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史

合集下载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一)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一)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一)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4年第14期★萨苏特殊的原作者1894年9月17日下午,大东沟海面战云低垂,中日两军24艘战舰正在这片海面上拼死格杀。

排水量3709吨的日本海军巡洋舰“高千穗”号与其他3艘高速战舰编成第一游击队,快速游曳于战场之中。

这4艘当时日军最优秀的战舰仿佛一柄快速挥动的战斧,连连撞击中国北洋舰队的军阵,形成了日军最有力的杀手,也引起了中国舰艇特别的注意。

下午1点09分,排在第一游击队第二位的“高千穗”舰右舷后部中弹。

几名尉官疯狂地冲下舷梯,指挥水兵冒死灭火。

好在这一弹引发的火灾并不严重,日本水兵最终扑灭火焰,让“高千穗”舰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一名指挥灭火的少尉军官喘了一口气,环顾爆炸现场忽感骇然。

原来,这颗炮弹击穿的正是他居住的舱室,透过被破坏的舱壁可以看到,锋利的弹片把他挂在室内的军大衣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目睹舱室外飞溅的血肉,这名初经战阵的日本海军军官禁不住面如土色,直到登上甲板,其难看的脸色仍给周围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名年方27岁的年轻军官名叫小笠原长生,此时担任“高千穗”舰第4分队分队长。

当时估计没有人会想到,这位在战场上会变颜变色的少尉军官在23年后会晋升为海军中将,更难以想到他会成为此后几十年中,日本海战史的权威,他所著的《倭国海将传》、《三笠物语》、《东乡元帅详传》等,现在仍然是世界各国研究日本海军发展史的重要内容。

初次接触小笠原长生的作品,笔者对其评价并不很高。

这是因为小笠原长生有两个致命的历史缺陷。

第一,他的文字中有些带着强烈的宣传意味,有着较强的倾向性。

小笠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支持者,正是由于他的鼓吹,开始了日本海军对于东乡平八郎和广濑武夫等的造神运动,他的作品中也不自觉地充斥了对于日本侵略战争的美化。

因此,小笠原长生在日本海军内部有一个外号叫作“吹鼓手小笠原”。

这固然体现了一些文笔不通的武夫对小笠原的嫉妒,也是对其文风的讽刺;第二,是小笠原长生对于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有着近乎丧失理智的崇拜,所以在描述这位将军的事迹时,不时采用夸大和渲染的笔法。

日本巅峰时有九大舰队?联合舰队如何组成?5分钟搞懂日本海军

日本巅峰时有九大舰队?联合舰队如何组成?5分钟搞懂日本海军

日本巅峰时有九大舰队?联合舰队如何组成?5分钟搞懂日本海军对于岛国日本而言,海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以英国为师,以举国之力打造强大的海军,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历练,日本海军成为仅次于英美海军的世界第三大海军。

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海军的实力达到顶峰,拥有10艘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8艘重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112艘驱逐舰和65艘潜艇,总吨位超过120万吨,约为美国海军舰艇总吨位的80%,上述作战舰艇绝大部分都配属于赫赫有名的联合舰队。

■在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是世界第三大海军,拥有水面舰艇、航母、潜艇和航空兵在内的多兵种合成作战能力。

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最重要的作战部队,直属天皇统率,原本是战时编制,从1923年起成为常设建制,囊括了大部分主战舰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联合舰队就是日本海军。

联合舰队的建制层级大致分为联合舰队—舰队—战队三级,其中舰队又分为舰队和航空舰队,战队又分为战队、航空战队、水雷战队、潜水战队等几种。

对于巡洋舰以上大中型战舰,通常2~4艘(多为同型舰)可编为一个战队,对于驱逐舰、潜艇等舰艇,在战队以下还会编成更小的驱逐队、潜水队等作战单位,每队辖2~4艘舰艇。

在岸基航空部队中,航空战队以下编有海军航空队。

那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联合舰队的编制结构是怎样的呢?■太平洋战争前夕,联合舰队高级将领的合影,前排自左向右分别是清水光美(第6舰队)、细萱戊子郎(第5舰队)、高桥伊望(第3舰队)、近藤信竹(第2舰队)、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高须四郎(第1舰队)、南云忠一(第1航空舰队)、塚原二四三(第11航空舰队)和井上成美(第4舰队)。

1941年12月初,在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领导下的联合舰队由直属部队和9支舰队构成。

联合舰队直属部队包括第1战队(长门、陆奥)、第10航空战队(2艘水上飞机母舰)、第24战队(3艘特设巡洋舰)、第4、5潜水战队(各有1艘轻巡和3个潜水队),其中'长门'号为联合舰队总旗舰,山本大将兼任第1战队司令官,通常情况下第1战队与第1舰队的战列舰部队一道行动。

从侵华到太平洋战争 旧日本海军妙高级重巡洋舰作战简史

从侵华到太平洋战争 旧日本海军妙高级重巡洋舰作战简史
维普资讯
曙片握嵌:革刊赞 空
从 华 太 洋 争 侵 到 平 战
旧 日本海军妙高级重巡洋舰作战简史
口 爱 澜 2 6H和2 月 7嗣先后装载翦 2 混成旅团一 所有 4 4 舰参加 了往 7 月中和 1 0月2日之间 部和 第 l 师团一部 离 开佐世保 ,送往 巾 1 f 举行的夏季演习 = 它们配属临时组建的第 国=1 2月 l口,4 集体转 为预备 舭 趺 4 舰 舭队 9月 2 ,舰队在本州北部外海 6『
13 年 7 2 97 月 8日,“ 妙高”号 离开第 1 4 年 4 5月 .4 91 - 舰进行 了开战第 5 战队加入遗华舰队( 3 第 舰队) 战队成 阶段准备工作 此后 ,第 5战队 3 第9 舰在j 为旗舰 自 13 9 7年 9月 1日 l 3 年 l 士水域进行 了训练 它们的烟囱辨识条{ 到 99 0 月I 5日,“ 妙高 号从台湾出发 ,在华南 除去 。 足柄 ” 号则返 回华 南水 域,参J 水域进行 了2 次巡 弋 13 年 】 月2 3 99 】 5日, 1 4 年 7月 I 91 2日占领 南部印度支那的 它在佐 l保第三次转 人预备役,解除第 9 动, 9日进驻 西贡 8 } i = 2 月到华南水域 巡弋 战队旗舰职务。 8日抵达佐世保进行第二 9 返 网 。 2 月 改现代化改装。14 年4月 1 91 0日. 还在改 14 年 8 1 . 91 月 5F 开始第二阶段准{ 1 装中就 加八了第 2 舰队第 5 战队 ,成为战 工作 在入坞和梳查之后 , 足柄 号于 1 、 队旗舰 。1 8日正式再服役。 月 l 目加 入第3 0 舰队第 1 战队 , 6 井成 为自 I 3 年9 0 9 7 、l 月初 足柄 号在华中 队旗舰 。9月初 ,“ 那智 号、“ 羽黑 号

