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新解

合集下载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继续从一首不太出名的诗作为开篇: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这是清代一个叫陈章的诗人写的关于采茶的一首诗,当我们每次端起自己的茶杯喝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茶是如何来的?没错,是你买来的,但是也是茶农种出来后,作为商品卖给你的。

《悯农》中有“粒粒皆辛苦”,这里却有“粒粒比莲心”的说法。

我不知道各位喝过莲心茶没有,败火佳品,但是那叫一个苦涩啊!我写这个干嘛呢?就是想说,各位喝到的茶,其实生长环境越人迹罕至,茶品也就越好,但是为了获得这样的好茶,茶农付出的辛苦也就更多,所以各位,珍惜吧!粒粒比莲心啊!!那么什么地方能长好茶呢?茶圣陆羽总结: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什么环境才能长好茶呢,茶圣陆羽是这样说的: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下来,茶圣陆羽还给我说了什么人适合喝茶,喝茶都有有那些好处和坏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然后茶圣觉得还没说透,于是就举了人参的例子,所以我在之前说茶圣的时候就说过他绝对不止懂茶,肯定也都一些中医理论和中药采摘种植理论:茶为累也,亦犹人参。

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

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

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说到这里,第一章《茶之源》就算全部说完了,第一章我用的篇幅多了点,算上这个,已经是第三篇了,但是这个也是我觉得我们所有爱茶之人都应该了解的内容。

总结起来其实茶圣陆羽主要说的就是最开头的那句话: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红树主人2013-04-12陆羽(733-804),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

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

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

安史之乱后,尽心于茶的研究。

撰成《茶经》一书,对促进我国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后人为了纪念陆羽在茶业上的功绩,祀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

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茶经》共十章。

除四章是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的。

“四之器”详细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茶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茶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茶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茶、五人饮茶和七人饮茶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茶典故与名人逸事;“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茶经》所写的茶事活动绘成图,挂在茶席一角,使参加者能《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作者这里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

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卷上一之源【注释】(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

《诗经.周南》:伐其条枚。

掇,拾拣。

(2)栟榈:棕树。

《说文》:“栟榈,棕也”。

栟,读音bi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

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茶经一之源全文及解释

茶经一之源全文及解释

茶经一之源全文及解释茶经·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野者上,园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

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

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

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译文】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

它高一尺、二尺。

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

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

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茶树的树形像瓜芦。

叶形像栀子。

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

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

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

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

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一样。

种后三年即可采茶。

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

中国茶道的概念什么是

中国茶道的概念什么是

中国茶道的概念什么是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概念,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概念饮茶之道和修茶之道茶道,无非就是藉饮茶而修道。

当然,茶道中的饮茶与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饮茶有所不同,它包含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一系列程序和技艺。

茶道中的饮茶本质上是艺术性的饮茶,是一种饮茶艺术,这种饮茶艺术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饮茶之道”。

修习茶道的目的在于养生修心,以提高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求善、求美、求真,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饮茶修道”。

因此,可以为茶道下个定义: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简言之,茶道即饮茶修道。

中华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饮茶修道,其结果在于悟道、证道、得道。

悟道、证道、得道后的境界,表现为一切现成,饮茶即道。

饮茶即道是茶道的最高境界,茶人的终极追求。

因此,中华茶道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

(一)饮茶之道饮茶之道即饮茶的艺术,也就是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茶艺,道在此作方式、方法、技艺。

中国历史上先后形成四类饮茶之道——茶艺,即煮茶茶艺,以陆羽《茶经》为代表的煎茶茶艺,以蔡襄《茶录》和赵佶《大观茶论》为代表的点茶茶艺,以张源《茶录》和许次纾《茶疏》为代表的泡茶茶艺。

煮茶茶艺可谓源远流长,自汉至今,绵延不绝;煎茶茶艺萌芽于西晋,形成于盛唐,流行于中晚唐,衰于五代,至南宋而亡;点茶茶艺萌芽于晚唐,形成于五代,流行于两宋,衰于元,至明朝后期而亡;泡茶茶艺萌芽于南宋,形成于明朝中期,流行于明朝后期至清朝中期,近现代一度衰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复兴。

