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泌尿系超声诊断学全版 PPT课件
胰等。 6)多囊肾可有家族遗传史。
多囊肾
多囊肾
多囊肾
多囊肝、多囊肾
4、肾盂积液的超声诊断(1)
肾盂积液又称肾积水。 1、超声表现:
1)肾集合系统分离,内见液暗区。 2)肾积水较多时可引起肾脏肿大变形。 3)长期重度肾积水可引起肾实质萎缩。 4)肾积水可伴有肾结石或输尿管的结石/
积水。
4、肾盂积液的超声诊断(2)
2、声像图分型: 1)菱角型 2)烟斗型 3)调色碟型 4)花朵型 5)肾上极囊肿型 6)巨大囊肿型 7)飘动光点型
见小光点。 3)肾脓肿的超声诊断需要追踪观察、对比
检查。 4)肾脓肿的确诊还需依靠临床及化验检查
等。
五、其他
肾柱肥大
双肾肿大
肾脏髓质钙盐沉着症
肾脏髓质钙盐沉着症
肝肾糖原累积综合征(男,10岁)
肝肾糖原累积综合征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肾内动脉瘤
肾主动脉起始段
肾主动脉起始段
破坏有不同表现。 6、膀胱癌好发于三角区。
膀胱癌
膀胱癌
膀胱癌
膀胱癌
膀胱癌
膀胱癌(内见血流)
膀胱癌(内见血流)
膀胱癌(内见血流)
膀胱癌(内见血流)
3、慢性膀胱炎的超声诊断
1、膀胱壁增厚,并且厚薄不均。 2、膀胱后壁毛糙,其上可见细小光点沉积
或附着。 3、膀胱内透声较差,可见光点或光带及絮
二、正常膀胱的超声表现
1、膀胱内尿液呈无回声暗区。 2、膀胱壁为明亮回声光带。粘膜回声为
泌尿、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详解
01 02
辅助诊断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协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识 别和分析医学影像,如CT、MRI和超声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
预测模型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预测模型,根据患者的历史数据和生 物标志物等信息,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患者的预后情况。
03
个性化治疗建议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代谢组和其他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可以为医生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同时糖尿病还可导致肾功能损害。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肾血管病变,导致肾功能损 害,表现为夜尿增多、蛋白尿等症状。
长期卧床患者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减少,容易发生泌尿系感 染、结石等问题。
06
泌尿、生殖系统外科检查与 诊断新技术展望
人工智能在泌尿、生殖系统外科的应用
观察宫颈大小、形态、色泽,有无糜烂、 息肉等。
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大小、位 置、活动度,有无压痛、肿块等;同时检 查双侧附件有无增厚、压痛、包块等。
性激素检测
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各种性激素(如睾酮、雌二醇、孕酮等)的含量, 以评估性腺功能状态。
尿液性激素水平测定
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尿液中性激素的代谢产物,以间接反映血清性激素水平。
肾功能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以评估肾脏的滤 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NAG酶等指标,了解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功能。
02
生殖系统外科检查
男性生殖系统检查
阴囊检查
检查阴囊大小、形态、有无积 液、肿块等。
泌尿系超声ppt课件
13
肾占位性病变
囊性 囊肿,多囊肾
实性 良性:错构瘤 恶性:肾细胞癌,肾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
14
(三)肾囊肿
病理: 发病机理不清,可能与老年退行性变有关,囊壁由具分泌 功能的上皮细胞构成,内为澄清液体
临床表现: 多无临床症状,较大时可有患侧腰部酸胀不适
15
超声表现
➢ 实质内异常回声区,圆
形或类圆形,壁薄而光 滑
30
膀胱正常声像图
▪ 壁光滑,呈曲度自然的
线状强回声
▪ 腔内为无回声,透声好
31
膀胱常见病超声表现--
(一)膀胱结石
病理: 可原发,亦可继发于肾或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 排尿时突发疼痛、尿流中断、尿频和血尿
32
声像图:
▪ 膀胱内可见单个或多
个强回声,后伴声影
▪ 改变体位可见结石向
重力方向移动(“滚 石征”)
7
超声表现
肾窦光点分离,为大小及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占据 彩色多普勒显像:无回声内不能探及血流信号 重度积水时常有肾脏增大,肾实质变薄,可伴同侧输尿管积 水
8
肾积水的声像图分型: 1.轻度肾积水 肾外形和肾实质无明显改变, 仅见肾窦轻度分离,其间呈现 窄带状或类圆形无回声区,前 后径为2-3cm
