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论文 分层次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三教学论文分层次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摘要: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认识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通过准确分层、教学目标层次化、预习层次化、课堂教学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这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设计的。
我在调查中发现,我校学生会考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九门课全部优秀的只有百分之三。我所教授的班级,以五班为例,共58名学生,其中计划内不足百分之三十五,其余多为计划外生源。通过多次历史考试发现,历史课程的优秀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及格率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还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好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能力、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爱好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这对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这样我们才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永远不感到落伍,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适合高度的落脚点,让每一位学生的强势、智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如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我尝试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历史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决定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尝试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分层教学在国外十分流行,80年代我国许多地方也曾采用,大多才有分层走班这种形式,也就是分快慢班。而我所采用的分层教学是课堂内分层,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这种分层是一种隐形分层。
准确分层,动态分层。
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以及社会环境,将学生进行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利用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据此,我将班级学生依上、中、下按照1:7: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能在教师和AB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学生,他们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启发下完成思考题,并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他们是我们的教学主体,是我们教学的
主要考虑对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他们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以及补充题,可以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在将学生分清层次后,我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例如,在必修一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针对第一目内容“希腊文明的摇篮”,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在教学备课的过程中,我将这一教学目标分解为以下几点:了解希腊半岛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
了解希腊城邦的形成,知道希腊城邦的形成时间、基本特征。
理解地理环境在古代希腊城邦形成中的影响。
认识古希腊民主制产生的条件。
体会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C层学生达到①―③,B层学生达到①―④,A层学生达到①―⑤
课前预习层次化。
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教学目标。我仍然以“希腊文明的摇篮”为例,根据不同的层次目标,布置了以下预习方案:
找到一幅古希腊的地理形势图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的要害。以(海洋)为依托,(海岸线)曲折,(优良的港口)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岛上有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尤其教师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要注意体现对各层学生的适应性和挑战性,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组和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既保证低层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体会成功的愉悦,又使高层次学生学有创见,有用武之地。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一目,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让学生思考:
雅典公民已有一定的民主权利,梭伦为什么还要改革?
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那么梭伦改革让谁受益?谁受损?
梭伦改革中分配权力的标准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公民大会与四百人议事会分别属于什么机构?
这样,把相对有难度的讨论题逐层分解,设置梯度,是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课堂讨论和教学过程的机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问题的理解、信心的提高有普遍的作用。
在将问题分解后,可以依据不同的难度,分解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解决;也可以将高层次的学生交叉分配至低层次的学生组,一起探讨某一探究问题组,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互助团结、积极向上、集体协作的精神。
作业布置层次化。
课后要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力求自行解决,使学生真正体会解疑后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例如课本上的习题和同步练习(选做题、高难度的思考题除外)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时AB层学生没有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C层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要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够完成。
为了使那些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和有进一步需求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可以提供多层次的历史资料、难度不一的思考题等,还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除基本推荐书目之外的学习资源,以供他们课余学习与思考。
课堂内的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能够促进有差异的学生普遍发展,能有效地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锻炼,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能让学生在帮助与被帮助中获得能力的提高、信心的提升、合作意识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