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复合驱调剖技术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分析

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分析

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分析作者:吴继坤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6期摘要:三元复合驱技术是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对提升油藏勘探开发成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驱油机理和技术实施中存在的缺陷,以具体区块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实施为基础,对工艺优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驱油机理【分类号】TE357.6当前,我国油田勘探开发技术不断进步,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作为一项应用较多的采油技术,对提升油藏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技术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后续水驱阶段的采油作业中,该技术的实施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

因此,有必要结合三元复合驱技术缺陷和不足,强化提升技术实施效果的研究,特别是要对工艺优化工作进行探究。

一、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实施情况1、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驱油机理当前,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常见的化学驱油剂有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碱等物质,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就是利用这三类主要驱油剂,提升驱油效果。

在驱油机理上,主要是通过利用不同化学驱油剂的相互作用,形成具备较高粘度和较低界面张力的化学驱油体系实现扩大驱油剂波及范围、有效洗油、改善传统水驱作业注水突进、指进问题,提高采油产量。

具体驱油作业中,一是发挥聚合物的增稠和流度控制作用。

聚合物实际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聚丙烯酰胺,该试剂可以明显提升注入油井液体的粘度,并提升试剂在油气储层中的波及效率,在聚合物的选用中,要注意试剂配比与油气储层的孔喉尺寸、储层渗透率和注液速度等开发条件和参数匹配,一般情况下,聚合物的表面分子量越大,则增粘效果越强,驱油效果越好。

二是发挥表面活性剂提升洗油效率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因为试剂的矿化度、温度、组分不同,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两类物质,但是石油磺酸盐具有更强的耐温、耐盐性。

三是发挥碱的作用。

碱主要是与原油中的酸性成分发生反应,形成新的表面活性剂,与外在的表面活性剂作用,更大幅度的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并有效降低油井地下岩层的电性,从而降低地层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和消耗,主要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者是利用二者进行混合使用。

三元复合驱产出剖面含水率测井效果分析

三元复合驱产出剖面含水率测井效果分析

三元复合驱产出剖面含水率测井效果分析蔡卫军【摘要】对阻抗式产出剖面测井仪器,在三元复合驱开发阶段的含水率测量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现场油井井口取样初步判断油井乳化情况.然后对井口取样开展室内乳化观察实验和含水率测量实验,对仪器测量含水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最后利用测井仪器进行了产出剖面现场试验验证.室内实验和初步现场试验表明,在含水率大于80%、油井发生乳化时,阻抗式产出剖面测井仪器能够准确测量油井的含水率.【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4页(P103-105,139)【关键词】产出剖面测井;含水率测量;三元复合驱;乳化【作者】蔡卫军【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1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6+3三元复合驱是继聚合物驱后的又一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技术。

矿场试验表明,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该项技术已逐渐成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1]。

2014年,大庆油田已经开始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应用三元复合驱开发技术。

三元复合驱按照注入流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六个开发阶段:空白水驱-前置聚驱-三元主段塞-三元副段塞-后置聚驱-后续水驱。

矿场试验结果表明[2~4]:在注三元主、副段塞阶段,油井出现间歇性乳化现象,整体持续时间为1年左右,虽然油井乳化情况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在含水率下降至40%~60%时,采出液是高粘度的油包水型乳状液,持续时间为半年左右,之后随含水回升,转变为水包油型乳状液。

阻抗式产出剖面测井技术[5,6],是大庆高含水油出产出剖面测井的主力技术,为油井压裂、堵水等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资料[7,8]。

阻抗式产出剖面测井技术根据电导理论,通过测量流动的油水混合相电导率(混相值)和纯水相电导率(全水值)的比值(含水率相对响应)来确定含水率[9,10]。

全水值能够准确测量的前提条件是,在集流器关闭后油水依靠重力自动分离,并且传感器阵列浸没在水相中。

三元复合驱的特点与技术研究

三元复合驱的特点与技术研究

- 71 -工 业 技 术0 前言三元复合驱是一种相较于聚合物驱更加适合于我国石油开采的重要技术。

但是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三元复合驱由于受技术难题的影响使得其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使得其所存在的技术界限得以突破,研发出了新的三元复合体系新配方,尤其是新型的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使得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应用中的井网井距、层系组合以及注入参数等得到了优化确定,同时与三元复合驱技术相配合的多项配套关键技术得以突破。

通过实践应用表明三元复合驱技术相较于水驱技术和聚合物驱分别提高20%和10%的采收率。

1 三元复合驱对于采收率提升的重要性某油田油井长期采用水驱开采技术,根据油井测井解释资料表明原油井的油层水淹厚度较大、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较低,且油井井下油层平面上水淹已经接近100%,纵向上水淹厚度接近94%,其中水淹厚度为67.1%等。