9
2.中度肾积水 肾脏体积轻度增大,肾盂 扩大并与输尿管相通,形 成了“花朵”征或“手套” 征的无回声图像,前后径 为3-4cm
10
3.重度肾积水 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 肾区被巨大无回声区代替, 肾实质受压变薄。肾集合 系统分离前后径>4cm
11
(二)肾结石
临床表现: 肾结石临床上多无症状,结石较多或伴肾积水时可有患侧腰 部胀痛 超声表现: 1、肾窦区内一枚或多枚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其后伴有声
泌尿、男性生殖系超声操作规范
输尿管
【检查方法】
• 1.有条件者采用彩色超声检查仪有助于区别扩张的输尿管与腹部血 管,识别结石(常出现彩色快闪伪像)和观察输尿管口尿流喷射现象。 成人应用3~3.5MHz探头,以凸阵探头最好。儿童应用5MHz探头。 • 2.宜在晨间空腹检查,以排除肠气干扰。必要时,前一日禁食产气 食物,服缓泻剂、消胀片等。检查前大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必要 时,饮水后服用呋塞米(速尿)或肌肉注射呋塞米(速尿)15~ 20min后检查。
肾 脏
【检查方法】
• 1.使用凸阵和扇扫探头,成人一般用频率为3~5MHz,儿童选用频 率为5~7MHz。 • 2.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 输尿管和膀胱。 • 3.扫查的切面 • (1)扫查冠状切面。病人仰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腋后线,纵 • 向扫查,使声束指向内前方。以肝脏和脾脏为声窗,可分别 • 获得右肾和左肾的最大冠状切面声像图。标准肾脏冠状切面 • 呈外凸内凹的蚕豆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 • (2)扫查矢状切面。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腰背部或 • 季肋角部纵向扫查,并使声束向上倾斜,获得肾脏矢状切面 • 图。 • 冠状和矢状切面可统称为肾脏的长轴切面。
【检查内容】
• 1.前列腺的大小(径线测量)、长径(上下径)和厚径(前后径), 利用矢状切面测量。宽径利用前列腺横切面或斜冠状切面测量。 • 2.前列腺的形状、包膜是否完整,左右侧是否对称。 • 3.内部回声有无异常,有无局限性回声异常,如囊性或实性病变, 有无点状、斑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及其分布。 • 4.彩色多普勒检查,正常前列腺血流信号左右两侧对称。注意有无 弥漫性或局限性血流信号增多或减少。
【注意事项】
• 1.决定有无肾内局限性病变,必需从肾长轴断面(冠状、纵断)和 短轴系列断面来观察,以免漏诊或误诊,对于肾的赘生性肿物(囊肿、 肾癌)尤应如此。 • 2.注意识别正常肾脏变异和伪像干扰,勿将正常肾脏表面的分叶状 切迹和肥大肾柱误诊为肾肿瘤。 • 3.超声检查虽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尚 存在许多局限性,甚至是“盲区”。超声诊断医师必须对各种疾病的 超声检查价值和局限性有足够的认识。超声检查“无异常”,不等于 “无疾病”,更不能称正常。必要时,建议进行其他检查。 • 4.对肾血管检查,仅在临床有特殊要求时进行。
感染诊断标准最新规范
感染诊断标准最新规范感染诊断标准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准确的治疗。
以下是最新规范的概述:引言感染诊断是临床实践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还涉及到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病原体变异,感染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病原学诊断1. 微生物培养:通过实验室培养技术,从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样本中分离出病原体。
2. 核酸检测: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
3. 抗原检测:使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特定抗原。
4. 抗体检测: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
临床表现1. 症状评估: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进行初步判断。
2. 体征检查:通过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如皮肤黏膜出血点、淋巴结肿大等。
影像学检查1. X光或CT扫描:对疑似感染部位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有异常表现,如肺部感染的浸润影。
2. 超声检查:对于软组织或内脏器官的感染,超声检查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实验室检查1. 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等,评估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感染状态。
