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自然地理概况
秭归实习报告区域地质背景
秭归实习报告区域地质背景秭归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东部,是长江三峡库区的一部分。
秭归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靠三峡大坝,南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东临宜昌市,西靠巴东县。
地理坐标为北纬29°47′~30°34′,东经110°15′~110°45′。
全县总面积3419.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万人。
秭归县地处华蓥山南麓,属于武陵山脉。
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原。
地表形态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峡谷等。
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丘陵约占20%,平原约占15%,盆地和峡谷约占5%。
秭归县地处扬子克拉通南缘,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上。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多样。
根据地质调查数据,秭归县区域地质背景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地层:秭归县地层发育较全,从太古宇到新生界都有出露。
太古宇主要为古村坪岩组,古元古界主要为小以村岩组,中-新元古界主要为庙湾岩组。
此外,还有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
地层岩性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变质岩等。
2. 岩浆岩:秭归县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为黄陵岩基。
黄陵岩基出露面积约560平方公里,是一大型复式岩体。
岩浆岩类型多样,包括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其中,茅坪复式岩体以陈家冲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为代表,黄陵庙复式岩体以小滩头似斑状二云母正长花岗岩为代表。
3. 变质岩:秭归县变质岩主要有三个岩组,分别是太古宇古村坪岩组、古元古界小以村岩组及中-新元古界庙湾岩组。
变质岩类型包括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
4. 构造:秭归县地处华蓥山南麓,构造活动频繁。
区域内有多个褶皱和断裂发育,构造格局复杂。
主要褶皱有秭归复背斜和宜昌复向斜,主要断裂有秭归断裂和宜昌断裂。
这些构造活动为秭归县的地貌形成和地质环境提供了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秭归县区域地质背景复杂,地层岩性多样,岩浆岩分布广泛,变质岩发育,构造活动频繁。
三峡秭归实习报告 地理科学
三峡秭归实习报告实习背景1.实习地概况中国地质大学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东倚秀丽的凤凰山与秭归县城,距县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北瞰三峡区库首部分,南、西均为坡地与耕作区。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
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
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
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出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
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形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盆地形。
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点)。
2.地质背景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阶梯的第二阶梯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
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据老师介绍,整个区域的大背景为鄂西黄陵穹窿。
位于湖北省西部的黄陵穹窿具有基底加盖层双层结构,其暴露的基底主要以黄陵花岗岩为代表。
黄陵穹窿南北长约7 5 km,东西宽近3 6 k m,是长宽比为2:1的长垣形穹窿。
基底由晚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崆岭群、前晋宁期基性一超基性岩体和晋宁期黄陵花岗岩岩基为主的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体构成。
盖层包括震旦系一中侏罗统,围绕基底依由老至新顺序向外呈环形分布。
从西往东,西边是茅坪复式岩体,往东是皇林庙复式岩体。
黄陵穹窿的演化经历了地槽(前南华纪)、准地台( Nh —T。
)、陆缘活化( T 一Q) 三大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出前吕梁、吕梁、扬子、澄江一印支、燕山一喜马拉雅( J —Q) 等构造旋回( 熊成云等,2 0 0 4 ) 。
由于晋宁造山运动,基底在新元古代抬升遭受风化剥蚀,之后震旦系南沱组——三叠系地层覆盖在基底之上,各组问均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反映自震旦纪——三叠纪该区持续发生频繁的升降运动。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秭归地处中国湖北省西北部,地理环境优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貌特点。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对秭归地理环境进行介绍。
秭归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地区,东临长阳县,南接五峰县,西连郧西县,北界神农架林区。
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至30°53',东经110°34'至111°10'。
秭归地处于大别山南麓的长江南北走向的剖面上,地势起伏较大,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
秭归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整体呈南高北低的趋势,东西两侧分别是大别山和神农架。
其中,大别山位于秭归南部,是一条绵延的山脉,山势陡峭,山峰众多,其中最高峰为秭归县的主峰,海拔达1,508米。
神农架位于秭归北部,是我国东南部重要的森林资源保护区,地势相对平缓,山区密布,林木繁茂。
秭归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气温较高,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冬季寒冷干燥,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左右。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旅游和户外活动的最佳时期。
秭归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文资源。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经秭归境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秭归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白浪湖、石泉湖、牛首山水库等,水域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是休闲娱乐和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