在后续的开采中所开采出的原油综合含水已经高达98%,且这一含水率在后续的开采中长期存在。

上述数据表明该油井油层所在区域不论是在纵向还是平面上的水淹厚度和水淹程度都较高。

该处油层已经进入了水驱形象残余油状态,而继续采用水驱对该油井进行开采将无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这一情况下,使用三元复合驱取代水驱技术来对该油井进行开采,通过实验表明,在采用三元复合驱技术来对油井进行开采后实验油井均出现了增油降水的效果,且一些含水高达100%的油井其含水率最多实现了50%左右的降幅,增加了油井的采收率。

2 超低界面张力的主控因素大庆油田所具有的原油具有低酸值性,在应用于三元复合驱技术的表面活性剂研究中通过向表面活性剂系列中加入碱性物质能够有效地降低大庆油田原油所具有的低-水界面张力,但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物质的不同通过单一的加碱的方式在一些体系的降幅较小难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不利于原油的开采。

而一些达到了超低界面张力的原油其内部所含有的碱浓度范围却较窄,这一事实说明在原油中还具有其他一些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物质,从而生产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与外加表面活性剂产生反应并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大幅降低原有表面所具有的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随着社会对于石油需求量的不断提升,石油的开采困难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通过注入驱油剂的方法对于采油层的残余油进行开采的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充分的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但随着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在我国油田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导致采出液的含水率高达90%以上,这就需要油田开采企业对更多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以,只有充分的分析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的油水分离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采油事业的发展。

标签: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三元驱采油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各大油田实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依据注水地下储层的地质特点,选用科学合理工艺来对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实现在次回注。

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应用除去含有杂质的原油和污水过滤两级处理工艺,通过混凝沉降处理工艺罐体、高效除油装置、石英砂等过滤等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采用各种设备进行处理和过滤,使之达到回注的标准,本文将对如何提升三元驱采油污水的处理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1.三次采油油田的污水主要来源及特征随着油田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各大油田都经历了一次、两次、三次的采油过程。

当前较常应用的三次采油方法一般都是聚合物驱油以及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也就是ASP驱油技术)及泡沫复合驱油等等,特别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其具有较好的采油效果,在当前多个油田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对油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含油污水的出现,这些污水的主要来源一般都为:油田的采出水、洗井的污水以及三采的污水。

当前,基本我国的各个油田所使用的都是注水或高压蒸汽的油田开发方法,也就是说其通过对于高压水及蒸汽的注入,保证油层的压力是具有较强稳定性的,并利用驱动力对原油进行开采。

但其所注入的水及经过冷却的水蒸气会随着原油的开采也出现,这种就被称为油田采出水。

随着油田开采力度的不断增加,原油的含水率也在持续提高,导致油田的采出水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油田污水来源。

但因为油田的污水种类是非常多的,其受到地层条件本身因素及钻井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油田污水处理站中汇集的污水的水质差异及变化都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油田污水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拓展——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拓展——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一、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试验
处理效果 试验期间来水含聚浓度平均为1 000 mg/L,
表面活性剂浓度平均为60 mg/L,黏度平均为5.2 mPa·s,pH 值 平 均 为 11.3 , 试 验 设 备 处 理 量 5 m3/h(图 6)。
处理后含油浓度平均为 3.34 mg/L、悬浮物 浓度平均为3.74 mg/L (图7)。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一、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试验
处理成本分析 (1) 电费。具体设备耗电量情况如表4所示。
每天电耗 52.48 kW,按每千瓦时电 0.638 1 元计,则电费 52.48×0.638 1=33.49元/d,折合吨水费用为0.28元。 (2) 药剂费。具体药剂费如表5所示。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一、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试验
处理成本分析 (1) 电费。水处理耗电约为 1.03 kWh/m3,按每千瓦时电 0.638 1元计,折合吨水费用为0.66元。 (2) 药剂费。具体药剂费如表2所示。
运行费用合计为 4.59 元/m3,按吨水产渣量80%计算,将 含水率通过离心机进一步脱水后,吨水产渣量应为 20 kg,根据无 害化油泥处理费用650 元/t计算,油泥处理费用应为 13元。陶瓷 过滤器更换费用为1 000元/根,折算陶瓷过滤器再生费用及清洗费 用后,吨水过滤器成本约为 0.11元/m3。因此合计处理三元污水 费用约需要17.7元/m3。
为基础,有机碳源的梯度降解为核心的“厌氧+缺氧+好氧”串联的BESI (B代表生物,E 代表电子的传递,S 代表以硫离子为起点的代谢,I 代表 工艺的整合) 微生物工艺技术(图5),主体工艺流程为“自然沉降罐→ BESI微生物一体化反应器→旋流气浮装置→一级石英砂单层过滤罐→二级 石英砂磁铁矿双层过滤罐→三级海绿石磁铁矿双层过滤罐”,其中自然沉 降罐停留时间8 h,微生物反应器停留时间 24 h,旋流气浮装置停留时间 20 min,一滤滤速为 8 m/h,二滤滤速为6 m/h,三滤滤速 4 m/h,反洗 周期 48 h,处理量120 m3/h。

