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f15b1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d.png)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在机械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能够实现多种复杂形状的零件加工,适用于多种行业领域,如航空、汽车、船舶等制造业。
在加工复杂的曲面零件时,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可以减少刀具的数量和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因此,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设计与研究对于推动制造业高效、智能和精密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设计中涉及到多个关键问题,本研究将针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1.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模型建立方法: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模型建立是设计的基础,需要选择合适的三维建模软件和工艺规划软件,建立出尺寸精确、结构合理的模型。
2.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设计:五轴车铣加工中心涉及到多个轴向的运动控制,需要设计出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控制系统,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3.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刀具路径生成算法研究:五轴车铣加工中心需要根据工件几何形状和工艺要求生成最佳的加工路径,需要设计出高效、准确的刀具路径生成算法。
4.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结构优化设计:五轴车铣加工中心涉及到多个机械结构,需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提高刚度、减少振动,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5.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加工误差的分析与控制: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加工误差会影响加工质量,需要进行误差分析和控制,提高加工精度和减少废品率。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了解国内外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设计和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2. 实验研究法:采用实验方法对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
3. 数值模拟法: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结构和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加工误差和刀具路径生成等问题。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提出一种有效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设计方法,包括模型建立、控制系统设计、刀具路径生成算法、结构优化设计和误差分析与控制等方面。
HMC63A卧式加工中心机床结构总体设计的开题报告
![HMC63A卧式加工中心机床结构总体设计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d3d1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0.png)
HMC63A卧式加工中心机床结构总体设计的开题报告1.背景现代制造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机床的性能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不同型号的加工中心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
其中卧式加工中心因其具有高效、方便、刚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
本文将从卧式加工中心机床的总体结构设计入手,探讨机床的机构设计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
2.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高效、灵活、稳定的卧式加工中心机床,通过优化机床的结构,提高机床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
在此基础上,分析机床的加工能力和技术指标,并对机床进行实验验证,验证机床的性能和质量。
3.内容(1)机床总体结构设计机床总体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点,需要考虑机床的综合性能和加工效率。
要设计出结构简单、刚性好、稳定性高的机床。
(2)加工中心机床的数控系统设计加工中心机床的数控系统是保证其加工质量的关键。
要根据机床的加工要求,选用适合的数控系统,并按需定制功能。
(3)卧式加工中心机床的进给系统设计进给系统的设计是影响机床加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需要考虑进给方式、进给速度、进给精度等因素,以保证机床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4)主轴箱结构设计主轴箱结构的设计是机床性能的关键。
要根据机床的加工要求和工件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主轴箱结构,并选用高品质主轴,以保证机床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5)机床的自动换刀系统设计自动换刀系统是提高机床加工效率的重要手段。
要根据机床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适合的自动换刀系统,并测试其换刀速度和精度。
(6)机床的外形设计机床的外形设计是机床的直接展示,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购买意愿。
要考虑机床的美观性、实用性、人性化等因素,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机床。
4.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设计,可以得到一种具有高效、灵活、稳定的卧式加工中心机床。
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加工需求,并兼顾机床的性能和质量。
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机床的加工能力和技术指标进行实验验证,验证机床的性能和质量,并为机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c9dcac7c1cfad6195fa779.png)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二、选题理由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
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
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
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
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
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
动梁式龙门镗铣加工中心设计的开题报告
![动梁式龙门镗铣加工中心设计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4a46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d.png)
动梁式龙门镗铣加工中心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加工中心在数控加工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龙门式加工中心也是目前加工中心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主要应用于船舶、航空、汽车、机械等行业的大型零部件的加工。
在龙门式加工中心中,龙门架和工作台之间设置了Z轴,其间可以实现高速的加工、铣削、钻孔、攻丝等操作。
因此,研究龙门式加工中心的设计、制造和优化,对于提高大型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动梁式龙门镗铣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设计和优化方法,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二、研究目的1.探究动梁式龙门镗铣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和加工原理,了解其在大型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情况。
2.研究加工中心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优化结构提供理论支持。