日本一战前驱逐舰简史

日本一战前驱逐舰简史

浦风型
大型驱逐舰,装载了亚罗公司设计的新型蒸汽轮机。曾计划使用柴油机以延长续航力,第1次大战爆发后获得德国vulcan 公司制.造的减速流体阀并最终使用蒸汽轮机。全长87.6m、水线宽8.4m、吃水2.4m、标准排水量810吨。主机为布朗.寇蒂斯单级减速齿轮汽轮机2座2轴、主锅炉亚罗式重油水管锅炉(汽圧力18.3气圧)3座、功率22000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15节/1800海里。武器为12cm/40cal单联装炮1门、8cm/40cal单联装炮4门、53cm双联装鱼雷发射管2具。乗员115名。共有浦风、江风2艘服役。
敷波型
为日俄战争时在旅顺从俄海军俘获的鱼雷艇所改装,拆除了艇首鱼雷发射管。全长58m、全幅7.4m、平均吃水3.4m、常备排水量400吨。主机为三胀式往复蒸汽机2座2轴、主锅炉为宫原式煤炭水管锅炉2座、功率3000马力、航速22节。武器为5cm单联装炮6门、37mm单联装炮3门、45cm单联装鱼雷发射管2具。乗员64名。共有敷波、巻云2艘服役、因艇型的同型舰。与雷型同样使用钓合舵,部分舵面暴露在海面。垂线间长67.3m、全幅宽6.3m、平均吃水1.7m、常备排水量363吨。主机为四汽缸三胀式倾斜往复蒸汽机2座2轴、主锅炉亚罗式煤炭水管锅炉(蒸汽圧力17.6大气圧、饱和温度)4座、功率6000马力、速度31节。武器装备为8cm单联装炮1座,,6cm单联装炮5座,45cm单联装鱼雷发射管2具。乗员62名。后来前部舰桥上六斤速射炮换装为十二斤速射炮、其余更换为无防盾山内式6斤速射炮。共有晓、霞2艘服役,参加了日俄战争。
皋月型
日俄战争时从俄海军俘获。原为俄海军Biedovy号350吨型驱逐舰。垂线间长64m、全幅6.4m、平均吃水1.8m、常备排水量350吨。主机为四汽缸三胀式直立往复蒸汽机2座2轴、主锅炉为宫原式煤炭水管锅炉4座、功率5700马力、航速27节。武器为8 cm单联装炮1门、5 cm单联装炮5门、45cm单联装鱼雷发射管2具。乗员62名。本型仅皋月1艘服役。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战列舰伊势级战列舰1938年的“日向”号1941年12月的“伊势”号两艘伊势级战列舰正缓慢航行。

近是“伊势”号,舰艉搭载是95式水上侦察机日向号的第三第四主炮伊势级建造于1915年,共建两艘:日向和伊势,为扶桑级的改良型。

30年代中期曾接受了现代化改造,在二战期间因为过于老旧而很少参加大规模的战役。

1943年9月被改装成航空战舰。

拆除了中后部的四座炮塔,铺装航空甲板,搭载22架水上飞机。

做了类似改装的还有最上号重巡洋舰,因在中途岛战役受重创入坞修理,顺便改造为航空巡洋舰。

1944年10月莱特湾大海战中,两艘未携带一架飞机的伊势级战舰加入小泽治三郎中将的航空母舰编队,充当诱饵。

在美机的猛烈攻击下,其余四艘航空母舰全部被击沉,伊势级航空战舰到底装甲厚实,虽然给炸得千疮百孔,却支撑到逃离战场。

不过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1945年7月还是被美军炸沉在吴县军港,1947年解体。

性能数据:排水量 36,650吨(设计)/39,680吨(改装后)长度 712.3英尺动力 81,000马力载机 3架浮筒式水上飞机(改装后可搭载架固定翼飞机)航速 25.6节主炮六座双联装14英寸(356mm)(改装后后部的四座被拆除) 副炮 5英寸(127mm)8座高炮 3英寸(76mm)4座,25mm104座(改装后)鱼雷 2座533mm水下发射筒舰员标准1360人(战时1476人)金刚级战列舰1937年状态的“金刚”号1939年“榛名”号1942年7月11日的在瓜岛争夺战中航行的“比睿”号“雾岛”号二次大战期间日本海军的12艘战列舰中,为其南北征战的战列舰不是“大和”和“武藏”,而是四艘陈旧落后的金刚级战列舰。

从1913年开始建造到太平洋战争爆发,金刚级战列舰已经拥有25年以上的舰龄。

就是这种老掉牙的战列舰,或作为机动部队的一员,或任夜战部队的主力,在广袤的太平洋战场上耀武扬威,一次又一次地绝处生还,令人刮目相看。

历史上日本的海军和陆军斗了八十年,互相都看不上眼,陆军造航母,海军造坦克!

历史上日本的海军和陆军斗了八十年,互相都看不上眼,陆军造航母,海军造坦克!

说起旧日本的军队,最大的奇葩之处就在于海陆军相互看不上眼。

陆军认为海军愚蠢,海军认为陆军马鹿(日语中的混蛋)。

陆军认为只有自己保持了日本武士道的传统,对于成天装西洋范的海军是忘记先祖;而海军则高捧着咖啡杯,对于只会吃大蒜的陆军也是极其鄙视。

明治维新之后,天皇发动了西南战争,曾经隶属于各藩的军权逐渐集中在了天皇的手中,逐渐形成了近代的旧日本军队。

不过,旧日本军队仍然有着很浓的藩阀的气息。

当时的陆军出身于长州藩,而海军出身于萨摩藩,两个藩之间更是势同水火。

在明治天皇这种猛人面前他们还能老老实实的保持合作关系,可是到了昭和年间,矛盾就集中爆发了。

1936年2月26日,日本陆军下层军官发动了兵变,甚至干掉了海军大将斋藤实。

海军火了,你竟然敢动我的人?派遣军舰进驻东京湾,战列舰的火炮甚至直接对准陆军的基地。

幸好兵变后来被镇压,否则可能陆海军就真的起内战了。

而到了二战时期,两支军队就更加瞅不顺眼了。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不足的国家,海陆军应该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可是日本倒好,海陆军各搞自己的一套。