2. 尿液检查:对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和培养,以排除或确认泌尿系统感染。
诊断标准1. 确诊:结合病原学诊断、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感染的存在。
2. 疑似:当临床表现和部分检查结果支持感染诊断,但病原学证据不足时,可初步诊断为疑似感染。
3. 排除:当所有检查结果均不支持感染诊断时,可排除感染。
治疗原则1. 针对性治疗: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2. 支持性治疗:对于重症感染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治疗,如补液、营养支持等。
预防措施1. 个人卫生: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2.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结论感染诊断标准的更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和病原体的变化。
泌尿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肾肿瘤】1.肾恶性肿瘤: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有腰痛、血尿等症状;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区占位,占位不均匀强化;该患者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2.肾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特征性肾区占位,尿找抗酸杆菌可呈阳性;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3.肾良性肿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个别患者可有腰痛、高血压等表现;查体多无异常;影像学可发现肾区肿物,肿物边缘光滑,强化均匀;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4.肾囊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查体多无异常;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肾区占位,边界光滑,内部为水样密度,无明显强化;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5.肾结石:患者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状;查体可及患侧肾区叩击痛;影像学可见肾盂内高密度影;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膀胱肿瘤】1.膀胱恶性肿瘤:典型症状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膀胱内占位,充盈缺损,尿找瘤细胞检查可为阳性;该患者暂时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2.膀胱良性肿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查体多无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内占位,肿物边界清晰,膀胱镜活检可确诊;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3.膀胱结石:患者可有血尿、排尿中断、下腹痛等症状;查体偶可触及下腹痛;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膀胱内高密度影;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4.膀胱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可有典型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膀胱内占位或挛缩,尿找抗酸杆菌可为阳性;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5.慢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血尿、下腹部不适等症状;查体偶可及下腹部压痛;影像学检查多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提示尿白细胞高,膀胱镜活检可确诊;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睾丸肿瘤】1.睾丸恶性肿瘤:患者可有睾丸肿大的症状;查体有时可触及肿大的睾丸,部分患者伴触痛感;CT可于患侧睾丸内发现不均匀强化肿块,肿瘤标志物常可见升高;该患者目前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膀胱癌临床诊断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