3.通过实验验证优化设计的可行性,提高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满足大型零部件加工的高要求。
三、研究内容1.动梁式龙门镗铣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和加工原理,包括机床床身、动梁、龙门、主轴、刀库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2.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研究加工中心的结构设计、动力学仿真、优化设计和附件设计等方面。
3.实验研究,开展如下实验:加工中心的钢构件高精度加工实验、加工中心的切削力分析实验、加工中心的优化设计验证实验等。
四、研究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动梁式龙门镗铣加工中心的设计和优化方法,提高大型零部件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该研究对于推广加工中心在大规模切削加工行业中的应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法:查阅学术论文、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机械加工书籍,了解龙门式加工中心的结构和原理,分析和比较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形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仿真分析法:使用机械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加工中心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评估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3.实验验证法:设计和开展相关的实验项目,通过检测和分析数据,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系统设计(盘式)——刀库设计开题报告
![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系统设计(盘式)——刀库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f8ac8eb14e852458fb5781.png)
(4)直线式刀库 刀库容量少,一般在十几把左右,多用于自动换刀数控车床,钻床上也有采用。
目前常见的换刀机械手类型有:①单臂单手式机械手 结构较简单,换刀各动作均需顺序进行,时间不能重合,故换刀时间较长。
1958年,美国卡尼,特雷克(Kearney&Trecker)公司首次把铣、钻、镗等多种工序集中于一台数控机床上,通过换刀方式实现连续加工,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加工中心。该产品出现后,销路惊人,引起了日、德、美、英、法、意等先进工业国家的高度重视,竞相开发生产,不断扩大和完善机床的功能,成为数控机床中发展最快、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如今,世界上出现了立式、卧式、龙门式、落地式等各种加工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000多个品种规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加工中心中,刀库和机械手组成自动换刀装置(Automatic Tool Changer,简称ATC),而自动换刀装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加工中心的好坏,从目前情况看,加工中心的主机部分基本定型,变化不大,但自动换刀装置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是最难搞好的部分。它是加工中心的象征,又是加工中心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各加工中心制造厂家都在下大力研制动作迅速、可靠性高的自动换刀装置,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效益,正因为自动换刀装置是加工中心的核心内容,各厂家都在保密,极少公开有关资料,尤其机械手这部分更是如此。
[6] 林宋,田建君编.现代数控机床.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曹秋霞,马国亮.小型立式加工中心圆盘式刀库的设计.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
[8] 向金林.TH7130立式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装备制造技术,2006
数控加工中心开题报告
![数控加工中心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f026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f.png)
数控加工中心开题报告数控加工中心开题报告一、引言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制造行业。
本文将探讨数控加工中心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数控加工中心的发展历程数控加工中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数控加工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中心得以实现,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和传统的机械加工设备。
数控加工中心的出现,使得零件加工的精度大幅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设计好的零件图纸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加工路径的规划和优化,然后将加工程序传输给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数控加工中心通过自动控制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工件的位置,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四、数控加工中心的应用领域数控加工中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模具制造等领域。
在汽车制造行业中,数控加工中心可以用于加工发动机零部件、车身结构等;在航空航天领域,数控加工中心可以用于加工飞机零部件、导弹外壳等。
数控加工中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为各个行业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加工解决方案。
五、数控加工中心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加工中心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数控加工中心将朝着更高的精度、更快的加工速度、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发展。
一方面,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将对数控加工中心的加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数控加工中心具备更智能化的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六、结论数控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设备,已经在各个制造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数控加工中心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制造行业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加工解决方案。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以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加工中心加工开题报告
![加工中心加工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bc2799daef5ef7ba0d3c5c.png)
三、研究方案
课题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首先,设计零件,根据现有条件合理设计零件。其次,分析零件图,初步确定零件的分类以及大体对设备的要求。再次,对工艺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拟定,这一步中包括工艺分析处理、机床的选择、刀具的确定、切削用量的确定、拟订加工方案;第三步,确定工艺文件,包括数控加工工艺卡,工件安装和零点设定卡、数控刀具明细表、加工零件刀具轨迹图。第四:编制适合机床和零件的程序,并有工序表。第五:程序的校验与修改。最后;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检测与修改。