除了丰富的水文资源,秭归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秭归境内有大片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类型多样。
这里有茂密的竹林、繁茂的树木,还有各种珍稀的植物和动物。
秭归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锰矿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秭归地理环境优越,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文资源和宝贵的自然资源。
这些优势为秭归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和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秭归县(湖北省下辖县)详细资料大全
秭归县(湖北省下辖县)详细资料大全秭归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
位于湖北省西部,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
东与夷陵区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下辖7镇、5乡;2017年末全县共有户籍户数144966户,户籍总人口372841人。
秭归,商朝时期为归国所在地,西周朝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汉朝置秭归县;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置秭归郡。
1949年~1991年,先后隶属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宜昌专员公署、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
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
2011年秭归获得“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著名景点有:屈原故里、屈原庙、读书洞、照面镜、兵书宝剑峡等。
2011年秭归获得“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 *** 决定秭归县退出贫困县。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秭归•外文名称:Zigui•别名:屈原故里•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华中,宜昌市•下辖地区:8镇,4乡•*** 驻地:茅坪镇•电话区号:0717•邮政区码:443600•地理位置:地处三峡工程、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372841人•方言:宜昌方言•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屈原故里、屈原庙、读书洞、照面镜、兵书宝剑峡•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武汉天河机场•火车站:宜昌东站•车牌代码:鄂E•行政代码:420527建置沿革,行政区划,区划沿革,区划详情,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人口,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社会事业,教育事业,科学技术,文化事业,医疗卫生,居民生活,社会保障,风景名胜,地方特产,著名人物,建置沿革殷商时代,为归国所在地。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屈原故里秭归简介秭归县是中国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大洪山脉和汉江之间,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这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而闻名于世。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秭归更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屈原故里的所在地。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在公元前278年出生于秭归县的丹阳乡。
屈原以其不凡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造诣而成为楚国楚怀王朝的重要官员和大臣。
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等原因,屈原在楚国受到了排挤和贬谪,最终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秭归县作为屈原的诞生地和活动中心,保存有大量与他相关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秭归楚墓群,墓群内保存了楚怀王和屈原的陵墓以及陪葬品。
楚墓群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楚文化和屈原生平的重要基地。
每年的屈原祭以及龙舟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秭归的景区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壮丽。
这里有中国南方最长的天然湖泊——南海,湖水清澈见底,景色如画。
南海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条件而成为众多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乐园,被誉为湖北的明珠。
秭归还有著名的太子港景区,太子港是一片手臂状的天然港湾,四周山势环绕,景色优美。
太子港一带还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是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秭归还有仙人洞、石门温泉、白帝城等景区,各具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
除了自然风光,秭归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
这里的屈原文化广为流传,许多老百姓都能够背诵屈原的名篇,如《离骚》等。
每年的屈原祭,人们会穿着传统的楚装,进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此外,秭归的美食也是令人垂涎欲滴,有熏鱼、白帝脍、鸭蛋等当地特色小吃,口味独特,风味可口。
秭归县作为屈原故里,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自然景观和美食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屈原的英勇和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秭归的骄傲。
我们相信,在屈原的故乡,秭归的人民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屈原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秭归自然地理概况
秭归⾃然地理概况第⼆章实习区概况第⼀节秭归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中国地质⼤学三峡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城茅坪镇,实习区范围主要位于包括了秭归县境内、另有⼀⼩部分位于宜昌夷陵区。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举世瞩⽬的长江三峡⽔利枢纽⼯程⼤坝位于新县城茅坪镇下游仅1公⾥。
全县辖7镇5乡,分别为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沙镇溪镇、两河⼝镇、郭家坝镇、杨林桥镇,以及⽔⽥坝乡、泄滩乡、磨坪乡、梅家河乡、周坪乡。
全县⽬前共有202个⾏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1182个村民⼩组、43个居民⼩组。