海军为了打造自己的地面部队,甩开陆军自己造坦克,结果造出来的坦克常常抛锚;陆军为了运输自己的部队,甩开海军自己造航母,结果还没用上几回,就被美国海军送去见天照大神。

海军采用13毫米口径作为机枪标准口径,陆军就一定要用12.7毫米的,不为别的,就为赌一口气!这导致战场上同时日军弹药系统却极其复杂,后勤运输都不能配套。

为了表示与对方的不同,海军机械的螺丝要往左拧,陆军的要往右拧。

一根筋的日本人在内斗上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二杆子精神,不折腾到底不罢休。

到战役规划阶段更是这样,1943年,海军没和陆军打招呼就登陆瓜岛,结果被美军一阵招呼。

没办法,打陆战又不是海军的特长。

于是他们就像陆军求救。

海军向陆军谎报岛上只有一千多美国兵。

于是陆军只派出了一千多人增援。

可是,岛上却整整有美军一个师!这千号日本兵就成了美国坦克履带的润滑剂。

细数二战日本海军中的那些将二代,包括东乡平八郎之子

细数二战日本海军中的那些将二代,包括东乡平八郎之子

细数二战日本海军中的那些将二代,包括东乡平八郎之子嶋田繁太郎海军大将,1883年9月24日生于东京,战时职务海军大臣(1941年10月18日至1944年7月17日),岳父是曾任重炮兵射击学校长、陆军省兵器局长、陆军技术本部长的筑紫熊七陆军中将。

加藤隆义海军大将,1883年3月20日生于广岛县,战时职务军事参议官(1938年11月15日至1945年6月1日),岳父是曾任吴镇守府司令长官、第一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的加藤友三郎元帅海军大将。

加藤友三郎是日俄战争时期的联合舰队参谋长,1923年病逝后获授元帅称号。

远藤喜一海军中将(战死后追晋大将),1891年8月8日生于东京,战时职务第九舰队司令长官(1943年11月15日至1944年5月3日),父亲是曾任松岛号巡洋舰舰长、常备舰队参谋长、军令部第三局长的远藤喜太郎少将,岳父是曾任东京湾要塞司令官、第十五师团长、第十二师团长、侍从武官长的内山小二郎陆军大将。

岸本鹿子治海军中将,1888年4月14日生于冈山县,战时职务吴海军工厂水雷部长(1936年12月1日至1939年11月15日),岳父是曾任骑兵实施学校长、骑兵第四旅团长、教育总监部骑兵监的丰辺新作陆军中将。

有地十五郎海军中将,1882年10月22日生于东京,战时职务镇海要港部司令官(1937年12月1日至1938年11月15日),父亲是曾任常备舰队司令长官、吴镇守府司令长官、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有地品之允海军中将。

原清海军中将,1889年5月2日生于佐贺县,战时职务第二遣支舰队司令长官(1942年7月14日至1943年6月21日),岳父是曾任大湊要港部参谋长、竹敷要港部参谋长、海军下濑火药制造所长、吴海军工厂水雷部长的小田喜代藏海军少将。

金子繁治海军中将,1894年4月20日生于长野县,战时职务青岛方面特別根据地队司令官(1945年1月29日至1945年5月1日),岳父是曾任佐世保镇守府参谋长、舞鹤要港部司令官、佐世保镇守府司令长官、军事参议官的百武三郎海军大将。

旧日本海军杂文一篇(已上传)

旧日本海军杂文一篇(已上传)

大淀型的建造计划经纬日本海军从华盛顿裁军条约订立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在对美舰队邀击渐减作战中指挥潜水艇作战的潜水战队旗舰使用五,五○○吨型轻巡。

大正十二年,国防方针及所要兵力量第二次修订,确定了外战部队应整备八队潜水战队、各自的旗舰为轻巡洋舰的方针。

即有必要整备作为潜水战队旗舰用轻巡八艘。

可是,无条约时代到来,最终这个整备没实现。

昭和十一年,由于裁军条约失效,无条约时代来到,对应的国防方针及所要兵力量进行了第三次修订,确定了外战部队整备七支潜水战队、各自配备新的六,○○○吨型轻巡作为旗舰的方针。

因为潜水战队旗舰用七艘轻巡是必要的,现在的五,五○○吨型老朽化了,能力也不充分,预定昭和十六~二十一年度实施的新军备后期计划,设想是新造全部七艘。

象叙述过的阿贺野型的建造经纬一样,新军备后期计划被加快实行,作为先锋,实施了昭和十四年度海军军备充实计划(㊃计划),据此建造期待的二艘潜水战队旗舰用轻巡。

昭和十一年,军令部进行㊃计划舰的预备讨论时,方针是潜水战队旗舰用轻巡和水雷战队旗舰用舰同型,这个轻巡暂称舰名W○三型。

关于W○三型的概要,参照阿贺野型的建造经纬。

㊂计划中还要建造大续航力的巡潜型和兼水上高速度的海大型的甲·乙·丙型大型潜水艇,随着渐减作战进行前进至海面区域到中途岛方面,指挥这方面作战的潜水战队旗舰必须搭载长距离高速水侦,侦察力强有力,通讯指挥设施完善的军舰。

到昭和十三年,变更以前的轻巡讨论方针,计划新的潜水战队旗舰专门任务是航空侦察力强有力的轻巡洋舰,这个舰种称为丙型巡洋舰 (巡丙),同年六月㊃计划建造的巡丙暂称舰型名为W一○五型。

军令部对W一○五型的性能·兵装要求,如下表左端表示的那样,这之外还加上搭载的长距离高速水侦的能迅速连续射出,要求作为潜水战队旗舰小型高速,通讯设备充足,有水中听音机和水中信号器等。

对此要求,舰政本部汇总了设计概案,如下表第二号表示要目·兵装的高速水上机母舰型式军舰,计划在后部船体内部设置飞机库收容四架高速水侦,剩下的二架分别搭载系止在后甲板上设置的二座弹射器上。

东瀛妖刀、天皇野望——日系战列舰发展史

东瀛妖刀、天皇野望——日系战列舰发展史

东瀛妖刀、天皇野望——日系战列舰发展史海军一直被认为是最需要底蕴和时间积累的技术型军种。

也因此有了“百年海军”之说,意思是海军的建设需要漫长的积累,才能有符合预想的结果。

但近现代历史上的日本海军,却似乎是这个现象的异类。

从明治维新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的海军力量从默默无闻一直急速发展到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势力。