一、选题的目地、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与生产力相紧密的事物,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已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做大做强先进的制造业,增强内在生产力、着力提高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这对我们制造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数控技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如今世界发达国家现代数控机床的发展已正在向高精度与高速度、高柔性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等过渡性发展。而对中国机床行业来说还在初步与学习阶段,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相对缺乏,是我国现在迫在眉睫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次的毕业课题设计,以宏观环境为基础,大力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大好坚定的基础知识,为我国发展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准备着。
综合设计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 数控技术
班级: 10级数控一班
*** ***
学号:
***** ***
完成时间: 2013.06.13
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3篇)
![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62366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a.png)
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3篇)在当下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控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存在学习基础普遍薄弱,行为习惯较差,专业课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我校是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也是安康市机械类技能大赛的赛点,所以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专业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虽然《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在县级已结题,但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发现针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如何设计项目子课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我校数控车专业课进一步研究项目教学,打破我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做中学,做中教”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为我校打造高效课堂作尝试研究。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项目教学是将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按数控车操作工分为8个技能单元,每个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学生岗位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
通过由课题组教师设置的虚拟情景或任务项目,在教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训练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的一体化,促进学生独立工作和合作学习的一体化,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一、研究方法:拟在xx级数控技术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抽取xx级一个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践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数控车实践教学中尝试项目教学法。
二、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学习项目教学---课题研究资料---修订课题研究各种制度。
2.项目制定:选取适合数控车教学的典型案例。
3.项目计划:抽取试点班学生参与项目实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4.项目实施:运用“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开展各项目实施。
立式加工中心移动工作台设计-开题报告
![立式加工中心移动工作台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432fd56f1aff00bed51e5a.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意义目的加工中心是一种在计算机控制下带有自动换刀系统的能完成多工序复合加工的自动化机床,并正向高速高效、高精度、模块化、网络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
由于加工中心是典型的集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生产效率高、柔性好、一机多用和易于加工复杂的曲线、曲面零件等特点,早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军民机械工业的主力加工设备。
一个国家的加工中心拥有量、消费量及总体技术水平与这个国家机械工业的加工制造技术水平息息相关。
我国的加工中心从70年代开始,已有很大发展,但技术、品种和数量上都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加工中心的消费量随着军民机械工业的大规模技术改造而迅速增长,如2001年中国加工中心的消费量仅为2662台(其中进口2290台),而同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加工中心消费量分别为11505、6090和5291台。
到了2005年,中国加工中心的消费量猛增至约13200台(估计值,加工中心的产量数据未公布),其中进口10343台。
2005年加工中心的消费量是2001年的4.96倍,年均增幅达49.2%,一举超过美、日、德诸国,成为世界上消费加工中心最多的国家。
根据《机械工人》杂志社等单位的调查,从近600份重点用户的有效问卷中得出的结果是,加工中心机床的应用已遍及全国26个行业,其中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24%,航空航天和军工行业占18%,机床工具业占11%,模具行业占8%,轻工机械行业占4%。
在这些企业拥有的加工中心中,虽然普及型的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仍占多数,但多轴联动、高速、大型精密等高档加工中心也占有一定比重,如在所调查的近600户用户中,拥有5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占24%。
说明中国市场消费的加工中心虽然以普及型的中档机为主,但高档机在消费量中所占比重估计已达15%至20%。
中国消费的加工中心大部分依靠进口(2005年进口量占消费量的七成多),进口金额12.97亿美元,居各类机床进口额之首,主要从日本、中国台湾、德国和韩国等地进口。
数控加工中心毕业设计
![数控加工中心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386f583c1ec5da50e27045.png)
毕业设计书姓名:花玉娟学号:指导教师:王如军专业:数控技术教学系部:机电系毕业设计题目: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与编程综合设计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案、预期结果等)●课题目的:该毕业设计从选题到最终的完成,运用到了大学三年所学到的各门学科的知识。
通过完成这次毕业设计,首先让我熟悉了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把比较分散的知识集中化,对我们以前所学的各科知识进一步的熟练、巩固与提高。
同时也锻炼我们在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也使我们能够系统的集中的复习、总结了这二年多所学的各学科的知识。
让自己在专业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课题意义:数控加工技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企业的生产正逐步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内涵型,产品生产也从原来的“粗制”转变为“精制”。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在未来的生产中自动化程度将大大提高,一线的生产将向机电一体化、程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形式迫使我们在机械加工方面不仅要会操作普通机床而且更要会操作数控机床。
此外,还要求我们具有分析、判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完成,我们能加强自己对数控知识的掌握。
●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凸盘的数控加工。
包括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确定最终加工工艺方案;合理选择数控机床;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路线与定位方式,选择设计相应的工装;合理选择刀具和确定各工步的切削用量;通过以上各项的分析和设计,最后各工序编制相应的加工程序。