(二)饮茶修道饮茶修道是借助饮茶活动以修行证道、体道悟道,此道指道德、规律、真理、本源、生命本体、终极实在等。

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

”壶居士又称壶公,传说是道教的真人之一,认为人长久饮茶可以得道而羽化飞升。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红树主人2013-04-12陆羽(733-804),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

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

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

安史之乱后,尽心于茶的研究。

撰成《茶经》一书,对促进我国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后人为了纪念陆羽在茶业上的功绩,祀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

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茶经》共十章。

除四章是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的。

“四之器”详细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茶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茶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茶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茶、五人饮茶和七人饮茶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茶典故与名人逸事;“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茶经》所写的茶事活动绘成图,挂在茶席一角,使参加者能《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作者这里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

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卷上一之源【注释】(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

《诗经.周南》:伐其条枚。

掇,拾拣。

(2)栟榈:棕树。

《说文》:“栟榈,棕也”。

栟,读音bi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

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茶道之“精行俭德”与禅宗精神

茶道之“精行俭德”与禅宗精神

茶道之“精行俭德”与禅宗精神作者:代道军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摘要] “俭”是茶道的本质特征,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

”“精行俭德”可以看作是陆羽对茶道最根本的要求。

尽管在《茶经》中没有直接提到佛教或者禅宗,但我们认为,陆羽所倡导的茶道之“俭德”与禅宗有着深切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陆羽;茶道;俭德;禅宗[中图分类号] ;K892.25:B9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649(2018)02-0064-04The "Jingxingjiande" of Tea Ceremony and Spirit of the Chan SectDai Daojun(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Xi’an 710119;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Abstract: the "frugality"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tea ceremony, LuYu wrote in the "tea - book": "the tea to taste, to drink cold, for the most appropriate Jing Xingjiande Man, if thirst, nausea, pain, coagulation of brain dry eyes, limbs, tired 100 uncomfortable, chat four or five sip, compete with the dew"." "Jing Hangjian d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of; Lu Yu. Although there is no direct mention of Buddhism or Chan Sect in the "tea - book", but we believe that LuYu advocated by the "thrifty" tea and Zen has a deep history and relationship.Key word: Lu Yu; tea ceremony; frugality; Chan Sect一、陸羽的“精行俭德”关于茶道精神,茶圣陆羽只有四个字:“精行俭德”。

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叶知识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0906 19:37:46《茶经》最经典的一句话说:“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明白说出此是茶人的精神境界。

一日三餐之余,清茶一杯,乐而忘返。

茶之味,叶苦味甘。

泡一壶上品雨花茶茶,茶水色泽红艳明亮,香气馥郁,滋味浓醇。

望物生津,沉香留齿,回味无穷。

茶为饮茶,生来就是苦的,却给人以甘甜一杯茶香淡淡人沉醉,一股茶韵绵绵化心语杨柳茶香中领会淡泊茶,生来就是苦的,却给人以甘甜相逢是份缘,心是一壶茶煮茶满屋飘香,不逊于焚香人生如茶,朋友如酒红楼茶事之林妹妹如茶不喝茶茶道与佛教文化的大兴,差不多是同时。

在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唐代,昌盛的经济、强盛的国力、开放的眼界为各种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而佛、茶之道更是在此时得到滋养,并互相融合。

茶道借佛教赋予茶事过程严肃庄严的典礼感,这使得之前做为解渴除腻之饮料的茶饮提升了形而上意义的层面。

清心寡欲而又博古通今的僧人,也是茶道文化生活发展的最好土壤,从僧院推行开来的茶道得到那时皇家的认可。

关于僧人来说,茶也是必不可少的。

寺院里仪规严苛的“吃茶”、“煎点”典礼,也为僧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严谨、专注的气息。

在贫苦而漫长的修行历程中,茶可以清神思,可以解疲乏,在冷寂的冬夜,一碗幽香暖和的热茶,不仅滋养了禅者的瑟身,关于人心,也是一种慰藉。

总而言之,茶道中,不可不说佛道,茶亦不离佛道。

在茶文化的成形、推行过程中,僧人这个群体功不可没。

年代长远,大部分茶僧的生平已做传奇说,但其中亦有弥足珍贵的历史痕迹,让我们逐个结识它们。

公元前53年,普通山民吴理真在拾柴时偶尔发现野生茶叶清神解毒的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上首辟茶园,种下七株茶树。