其速度之快与力道之猛,都让观察者们大跌眼镜。

很多人都将日本近代海军发展,定义为弯道超车的典范。

即便是最后输给了美国,也不应由海军本身要负担主要责任的。

仅以截止1942年年初的90年时间来看,日本海军的发展是非常成功的。

但这恰恰不是日本人追求什么弯道超车的结果,而是他们非常明智的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潮主流。

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则以原来的萨摩海军人才为班底,组建大体上效仿英国皇家海军的近代军事力量。

与英国有竞争关系的法国人,是日本早期海军的影响人之一。

日本的首艘铁甲舰甲铁号就购自法国。

甲午战争中的旗舰松岛号也购自法国。

虽然初期的起点不高,但是日本海军却生活在一个技术大爆炸的时代。

很多海军技术在10年内就面临新技术的替代,军舰服役8年左右就开始落伍,超过10年则根本面临淘汰。

所以,日本海军在前期的规模不足,并不影响他们在下一次技术更新换代时再加速跟上。

英国从开始19世纪的80年代慢慢转向联合日本。

日本也非常果断的在外交上与之靠拢。

随即,就不断躺在皇家海军与英国银行业的大树下乘凉。

甲铁号铁甲舰:日本装备的第一艘铁甲舰甲鉄号的经历可谓波折,它原本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邦联政府为了打破海上封锁,在同情南方政府的法国秘密订购的两艘铁甲舰之一。

结果由于走漏了消息,在美国政府的抗议下,法国不得不终止了这笔交易,把这两艘铁甲舰分别转卖给了丹麦和普鲁士。

其中卖给丹麦的斯芬克斯号因为价格问题,交易再次搁置,最后经过协商,又被二次转卖,这次买家变成了美国政府,也就是当初订购者南方邦联政府的敌人。

斯芬克斯号抵达美国以后,被改名石墙号。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10)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10)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10)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10期萨苏“比睿”、“赤城”撤出战斗以单舰和数艘清舰组成的大敌鏖战,进行了决死奋战的“浪速”舰自然地起到了牵制的作用。

同时,“比睿”、“赤城”在逐渐脱离危险之后,不觉间与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形成了对北洋水师各舰的夹击态势。

此时,清军舰队分成了两群,一群包括“来远”、“广甲”、“平远”、“广丙”及一两艘鱼雷艇,专心于对“比睿”、“赤城”的追击。

此时,日军“吉野”以下3艘战舰疾驰而来,清军看到这一情况,便放弃了追击的目的,开始后撤;另一群则是由“定远”、“镇远”、“经远”、“致远”、“靖远”、“济远”及一两艘鱼雷艇组成,这其中的三四艘与“浪速”发生了短暂的战斗,但在“浪速”的顽强抵抗下没有取得进展,反而落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一时进退维谷,维持着蛇形机动的状态。

“比睿”、“赤城”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九死一生的危局中脱身而出的。

退出战场的“比睿”舰驶出7、8海里之外,经过整理恢复之后,樱井舰长向伊藤航海长道:“我们返回战场,与本队会合吧。

”“遵命。

”该舰转舵,掉头返回战场。

但此时已经到了暮色苍茫时分,海面上雾气笼罩,此时执行着灯火管制的战舰敌我难辨,能否和主力顺利会合纯粹要依靠运气了。

舰上的军医和护士都已经伤亡殆尽,负伤者则有32人之多,到处可以听到重伤者的痛苦呻吟声。

注意到这一点的舰长露出恻隐之色,慨然道:“独断离开战场,此遗憾万千之事。

然考虑到伤员的情况,还是迅速返回临时锚地为好,这样便可以从其它舰只得到帮助,对他们进行治疗。

这一决断如有罪咎,樱井愿一人担之。

”“无需忧虑,我想这是舰长通盘考虑的正确处置。

”“既然如此,航海长,我们返航吧。

”于是,“比睿”舰孤零零地开始在暗夜中返航,直朝大同江口日军的临时锚地而去。

而“赤城”舰则在一口气逃出3千米外,才减速开始修理受伤的蒸汽管。

“航海(对航海长的简称),下面怎么办好?”第二分队长松冈走上舰桥,向佐藤航海长询问。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有多强 日本人吹嘘顶好几架航母结果一出场就没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有多强 日本人吹嘘顶好几架航母结果一出场就没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有多强日本人吹嘘顶好几架航母结果一出场就没了本文导读:比如,日本人的海军师从于英国,英国海军是一支拥有厚重历史的军队。

厚重的历史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与骄傲,还给他们带来了固有成见和固步自封。

而日本人在学习英国人的同时,也学来了这种坏毛病。

一战之后的世界海军变幻莫测,大家都在发展自身科技,希望能在下一次海军大战中占领海军的制高点。

日本海军内部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发展航母,一派主张发展战列舰。

最后,趋于保守的日本海军最后选择了前者。

所以,他们集全国之力,制造出了世界上最不中用的军舰:大和号战列舰。

这艘战列舰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7万吨。

而美国人在战后建造的两级航空母舰都没有达到这个数字。

除此之外,大和号还拥有460毫米口径巨炮,这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当然了,这也是海军历史上最大口径的巨炮。

这款战舰自从问世一直都是秘密。

而日本人也本打算在未来的日美决战中将其作为杀手锏使用。

这款武器甚至连很多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而美国人直到开战后,从种种迹象里才分析到这款巨舰的存在。

可以说,它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之好。

可是,这款大型军舰却成了一款不折不扣的鸡肋。

这款军舰自诞生以后就没有真正的出现在一线战场过。

而是一直作为旗舰停泊在二线后方,而军舰上却提供者各种各样的美食给军官们享用,所以又被讥讽为旅馆。

甚至直到沉没,这艘军舰才打过一次仗。

不过,大和号的战绩直到最后也才是两艘小小的驱逐舰。

两艘军舰排水量加起来不足他的十分之一。

可以说它对于国力凋敝,制造业贫弱的日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如果日本人一开始就将这些钢铁等材料用于制造航母,那么,战争初期的形势可能就换了一种模样。

甚至,日本人将会打赢在1941年到1942年之间的所有战争。

美国想要获得战争的胜利,可能就不如现在这么轻松了。

可是,历史不容假设。

由于飞机的登场,巨舰大炮根本就失去了自己的舞台。

大和号一直到1945年才迎来了自己的独自任务,一场自杀式的任务。

与美国争霸:日本帝国海军的太平洋战略(1905-1945)