●研究方案:课题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首先,分析零件图,初步确定零件的分类以及大体对设备的要求;其次,对工艺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拟定,这一步中包括工艺分析处理、机床的选择、刀具的确定、切削用量的确定、拟订加工方案;第三步,确定工艺文件,包括数控加工工艺卡,工件安装和零点设定卡、数控刀具明细表、加工零件刀具轨迹图;最后编制适合机床和零件的程序。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工艺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工艺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db2ac92caaedd3382c4d320.png)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工
艺设计
系(部)
专业
学生
学号
班号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2010年10月25日
说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通过学生对文献论述和方案论证,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2.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3.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
4.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5.主要参考文献。
二、如学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周内再进行一次。
五、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综合在大学三年学过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掌握了基本工作原理。
并且能熟练运用AtuoCAD进行绘图。
通过大学的各类课程设计对设计某种机床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可以熟练运用网络查询相关的资料。
六、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⒈困难:⑴缺少零件具体结构参考图;
⑵缺乏对零件实物的直观感受。
⒉解决:⑴通过在相关书籍文献资料或网络上查询到的资料进行类比;
⑵认真理解、多做练习、向老师请教。
数控加工中心开题报告
![数控加工中心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1b8e360912a2161479298d.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立式加工中心设计(总体设计、主轴箱设计、Z方向进给系统设计)学生姓名:许丽松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陈征宇(副教授)2011年月日1 文献综述1.1 数控加工中心的概述及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
目前,数控技术正在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
数控加工中心也应运而生。
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简称MC)是一种备有刀库,具有自动换刀功能,是对工件一次装夹后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
它是适应省力、省时和节能的时代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综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起动技术、拖动技术、现代控制理论、测量及传感技术以及通讯诊断、刀具和应用编程技术的高技术产品,将数控铣床、数控镗床、数控钻床的功能并聚集在一台加工设备上,且增设有自动换刀装置和刀库,可在一次安装工件后,数控系统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自动改变机床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轨迹及其他辅助功能;依次完成多面和多工序的端平面、孔系、内外倒角、环形槽及攻螺纹等加工。
由于加工中心能集中完成多种工序,因而可减少工件装夹、测量和调整时间,减少工件周转、搬运存放时间,使机床的切削利用率高于通用机床3~4倍,达80%以上。
所以说,加工中心不仅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而且是数控机床中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的综合性机床。
1.2 加工中心的特点与应用1.2.1 加工中心的特点加工中心是典型的集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机械加工设备,它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设计、制造水平,因此,在国内外企业界都受到高度重视。
数控加工的论文开题报告
![数控加工的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371c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c.png)
数控加工的论文开题报告数控加工的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数控加工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技术,它通过预先编写好的加工程序,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尽管数控加工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数控加工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推动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分析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2. 研究数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如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 探索数控加工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4. 提出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控加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析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2. 数控加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数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如加工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下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优化加工路径、改进加工工艺等;3. 数控加工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探索数控加工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4.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分析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验证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总结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意义本论文的创新点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2. 提出了解决数控加工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方案,为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新思路;3. 探索了数控加工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加工需求;4. 分析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立式加工中心开题报告
![立式加工中心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2e03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6.png)
立式加工中心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立式加工中心是一种常见的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多功能等优点,能够满足多种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立式加工中心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立式加工中心存在一些问题,如加工精度不稳定、加工效率低下等。
因此,有必要对立式加工中心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本文旨在针对立式加工中心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改进现有的立式加工中心并提升其加工效率和精度。
