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题库 地壳物质循环GZDL109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

高二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

高二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1.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地貌特征是:()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B.地形崎岖,溶洞广布C.地表破碎,千沟万壑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多降暴雨,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沟壑纵横,故答案选C。

【2】形成黄土高原目前的地貌特征主要原因是()A.断裂下沉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物理风化【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多降暴雨,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沟壑纵横,所以说形成黄土高原目前的地貌特征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故答案选C。

【3】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A.水土流失严重B.人地矛盾突出C.土地荒漠化严重D.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答案】D【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多降暴雨,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沟壑纵横,水土保持能力很差,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2.读太平洋某岛屿形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该群岛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B【解析】图示岩浆从板块交界处喷出,形成了岛屿或海底山脉。

所以应是喷出岩,B对。

形成侵入岩的岩浆不会喷出地壳,而是侵入地壳上部,A错。

岛屿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属于岩浆岩,C、D错。

【2】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A.地质构造B.岩浆活动C.内力作用D.变质作用【答案】C【解析】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C对。

地质构造是岩层受挤压变形后的形态,不是板块的运动,A错。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B、D错。

【考点】岩石的类型,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3.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A.山地、背斜B.山地、向斜C.盆地、向斜D.盆地、背斜【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分析,乙处气温高,周围气温低,地貌状况可能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本节内容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主题,重点是让同学们学会分析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地壳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1/4强。

此外,还包括铝、铁、钙、钠、钾和镁等。

(2)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如盐、石墨、金刚石、石英和铁铁石等。

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3)矿产: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

有些岩石也是矿产,如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的重要原料,煤是能源矿,花岗岩、大理石可作建筑和装饰材料。

(4)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集合而成,花岗岩则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组成。

2.岩石(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

最常见的侵入岩是花岗岩,常见的喷出岩有玄武岩、流纹岩、和安山岩。

(2)沉积岩:沉积物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是由珊瑚遗体堆积而成,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沉积岩常形成不同的岩层,并且常含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3)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得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

如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成坚硬的板岩,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1.概念: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存在的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高三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A.①岩B.②岩C.③岩D.④岩【答案】A【解析】火山口附近的岩石属于喷出型的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不能有变质岩或沉积岩形成,故在物质循环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

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可知是①岩为岩浆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A.与太阳辐射无关B.只发生在岩石圈内部C.促进了三类岩石之间的直接转化D.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答案】D【解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外力作用有关,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A错;岩浆来自于上地幔的顶部,且与地球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有联系,B错;三大类岩石中沉积岩、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C错;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中,通过地质作用形成了很多有用的矿物,如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等,所以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2.读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答案】B【解析】根据六大板块相关知识:印度洋板块主要有阿拉伯半岛(图中M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和印度洋的一部分组成。

因此选B项。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板块生长边界B.板块消亡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陆地区域边界【答案】A【解析】依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判断,图中箭头表示板块张裂,即生长边界(图中为红海)。

因此A项正确。

【考点】读图定位能力;六大板块和边界类型判断。

3.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河谷()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答案】A【解析】根据河流两岸岩层①和②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①在②下,故①形成年代较早;根据图例可知①为页岩,其硬度比②石灰岩硬度小,更容易受侵蚀;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的;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是“V”型,在断层上邪不宜修建水路,否则坏形成断层活动,威胁大坝安全。

高一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2)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地区。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

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的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 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流水沉积三角洲(平原)(2)沙丘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向斜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解析】(1)A图为河口三角洲,是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的。

(2)B图是沙丘地貌,往往形成于风力作用较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过牧、过樵、过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保护植被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措施。

(3)由图中等高线可看出,该地海拔低于250米,坡度较和缓,应为丘陵地形;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判断,该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是一种地形倒置的现象。

【考点】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按成因分别属于()A.岩浆岩和沉积岩B.岩浆岩和变质岩C.变质岩和岩浆岩D.变质岩和沉积岩【答案】B【解析】花岗岩是岩浆向上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属于岩浆岩;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

2021高考地理地壳物质循环题型精讲试题教师版(25页)

2021高考地理地壳物质循环题型精讲试题教师版(25页)

2021高考地理地壳物质循环题型精讲试题知识精讲1 地壳物质循环1.三大岩石类型及物质循环判读1.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读图回答。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C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C )A.②B.③C.④D.⑤2.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Ⅰ、Ⅰ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于( D )A.②B.ⅠC.ⅠD.Ⅰ(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A.I—①B.Ⅰ—ⅠC.Ⅲ—⑤D.I—Ⅰ3.图1是2015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分别表示各地地质作用。

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地质作用与图2对应正确的是( D )A.甲 cB.丙 dC.丁 eD.戊a4.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但其岩石并不是大理岩(碳酸盐),而是花岗岩。