与美国争霸:日本帝国海军的太平洋战略(1905-1945)

大家也许对秋山真之并不陌生 ,他就
从 日俄战争结束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 是 日俄战争时期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
舞 台的 美 国突 然 改 变 立 场 。美 国 担 心 E本 发 前 ,美 国 海 军 在 整体 实 力 上 一 直 比 E本 乡平八 郎的参谋 。在对马海战时 ,以一封 l l

大 学 教 官 的 他 又 根 据 日俄 战 争 的 经 验 ,补 防 御 方 为 15 ,反 之 就 是 说 防 御 方 只 要 个战队 8 .:1 艘二等巡洋舰;3 个水雷战队 , 每 充修改 了 帝 国 国 防论 并 再 版 , 为 帝 能 达 到 其 7 % 力 量 就 可 以达 到 防 御 要 求 个 战 队 l 艘 驱 逐 舰 。 山式 编制 案是 八八 称 2 秋 0 舰 队的编制雏 形 , 并直接影 响到后来 日本 国 国防 史论 这 是 日本海 军 史上 重要 的 了 。在 佐 藤 的 定 义 中 日本 海 军 舰 队 是 战 略 。 两 部 著 作 ,是 日本 日俄 战 争 之 后 一 切 战 略 防御 舰 队 ,是 “ 守 防 御 ” 的舰 队 ( 守 联 合 舰 队 的 编 制 设 定 。 在 日本 海 军 眼 中 , 专 专 理 论 的 根 基 。佐 藤 的 理 论 深 受 著 名 海 军 战 防 御 是 一 种 战 术学 概 念 , 对 某 一 区域 进 后 来 的 编 制 多被 视 为 该 案 的 直 系子 孙 。 指 略 家 、思 想 家 马 汉 的 影 响 。他 在 帝 国 国 行的防御 ,类似于篮球联防战术 中对单个 防 史论 中 明 确 提 出 ,日本 应 该 以 英 国为 区域 的 防 守 。 ,也 就 是 说 日本 海 军 的 军 备 ◎ 国防 方针 的确 定 和初 次 修 订 ) 榜 样 ,将海 军 战 略 作 为一 线 国 防 。他 进 一 要 保 持 美 国海 军 军 备 水 平 的 7 %。 0 步 以 马 汉 的 海 外 扩 张 论 为 基 础 , 阐述 道 “当今时 代)是世界性 发展的重要关 头 , ( 渐减 迎 击论 则 是 渐 减 战 略 的 手 段 , 是 作战 战 术 的指 导 。其 核 心 思 想 是 ,因 为 美

日本海军1

日本海军1

未来航母发展趋势 • 隐身式航空母舰
• 当现代隐身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上之后,有关军事专家也已对未来隐身航母提出了构想:舰体上层建筑高度明显降低、体积缩小,并采用圆滑的外 形和倾斜的舷侧,从而使吃水线以上部分的雷达散射面积下降到只有常规舰体的几百至几十分之一。这样就可以使对方雷达的探测效能大幅度降低,甚至发现不了。
日本现在海军,海上自卫队
•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前身是日本帝国海军,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 本战败,日本帝国海军解散,1947年的日本宪法表示日本军事武 装力量只用于维持自卫。1952年4月26日,重新建立了海上警备 队。1954年(昭和29年),在当时防卫厅的发动下成立了今天 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现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世界上装备最现代化的 海上武装力量之一,吨位规模也在世界各国前列。
总兵力/人
2126 3916
平均航速/节
10.2 14.5
甲午海战是日本海军首次进行的对外战争,却取得了未曾预料的胜 利,这坚定了其建设海军的信心。日本人认为武力可以做到任何事 情,从此国民开始忍受重税,当年军费占国民经济的28%,次年 达48%。85%的战争赔款都用于军备扩张,而此中的%60用于海 军建设。
日本海军
日本帝国海军
日本帝国海军作战鼻祖东乡平八郎 1848.1.27.-1934.5.30.
“日本海军之父” 山本权兵卫 (1852.11.26-1933.12.8)
日本帝国海军的发迹(两场关键的海战)
一甲午海战
名称
北洋水师 日本联合舰队
火炮/门
195 268
鱼雷发射管 总排水量/吨 /架 556 568 32100 40840
二对马海战
• 日俄战争时日本和俄国的国力差距虽然没有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日 美两国的差距那么大,但也是十分惊人的。俄罗斯的陆军兵力是 日本的十倍以上,海军兵力几乎是三倍,国家预算是日本的十倍, 考虑到日本国家预算的一半是军事开支,俄国的经济实力几乎是 日本的20倍。在日本人还只能造驱逐舰,战列舰必须向英国人购 买的当时,俄国人所保有的号称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除了采用了 法国人的设计以外,都是自己建造的。 • 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日本 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的代价,赢得了压倒性胜利。 • 此战以后是日本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仅次于英美,成为第三强海 军国家。(此战也是日本海军崛起的象征)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详细表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详细表

日本帝国海军IJN (Imperial Japanese Navy)战列舰一、大和级(Yamato Class)大和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的战列舰,历史上该级舰艇计划建造四艘,建成了两艘。

建造背景:1934年日本以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为假想敌制定了新的国防方针。

1936年日本退出伦敦海军限制军备的谈判,日本海军明确提出在西太平洋海上截击假想敌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战略。

日本海军在主力舰的数量方面无法同美国海军抗衡,决心以单舰的威力来抵消对方在数量上的优势。

新型战列舰的设计任务开始于1934年。

(1)大和号战列舰(IJN Yamato battleship)建造年代:1937年1月~1941年12月排水量:72810吨最大航速:27节火炮配置:9门18寸、12门6寸、12门5寸战存:沉没(1945年4月7号)沉没地点:冲绳岛海区(冲绳岛登陆战)(2)武藏号战列舰(IJN Musashi Battleship)建造年代:1938年3月~1942年8月满载排水量:72810吨最大航速:27节火炮配置:9门18寸、12门6寸、12门5寸战存:沉没(1944年10月24号)沉没地点:锡布延海(莱特湾海战)二、长门级(Nagato Class)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共建两艘。

建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迅速膨胀的日本为争夺海上霸权,重新制定了八八舰队的计划。

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按照该计划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战列舰。

日本海军顺应当时各海军强国主力舰竞相计划搭载更大口径主炮、动力性能更高和增加装甲防护的趋势,根据以往海战的经验,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与美国海军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

