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1)

合集下载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梳理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梳理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梳理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九年级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九年级历史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革命,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为中国的民主与科学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新思潮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场运动宣扬科学、民主、进步,并发起了一系列对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的批判。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爱国运动。

它发生在1919年,起因是对巴黎和约中中国领土割让问题的强烈抗议。

五四运动不仅促进了中国的民主与科学运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条件。

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1921年成立于上海。

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中国的独立、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世界史知识点1. 一战与二战:一战和二战是20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

一战爆发于1914年,主要由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引起,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剧变。

二战爆发于1939年,造成了更广泛的冲突,并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巴黎和会与联合国成立: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于191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旨在制定和约来解决战后的和平问题。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

3. 冷战与华约运动:冷战是二战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的一段紧张对峙时期,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冲突引起。

华约运动则是1950年代美国领导的一场反共运动,旨在遏制和打压共产主义国家的扩张。

4. 第三世界运动与非洲独立:第三世界运动是冷战时期一些亚非拉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追求经济发展和实现国际地位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和斗争。

初中政治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政治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政治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汇总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点汇总。

1. 清朝末年的社会背景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封建主义的严重剥削、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等。

这种动荡的社会背景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而辛亥革命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启蒙。

在这一运动中,学生与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和中国政府的软弱无能。

4.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共同抗击北洋政府统治的过程中建立的合作关系。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在中国取得了重大胜利,建立了初步的统一政权。

5.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进行抵抗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成为二战东方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牺牲精神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6.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新中国的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如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7.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打开了大门。

8. 香港、澳门的回归与台湾问题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政府对这些地区的主权恢复。

而台湾问题则一直是中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致力于实现祖国统一的目标。

初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初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初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近代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而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也将涉及到这一部分内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初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近代史的知识点,帮助你进行复习和备考。

1. 近代史的时间范围近代史一般指自17世纪中叶以来,即近400年的历史时期。

具体的时间范围可以从明朝末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冷战结束。

2. 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1)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代表了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冲突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如《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等。

这些不平等条约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引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2)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由洪秀全领导,提出了均田免粮、共产教育的理念。

太平天国最终失败后,清政府推行了戊戌变法,试图进行改革与革命,但结果并不成功。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起源于对《凡尔赛和约》的抗议,并成为了反对封建思想和帝国主义的声音。

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重要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试图实现国家的民主、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

(5)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一段历史,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了激烈的国共内战,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近代史的影响与启示近代史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它揭示了中国在世界大潮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我们要加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其次,它提醒我们要警惕外来势力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威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最后,它强调了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为我们建设美好的社会提供了借鉴。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年)(1)起步阶段(1840~189年):1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1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领导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年):是最重要的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缓慢地、艰难地向现代化中国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一本全(八上)-2020年备战中考历史知识点一本全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一本全(八上)-2020年备战中考历史知识点一本全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一本全(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一)导火线/借口:虎门销烟。

1.道光帝为维护清朝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1839年6月3日起,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2.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②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三)爆发及结果: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四)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②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落后(说明了:落后必然挨打。

)(五)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由两国协商。

(六)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①社会性质上: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大影响)②地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目的):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二)过程: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2、1860.1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1、中国战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允许各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个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贸易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偿英法各800万两白银。

)(三)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2、中俄签订一系列条约,俄国共割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我国领土俄国割占最多)时间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领土面积(平方千米)1858 《爱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1860 《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40万1860 1864 《北京条约》《戡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等中国西北部7共计150万平方千米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起义的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知识点汇总中国近现代历史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涵盖了从清朝末年到现代中国的巨大变革。

本文将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1.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不平等条约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其领袖洪秀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最终被清朝镇压下来。

3. 中法战争(1884年-1885年):中法战争是中国与欧洲列强之间的冲突之一,中国战败后签订了《中法新约》。

4. 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光绪皇帝试图通过改革振兴中国的一次尝试,但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并最终失败。

二、辛亥革命(1911年)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主革命,宣告了清朝的结束,并建立了中华民国。

2. 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三、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1. 北洋政府: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成为北洋政府的首任大总统,北洋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的中心。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国共合作(1924年-1927年):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苏联的促进下,为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和保卫民族利益而达成的合作。

4.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1949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蒋介石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

四、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1. 卢沟桥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附近的冲突中杀害了多名中国士兵。

2. 重庆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

中考近代化知识点归纳

中考近代化知识点归纳

中考近代化知识点归纳中考近代化知识点归纳涵盖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思想以及社会变革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简要归纳:一、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为保护其在中国的鸦片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