全县总⼈⼝约39.5万⼈(2005),国⼟⾯积2427平⽅公⾥。
2003年,国内⽣产总值达到21.53亿元,⽐2002年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23亿元、8.69亿元和8.61亿元。
秭归是三峡库区移民⼤县,新县城于1992年12⽉26⽇开⼯建设,1998年9⽉28⽇正式建成,距离三峡⼤坝1公⾥,是三峡库区13个县市中最先整体搬迁的县城。
秭归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为全国重点产煤县、湖北省重点产⾦县,铁矿的总储量达1.39亿吨,硅⽯储量达亿吨以上,⽯灰⽯遍地都是。
⽔⼒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溪河⽔系⽔电开发潜⼒巨⼤,⽔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中⼩型⽔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电初级电⽓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电中级电⽓化建设试点县。
⽕电装机3万千⽡,年发电量可达1.8亿度。
全县耕地⾯积2.39万公顷,多以荒⼭林地为主,是⼀个典型的⼭区农业县。
近些年,⼤⼒发展多种经济和市场农业,全县基本形成了⾼⼭烤烟和反季节蔬菜、中⼭茶叶和板栗、低⼭柑桔的农业⽣产基地格局,⾼效经济林⾯积达28万亩。
农特资源丰富多样,盛产柑桔、茶叶、烤烟、板栗、魔芋,脐橙、锦橙、桃叶橙和夏橙号称“峡江四秀”,尤以脐橙盛名,全县脐橙种植⾯积已达15万亩,因为规模⼤、品质好,因此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并多次获得优质⽔果⾦奖和中华名果称号。
秭归介绍词
秭归介绍词秭归,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的一个县级市,是一个充满美丽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
秭归市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被誉为“中国水上乐园”,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秭归市地处三峡大坝下游,拥有长江、乌江、神农溪等多条水系,水资源丰富。
秭归的水质清澈,水草茂盛,是观赏鱼类和垂钓的理想之地。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力量。
秭归的自然景观也是其独特之处。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神农架、白帝城、龙洞、仙女山等。
神农架是中国的一座天然保护区,被誉为“东方瑞士”,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岩石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白帝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堡,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修建的,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传说故事。
龙洞是秭归的一处天然溶洞,内部景观奇特,有丰富的钟乳石和石笋。
仙女山是秭归的一座名山,山势险峻,风光秀丽,是旅游者爬山、避暑的好去处。
秭归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其魅力所在。
秭归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这里,你可以参观到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寺庙和文物,了解到秭归的历史和文化。
秭归的传统手工艺也非常有特色,如剪纸、刺绣、陶瓷等,这些手工艺品精美绝伦,是秭归文化的瑰宝。
秭归的当地美食也是吸引人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特色的美食,如秭归鱼、秭归米酒、秭归豆腐等。
秭归鱼是秭归的特色菜品,以其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烹饪方法而闻名。
秭归米酒是秭归特产的一种白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独特的口感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秭归豆腐是一种传统的豆制品,以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秭归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
无论是欣赏壮丽的自然景色,还是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秭归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
如果你想要一次难忘的旅行,秭归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总结经过为期两周的秭归地质实习,我对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自然地理、地质特征、矿产资源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此,我对本次实习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经验。
一、自然地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三峡库区。
实习基地位于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秭归县自然地理环境优越,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
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
二、地质特征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秭归地区的岩浆岩、变质岩和地层等地质特征。
岩浆岩方面,以茅坪复式岩体和黄陵杂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变质岩方面,重点了解了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的特征。
在地层方面,我们对元古宇和古生界等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学习。
三、矿产资源秭归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部分矿产资源产地,了解了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开发利用情况。
这为我们今后从事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价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四、地质灾害秭归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如新滩滑坡、链子崖和棺材岩危岩体等。
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这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措施。
特别是新滩滑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岩滑灾害之一,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岩滑灾害的典型案例。
五、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秭归地区的地质特征、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野外调查和观测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使我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重要性,激发了我继续学习地质知识的热情。
总之,本次秭归地质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实习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秭归信息网
