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内部初三物理习题五套(电学部分)非常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习题--------第一讲:电流电压与电阻
1.用电流表测通过灯泡L 2的电流,在下图中正确的是( )
2. 如图所示的正确电路中,“○”中有一个是电流表,另三个是用电器,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c 为用电器,d 是电流表
B .acd 为用电器,b 是电流表
C .bcd 为用电器,a 是电流表
D .abd 为用电器,c 是电流表
3. 两灯泡串联在电源上,其中一个灯泡较亮些,下列说确的是( )
A .较亮的灯泡上的电流强度大
B .较暗的灯泡上的电流强度大
C .两灯上的电流一样大
D .无法判断,以上说法都可能对
4. 如图,三个电流表1A 、2A 、3A 的示数分别为1I 、2I 、3I ,它们的大小关系 是( )
A .123I I I ==
B .123I I I >=
C .123I I I >>
D .132I I I >>
5.下图是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电路图,则其中测电路总电压的电路图是图 ,测灯泡L 2两端电压的电
路图是图 .
A . A ;
B B.A ;
C C.B; C D.C ;B
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①②③是三个电表(两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若闭合开关S ,灯1L 与2L 串联,则电路中 是电流表.
A.①
B.②
C.③
D.②或③
7. 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1、S 2闭合后,电压表所测电压是( )
A .L 1两端的电压
B .L 2两端的电压
C .L 1和电铃两端的电压
D .L 1、L 2两端的电压
8. 下图所示的电路中,L 1、L 2正常发光,a 、b 是两只电表,则( )
A .a 是电流表,b 是电压表
B .a 是电压表,b 是电流表
C .a 、b 都是电流表
D .a 、b 都是电压表
9. 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阻值为R ,将它均匀拉长(设体积不变),使直径变为原来的
1
10
,此时,它的阻值为( )
A .110000R
B .4110R
C .1100
R D .100R
10. 用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M 、N 两点间,组成一个调光电路,现使滑片P 向a 端移动的
过程中,灯泡变暗,则应连接的接线柱是()
d
c
b
a
P
S
N
M
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
11. 如图所示,电压表表盘上的指针示数是 V;
12.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1电路。
⑴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⑵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⑶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
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13. 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图26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他们分别通过
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了滑片P在不同位置时电流表A、电压表
1
V、电压表
2
V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请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总结出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的表达式为.
/A
I
0.
1
0.1
5
0.
2
0.2
5
0.
3
0.3
5
0.
4
1
/V
U 1 1.5 2 2.5 3 3.5 4
2
/V
U 5 4.5 4 3.5 3 2.5 2
14. 灯
1
L与灯
2
L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
1
L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再测
2
L两端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15. 某同学在按下图甲所示的电路测灯泡L的电流的实验中,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
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于是他立即断开了开关.问:
(1)测量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为了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
16.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右图连接好实物,用电流
表分别测出I、I1、I2的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
17. 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⑴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⑵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电流
次数
I1/
A
I2/
A
I/A
1 0.
2 0.2 0.4
2 0.
3 0.3 0.6
3 0.
4 0.4 0.8
A
2
B
2
C
2
L2
L1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