- 结果是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款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政府为自强而发起的一系列改革运动。

- 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洋务学堂,引进西方技术,兴办洋务企业,创建海军等。

三、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推动下,试图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 改革因慈禧太后的反对而失败,仅持续了103天,被称为“百日维新”。

四、辛亥革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篇章。

五、五四运动- 1919年,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学生运动。

-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新运动。

六、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以陈独秀、胡适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新道德等。

-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

七、抗日战争- 1937年至1945年,中国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胜利。

-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民族解放战争。

八、新中国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中国近代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变革,还包括了思想、文化、教育的革新。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日关系专题(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日关系专题(1)
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因此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反映侵略
的深度)。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俄国、法国、德国三国干涉还辽(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
(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时间:1895年5月;起义军:台湾义军(徐骧)黑旗军(刘永福)
编辑推荐:中日关系专题汇总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日关系专题(1)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理解):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
略中国,进而称霸世界。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朝出兵朝鲜。
2、性质:由日本挑起的侵略战争。
3、爆发:1894年(甲午年),日军袭击中国运兵船
4、主要战役:①平壤战役②黄海大战(邓世昌致远舰)③辽东战役
的胜利。
(二)、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
2、双方代表: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
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
本军费白银二亿两意:①增辟口岸,侵略由沿海扩展到内地,(反映了侵略的广度);
②在通商口岸允许开设工厂,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反映帝国主
(旅顺大屠杀)④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没)
5、结果:清朝完败于日本。
6、失败原因:(1)主观方面:清政府的腐朽。①战前不作认真准
备,战争爆发后避战自保,贻误战机。②慈禧太后挪用军费大搞万寿庆典,
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2)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
后。
注意:清政府的失败是封建制度的失败,日本的胜利是资本主义制度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鸦片战争(1840—1860年)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鸦片战争(1840—1860年)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鸦片战争(1840—1860年)
1、鸦片战争(1840-1860年)
⑴、中英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原料产地,维护鸦片贸易。

②.鸦片战争前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输出鸦片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英国鸦片输入的危害:①经济上改变了中国贸易‘出超”有利地位,使人民负担加重;②政治上更加腐败;③ 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

③.林则徐禁烟措施及意义(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措施:A.限令外商交出全部鸦片。

B.整顿海防,加强战备,编练水勇。

C.组织编译《四洲志》。

D.封锁英国商馆,迫使外商交出全部鸦片。

E.1839年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②虎门销烟的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振奋了民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爱国壮举。

③评价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2)、战争经过:
①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

②.道光帝先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与英军谈判,结果英国强占香港岛。

后又改派弈山,他奉行“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方针。

③.中国军民的抗英斗争:林则徐和邓廷桢坚决抵抗,关天培(虎门)、葛云飞(定海)、陈化成(吴淞)等将领牺牲;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在牛栏冈痛击英军。

④.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原因:清朝政治腐败,军事、经济落后,没有发动广大群众;英国国力强大,政治、军事、经济先进。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一、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发生时间为1840年至1842年。

此战之后,中国意识到自己弱小,开始了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型。

鸦片战争政治影响:1.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5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并且赔款2.1亿银元给英国;2.中国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

鸦片战争经济影响:1.大量的鸦片进入中国,导致中国的航运业和垄断性的粮食税收被破坏;2.中国主要产品出口量急剧下降,国际贸易偏向了西方,并且中国开始成为了西方国家的原材料供应地。

二、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太平天国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一个农民起义。

发生时间是1851年至1864年。

此起义之后,清朝王朝开始向洋务运动转型,因为洋务运动需要实行军事改革以应对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主要原因及影响:1.领导人洪秀全提出了“上帝救世”的思想,并创立了太平天团党;2.起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朝贪官污吏的剥削和清政府对土地的掠夺;3.此起义失败主要是由于领导人的内斗和军队指挥层的失误。

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1.成为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2.大量死伤和毁灭了大量的文化资料和遗迹;3.铁路、邮局和轮船等传统通信枢纽开始向更加现代化的电报、电话和邮件转型。

三、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运动。

发生时间是1861年至1895年。

戊戌变法发生时间为1898年,是清王朝政府的一次政治改革。

洋务运动实施背景及影响:1.实施背景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后意识到弱小和落后;2.洋务运动推广了现代科学技术,引进了现代化的工艺系统和制度,提升了军队装备;3.现代近代化概念开始在中国社会传播;戊戌变法的背景及影响:1.实施背景是清政府面临来自内外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危机;2.田汉、康有为等一批革新派人士开始在中国推广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变法失败主要是由于保守派群体的反对和封建藩镇势力的妨碍。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至今的中国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和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是英国入侵中国推动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意义重大,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并支付巨额赔款。