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 B )A.甲B.乙C.丙D.丁(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 )A.①B.②C.③D.Ⅰ5.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Ⅰ至Ⅰ代表岩石年龄由新到老的不同岩层。

图2为岩石圏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2)图1中A处岩石的类型应为图2中的( C )A.甲B.乙C.丙D.丁6.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知识点整理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知识点整理湘教版必修1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一.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化。

2.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產介于蔓雀界面和古S ⅛fl ½ZJ ⅛ Λ 力血O 霎于*・権期為她的娈代*把地*分为上地糧和下删两JE ∙ JLt 堪崔上郡再在一个砍适层・一般tλJ ⅛i ⅛里可能是窘浆的主整发 ιS ⅛. *m 尴孩以古豊酊面和地■分界,陣度为MOO 當千米.根Ie 地常渡滾 速的夷化*可比格地腹另为外赅和内穰两嗟"地祓的说度很高*压 力ffi≡⅛很犬.*一.地球的外部圈层划分为大气圈、水圈(连续但不规则)和生物圈(占有岩石圈上部,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的 下部)。

圈层 范围^ 特 点地壳 莫霍面以 上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 33千米,海洋部分平 均厚度约为6千米)。

海拔越咼,地壳越厚。

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硅铝层不连续.17Km 处 莫霍面 纵波和横波通过时波速都突然增大。

地幔莫霍与古 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 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 组成。

古登堡面距地表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减慢,横波突然消失。

地核古登堡面 以下组成物质可能是极咼温度和咼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所以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或说成地表以下,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

msf2τ3Wff面以上,M 球養面_屋谭薄的> 宙岩: 以% 必公忽:■ j ;'石鉅或的坚聽外壳"它摩薄车1*丈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截JS *平均J ⅛S ⅛仃千米*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岩石构成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岩石:1.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典型的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名称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A.褶皱和断层B.地壳运动和向斜C.地震和背斜D.沙丘和断层【答案】A【解析】地质构造有两种,褶皱和断层,A对。

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不是地质构造,B错。

地震是地质灾害,不是地质构造,C错。

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不是地质构造,D错。

【考点】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地貌。

2.读下图,地质构造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对图中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为向斜成山B.乙地背斜成山C.甲地向斜成谷D.丙地为背斜成谷【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分析,乙地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地貌形态是山岭,所以是向斜成山,A对、B错。

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从地貌形态看是山谷,所以是背斜斜成谷,C错。

丙地岩层发生措动的位移,是断层构造,D错。

【2】图中使甲处形成谷地的主要作用是()A.地壳运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火山活动【答案】B【解析】内力作用使甲地拱起,形成背斜构造,由于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较松散,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B对。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A错。

沉积是在低洼处,甲处是拱起,地势较高,C错。

火山活动是岩浆活动,图示没有岩浆活动,D错。

【3】下列物质都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磷矿石、石油B.锰矿、钢材C.雷电、耕地D.玉米、草场【答案】A【解析】自然资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或能量,磷矿石、石油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A对。

钢材是工业产品,不是自然界的,B错。

雷电存在于自然界,但是不能用于生产、生活,C错。

玉米是农业产品,不是自然界的,D错。

【考点】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质作用,自然资源的概念、特征。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的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D.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答案】C【解析】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地壳物质循环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地壳物质循环

典例探究:
(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 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答案提示:因为横断山地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 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8月,中国大陆六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组成的“中国丹
材料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材料三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 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 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 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都明显增加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
岩石圈
地壳 A
莫霍界面
地幔
古登堡界面
纵波波400速0 忽然下降, 纵波 横波完全消失
5000
地核 B
6000
内核 外核
地震波波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知识梳理:地球的内部圈层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100~110km,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知识梳理:岩石圈的结构
沉积C 岩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变质D 岩
知识梳理:地壳物质循环变式图
知识梳理:地壳物质循环变式图
知识梳理:地壳物质循环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
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 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 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 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地质作用表现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图中① ④分别代表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3、地质作用能量
①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产生地壳运动与构造地震等
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重力能使大气、水和生物生变化,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质构造的类型
(1)褶皱(背斜、向斜),背斜成谷向斜成的原因
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岭。

(2)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①地垒(地貌上为断块)--华、庐、泰;②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小结
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高一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质勘探甲图B处有一大煤层。

读下列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图中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A.①B.②C.⑤D.⑥【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判断,A由岩浆直接形成,应为岩浆岩,B有煤层,应为沉积岩,由B到C的③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由岩石相互转化可知⑥为变质作用,所以选D项。

【2】若沿⑦处向下钻探100米,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

该岩石属于甲图所示的()A.A类岩石B.B类岩石C.C类岩石D.难以判别【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岩石中有化石,应为沉积岩,根据上题分析,属于沉积岩的是B类岩石,因此选B项。

