:>;>。
4.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N.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提高班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提高班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云南)如图的简单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2.(2019·百色)如图所示,用相同滑轮装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高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 B.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同C.甲、乙两个拉力的功率相同 D.乙滑轮组的额外功多3.(2019·抚顺)小华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一桶重400N的水匀速提高6m,共用时2mi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桶重、绳重和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所做的有用功为3000J B.小华所用拉力F为250NC.拉力F的功率是37.5W D.若提升过程中,有部分水洒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4.(2019·福建)工人用如图的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物︰G滑轮=9︰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A.吊车吊臂B.撬棒C.筷子D.钓鱼竿班级姓名座号A.10% B.45% C.80% D.90%5.(2019·贵阳)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
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点转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缓慢吊起。
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C.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D.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6.(2019·孝感)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示意图,B是配重。
起重机工作时,在钢索吊起货物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索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的重力B.货物加速上升过程中没有惯性C.货物的动能转化为它的重力势能D.配重是为了防止起重机翻倒,利用了杠杆原理7. (2019·自贡)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 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F=20N B.F=10N C.F=5N D.F=30N8. (2019·黄冈)在工厂车间,工人先将金属杆一端的空心吸盘(如图)按压在半成品玻璃上固定,再在A处用力,使玻璃刀在玻璃上绕转轴转动一周,圆形玻璃制品就成型了。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本试卷g 取l0N/kg)1.(2019·铁岭)下列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省力的是( )A .夹蒜器B .碗夹C .去核器D .取蛋器2.(2019·本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 A ,使物体 A 以 0.2m/s 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运动 10s 。
已知物体 A 重 500N ,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120N ,拉力 F 的功率为 30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2mB .拉力 F 的大小为 40N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D .滑轮组对物体 A 所做的功为 1000J3.(2019·巴彦淖尔)如图所示,拉力F 为5N ,物体A 以0.1m/s 的速度在物体B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 表面足够长);物体B 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N 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 .拉力F 的功率为1.5W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D .拉力F 增大到15N 时,物体B 开始向左运动班级 姓名 座号4.(2019·盐城)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A.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5.(2019·日照)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
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拉力F1的大小为450NB.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80%C.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乙绕法机械效率大D.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2做功少6.(2019·重庆A)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A.甲图中下滑的小朋友的惯性越来越大B.乙图中小朋友玩的跷跷板利用了杠杆原理C.丙图中滑雪手套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丁图中硬币跃过木块,利用了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大的知识7.(2019·济宁)两个滑轮按图4所示的方式组合,用5N的拉力F拉动绳端,使物体在5s内水平向左匀速滑动1m,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9N。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2019·北京)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线b所示。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 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 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为1.3 N,g取10 N/kg。
在0~2 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5.0 cm/sB.拉力F的功率为0.26 WC.有用功为0.45 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D.增加物体的重力4、如图所示,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A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B=F×OAB.因为OA大于OB,所以F一定小于GC.F的大小可能大于GD.因为B点受到的拉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5、如图所示,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B.提升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C.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D.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6、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1较小B. F2较大C. 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D.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7、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B.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C.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D.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力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提升检测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仍能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D.无法判断【解析】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物体A、B的重力,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OC、O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 A gOC=m B gOD,由图示可知,OC<OD;所以m A>m B,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L时,两边的力臂都减小△L,此时左边的力矩为:m A g(OC-△L)=m A gOC-m A g△L,右边的力矩为:m B g(OD-△L)=m B gOD-m B g△L,由于m A>m B,所以m A g△L>m B g△L;所以:m A gOC-m A g△L<m B gOD-m B g△L。
因此杠杆将向悬挂B物体的一端即右端倾斜。
故选B。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
2.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解析】设每个钩码的重力是G,杠杆每格的长度是L,由图示可知,左边动力F动=2G,动力臂L动=3L,阻力臂L阻=2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动×L动=F阻×L阻,即2G×3L=F阻×2L,解得F阻=3G,则在B处应挂3个钩码。
故选C。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
3.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 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
