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法律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创业法律案例题(3篇)

创业法律案例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和小红(化名)是一对年轻有为的创业者,两人相识于大学期间,共同对互联网行业充满热情。

毕业后,他们决定携手创业,共同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为了筹集创业资金,小明用自己多年积蓄投入了50万元,小红则用家里帮忙筹集的100万元。

在公司的创立初期,小明和小红分别担任CEO和CTO,共同负责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在公司成立一年后,公司业务迅速发展,收入逐年增加。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小明和小红在管理理念、发展方向等方面产生了分歧。

小明主张加强团队建设,扩大市场份额,而小红则认为应注重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这种分歧逐渐演变成了矛盾,最终导致两人关系破裂。

在公司成立三年后,小红突然提出辞职,并提出要求退出公司。

她认为自己在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但得到的回报并不公平。

小明则认为小红的行为违反了公司章程,拒绝其退出。

双方因此产生了激烈的股权纠纷。

二、案例分析1. 股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2. 股权纠纷的原因分析(1)股权分配不公:在创业初期,小明和小红并未对股权进行明确的分配,导致后期产生纠纷。

(2)管理理念分歧:小明和小红在管理理念、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公司内部矛盾加剧。

(3)沟通不畅:在股权纠纷过程中,双方未能有效沟通,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三、解决方案1. 重新分配股权:根据公司章程和双方投入情况,重新调整股权比例,确保公平合理。

2. 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权、监督权等,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3. 加强沟通:双方应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共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努力。

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分析(3篇)

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创业环境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毕业后自主创业。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其中涉及到众多法律问题。

本文将以一起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案例背景张三,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毕业后,张三毅然决定投身创业,成立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

公司初期业务主要集中在为其他企业提供定制化软件解决方案。

然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张三遇到了一系列法律问题。

二、案例分析1. 合同纠纷在拓展业务过程中,张三与一家企业签订了软件开发合同。

合同约定,张三公司需在三个月内完成软件开发,并保证软件质量。

然而,由于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张三公司未能按时完成软件开发。

企业以张三公司违约为由,要求赔偿损失。

此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如下:(1)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张三公司未能按时完成软件开发,构成违约。

(2)赔偿损失:企业要求赔偿损失,需证明其遭受的实际损失。

若企业能提供相关证据,张三公司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防范措施:- 在签订合同前,详细了解项目需求,评估自身技术实力,确保能够按时完成项目。

- 明确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违约责任和赔偿损失的部分。

- 在合同中约定合理的交付期限和验收标准。

2. 知识产权侵权张三公司在开发软件过程中,借鉴了其他软件的部分功能。

在软件上线后,被一家知名软件公司发现涉嫌侵权。

此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如下:(1)知识产权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或专利,构成侵权。

(2)法律责任:侵权方需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防范措施:- 在开发软件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确保软件功能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创业失败法律案例分析(3篇)

创业失败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某,一位拥有多年市场营销经验的职场人士,在2018年辞去工作,筹集资金100万元,创立了一家名为“阳光家居”的家居用品公司。

甲某凭借自己的市场敏锐度和人脉资源,迅速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公司业务发展迅速。

然而,在2019年底,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阳光家居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最终宣告破产。

甲某在此次创业过程中,不仅损失了全部投资,还背负了巨额债务。

二、案例分析1. 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下降阳光家居公司成立于2018年,正值家居行业竞争激烈之际。

甲某在创立公司之初,虽然找到了市场定位,但由于竞争对手众多,公司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阳光家居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导致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收入减少。

2. 管理不善导致经营风险加大在阳光家居公司运营过程中,甲某作为公司创始人,对公司的管理不够专业,导致公司内部管理混乱。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管理混乱:公司财务报表不完整,财务数据不准确,无法为公司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2)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公司员工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效率低下。

(3)供应链管理不善:公司供应商选择不合理,采购成本过高,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3. 法律风险在创业过程中,甲某未能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公司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风险:公司签订的合同存在漏洞,部分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公司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纠纷。

(2)知识产权风险:公司未能及时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导致竞争对手模仿公司产品,损害公司利益。

(3)劳动法律风险:公司存在拖欠员工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导致劳动纠纷频发。

三、法律建议1. 加强市场竞争分析,制定应对策略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应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

创业中的法律问题案例(3篇)

创业中的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A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创始人张三,凭借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具有市场前景的智能硬件产品。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A公司遭遇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导致公司陷入困境。

