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北洛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渭河“05·10”洪水特性及河道冲淤演变分析
洪水位分别 比渭河 “3・ ” 0 8 洪水 位高 08 、.4 l ,00 2 , n 临潼以下水 位均低于“ 3・ ” 0 8 洪水 位 , 接近 入黄 口的 吊桥水 位站 的水位 比
在潼关站形成 了 32 0m / (0月 2日 2 8时 ) 45 0 n / 4 s 1 . 和 0 l s
(0月 5日 1 . 1 2 6时) 次洪水过 程 。渭河 “ 5-1 ” 两 0 0 洪水 主要 站洪水特征值见表 2 。
支流 黑峪 口 、 秦渡镇等雨量站平均 5d 降水量达到 26m 。处 0 m
达 2 3 m 。 62 5k 2
从魏 家堡站 以下 , 峰峰 量在 沿程叠 加 , 洪 而各 站含 沙量普 遍较小 , 这主要与暴雨 区 处在植 被 较好 的 秦岭北 麓 区域有 关 。
临潼 、 华县两站洪 峰流 量均为 18 年 以来最 大 , 91 华县 站洪峰 流
表 1 渭河南 山支流主要雨量 站雨情 统计
m m
量居历史第 1 位 , 1 而创该 站历史最高水位 的“3・ ” 0 8 洪峰流量
仅处于第 3 。从表 2可 以看出 , 3位 本次洪水无沙峰相伴 , 咸阳站 最 大含沙量: 6 8k/ l, 勾1. gn 临潼站最大含沙量 为 3 . g m , 0 0k/ 并 且随着南山支流洪水 的加 入 , 含沙 量 沿程 出现 递减 , 华县 站 最 大洪峰相应最大含沙量仅 为 2 . g n 。 18k/ l
4日9 3 分 , 时 0 华县站洪 峰流量 为 480m / , 站 18 年 s为该 2 91
以来最大洪水 。临潼一 华县 洪峰传播 时间长达 4 . , 同量 2 3h 在 级洪水 中洪峰传播时 间最 长。 渭河洪水于 1 2日和 1 0月 0月 5日先 后到 达黄河 潼关 站 ,
渭河下游河道演变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影响分析
水利资源与建设区域治理陕西省渭河下游从咸阳铁路桥至渔关河口全长208公里,是受三门峡水库回水影响的特殊河道。
近年来,经过渭河的综合治理,渭河的水动力环境有了新的变化,使渭河下游的泥沙由原来的淤积变成现在的冲刷形态,同时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工程对渭河的河势起到了一定的调整作用。
一、渭河下游河道现状三门峡水库建成前,渭河下游河道基本保持冲淤平衡,河道相对稳定。
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三门峡库区泥沙淤积严重,造成潼关高程逐渐抬升,渭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
近年来,通过调整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潼关高程有所下降,同时水流情况和泥沙条件对渭河河势比较有利,渭河下游河道的淤积现象得以改变,现以冲刷为主。
2011年,政府为改变渭河河势和河道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在渭河下游实施了河道整治工程。
各河段的河道整治工程给河势的调整起到了积极做用,但同时也给河道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虽然总体河势变化不大,但是个别区段变化显著,形成畸形河段,从而影响整个河势走向。
二、渭河下游河道河势变化存在的问题根据近年来渭河下游各河段的演变情况,结合各河段河势及河道治理工程的现状,经分析发现渭河下游河道的河势变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渭河下游河势变化剧烈渭河河势整体变化不大,但局部变化剧烈,主流摆动幅度大,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后易发生脱流现象,使工程修建后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如西安~咸阳河段,河势总体上比较稳定,但是部分河段摆动幅度较大。
2005年~2011年,受控导工程影响,水流顶托右岸作用减弱,部分河段主要向左岸摆动;2011年~2015年,由于水沙组合变化较大,该河段整体向右岸摆动。
移民围堤河段2011~2015年河势变化较大,河道摆动明显。
其中仁西工程呈“V”字型河弯,部分河段弯顶下挫明显,严重的造成护岸工程脱流。
渭河下游剧烈的河势变化使整治工程建设后不能发挥其效益,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也给河道的治理造成了极大地困扰。
(二)渭河下游畸形河弯增多2005~2011年,渭河下游河势总体变化不明显,部分河段有较大变化,畸形河湾还相对较少;2011~2015年,受渭河综合治理的影响及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渭河下游畸形河湾增多。
三门峡建库前后渭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研究
三门峡建库前后渭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研究钱胜 廖晓芳(规划研究院)[摘要]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根据实测淤积资料统计,从1960年至2001年,渭河下游共淤积泥沙13.25亿m3,并且渭河下游具有泥沙淤积数量上增大、重心上移、范围延伸的特点,这对渭河流域的防洪、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研究不同时期渭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及减淤对策成为一个持续性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三门峡水库渭河下游淤积1渭河下游河道概况渭河下游咸阳至渭河河口,全长200多公里,沿程北岸支流大而长,主要有泾河、北洛河、石川河等,南岸支流短且多,有沣水、灞水、赤水等18条支流汇入。