(1)长门号(IJN Nagato Battleship)建造年代:1917年8月~1920年11月满载排水量:39700吨最大航速:26.4节火炮配置:8门16寸、18门5.5寸、8门5寸战存:战存投降(1945年8月20日)投降地点:横须贺港(2)陆奥号(IJN Mutsu Battleship)建造年代:1918年6月~1921年11月满载排水量:39050吨最大航速:26.4节火炮配置:8门16寸、18门5.5寸、8门5寸战存:沉没(1943年6月8日)投降地点:吴港外海的柱岛泊地(因三号主炮塔弹药库发生原因不明的爆炸事故,舰体断裂成两段后沉没)三、依势级(Ise Class)1943年伊势级改为航母伊势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共建两艘。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侵华战略的演变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侵华战略的演变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侵华战略的演变李洋内容摘要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的侵华战略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从幕末思想家开始,日本就提出发展近代海军的主张,这些主张是在面临外国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中国此时就已成为日本海军侵略的目标;明治初年,海军作为“先锋”,参加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并利用所获得的侵略权益,找到侵略中国大陆的方向和路径;甲午战争前的十年,日本海军以中国海军为假想敌,进行了精心的战争准备;甲午战争后,日本海军推行“北守南进”政策,但积极扩军备战,准备与俄国海军一战。

造成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近代日本对外战略的不断调整。

关键词甲午战争日本海军侵华战略关于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战略.此前学界已有不少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对华政策、大陆政策、“大东亚共荣圈”三个层面的研究。

《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一书对此已有比较好的梳理,可供研究者参考。

①然而海军作为近代日本侵华的主要武装力量,在影响日本政府对华战略制定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相比较陆军侵华战略的研究②,目前学界对日本海军侵华战略问题的关注却较为缺乏,③仅有部分学者探讨过历史上日本的海洋发展战略问题。

例如修斌认为日本百年以来.以对外扩张为中心的海洋战略集中在三个方向,即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北冈伸一按照时间顺序.将明治时代日本海洋发展战略划分为幕末维新、明治中期和日俄战后三个时期。

④但“海洋发展战略”和“海军战略”两种概念是不能等同的,因此有必要对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侵华战略的演变过程加以梳理,弥补此前学界研究的不足。

一、日本幕末思想家言论里的“海军战略”1888年2月,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大佐在《征讨清国策案宗旨书》中这样描述“战略”的概念:“战略者,乃与所谓政略并列,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几乎间不容发。

政略存,则战略成,战略存,则政略全。

欲确定战略,则不可不知政略如何。

不察政略如何,则不仅相互齟齬,战略难成,反而危及国家.是为重大。

凤翔战记——旧日本海军凤翔号航空母舰队小史

凤翔战记——旧日本海军凤翔号航空母舰队小史

建造好 , 是时任 海 军司 令的 贝蒂 上鲁 但 等不 了这 么长 的时 间 。 急需 对德 国沿 他 海 的飞 艇库 和海 军 基地 发动 空 袭 。2 2 . 万吨 的 “ 暴怒 ”号大 型巡 洋舰 因其 航速 很快 而被 贝蒂 抓来 ,拆 去前炮 塔建 造起 飞 甲板和 机库 ,世 界上 第…艘 航 空母舰
11 年 完工 并正 式编 为军舰 , 9 5 舰种 列 为
: 等 巡防 舰 。 1 2 9 0年 4月 1日, 日本
到 同 飞行 甲板… 样 高的位 嚣 。锅炉 的废 气 经舰 尾烟 道排 出 。这 样 ,英 国海 军终 于 有 了真 正 的航 空 母舰 ,在 1 1 年 l 98 1
上 降落 。这 样 ,除 了能 搭载较 多 的飞机
外 ,这第 一艘 航空 母舰 跟数 量众 多 的战
列舰和 战列 巡洋 舰相 比仍 然没 有什 么优 势 ,当 时英 国海 军许 多主 力舰 都在炮 塔 顶 上 安装 了起 飞平 台 , 连较 重 的飞 机都 可 以从 那 上 面 起 飞 。
尽管 “ 怒 ” 号的 降落 甲板有 8 暴 7 米 长 ,但 飞 行 员 降落 时还 是 凶 多吉少 。 高大 的舰桥 和烟 囱形成 了湍 流 ,在 l3
次 降落 试 验 中 ,“ 犬 ”式 飞机 只 有 3 幼
次安 全 降落 , 其余 1 0次 都 是 “ 像被 猎
枪打 中 的鸥鸪 鸟一 样 ,一下 子掉在 甲板 上” 。于 是飞 行 员只 好重 操 旧业 ,在海
经过 一 年 多改装 ,“ 索 伯 爵 ” 罗
‘ ’鼍航 母 。由朦适 中利 海军 ‘ ■ 海军上 将 秒克伦 ’ 号战 列舰 队改 装而 成
维普资讯
Spii t ePn oh ta d aor B圈 sc e w Y

印度洋战役日本海军覆灭

印度洋战役日本海军覆灭

印度洋战役日本海军覆灭印度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重要且惨烈的一场海战。

该战役发生于1942年4月5日至7日之间,日本海军与盟军的舰队在印度洋上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最终,日本海军遭受惨重打击,丧失了多艘主力舰艇,这次战役成为了太平洋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战争背景印度洋战役发生在太平洋战争的早期,此时日本帝国已经占领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并展开了对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日本迅速成为了亚洲一个强大的海上势力,他们的海军力量在当时堪称超强,对盟军来说,要挑战日本海军的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然而,美国和英国决定联合起来,试图通过印度洋战役来对抗日本海军的威胁,保护重要的航路和殖民地。

这场战役不仅仅是一次为了保卫领土的战斗,还是一次为了控制资源和影响力的决定性战役。

战役过程印度洋战役的规模宏大,参战双方都派出了大量的舰队。

日本海军派出了四艘航母和众多的战列舰、巡洋舰等舰艇,他们准备在印度洋上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决战。

而盟军则组成了一个由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舰队。

4月5日,战斗开始了。

盟军舰队试图通过轰炸日本海军航母来打击他们的实力。

然而,日本海军舰载机的反击异常激烈,他们对盟军舰队展开了一系列的袭击。

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空中战斗,导致了大量的舰载机和舰艇的损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进行了多次决战。

然而,由于日本海军舰载机的劣势,日本航母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其中,日本的两艘重要航母——飞鹰号和隼鹰号都被盟军的舰队击沉。

这一事件对于日本海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战役结果印度洋战役的最终结果是,日本海军损失了大量的舰艇和舰载机,而盟军虽然也有损失,但却成功地击败了日本的扩张势力,保护了印度洋航道和重要的殖民地。