【3】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观察图,图①为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图②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地貌,图③为河流堆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图④为断层,综上应选A项。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分类;地表形态的力2. 2013年8月18日下午,日本鹿儿岛县樱岛的昭和火山口发生爆炸性喷发,喷出的烟尘高达5000米,为观测史上最高的一次。

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

图甲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昭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甲中的()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昭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喷出型岩浆岩,再根据图甲和所学地壳物质循环知识,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必为岩浆岩,因此答案选D项。

【2】图乙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射向地面,直接使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数码②减弱,因此B项正确。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大气受热过程3.读下图“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专题地理之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练习题

高考专题地理之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练习题

高考专题地理之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组岩石按成因属于同一类型的是()①花岗岩、砂岩②砾岩、页岩③砂岩、石灰岩④大理岩、板岩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③④2、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石是()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板岩3、由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A. 花岗岩B. 玄武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4、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A. 花岗岩和页岩B. 大理岩和砂岩C. 砾岩和板岩D. 石灰岩和页岩5、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A. 花岗岩B. 页岩C. 大理岩D. 石灰岩6、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②岩浆岩分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两类③沉积岩按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④已形成的各种岩石均可变成变质岩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7、下列哪些事实与地壳物质循环有关()①岩浆岩的形成②土壤层的发育③地貌的改变④地壳中的化学元素⑤玄武岩上有很多气孔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①②③D. ③④⑤8、下列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花岗岩为喷出岩,在地表分布广B. 沉积岩类型有页岩、板岩C. 石灰岩是由大理岩变质而成D. 沉积岩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9、将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床④矿物⑤矿产⑥地壳A. ②⑤①④B. ②④⑥①C. ②④①⑥D. ②④③⑤10、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鱼类化石的是()A. 玄武岩、流纹岩B. 砾岩、砂岩C. 大理岩、石英岩D. 花岗岩、板岩二、综合题11、完成下图内容(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A、B、C、D过程中,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创新一、选择题1、大理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是下列中的()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D. 云母2、下列沉积岩中属于由化学沉积物或生物遗体积累而成的岩石有()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砾岩3、下图表示地壳物质的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花岗岩属②岩类B. 大理岩属④岩类C. a是变质作用D. b是变质作用4、岩石组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岩石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岩石圈就是指地壳B. 岩石圈主要指土壤层以下的岩石部分C. 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D. 目前人类对岩石的利用主要是把它作为建筑材料5、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石是几种矿物的集合体,一种矿物是不能组成岩石的B.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C.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D. 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形成的6、关于沉积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沉积物的来源是火山被风雨侵蚀下来的泥沙B. 只有在沿海低洼的地方才有沉积物C. 沉积岩区分其他岩石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岩层和化石D. 沉积岩中的化石是探讨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但无法作为复原地质环境的依据读“某洞窟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7~8题。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地层分布图,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C【解析】沉积岩层总是下面的先沉积,是老岩层。

其它岩层中后形成的岩层常把先形成的岩层切断。

图中的沉积岩②比①形成的早,②是老岩层。

③岩层将②、①都切断,所以①形成后才出现的③。

③是岩浆岩,岩浆与石灰岩接触形成的④,④是变质岩。

所以从老到新依次是②①③④,C对。

【考点】岩层的新老关系,岩石类型及成因。

2.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在了它们的背面。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四处景观中,与河谷早期发育相关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在河谷发育初期,水流对河谷的侵蚀主要以下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往往呈“V”型,甲图中河谷下切深,呈“V”型,A对。

乙图是山地地形,B错。

丙、丁图是后期的河谷地形,C、D错。

【2】甲图中雄伟壮丽景观的成因是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而成B.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共同作用而成C.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D.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答案】C【解析】甲图中山地隆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板块碰撞的结果。

河谷地貌则是外力作用形成的,“V”型谷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所以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C对。

A、B、D错。

【考点】地质作用,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

3.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板块运动方向判断,图示板块是水平挤压状态,属于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A对。

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海岭,板块向两边分开,B错。

大洋板块较薄,一般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而不是褶皱山脉,C错。

地理必修一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知识点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二.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其地表形态(地貌)(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变位,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垒、地堑)。

地表形态即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的形态或外貌,也称地形。

地貌(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是内力与外力形式相互作用下地壳物质运动的结果。

(2)褶皱(地壳运动——挤压作用)与地貌4.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①根据地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②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图1③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①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②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如图2中丙),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图2③看岩层的新老关系: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方法。

即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

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④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

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

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

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1.下图为东北亚部分区域的某类地质构造分布简图。

完成第下题。

【1】图中各构造带的主要地质构造大多属于A.向斜B.地垒C.背斜D.断层【答案】D【解析】图中的构造带①位于贝加尔湖附近,是断层构造;构造带②位于汾河谷地附近,是典型的的断层构造;泰山是构造带③上的典型体现,也是断层构造。