渭河出口为黄河、渭河、北洛河交汇区,由于受到潼关“卡口”局部侵蚀基面的作用及渭河拦门沙消长的影响,汇流区冲淤演变频繁。
渭河华县站多年平均(1919~2000年)来水量为74.1亿m3,来沙量为3.81亿t,含沙量为51.4kg/m3。
流域来水来沙具有水沙异源、水沙年内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较大的特点。
渭河下游上段(耿镇以上)为游荡型河段,比降0.63‰,河心多沙滩,水流散乱;耿镇~渭淤14断面,为过渡型河段(游荡向蜿蜒过渡),比降0.46‰,水流摆动;渭淤14断面以下,为蜿蜒型河段,比降0.18‰~0.1‰。
河床淤积物组成沿程变细,河道糙率沿程变小。
河槽水力几何形态受流量和含沙量影响,河槽输沙能力受流量和含沙量影响,在水沙变化中长时期冲淤相对平衡。
2三门峡建库前渭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三门峡水库于1960年9月15日运用后,渭河下游成为三门峡水库的一部分。
三门峡建库前无堤防的渭河下游河道变为修筑堤防的河道,由于渭河口潼关高程升高,渭河溯源淤积发展,大堤使河道行洪和淤沙宽度变小,发展地上悬河;洪水位升高,回水向上游延伸;河道排洪输沙能力降低,防洪形势严峻。
根据咸阳长陵、渭河岸边秦代古井、临潼三王古桥遗迹的考证、临潼~渭南一带有关钻孔资料等的分析测算,渭河下游咸阳~渭南河段2500年来滩地和河槽淤高均在1m以下;又据李淑的研究,2500年来华县至潼关河段累积淤高4m,年平均淤高0.0016m,为潼关河床年平均淤高的26.7%。
μ
水少 沙多 , 含沙量 高 。主要 站年均 水沙量
见表 l 。
可见渭 河下游水量主要来 自渭河咸 阳 以上 干流 , 沙量主要来 自泾 河。水量 , 咸阳 占华 县站 的 6 0 %, 张家 山 占 1 9 %; 沙量 , 咸 阳占华县站 的 3 4 %, 张家山 占 6 9 %。 时段
图1 渭 河 下 游 平 面位 置 图
表 1
渭 河下 游 主 要 站 年 均 水 沙 量 成 果表
华 县 咸 阳 张 家 山
渭河下 游水 、 沙年 内分配 极不均衡 , 水
沙量主要集 中在汛期 。华县 站多年汛期平 均水量 4 1 . 9亿 m , 占年 水量 的 6 2 %。沙量
流量 水量 沙量 流量 水量 占华 沙量 占华 流量 水量 占华 沙量 占华 ( 县水 县沙 县水 县沙
《 = =
— —
m 3 / s ) m 5 ( f 乙【 ) ( m 3 / s ) ( 亿m b 量% ( f 乙【 ) 量% ( m 3 / s ) ( 亿m b 量% ( 4 Lt ) 量%
沙量 高 ; 南 岸 支流 均源 于 秦岭 北坡 , 坡 陡
流急 , 集水 面积小 , 含沙 量低 , 多 为间歇性
河流 。
2水文 泥 沙特性
渭 河下 游是一 条多 泥沙河 流 , 具有 水 沙异 源的特 点 , 渭 河咸 阳 以上干 流和南 山 支 流水 多 沙少 , 含 沙量 低 ; 泾河 和北 洛河
O~2 6河段淤积量 占 3 3 . 9 %, 渭淤 2 6以上 域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 是 陕西 人民 的母 亲 的性质 。根 据实测 资料 统计 ,从 1 9 6 0年 1 ( 临潼以上 ) 河段 略有冲刷 。 河 ,养育着全省 6 4 %的人 口,集中着全省 2 0 1 3年 1 0月 ,渭河 下游 累计 淤 积泥 沙
近期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成因分析
摘
要: 着重分析了 1 1 以来渭河 下游淤积的影 响因素 , : 9 年 9 认为 渭河水 量大幅减 少 , 洪水场次减 少 , 洪峰流量 降低 , 高
含沙小洪 水场次增 多 , 水沙搭配失衡 , 输沙水量严重不足 , 以及黄、 、 洛 渭河不利洪水遭遇 和不利 的河床前期条件 , 是渭河
维普资讯
第2 8卷第 6期
20 06年 6月 o. No. 6
YE L W RI R L 0 VE
J n ,0 6 u .20
【 题研究 】 专
近期渭河 下游河道淤积成 因分析
张翠 萍 , 姜乃迁 , 素珍 , 晓燕 侯 伊
年渭河下游来水来沙条件有利且随着三门峡水库泄流设施的两次改建和采用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潼关高程基本控年渭河水量大幅减少洪水场次减少洪峰流量降低高含沙小洪水场次增多水沙搭配失衡输沙水量严重不足以及黄洛渭河不利洪水遭遇和不利的下转第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和总量控制要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切实加强流域取水许可管理限额以上的取水口要尽快由流域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和发证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予以配合
亿 m。 。
共淤积泥沙 l.4亿 n ; 31 l 其中 17 年以前淤积 1.2 1 , 93 O3 亿 1 2
17 19 年淤积 O3 亿 m , 9 ~ 05 94~ 90 .6 1 1 20 年淤积 24 亿 , 9 .5
分别 占淤积总虽的 7 % 、% 和 1% 。 8 3 9
11 三 门峡水 库蓄清 排浑 运用 之前 .