二、案例描述1. 专利侵权纠纷在A公司产品研发过程中,张三发现一款与自家产品功能相似的智能硬件已在市场上销售。

经过调查,发现该产品侵犯了A公司的专利权。

为了维护自身权益,A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然而,由于A公司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和经验,在诉讼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证据不足:A公司在诉讼过程中,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导致法院无法支持其诉求。

(2)律师选择不当:A公司聘请的律师对专利法律知识掌握不足,未能有效维护公司权益。

2. 劳动纠纷A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因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与部分离职员工产生劳动纠纷。

具体表现在:(1)未签订劳动合同:部分员工入职时,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员工在离职时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2)未缴纳社会保险:公司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员工在离职后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3. 合同纠纷A公司在与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时,由于缺乏法律风险意识,导致以下问题:(1)合同条款不明确:部分合同条款表述模糊,导致双方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

(2)合同签订不规范:部分合同未经过法律审核,存在法律风险。

三、案例分析1. 专利侵权纠纷(1)加强专利保护意识:A公司应加强专利保护意识,提前进行专利申请,确保自身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2)提高律师水平:选择具有丰富专利法律经验的律师,提高诉讼成功率。

2. 劳动纠纷(1)完善劳动合同:公司应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确保员工权益。

3. 合同纠纷(1)提高合同签订规范性:在签订合同前,对合同条款进行法律审核,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创业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创业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名为“XX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公司。

甲出资40万元,乙出资30万元,丙出资30万元。

三人约定,甲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乙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丙担任公司财务总监。

公司成立初期,三人共同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但由于管理理念、利益分配等问题,三人之间产生了分歧。

二、纠纷起因1. 公司发展方向分歧:甲认为公司应专注于技术研发,扩大市场份额;乙认为公司应拓展业务范围,增加收入来源;丙则认为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2. 利益分配不均:甲、乙、丙三人在公司成立初期,并未签订明确的股权分配协议。

随着公司的发展,三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逐渐产生矛盾。

3. 管理权限争议:甲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公司决策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

乙、丙认为甲在决策过程中过于独断,忽视了自己的意见。

三、法律分析1. 股权分配问题:《公司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股东按照出资比例享有股权。

本案中,甲、乙、丙三人的出资比例分别为40%、30%、30%,应按照此比例享有股权。

2. 公司管理权问题:《公司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公司。

本案中,甲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有权对外代表公司,但内部管理权应由全体股东共同行使。

3. 利益分配问题:《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本案中,甲、乙、丙三人应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红利,并在公司新增资本时,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四、解决方案1. 股权分配:甲、乙、丙三人应按照出资比例享有股权,即甲40%、乙30%、丙30%。

2. 公司管理权:甲、乙、丙三人应共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重大决策需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3. 利益分配:甲、乙、丙三人应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红利,并在公司新增资本时,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4. 签订股权分配协议:为避免日后纠纷,甲、乙、丙三人应签订股权分配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创业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创业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创业者小张,怀揣着创业梦想,决定开设一家特色餐厅。

在筹备过程中,小张发现餐厅所需的食材供应商提供的部分食材存在质量问题,导致餐厅声誉受损。

小张与供应商协商赔偿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 问题:(1)小张与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2)供应商提供的食材存在质量问题,小张应如何维权?(3)法院审理此案应遵循哪些法律原则?二、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创业者小李,计划开设一家健身俱乐部。

在选址过程中,小李发现该地点附近已有一家知名健身俱乐部,担心自己无法竞争。

小李通过调查发现,该知名健身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等。

小李决定在该地点开设一家具有特色的健身俱乐部,以填补市场空白。

2. 问题:(1)小李在选址过程中,是否应考虑市场竞争因素?(2)小李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若小李的健身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侵权行为,应如何应对?三、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创业者小王,计划开设一家网店。

在注册网店时,小王发现其心仪的店铺名称已被他人注册。

小王与该注册者协商转让店铺名称,但对方索要高价。

小王不愿支付高价,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 问题:(1)小王与该注册者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2)小王如何证明自己对该店铺名称享有合法权益?(3)法院审理此案应如何平衡双方利益?四、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创业者小赵,计划开设一家亲子教育机构。

在选址过程中,小赵发现该地点附近有居民区,担心影响居民生活。

小赵向当地政府申请办理相关手续,但遭到拒绝。

小赵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2. 问题:(1)小赵是否享有开设亲子教育机构的权利?(2)当地政府拒绝办理手续是否合法?(3)法院审理此案应如何保障小赵的合法权益?五、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创业者小孙,计划开设一家餐饮店。

