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鞍区正常解剖及蝶鞍病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鞍区解剖》ppt课件共39页文档

《鞍区解剖》ppt课件共39页文档

垂体后叶分泌: ADH和催产素。
垂体前叶分泌
两侧叶生长激素和泌乳素 细胞:PRL、GH为主 中间部:TSH、ACTH 为主
大脑凸面脑膜瘤
额叶脑膜瘤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来源于胚胎时期颅颊囊的向上移行。 神经垂体来源于脑向下延伸,与腺垂体在发育中整合,其间可有中间部
垂体腺:蝶鞍内,两侧对称 垂体腺瘤 Rathke囊肿 颅咽管瘤
蝶鞍的形态变异
• ①鞍桥,为前、后床突间的骨性桥连接, 多为双侧性,有时不完整,此桥多见于内 分泌障碍、白痴及癫痫患者;②颈动脉床 突孔,为前、中床突之间的韧带连结, 孔内有颈内动脉经过,如此孔过小,可 影响颈内动脉的血液循环,须手术切断 韧带;③前床突缺如;④前、后床突侧移。
鞍膈
• 鞍隔构成蝶鞍的顶壁,覆盖垂体,是硬 膜水平折叠而成,覆盖于前方鞍结节和 后方的鞍背及后床突间。中央有孔,称 膈孔,垂体柄和垂体动脉由此通过。较 大的膈孔是形成空蝶鞍的解剖学基础。 大口径的膈孔在经鼻蝶手术后易产生脑 脊液漏。
•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 腺垂体来源于胚胎时期颅颊囊的向上移行。 • 神经垂体来源于脑向下延伸,与腺垂体在发育中
整合,其间可有中间部。 • 大小:垂体前后径9.9mm(7.0-13.0mm),
左右径13.9mm(10.0-17.0mm),垂体直 径为5.5mm(2.5-9.0mm) • 重量:男性为350-800mg,女性为450900mg • 垂体柄是从下丘脑下部延伸到垂体后叶里的神经 组织柱。损伤后造成尿崩症。
鞍隔
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 长。 有报告认为,脑膜瘤出现早期 症状平 均2.5年,少数病人可达到6年。
海绵窦
• 海绵窦并非真正的静脉窦,而是静脉丛, 以及与其共存的颈内动脉,Ⅲ,Ⅳ,Ⅴ, Ⅵ对脑神经和交感丛。内壁为单层硬脑膜, 外壁为双层,外壁双层间从上到下夹有动 眼,滑车,三叉神经的眼支,两壁间容纳 外展神经,颈内动脉和窦内属支、鞍旁静 脉丛及交感神经纤维。两侧海绵窦间距离 12.6mm(9-18.5mm)。在经鼻蝶窦 切除垂体肿瘤时,鞍底的切开横径

鞍区解剖及相关疾病PPT课件

鞍区解剖及相关疾病PPT课件

视觉传导功能
视神经从眼球出发,经过 视神经管进入颅内,在鞍 区与大脑皮层相连,传递 视觉信号。
颅内血液供应功能
颈内动脉在鞍区进入颅内, 为大脑提供血液供应。
02
鞍区解剖结构详解
颅骨及脑膜
颅骨
鞍区位于颅骨内,周围有额骨、蝶骨 和枕骨环绕。颅骨对鞍区起到保护作 用。
脑膜
鞍区周围有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三层脑膜,对脑组织起到支撑、保护 和缓冲作用。
诊断方法与流程
诊断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 综合判断,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
诊断流程
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的起始时间、 发展过程和伴随症状。然后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 的体征,如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等。根据需要,医 生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以了解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病理情况。最后,医生会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如CT、 MRI等,以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脑实质及神经
大脑组织
鞍区位于大脑前部,周围有大脑额叶、颞叶和顶叶等区域。这些区域控制着人 体的各种功能。
神经纤维
鞍区内有大量的神经纤维通过,包括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等, 这些神经纤维对视觉、运动和平衡等功能起到调控作用。
垂体及垂体柄
垂体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位于鞍区的中央,能够分泌多种激素,如生 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起 到重要作用。
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视野 障碍、颅内压增高等。
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 疗和药物治疗等。