三元复合驱技术的研究进展

三元复合驱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50卷第2期当代化工Vol.50, No.2 2021 车 2 月______________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______February, 2021三元复合驱技术的研究进展李颖雪,兰天庆(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丨:程学院,大庆163318)摘 要: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在地下仍有近50%的原油储量未被开采,剩余原油含水率越来越大,开采越来越复杂为了应对复杂的地形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开采效率,三元复合驱技术(碱.聚合物'表丨爾舌性剂)应运而生,又因注人碱的不同分为强碱元复合驱和弱碱三元复合驱,两种驱油方式各自具有不同 的优缺点,其弊害也有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在三元复合驱的实际应用中,将优势井型和优势驱油技术相结合 的手段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近20%以h_关键词:强碱二元复合驱;弱碱三元复合驱;5元复合驱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E35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卜0460 ( 2021 >02-0487-05Research Progress of ASP Flooding TechnologyLI Ying-xue,LAN Tian-qing(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 China) Abstract: As oilfield development continues, nearly 50% of the crude oil reserves remain unexploited undergroundreservoir, the remaining crude oil has high water content, and the produ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Inorder to cope with the complex teirain environment,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 and improve development efficiency,the ASP flooding technology (alkali, polymer, surfactant) came into being, and it is divided into strong alkali ASPflooding and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In the ASP flooding, the two oil displacement methods have their own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ernary compound flooding, the combination of superiorwell type and superior flooding technology has greatly exerted its advantages,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recoveryefficiency by more than 20%.Key words: Strong alkali ASP flooding ;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Application of ASP technology我丨謂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三,油气资源十分丰 富,仍由于地层压力不够,使得油田开采难度大,出油率不高:20世纪50年代起我H开展了提高采 收率的实验研究,通过注水采油大大提高了开采效 率,甚至运用精巧的井网布置在特定油田」:可以让 采收率提高至65%以上,由此进入了世界的领先行 列,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1:随着时间的推移,注 水开采效率逐年降低,以如今的技术评定水驱的采 收率为31.2%,经评定后在地下还有50%以t的储 量未被开采。

Cr 3+在改善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Cr 3+在改善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 3 7 4 TE 5 . 6 文 献标 识码 : A
Ex e i e t ls u y o h f e to 。 o m pr v n P p r m n a t d n t e e f c f Cr n i o i g AS
Re n i n Ya b n,Lu Xin gu a g o,Zh o La ln,Z n n a a na ha g Yu li
Ab ta t sr c :Fo h i ia in o on r la i t n AS s se ,i sn c s a y t mp o e fu d e r r fl rt e l t to fc to b l y i P y t m m i ti e e s r o i r v li nty p o i e b e su fp lme e n olfed a p ia i n.I sr lt d t h o a i i t e we n t o y rg l y pr —l g o oy rg li i il p lc to ti ea e o t e c mp tb l y b t e hep l me e i a nd ASP.By a d n r a c c o u t P,t e e f c n t r p r iso d i g o g ni hr mi m o AS h fe to he p o e te fASP a de t 3 wa d d wih Cr s
i v s ia e cu ig v s o i n e t t d i l d n ic s y,it r a il e so ,r ssa c a t r n O o .Th o a i it e we n g n t n e f ca t n i n e it n e fc o ,a d S n e c mp t l y b t e b i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

10-3
当量降低。
10-4
机械降解对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
10-1
界面张力,mN/m
10-2
10-3
Sa=0.2 wt% NaOH=0.8 wt% P=2500 mg/L 二厂油水
10-4
未剪切三元, 44.2 mPa.s 三元剪切1次,23.7 mPa.s 三元剪切2次,10.2 mPa.s
Sa=0.2 wt% NaOH=1.2 wt% P=2500 mg/L 二厂油水 0 20 40
使油水产生乳化,乳化携带和乳化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在岩石表面吸附,虽然改变岩石润湿性有利于提高采收率,但 吸附损失导致表面活性剂用量增大,三元复合驱成本升高
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
界面张力性能
无论是根据界面张力和毛管数与驱油效率及剩余油饱和 度的实验结果,还是依据大庆油田地质条件和驱动体系进行 的计算结果,都能得出只有油水界面张力达到 10-3 mN/m 数 量级时,才能启动残余油。
未剪切三元, 35.1 mPa.s 三元剪切1次,15.2 mPa.s 三元剪切2次,9.0 mPa.s
60 80 Time, min 100 120 14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Time, min
机械剪切后,低碱体系动态界面张力持续降低,高碱体系动态界 面张力先降低后逐步上升----表观当量升高。
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界面张力必须达到10-3 mN/m数量级
以平衡界面张力作为表面活性剂评价标准存在一定局限性
1
界面张力,mN/m
10-1
2 1
三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16% ~19% ~20% ?