在筹备过程中,小孙发现其所在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创业法律实务案例分析(3篇)

创业法律实务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初创企业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互联网技术服务。

公司初期由张三、李四、王五三人共同出资成立,张三占股40%,李四占股30%,王五占股30%。

公司成立初期,三人关系融洽,共同为公司发展努力。

然而,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经营理念、利益分配等问题,三人产生了分歧,导致公司运营陷入困境。

以下是具体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1. 股权纠纷原因分析(1)经营理念分歧:张三主张公司应侧重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李四则认为应注重市场拓展,扩大客户群体;王五主张平衡两者,但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

(2)利益分配不均:随着公司发展,盈利能力增强,但分红比例未明确约定,导致三人利益分配不均,产生矛盾。

(3)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初期未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决策权集中在张三手中,导致李四、王五对公司决策缺乏参与感。

2. 法律依据分析(1)公司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2)合同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三、纠纷处理过程1. 调解阶段在股权纠纷初期,三人尝试通过协商解决。

但由于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此时,公司聘请了一位专业律师介入调解。

(1)律师调查取证:律师收集了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财务报表等相关证据,了解股权纠纷的具体情况。

(2)调解过程:律师组织三人进行调解,针对经营理念、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协商。

创业就业法律案例分析(3篇)

创业就业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就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然而,在创业就业过程中,法律问题也成为创业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案例将以一起典型的创业就业法律纠纷为例,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二、案例介绍某大学毕业生小李,怀揣着创业梦想,与几位同学共同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业务。

在创业初期,小李等人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成功吸引了数家客户,公司业务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业务的扩大,公司内部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尤其在员工招聘、劳动合同签订等方面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三、案例分析(一)员工招聘1. 问题:小李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存在以下问题:- 未对招聘信息进行审核,导致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未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招聘到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

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进行,不得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3. 建议:- 加强招聘信息的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确保其符合岗位要求。

(二)劳动合同签订1. 问题:小李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内容不完整,缺少双方约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条款。

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专题(3篇)

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专题(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走上创业之路。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法律问题往往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一:商标侵权纠纷案例背景:小张是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市场营销专业。

毕业后,他创办了一家专注于特色食品的网店。

在经营过程中,小张发现某知名品牌食品的商标与自己网店的商标相似度极高,于是他开始销售与该品牌相似的食品,希望借助知名品牌的知名度提高自己网店的销售额。

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小张的行为涉嫌侵犯他人商标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构成商标侵权。

2. 法律责任:小张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等。

3. 应对策略:小张应立即停止销售侵权商品,并向知名品牌方道歉,协商解决赔偿问题。

同时,建议小张对自己的商标进行注册,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案例二:合同纠纷案例背景:小李和小王是同班同学,两人共同创办了一家网店。

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双方在利益分配、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双方关系恶化,最终产生合同纠纷。

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小李和小王的行为涉嫌违反合同约定,损害了对方的合法权益。

2. 法律责任:小李和小王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包括解除合同、赔偿损失、承担违约责任等。

3. 应对策略:双方应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案例三:劳动争议案例背景:小赵毕业后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招聘了10名员工。

在经营过程中,小赵发现员工小刘经常迟到、早退,严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小赵欲与小刘解除劳动合同,但双方在赔偿问题上存在争议。

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小赵的行为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创业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创业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法律法规的遵循成为创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创业案例,分析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张三,一位年轻的创业者,拥有一项创新技术,计划成立一家科技企业。

经过市场调研,张三发现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于是,他开始筹备创业事宜,包括公司注册、股权分配、技术研发等。

案例一:公司注册在筹备过程中,张三首先面临的是公司注册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2. 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共同制定的公司章程;3. 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本法要求的组织机构;4. 有公司住所。

张三在注册公司时,由于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出现了以下问题:1. 出资额未达到法定要求;2. 公司章程未按照规定制定;3. 公司名称不符合规定。

案例分析1. 出资额问题: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不得低于人民币3万元。

张三在注册公司时,由于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未达到法定出资额,存在法律风险。

2. 公司章程问题: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额和出资方式、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产生办法、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等事项。

张三在制定公司章程时,未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存在法律风险。

3. 公司名称问题: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使用与他人名称相同或者近似,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字样。

张三在为公司起名时,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公司名称不符合规定。

解决方案1. 增加出资额:张三应当根据《公司法》规定,增加出资额,确保符合法定要求。

2. 完善公司章程:张三应当聘请专业律师,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规定、规范的公司章程。