鞍区解剖及病变ppt课件

鞍区解剖及病变ppt课件

h
40
生殖细胞瘤
h
41
畸胎瘤
h
42
畸胎瘤
h
43
脂肪瘤
h
44
松果体囊肿
h
45
CT与MRI结合的优势
1、MR可以更好的鉴别鞍内与鞍上病变; 2、增强后观察血供状态有优势 3、钙化的显示是CT的优势,有时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
h
46
鉴别鞍内鞍上肿瘤
冠状和矢状切面的MR 是鉴别鞍内鞍上病变的最佳方法
正常垂体
h
1
增 强 后 垂 体
h
2
垂体柄
h
3
上缘平坦型
h
4
上缘下凹型
h
5
上缘上凸型
h
6
鞍上池
h
7
h
8
鞍 上 池
的 形 态
h
9
CT正常垂体Βιβλιοθήκη h10空蝶鞍
h
11
蝶鞍扩大的 空蝶鞍
h
12
正常蝶鞍的 空蝶鞍
h
13
垂体发育障碍
垂体柄消失、垂体后叶上移
h
14
垂体发育障碍
垂体柄消失、 垂体后叶上移
h
15
垂体腺瘤
蝶鞍扩大 鞍上池 被肿块占据
h
16
垂体瘤
h
17
垂体腺瘤
h
18
垂体腺瘤
h
19
垂体腺瘤
h
20
垂体腺瘤
(瘤内坏死)
h
21
垂体腺瘤
(侵犯蝶窦)
h
22
垂体腺瘤
(球形增大)
h
23
垂体微腺瘤
CT: 增强后低密度 局限性鞍底凹陷 垂体柄偏移

脑室、蝶鞍区PPT课件

脑室、蝶鞍区PPT课件
药物治疗:针对某些炎症、感染等引起的疾病。
疾病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如脑室-腹腔分流术、肿瘤切除术等。
放射治疗
适用于某些肿瘤。
其他治疗
如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
疾病的治疗方案
开颅手术
适用于大型肿瘤或需要切 除的病变。
微创手术
如内窥镜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
立体定向手术
针对功能区病变,精准度 高。
疾病治疗的预后与康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脑室、蝶鞍区疾病的研究进 展,提高全球的诊疗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蛛网膜囊肿
脑室内或鞍旁的囊性病变。
常见疾病类型与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可观察脑室和蝶鞍区的结 构变化。
脑脊液检查
可了解脑脊液成分和压力,辅助诊断 脑积水等。
常见疾病类型与诊断方法
神经功能检查
评估神经传导和生理功能。
临床表现和病史
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既往病史。
疾病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 2 3
脑室、蝶鞍区的解剖结构研究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脑室、蝶鞍区的解 剖结构认识更加深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 更准确的依据。
脑室、蝶鞍区的生理功能研究
研究脑室、蝶鞍区的生理功能,有助于理解其在 人体内的正常运作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脑室、蝶鞍区的病理机制研究
研究脑室、蝶鞍区的病理机制,有助于揭示疾病 的发病机理,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脑室、蝶鞍区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脑室系统概述 • 蝶鞍区概述 • 脑室、蝶鞍区的影像学检查 • 脑室、蝶鞍区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 脑室、蝶鞍区的研究进展

蝶鞍区解剖及临床研究PPT课件

蝶鞍区解剖及临床研究PPT课件
3
垂体瘤
分类根据 1.激素分泌细胞的起源 2.肿瘤大小
微腺瘤(直径<10mm)多见 大腺瘤(直径>10mm)可向鞍外伸展 少见 3.有无侵袭周围组织 4.免疫组化和电镜特征
4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一 垂体瘤的病理学分类
传统光镜检查,临床上分: 嫌色性垂体腺瘤,嗜酸性垂体腺瘤, 嗜碱性垂体腺瘤,混合性垂体腺瘤, 垂体腺癌。
10%
20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蝶窦是蝶骨体中的一个含气空腔。 其形成分三阶段。 2岁前的蝶骨甲介形成阶段。 3~5岁时,初期蝶窦形成阶段。 8~20岁时,固有蝶窦形成阶段。
21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蝶窦的形态,大小及发育差异较大, 气化程度差异大。 – 其容积最大可达30ml,最小仅0.5ml
,增均为5~7.5ml。亦有实性者。 – 蝶窦气化,按Hammen`s分型: – 甲介型 1~2% – 鞍前型 12% – 全鞍型 86~87%
22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蝶窦有:前壁、后壁、上壁、下壁、内 侧壁、外侧壁。
前壁:形成鼻腔顶的后段及筛窦的后 壁,上方近鼻中隔处有蝶窦开口 ,在蝶窦开口下方扩大骨窗是 鞍前的。
17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据前后床窦间距不同,蝶鞍分: 开放型(间距〉5mm,占39%) 半开放型(界于两 者间,占40%) 闭锁型(间距〈2mm,占21%) 垂体窝(蝶窦的正常大小): 矢状位 10~12mm 深位 6~9mm 横位 12~14mm
18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垂体窝由颅底硬膜的延续所覆盖 ,称鞍隔,其中有孔隙,称鞍隔孔, 该孔变化大,直径为2~11mm,真正覆 盖者只38%,蛛网膜可突入鞍内,覆 盖垂体前叶,充满脑脊液,称垂体池 。为经蝶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潜在原因 ,应引起注意。