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潼关高程大幅度抬升 , 区壅水滞 汇流
沙和渭河河 口拦门沙的增长 , 致使渭河下 游发生 了严重 的溯源
4河床演变及泥沙冲淤分析报告2
4河床演变及泥沙冲淤分析4.1河段特性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自西向东横跨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于潼关注入黄河。
主河道全长818km,流域总面积13.5万km2。
林家村至咸阳陇海铁路桥全长171km,被划分为中游段。
咸阳城区河段从上游吕村至陇海铁路桥全长9.5km,平面形态比较顺直,河宽约450~760m。
河道纵坡较缓,比降为0.65‰~0.95‰。
岸坎北高南低,其中南岸坎高2~3m,系粘土、壤土岸质;北岸坎高3~4m,上部为壤土,下部由粘土组成,抗冲力强,历史上该河段河势变化不大。
后经多年治理,现主河槽单一,平面摆动进一步减小,河势也较为顺直。
1965年进行渭河流域规划时,对此段河道平面形态指标进行过分析,1999年进行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时,进行了复核,两次比较成果见表4—1。
由表4—1可以看出,经过多年治理,该河段现状1999年比1965年河道的曲率半径增大,中心角减小,过渡段和弯道纵距相应加长,河道形态趋于平顺,对行洪更加有利。
该河段河床多为细沙、粗沙组成,洪水中泥沙含量较大,颗粒甚细。
从长时段来看,河床冲淤基本平衡,而2003年汛期连续发生5次较大洪水,河槽较前出现明显的冲刷。
历史上该河段相对稳定,俗称“咸阳”十里峡。
该河段内已建有西宝高速公路桥、西兰一号、二号公路桥和陇海铁路桥组。
咸阳水文站位于一号公路桥上游约120m处。
按照2001年水利部审查通过的《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渭河咸阳城区段堤防间距不小于600m,北岸堤防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南岸堤防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
目前,北岸堤防建设已基本完成,南岸堤防正在建设之中。
4.2来水来沙分析4.2.1 泥沙概况渭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
从总体看,渭河中游段输沙基本处于动平衡状态,但年际之间的变化较为悬殊。
咸阳水文站为本次设计依据站,其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1.52亿吨,最大输沙量为3.88亿吨,发生在1973年,最小为0.06亿吨,发生在1997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5倍。
浅谈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及其成因分析
断发展 , 地处黄 、 洛河 汇流区的潼关河床高程不断抬升。 渭、 潼关河床高 程历来是黄 、 、 渭 洛河 的局部侵蚀基准面 , 随着潼关高程 的抬升 , 渭河下
游泥沙淤积不 断发展 。渭河下游各时期的淤积量见表 1 。
表 1渭河下游库区不同运用期泥沙淤积体分布表 单位 : m] 亿
一
渭淤 2 8
渭 淤 3 3 渭淤 3 4
高陵船张村
成 阳崔 家 咸 阳 六 村堡
2 o o3
2 0 05 2 l OO
渭淤 2 9
渭淤 2 8 渭淤 2 6
高陵兴东村
高 陵船 张 村 临潼 船 北 村
2 6— 8
科技 信息
工 程 技 术
表 3三门峡水库建库以来潼关高程变化表
高 陵 兴 东 村
16 99 1 7 92 1 7 93
渭淤 2 2 渭淤 2 3 渭 淤 2 7
临潼圣力寺 临潼雨金镇 临潼南王村
19 91 19 94 2 o o0
渭淤 3 3 渭淤 3 4 渭淤 3 4
咸阳崔家 咸阳六村堡 咸阳六村堡
1 7 96
1 7 99 18 92
建库以来
1 09 01 1 96 .-2 0.0
冲淤体积
%
05 7 .5 1
48 .
76 6 .2
6 . 50
414 .04
3 0 5.
一 .5 5 O0 5
- 5 0.
- .0 5 05 8
-
1. 3 1 25 7
10 o
43 I
表 2 渭 河 下 游 各 年 主要 淤 积范 围表 年份 淤 积 断 面 位 置 年份 淤 积 断 面 位置
渭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及断面形态变化研究
渭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及断面形态变化研究戴 清 ,胡 健 ,周文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48)摘 要 :渭河具有水沙异源的特性 ,水量主要来自于咸阳以上干流 ,沙量主要来源于支流泾河 。
在天然水沙断面资料分析及实体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平滩水位变化情况等 ,将泾 、渭河洪水分为 4类组合 ,分析了典型年份不同水沙组 合条件下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规律及主槽形态的变化特点 。
结果表明 : 1975 年以渭河为主的大洪水 ,对扩大主槽形态 、 提高主槽输水输沙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而 1992年以泾河为主的大洪水的作用却不明显 ;河道萎缩条件下的 1995 年小水 大沙使主槽严重淤积、变得更为宽浅 ,断面面积减小 。
关 键 词 : 水沙组合 ; 冲淤规律 ; 断面形态 ; 平滩水位 ; 渭河下游 中图分类号 : TV147文献标识码 : Ad o i : 10. 3969 / j . issn . 1000 - 1379. 2010. 04. 018渭河具有水沙异源的特性 , 水量主要来自于咸阳以上干 流 ,沙量主要来源于支流泾河 。
渭河下游河道冲淤主要取决于 汛期洪水 ,而不同洪水来源和组合具有不同的冲淤特性 。
河道 特性主要受来水来沙条件决定 ,通过泥沙冲淤调整 ,改变河道几何形态及床面组成 ,以适应来水来沙条件 [ 1 ]。
分析研究和掌 握不同水沙条件与渭河下游的冲淤变化关系及其相应的河道 形态调整规律 ,尤其是平滩水位下主槽的形态变化特点 ,是控制渭河下游河道萎缩 、行洪能力下降 [ 2 ]的迫切要求 。
笔者在天 然水沙断面实测资料分析及黄河下游 、渭河下游河道实体模型试验研究 [ 3 - 6 ]的基础上 ,根据平滩水位变化情况等 ,分析了泾 、 渭河不同水沙搭配条件下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规律及主槽形 态的变化特点 。
图 1 渭河下游河道示意2 渭河下游淤积发展规律2. 1 河道淤积纵向分布情况渭淤 21断面 (交口 ) 以下起始平滩水位采用 1960 年 5 月资料 ,交口至泾渭汇流区 (渭淤 27 断面) 起始平滩水位采用 1963年 7月资料 ,渭淤 27断面以上起始平滩水位用 1964 年 6 月资料 ,点绘典型年渭河下游主槽平滩水位 (即主槽两侧滩唇 高程 )变化幅度纵向分布曲线表明 : 1964 年汛前仅渭淤 4 断面 以下平滩水位明显抬升 ,渭淤 1和渭淤 2断面抬升约 3 m ; 1973 年汛前 ,渭淤 26 以下河道均明显抬升 ,纵向分布表现为下大上 小 ,渭淤 1和渭淤 2 断面抬升超过 4 m , 华县河段抬升 2 m 以 上 ,交口至临潼抬升 1 m 左右 ; 1985 年汛后 ,主槽明显拓宽 ,有 的断面横向摆动 ,冲掉滩唇 ,在相对宽阔的河槽内形成新的低 滩主槽 ,相对较稳定断面的滩唇继续抬升 ,因此各断面平滩水 位有升有降 ; 1998 年汛后 , 断面萎缩 , 渭淤 1 和渭淤 2 断面抬1 渭河下游概况渭河下游自咸阳至河口全长约 208 km ,如图 1 所示 ,按照 河床平面形态可以分为 3 段 : ①咸阳至耿镇桥为游荡型河段 , 长 38 km ,比降为 6. 39 , 河道比较顺直 , 河床宽浅 , 多心滩沙 洲 ,易冲易淤 ,主流摆动不定 ,但游荡强度不大 ; ②赤水河口至 渭河口为蜿蜒型河道 ,长 108 k m ,比降为 1. 3 9 ,河湾发育 ,弯 曲率为 1. 6~1. 7,最大弯曲率为 3. 92,河床相对窄深 ,枯水河 宽为几十至 500 m ,洪水漫滩河宽可达 6 km ,随着河湾的发展 , 洪水期有自然裁弯情况发生 ; ③耿镇桥至赤水河口为过渡型河 段 ,长约 62 km ,比降为 4. 6 9 ,弯曲率为 1. 2 ,宽 、窄河段相间 , 宽段有心滩 。