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专题(3篇)

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专题(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导致创业过程中遇到诸多法律问题。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为广大大学生提供法律参考。

二、案例一:知识产权侵权【案例背景】小王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研发了一款手机应用,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终于投入市场。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小王发现某知名手机应用与自己的产品存在高度相似之处,涉嫌侵权。

【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侵权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的,构成侵权。

本案中,小王的作品涉嫌被知名手机应用侵权。

2. 法律维权途径(1)协商:小王可以尝试与知名手机应用进行协商,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2)投诉:小王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如国家版权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

(3)诉讼:如协商无果,小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法律责任。

三、案例二:劳动合同纠纷【案例背景】小李毕业后加入一家初创公司,担任产品经理。

然而,在公司成立满一年后,公司以业务调整为由,解除了与小李的劳动合同。

小李认为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案例分析】1. 劳动合同解除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工作岗位,导致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本案中,公司以业务调整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2. 劳动仲裁结果经过仲裁委员会审理,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驳回了小李的仲裁请求。

四、案例三:公司设立登记问题【案例背景】小张和小李共同创办了一家科技型公司,但在办理公司设立登记过程中,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导致公司设立登记失败。

【案例分析】1. 公司设立登记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设立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组织机构;(五)有公司住所。

创业法律案例案例分析(3篇)

创业法律案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浪潮席卷全国。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法律风险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以某初创公司股权纠纷案为例,分析创业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案情简介某初创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互联网技术研发。

公司初始股东为张三、李四、王五三人,分别出资100万元、200万元和300万元,占股分别为10%、20%和70%。

在公司成立初期,三人合作默契,公司业务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三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2020年,公司引进了新的投资人赵六,投资金额为500万元,占股30%。

此时,公司股权结构变为张三10%、李四20%、王五40%、赵六30%。

引入赵六后,公司管理层出现了分歧。

张三和李四认为,王五在公司决策中独断专行,严重影响了公司发展。

而王五则认为,自己作为大股东,有权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021年,公司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

张三和李四要求召开股东会,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表决。

然而,王五以自己掌握公司公章为由,拒绝召开股东会。

张三和李四无奈之下,将王五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股东会决议有效,并要求王五召开股东会。

三、案例分析1. 股权结构不合理该案例中,公司股权结构为一人独大,其他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缺乏话语权。

这种股权结构容易导致公司决策失误,影响公司发展。

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建议采用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 股东权利义务不明确公司成立时,股东之间未签订明确的股东协议,导致股东权利义务不明确。

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建议股东之间签订股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3. 公司治理不规范公司治理不规范,导致公司决策机制混乱。

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建议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公司决策程序,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4. 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该案例中,股东之间缺乏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导致公司陷入股权纠纷。

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建议创业者加强对法律风险的认识,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避免法律风险。

创业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

创业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销售业务。

公司成立之初,由三位创始人共同出资,分别是张三、李四和王五。

张三负责公司日常运营,李四负责技术研发,王五负责市场拓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XX 科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

2015年,公司决定进行股权结构调整,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在此过程中,公司引入了新的投资者赵六,并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协议约定,张三将其所持20%的股权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赵六。

同年,公司又引进了两位技术人员,分别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了5%的股权,共计50万元。

2017年,公司因业务拓展需要,决定进行第二次股权融资。

此时,张三、李四和王五均表示愿意继续支持公司发展,但王五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

在离职谈判过程中,张三、李四和王五就股权分配问题产生了分歧,导致公司陷入僵局。

王五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其离职后应得的股权比例。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王五离职后,其应得的股权比例如何确定?2. 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如何认定?3. 公司在股权调整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三、案例分析1. 王五离职后,其应得的股权比例如何确定?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案中,XX科技公司的章程并未对股东表决权作出特别规定,因此应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张三将其所持20%的股权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赵六。

由此可知,张三的出资比例为20%。

而王五离职前,其持有公司5%的股权,出资比例为5%。

因此,王五离职后,其应得的股权比例为5%。

2. 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如何认定?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大学生创业案例法律分析(3篇)

大学生创业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不强、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常常会遇到各种法律风险。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大学生创业案例为切入点,对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参考。

二、案例背景某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小李,在大学期间就表现出对互联网行业的浓厚兴趣。

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主要从事手机应用程序开发。

经过一番努力,小李成功吸引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公司业务逐步展开。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小李遇到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导致公司陷入困境。