2. 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 - 立式加工中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详细剖析; - 提出改进方案,包括设计新型加工工具、优化控制算法等; - 实验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总结并分析实验结果,评估改进方案的实际效果。
2.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进行实验: 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已有的改进方案。
2. 理论分析:通过对立式加工中心进行理论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数值模拟:利用数值仿真软件对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加工效果和加工精度。
4. 实验验证:设计并进行实验,对比原始立式加工中心和改进后的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效果,评估改进方案的实际有效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总结出结论和改进方案的优劣。
3. 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和总结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为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2. 发现和剖析现有立式加工中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解决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 3. 提出一种改进方案,通过设计新型加工工具和优化控制算法,以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效果和加工精度; 4. 经过实际实验的验证,评估改进方案的实际有效性; 5. 结果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得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并提出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
立式加工中心开题报告
![立式加工中心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874c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6.png)
立式加工中心开题报告1. 引言立式加工中心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零件的机床,其工作台和主轴垂直布置。
立式加工中心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和多功能等特点,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立式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应用领域,并提出本次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2. 立式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立式加工中心由机床主体、数控系统和刀具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刀具在工作台上移动,以切削金属材料,达到加工零件的目的。
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的转速、进给速度和刀具切削参数都可以通过数控系统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
3. 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流程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材料准备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将待加工的金属材料固定在工作台上,并确保其位置和方向的准确性。
3.2 设定加工参数根据零件的要求和加工特点,设置合适的刀具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以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3.3 加工操作根据加工程序,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刀具在工作台上移动,切削金属材料,完成零件的加工。
3.4 检验和调整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精度。
如有需要,可以对加工参数进行调整,以进一步优化加工效果。
4. 立式加工中心的应用领域立式加工中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行业。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4.1 汽车制造立式加工中心可以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如发动机零件、底盘零件等。
其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汽车制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4.2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立式加工中心可以用于加工飞机零部件,如发动机叶片、机身结构等。
其能够满足航空航天行业对于零件精度和质量的要求。
4.3 电子设备立式加工中心还可以用于加工电子设备的外壳、散热器等零部件。
其高效率和多功能的特点,能够满足电子设备制造的需求。
5. 研究目标和方法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5.1 优化加工参数通过对不同加工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寻找最佳的加工方案,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设计开题报告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28310aba1aa8114531d906.png)
2、电主轴的主要热源及其解决办法。
3、电主轴的动平衡设计。
4、轴承的选用。
3.研究方法:
1、主电动机置于主轴前、后轴承之间,按静刚度和动刚度的要求进行计算。
2、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高速电主轴热态特性。
3、设计一套优化的动平衡补偿装置。
4、研究相应的电主轴陶瓷轴承。
前期的文献资料收集、调研、实习及设计条件准备情况
二、开题报告答辩评语及成绩:
答辩小组负责人2010年月日
国内从事电主轴研究与生产的企业总体上来说与国外上述公司相比在产品研发以及技术的创新能力上不具有优势,但是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
电主轴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向高速度、高刚度方向发展;2、向高速大功率、低速大扭矩方向发展;3、进一步向高精度、可靠性和延长工作寿命方向发展;4、电主轴内装电机性能和形式多样化;5、向快速启、停方向发展;6、轴承及其预载荷施加方式、润滑方式多样化;7、向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5-7周:运动以及动力设计计算,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绘制方案草图。
8-12周:加工中心主轴组件设计,设计图纸绘制。
13-14周:主轴箱装配,垂直进给系统设计。
15-16周:撰写说明书,翻译和其他工作。
17周:完善图纸及其论文说明书,进行试答辩。
18周:打印图纸说明书,准备答辩。
毕业设计每周指导时间、地点安排及毕业设计纪律要求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和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1.课题的主要任务(需附有技术指标分析):
(1)主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2)运动及动力设计计算。
(3)主轴箱总体结构设计。
(4)垂直进给部件设计(Z轴)。
立式加工中心的开题报告
![立式加工中心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b888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6.png)
立式加工中心的开题报告1. 引言本开题报告将介绍立式加工中心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预期成果以及研究计划。
通过对立式加工中心的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加工效率和产能,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立式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立式加工中心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加工精度不稳定、加工效率较低、操作复杂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立式加工中心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其性能和加工质量。
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立式加工中心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案,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改善其性能。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目标如下:•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简化立式加工中心的操作流程。
