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设计—立体构成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教学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立足于对立体造型可能性的探索,而完全不考虑造型的功能等因素.旨在讨论、研究立体造型的原理、规律和构造训练。立体构成的学习、训练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完善现代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某些立体造型设计的内容做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立体构成在各类设计中的运用,加强认识立体构成学习的重要性。
纸是立体构成中很好的面材料。由于纸具有可塑性好,易定形,切割方便等物理特性;同时,纸材料又具有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对加工工具要求简单的特点。在立体构成中,纸是最简便.最基本的材料,也是使用机会最多的材料。各种卡纸、手工纸.艺术纸和铜版纸都是立体构成中常常使用的纸张。
用纸材料做立体造型加工方便、简捷,通常的加工方法是:
立体构成过程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作用
3.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第五章立体构成设计

第五章立体构成设计

二、造型方法
将各种材料按照点、线、面、块分类,然后再进行加工制作,具体选择哪一 种造型方法,要根据所需材料的最终使用目的来确定。
1. 解构与破坏
解构与破坏是指对原型材料进行初加工,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审美行为对材料进行 的解构、破坏,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又称“减法创造”或“减形加工”。具体包 括:切割、破坏、撕扯、剪口、挖孔、刮锉、刨削、拆卸、残缺等。
二、立体构成的学习目的与任务
立体构成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学习立体构成的 目的在于培养造型感觉、启发设计思维、树立空间意识。在空间中,把具有三维的 形态要素,按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拼装、构造,从而创造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 有一定美感的,全新三维形态的过程。
立体构成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形态的本质和造型的逻辑结构,揭示立体造型的 基本规律。通过对立体构成的研究,可以了解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提高对立体设 计中美的形式规律的认识,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 材料
人类造物离不开材料,而设计是人类造物的活动。正是材料的发现、发明和 使用才使人类与自然相融合。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对材料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既是 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又是对人类自身的完善和提升的过程。不同材料具有不同 的性能特性,同样,产品因材料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肌理,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效 果及心理感受,不同的材料加工工艺和成型工艺,也会改变产品的形态及使用方式。
2. 组合与重建
组合与重建是指将简单形体破坏、拆散后的材料重新组接,创造一个新的整体的形 态造型,又称“加法创造”或“增形加工”。具体包括:拼贴、堆积、叠合、贯穿、捆 扎、钉接、链接等。
3. 扭曲与变形
扭曲与变形是指将规则的实体造型或原材料进行扭曲、异化变形处理,使单调冷漠 的形体变成复杂生动的形态,使平面形态变为曲面形态、凹凸面的形态,使立体造型富 有变化,又称“变形加工”。 具体包括:块状变形、骨架变形、伸缩变形、转折变形、 省略变形、自由变形等变形方法。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 构成主义走向抽象和表现力来自材料的言语,以及对技 术的信念和乌托邦思想,舍却主题内容,把绘画从文学 趣味和幻觉艺术中解放了出来,强调材料与形式,以非 具象的几何学形态和铁板、玻璃、树脂等工业材料为素 材,创作和发表了用新的量感、概念构成立体造型的作 品,把注意力集中于画面的材料和真实的结构——即色 彩、质感、结构和材料本身,从而展开了影响深远的造 型运动,对西欧各地的前卫艺术运动以巨大影响,他们 的造型倾向得以世界性的发展。
二立体形态一形态的分类二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三材料与形式四材料与工艺五材料与力象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视觉化视觉化纯粹形态纯粹形态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1组合因素?造型要素形状色彩肌理?条件因素数量方位光线动静?纬度因素点线面体空间?2物理因素?材料类别纸张木材金属塑料土其他?材料属性强度重量质感?加工手段折切塑烧割粘接焊接嵌合等?3心理因素?生气情感运动机能构造?立体构成的实践要求把视觉的形态要素物化成材料要求把视觉的运动物化为组合形式
形的简化逐渐成为普遍的手法,抽象
特别是几何形式手法成为获得认同的视觉
语言,“结构”成为艺术家与设计家都喜
欢使用与实验的名词。
荷兰风格派
1917年~1931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主要代表:杜斯伯格 蒙德里安 里特维尔德 主要观点: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等所有平
(四)材料与工艺
• 加工方式(爆裂、折断、划痕、刺穿、打磨、 弯曲、冲压、切削、塑造——对应的心理感觉 与视觉质感)。
• 组合方式(叠加、贯穿、重复、包容、交叉 等)。
• 将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材料通过节点 联结成型。节点的构造有三种:滑节点靠自重 和摩擦相互连接,可以在水平方向滑动或滚动; 铰节点像铰链一样可以绕节点改变方向但不能 移动;刚节点完全固定。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立体构成设计是一种以立体形式设计物品或空间的艺术和设计形式。

它涉及到三维空间的探索和利用,使得设计作品可以在各个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魅力。