三、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分析1. 公司注册问题在创业初期,小李与伙伴们对公司注册事宜不够重视,导致公司注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法律风险。

(1)公司名称不规范。

小李在为公司取名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导致公司名称存在一定程度的侵权风险。

(2)注册资本未达到法定要求。

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万元。

然而,小李在注册公司时,注册资本仅为2万元,未达到法定要求。

(3)股东出资不实。

小李在股东出资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出资行为,如以虚假资产评估报告作为出资证明。

针对以上问题,小李应采取以下措施:(1)重新注册公司,确保公司名称合法合规。

(2)补足注册资本,达到法定要求。

(3)规范股东出资行为,确保出资真实、合法。

2. 劳动合同问题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小李未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小李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2)未缴纳社会保险。

小李在招聘员工时,未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针对以上问题,小李应采取以下措施:(1)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创业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创业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第1篇1. 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0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甲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同行业内的佼佼者。

2018年,甲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计划推出一款新型智能手机。

然而,在研发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一款名为“X”的智能手机已经由乙公司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侵犯了其知识产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 案例分析:(1)甲公司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甲公司主张乙公司侵犯了其知识产权,需要证明以下两点:① 甲公司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② 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

针对甲公司的主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 甲公司是否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甲公司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如专利证书、著作权登记证书等。

如果甲公司能够证明其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则乙公司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

② 乙公司的行为是否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乙公司生产的“X”智能手机与甲公司计划推出的新型智能手机在功能、外观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甲公司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如专利侵权、著作权侵权等。

(2)甲公司是否应承担举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甲公司作为原告,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乙公司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3)甲公司是否可以要求赔偿?如果法院认定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甲公司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 直接损失:甲公司因侵权行为遭受的财产损失;② 非直接损失:甲公司因侵权行为遭受的利润损失。

3. 案例结论:根据以上分析,甲公司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以及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如果甲公司能够证明上述两点,则可以要求乙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损失。

二、案例分析题库1. 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

2018年,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在其平台上的店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创业法律小案例(3篇)

创业法律小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身于创业浪潮,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法律风险。

本案例以一家初创企业为例,探讨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纠纷。

(一)企业简介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公司创始人李某拥有丰富的技术背景,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款具有创新性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科技公司逐渐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二)纠纷起因2018年,科技公司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与其产品功能相似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由另一家公司(以下简称“竞品公司”)研发。

经调查,竞品公司的产品在功能、界面等方面与科技公司产品高度相似,涉嫌侵犯科技公司知识产权。

二、法律分析(一)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对其智力成果、商业标识等特定对象所享有的独占性权利。

在我国,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等。

(二)本案涉及的知识产权本案涉及的主要知识产权为著作权和专利权。

1. 著作权: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属于软件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2. 专利权: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具有创新性,可能涉及发明专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条,发明人对其发明享有专利权。

(三)竞品公司侵权行为分析1. 侵犯著作权:竞品公司的产品在功能、界面等方面与科技公司产品高度相似,涉嫌侵犯科技公司软件作品的著作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

创业法律案例及分析论文(3篇)

创业法律案例及分析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然而,创业过程中涉及到众多法律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法律纠纷。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创业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创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创业;法律案例;分析;风险防范一、案例背景某市甲乙两人,均为大学毕业生,专业分别为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科学。

两人因对互联网行业的热爱,决定共同创业,创办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科技公司。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公司正式成立,甲任CEO,乙任CTO。

在创业初期,甲乙两人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为了拓展业务,公司决定与一家投资公司进行合作,引入投资。

在签订投资协议的过程中,双方对投资金额、股权分配、退出机制等关键条款产生了分歧,导致双方关系紧张,最终诉讼至法院。

二、案例分析1. 股权分配问题在案例中,甲乙两人对股权分配产生了分歧。

股权分配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公司决策权和利益分配。

甲乙两人由于专业背景和创业理念的差异,导致在股权分配上无法达成一致。

这提示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应充分沟通,明确股权分配原则,避免因股权问题导致公司内部矛盾。

2. 投资协议风险案例中,公司与投资公司在签订投资协议时,因条款分歧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投资协议是投资双方权利义务的载体,涉及公司治理、股权分配、退出机制等多个方面。

创业者应充分了解投资协议的内容,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以下为投资协议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1)投资金额:明确投资金额,避免因金额争议导致纠纷。