4. 研究方法为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4.1 数据收集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有关立式加工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并了解市场上常见的立式加工中心的性能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4.2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立式加工中心的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加工参数下的加工过程,分析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规律。
4.3 实验验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加工工件,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加工试验,通过测量和观察加工效果,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评估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5.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提出一种改进方案,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改进方案,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提出一种简化操作流程的方案,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易用性。
以上成果将在论文中详细描述,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论证。
6.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1月开始,预计于2024年6月完成。
整个研究过程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集文献资料,调研市场情况,了解立式加工中心的现状和问题。
三轴立式高速加工中心X、Y工作台设计开题报告
![三轴立式高速加工中心X、Y工作台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3be4d4910ef12d2af9e7e1.png)
a.灵敏度高,运动平稳,低速移动时不易出现爬行现象;
b.定位精度高;
c.摩擦阻力小,移动轻便,磨损小,精度保持性好,寿命长。
在传动方面有齿轮传动和滚珠丝杆传动等类型。
在本设计中采用滚珠丝杆传动,因为采用滚珠丝杆有一下优点:
a.承载小;
b.移动速度快;
c.噪音低;
d.定位精度高等。
2.2重点研究内容
运动部件相关力的计算,传动及导向元件的设计与选择、系统脉冲当量的确定、步进电机选型,绘制XY工作台的装配图及其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等。
2.3研究思路及方案
①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安装在钻床和铣床上用于钻削和铣削加工;
②收集相关资料及图纸:
a.X-Y工作台外观图;
能够正确运用机床数控系统等课程的基本理论个有关知识,学会设备X\Y工作台高速加工改造方案的拟定、比较、分析及进行必要的计算;通过对设备改造的机械部分设计,掌握数控设备典型零件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及正确的结构设计方法;通过设备的数控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掌握简单的数控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应用手册、标准以及编写文件等资料的能力。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其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然而制造是离不开先进机器作为辅助,机床包括床身、立柱、工作台、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工作台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组成环节。从一开始为了满足加工简单的零件而设计的直线运动的X—Y工作台,到现在为了实现多工位加工而制造的分度工作台和回转工作台等。为了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也为了环境的要求,一作台的驱动装置从原来的机械驱动变为液旅驱动,现在更多的采用了气动装置,更好的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由于工作台是一台机床的关键配套部件,因此世界各国都有对其进行研究,我国在工作台的研究开发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卧式加工中心的数字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卧式加工中心的数字化设计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4d05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4.png)
卧式加工中心的数字化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的变革升级。
而现代制造业已经逐渐向着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制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数控加工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最为广泛和基础的一项技术,其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机械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而卧式加工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机床,其广泛应用于航空、军工、汽车等工业领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加工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卧式加工中心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成为制造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数字化设计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支撑,它在加工中心的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实用价值。
因此,本文将研究卧式加工中心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本文将研究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包括以下内容:1.卧式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介绍2.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3.数字化设计技术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关系分析4.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的优化应用5.案例分析: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与实践本文研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数字化设计技术与卧式加工中心的关系,分析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中的应用和优势;2.通过实践案例,验证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中的应用效果;3.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体系,为加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和实践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掌握卧式加工中心的特点和数控系统的基本知识;2.结合数字化设计技术,探究数字化设计技术与加工中心的关系,并分析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中的应用和优势;3.通过实践案例,验证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中的优化应用;4.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提供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体系。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五篇材料)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0013c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9.png)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1课题名称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2选题理由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