蝶鞍区解剖ppt课件

蝶鞍区解剖ppt课件

经动眼神经的横断面 20
精品课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交叉 垂体柄 脑桥 基底动脉
14
精品课件
经鞍背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5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6
精品课件
经垂体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垂体 脑桥 基底脉
17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8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颈内动脉 蝶鞍 颈内动脉
经Meckel的横断面 19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神经及下丘脑等。 蝶 鞍
前床突 后床突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3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经前床突的冠状断面
4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5
精品课件

鞍区解剖ppt课件

鞍区解剖ppt课件

鞍上池
1.颈动脉池:上界游离于前床突硬膜和额 叶眶面,下界游离于海绵窦。内侧与视 神经共壁,外侧游离于颞叶内侧和小脑 幕缘游离缘。
2.视交叉池:环绕视神经和视交叉。头侧 贴附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上表面,尾侧 与终板向连续。
YY
16
• 3.终板池:前下界为视交叉,上表面并被胼 胝体嘴覆盖。
• 4.嗅池:由覆盖嗅束的蛛网膜构成。
• 7.胼胝体池前部:即大脑纵裂池,池内 无分隔,前纯属人为划分。
• 8.大脑脚池:位于海马与大脑脚之间。
• 9.环池:环绕中脑的外侧面。
YY
18
鞍周神经
YY
19
垂体
•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 腺垂体来源于胚胎时期颅颊囊的向上移行。
• 神经垂体来源于脑向下延伸,与腺垂体在发育中 整合,其间可有中间部。
YY
27
YY
28
YY
29
下丘脑
• 主要功能: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和这种稳 态机构与行为的调节。
• 大小:长约12mm,前部宽约6mm,后部 宽约10mm,最大高度15mm,体积4ml。
• 血供:来自Willis环,包括颈内动脉和 前后交通动:PRL、GH为主 中间部:TSH、ACTH 为主
YY
21
大脑凸面脑膜瘤
额叶脑膜瘤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来源于胚胎时期颅颊囊的向上移行。 神经垂体来源于脑向下延伸,与腺垂体在发育中整合,其间可有中间部
YY
22
YY
23
YY
24
YY
25
垂体腺:蝶鞍内,两侧对称 垂体腺瘤 Rathke囊肿 颅咽管瘤
YY
7
鞍膈分型

蝶鞍区的断层解剖ppt课件

蝶鞍区的断层解剖ppt课件
垂体断层扫描 门静脉
前叶与漏斗衔接部
门静脉

升支

至漏斗支 下
降支 动 脉
静脉 垂体下动脉
远侧部
A 矢状层面
后叶
前叶外侧部
B 冠状层面
〔六〕海绵窦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鞍膈 视神经 垂体
颈内动脉 海绵窦
展神经
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下颌神经
视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经垂体的MRI矢状扫描
(三)横断层



基 底
垂体柄 动眼N
交 叉

脑桥

1.经垂体柄横断层
额窦
鞍上池

第四脑室

直窦

大脑中动脉
脑 后 动
鞍上池 脑桥

经垂体柄的横断层
额叶 颈内动脉
垂体 鞍背 基底动脉 颞叶
小脑
视神经 前床突
动眼神经 桥池
小脑上动脉
脑桥
2.经鞍背的横断层
眼 神
蝶窦

垂体

4.鞍上池
内容:视束、视交叉、颈内A、漏斗、垂体柄、 动眼N、基底A、大脑后A、鞍背




鞍上池


桥池



鞍上池与桥池
环池
脚间窝池
5.脚间窝池和环池
环池内容:大脑后A、小脑上A、脉络膜前后A、
基底V和滑车N
桥池
脑桥小脑 角池
6. 脑桥小脑角池
内容:面N、前庭蜗N、小脑下前A、迷路A
脑桥小脑角 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鞍区正常解剖及蝶鞍区病变
-
1
➢蝶鞍区正常解剖
➢蝶鞍区病变
• 蝶鞍增大、糜烂或破坏(包括CT或MRI所见 鞍内或鞍旁团块)
• 小蝶鞍
• 蝶鞍其他形态(J形蝶鞍、长形蝶鞍、杓样
蝶鞍)
-
2
鞍区解剖
• 位置:位于颅中窝,形似马鞍,中部凹陷 为垂体窝。
• 前界:前床突、交叉前沟
• 后界:后床突、鞍背
• 两侧界:颈动脉沟
-
36
• 蝶鞍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
-
32
垂体柄消失
-
33
蝶鞍其他形态(J形蝶鞍、长形蝶鞍、杓样蝶 鞍)
J形蝶鞍:

轻度脑积水。

正常变异(正常儿童的5%)。

视交叉神经胶质瘤。
-
34
长形蝶鞍:

颅咽管瘤或其他鞍旁、鞍山新生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头颅增大(如沉淀疾: 病、巨头)

正常变异。
-
35
杓样蝶鞍:
• 正常(单侧) • 视交叉神经胶质瘤 • 垂体窝肿瘤(神经纤维瘤病)
-
16
脑膜瘤:多发于成人,女性多见鞍旁脑膜瘤多见,单纯起源于蝶鞍底部脑膜瘤少 见,T1WI和T2WI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脑膜尾征” , 可有钙化,出血、坏死、囊变少见

-
17
鞍结节脑膜瘤
-
18
海绵窦区动脉瘤
-
19
三叉神经鞘瘤
-
20
错构瘤
-
21
表皮样囊肿
-
22
少见
• 垂体脓肿。 • 蛛网膜囊肿(鞍山或鞍内)。 • 颅底良性新生物(如骨化性纤维瘤、骨软骨瘤
-
6
• 慢性压增高(如阻塞性脑积水、第三脑室 扩张、新生物、普遍性颅缝早闭)。
• 鞍旁或鞍上新生物其他(脑膜瘤、视交叉 神经胶质瘤、下丘脑神经胶质瘤、异位松 果体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 、灰结节错构瘤、脑神经Ⅲ~~Ⅵ神经瘤、 胚组织瘤)。
•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甲状腺功能亢进。 • 垂体腺瘤(如嗜酸性腺瘤)
-
27
转移瘤:多侵犯斜坡,血行转移,肺癌、乳腺癌 通常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 均匀、不均、环形强化
-
28
-
29
鼻咽 癌侵 犯海 绵窦
-
30
小蝶鞍 常见:
• 颅内压减低(脑萎缩、脑积水分流成功)。 • 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 • 正常变异。
-
31
少见
• 少见: • 早老症样综合征 • “收缩头颅”(发炎后或创伤性大脑变性) • 呆小病。 •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 小头畸形。 • 儿童期呈放射治疗。 • 垂体坏死。 • 三体21综合征
、骨瘤、软骨瘤)。 • 脊索瘤。 • 额叶新生物。 • 神经纤维瘤病。
-
23
• 蝶窦粘液囊肿。 • 鼻咽部或蝶窦新生物伴局部侵犯(如癌、
血管纤维瘤、巨细胞瘤)。 • 垂体其他新生物(如腺癌、癌肉瘤) • 手术后变化。 • 颅咽管裂囊肿。 • 转移(肺、乳房)。
-
24
垂体脓肿
-
25
-
26
脊索瘤:原发低度恶性骨肿瘤,高峰年龄40~60y,好发于骶尾部、蝶枕联合区 CT:等、稍低密度,MRI:信号不均,T1WI 等、低信号,T2WI 高信号,不规则信 号区,及低信号分隔中等到显著“蜂房样”强化,持续缓慢强化,骨质破坏
-
7
空蝶鞍
-
8
垂体大腺瘤:雪人征——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但因受鞍隔束缚, 呈现雪人征 向下突破鞍底生长到蝶窦 T1矢状位,等信号,内可见囊变 增强扫描 明显强化,囊变无强化 可见受压上抬的视交叉(箭头)
-
9
-
10
-
11
颅咽管瘤: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呈双峰:5~14y,50~70y; 多为囊性或囊实性,囊壁光滑,厚薄不均 实性部分和囊壁钙化多见 囊液因成分不同在CT和MRI上表现为不同密度/信号 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
12
颅咽管瘤
-
13
鞍区生殖细胞瘤起源于三脑室底部或垂体柄 CT:边界清楚稍高密度灶,强化显著 MRI: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信 号多变,增强扫描为明显不均匀强化 易随脑脊液播散,因此病变范围较大或多部位同时受累
-
14
鞍区胶质瘤多为起源于视交叉、视神经或下丘脑的PA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WHOI级 囊实性或实性,可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CT:CT中表现为等或高密度 MRI:信号混杂,T1WI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强化,囊壁可有强化
-
15
下丘脑错构瘤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异位脑组织构成的肿块 儿童早期发病临床表现:痴笑癫痫、性早熟悬于三脑室底部CT:等密度 MRI:T1WI与皮质信号相似;T2WI呈等信号;无强化
• 主要结构:蝶鞍、垂体、垂体柄、海绵窦 及其穿经结构、鞍上池、鞍上血管、视神 经、视交叉、视束及下丘脑
-
3
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 展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
4
-
5
蝶鞍增大、糜烂或破坏(包括CT或MRI所见鞍 内或鞍旁团块)
常见: • 颈内动脉扩张、动脉瘤(海绵窦、鞍上段
)、颈静脉海绵窦瘘。 • 颅咽管瘤。 • 呆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 空蝶鞍综合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