(2)股权分配:明确股权分配比例,避免因股权问题导致公司内部矛盾。

(3)退出机制:明确投资方退出公司的条件和方式,保障投资方权益。

(4)保密条款:明确双方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义务,避免信息泄露。

3. 劳动合同风险创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应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案例中,甲乙两人作为公司创始人,可能忽视了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创业法律案例评析范文(3篇)

创业法律案例评析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往往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创业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对创业法律问题进行评析,以期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背景某市一家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与销售。

公司创始人李某与张某共同出资100万元,李某占股60%,张某占股40%。

公司成立后,迅速发展壮大,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公司出现了以下问题:1. 公司未及时办理工商登记,导致公司无法取得合法经营资格。

2. 公司内部股权结构不合理,李某与张某在公司决策过程中产生矛盾,导致公司经营困难。

3. 公司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未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

三、案例分析1. 公司未及时办理工商登记的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成立后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

未办理工商登记的公司,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本案中,科技公司未及时办理工商登记,违反了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评析:创业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司合法经营。

在成立公司前,应详细了解工商登记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2. 公司内部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本案中,科技公司内部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公司决策过程中产生矛盾。

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容易引发股东之间的纠纷,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评析:创业者应合理设置公司股权结构,确保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

在设立公司时,创业者应充分考虑各股东之间的出资比例、权利义务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股权分配方案。

3. 公司签订合同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本案中,科技公司未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

合同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常用的法律形式,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

评析:创业者应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合同管理。

大学生创业法律问题案例(3篇)

大学生创业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股热潮。

然而,在创业的道路上,大学生们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创业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导致创业失败。

本文将以一起大学生创业法律问题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案例背景小张和小李是大学期间的好朋友,两人都对电子商务行业充满热情。

毕业后,他们决定共同创业,开设一家在线销售化妆品的网店。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他们成功注册了公司,并开始运营网店。

然而,在经营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系列法律问题。

案例经过1. 商标注册问题小张和小李在网店运营初期,发现市场上已经存在与自己公司名称相似的商标。

他们担心自己的商标注册申请可能被驳回,导致公司名称与商标不一致,影响品牌形象。

经过咨询律师,他们了解到商标注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商标具有显著性、不属于禁止注册的标志等。

在律师的帮助下,小张和小李成功注册了公司名称和商标,避免了侵权风险。

2. 合同纠纷问题在网店运营过程中,小张和小李与多家供应商签订了供货合同。

然而,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纠纷。

例如,供应商未按时供货,小张和小李要求赔偿损失;小张和小李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保证,供应商则以合同未约定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小张和小李向律师寻求帮助。

律师建议他们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纠纷发生。

3. 劳动法律问题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小张和小李开始招聘员工。

然而,他们在招聘过程中发现,部分员工不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存在违法用工的风险。

此外,员工在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律师提醒他们,招聘员工必须遵守《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用工。

4.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小张和小李在经营网店过程中,发现其他商家存在抄袭自己产品图片、描述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他们向律师咨询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律师建议他们采取以下措施:(1)对产品图片、描述等原创内容进行版权登记;(2)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监测机制,及时发现侵权行为;(3)与侵权方协商解决,或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创业中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创业中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1. 乙公司未按时足额缴纳员工社会保险,导致员工权益受损。
2. 乙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存在违法用工行为。
3. 乙公司对外签订的合同存在重大漏洞,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
(二)案例分析
1. 社会保险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乙公司未按时足额缴纳员工社会保险,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员工合法权益。甲作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A公司能否要求B机构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本案中,B机构未按约定支付投资款,已构成违约。因此,A公司有权要求B机构承担违约责任。
3. A公司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1)书面催告:A公司应向B机构发出书面催告,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支付投资款。
(2)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员工,按照法律规定支付二倍工资。
3. 合同漏洞问题
乙公司对外签订的合同存在重大漏洞,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这主要表现为合同条款不明确、权利义务不清晰等。
应对策略:
(1)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
(2)聘请专业律师审查合同,降低法律风险。
(三)总结
本案中,甲作为创业者,在乙公司运营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法律问题,导致公司面临法律风险。以下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应对策略:
(1)及时补缴社会保险,确保员工权益不受损害。
(2)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公司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2. 劳动合同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乙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用工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与法律案例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创业与法律案例分析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遭遇法律问题的事时有发生。

把整理好的创业与法律案例分析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大学生创业常见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请看下面两个案例:案例一在上海大学读大四时,秦亮通过熟人与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一级代理商上海美天通信科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并得知“美天”正准备推广CDMA校园卡业务。