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
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
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
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
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凸台类CNC铣削工艺设计与编程
加工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题目
凸台类CNC铣削工艺设计与加工
二.毕业设计达到的目的
1.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要达到能对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过程的拟定于加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加工的系统化知识。
2.学会运用有效的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查阅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
3.根据零件图能够对图纸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分析。
4.完整正确分析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并把加工标准达到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5.学会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6.提高自己对零件工艺的综合能力的分析。
三.毕业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1.根据生产类型和所在企业的生产条件,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
2.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
3.明确数控编程加工中工件的定位与装夹(包括工件的定位原理、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工件的装夹方式。
)
4.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包括对机床设备的选择,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要详细说明)
5.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要求;详细写明工序卡)
6.根据零件图进行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艺尺寸的计算。
(要求;写明公式,详细注明)
7.最后;进行对加工成本及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8.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格式要参看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规范,不少于9000字,文本40页)
9.需要材料:纸质材料(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一套、零件图一张、毛坯图一张、走刀路线图一份、工艺过程卡、工序卡片一套)
四.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
1.经过一番认真刻苦的设计,完成下达任务书的所有内容的同时,在系统掌握专业课的基础之上,熟练利用AUTOCAD绘零件图。
2.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
行文字处理 统一采用A4页面单面打印与装订。
其中文档格式:包括字体、字号、边距、页眉与页脚、行距、公式、字母与数字以及各标题和文本的格式规范写作。
3.设计内容依次为封面页、目录、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文献规范顺序。
4..AutoCAD绘图按照A4纸张绘图,并标注尺寸。
以及运用Mastercam对零件进行实体生成,并详细书写过程。
5.完成该设计要认真踏实的求知态度,对自己严格要求完成设计。
五.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学号2010 指导老师
专业数控技术教学系机电工程系
毕业设计题目凸台类CNC铣削工艺设计与编程加工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对我两年对数控加工知识的掌握的一个综合的检验。
我通过两年的学习,对数控加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上有了一定动手能力,毕业设计就是对我们数控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一个综合能力的考核,我们要通过毕业设计把两年来所学的包括工艺,制图,以及公差配合、数控编程等知识运用到一起,加工出一个符合工艺要求及尺寸要求的零件!我们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可以锻炼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不是很复杂零件的加工能力,对于将要毕业面临工作的我们,毕业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它侧重的不仅是对学生的依次考验,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分析与操作能力!我所选的题目是凸盘件,在上表面有圆形凸台、圆弧、孔以及螺纹孔等。
通过这个零件的设计,不仅展现了我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并且还锻炼了自己综合设计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因此,我不仅要端正态度,认真搞好这次毕业设计,更要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夯实的基础,从而为3年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毕业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
设计培养自身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将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重要的充分准备。
二.研究内容
我设计凸盘件工艺规程设计,该零件是的单件小批生产,零件为内外轮廓综合加工件,其中包括凸台、圆弧、孔以及螺纹孔等。
该零件的设计充分运用了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并能体现出一个大专毕业生的专业水平。
1.拟定设计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2.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3.零件毛坯的选择
4.机床与设备的选择
5.加工零件定位基准的选择
6.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
7.确定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9.完成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片
10.编写说明书
三.研究方案、
课题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首先,设计零件,根据现有条件合理设计零件。
其次,对零件图样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明确加工
内容及技术要求。
第三,机床与设备的合理选择。
第四,具体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如工步的划分、工件的定位、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第五,处理特殊的工艺问题,如对刀点、换刀点确定,加工路线确定,刀具补偿等。
第六,用规定的程序代码和格式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
第七,程序的校验与修改。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的学习,希望能够提高自己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和查阅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会对零件的设计、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加工方案的科学制定;会对机床、切削参数、刀具要有一个科学的选用;提高编程能力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自动编程能力,同时;要学会对程序和零件的最终产品的校验与修改。
要会总结问题,弥补不足之处,去除糟粕提升自己。
最后;并对这三年来所学的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另一面看也检查了自己对知识的撑握的情况,也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打下了一点点基础。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专业答辩委员会意见:
专业答辩委员主任签字:
年月日专业所在系意见:
系主任: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