方法收集镇卫生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908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参考,分析膀胱癌临床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可知,共诊断7例膀胱癌患者,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患者一共有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85.71%(6/7);另外有1例患者出现误诊。
6例膀胱癌患者声像图特征包括菜花型、乳头状型、混合型,分别有3例、2例、1例。
结论在对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体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疾病确诊提供重要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膀胱癌;临床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膀胱癌属于临床高发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出现在膀胱黏膜上。
现阶段,在国内所有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膀胱癌患病率高居第1位,同时男性群体发生膀胱癌的风险也是女性群体的3~4倍[1]。
膀胱癌常见病理类型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腺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膀胱透明细胞癌等[2]。
早期对膀胱癌做出准确地诊断,及时开展科学规范地治疗,对于延长生存时间、促进预后质量改善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在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一种操作简便、无创、重复性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膀胱癌临床诊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镇卫生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908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共有6例确诊为膀胱癌。
其中男性、女性人数分别4例、2例;最小、最大年龄38岁、71岁,平均(52.48±6.68)岁;在临床表现方面,其中3例患者有无痛性排血尿,2例患者有排血尿并伴随尿频、尿痛,1例患者排血尿伴随腰痛。
泌尿系统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3、除炎症粘连外,结石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四、肾肿瘤
可分为肾实质肿瘤和肾盂肿瘤两类,约90%以上 为恶性。肾实质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在成人为 肾细胞癌,在儿童为肾母细胞瘤(wilm’s病)。其他 恶性肿瘤有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恶性淋巴瘤和转 移性瘤等,均极少见。 肾实质良性肿瘤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血管瘤, 纤维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和腺瘤等,均少见。其 中以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较多被发现。 肾盂肿瘤主要为移行上皮乳头状瘤。
(二)声像图
※探测途径: (1)侧卧位:常规检查法(冠状切)左.、右 侧借助于肝脾为透声窗,观察右肾和左肾。 (2)俯卧位:通过背部探测,进行纵横切面。 (3)仰卧位:经腹部探测,主要用于肾门血 管结构显示。 (4)站立位:观察游走肾
※声像图
正常肾脏冠状切面呈一豆形,肾轮廓线明亮、光 滑。
肾皮质为细小均匀低回声光点,肾椎体为圆锥形
泌尿系统的超声 诊断
适应范围:
1、对肾、输尿管、膀胱的占位病变是
首选。对其物理性质的诊断如判断是囊 性还是实质性,实质性占位病变中区分 良恶性有重要临床意义。膀胱肿瘤除地 毯型外均优于膀胱镜。超声检测不仅可 以看到所在部位,肿瘤大小,还可看浸 润的程度,且无痛苦,无创伤。
2、尿路结石
超声能发现直径约3mm左右的小结石, 可判定其部位,大小,深度,为手术提 供可靠信息。并能检出透x光的小结石, 弥补x线平片或造影检查的不足。 膀胱优于肾,肾优于输尿管。
△肾脏疾病:
一、肾积水: 病理:尿路梗阻引起肾内尿液滞留。肾盂、 肾盏扩张,伴有肾实质萎缩称为肾积水。梗 阻原因多为机械性。 病因:成人常见由结石,肿瘤,炎症狭窄。 妇女多与盆腔疾病有关,如盆腔包块可累 积输尿管下段,妊娠压迫,输卵管囊肿等均 可致。男性老年人多为前列腺肥大;小儿常 见为先天性畸形。
泌尿系超声模板
泌尿系超声模板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左肾cmX cmX cm右肾cmX cmX cm双肾形态未见异常,包膜完整,肾皮、髓质分界清晰,实质厚度cm,实质与髓质比例未见异常,集合系统无分离。
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