二、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9世纪中叶,在中国南方掀起了一场农民起义。

这场起义的领导者是洪秀全,他宣扬基督教思想,提倡平等、反对腐败。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动摇和改革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清朝末年的变革运动,发生于1898年。

这场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旨在推动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现代化改革。

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外国列强的干涉,这次变法最终失败,清朝的命运也进一步走向终结。

四、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反对外国列强侵略的爱国运动,爆发于1900年。

义和团以民间武装组织的形式存在,反对外国传教士、商人和侵略者。

然而,在这次运动中,许多外国人遭到杀害,引发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最终导致了中国政府的进一步屈服。

五、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统治的成功革命,发生于1911年。

这场革命领导者是孙中山和同盟会,他们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并组织各地的起义军。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朝被废黜,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六、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外国列强的爱国运动,发生于1919年。

这场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约中将中国的山东割让给日本。

中国知识分子和学生发起示威抗议,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新思潮和文化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

3、“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拜上帝会的组织发动。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

7、《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8、列强于1853年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

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外国势力出现暂时“和好”局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

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

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阶级属性不同。

15、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上唱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16、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的关键: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8、“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

初中历史的近代中国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的近代中国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的近代中国史知识点汇总近代中国史是初中历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通过学习近代中国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以及社会变革等内容。

以下是初中历史中关于近代中国史的知识点汇总。

一、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

鸦片战争后,中国和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包括割让香港、赔款等。

这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受到外国侵略。

二、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农民革命割据政权,由洪秀全领导。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是“平等、共享、耕者有其田”,并提倡改革社会制度和反对满清统治。

太平天国战争对清朝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三、甲午战争和中日《马关条约》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次战争。

中国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包括割让台湾、赔款等。

这个事件使中国再次受到外国侵略,也表明中国的军事技术与外国存在差距。

四、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改革尝试,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推动。

变法的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政体、进行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干扰和反对力量的强大,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五、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上层建筑的新局面,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六、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民族主义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帝爱国运动,起源于北京学生的爱国示威活动。

这次运动要求取消对德国在中国的权益,主张民主、科学和民族独立。

五四运动是中国民族主义觉醒的标志,对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五卅运动和中国的工人运动崛起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次重要抗议活动,爆发于上海。

运动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减轻劳动强度等。

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篇章,对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和组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知识点(1)(1)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知识点(1)(1)

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钱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4.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①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④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其中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主义的矛盾。

5.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机器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 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2.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3. 《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条约。

4. 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6.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

7.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8.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近代历史的起始1.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由英国导致的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五四运动:1919年,由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领导的反对巴黎和会议的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革命和民主运动的开端。

二、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1.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五卅运动:1925年,由中国工人和学生发起的抗议运动,抗议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

3.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全国统一的政权。

4.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进攻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5.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爆发的战争之一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1.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重大方面:土地、农业合作化和国家工商业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至1962年期间,中国实行的一项经济和政治活动,旨在推动农村集体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

5.对外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项对外开放政策,加快了国内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的领导力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从一个被列强侵略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影响力逐渐扩大。

3.经济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和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4.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专题一中国近代史(一)侵略与反思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专题一中国近代史(一)侵略与反思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专题一:中国近代史(一):侵略与反思导入部分:1.辛苦-收获。

2.复习方法:掌握历史史实;理清历史线索;规范答题技巧。

3.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重大事件:19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中国近代史三条基本线索: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

一、知识网络表二: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大规模的革命运动或改革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二、其它重要问题1.鸦片战争前夕西方列强和中国形势的对比。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1.政治腐败:清政府统治腐败;2.经济落后:封建经济落后,清政府财政困难;3.军事落后:武器落后,军备松弛,战斗力差。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P4.1.割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3.开放通商口岸: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4.协定税款: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对吗?请分析。

(1.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性质:都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3.手段:侵略战争;4.后果: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更多利益和特权,打开中国市场,加重中国的民族危机。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是如何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P86.左宗棠收复XX:背景、时间、人物、策略、结果、意义。

(背景:阿古柏侵入XX,英俄虎视眈眈,XX危机。

时间:1876年。

人物:左宗棠。

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结果:军事上取得胜利,收回伊犁。

意义:缓和了XX危机,维护了国家主权。

)7.结合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P4.1.割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赔款: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3.增开通商口岸:大大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大大地便利了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标志着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始资本输出。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知识点梳理近代中国是指清朝灭亡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时期,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和思潮,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1. 鸦片战争(1839-1842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战争由鸦片走私问题引起,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大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等。