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平滩流量特征分析
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平滩流量特征分析作者:贺莉闫云霞颜明王随继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年第01期摘要:渭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大幅度减小,给渭河下游的防洪排涝带来严重威胁。
以渭河下游咸阳-临潼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恒定水沙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河段在60年内的冲淤变化,并通过基于断面几何标准的WOL方法,辅以过水断面范围及有效河宽的限制来估算断面平滩水位,结合一维恒定水沙动力学模型,估算渭河下游咸阳-潼关河段的平滩流量和平滩水位的变化,以及断面平滩水位、河段平滩水位与水沙系数及淤积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渭河下游河段淤积主要发生在临潼-华县河段,该河段的滩地淤积尤为严重,同时,河段平滩流量逐渐减小。
分析可知,此外,采用WOL方法估算的平滩水位与断面或河段的主槽淤积量的相关性较好。
关键词:冲淤变化;平滩流量;WOL方法;渭河中图分类号:TV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1-0103-05Analysis of bankfull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wer reach of Weihe RiverHE Li,YAN Yun-xia,YAN Ming,WANG Sui-ji(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00101,China)Abstract:The decreasing of bankfull discharge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Weihe River can lead to serious threats to the flood control.The fluvial process in the Xianyang-Lintong section of the lower reach of the Weihe River in 60 years was simulated by the one-dimensional steady water and sediment dynamics model.The method of WOL based on the cross-section geometric standard was adopted to estimate the bankfull elevation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Weihe River with the help of cross section range and limit of effective river width.The variations of bankfull discharge and bankfull elevation in the Xianyang-Lintong section of the lower reach of the Weihe River were analyzed,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ankfull elevations of the cross section and river section and the sediment coefficient and sedimentation amount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dimentation occurs mainly in the Lintong-Huaxian section,especially in the floodplain,while the bankfull discharge decreases in this section.Moreover,both the bankfull elevations of the cross section and river section have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sedimentation amount in the main channel of both sections.Key words:fluvial process;bankfull discharge;WOL method;Weihe River渭河原是一条冲淤平衡或微淤的地下河[1],自从1960年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渭河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道排洪输沙能力不断降低,潼关高程(1 000 m3/s流量对应的水位)大幅抬升[2];1974年三门峡水库改为“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渭河下游平滩流量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至20世纪80年代最大曾达4 600 m3/s[3];90年代以后,由于渭河下游来水较枯,含沙量大幅度增加,洪峰流量及出现场次大幅度减少,下游河槽迅速萎缩,1995年平滩流量最小仅800 m3/s[4]。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及成灾机制分析
两侧高中间低的地形特征使得渭河流域的支流较多,南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山地地区,受地形抬升的影响在秦岭山地地区降水量较多,支流的落差较大因此支流的汇水速度快较快,流速快,使得降水可以快速的汇集到河流中使得水位上升导致洪水灾害,北侧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强降水导致支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致使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弱,而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床较高排水不畅容易导致洪水灾害。
表1渭河流域干流不同河段的洪水灾害次数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全流域
黄干流
合计
洪水灾害次数
7
17
10
9
3
46
比重
15.2%
37%
21.7%
19.6%
6.5%
100%
表2 渭河流域支流不同河段和局地洪水灾害次数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局地
合计
次数
9
7
3
8
27
百分比
33.3%
26%
11%
29.7%
100%