膀胱充盈良好,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双肾萎缩,符合慢性肾病左肾cmX cmX cm右肾cmX cmX cm双肾包膜完整,肾皮、质回声增强、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实质厚度cm,集合系统无分离,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
壁光滑。
左/右肾囊肿左/右肾cmX cmX cm,于下极肾实质内可见cmX cmX cm无回声,边缘整齐、清楚,与邻近组织境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集合系统无分离,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
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左/右肾盂旁囊肿左/右肾cmX cmX cm,于下极肾窦内可见cmX cmX cm无回声,边缘整齐、清楚,与邻近组织境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
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多囊肾左肾cmX cmX cm右肾cmX cmX cm双侧肾脏明显增大,双肾表面凹凸不平,内部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后方回声显著增强,内部结构不清,囊腔互不连通,囊肿外肾实质回声增高,肾窦回声受挤压变形。
左右肾动脉阻力指数分别为?、? ,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左/右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轻中重度)左/右肾cmX cmX cm,肾包膜完整、清晰,肾盂肾盏明显扩张,且相互连通,最宽处为cm,输尿管上段宽cm,于输尿管上中壁内段距肾盂输尿管移行部cm处探及cmX cmX cm 大小的强光团,后方有声影,彩超检查左右输尿管口无喷尿现象,左右喷尿未见异常,左右肾盂输尿管及左右肾未见异常,膀胱充盈良好。
泌尿系统疾病CT诊断
CT:阴性结石及阳性结石
MRI:用MRU检查肾、输尿管积水、扩张
左肾结石
左肾结石,左肾囊肿
(二)输尿管结石
多数来于肾结石,停留狭窄处。可因起出血及梗 阻,年龄20-50岁,放射性肾绞痛伴血尿
[影像学表现]
X线:输尿管走行区阳性结石
4.肾撕裂伤
超声检查,肾撕裂伤处不规则低回声,断裂的肾组 织 CT检查,肾撕裂伤表现肾实质不连续,其间有血 液或尿液外溢,强化检查,撕裂肾组织发生强化, 通常并有肾周血肿
肾包膜下血肿(图)
肾包膜下积液并钙化(图)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dge Review
肾形态异常 包括融合肾和分叶肾
2.融合肾
常见是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其特点是两肾上 极或下极相互融合,以下极多见。马蹄肾发现率0.01%到 2%。以腹部肿块就诊,部分有尿路梗阻、感染表现 CT:脊拄前方可见连接肾实质,其密度、信号及强化均为肾 实质,可能并发积水表现
马 蹄 肾 畸形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CT诊断
CT室
王德生
泌 尿 系 统 解 剖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腹部平片 KUB 超声检查 Ultrasonography 尿路造影术 Urography CT CTU 经皮肾动脉造影术 Renal angiography MRI MRU
泌尿系统疾病CT常用技术
右 肾 盂 占 位 ( 本 院 病 例 )
左侧肾盂癌
右侧肾盂癌
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Wilms’ tumor) 1-5岁 儿童肾实质恶性肿瘤的23%,来源于中胚叶 ,可有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泌尿系统超声诊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常肾脏声像图探测途径:背部途径、腹部途径、侧腰途径正常肾脏:肾实质和肾窦肾实质:皮质和髓质皮质为低回声,髓质为三角形暗区,成放射状排列肾窦:肾盏、漏斗部、动静脉、淋巴管肾盂及脂肪;位于肾的中央,回声密集而明亮肾恶性肿瘤肾细胞癌:低回声型、高回声型、不均匀回声型肾盂肿瘤:肾盂或肾盏内出现低回声区,轮廓不清,致肾积水时其周围可见液性暗区Wilms瘤:儿童最常见,肿瘤一般较大,呈低回声,有假包膜,常因出血、坏死呈无回声区内科肾病急性肾衰:双肾增大,肾皮质或肾锥体肿大慢性肾衰:双肾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肾皮、髓质、肾窦回声不明显或消失移植肾:正常移植肾内回声无变化,仅体积稍大。