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十五里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

”茶道与佛教文化的大兴,差不多是同时。

茶益养德

茶益养德
说到养生与茶,不能不提明代着名的戏剧家、藏书家兼养生家高濂。他曾隐居杭州西湖,居于苏堤跨虹桥畔,寄情山水,养寿怡年。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七宝为他的隐居生活增添了无限雅趣。闲暇之时,作《遵生八笺》,专论养生之道,从身心修养、起居饮食、吐纳导引、灵方妙药到琴棋书画、花草鱼鸟,无所不及。他将茶视为养生保健之良物,大篇幅地记录了茶的养生价值,以及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品茶意境,将中国养生之道与茶文化完美相融。其中,高濂提到“日常养生,务尚淡薄”,可见他也认为少思、少忧、少欲,身心平和才能真正有益养生。
唐代陆羽《茶经》上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一千多年来,“精行俭德”四字一直作为茶人的品行标准传颂至今。可见“修德”在茶人心中所占的分量。
古人论述养生之道时,也将“德”摆在重要的位置,所谓“德者寿”也。老子曰:“寿源于德。” 荀子曰:“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尚夭折。”孙思邈曰:“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诸多古人言论表明,修德有益长寿,同时静心养性的饮茶之风也与养生结下了更深的缘分。
随着现代对茶叶的深入研究,茶叶的保健养生功效也得到了科学的证明,茶与养生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受到21世纪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未来茶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陆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陆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陆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陵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

以《茶经》闻名于世。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陆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一起来看看。

陆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茶文化包括茶的历史、茶的著作、茶的传说以及人们在饮茶、品茶中的学问,还包括茶在人际交流和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这些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独特清新的人文景观日益充实和丰富着茶文化的历史画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丽风景。

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和使用茶的国家。

陆羽茶文化的规制陆羽《茶经》,细细研读之,可发现,陆羽在其中对茶道的规制阐述得十分明确细致。

具体地说,可分为五大要旨: (一) 鉴茗; (二) 辨器; (三) 识水; (四) 煮膏;(五) 品味。

鉴茗,即鉴别茶的优劣、品级高下。

在《茶经》中,陆羽指出,茶有可用与不可用之鉴。

而可用者又有佳与不佳之鉴。

凡茶并非完全可用。

生于"阳崖阴林"者,可采用。

而生于"阴山坡谷者"则"不堪采掇",因为此茶"性凝滞,结瘕疾"。

此外,"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者,不能用,因此茶"饮之成疾"。

这里虽然主要是说采摘的选择,但对能否饮用,至关重要,这是茶道中鉴茶的基本功。

在茶的可用类中,陆羽又指出:"野者上,园者次",即山野自然生长的为佳,在园圃中栽种的较差。

而在向阳山坡、林阴覆盖下生长的茶树,其芽叶"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茶经》(节录)唐代陆羽-译文

《茶经》(节录)唐代陆羽-译文

《茶经》(节录)译文
[唐]陆羽
[原文]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

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译文]
茶的味性寒凉,作为饮料,最适合精益求精、坚持操守、勤俭贤德的人。

如果燥热烦渴、胸闷、头疼、眼睛干涩、身体四肢的关节不舒服,稍微喝上几口茶,感觉就与同饮用了醍醐和甘露一样舒坦。

茶作为饮料,最早可追溯至神农炎帝。

到鲁周公时期,饮茶已渐渐为众人所知。

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和左思等人都爱喝茶。

析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

析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

析陆⽻《茶经》的哲学思想析陆⽻《茶经》的哲学思想 陆⽻长期学习儒家著作,对茶的认识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

下⽂来浅析陆⽻《茶经》的哲学思想。

“茶圣”陆⽻,字鸿渐,唐代⼈。

初唐之时饮茶之风较盛,⾃幼于寺院中长⼤,僧⼈饮茶的习惯是由来已久的,因此古语说“禅茶⼀味”。

陆⽻常居于此⾃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他⽣性⾃由洒脱,酷爱饮茶,离开寺院之后,便游历多地、⼴交益友。