秭归信息网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神农架和三峡的交汇处,是三峡旅游线路上的一个重要景点。
秭归县境内风光秀丽、山水如画,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文化历史的地方。
本文将带您了解秭归县的历史沿革、自然景观、文化人文、风土人情和当地特色,让您深入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历史沿革秭归县地处长江上游三峡段,自古便是天下之要地。
在秭归县区域内,考古工作已经发现了古代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5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湘江文化遗址和楚国都城遗址。
秭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秭归县南有著名的湘江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骨器等物品,证明了该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秭归地区是楚国的重要领土,楚国在秭归地区修筑了一座大城,也就是现在秭归县城的起源。
秭归境内还留有楚国休息台、金鸡山、高寺、抽塘陵等历史遗迹。
秭归县历史文化悠久,自秦汉时期到清朝,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时代变迁,秭归县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1950年9月20日,人民政府曾设立西陵县,秭归县则是其管辖范围之一。
1958年,西陵县、秭归县撤销,设立宜都县,秭归县成为宜都县的一个区。
1989年8月,政府批准设立秭归县,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
二、自然景观秭归县地处三峡之中,自然景观独特而丰富。
自然之美从山水间领略不尽,以下是秭归县的自然景观之一部分,欢迎游客前往亲身探寻。
1. 落雁峡落雁峡位于秭归县西南部,著名的三峡大坝下游25公里处。
落雁峡景区全长15公里,最窄处仅30米,最宽处不足100米。
沿路山势雄峻,悬崖峭壁,风光壮美,如画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2. 长江大峡谷长江大峡谷横跨秭归、兴山和夷陵三地,是长江三峡中,最为宏伟壮阔的地区之一,河源形成于秭归县境内的湘江与长江,沿途高山峻岭,绝峰怪石,灵秀奇观令游人叹为观止。
3. 钟楼峡钟楼峡位于秭归县境内的湘江风景区,因山峰高耸、峡谷幽深,似钟楼而得名。
秭归县地质实习报告
秭归县地质实习报告一、前言秭归县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三峡腹地,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秭归县的地质特征,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通过实地考察、观测和分析,掌握了秭归县的地质结构、地层、岩石、构造等方面的知识,收获颇丰。
二、实习基地简介秭归县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北部,东临宜昌市,西接重庆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
实习基地设立在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毗邻三峡库区。
实习区地处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自然地理我们首先对秭归县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了了解。
秭归县地处长江三峡腹地,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秭归县的山水风光,了解了当地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
2. 岩石与地层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考察了秭归县的地层和岩石特征。
通过实地观测,我们发现秭归县的地层主要包括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
岩石类型则有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岩石的种类、颜色、结构等特征来判断其地质年代和成因。
3. 构造秭归县的构造特征是我们实习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实地考察了褶皱、断裂等构造现象,并学会了如何根据构造特征来分析地质演变过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秭归县的地质灾害遗址,了解了当地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治措施。
4. 矿产资源秭归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也对其进行了了解。
主要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矿产的种类、分布和成因来分析地质特征。
四、实习收获与总结通过一周的实习,我们对秭归县的地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和判断地质现象,提高了自己的地质素养。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地质实习对于地质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乡秭归
杜京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 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 42.3万人,汉族为主。西汉置秭归县。北魏 改置长宁县。隋复秭归县。唐置归州。后几 经变动,1914年复置秭归县。矿藏资源有煤、 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 好。
秭归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 长阳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邻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 店子 。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东南至太阳坪,与宜昌、 长阳接壤;东北至五指山,与宜昌、兴山接壤;西南至香炉 山,与巴东、长阳县接壤;西北至羊角尖,与巴东、兴山接 壤。东西最大距离66.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60.6千米。 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 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出 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 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 形。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 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 点)。