常因排异、积水尿瘘周围淋巴囊肿、血肿、脓肿、血管吻合口狭窄和动脉瘤而行超声检查前列腺超声检查解剖:位于膀胱颈部的下方,形状似一倒放的栗子,正常值4X3X2cm探测途径:经耻骨上、经直肠探测正常声像图:细长形、三角形或半圆形,形状对称,内部光点均匀前列腺增生体积增大而饱满包膜回声连续、完整前后径增大较横径增大明显向膀胱突出膀胱正常声像图:膀胱内尿液为无回声的暗区,透声良好,膀胱内壁光滑病理声像图:膀胱结石:可在充盈良好的膀胱内见到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膀胱肿瘤:在膀胱透声暗区内出现高回声光团,呈菜花状,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妇产科的超声诊断超声解剖:正常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尿管及卵巢宫体:纵切呈前后略扁的倒梨形子宫体为实质均匀回声宫腔内内膜为回声增强的光带,光带回声随着雌激素的作用不断增生,横切宫体呈椭圆形宫颈:纵切位于宫体的下方,呈圆柱形,回声比宫体强正常声像图阴道:位于宫颈的下方,可见两条增强的光带,为阴道壁回声,中间的透亮光带为阴道内气体回声卵巢:纵切面位于膀胱后外侧,回声低于子宫,呈椭圆形,横切面上位于子宫的外侧、后方或上方,内部出现卵泡时,可见液性暗区子宫肌瘤声像图子宫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宫腔内膜线移位或不清球形中低回声区,有包膜回声子宫肌瘤可发生变性或钙化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卵泡囊肿:囊壁较薄,呈液性暗区黄体囊肿:椭圆形液性暗区,边界清晰,内见稀疏光点巧克力囊肿:为囊性肿块,边界欠清,内有稀疏光点,囊液稠厚,因部分机化,可见到混合性光团卵巢非赘生性囊肿黄素囊肿:为双侧性囊肿,壁薄,多房性,伴发于葡萄胎、绒癌,原发灶消失,囊肿可自行消失多囊卵巢综合征:双卵巢增大,包膜回声增强、增宽,周边卵泡排列,子宫内膜增厚卵巢肿瘤卵巢囊性肿瘤:边缘清晰光滑,为无回声暗区,常见为单纯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卵巢囊实性肿瘤乳头状囊腺瘤:囊性肿块内壁出现规则光滑的乳头状结节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囊内含毛发、油脂、牙齿,因内含有不同比重的皮脂,回声呈两层,上层回声较密,下层为低回声卵巢肿瘤浆液性囊腺癌:囊性肿块内见不规则不均质的增强光团,囊壁上见小乳头如砂粒状,囊壁高低不平实性肿瘤:为实质回声,可均匀,也可不均匀,内部可见小暗区,肿块可呈分叶状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子宫大于停经月份,宫内未见胚囊,宫内见落雪状回声,两侧见多房性黄素囊肿侵蚀性葡萄胎:葡萄胎刮宫后半年内子宫仍大于正常,宫腔或肌层内见不规则中低回声区,两侧黄素囊肿仍存在绒癌:子宫不规则增大,肌层内见一个或数个圆形回声减弱、增强或混乱区,两侧见黄素囊肿产科的超声显像正常妊娠早期:胚囊5W可见,胚芽6W末可见,胎心搏动7W可见,8W可见胎动,8~10W可见胎盘,胎龄估计CRL(胎儿头臀长)中晚期妊娠:胎龄估计BPD(胎儿双顶经)胎儿畸形神经系统: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消化系统:先天性食道闭锁、十二指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等泌尿系统:多囊肾心脏系统异常妊娠难免流产:早期妊娠时,胚囊变形,绒毛光环不清晰,胚囊位置下移死胎:中晚期妊娠时,超声未能探及胎心搏动及胎动,胎体结构失去张力,羊水减少异位妊娠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子宫外可见边界不清肿块子宫直肠陷窝液性暗区。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课件
2、临床表现:可出现肾绞痛,如有并发尿路感染则有尿
路刺激症状。
3、声像图表现:在肾窦区内出现点状或小团块状强回声,
大结石光团后方伴声影(下图示),直径<0.3cm的小结石后方 可无声影。小结石位置以下盏为多,切常位于肾后部。肾结石伴 积水者,在积水暗区远端可出现嵌顿的强回声光团和声影。
2、肾内出现肿块图像:肾实质内有局限性回声异常,肿 块边缘轮廓光滑、清晰,其后方可出现声衰减。内部回声可分 为四型:(1)强回声型,肿瘤成分复杂、结构紊乱,内血管 多,如错构瘤、肾细胞Ca;(2)等回声型:肿瘤成分较单一, 结构尚均匀,如肾细胞癌;(3)弱回声型:肿瘤成分单一, 排列均匀,内血管少,如乳头状囊腺Ca、淋巴瘤;(4)无回 声型:肿瘤内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等,如Wilms瘤。
2、体位:
(1)、仰卧位; (2)、俯卧位; (3)、侧卧位; (4)、坐位背部探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肾脏声像图
肾脏从外向内,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肾脂肪层、肾实质、
肾集合系统。正常肾脏冠状切面呈豆状,肾轮廓光带明亮,光 滑,完整,肾皮质呈均匀弱回声,肾锥体形呈放射状排列弱回 声区。肾窦回声是肾盂、肾盏、血管、脂肪等组织的综合回声, 又称集合系统回声(图示)。肾窦回声呈椭圆形的高回声区, 位于肾中央,其宽度约占整个肾脏前后径的1/2--1/3。肾盂、肾 盏内含有尿液时,肾窦回声中间出现无回声暗区,一般宽度< 1cm。肾横切面经过肾门时,肾实质呈马蹄形,包绕于肾窦回 声周围,肾窦回声伸向肾门。
有作者认为,肾内的恶性病灶70%周边可探及高速动脉 血流,而94%的良性改变缺乏这一特征;一些炎性病灶周边 也会出现异常血流信号,从而造成假阳性。
残余尿超声测量方法
残余尿超声测量方法一、充盈膀胱在进行残余尿超声测量前,需要先充盈膀胱。
患者需要饮用足够的水或者其他无毒的液体,使得膀胱充分充盈,通常情况下需要达到尿意急迫的程度。
二、超声检查在进行残余尿超声测量前,需要进行超声检查。
使用超声探头对膀胱进行扫描,获取膀胱的图像。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不动,以确保图像的准确性。