秦亮认为可以发动老师、同学购买,赢利几乎唾手可得。

由于“美天”要求必须与公司为主体来签协议,秦亮和几个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注册了上海想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以该公司的名义与“美天”签署了《CDMA校园卡集团用户销售协议书》。

协议约定:“想云”在上海大学进行CDMA手机及UIM卡捆绑销售的权利,并对校园卡用户资料真实性及履行协议承担保证责任,用户必须凭学生证和教师证购买,一人一台;如“想云”发展用户不真实,“美天”有权停机,“想云”承担不合格用户的全部欠费……在同学和老师的宣传下,秦亮的生意很红火,一共发展了4196名用户。

秦亮和“想云”可从“美天”获得10余万元的回报。

但是“美天”给秦亮支付了2万元钱后,联通公司发现“想云”递交的客户资料中有几百份是虚假的,有一部分根本不是校园用户,有的是冒用别人的身份证,最终形成了大量欠费。

“美天”为此得赔偿联通442户不良用户的欠费52万余元,联通还扣减“美天”406部虚假用户和不良用户的手机补贴款36万余元。

“美天”将“想云”及秦亮起诉到法院,要求“想云”及秦亮承担上述赔偿款项,另赔偿“美天”406部虚假、不良用户手机的补贴差价6万余元,未归还的手机价款15万余元和卡款5100元,总计100万元左右。

一审法院认定秦亮借用“想云”公司名义与“美天”签订销售协议,协议书上是秦亮的签名和“想云”的公章,并无其他“想云”公司的人员参与,故秦亮与“想云”公司共同承担100万元的赔偿责任。

由于“想云”本来就是为这项业务成立的公司,加上经营亏损,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秦亮成了债务承担人。

一分钱没挣到的秦亮反背上了100多万元的债务。

秦亮不服判决,他称自己凭肉眼无法辨别证件的真伪,而业务受理地都有“美天”的工作人员,“美天”公司也有专门辨识证件真伪的仪器,但是“美天”却要求自己承担所有损失,显然有失公平,遂上诉到二中院要求改判。

但是二中院经审理后,维持了原判。

案例二:小王是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大三学生,他与另外三位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一拍即合,每人投资4000元准备开店。

他们看中了校园附近一个闲置的店面,承租者是一位姓孙的女老板,她同意以1.2万元转让这个店面两年的使用权,但不要让房东知道店面转租给他们,如果房东问起,就说他们几个大学生是帮她打工的,以此避免房东找麻烦。

小王等人虽然知道孙老板不是真正的房东,但涉世未深的他们不知道一定要经过房东的同意才能租房,以为有签协议就能保障他们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没有经过房东同意擅自转租房屋是无效行为,所签订的门面转让协议也无效)。

小王等人与孙老板签订了协议后,先支付了7000元钱店租。

当小王等人正对店面进行装修时,房东闻讯赶来阻止。

房东表示,他和孙老板签订的合同上明确写了“该房子只允许做理发店,并且不允许转租”。

由此,房东与孙老板发生了冲突,并锁住了店门。

不甘示弱的孙老板也跟着在店门上挂了一把锁。

三把锁锁死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此后,孙老板就无影无踪,手机关机,也没作任何解释。

房东也不愿意和小王他们协商,反正房租已经收到了年底。

这可苦了欲创业的几个大学生,付给孙老板的7000元房租,加上门面装修花费了5000多元以及进货花去的钱,4人凑的1.6万元已经所剩无几。

后来,孙老板终于出现,她向小王等人提出两个方案:一、小王等人将剩下的5000元租金交齐,她再想办法和房东协商,让房东同意他们经营。

二、如果要她退还7000元店租,小王他们必须把已经装修了的店面恢复原状,并补偿她两个月的误工费。

其实,孙老板所称的“损失”应该与小王他们的损失合在一起由双方共同来承担。

我国法律规定,在协议双方都知情的情况下,因合同无效造成的损失应由双方共同承担。

所以,小王等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用法律的手段解决纠纷。

通过以上案例可知,法律风险是大学生创业过程最常见的风险之一,也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了解创业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创业企业的预防风险的必备步骤。

大学生创业涉及的各种共性法律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创业初始阶段的资金、设备场地以及办公场所等相关法律问题。

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普遍没有财产可供抵押,又无银行个人信用记录,导致贷款困难。

此时应该指导学生多寻求行政干预和支持,此时各地针对高校自主创业的学生,在工商注册、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就尤为重要,需要在法律教育培训中让学生全面了解并加以利用。