渭河支流数量较多,渭河汇集了北侧的支流与南侧秦岭北麓的支流,在北侧的支流中由于水量较少降水数量也相对较少因此出现洪水灾害的次数较少。而南侧的秦岭北麓的支流由于数量远远多于北侧,而且降水量较大,山地地形汇水速度较快,因此出现洪水的次数远远大于北侧的支流。渭河支流单独出现洪水灾害的次数较干流单独出现的次数多,(渭河流域支流不同河段和局地洪水灾害次数表2)渭河支流单独出现洪水灾害次数达到19次之多,在不同的河段出现的次数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下游地区支流出现了9次洪水灾害,占到了渭河支流及局地洪水灾害的33.3%;中游出现7次,占到了26%;下游地区最少只有3次只占到了11%。除此之在中游地区外局地的洪水灾害也时常发生,达到了8次,所占比重将近30%[5]。
渭河下游近期冲淤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渭河下游近期冲淤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石长伟;张英;梁林江;刘俊
【期刊名称】《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8(29)1
【摘要】2002年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运用以来(近期),渭河下游冲淤出现"总体由淤转冲"的明显变化,综合整治前后均呈"上下冲、中间淤,总体冲"的冲淤分布。
分析表明:综合整治前潼关高程下降是渭河下游冲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综合整治期间渭河下游冲刷量增大主要是大规模工程建设在河道内取土等人类活动造成的。
建议近期河道治理中应适时在不利畸形河湾修建控导工程、加固或续建洪水顶冲工程,加强对不利河势的控导,确保岸坡稳定与防洪工程安全。
【总页数】5页(P134-137)
【关键词】渭河下游;冲淤变化;冲淤原因;人类活动
【作者】石长伟;张英;梁林江;刘俊
【作者单位】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
【相关文献】
1.渭河中游近期冲淤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J], 石长伟;张英;赵敏歌;张冰洁
2.渭河下游河道近期冲淤变化分析 [J], 冯李驹
3.渭河下游近期冲淤情势分析 [J], 赵凯云
4.渭河下游近期冲淤情势分析 [J], 蒋亚萍
5.渭河下游近期水沙变化及其对河道冲淤影响 [J], 林秀芝;侯素珍;王平;常温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xxx渭河河道清淤工作
浅谈甘谷县渭河河道治理工作摘要:渭河是xxx的母亲河,渭河河道是甘谷县排涝行洪的主要通道。
由于xxx的地域特征是山多川少,而且人口集中于渭河川道区,渭河川道区承载着全县政治活动、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的重要使命,在发展过程中,河道治理往往是落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成了城乡建设用地的侵占目标和纳污的容器,造成渭河河道呈现脏、乱、差,河道淤积现象尤为突出,影响了河道行洪和川道区发展。
因此,河道清淤成为治理河道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人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河道清淤施工一、基本情况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是横贯我县东西的过境水流,西起xxx,东至xxx,全长xxx公里。
县境内集流面积xxx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xxxm3/s,平均河床宽度xxxm左右,最大洪峰流量为xxx m3/s(1966年7月22日),全县地形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xxx副区,境内河流均为渭河水系,有xxx、xxx、xxx、xxx条主要支流,共有完整流域xxx条,大小沟壑xxx条,沟壑面积xxx平方公里,平均密度xxx公里/ 平方公里。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xxx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xxx平方公里的xxx%,年水土流失总量达xxx万吨。
二、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河道污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产生的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人为作用而产生的问题。
对于前一类,主要包括河道河床淤积、河道变窄、河道改道等。
那么,xxx渭河河道为什么会发生淤积呢?分析原因,主要其中以下几点:第一,河道作为输送水资源的载体,流水冲击造成土壤的迁移、沉积是造成当前河道淤积的一大主要原因。
渭河河道在xxx境内及上游支流、支沟多,且这些支流、支沟大都没有进行科学的水保治理与相应的支沟护岸,相对于渭河河道,支流、支沟的沟道纵坡较大,极易受到常年流水侵蚀和暴雨冲刷,一遇暴雨就形成山洪,导致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流水及山洪带来的冲积物在渭河河道内淤积,长年累月,造成河床抬升,进而影响河道对水资源的输送能力,甚至产生河道淤塞,河流变向等不利于行洪和防洪的现象。
渭河下游近期防洪情势分析
时9
丁J
咸阳
临潼
华县
(!=150m"/$) (!=200m"/$) (Q=200m"/$)
2014年汛后 2015年汛后 2016 年汛后 2017年汛后 2018年汛后
2018年较2014年度 升降值
382.10 382.04 381.88 381.91 381.83
-0.27
352.10 352.10 352.29 352.25 352.16
淤26)河段淤积泥沙0.1396亿m3,临潼至咸阳(渭淤37)河
段淤积泥沙0.0625亿m3;②从渭河下游泥沙淤积的分布来 看,从上段到下段淤积量是逐渐增加的,在上段淤积量为
0.0625亿m3,仅占渭河下游淤积量的17.2%,临潼至华县河
段的淤积量占渭河下游的38.4%,而华县以下至河口段占渭
河下游淤 量的 44.4%,
1、图 2。
360. 0 359. 0 358. 0 357. 0 356. 0 355. 0 354. 0 353. 0 352. 0,
—
/
0
•°A・・22112009901791040080年卒招卒卒至至至至2112099018907999年卒年年一-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渭河下游近 淤 的 在
县以下河段。
根据实测资料统计,自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以来至2018年,
渭河下游共淤积泥沙11.2530亿m3,总的来讲,渭河下游的泥 沙淤积仍然较严重。
2.2洪水位和常水位的变化
淤河 ,在河
的 况下, 河 的
冲淤反映在同流量水位的变化,当河道冲刷时其水位下降,反
近期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影响因素分析
近期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影响因素分析
张原锋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04(026)008
【摘要】为了对水沙条件、潼关高程影响渭河下游淤积的程度有更明确的认识,对相关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①近期渭河下游河道冲淤主要受来水来沙、潼关高程及河床边界等因素的影响,水沙条件是影响渭河下游冲淤的主导因素且水量的影响程度更大;②渭河洪水对潼关高程影响较大,渭河高含沙洪水期间,当洪峰流量较大时,潼关河床往往发生强烈冲刷,造成潼关高程大幅度下降;③潼关高程持续抬升时渭河下游淤积增加,但造成的淤积不可能完全由潼关高程降低所产生的冲刷来使之平衡,也就是说潼关高程的升降给该河段造成的冲淤变化是不可逆的.