秭归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王昭君就出 生在这里,还有革命烈士夏明翰,著名铁路工程师杜镇远也出生在秭归。 秭归是端午习俗及龙舟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秭归人民为纪念屈原 形成了独特的岁时节令习俗,即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秭归端午民俗形成于先秦、发 展于汉末魏晋、兴盛于唐,一直保持到当代。所包含的礼俗及文化元素 十分丰富。主要有:祭奠屈原,在五月初五,众人聚集屈原庙或岸边, 设祭坛,拜祭屈原;游江招魂,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龙舟游江,唱 《游江》,呼唤屈子魂归;龙舟竞渡,各异龙舟争相前进,场面十分壮 观,成为融民族性、竞争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骚坛诗会, 自明代起,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由读过私塾的农民自发组织,每逢 端午便聚于屈原庙吟诵楚辞、或相互诗词唱和,欢度端午并纪念屈原。 端午习俗还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蒿菖蒲、扎香袋(包)、食盐蛋、 稻场娱乐等。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秭归地理环境介绍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属于宜昌市辖区。
它位于巴山腹地,北接神农架,南濒长江,地理位置优越。
秭归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秭归地势起伏,山地占据了县域的大部分面积。
境内山脉纵横交错,其中以巴山为主。
巴山海拔高度较大,有许多山峰超过1000米,最高峰达到了2105米。
这些高山给秭归带来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如峡谷、峰林和溶洞等。
秭归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江——黄柏河,它穿越秭归县境,形成了幽静的峡谷风光。
秭归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秭归县的自然植被多样丰富。
山脉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很高。
这些森林不仅为秭归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保护了土壤和水源,维护了生态平衡。
秭归县地处长江中游,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长江在秭归县形成了宽阔的河谷,河谷地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农田分布广泛,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还有许多果树和蔬菜。
秭归的农产品质量优良,被誉为宜昌的“粮仓”。
秭归县境内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里有石灰岩、石英砂、铁矿石等矿藏。
石灰岩资源丰富,被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
铁矿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为当地的钢铁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秭归县的地理环境也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秭归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
乘船游览长江,欣赏秭归的美景,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
此外,秭归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如神农架、太子山、伍家岭等,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秭归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它的山脉、河流、森林和农田共同构成了秭归独特的自然风光。
这里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农业和矿产资源。
秭归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经济和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湖北省秭归县标的介绍(新)
一、秭归县区位秭归县项目标的介绍二、秭归交通区位图三、秭归县城市简介 1、概况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
面积 2427 平方千米,人口 42.3 万人,汉族为主。
西汉置秭归县。
北魏改置长宁县。
隋复秭归县。
唐置归州。
后几经变动,1914 年复置秭归县。
矿藏资源有煤、铁、 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
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秭归脐橙远销海外。
2、交通交通四通八达。
通过移民迁建、扶贫等工程建设,秭归水陆交通发达、纵横交错。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2000 多 公里,有 7 条出境公路通达全国各地。
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县境 64 公里,三峡水库蓄水发电后,秭归县城将成为渝 东鄂西的交通“咽喉”和物资集散地。
长江航运便利,已建成的三峡翻坝高速、正在建设三峡翻坝物流园与拟建设的翻 坝铁路将构成三峡翻坝水、陆、铁转运体系,有效缓解长江航运过坝能力。
3、经济秭归县 2013 年上半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一是生产总值达到 48 亿元,增长 13%。
二是完成地方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 3.3 亿元,增长 28.16%,高全市平均增速 3.7 个百分点。
三是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0.5 亿元,增长 34.6%,高全市平均增速 3.1 个百分点,增幅位居九县市第二位。
四是实现工业增加值 12.88 亿元,增长 14.9%, 高全市平均增速 1.5 个百分点。
五是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36 亿元,增长 15.2%,高全市平均增速 0.6 个百分 点。
2014 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四个特点,即:第二产业投资持续大幅增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5.80 亿元,同比增长 161.08%;民营企业投资持续走高,完成投资 25.21 亿元,占全县的 62.65%;中小项目仍然是中 坚力量,全县 147 个中小项目完成投资 21.03 亿元,占总额的 52.26%;房地产投资趋于平稳,与去年的 90%以上 的高位增长相比,今年的增速为 40.3%,虽然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小,但表明我县房地产投资结构渐趋合理。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优秀7篇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优秀7篇地质实习报告篇一1序言1.1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1.1.1交通位置工区为四川江油市马角镇,距江油市57km,距成都市214km。
马角坝地区交通方便,宝成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该区,国道108线从东南缘穿过,北经广元出川,南经江油、绵阳可达成都。
区内有公路,北通雁门坝,西至澄水,南达文胜等乡镇。
山区有矿山公路和山间大道通行。
附马角坝交通位置图1-11.1.2自然地理马角坝地区位于龙门山系的'前山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中山区,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区,海拔1000m。
工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马角镇海拔640m,切割一般为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工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
山间有马角坝、魏家坝等河谷平原。
工区河流属涪江水系,马角坝河自北向南流经工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水流量多,冬天减少,属于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点。