对茶之采摘、⽔质之品鉴、器之铸造以及茶之煮饮都有了⼀定的研究,其成果《茶经》也⾸次将茶作为⼀种专业学问呈现于世,包含着融儒、道、佛为⼀体的精神⽂化层⾯。

⽽后由于技术的进步和饮茶习惯的变化,后⼈在研究《茶经》时更注重从字⾥⾏间体会茶的哲学境界,以明⼼性、炼修养。

⼀、从《茶经》看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很长⼀段时间都是维护统治秩序的有⼒武器。

陆⽻长期学习儒家著作,对茶的认识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

1、精⾏俭德 开篇《⼀之源》中就提到“茶之为⽤,味⾄寒,为饮最宜精⾏俭德之⼈。

”陆⽻没有直接对茶德做出论述,⽽是通过描述怎样的⼈适合饮茶来含蓄的表达,将茶品与⼈品结合起来。

何为“精⾏俭德”?⼦⽈:“⾔忠信,⾏笃敬,虽蛮貊之邦⾏矣。

”意思是说说话忠实诚信,做事忠厚谨慎的,即使在蛮荒落后的国家也能⾏得通。

此为品⾏端正。

《论语·学⽽》:“⼦贡⽈:‘夫⼦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之求之与?’”这是⼦贡对其⽼师孔⼦的评价,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孔⼦为儒家的`创始⼈,其思想和⾏为是儒家的典范。

因⽽“诚实”、“谨慎”、“节俭”、“善良”等⼀直都是儒家修⾝⽴德的不⼆章法。

更何况“茶性俭,不宜⼴”,煮茶过多会淡其味道,⽽且在茶事活动中,种茶、制茶、择器、备具、煮茶,皆需⼀丝不苟,若“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则会“饮之成疾”。

因⽽精⾏俭德之⼈也就是品德端正简朴、做事精细有序之⼈饮茶为最宜,饮者也正是通过这种精细的茶事活动,使⼼灵回归清净与恬淡,从⽽达到⼈与⾃然的和谐状态。

浅析茶道“精行俭德”的思想

浅析茶道“精行俭德”的思想

浅析茶道“精行俭德”的思想发布时间:2022-07-13T03:12:02.478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5期作者:王仁森[导读] 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

王仁森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

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创造下了不朽的贡献。

而“茶”,作为中国带给世界的第五大贡献,由中国走向了世界。

茶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礼仪文明、儒道思想、茶人精神......也由中国走向了世界。

茶者,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鲁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是齐鲁茶文化第一人。

他的“精行俭德”的茶道思想,流传至今仍是我们做人的美德。

鲁周公对茶叶很是推崇,他有一本著作名叫《周礼》,其中这样写道:“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这句话可以看出泡茶的人的官爵以及泡茶的人数。

让我们感受到了泡茶的仪式感。

“掌以时聚荼,以共丧事。

征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

”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鲁周公对待茶的重视程度。

在鲁周公看来,茶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还是国丧上的祭品。

茶有很多的名字:嫩芽制成的称为茗,老叶、粗茶叫做荈”,而“荼”,为苦茶也,可见,鲁周公并未追求上等香茗,而是以“苦荼”乐之。

茶文化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兴起。

相传武王伐纣,一夜之战大获全胜,满朝文武百官皆大欢喜,欲杀鸡宰羊喝酒庆祝胜利。

鲁周公提议:改酒席为茶席,行“轻逸乐”、“好俭朴”之风,这就是最开始的茶德的提出。

他用“精行俭德”思想,辅佐了周武王、周成王。

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离不开他的思想奠基。

可以说他的“茶道”思想,把中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推向了巅峰。

唐朝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者,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精行俭德,即为茶德。

精行俭德,我们可以理解为“精以修行,俭以养德”。

茶、咖啡、可可,他们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

三者相比,咖啡因令人上瘾,可可的香气、入口的丝滑令人着迷,而茶,给人的感觉苦涩有余香气不足。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茶历经几千年,其间已经融汇了医者、释者、道者、儒士、游士、诗人、艺人、哲人、匠人、商人等角色的精神内涵,也融汇了历代中华民族儿女的精神特质。

在历史的凝练里,对茶者的内在精神总结上,我们是不能跨过历史已留存,并被公认的陆羽《茶经》,其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虽说,关于精行俭德,因文字的断句上有些争议,再者,陆羽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出茶德的观念,而是迂回的。