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二类油是指粘度介于0.3~3MPa·s(20℃)之间的原油,属于低中粘部分。

在储油层的分布上,二类油通常分布在充填型油藏和岩溶型油藏中。

由于其粘度较高,采收较为困难,目前二类油油井的平均采收率仅为10%~20%左右。

因此,提高二类油层的采收率成为了石油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现有的二类油层采收技术中,采用物理方法(如热采法、溶剂驱动法等)常常存在采收率低、生产效果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复合驱是指在同一油层中,采用两种以上的驱油方式,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的一种新型采油技术。

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二类油层进行复合驱实验,以期探索新的提高二类油层采收率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目的:通过对二类油层进行三元复合驱实验,探究其对提高二类油层采收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驱油方案。

内容:(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类油层样品进行实验测试;(2)设计三元复合驱实验方案,包括基础水驱、聚合物驱和氮气驱等;(3)进行各种驱动方式的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4)分析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复合驱动方式,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三、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法技术路线:(1)采集二类油层的样品,进行岩心切割、石蜡封样、注蜡处理等工作;(2)根据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油藏模拟试验;(3)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表等。

实验方法:(1)基础水驱采用蓝色红外线检测仪进行渗透性测量,以确定水能够在岩石中的渗透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水驱的方式,观测二类油层样品的采收量。

(2)聚合物驱在基础水驱的基础上,加入聚合物抑制剂,以提高基础水驱的效果。

同时采用铭牌式采样器采集油样,并进行凝胶渗透实验,以研究聚合物的渗透性。

(3)氮气驱在基础水驱和聚合物驱的基础上,加入氮气,对油层进行推进,提高采油效率。

四、预期成果及其贡献预期成果:(1)成功设计并实施了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实验;(2)提高了二类油层的采收率;(3)确定最佳的复合驱动方式,并得出相应的经济效益分析;(4)为提高二类油层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油田采收率的提高成为现代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

复合驱动是一种常用的油田采收率提高方式之一,通常采用水驱和气驱配合使用的方式。

然而,单纯的水驱和气驱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应用程度受限。

因此,需要在现有驱油技术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复合驱方式,提高油田采收率。

三元复合驱,是指在水驱和气驱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驱油方式,如化学驱。

化学驱具有能够调节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岩石乳化、增加可溶性油等优点,能够提高油田采收率。

因此,三元复合驱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驱油方式。

本文旨在探究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方面的应用,为油田复合驱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2.研究内容(1)三元复合驱的机理研究。

分析水驱、气驱和化学驱的机理,探讨三元复合驱的物理化学基础和作用机制。

(2)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的原理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探究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3)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的优化研究。

研究不同条件下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的最佳组合方式,提高驱油效果。

(4)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的应用研究。

通过现场实验和数据分析,验证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评估其在提高油田采收率方面的潜力。

3.预期成果(1)探究三元复合驱的机理和分层注入技术的原理。

(2)确定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的最佳组合方式。

(3)通过实验验证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方面的潜力。

(4)可为油田复合驱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4.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究三元复合驱的机理和分层注入技术的原理,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2)实验研究法。

结合实验室条件开展实验,研究化学驱剂在分层注入过程中的扩散和分布规律,探究分层注入技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3)现场实验法。

结合实际油田情况开展现场实验,验证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方面的效果。

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探讨

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探讨

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探讨对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介绍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概念、技术机理,分析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利弊。

标签:三元复合驱;采油;石油;应用石油素有工业血液之称,是我国的重要化工能源与原料,同时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

但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石油消耗量也逐渐增加,石油资源日渐紧缺,如何有效提升石油的采收率成为当前摆在石油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三合复合驱采油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得我国油田产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成为当前提高油田产量的重要措施。

1 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概述石油开采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但通常每次采油的出油率仅为1/100。

一次采油主要是用于未开采的新油田,由于油田长时间埋藏在地下深处,受到覆盖层的挤压力和重力影响,其存储空间较小,而在打通地下通道时会因为不同压力而使得空气出现流动,因此,需把石油原液带离地下存储区。

二次采油主要是通过地下存储器的压力来驱油,并利用增加模拟空间压力的方式对石油进行开采。

相较于一次采油而言,二次采油出油率有了明显的增加。

三次采油则是在二次采油加压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石油萃取的一类置换方式。

其结合了生物采油、物理采油以及化学采油三种方式,其通过各类物体的接触来有效聚集分散石油,以實现增加石油开采量的目的,该技术已成为我国油田增产与稳产的重要技术之一,其石油采收率可高达76%。

其中三次采油的主要技术为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其是在化学驱中独立出来的一类新型石油开采技术。

所谓三元复合驱技术指的是将聚合物、碱类物质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同水一同注入,通过提高石油原液粘度以及体积波及系数来增加石油的出油率。