故选D。

【2】图中构造带①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受北冰洋水汽影响,降水丰富B.位于大陆内部,草原、荒漠多C.河流有两个汛期,水量较丰富D.植被以落叶林为主,土壤肥沃【答案】B【解析】构造带①所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难以接收到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而毕冰洋带来的水汽较少,因此降水较少;该地区的自然带以温带草原和荒漠为主;该地区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集中在夏季,水量不丰富;植被有针叶林分布,土壤不丰富。

故选B。

2.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图1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图2(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和______处。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

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答案】(1)乙丁甲丙(2)旱地建筑用地(3)临江濒海、位于郊区技术与高素质人才(4)①滨海地带,用地充足、环境条件好;②靠近装备产业基地、临近洋山港,有产业支撑与居住需求;③交通条件好,对外联系方便。

高二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

高二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

高二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1.读太平洋某岛屿形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该群岛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B【解析】图示岩浆从板块交界处喷出,形成了岛屿或海底山脉。

所以应是喷出岩,B对。

形成侵入岩的岩浆不会喷出地壳,而是侵入地壳上部,A错。

岛屿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属于岩浆岩,C、D错。

【2】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A.地质构造B.岩浆活动C.内力作用D.变质作用【答案】C【解析】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C对。

地质构造是岩层受挤压变形后的形态,不是板块的运动,A错。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B、D错。

【考点】岩石的类型,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2.下图为“沿106.5°E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山地年降水量最多处位于A.山顶2900米处B.北坡海拔2100米处C.南坡海拔2800米处D.南坡海拔2200米处【答案】D【解析】找到2山地附近降水曲线最高点,作横坐标垂线,过该垂线与2山地剖面的交点,作纵坐标垂线,读出海拔,该海拔即是②山地年降水量最多处。

该处应是南坡海拔2200米处。

故选D。

【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A.10℃B.20℃C.30℃D.40℃【答案】C【解析】利用上题类似的方法,过①地做横坐标垂线,分别于一月、七月平均气温曲线相交,看两交点之间线段对应的纵坐标值的范围,即是①地的气温年较差。

相差约3个单位即30℃左右。

故选C。

【3】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A.海拔较低B.受冬季风影响较小C.森林覆盖率高D.受夏季风影响较小【答案】B【解析】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④地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山脉,冬季阻挡了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①地位于山脉的北方,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大。

所以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
答案:C
解析: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最新,而两翼岩层由新到老,故为向斜。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2. 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答案:A
解析:图中甲处为背斜,它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一南北向隧道,隧道易积水。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3. 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
答案:D
解析: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4. 图为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C.燃烧化石燃料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知CO2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用化石燃料,二是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而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主要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5. 下图是三大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A.①喷出岩②岩浆③侵入岩④变质岩⑤岩浆岩⑥沉积岩
B.①岩浆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沉积物⑥喷出岩
C.①喷出岩②沉积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⑥侵入岩
D.①喷出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⑤沉积岩⑥沉积物
答案:B
解析:地幔上部存在着软流层,从软流层喷出的岩浆(如图①)一部分直接喷出地表,冷凝成喷出岩(如图⑥);另一部分未上升到地面,便冷凝成侵入岩(如图②)。

先形成的喷出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在较低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沉积物(如图⑤),这些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图④)。

喷出岩、侵人岩和沉积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如图③)。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故B正确。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6.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有五条连线没有画出箭头,请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画出箭头。

(2)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⑨_______、⑩_______。

(3)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过程的有_______,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的有_______。

(只填序号)
答案:(1)如图所示
(2)①侵入、喷出②风化③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④重熔再生⑤重熔再生⑥风化⑦变质⑧重熔再生⑨变质⑩风化
(3)②③⑥⑩①④⑤⑦⑧⑨
解析:①必须搞清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转换关系。

如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换而来,岩浆岩和沉积岩两者,前者可转变为后者,而后者绝不能转换为前者,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②该题图的主体内容是箭头和序号,也就是说是方向和过程。

所以要首先确定箭头方向,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箭头内容,即地质作用过程。

③凡是指向外力产物的箭头均为外力作用过程,其余的肯定是内力作用过程。

这样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如果先考虑内力作用就显得比较复杂,易出现错误。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7. 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题。

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B.③C.④D.⑤
答案:D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

图3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熔岩冷却,箭头④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

作答第5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8.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答案:D
解析:变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

其他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图中与变质岩相连的过程有3个,而过程④只能是变质岩经重熔再生作用成为岩浆,所以③和⑥是变质作用。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9. 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
A. 元素
B. 矿物
C. 矿产
D. 岩石
答案:B
解析:从化学的角度讲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由元素组成,而地壳物质则是由矿物组成的,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10. 下列选项与图3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答案:A
解析:该题的立意是要求考生“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概念,对题目要求作答”,考查的知识点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