工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
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
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气温4-7o,夏天25o左右。
最低气温-3o,最高气温34.5o。
10月份降雨量74ml,气温8-25o,11月份降雨量25ml,气温2-21o。
1.1.3经济地理马角镇面积146.56km2,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1万。
农业耕地1.18万亩,播种面积2.22万亩。
主要出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蔬菜,年产粮食5300吨,农业总产值791万元。
马角镇以核桃、木耳、黄花为特色农产品。
马角镇有省、市属工矿企业和乡镇企业230多个,其中以水泥厂为主,还有锅厂、钢铁厂、磷肥厂、电石厂、砂厂等,工业总产值1.35亿元。
其中双马矿山是区内最大的企业,年产水泥100多万吨,双马水泥是四川的名牌产品。
马角镇污染严重,污染源主要来自水泥生产。
1.2地质研究简史龙门山区地质调查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
1.地理位置:秭归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美食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
2.屈原故里: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
屈原故里是观三峡大坝、览高峡平湖的最佳区位,同时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
屈原祠是该国家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内涵:秭归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至今已有3200年的文字史。
这里诞生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走出了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孕育了革命先驱夏明翰。
秭归文化灿烂,举世闻名的屈原文化、引人注目的移民文化、丰富多彩的峡江文化以及独特的巴楚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秭归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山、水、峡、坝于一体,形成了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三人”冠绝天下的旅游线路,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屈乡文化交相辉映。
总的来说,秭归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不仅有深厚的屈原文化,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1、行政区划与交通位置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跨东经110018′~11100′,北纬30038′~31011′,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背靠兴山,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6.1km。
南北最大纵距60.6km,西端牛口距三峡大坝仅58km,国土面积2427km²。
全县人口41万,现辖12个镇、乡,即:茅坪、归州、屈原、沙镇溪、两河口、郭家坝、杨林桥等7镇,水田坝、泄滩、梅家河、磨坪、周坪等5乡,县内交通比较便利,沿江两岸集镇较多,黄金水道沟通川汉宁沪,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公路交通以宜秭公路、移民复建的秭兴公路、风茅公路、沿江公路为干线,乡镇及村级公路为支脉,基本形成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络。
2、气象与水文2.1气象秭归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mm。
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mm。
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高,逐渐增多,一般年降雨量950~1590mm。
降雨日数与降雨量分布基本一致,大部分地区为l20~159天,个别高山地区达200天以上。
降雨主要集中在4~1 0月,月平均降雨量l50~457.6mm,多暴雨,最大日降雨量358.0mm;日降雨拿达50~100mm的暴雨4~10月均有发生,l00mm以上的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年平均频次3~4次。
2.2水文秭归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育,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流长64km²;流量丰沛,多年平均流量l4300m³/S,水位变幅巨大,达40m左右。
县境溪流网布,l35条常流溪汇入茅坪河、九畹溪、龙马溪、香溪河、童庄河、归州河、青干河及泄滩河等8条支流,呈交错排列,构成树枝状水文网。
总流长247.8km,流域面积1952.5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80.4%;区内最大的支流为香溪河,其次为青干河、归州河、九畹溪。
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1、行政区划与交通位置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跨东经110018′~11100′,北纬30038′~31011′,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背靠兴山,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6.1km。
南北最大纵距60.6km,西端牛口距三峡大坝仅58km,国土面积2427km²。
全县人口41万,现辖12个镇、乡,即:茅坪、归州、屈原、沙镇溪、两河口、郭家坝、杨林桥等7镇,水田坝、泄滩、梅家河、磨坪、周坪等5乡,县内交通比较便利,沿江两岸集镇较多,黄金水道沟通川汉宁沪,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公路交通以宜秭公路、移民复建的秭兴公路、风茅公路、沿江公路为干线,乡镇及村级公路为支脉,基本形成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络。
2、气象与水文2.1气象秭归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mm。
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mm。
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高,逐渐增多,一般年降雨量950~1590mm。
降雨日数与降雨量分布基本一致,大部分地区为l20~159天,个别高山地区达200天以上。
降雨主要集中在4~1 0月,月平均降雨量l50~457.6mm,多暴雨,最大日降雨量358.0mm;日降雨拿达50~100mm的暴雨4~10月均有发生,l00mm以上的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年平均频次3~4次。
2.2水文秭归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育,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流长64km²;流量丰沛,多年平均流量l4300m³/S,水位变幅巨大,达40m左右。
县境溪流网布,l35条常流溪汇入茅坪河、九畹溪、龙马溪、香溪河、童庄河、归州河、青干河及泄滩河等8条支流,呈交错排列,构成树枝状水文网。
总流长247.8km,流域面积1952.5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80.4%;区内最大的支流为香溪河,其次为青干河、归州河、九畹溪。