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 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两车的质量相等;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解析】木板原来是平衡的,两玩具车同时从O 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若保持木板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 1L 1=G 2L 2,根据tSv可得L=vt ,则有:m 1v 1t=m 2v 2t ,即:m 1v 1=m 2v 2, A 、两车的质量相等,速度不同则不能平衡,故A 错误。
B 、车的速度大小相等,质量不同不能平衡,故B 错误。
C 、须满足G 左/G 右与两端距支点距离L 右/L 左相等才能平衡,故C 错误。
D 、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故D 正确。
故选D 。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
4.如图,一质量分布均匀的12kg 铁球与轻杆AB 焊接于A 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 点,轻杆的延长线过球心O ,轻杆的长度是铁球半径的三分之二,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施加在铁球上的力至少为( )。
A.27NB.45NC.72ND.90N 【解析】铁球的重力G=mg=12kg ×10N/kg=120N ;由图知,当力F 作用在球的下边缘,且与通过AB 的直径垂直时,动力臂最长,其受力图如图所示:由图知,球对杆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力臂为L G ,由图知:L G =R ; F 的力臂等于杆的长度与球的直径之和,则L F =R+2R=R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 •L G =F •L F代入数据:120N ×R=F ×R 解得F=45N 。
故选B 。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
5.如图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 为支点,物体A 是边长为0.1m 的正立方体。
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 的物体B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物体A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为2N ;B.物体A 受到的重力为5N ;C.物体B 向右移动l 小格,物体A 受到的拉力减小1N ;D.物体B 向右移动l 小格,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减小1N【解析】A 、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对地面的压强是300Pa ,其底面积是0.01m 2,故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F=PS=300Pa ×0.01m 2=3N ;由于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大小相等,故此时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是3N ,即该选项错误。
B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此时杠杆对A 的拉力是F 拉,故F 拉L A =F B L B , 故N N L L F F A B B 2424=⨯==拉,由于此时的F 拉=G-F 支,故G=F 拉+F 支=3N+2N=5N 。
故该选项正确。
C 、当物体B 向右移动一个小格,此时符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即N N L L F F A B B 3434=⨯==拉,故此时物体A 受到的拉力增大1N ,故该选项错误。
D 、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此时物体A 受到的拉力增大1N ,即此时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减小1N ,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BD 。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
6.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铁皮剪刀B.理发剪刀C.树枝剪刀D.钢丝钳【解析】A 、剪铁皮的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 、理发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 、树枝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 、钢丝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B 。
【考点】杠杆分类。
7.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B .W 1=W 2,η1<η2;C .W 1<W 2,η1>η2;D .W 1>W 2,η1>η2【解析】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再根据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利用总有W W =η即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的大小。
因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因为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W 1<W 2,η1>η2,所以C 选项正确。
【答案】C 。
【考点】功与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G 1重为100N ,物体G 2重为10N ,当G 1不加外力时,G 2恰能匀速下降。
若在G 1上加水平向左的拉力(如图虚线所示),恰能让G 1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 为(不计拉绳的重及摩擦)( )。
A.10NB.20NC.50ND.110N【解析】首先,当G 1不加外力时,G 2匀速下降,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可知,可求出G 1受力到的摩擦力大小;由于G 1对水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当G 1受拉力向左移动时,摩擦力大小不变;要让G 1匀速向左运动,拉力应该等于摩擦力加上G 2的重力。
解答:当G 1不加外力时,因为G 2匀速下降,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可知,G 1受到的摩擦力f=G 2=10N 。
当G 1受到拉力水平向左匀速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虽然变了,但大小不变,所以拉力F=f+G 2=10N+10N=20N 。
故选B 。
【考点】定滑轮及其计算。
9.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 1、F 2、F 3,这三个力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 1、S 2、S 3,移动速度分别为V 1、V 2、V 3,不计滑轮摩擦,则( )。
A.F 1:F 2:F 3=2:1:4、S 1:S 2:S 3=2:1:4;B.F 1:F 2:F 3=2:1:4、S 1:S 2:S 3=2:4:1;C.F 1:F 2:F 3=2:4:1、V 1:V 2:V 3=2:1:4;D.F 1:F 2:F 3=2:1:4、V 1:V 2:V 3=2:4:1【解析】由图可见,本题中三个滑轮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假设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f ,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 0,运动的时间为t ,则对这三个图分析可得:(1)甲图: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 1=f ;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 1=v 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1=v 0t 。
(2)乙图: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省一半的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 F 212=;但是费2倍的距离,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v 2=2v 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2=2v 0t 。
(3)丙图: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的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因此是个费力杠杆,费2倍的力,省2倍的距离,因此F 3=2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0321v v =,作用点移动的距离t v S 0321=; 综上分析可知:①F 1:F 2:F 3=f :21f :2f=2:1:4; ②v 1:v 2:v 3=v 0:2v 0:21v 0=2:4:1; ③S 1:S 2:S 3=v 0t :2v 0t :21v 0t=2:4:1。
故选B 。
【考点】动滑轮、定滑轮有关计算。
10.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
A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B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D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解析】(1)分析左图滑轮组的结构,得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h ,因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根据)(31动物G G F +=求拉力的大小;利用总有W W =η求机械效率大小; 动总有G G GW W +==η;(2)同理,求出右图的拉力和机械效率,通过比较得出答案。
(1)分析左图可知,n=3,则s=3h ,因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动G G F +=(311,动总有G G G W W +==η。
(2)分析右图可知,n=2,则s=2h ,因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动G G F +=(212, 222总有动W W G G G=+=η,由此可知:F 1<F 2,η1=η2,所以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答案】B 。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11.弹簧秤A 和B 及滑轮组均处于静止状态,F=10N ,若不考虑秤重,滑轮重及摩擦,弹簧秤A 和B 的示数分别为( )。
A.30N 和30NB.30N 和20NC.20N 和20ND.20N 和30N【解析】由图可知,A 、B 两个弹簧测力计所连接的滑轮n A =3,n B =2;因为F=10N ,故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