【总页数】2页(P8-9)
【作者】张原锋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7.3;P333.4
【相关文献】
1.汇流区水沙组合对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影响 [J], 梁林江
2.渭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及断面形态变化研究 [J], 戴清;胡健;周文浩
3.近期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研究 [J], 范小黎;师长兴;邵文伟;周园园
4.渭河下游近期水沙变化及其对河道冲淤影响 [J], 林秀芝;侯素珍;王平;常温花
5.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对洪水演进特性的影响 [J], 杨露;王新宏;黄修山;眭红艳;孙亚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河下游洪水冲淤特性及不淤临界流量分析
分 析了 17 - 20 94 0 5年洪 水 冲淤 的特 点 , 出 了渭河 下游 洪水 提
不 淤 的 临界 流 量 。
图 1 华 县 站 17 - 2 0 9 4 0 5年 洪 峰 流 量 与最 大 含 沙■ 关 系
8 00
1 渭河下游洪水 冲淤特点
第3 3卷第 2期
21 0Vo . 3. . 1 3 No 2 Fe ., 01 b 2 1
YELL0W RI VER
【 文 ・ 沙】 水 泥
渭 河 下 游 洪 水 冲淤 特 性 及 不 淤 临 界 流 量 分 析
张翠萍 , 张 超 , 晓 燕 , 立群 伊 罗
12 泥 沙冲 淤情 况 .
渭河下游泥沙 冲淤 主要 发生 在汛 期 的洪水 期。非汛期 华
收稿 日期 : 1 — 10 2 0 0 -2 0 基金项 目: 河水利 科 学研 究院 基本 科研 业 务 费资 助项 目( K 黄 H Y— B W 一 JY
20 0 8—9 。 )
量为 10~ 0 sm , 中等含 沙量 洪水 ; 0 20k 属 / 洪水 平均含 沙量 超 过 20k m 0 s 以上分 为 C区和 D区 , / 其中 C区洪水洪峰流量 在
5 0m / 0 s以下 , 于 高 含 沙 小 流 量 洪 水 , 区 洪 峰 流 量 在 5 0 属 D 0
m/ s以上 , 于高含沙较大流量洪水 。 属
作者 简介 : 张翠 萍( 95 ) 女 , 16 一 , 河南滑县人 , 高级 工程 师( 教授 级) 研 究方向 , 为河流动力学。
中图 分 类 号 :P 3 33
渭河水沙异 源 , 量主要 来 自渭河 干流 和南 山支 流 , 水 沙量
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空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空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1986年以后,渭河下游汛期、非汛期水量均明显减少,但沙量未见相应的降低,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明显加重。
分析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原因包括:水沙条件的变化、北洛河的来沙以及潼关高程的抬高。
标签:渭河下游;水沙变化;河道淤积;潼关高程1、渭河下游河道水沙变化过程1.1水量变化过程在1949年以前的15年中,年水量超过100亿m3的有7年,最低的是1942年的51亿m3;在1950~1969的20年中,年水量超过100亿m3的有8年,最低的是52.9亿m3。
在1970~1985年的16年中,年水量超过100亿m3的只有3年,最低的是31亿m3。
在1986~2013年的28年中,年水量没有超过100亿m3的,最大的是92.9亿m3,最小的不到17亿m3。
总的来看,从前到后,各年的径流量有起有伏,有峰有谷,年际变化较大;但无论是峰还是谷,总体趋势均在变小,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水量总的下了一个台阶。
1.2沙量变化过程华县站年沙量超过4亿t 的,1949年前有7年,1950~1969年间有8年,1970~1985年有5年,1986~1996年有3年。
月沙量超过2亿t的月数,按上列时段统计分别为:10、13、4、4个月。
由此可见,沙量也有减少的趋势,但不如水量变化的急剧。
1986年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汛期、非汛期水量均明显减少,但沙量未见相应的降低。
水沙的不同步变化引起了含沙量的改变,水量的急剧减少,引起了含沙量的相形上升,对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十分不利。
2、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空分布特征2.1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间分布特征1973年~1985年,渭河下游河段总体上表现为冲刷,总冲刷量为0.3898亿m3。
但从分布来看,冲刷主要出现在渭淤10~渭淤21河段,冲刷量为0.6795亿m3。
而其他河段仍表现为淤积。
1986年~1990年,渭河下游河道又转为淤积时期,总淤积量为0.7764亿m3。
渭河下游近期冲淤情势分析
从 表 中看 出 , 渭河下游在 2 0 0 0年 以前共 淤 积 泥沙 1 2 . 8 3 4 1 亿 m , 其 中渭 淤 1 0断 面 ( 华县) 以下 淤 积 量 占 6 9 . 2 %, 渭淤 1 0—2 6断 面 ( 华 县 一临 潼 )的 淤 积 量 占 2 8 . 5 %, 渭淤 2 6— 3 7断面( 临潼 一 咸 阳) 淤积量仅 占2 . 3 %,
陕西关中东部 的防洪带来不利的影响。对 2 1 世 纪以来渭河下游的冲淤情况, 影响河道冲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提 出减 缓 渭 河 下 游泥 沙 淤积 。降低 潼关 高程 , 以利 下 游河 道 冲刷 , 加 强河 道 冲 淤和 河 势观 测 工作 , 为度 汛预 案提 供
依据 。
[ 关键词] 冲淤 ; 分析 ;渭河 下 游
表 2 渭河下游 2 0 0 1 — 2 0 1 0年 各 河段 冲 淤分 布表
项目 渭 栏 滑 淤 l 合 计
。 。 ’
道 的冲淤既受到来水来 沙条件的影 响, 同时又受 到潼关高 程 升 降 的影 响 。
渭 河 下 游 冲刷 与 淤 积
1 . 1 1 9 6 0— 2 0 0 0年 的 冲淤 概 况
生, 在渭河下游修建 了防洪大堤 和河道工程 以及排涝工程 。 随着渭河下游泥沙的大量淤积 , 淤积部位逐渐 向上游 延伸 ,
渭 河 下 游成 为 三 门峡 水 库 的 淹 没 区 和 影 响 区 , 渭 河 下 游 河
本文所指近期为 2 0 0 1 — 2 0 1 0年。在该时期 , 渭河 下游 总的来讲河道是冲刷 的, 共 冲刷泥沙 1 . 1 1 0 6亿 m , 各河段 的冲淤分布情况列于表 2 .