其转变了传统的表面活性剂驱,并促使三种原本的驱材料复合成为了一种,可以很好地提高了采油效率。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三合复合驱采油技术驱的种类,以及确定其具体比例,避免由于种类选择不当或是比例配比不当所导致的碱过量或不足,从而导致难以发挥出中和作用的效果,致使后续石油开采出现困难。

高浓度聚合物调剖技术在三元复合驱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高浓度聚合物调剖技术在三元复合驱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吸 水 单 元 吸 水 厚 度 比例 2 . , 吸 水 比 例 达 到 77 % 9 . 连 通2 口采 出井 , 均单井 1产 液 12 , 63 %。 1 平 3 1t 1 3产
部 分油 层发 育好 的注入 井 ,表 现 为注 入 压力 低 , 存
在 强 吸水单 元 。根 据其 他 区块 调剖 经 验 , 结合 试 验
12 平 均 注入 压 力44 MP , 于全 区 1 MP ; 0m , . 4 a低 , a 平 0 均启 动压 力 1 MP ,I 为56 MP ,分别低 于 全 区 . a P值 6 .8 a 平 均值09 a .7 a .MP 和06 MP 。吸水 厚 度 比例3 . , 43 强 %
2 高浓度聚合物调剖适应性分析
21 聚 合物分 子量 的确 定 .
根 据 南 6 检 4 2 井 P2 的孔 隙 结 构 特 征 曲 一 — 8 I层
( ) 剖井 区要求 注采 系统 完善 , 向上渗透 率 2调 纵
差异 大 的井 。
收 稿 日期 :0 0 0 — 9 2 1—4 2
区油层 发 育及 动态 反 映特 点 ,确定 调 剖井 选 井 、 选 层 原则 :
油40 , 合含水9 .%, . 综 t 63 含水 高于全 区 1 个 百分点 。 . 3
() 1 注人 井注 入 剖面 不均 匀 , 人 能力 强 , 注 全井 吸水 厚度 比例 小于4 %。单层 吸水 强度 大 于全井 平 0 均 吸水强度2 。 倍
井6 口, 8 注采 井距的 7 m,
() 3 选择 主体河 道砂 高渗透 部位进 行调 剖 , 剖 凋
层 为 中高水 淹层 , 效渗透 率大 : 0 x 0 / 有  ̄8 0 1 x 。 m () 4 井组 注采 平衡 条件下 , 选择 注入压 力低 于5 . 0 MP 、I aP 值低 于全 区平 均水 平 的注入井 。 根 据 以上原则 ,为 了减小 这部分 井层 间及层 内 矛盾 , 对试 验 区 的注入 井进 行 对 比分 析 , 选取 9 口注 入 井开展 深度调 剖 。 剖井 组葡 I 调 和葡 I 元河 2 单 2

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注采技术调整探讨

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注采技术调整探讨

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注采技术调整探讨摘要:在我国石油工程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石油开采技术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使得石油开采效率与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在石油开采领域中,三元复合驱注采工艺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石油开采领域中具有广泛地应用,但是在技术全面创新的背景下,三元复合驱注采工艺出现一定问题,为此需要对其进行技术调整。

因此,本文将对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注采技术调整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注采技术水平。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水驱注采技术;技术调整;除垢技术;优化措施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是近些年来石油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采收技术,该技术已经成为原油持续稳定生产的关键技术,但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因为技术不够成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三元采出井结垢问题、卡泵问题以及断杆问题等,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工艺应用效果,需要对水驱注采技术进行优化调整,明确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本文将结合当前三元复合驱水驱注采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多项有效的调整措施。

1三元复合驱注采技术采用问题分析1.1工艺存在问题分析当前三元复合驱在是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种工艺,即双管分注工艺、偏心分注工艺以及环形降压槽分注工艺,其中双管分注工艺需要的投资较大,且无法在三层及以上油层中应用;环形降压槽分注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问题,不适合三元分注;偏心分注工艺在聚驱分注过程中,降解效率较高,将其直接应用于三元分注中,降解效率还会进一步提升,从而会对三元区域开发效果产生影响,需要降低其剪切降解效率。

在三元复合驱水驱注采工艺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项问题:(1)注入管柱及工具结垢问题。

在三元复合驱大规模开发的背景下,三元所才出的污水处理难度较高,尤其是污水中含有的钙离子、镁离子等,污水处理难度较大,部分离子会随着污水进入三元配置液中,从而导致管柱以及相关工具出现严重的结垢问题,使得井下作业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还会增加作业成本。