秭归
秭归[zǐ guī]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
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汉族为主。
西汉置秭归县。
北魏改置长宁县。
隋复秭归县。
唐置归州。
后几经变动,1914年复置秭归县。
矿藏资源有煤、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
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秭归脐橙远销海外。
地理位置: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
东与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
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东西相距66.1公里,南北相距60.6公里。
[1]气候特征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
地处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属鄂西南山区。
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5723.6℃,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5℃,年无霜期为306天,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2%,年日照时数1631.5小时,是湖北著名的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
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平均增温0.3—1.3℃,夏季平均降温0.9—1.2℃,气候条件将更有利于脐橙生产气候特征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
地处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属鄂西南山区。
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5723.6℃,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5℃,年无霜期为306天,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2%,年日照时数1631.5小时,是湖北著名的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
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平均增温0.3—1.3℃,夏季平均降温0.9—1.2℃,气候条件将更有利于脐橙生产。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
屈原故里秭归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屈原故里而闻名。
秭归县地处长江中游,自古以来就是江汉平原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也是楚国的忠臣。
他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由于楚国内斗和外敌入侵的原因,他被谗言所害,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忠诚精神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秭归县作为屈原的故乡,保存了许多与他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县城中心的屈原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屈原的生平事迹、诗文及相关文物,向游客展示了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
此外,秭归县还有许多与屈原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景点。
每年的端午节,在秭归举行盛大的屈原文化节,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游客还可以参观屈原祠、屈原故居等景点,了解更多关于屈原的历史和传说。
屈原故里秭归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秭归县位于长江和三峡的交汇处,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乌杨山、龙缸潭、鸳鸯溪等。
这些景点融合了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总之,屈原故里秭归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以屈
原文化和自然景观而著名。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屈原的忠诚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秭归实习区地质简介---自然地理及大地构造位置---地层
宝塔组(O3b)
见于西陵峡路线,灰色中厚层紫红色或黄色白云质
灰岩、瘤状灰岩(网状泥灰岩),地层中震旦角石
可用作观赏收藏。
五峰组(O3w)
见于西陵峡路线,一套黑色的页岩夹薄该组的观音桥段。
主要内容
一、太古宇-中新元古界地层 二、南华系与震旦系地层 三、寒武系地层 四、奥陶系地层 五、志留系地层 六、泥盆系地层 七、二叠系地层
主要内容
一、自然地理 二、大地构造位置
二、大地构造位置
实习区位于黄陵背斜之南缘, 位居扬子地块鄂黔台褶带与四川台向斜两个二级构造单元 的分界过渡地段,---鄂黔台褶带之黄陵穹窿中。
扬子板块
杨子地块构造分区图
四川台向斜 实习区 鄂黔台褶带
• 知识点2:
•
•
地层
主要内容
一、太古宇-中新元古界地层 二、南华系与震旦系地层 三、寒武系地层 四、奥陶系地层 五、志留系地层 六、泥盆系地层 七、二叠系地层
水井沱组( Є2s) • 见于滚石坳教学路线,碳质粉砂质泥页岩夹硅质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透镜体(锅底灰岩),含页 岩气。
水井沱组
岩家河组
天河板( Є2t)组
• 见于长阳教学路线,浅灰色薄层含泥质条带灰岩
石龙洞组( Є2sl)
• 中厚层白云岩。
覃家庙组( Є3q)
薄层白云岩。
∈3q ∈2sl
∈2q
震旦系和南华系地层表
• 页岩气的勘察:
• 2014年,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实施的秭地1井首次在 湖北秭归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牛蹄塘组)和下 震旦统陡山沱组获得明显的页岩气显示,2015年 实施的秭地2井在两个目标层取得重大页岩气发现, 由此拉开了该区页岩气勘查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实习区概况
第一节秭归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三峡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城茅坪镇,实习区范围主要位于包括了秭归县境内、另有一小部分位于宜昌夷陵区。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位于新县城茅坪镇下游仅1公里。
全县辖7镇5乡,分别为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沙镇溪镇、两河口镇、郭家坝镇、杨林桥镇,以及水田坝乡、泄滩乡、磨坪乡、梅家河乡、周坪乡。
全县目前共有202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1182个村民小组、43个居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53亿元,比2002年增长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23亿元、8.69亿元和8.61亿元。
秭归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新县城于1992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1998年9月28日正式建成,距离三峡大坝1公里,是三峡库区13个县市中最先整体搬迁的县城。