2. 甲午战争(1894-1895年):这场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

清政府由于内部腐败,军力低下,最终被日本击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开放一些港口等。

3. 戊戌变法(1898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清政府在戚继光等人的倡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兴办新学堂、创办新报纸、设立新机构等,然而由于反对势力和清政府内部的抵制,最终失败。

4. 辛亥革命(191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5. 新文化运动(1915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文化运动,也是中国社会思想的一次重要变革。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等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推动了现代文化的发展。

6. 五四运动(1919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中国社会政治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于《巴黎和约》签订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抗议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要求废除国家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思潮。

7.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

中国近代史初中历史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初中历史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一.【概念阐释】1.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

总特点:屈辱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1.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2.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科学化.大众化)3.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

(城市化.多样化)二.【中国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三.【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阶段划分:(一)总体划分分期界标:“五四”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阶段划分依据:领导阶级不同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含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追求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历程。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课程中涉及的中国近代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深入掌握这一段历史。

一、鸦片战争(1840-184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中,英国先以鸦片进口为由进行侵略,后又以“南京条约”为名强迫中国开放五个港口,割让香港、澳门。

这次战争震惊了国内外,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巨大弱点,也引起了中国人对西方现代化的关注。

二、太平天国(1850-1864)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农民战争,由洪秀全等人发动,主张“共产主义”、反清复明,即“太平天国”。

他们占领了很多城市,建立了中央政府,并进行了很多群众斗争。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太平天国最终失败,这也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完结。

三、戊戌变法(1898)戊戌变法是中国缓解危局,走向新文化运动的一次爆发。

它由康有为等人发动,主张启蒙教育、科学技术的引进、宪政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变革的努力。

然而,其改革速度过快,又缺乏中国社会的普遍支持,遭到保守势力的猛烈反击,最终变革失败,终结了官方改革。

四、辛亥革命(191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它是由孙中山等人发动,主张“民族独立、民主平等、人民幸福”的口号,推翻了清朝封建政权,建立了民国政府。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展示了全民奋斗、戮力同心的精神风貌。

五、五四运动(1919)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与爱国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一次民主革命事件。

它由一群爱国青年发起,在反对外国列强,追求民主、科技发展、文艺创新等方面进行抗争。

运动中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开辟了新时代。

六、北伐战争(1927-1937)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合作的结果,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前奏。

初中历史近现代史知识总结

初中历史近现代史知识总结

初中历史近现代史知识总结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我们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近现代史知识包含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和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近代史。

下面将对初中历史的近现代史知识进行总结。

一、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1842年间,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1850年-1864年间,中国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该运动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3. 戊戌变法:1898年,中国进行了一次政治改革运动,被称为戊戌变法。

变法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干扰,变法最终失败。

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191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5.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始于1919年,是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抗议活动。

这个运动在中国启蒙思想和现代化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最大的政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抵抗运动,持续了8年,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和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世界近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1918年,是欧洲国家之间的一场全球冲突。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阵亡,改变了世界格局。

2.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这场革命导致了苏联的建立,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持续了6年。

这场战争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近代文化
1、1905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揭开制碱奥秘。

3.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5、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6、、鲁迅代表作有《孔乙己》,《狂人日记》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7、为适应抗战需要,郭沫若创作《屈原》,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也创作出一批优秀小说,比如有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中共七大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前夕。

(2)时间:1945年;地点:延安。

(3)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
题。

(4)政治路线: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5)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
①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②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家和广大华侨的支持。

(2)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3)意义:①国内: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
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②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国际地位。

(4)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西安事变
1.背景:
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5.和平解决意义: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背景: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企图占领华北。

1936年,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式十分危急。

2、时间:1937年7月7日晚。

3、经过: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从此,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结果: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5、影响: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②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③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二、南京大屠杀
1、背景:①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中国战败,上海沦
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②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概况:六周以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3、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通过表决规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难者国
公祭日。

4、原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国民革命运动
一、国民革命运动
1.社会背景:国民痛苦。

2.各党反应:(1)共产党: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国民党: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3.背景: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

4.目的:反帝反封建。

二、黄埔军校与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地点:广州黄埔;时间:1924年5月;
(2)人物:孙中山是创建者和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4)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1)时间:1926年-1927年;主体:广东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
(2)目的: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3)讨伐对象及顺序: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5)胜利进军的成果:①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后,又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②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6)胜利的根本原因:国共第一次合作。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建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后来,南京政府统治全国。

2.性质: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

3.政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