只是通过说茶最适合于怎么样的人来说明茶具备的内在人文精神,并未对此进行系统的论述。

从其出处,仅是一笔带过。

在《茶经·一之源》后半部分论述了茶叶的使用时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茶为累也,亦犹人参。

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

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

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整个小章节里,都在讲茶的特性和药用,只是说其性寒,对于那些精专于茶并借茶修达俭和德层次的人,是很适宜的。

但从《茶经》通篇和陆羽本人的生平阅历理解,这么理解与其对茶者的内在的精神实质和要求,都八九不离十,都要求得精通,得有实践、践行,得内在外在克制自己、收敛自己,得有提升到德的层次和境界。

对于茶的精神要义的归纳总结,每一个时代都有所在时代的语境以及当时科技、思想和文化的限制,所以,在保持其精神基本要义的前提下,可以有新时代语境的发展和创造,并赋上新时代的内涵和价值。

看过王琼老师说的一段话,感觉非常有思考深度。

她说:中国的茶文化究竟该有怎样的时代语境?国人的饮茶习惯在承袭传统之后,该如何与时俱进?我们又该怎样承接这样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福报与智慧?我想,茶确实吸纳了中华文明中非常精华的部分,如能与新时代进行恰当的融合、改造和创新,让其内在的文化再次升华,并走入人民大众,必是时代之福,也是时代之需。

中国茶文化50273

中国茶文化50273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

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

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

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

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

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

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 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

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

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和内含之精神。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读书笔记--周重林《茶之基本》书评

读书笔记--周重林《茶之基本》书评

周重林《茶之基本》书评《茶之基本》是对陆羽《茶经》的解读之作,书还没出版,有幸读到部分篇章,其中一些看法虽也成理,但我并不认同。

成理为什么不认同?这需要举个例子来说明。

例如对“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解释。

书中说“精行”就是“行精”,出自《晏子春秋》,指心行洁净;“俭德”则沿习旧说,认为是《易》“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的典故。

从故籍中寻旧章,这是传统做学问的方法,当然“成理”。

但晏子是在叔向问“君子之大义何若”时,他回答的一段话中有句“行精而不以明污”,讲的是君子大义;“俭德辟难”是否卦《象辞》,原旨就是“不利君子”,条件不利时克制自己免遭于难是“俭德”。

两典合并,再放进陆羽原句,等于说最适合饮茶的人是时运不济的君子倒霉蛋。

这不光今天人看了会觉得荒唐,对照《茶经》文本,也显然不是陆羽的态度①。

这就是读之成理却不赞同的一例,顺便也说说我的理解。

从陆羽出身和时代背景考虑,我认为“精行俭德”是寺院僧人实际生活的写照。

“精行”就是“精进之行”(佛教修行六度中贯穿其他五度,通于身口意三业的核心),主要是一种内心持久努力的状态。

“俭德”则强调外在生活的俭朴。

虽不一定仅限于佛门,但也很符合寺院生活一贯的主张,特别是早期僧团十分强调“手不捉金银”,“以乞食为生”的情形。

我们知道,《茶经》刊布,茶文化才在社会上大兴,在陆羽书写《茶经》的年代,饮茶群体主要是在寺院里。

历代茶诗数千首,陆羽之前的不多,而且几乎都与寺院僧人相关,这就是明证。

这种情况下,将“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理解为寺院生活不仅合乎时代背景,也与陆羽自幼生活在禅寺的实情相关。

周兄大作从文献检索出发,而我的理解根据茶圣的生活时代和个人背景而产生。

两者各成其理,但又绝不相同。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听主持编撰《宋画全集》的许洪流先生说起的一段话。

他说“当初(《宋画全集》)的入选原则,专家组里所有人说假,只要有一人认为是真的,只要他说的有道理,那就不放过,收进来。

茶性|你了解茶性喝对茶了吗

茶性|你了解茶性喝对茶了吗

茶性|你了解茶性喝对茶了吗?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茶的本质属性是寒,因为寒,才可以使人清醒;因为寒,才可以使人平和。

古人已知“饱暖思淫欲”的道理,因而指出茶的寒性,更适合“精行俭德之人”。

事实上,人人皆知,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有些人体质不适应茶的寒性,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寒性体质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从明清起,人类开始了对茶本质属性的改造,创造创新出了不同的茶类,使之更加满足不同人的体质需求。