这场战役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海战的胜负,更重要的是它对太平洋战争的整个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日本海军覆灭的消息传回日本后,不仅让日本民众对战争的胜利产生质疑和动摇,更让整个陆战战略陷入困境。

此后,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逐渐取得了优势,日本海军逐渐被孤立,最终导致了日本的投降。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三)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三)

大海战的秘史——日本海军中将亲历的甲午海战(三)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4年第18期★萨苏旁证作为那场战事的亲历者,小笠原长生描述的大东沟海战无疑更加直观,但因为他当时只是一名下级军官,其描述眼界难免受到限制。

比如对于中日两军舰船和阵型特点的分析,他的功课就明显做得不够,而日本海军史学家平田晋策所著之《吾等之海战》,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故此我们也将其相关描述翻译如下,在此处提供给读者。

“终于到了决战的时候。

日军舰队以第一游击队的旗舰‘吉野’号为先导,按照下页图表所示的顺序前进。

在主力部队的右后方,跟随着‘赤城’号炮舰(622吨,120毫米炮4门)和辅助巡洋舰‘西京丸’(4100吨,120毫米炮l门)。

大本营参谋官桦山中将就坐在‘西京丸’上,让急躁的桦山提督老老实实地待在根据地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舰队排成一列纵队,威风凛凛地驶出了大孤山湾。

蔚蓝的大海、洁白的舰船。

舰船冒出的滚滚浓烟,遮天盖日,让人感到战争即将来临。

上午11点30分,我军白色的舰队在右舷远远的东北偏东方向,模模糊糊看到冉冉升起的黑烟,丁汝昌的北洋舰队终于露面了。

伊东司令长官立即向战队发出了攻击的命令。

在此,让我们探讨一下两军的阵形。

伊东司令长官采用的是一列纵队的阵形。

现在各国海军几乎都采用一列纵队的阵形,但当时也有人建议采用三舰呈三角形分组配置的阵形。

日军在开战前,在佐世保军港通过反复多次的认真演练,得出了结论:‘实战还是一列纵队的阵形最好。

’理由是这种队形操纵起来容易,后面的舰艇只要跟住前面舰艇的尾巴就不至于乱了阵型。

这些做法现在看来会觉得是很简单的事,但正是日军在黄海海战的胜利,使大家认识到一列纵队阵形的优势。

万事开头难,无论做什么事中国军舰装备的3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速射炮威力较小,主要用于攻击小型海上目标情,第一个这样做的人都会经历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伊东中将的战术眼光。

中国舰队则采用了比较复杂的横队阵形。

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名录

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名录

日本联合舰队各时期司令名录[编辑本段]舰队(组织)名说明各时期司令(含蒹任)——————————————————————————————————————————1933年设立1933年,末次信正1936年2月米内光政1939年8月山本五十六1943年8月古贺峰一联合舰队司令部1944年5月丰田副武1945年5月小泽治三郎-————————————————————————————————————————联合总队司令部1945年4月海军部新设1945年4月丰田副武1945年5月小泽治三郎—————————————————————————————————————————第一舰队1944年2月25日撤编1941年8月高须四郎1942年7月清水光美1943年10月南云忠一—————————————————————————————————————————第二舰队1945年4月随大和做特1941年9月近藤信竹攻攻击后撤编1943年8月栗田健南1944年12月伊藤整一—————————————————————————————————————————第三舰队1944年11月撤编1941年4月高桥伊望1942年7月南云忠一1942年11月小泽治三郎—————————————————————————————————————————第四舰队1941年8月井上成美1942年10月鲛岛具重1943年4月小林仁1944年2月原忠一—————————————————————————————————————————第五舰队1945年2月撤编1941年7月细萱戊子郎1943年4月河瀬四郎1944年2月志摩清英—————————————————————————————————————————第六舰队1941年7月清水光美1942年3月小松辉久1943年6月高木武雄1944年7月三轮茂义1945年5月醍醐忠重—————————————————————————————————————————第七舰队1945年4月新编成1945年4月岸福治1945年8月大森仙太郎—————————————————————————————————————————第八舰队1942年7月新编成1942年7月三川军一1942年12月加入东南方面舰队1943年4月鲛岛具重—————————————————————————————————————————第九舰队1943年11月新编成1943年11月远藤喜一1944年7月司令部被消灭,撤编—————————————————————————————————————————南遣舰队1941年10月编成1942年1月小泽治三郎第一南遣舰队1942年1月改编为第一南遣舰队1942年7月大川内伝七1943年9月田结穣1945年1月福留繁—————————————————————————————————————————1941年4月编成1941年4月南云忠一第一航空舰队1945年6月撤编1943年7月角田觉治1944年8月寺冈谨平1944年10月大西垅次郎1945年5月志摩清英—————————————————————————————————————————1944年6月编成1944年6月福留繁第二航空舰队1945年1月撤编—————————————————————————————————————————1944年7月编成1944年7月吉良俊一第三航空舰队1944年11月寺岗谨平1945年8月山田定义—————————————————————————————————————————1945年2月编成1945年2月宇垣缠第五航空舰队1945年8月草鹿龙之介—————————————————————————————————————————第十航空舰队1945年3月编成1945年3月前田捻—————————————————————————————————————————1941年1月编成1941年9月冢原二四三第十一航空舰队1942年10月草鹿任一—————————————————————————————————————————1943年5月编成1943年5月户冢道太郎第十二航空舰队1944年9月后藤英次1945年3月宇垣完尔—————————————————————————————————————————1943年9月编成1943年9月高须四郎第十三航空舰队1945年2月新加第十方面舰队1944年6月三川军一1944年11月大川内伝七1945年1月田结穣1945年8月福留繁—————————————————————————————————————————1944年3月编成1944年3月南云忠一第十四航空舰队1944年7月撤编—————————————————————————————————————————1942年4月编成1942年9月高桥伊望西南方面舰队1945年5月大本营直辖舰队1942年9月高须四郎1944年6月三川军一1944年11月大川内伝七—————————————————————————————————————————1942年12月编成1942年12月草鹿任一东南方面舰队1945年5月大本营直辖—————————————————————————————————————————1943年8月编成1943年8月户冢道太郎东北方面舰队1944年12月撤编1944年9月后藤英次—————————————————————————————————————————太平洋中部舰队1944年3月新编成1944年3月南云忠一1944年7月司令部被消灭,撤编—————————————————————————————————————————第十方面舰队1945年2月编成1945年2月福留繁—————————————————————————————————————————第一机动舰队1944年3月新编成1944年3月小泽治三郎1944年11月撤编—————————————————————————————————————————1937年10月编成1941年9月古贺峰一中国方面舰队1942年11月吉田善吾1943年12月近藤信竹1945年5月福田良三—————————————————————————————————————————1943年11月编成1943年11月及川古志郎海上护卫总司令部1944年8月野村直邦1945年5月丰田副武1945年5月小泽治三郎—————————————————————————————————————————1944年12月编成1944年12月岸福治第一护卫舰队1945年7月田结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海军史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1872年(明治4年)至1945年(昭和20年)大日本帝国的军队组织。