三、探头放置在进行残余尿超声测量时,需要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耻骨联合上方,紧贴皮肤。
探头的放置需要确保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膀胱的形状和大小。
四、排尿后测量在进行残余尿超声测量时,需要在排尿后进行。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排尿,并使用容器收集尿液。
在排尿后,立即进行超声测量,获取膀胱的图像。
五、记录结果在进行残余尿超声测量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测量结果包括膀胱的体积、残余尿量以及是否出现膀胱收缩力减弱等情况。
记录结果需要清晰、准确,以便后续分析。
六、分析结果在进行残余尿超声测量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判断出膀胱的收缩力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残余尿量过多等问题。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七、临床应用1. 评估泌尿系统功能:残余尿量可以评估膀胱的功能和泌尿系统的完整性。
当残余尿量增加时,可能提示膀胱肌肉功能减弱或尿路梗阻。
2. 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残余尿量的增加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膀胱癌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
通过测量残余尿量,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这些疾病。
3. 指导治疗方案:根据残余尿量的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如果残余尿量增加,可能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4. 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测量残余尿量,可以监测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有效,残余尿量可能会减少。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八、注意事项1. 残余尿量的测量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饮水量、排尿习惯、检查时的膀胱充盈程度等。
因此,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方法进行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部分病例可伴发 钙化、尿潴留、 膀胱结石等。
泌尿系统
小结
泌尿系统
思考题
患者,女性, 35岁,有双侧腰 部胀酸史,查体 肝肋下4指。超 声所见如右图, 请根据声像图特 点作出诊断及诊 断依据。
•部分可见肿瘤漂浮感。
泌尿系统
一、正常解剖
前列腺横径4cm, 前后径3cm,上下 径2cm。
•形态:横切呈倒置栗子形,纵 切难显全貌。
包 声实 膜 ,质 整 均呈 齐 匀细 而 分小 明 布光 亮 。点 。低
回
• •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前列腺增大,以前后 径为主,突入膀胱。 •形态倾向球形,外形 尚规则,左右对称。 •腺体边界整齐,包膜 可增厚,连续性好。 •内部回声增多,增粗, 分布欠均匀。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泌尿系统
一、正常图象
轮廓:包膜亮而光滑 外周:实质呈低回声 中心:肾窦为高回声
•形态:豌豆形
•大小: 长:10~12cm 宽:5~7cm 厚:3~5cm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如同时有多囊 肝、多囊脾。
可进一步支持多 囊肾的诊断。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直接征象 •肾内实质性异常回声和外形异常 •可引起弧形压迹杯口征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间接征象 •肾积水 •淋巴结肿大 •下腔V肾V 癌栓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输尿管内见伴声影强回声 •多发生在输尿管的狭窄部
•结石以上输尿管扩张 •完全梗阻无喷尿现象
泌尿系统
一、正常解剖
•形态:横切面呈椭圆形, 纵切面呈三角形。
• •
声 带 。
周 边 为
尿 液 。
中 心 部
膀为
胱无
壁回
的声
强区
回的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膀胱内可见强回声 •后多伴有清晰声影 •结石可随重力运动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膀胱壁呈局限性增厚; •以强回声等回声为多;
•其后方多无声影; •可有输尿管扩张。
泌尿系统
二、病理声像图
•形态、大小各异, •可有蒂与壁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