赵英立老师就说:“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都是人类对茶这一本质属性的利用与改造的结果。

这一改造的成功,使茶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养生的最好饮品” 所谓知茶性,就是要了解知道六大类茶、再加工茶的不同特征、各种不同茶的寒平温凉,茶性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不同,饮时自当注意。

由上图看出,绿茶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茶的本质属性,红茶最彻底的改变了茶的属性,其它茶类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茶的属性。

需要注意的是,生普洱茶茶性苦寒,存放多年后茶性转向甘温。

而熟普洱茶的茶性与其它黑茶一致,味苦性温。

“看茶喝茶” 就是指了解每一类茶的属性之后再选择相适应自己的茶来喝。

茶性与人体适应表看季节《四气调神大论篇》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

此时水冰地坼,阳气蛰伏,不宜打扰,人要早睡晚起,注意保温,不要外露皮肤,免得阳气泻。

这就是顺应冬天的养藏之道。

逆此道就会伤肾,影响春天阳气的生发。

冬季宜饮什么茶?冬季宜饮熟普。

好的熟普洱茶不仅可以暖胃去寒,还可以消食化积,加上年关已近,又是很多茶友会大鱼大肉、海吃海喝之时,更加要注意小心冬日增肥哦。

咱总不能因一个季节的口福之美,影响春夏秋三季的身材展现吧?另外,红茶红汤红叶,味甘性温,可养人体的阳气,给人以温暖之感。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

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

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

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

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

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从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华出来。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

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 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

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

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则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

后来茶道精神的发展都没有超出上述所说的茶道之要素和内含之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朕相 任燕*
(宜宾学院川茶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摘 要]本文根据中医学知识、《茶经》上下文以及唐代社会情况分析认为“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种断句与解读方式更为合理。

[关键词]茶经;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经》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新解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有一段关于“茶之为用”的描述,其中提到的“精行俭德”一词,被众多茶人视为茶德的标准。

由于古文并未标注句读,因此现在所出版《茶经》的断句、标点,皆是各位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而标注的。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因此断句、标点对于理解原文非常重要。

若是句读不清,则很容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而茶经中最具有争议的一段话便是《茶经·一之源》中关于“茶之为用”的相关部分,此有争议的段落,《茶经》原文是这样表述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近代以来关于此段的断句争议颇多,最主要的观点便有六种之多。

争议最大的地方是“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断句,现流行的断句方式有以下六种:第一种是“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精行俭德之人,...”;第二种是“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第三种是“茶之为用,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第四种是“茶之为用,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第五种是“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第六种观点是“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根据中医学知识、《茶经》上下文以及唐代社会现状等提出的断句观点与第六种断句方法相似,即“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

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1 “为饮最宜精”根据“味至寒”一词以及“若热渴……抗衡也”一句,可知此段重点是表达茶的药性以及药用价值。

“茶之为用”即为茶治病养生的作用,而“味”与“寒”的组合显然是指出了茶在中医四气中的属性,茶的性味是寒,并且陆羽还加了一个程度词----“至”,以此说明茶的性味是非常寒的。

“饮”在句子中为名词,即为饮料、喝的东西的意思。

陆羽已在前句中强调,茶性味至寒。

中医四气:寒、凉、温、热,寒的程度已是强于凉,至寒则是更深的程度。

性味至寒的东西本就不能作为一年四季日常饮用的饮料。

在中医学中,味至寒的药物是拿来作为治疗热症的。

但是陆羽却在“味至寒”后将“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诸字放在一起,所表达的意思应当是茶是可以作为饮料的。

本人认为,关键就在于“饮”与“精”上。

《茶经·六之饮》中描述了唐代的饮茶方式,其中记载了“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即用葱、姜、枣等来调味,葱、姜、枣、橘皮、茱萸等都是性味温的食材与药物,显然是为了中和茶的“味至寒”。

因此本人认为,陆羽在此强调的应该是“为饮最宜精”即作为饮料饮用时最应当细致。

何为细致?即严格按照《茶经》六之饮中所描述的饮法饮用。

众所周知《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它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唐代煎茶法的所有步骤,据《茶经》记载,仅煮茶所用的器具就有二十五项之多,因此可以肯定,《茶经》中所记载的饮法应是最细致的了。