立体构成设计不仅可以运用在建筑、家具、雕塑等实际物体的设计上,也可以应用在平面设计、装饰艺术、艺术表现等各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立体构成设计需要考虑到形状、结构、材料、光影效果等因素,以达到设计的完美效果。

下面将详细总结立体构成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形体构成1. 形状形状是立体构成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之一,不同的形状组合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和效果。

常见的形状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等。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形状来构成作品,以达到设计的目的。

2. 空间关系立体构成设计中,空间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物体的位置、方向、大小等因素,以使得作品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出合理、协调的关系。

空间关系的合理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3. 比例比例是立体构成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物体的比例关系,以使得作品在视觉上显得协调、和谐。

不同的比例关系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效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比例的选择和运用。

4. 体积体积是立体构成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物体所占据的三维空间。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作品的体积大小,以使得作品在空间中呈现出适当的形态和比例。

体积的大小、形状和分布会直接影响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

5. 结构结构在立体构成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需要考虑作品的材料、支撑结构、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作品在实际中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作品的实用性和持久性,使得作品更具设计价值。

二、材料选择1. 材料种类在立体构成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感、颜色、质地等方面。

常见的材料包括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等。

2024版立体构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版立体构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果。
节奏与韵律
旋转韵律
元素围绕某点或轴线旋转变化,形成 螺旋状或圆形的视觉效果。
波动韵律
元素呈现波动状的变化,如正弦波、方 波等形态的变化。
04 立体构成的创意思维方 法
头脑风暴法
• 定义: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通过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产生大量新的想法和方 案。
头脑风暴法
实施步骤 明确主题和目标
景观小品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设计出具有艺术感和实用性的景观小品,如 花坛、雕塑、喷泉等。
空间布局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的空间布局原则,合理规划景观元素 的位置和比例,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产品设计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运 用立体构成原理,设计 出符合人体工学且具有 美感的工业产品,如家 具、家电等。
组建多元化团队
头脑风暴法
创造轻松氛围,鼓励自由发言 记录并整理所有想法
注意事项
头脑风暴法
避免批评和否定他人 的想法
重视数量,以量变促 进质变
鼓励提出大胆、新颖 的想法
形态分析法
• 定义:形态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通过对事物 形态的分解、组合和变化,产生新的设计方案。
形态分析法
实施步骤 确定基本形态
包装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 设计出独特且富有吸引 力的包装造型,提升产 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 力。
玩具设计
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设 计出有趣且富有创意的 玩具造型,增加玩具的 趣味性和互动性。
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展台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设计出独特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展 台造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陈列设计 在展示空间中,运用立体构成的原理,合理规划展品的陈 列方式和空间布局,营造出舒适且具有艺术感的展示环境。

立体构成设计的目的与原理

立体构成设计的目的与原理

立体构成设计的目的与原理立体构成设计是一种通过使用形状、空间和材料等元素,创造出具有艺术和实用价值的三维物体的过程。

它在建筑、工业设计、艺术和室内设计等领域广泛应用。

立体构成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为物体赋予美感和情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目的和原理。

立体构成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满足物体的功能需求。

无论是建筑物、家具、汽车还是其他产品,都需要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物体的功能定位,例如,对于建筑来说,需要考虑其功能性布局、使用流程和空间活动等因素;对于家具来说,需要考虑其实用性、人体工学和储存空间等因素。

通过满足这些功能需求,立体构成设计才能实现物体的实用性。

立体构成设计的目的之二是为物体赋予美感。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主题,而立体构成设计能够通过形状、空间和材料等元素的组合方式,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物体。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物体的整体比例、形状之间的关系、材料的质感和颜色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构造和有序的布局,使物体呈现出和谐、平衡、动感等美学特征,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立体构成设计的目的之三是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人类情感的表达和信息的传递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而立体构成设计则可以通过形状、空间和材料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物体的形状、姿态、色彩等来表达情感,例如,利用曲线和流线型的形状来表达柔和、优雅的情感;而利用尖锐和棱角的形状来表达精确、锐利的情感。

同时,通过物体的布局、组合和变化等方式,将特定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例如,通过几何形状的设计来强调力量和稳定性的信息。

立体构成设计的原理包括形状、空间和材料等方面。

形状是立体构成设计的基础,它包括线条、曲线、曲面、体积等,通过形状的变化和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

空间是立体构成设计的重要元素,它包括正立体、负立体和中空等,通过空间的布局和组织,可以创造出物体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材料是立体构成设计的实践基础,它包括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可以赋予物体不同的质感和触感。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第四部分 立体构成一、概 述1-1 构 成·构成(construction)是一个近代发展起来的造型概念,是造型活动的重要方式。

·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于20世纪初。

其三个重要的源头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中心的设计运动。

(构成发源于造型艺术运动的构成主义,并在包豪斯时期被确立为设计学科基础。

由于激进的艺术流派的青年画家和雕塑家的影响,使设计开始摒弃附加的装饰,更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态美,讲求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搭配,发挥了灵活多样的构成设计方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观点。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本追求更大的利润而极力鼓动对产品的更新,更是刺激了简洁新颖的产品形态的发展。