不 难看 出 , 渭河 下 游河 道 淤 积是 严 重 的 , 泥 沙 淤 积 的重 心 在 华 县 以下 河段 , 且 泥沙 淤 积 向上 游 呈 减 少 的 趋 势 , 说 明 了渭 河 下游 泥 沙 淤积 主要 为 水库 溯 源 淤积 。
渭河、北洛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渭河、北洛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分析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下游全长208km。
三门峡建库前渭河咸阳—华县河段,1934~1960年间河床的淤积厚度为1.7m,建库前渭河下游河段总趋势是微淤的。
水库运用初期,渭河下游发生了严重的溯源淤积。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后,渭河下游淤积减缓。
近年渭河下游水沙搭配相对有利,较大洪水场次较多,2002年6月~2011年11月渭河下游累计冲刷1.8914亿m3。
北洛河下游累计冲刷0.0157亿m3,减缓了近年渭河、北洛河下游连续淤积的不利趋势。
标签:渭河;北洛河;淤积1渭河下游河道概况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818km,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80.6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86亿t。
渭河下游(咸阳铁桥至潼关入黄口)全长208km,其中咸阳铁桥至耿镇桥间37km河道属游荡性河道,河宽1.2~1.5km,比降0.65‰;耿镇桥至赤水河间63km河段属过渡性河道,河宽1.0~3.0km,比降0.5‰~0.14‰;赤水河以下108km河段属弯曲性河道,河宽2.0~3.3km,比降0.14‰~0.07‰。
渭河下游支流汇入较多,北岸有泾河,石川河和北洛河,南岸有沣河、灞河、产河、尤河、罗夫河、度涧河等。
泾河和北洛河都是多泥沙河流,因此渭河下游处于多泥沙河流的汇流区,也是渭河“揭河底”多发河段。
2渭河下游淤积变化分析据有关资料分析,三门峡建库前渭河咸阳—华县河段,1934~1960年间河床的淤积厚度为1.7m,其中1934~1943年河床淤积1.9m;1944~1960年间河床冲刷0.2m。
1934~1943年河床逐年淤高;1944~1952年间冲刷;1953-1957年间冲淤交替,大体上冲淤平衡;1958年以后又有淤积趋势,总趋势是微淤的。
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汇流区壅水滞沙和渭河河口拦门沙的增长,致使渭河下游发生了严重的溯源淤积。
1969年10月~1973年10月渭河下游淤积1.3亿m3,1974~1985年,随着三门峡水库泄流设施的两次改建和采用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潼关高程回落,基本控制在327m左右,渭河下游淤积减缓。
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渭河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影响
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渭河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影响
王普庆;姜乃迁;王国栋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09(031)006
【摘要】北洛河改道入黄口依托牛毛湾工程,由于入流角与干流河槽流路夹角较大,再加上黄河本身游荡、多变,因此北洛河改道后对小北干流及北洛河入黄口河段河势流路演变、渭河口河段冲淤演变产生一定影响是必然的.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北洛河改道直接入黄对渭河河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在不利的水沙条件下渭河口河段发生淤积,还是在有利的水沙条件下河道发生冲刷,与现状线路相比,改道后对渭河口河段的减淤或冲刷是有利的.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王普庆;姜乃迁;王国栋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渭河及潼关高程的影响分析 [J], 梁国亭;姜乃迁;丁宏生;张晓丽;卢冬梅
2.伊洛河夹滩地区对伊洛河入黄洪水的影响 [J], 李海荣;慕平;王宝玉;张新年
3.黄、渭、洛河汇流区高程变化带来的影响 [J], 康明放
4.黄渭洛河汇流区河势演变及其带来的影响 [J], 杨武学;唐先海;石长伟
5.北洛河改道入黄对黄、渭、洛河汇流区影响分析 [J], 毕银霞;王相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冲淤变化对渭河下游仓西工程安全的影响
1.2 仓西控导工程概况
仓西控导工程在 渭洛河下游河道整治初步设计 撞下简称
初设 暂中 工程布设起点在仓西湾上段 对应于沙苑围堤管理
桩号为 驻椎译爷爷 在仓西湾上段沿修正治导线与岸坎布置成直
线 直线段布设 窑芏 座雁翅坝垛抵御渭河洪水顶冲 中下段布设
复合弯道 布置 芏蔀 座雁翅坝形成以坝护弯 以弯导流 并保护
第要期 芏爷窑院 年 辕 月
文章编号 窑译辕蔀毅驻爷爷爷 芏爷窑院 爷要毅爷芏蔀芏毅爷蔀
陕西水利 Shaanxi Water Resources
No渍要 July 芏爷窑院
冲淤变化对渭河下游仓西工程安全的影响
包岁利
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辕窑爷爷窑院
摘 要 渭河下游仓西工程 2010~2014 年连续 5 年出险 由于出险类型特殊 出险原因不明 通过分析 研究仓西河段冲淤变化及冲淤关键参数对出险工程的相对关系 以及其对工程出险的影响 分析表明 2010~2014 年仓西河道较大幅度冲刷下切 主槽最深点较较工程施工冲刷坑底高程低 是造成 2010 2011 年仓西工程出险主
1 概况
1.1 仓西河段概况
渭河仓西控导工程位于大荔县韦林乡望仙村东南的渭河渭
.淤A芏l断l面R左i岸g上h下ts游
Reserved.