并且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中也写到“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莫精于
广东茶业2019第2期
29
羽,也同样佐证了陆羽对于饮茶以及研究茶的精细。

其他的断句方法在表达意思上,都免不了“味至寒”与“为饮最宜”的矛盾,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所谓的“精行俭德之人”都不应该是最宜“味至寒”的人。

因此“为饮最宜精”的断句应当是最合乎逻辑的了。

2 “行俭德之人”
“精行俭德之人”现人们多用来形容符合茶德的人,其依据便是《茶经》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一句。

很多学者认为“精行俭德”一词乃是陆羽首创,通过“精行俭德”迂回地表达了茶德与喝茶人品德。

事实上,“精行俭德”一词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根据现有文献来看《茶经》之前无此词记载,《茶经》之后也无此词记载,且在《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均没有“精行俭德”这个词。

纵观《茶经》全文,不难发现《茶经》的侧重点基本上都是在以介绍茶的起源、制法、饮法、以及与茶相关的记载、图画、器物等,几乎没有阐述喝茶给人的心性带来的好处、茶人品德、茶道精神相关的内容。

因此“精行俭德”极有可能是断句错误的产物。

没有“精行”一词,但“俭德”、“行俭”二词出现频率反而较高。

“俭德”一词最早出自《易·否》,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

否卦象传说君子可以通过“俭德”来避免危难。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能以“君子”的形象立身处世,就要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德行,提高自己的本事,修身养德一方面必须聚精会神、坚定不移, 另一方面还要严格检束自己,自觉抵制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

可见“行俭”早已被看作君子要素之一。

故而“行俭德之人”就容易理解了,即为行事节俭的人。

成书于唐朝初期的《新修本草》中说“茗,味甘、苦,微寒,无毒。

主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

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3]。

足见茶早在当时已作为祛痰、热渴、消食等症的治疗药物。

综合文献资料及整段文章意思,该段后半部分应断为“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意思是具有行事俭朴品德的人,如果有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等症状,依靠啜饮四五口茶的效果,可以达到与醍醐、甘露同样的药效。

陆羽这样表述,是想说明对于治疗热症,茶是物美价廉的选择。

陆羽通过将茶与“醍醐”、甘露对比,说明了茶的药效与此两者相似,关于“醍醐”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梵文manda的译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醍醐”一词了:但开始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则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译经成熟期之后。

醍醐是指从酥酪中提制出来的油,与酥油类似,《本草纲目》中说它“性平味甘”、“主惊悸,心热头疼,明目,传脑顶心[4]。

”而“甘露”乃是收集清晨植物上的露水得来。

醍醐是牛乳中的精华,甘露是清晨的露水,两者虽都有清热止渴的作用,但是却十分的珍贵。

行事俭朴的人如果患热症,如果有茶这种既有良好效果又价格实惠的选择,当然就可以不用考虑珍贵的“醍醐”与“甘露”了,这样也符合他们节约、俭朴的品行。

唐代是古代茶叶生产、贸易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盖以茶熟之际,四远商人,皆将锦锈缯缬金钗,入山交易”、“比屋皆饮”等记载可以看出,茶在唐代的确是人人可以消费的大宗货物。

且很多地区有“茶米”的说法,说明茶是同米一般,是可以被平民百姓大量消费的农副产品。

因此认为本段后半句断为:“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既与前文不冲突,继续解释了茶的药用价值,又借“行俭德”、“醍醐”、“甘露”等表达了茶既对热症有很好的疗效又价格低廉的物美价廉的好处。

综上所述,《茶经·一之源》中这段颇具争议的句子,断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

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既合乎逻辑,又符合中医学常识,同时清楚地表达了茶的药效与物美价廉的特点。

*通讯作者:任燕 happy-ry2008@
参考文献
[1] 臧守虎.《易经》读本[M]. 中华书局, 2007.
[2] 王俊鸣. 诸葛亮《诫子书》通解[J]. 中学语文教学, 2017(3):48-50.
[3]高树慧. 茶叶药用的文献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
[4] 林更生. 与醍醐甘露抗衡——古茶书解读之廿三[J].福建茶叶,2013,35(05):52-53.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