三元复合驱深度调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三元复合驱深度调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技 术研 究, 通过对三元复合驱在各个不 同开发阶段 实施深度调 剖 井区的动 态变化特征 进行研 究 , 发 现不 同阶段 深 度调剖技术 对改善三元复合驱 开发效果 、 提 高采收率水平有所不 同。文章为三元复合驱 各个阶段 开展 深度调剖提
供 技 术 支持 , 并 为 各 种 复 合 驱 开展 深 度 调 剖 研 究 提供 理 论 依 据 。 关 键 词 :三 元 复 合 驱 ;深 度 调 剖 ; 动 态 变化 特 征 ;效 果评 价
DOI 1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6~7 6 8 X. 2 01 3. 01 . 1 8
三元复合驱技术是 2 0 世纪 8 O年代 中后期在碱
水驱 、 表面 活性 剂驱 和 聚合 物驱 基 础 上 发 展起 来 的
为水上 分流河 道沉 积 , 占总有 效 厚 度 的 7 7 . 2 % 。其
重 要意 义

1 . 3 3 m, 渗透率 较 全 区 高 1 6 5 x 1 0 t x m 。 ; 注 聚 初 期 注人压 力 6 . 6 5 MP a , 平均单 井 日注入 量 8 0 I T I , 注入 浓度 1 5 0 3 m #L , 黏度 6 3 . 0 m P a・ S ; 日产液 8 6 t , 日 产油 1 . 9 t , 综合含 水 9 7 . 8 %, 沉 没度 9 1 5 I n 。
进入 颗粒 内部 后使 其 溶 胀 , 溶 胀 后 的颗 粒 具 有 一 定 韧性 , 具 有 良好 的注 人 性 和 变形 性 。经 过 相 关 实 验
研究 , 认为 :

区域 地 质 特 征
某 区块 葡 I 1—4油 层 以水 上 分 流 河 道 沉 积 为 主, 有少 量 三角洲 内 、 外 前 缘 席 状砂 , 细分 为 四种 沉

耐碱聚合物微球调剖技术在三元复合驱的应用

耐碱聚合物微球调剖技术在三元复合驱的应用
加 了 N, 一 甲基 丙 烯 酰胺 和 2丙烯 酰 胺 _一 N二 - 2 甲基 丙
N,. 甲基 丙烯 酰胺 的作 用 : 以有 效 防 止丙 N二 可 烯 酰胺 中酰 胺 基 团 的水 解 。N, 二 甲基 丙 烯 酰 胺 N. 水 解速度 低 , 于 位 阻 和 屏 蔽 作 用 , 止 了其 他 基 由 防
测定粒 径 中值 , 果见 图 1 结 。 化时 间 的延 长 , 径 略 有 增 大 , 是 由 于 随着 水 化 粒 这
2 2期
张丽梅 : 耐碱聚合物微球调剖技术在 三元 复合 驱的应用
5 0 63



钠 + . %表面活性剂 + 0 gL聚合物 )加入 03 200m / ,
浓 度 为 300mgL 大 于 8 目) 碱 微 球 调 剖 剂 , 0 / ( 0 耐 测 定 三元液 与微 球 复合 体 系 的黏 度 和界 面张 力 , 考 察 该调 剖 剂 与 三 元 注 入 液 的 配 伍 性 。从 复合 前 后