仓西湾所在河段是渭河下游的方山河
潼
关入黄段 该河段长约 5院 km 属典型的弯曲性河段 枯水河床宽
约 要爷爷 译爷爷 m 河床局部摆动不定 河曲十分发育 平均弯曲系
2 仓西河段冲淤情况分析
由于仓西工程出险有河道冲淤 河势演变 工程设计与修
[蔀]
建 地质 等方面的众多影响因素 十分复杂 因此本文仅对河 段冲淤在工程出险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期明确河道冲淤对工 程设计有关参数的影响 提出今后工程设计中应怎样按冲淤成 果确定相应参数 2.1 河段冲淤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河、北洛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下游全长208km。
三门峡建库前渭河咸阳—华县河段,1934~1960年间河床的淤积厚度为1.7m,建库前渭河下游河段总趋势是微淤的。
水库运用初期,渭河下游发生了严重的溯源淤积。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后,渭河下游淤积减缓。
近年渭河下游水沙搭配相对有利,较大洪水场次较多,2002年6月~2011年11月渭河下游累计冲刷1.8914亿m3。
北洛河下游累计冲刷0.0157亿m3,减缓了近年渭河、北洛河下游连续淤积的不利趋势。
标签:渭河;北洛河;淤积
1渭河下游河道概况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818km,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80.6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86亿t。
渭河下游(咸阳铁桥至潼关入黄口)全长208km,其中咸阳铁桥至耿镇桥间37km河道属游荡性河道,河宽1.2~1.5km,比降0.65‰;耿镇桥至赤水河间63km河段属过渡性河道,河宽1.0~3.0km,比降0.5‰~0.14‰;赤水河以下108km河段属弯曲性河道,河宽2.0~3.3km,比降0.14‰~0.07‰。
渭河下游支流汇入较多,北岸有泾河,石川河和北洛河,南岸有沣河、灞河、产河、尤河、罗夫河、度涧河等。
泾河和北洛河都是多泥沙河流,因此渭河下游处于多泥沙河流的汇流区,也是渭河“揭河底”多发河段。
2渭河下游淤积变化分析
据有关资料分析,三门峡建库前渭河咸阳—华县河段,1934~1960年间河床的淤积厚度为1.7m,其中1934~1943年河床淤积1.9m;1944~1960年间河床冲刷0.2m。
1934~1943年河床逐年淤高;1944~1952年间冲刷;1953-1957年间冲淤交替,大体上冲淤平衡;1958年以后又有淤积趋势,总趋势是微淤的。
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汇流区壅水滞沙和渭河河口拦门沙的增长,致使渭河下游发生了严重的溯源淤积。
1969年10月~1973年10月渭河下游淤积1.3亿m3,1974~1985年,随着三门峡水库泄流设施的两次改建和采用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潼关高程回落,基本控制在327m左右,渭河下游淤积减缓。
从渭河1977、1992、1994、1995、1996年5个典型年冲淤分析,渭淤1~37断面共淤积3.899亿m3,汛期占102%,非汛期占-2.0%。
渭淤1~10断面5年淤积量为2.466亿m3、汛期淤积量为2.48亿m3,分别占渭淤1~37断面淤积量的63.2%、62.3%。
其中1977、1994年华县最大流量分别为4470、2000m3/s,年水量分别为37.2、37.45亿m3,汛期水量分别为19.2、16.84亿m3,沙量分别为5.48、3.75亿t,渭淤1~37断面年淤积量分别为0.634、0.77亿m3,汛期淤积量分别为0.627、0.83亿m3,显然,发生“揭河底”的1977年与未发生渭河“揭
河底”的1994年相比,年水量小025亿m3,汛期沙量多1.73亿t,但年淤积量(渭淤1~37断面)却少0.136亿m3,汛期淤积量少0,203亿m3,说明在年水量基本接近的情况下,“揭河底”年较未“揭河底”年淤积较少。
1991年之后渭河下游河道淤积主要受来水来沙以及黄、洛、渭河洪水遭遇影响,由于渭河水量大幅衰减,洪水场次减少,洪峰流量降低,高含沙小洪水场次增多,水沙搭配失衡,输沙水量严重不足,河道淤积增加。
2002年6月~2011年11月渭河下游累计冲刷1.8914亿m3。
其中2002年6月~2006年4月渭河下游累计淤积0.10亿m3,年均淤积0.050亿m3;2006年4月~2011年4月渭河下游累计冲刷1.7914亿m3,年均冲刷0.2985亿m3。
2002年后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有所减轻,2011年渭河发生了1981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洪水,华县洪峰流量5050m3/s,渭河下游河道大幅度冲刷,冲刷量为0.6212亿m3。
可见随着时间推移,渭河下游水沙搭配相对有利,“03.8”、“0510”、“11.9”等场洪水场对下游冲刷较多,减缓了渭河下游淤积较为严重的趋势。
3北洛河下游近期淤积变化分析
北洛河在渭河下游陕西大荔汇入渭河,1999年10月~2011年11月北洛河下游累计淤积0.0801亿m3。
其中1999年10月~2006年4月渭河下游累计淤积0.0958亿m3,年均淤积0.01916亿m3;2006年4月~2011年11月北洛河下游累计冲刷0.0157亿m3;年均冲刷0.00262亿m3。
2006年后北洛河下游河道淤积同样有所减轻,呈略微冲刷状态。
4结语
三门峡建库前渭河咸阳~华县河段总趋势是微淤的。
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汇流区壅水滞沙使渭河下游发生了严重的溯源淤积。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后,渭河下游淤积减缓。
近年渭河下游水沙搭配相对有利,“03.8”、“0510”、“11.9”等场洪水场起到了良好作用,渭河下游除渭淤10~26略微淤积外,其余河段均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冲刷。
北洛河基本具有同样规律,其中2006年4月~2011年11月北洛河下游累计冲刷0.0157亿m3,减缓了近年连续淤积的不利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诚等.渭河水文[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12.
[2]张玉忠.渭河防洪的治本与应急之策[J].渭河论坛,2011.
作者简介:吴峰,男,讲师,主要从事船舶轮机设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