在创业基地中通过项目申报,创业所需的设备场地问题一般都能在校内解决,但对于一些企业经营类的创业计划经常会涉及到在校外租店面及办公场所,这就需要向学生介绍《合同法》中关于房屋租赁的相关法律规定。

第二,创业拓展阶段关于设立经营实体,进行行政审批的相关法律问题。

对于创业经济组织的具体责任形式,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一系列法规都有不同的规定,制定了多种企业组织形式。

2005年《公司法》中增加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2006年《合伙企业法》新增加的有限合伙企业的法律规定对学生创业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部分解决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资金规模较小、筹措资金困难等问题。

同时学生创业需要依据《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及消防、卫生等行政审批程序的一些具体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创业经营阶段涉及的市场交易及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

创业经营必然涉及市场主体间的各种交易行为,无论是从合同的订立到合同的履行,还是违约责任的承担,都与《合同法》关系密切。

同时应了解《产品质量法》、《劳动法》、《票据法》、《保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中与自身创业有关的法律规定。

第四,创业经营阶段涉及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问题。

创业经营阶段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主要包括《商标法》、《着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

大学生创业之初可以利用专利先行公开的特点,合理利用现有专利给自己的创业提供技术开发的思路和可行性支持,同时又要保证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具体经营中如何合法使用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都是创业法律教育必须深入细致讲解的内容。

第五,创业过程中纠纷解决的相关法律问题。

学生要了解《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中规定的具体诉讼程序,要具有积极收集证据的法律意识,面对交易金额较大、商品较多的经济往来要多采用书面合同文本形式。

创业者的法律知识储备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化的经济制度。

如果脱离了法律的规制,我们无法想象经济的运行、社会的发展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诚然市场经济会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会使无数的创业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但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是创业者所不能逃避的。

因此,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法律知识的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怎样储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及储备哪些法律知识也就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了。

我愿意通过本文的相关内容解开这个难题。

一、怎样进行法律知识储备法律是一个古老的学科,从原始社会的一般性原则到今天的成文法与普通法两大法系的建立,从孟德斯鸠在书中表述的三权分立到今天民主社会的建设,都渗透着社会法治建设的成果。

但对于一个并非以法律为专业的创业者来说,纷繁复杂的法律条文如同“天书”一样难懂。

怎样突破学习法律的“瓶颈”,达到运用法律知识,预防法律风险的发生呢?(一)法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法律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将其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通过某种固定的程序,产生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虽然法律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是它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意志,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

法律是规定了权利、义务的一张纸,也是有在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基础上,法律才变得鲜活起来,才可以真正达到法律调整人行为的目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就是与其经营行为相结合。

通过法律条文与自己行为的对比,找到经营行为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通过合法的方式将法律风险化解掉,已达到经营行为的顺利开展。

(二)法律与创业者所在的行业相融合创业者所处的行业决定了创业者对法律知识储备的方向,不同的行业对法律知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我国现行法律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

对于创业者来说,首先应对自己所在的行业应该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并对该行业的微观行为有一定的知悉。

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指导自己的经营行为就会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有利于法律风险的防范。

(三)创业者与法律专业人的沟通社会经济越发展,社会的分工就越细化,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就要求各个行业相互配合、相互支撑,以实现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最大化。

由于创业者本身对法律知识的局限性,加之工作的繁杂,无暇顾及法律知识的储备,或者对法律风险的防范存有片面的看法,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创业者因法律风险的发生而使其创业的梦想在中途夭折。

律师是现代社会中对公司(企业)法律风险进行评估、防范的专业人员,创业者可以通过委托律师来办理相关法律事务,使公司的法律风险降低到最小。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第一,既有效的控制了法律风险,又使创业者从复杂的法律条文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第二,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整合,提高工作效率。

二、创业者应该储备哪些法律知识(一)创业者应当了解《公司法》的基本原理与实务操作《公司法》规定了商事行为的基本原理,它也是商事行为是否合法的基础依据。

因此,了解和掌握《公司法》的相关内容对创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该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为创业者是否设立公司、设立什么性质的公司指明了方向,并可以使创业者了解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公司经营不善时的退出机制;第二,创业者可以清楚的知道他与其他人(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员工等)的关系及相互之间应该有那些行为模式,如果违反相应的义务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等。

第三,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对公司的注册资本、负债以及因此产生的法律风险进行宏观上的掌控。

(二)创业者应当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理与实务操作创业者在经营企业过程中,大量的经营行为都是由合同来确立和执行的,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操作是每个创业者不可避免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