i f -

溶胀时间 , h
合 驱体系 在 注入 过 程 中 出 现 窜 流 十 分 严 重 。现 场
合使 聚合 物微球 具有更 强抗 碱性 能 。 A S的作用 : MP 含有 强 酸 性 的磺 酸基 团 , 因此 产 品具有 很强 的抗 碱性 能 , 高价 金属 离子 不 会 发 生 与 交联 反应 生成沉 淀 。而 在 常 规 阴离 子 聚合 物 中 , 因 为大 量羧酸 根 的存 在 , 与储 层 中的 高价 金 属 离 子 会 发生 交联 反 应 生 成 沉 淀 物 , 而 使 体 膨 剂 吸水 少 , 从 变得 易碎 , 弹性 减 弱 。而 耐碱 聚合 物 微 球 由于加 入 A MS的作 用 , 论在 酸性 或 碱性 条 件 下 , P 无 丙烯 酰 胺 的酰胺 基 团不 受 水 解 的 影 响 , 而 保 持 原 有 正 常 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
积 为 主 的葡 I 2 2和 葡 I 2 3 层, 吸液 比例 占 8 4 . 2 , 因 此 剖 面 调 整 也 主 要 是 以 厚 油 层 内 部 调 整 为 主。 2 0 1 1年 7月 空 白水驱 结 束 后 , 对 水驱 注入压 力水平 低、 注 入能 力强 , 存 在强 吸水 单 元 的 9口井 注入高浓 度 聚合 物 进 行深 度 调 剖 。采 用 2 5 0 0万 分 子 量聚 合 物, 浓 度为 1 8 0 0 mg / L ̄2 5 0 0 mg / L, 井 口粘度控制在
葡l I l 9
从 以上分析 可 以看 出 , 一、 二类 油 层经 过长 期水 驱 开发 , 层 间非均 质 严 重 , 层 间矛 盾 突 出 , 三 元 前需
葡I 1 2 3 . 2 4 葡I 2 1 7 . 4 7
葡I 2 2 2 9 . 9
拼 0
含 水 回升 阶段 需要 调剖
1 . 2 . 1 含 水 回升 阶段 , 剖 面动 用状 况 变差 三元 试 验水 驱 阶 段油 层 动 用 厚度 比例 7 8 . 7 %, 聚 合 物前 置段 塞油 层 动 用 比例 上 升到 8 5 . 5 , 注入 三元 主段 塞含 水下 降 到低 值期 阶段油 层动 用 比例达 到 8 8 . 3 9 , 5 , 三元 主段 塞 后期 含 水 回升 阶段剖 面 出现 反转 动用 比例 下 降到 7 7 . 3 。 1 . 2 . 2 含 水 回升 阶段 , 采 出井 化 学剂 浓度 上升 速度 加快 , 部分 井 化学 剂突破 , 含水 快速 回升 。试 验 区注 入 化学 体系 注入 0 . 0 5 P V 之 后 开始 见 聚 合物 。注入 三 元体 系后 , 采 出液 中检 测 到碱 和表 活 剂 最 早 时 间 是0 . 2 4 8 P V, 从 时 间上来 看 均 为先 见 聚 , 后 见表 活剂 和碱 , 三元 体 系在 地层 中运 移 时 间长 , 离子 交换 造成 碱和 表活 剂运移 速 度减 慢 。从 各单 井 见剂 最高 浓度 来看 , 见 剂 浓 度相 对 较 高 的油 井 , 见 剂 时 间较 早 , 化 学剂 突破 后 , 含 水 回升速 度 快 。北 2 —2 0 一P 4 9井在 主段 塞后 期 , 剖 面 出现 反转 , 化 学剂 沿 底部 高渗 层突 进, 化学剂突破 后 , 含水由8 7 . 3 快速上 升到 9 4 .
收 稿 日期 : 2 O 1 3 一O 1 —1 5
北一 区断东 二 类油层 强碱 体系 三元复合驱 矿场 试 验 区位 于 主力 油 层聚合 物驱 已经结 束 的北 一区断 东西部 , 试 验对象 为 萨 I 1 ~9的河道 砂及 有效 厚度 大于 l m 的非河道 砂体 , 其 非均质 明显 。从分 单元动 用情 况看 , 水 驱 时吸 水 主要 集 中在 以分 流 砂体 沉积 为主 的萨 I 7 、 萨I 8 1和 萨 I 8 2单 元 , 这三个 沉积单 元 的平均 渗透 率均 在 0 . 7 5 0 ( m。 以上 , 有效厚 度动用 比例分别 为 5 8 . 1 、 8 4 . 4 和8 4 . 3 9 , 6 9 , 6 , 三个 沉积单 元 吸水 量 占总吸水 量 的 8 4 . 2 。产 液剖面显 示产液 量 主要集 中在 以分 流砂体 沉积 为 主的萨 I 7 、 萨I 8 1

类、 二类 油层 三元 复 合驱 在 大 庆油 田 已成功
差异 较大 , 需要调 剖 。
表 1 北 一 断 东 注 入 井 水驱 阶 段分 单 元 动 用 厚 度统 计 表
进 行 了先导 性 矿场 试 验 , 目前 已进 入 工业 性 矿 场试
验 阶段 , 试 验取 得 了 比水 驱提 高采 收率 1 8 9 , 6 以上 的 好 效果 。但 由于一 、 二类 油层存 在 较强 的非均 质性 , 试 验过 程 中表 现 出油 水 井 注采 能 力 差异 大 , 存 在高 渗 透吸水 层 , 造 成单 井 间见 效 差异 大 , 化 学剂 突破早 等 问题 。 因此 , 在 三元 体 系注入 前及 注入 过程 中开展 调 剖技 术研 究 , 以实现 对 试 验 区平 面 和 纵 向非 均质 调 整 的 目的 。 1 三元复合 体驱调 剖 时机 的选择 1 . 1 从 水驱 资料 分 析 , 油 层 动 用差 异 大 , 三元 体 系
1 1 9 2 9 . 8 2 3 . I