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

战后,日本方面也称其为“旧日本海军”、“旧帝国海军”。

大日本帝国海军在战败后的1947年(昭和22年)因要符合“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而解散,新建了“日本海上自卫队”。

1903年(明治36年),在成立了“参谋本部”后,通过了两名海军大臣西乡从道和山本权兵卫的主张,开始对舰队的装备和组织结构进行了一番改革,到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了三十一艘军舰和二十四艘水雷艇。

而到了“日俄战争”时,则达到了七十六艘军舰外加七十六艘水雷艇的规模。

1920年(大正9年),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海军开始了一套以美国海军为假想敌的“八八舰队”(八艘战舰加上八艘巡洋舰)增强政策。

1941年(昭和16年),到了“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日本海军的旗下拥有了十艘战舰,三百八十五艘舰艇和包括“零战”在内的三千二百六十架军用机。

从“日俄战争”(明治38年)胜利以来一直到“太平洋战争”(昭和20年)战败,大日本帝国海军一直和英国皇家海军与美国海军构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世界三大海军”。

日清战争(1894-1895)
日清战争(甲午战争)“第一次中日战争”终于在1894年(明治27年)8月1日正式开战,虽然在之前已经有了几次交战。

9月17日,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的“黄海海战”中重创了北洋水师,中国海军舰队损失了十二艘军舰里的八艘。

虽然日本海军在这次战役中获得了胜利,但是日本海军军舰无法有效的击穿中国海军的两艘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战列舰(“定远”最终被鱼雷击沉,而“镇远”则被虏获)。

此次交战让日本海军注意到了对大型战列舰和小型攻击型舰艇的需求。

根据随后在1895年(明治28年)4月17日签订的“下关条约”(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群岛分别被转移到了日本政府的管辖下直到了1945年(昭和20年)。

虽然日本也获得了辽东半岛,但是在俄国的逼迫下把其归还给了中国政府,之后俄国自己则接管了这片地区。

被日本海军虏获回国的清军主力舰镇远号
日俄战争(1904-1905)
在日清战争后由于俄国介入而被迫归还辽东半岛的事实,使日本海军开始规划未来的战争。

随即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开始了横跨十年的海军扩张计划,在此期间建造了109艘军舰,总吨位超过了二十万吨,海军人员的规模从15100人扩大到了40800人。

全新的舰队包括了六艘战列舰、八艘装甲巡洋舰、九艘巡洋舰、二十四艘驱逐舰和六十三艘鱼雷艇。

其中1902年(明治35年)交付的三笠号战列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舰之一。

在此期间,三菱等公司也开始自行建造舰艇。

日本海军也开始组建了潜艇部队,1904年(明治37年),日本海军从通用动力电船公司购买的五艘潜水艇运抵横须贺海军工厂,次年年底组装完毕并投入了使用。

1904年(明治37年)2月8日,酝酿已久的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1905年(明治38年)5月,在日本海海战中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的旗舰三笠号率领着日本海军几乎全灭了俄罗斯海军第二太平洋舰队。

俄国海军38艘派往远东的军舰中有21艘被击沉,7艘被捕获,6艘被解除了武装,4545名官兵战死,6106人被俘。

日本海军则只损失了三艘鱼雷艇和116人。

东乡平八郎在日军旗舰三笠号舰桥上指挥战斗的油画。

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
1941年(昭和16年),大日本帝国海军拥有了十艘战列舰,十艘航空母舰,三十八艘重型和轻型巡洋舰,一百十二艘驱逐舰,六十五艘潜水艇和其它舰艇。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向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同时在西太平洋向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

美国、英国和中华民国向日本宣战,而与日本同盟的欧洲轴心国—纳粹德国与意大利亦向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欧亚两大战场合流。

珍珠港被日军空袭的场景
日本海军旗下的十艘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战争”开始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乃至最先进的航母舰队之一。

战争的初期美国海军拥有七艘航母,但在太平洋只有三艘。

而英国皇家海军的八艘航空母舰只有一艘在印度洋周边服役。

在“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损失了四艘旗舰航母与相关船员,迫使其只能把商用和其它军舰改装成如“飞鹰”般的小型护航航母。

而另外一套改造计划,“信浓”,则把“大和级”战列舰的三号舰改装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吨位的航空母舰。

中途岛战役日本损失多艘主力船舰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依靠了装备和战术的优越性在快速进攻的准则下席卷了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对手。

不过美国在工业输出和新颖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渐渐的把战局扭转了过来。

日本海军未曾在防守工事上做过大规划,暴露了自己重要的通讯系统,缺乏有效反潜力量来保护海运补给航线,同时又没用其庞大的潜水艇部队来运送物资装备。

到了战争末期,日本帝国海军只能被迫使用极端的作法,如“特别攻击队”来阻止敌人的进攻。

1945年(昭和20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接受了“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放送协会”播放了由昭和天皇阅读的“终战诏书”,正式宣布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形势(红线圈内是日军所到达最大的势力范围)
日本海上自卫队大日本帝国海军在日本战败后被解体成为了“第二复员省”帮助把留在海外的军舰和人员送回日本本土。

1947年(昭和22年),所有军队在新颁布的“日本国宪法”下被解散,宪法内的“日本国宪法第九条”写到了“日本国民期望国际正义和次序,并且永久的放弃以国权的名义用战争与武力来解决国际纷争”。

1948年(昭和23年)5月1日,成立了“海上保安厅”。

1952年(昭和27年)4月26日,重新建立了“海上警备队”。

1954年(昭和29年),在当时“防卫厅”的发动下成立了今天的“日本海上自卫队”。

22DDH型直升机航母
日本海上自卫队22DDH型直升机航母在横滨下水。

该舰满载排水量2.7万吨,预计2015年正式服役。

22DDH命名为出云号,舷号183。

舰名“出云”,曾为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旗舰所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