秭归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为全国重点产煤县、湖北省重点产金县,铁矿的总储量达1.39亿吨,硅石储量达亿吨以上,石灰石遍地都是。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火电装机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8亿度。
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近些年,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和市场农业,全
县基本形成了高山烤烟和反季节蔬
菜、中山茶叶和板栗、低山柑桔的
农业生产基地格局,高效经济林面
积达28万亩。
农特资源丰富多样,
盛产柑桔、茶叶、烤烟、板栗、魔
芋,脐橙、锦橙、桃叶橙和夏橙号
称“峡江四秀”,尤以脐橙盛名,全
县脐橙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因为
规模大、品质好,因此被国家农业
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并多次
获得优质水果金奖和中华名果称
号。
图1秭归县行政区划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三峡工程
兴建以来,秭归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
农业产业建设成效明显,工业骨架基本形成,旅游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秭归于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长江经济开放区”,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2001年被湖北省评为优秀旅游县,2002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县城”,同年获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现在秭归人民正
为实现“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节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自然地理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
地
理坐标为东经110︒18'至111︒0',北纬30︒38'至31º11'。
秭归东与宜昌市夷陵区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的榔坪、贺家坪接壤,
西邻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
东南至太阳坪,与宜昌、
长阳接壤;东北至五指山,与宜昌、兴山接壤;西南至香炉山,与巴东、长阳县接壤;西北
至羊角尖,与巴东、兴山接壤。
县境东起茅坪镇河口,西至磨坪乡凉风台,东西最大距离66.1公里;南起杨林桥镇向
王山,北至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南北最大距离60.6公里。
长江流经巴东县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公里,于茅坪河口出境。
长江由西向东
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
全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其中高山区为728.1平方公里,占30%,半高山区1332.4
平方公里,占54.9%,低山区为66.5平方公里,占15.1%。
整体呈“八山半水一分半田”的
格局。
秭归地处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川东褶皱与鄂西山地在此会合,境
内山脉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地形起伏,层峦叠嶂。
整个地势四面高、中间低,大致呈盆地
地形,盆地边缘整体为西南高、东北低。
全县最高峰为云台荒,海拔2057米,最低点位于茅坪河口,海拔仅有40米。
平均海拔
800米。
秭归山多峰高,有五指山、马营山、天兴山、梨子山、凉风山、香炉山、向王山等7
条主要山脉。
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有128座,其中1000米以上的有87座,2000米以上
也有两座。
县域各边界均较高,其中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
米,西部边境凉风台海拔1700米,北部边境懒板凳垭海拔1645米。
地势较低部分为中部的长江
归州城(屈原镇)西的吒溪河口
海拔57米,香溪河口海拔56米,
在茅坪镇附近,长江河床已经下
切至海平面以下。
二、气候
秭归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因受秦岭与鄂西山地
屏护,气候比较温和,是湖北著名的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
同时由于县内受地势
和海拔高差的影响,气候类型垂直变化明显。
据统计,县内年平均气温17.9℃,一月平均 6.4℃ ,极端最低气温-8.9℃(1977年1月30日)。
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42℃(1959年7月12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2.5℃。
日均气温一般都在0℃ 以上。
5℃以上持续期:低山区 331 天,半高山区 267 天,高山区 212 天。
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平均增温0.3-1.3度,夏季平均降温0.9—1.2度,气候条件更为温和。
秭归平均年降水量1006.8毫米(根据归州站1959
-1990资料)。
年极端最大降水量1590毫米(1963
年,归州站),年极端最小降水量733毫米(1966
年,归州站)。
日最大降水量358毫米(1975年8
月9日,归州站)。
区内降水受地形影响较大,海拔100米以下平
均年降水量947.6毫米,800米以上1143.4毫米,
1500米以上1865.2毫米,1800米以上1904.3毫米。
春季降水量占27.1%,夏季占43.1%,秋季占
23.7%,冬季仅有6.1%。
秭归旱灾多发,有“十年九旱”之称。
重旱区
集中在秭归西部沿江河谷地区。
秭归年平均无霜期为260天,平均12月18日为初霜日,次年2月13日为终霜日。
其中低山、
河谷地区为270至310天,半高山区为240至270天,高山区多在240天以下。
秭归年均降雪天数为3.9天,12月20日为初雪日,次年3月2日为终雪日。
年均风速1.2米/秒,多偏南风,次为偏北风。
全县年均日照时数1619.6小时,夏多冬少。
日平均日照时数低山区为4.4小时,半高山
3.5小时,高山区
4.1小时。
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2%。
三、水文
秭归县属长江流域,境内河流多为长江一级
支流,另有部分为长江支流清江的支流。
长江为县内主要河流,由巴东县破水峡入境,
于茅坪河口出境,境内流长64公里。
三斗坪坝址
长江多年平均流量为4510亿立方米。
秭归县年平均径流深度为821.5mm 。
县内支流水系发育,溪流网布,135条小溪汇成8条水系注入长江,长江南岸自西向东为青干
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北岸自西向东为泄滩河、吒溪河、香溪河、龙马溪(见图1),总流域面积1952.5平方公里,境内流长247.8公里,河网干流密度(指八大水系干流,不含长江和135条支流小溪)为0.1公里/平方公里。
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18.37亿立方米。
由于本区山高水急,水能蕴藏丰富。
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7.2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为6.06万千瓦。
县内喀斯特发育,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伏流、岩石裂隙水37处,总流量8.57亿立方米。
图 2宜昌市平均降水量等值线 (据王华贤,2000) 图 3宜昌市多年平均蒸发量等值线 (据王华贤,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