6 2 . 7 5 8 . 1



n U n 4 9 1 36Fra bibliotek加 8 8
类油 层 三 元试 验 区开 采 层 位 葡 I 1 —4油 层 , 属河 流一 三 角洲相 沉积 , 砂岩 组 中P I 2和P I 3 两 个沉 积 单元 的砂岩 、 有效 厚度 大 , 合 计分 别 占到总厚 度 的 6 2 . 7 和7 1 . 4 , 是 渗透 率较 高 的二个 沉积单 元 , 其 砂 体平 面的分 布具有 较严 重非 均 质特征 。由于各沉 积单 元沉 积 环境 的不 同 , 使油 层 的层 内 、 层 间、 平 面 非均 质较严 重 , 该 区平 面渗透 率 分布 范 围 0 . 1 2 0 / - t m 1 . 2 0 0 / x mz , 选 取邻 近 的北 3 —6 —4 4 取 芯井 做非均 质特 征图分 析 , 渗透 率变 异 系数 为0 . 6 9 , 正处 于复合 韵律层 渗透 率变异 系数 0 . 7 1 8和正韵 律 层渗 透率 变 异 系数 0 . 6 6 8 之间 , 反映层 间非均质 性严 重 。 从 水 驱 时剖 面动 用情 况分析 , P I 2和P I 3动用厚 度 比例达 到 9 8 . 8 和 7 7 . 6 9 , 6 , P I 1动用 比例 只有 6 0 . 1 , P I 4动用
作者简介 : 惠婷 婷 ( 1 9 8 8 一) , 女, 技术 员, 本科 , 研 究方向为: 三元 聚驱 。
2 0 1 3 年第 5 期
惠婷 婷 三 元 复 合 驱 调 剖 技 术应 用研 究
9 7
和萨 I 9单 元 , 相 对产 液 量 高达 8 2 , 与 吸水 剖 面接 近, 层 间动 用差 异 大 。 1 . 2 三元 试 验含 水 回升 阶段 , 剖 面 出现反 转现 象 ,
0 O
拈 孔
曲 驺 勰 = 曼 ¨ ∞
要通过调剖减缓层 间矛盾 , 减少 三元体系的低效无 效循 环 。 同时虽然 三元 复 合驱 对剖 面 有一 定 的调整 作用 , 但在 含水 回升 阶段剖 面 出现 反转 , 为提高 试验 效果 , 在含 水 回升 阶段 也需 要 调剖 。
萨l I 4 4 O . 6 1 1 . 3 萨I l 5 +6 l 9 . 9 0 . 2
0 n m1 & 0 仉 3 . 2
3 2 . 8 3 . 8
a 弛 : 踮 ∞ 0 猢
萨1 1 5 +6 2 7 . 2 3 . 8 萨I I 7 7 2 . 9 2 7 . 3 萨I I 8 l 1 2 4 . 6 8 4 . 2 萨l I 8 2 6 7 . 2 4 6 . 9


& l 8 8 4 . 4 8 4 . 3 8 2 . 6 6 1 . 4

合计
4 5 2 . 4 2 1 1 . 2
比例 只有 4 4 . 7 %, 。 从 单 层吸水 量分 析 , P I 3 、 P I 2 、 P I 1 相对 吸水量 分别 占7 4 . 1 A、 o 2 2 . 4 、 3 . 5 , 层 间动用
注入 前需要 调剖











1 1 2 1
4 1
2 . 5
萨I I 2 2 5 3
l 1
9 舢 2 3 7 3 1 主 6 蓍 圳 1 船 1
3 0 . 9
8 . 9
萨I I 3 6 . 2 0 . 9
9 6
内 蒙古 石 油化 工
2 0 1 3 年第 5 期
三元 复合驱调剖技术应用研究
惠婷 婷
( 1 . 东 北石油大 学 ; 2 . 大庆采油四厂试验大 队, 黑龙江 大庆 1 6 3 5 1 7 ; )
摘 要: 三元 复合 驱 同水驱 、 聚驱 一样在 注入过程 中存在 吸 水剖 面分布 不均 匀 , 见 剂时 间差别大 , 存 在 高渗 透吸 水层等 矛盾 , 造 成三元 驱过 程 中采 油井见效不 均衡 、 化 学剂 突破 时 间早等 问题 。 因此 , 需要在 三元复合 体 系注入 前及 注入 过程 中进行 调剖 , 以实现对试 验 区平面和纵 向非均质 调整 的 目的。 本文主要 对 目前 大 庆油 田在 三元 复合 驱应 用 的 高浓 、 高粘 聚合 物调剖 、 复合 离子 调剖 等技 术的作 用机理及 现场 应 用效果进 行分 析 , 总结 出适合 三 元复合 驱 的调 剖 时机 以及 各种调 剖体 系对 油层 的适应性 。 分析认 为 高浓 度 聚合物 调剖 虽然起 到 了一 定 的调 整剖 面作 用 , 但 对 于油层 渗透 率 大 于 6 0 0 x 1 0 - 3 / l m。 、 渗透 率 级差较 大 的井效果 不 明显 。 碱 性环 境 下的复合 离子调 剖及铬 离子胶 联 体 系调剖 在 三元驱 取得 了一 定的效果 。 聚 合物微 球颗 粒调剖 剂 与凝胶 型调 剖段 塞组合 调剖 方式 , 可 以在 三元复合 驱 取得较 好 的调剖 效果 。 该 项研 究 为三元 复合 驱取 得 大幅度 提 高采 收率提供 技术 支撑 。 关 键词 : 三元 复合 驱 ; 调剖 ; 非均 质性 ; 高浓度 聚合物 ; 微 球颗 粒 ; 凝 胶 中图分 类号 : ' r E3 5 7 . 4 6 +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7 9 8 1 ( 2 O 1 3 ) 5 一o O 9 6 —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