在国内,构成学科于80年代形成初步规模,它不但成为了设计学科的基础,甚至已成为生活中的审美基础中的一部分。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设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与设计运动。

但是由于当时政治因素干扰,构成主义运动没有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一批构成主义、前卫艺术的探索者离开俄国前往西方,将俄国的构成主义传入西方,对艺术和设计新形势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荷兰的“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8年—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集体。

发起人和组织者是《风格》杂志的编辑杜斯伯格,这本杂志也是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

“风格派”的设计特点是高度理性,它的思想和形式都是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

·1919年,德国创建“包豪斯”学院,建筑设计家格罗佩斯院长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教育口号、并在“包豪斯”学院最早设立了以“构成”为基础的课程。

包豪斯为加强现代设计理论基础及介绍综合性的美学思想,于1925年开始编辑出版了“包豪斯”丛书,传播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以及新的设计教育计划和方法。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基础
第一节
立体的本质
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可视可触的 的立体世界。世界万物,都是以立体的形态出现在 这个三维的空间里。这些立体的形态基本上可以归 为两类: 一类是实体,产生体积感。如石头、木材。 另一类是虚体,产生着空间感。如建筑内部、器皿 内部。 由于立体是通过人脑获得实际的形态意义。因此,人的思维 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三维设计者应该具有能够在头脑中清晰地想 象到整个形体在各个方向转动的不同形状的能力。而不应该把它 要掌握的形象局限于一两个形状,应该尽量地观察到物体的高度 变化、空间的流动、物体的密度和各种材料的性能。
二、空间感 (一)空间与场力:我们常把空间分成物 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大类。物理空间为实体所 限定;心理空间却有益于艺术性的发挥。所谓 心理空间是形体内力的运动。它随着空间变化 会产生能量,其范围可以用“场”来表述,立体 造型通过“场”来表现能量,在视觉造型活动中 必须要提高艺术性,更深的打动视知觉就必须 扩大形态的心理空间,扩大它的控制场和场力 的强度。 (二)空间感的表现: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感是通过凸凹的形式 来表现。主要是利用视觉经验,造成进深感,诱发思维想象。 1透视渐变:由于近大远小的视觉经验,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透视 方法,来强化空间的进深感。如欧洲的一些教堂,常利用这种 错觉来强化教堂的空间深度。 2遮挡方法:物体的前后关系往往表现为前一物体部分挡住后一 物体。在二维空间平面上强化进深时,要有意识的制造立体形 态的遮挡,用由宽到窄、由粗到细,引导视线向深处延伸的效果。
(二)材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1从材料的形态方面看 点材具有活泼、跳跃的感觉; 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能在空间产生轻盈、锐利和 运动感;面材的表面有扩张感、充实感;侧面有轻 快感和空间感;块材是有长、宽、高的三维实体, 能给人以量感。 2从材料的质地、肌理方面看 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 效果和心理感受。同样是面材,金属板让人感觉冰冷、坚硬; 玻璃板让人觉得透明、易脆;木板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塑 料板让人感觉到柔韧、时髦。表面光洁而细腻的肌理让人觉 得华丽、薄脆;表面平滑无光的肌理给人以含蓄、安宁的感 觉;表面粗糙有光的肌理让人觉得沉重、生动;表面粗糙无 光的肌理,给人感觉朴实、厚重。

产品创意设计06-立体构成

产品创意设计06-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第一节
概论
3、有光影 在立体的构成中,除了立体本身的形体外,还应考虑到它们在一定 光源环境中产生的阴影效果,阴影利用得好,能使整个立体造型的 明暗关系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加强烈 4、 “四次元”性( “四维”性) “四次元”性是在三次元空间中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因 为立体的造型,特别是大体积的造型(纪念碑、建筑等),在一个 固定的视点上是看不到全貌的,况且在每个视点上看到的立体景观 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必须移动视点,即你需要边走边看,才能看到 其全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在你眼前展现着不同的景观。如果 是观赏建筑物,你在看完了整个外观后,肯定还将从外面进里面, 看看室内装饰、房间布局等等,有的形体自身为可动的,即能在一 定时间和空间、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变化位置或形态。因此,当一件 立体造型在向你展示全貌时,已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我们称 这种时空关系为立体的“四次元”性。
立体构成
第三节
立体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
2、立体构成训练中的常用材料 在立体构成训练中,制作者可根据现有的物质条件和加工 条件 ,选择最能表现构成内容的理想材料。常用的材料有: 粒材--小塑料球、皮球、玻璃球、小木块、卵石、敲打或切 碎而成的各类粒材。 线材--铁线、塑料皮导线、塑料管、吸管、木条、竹子、麻 绳、棉线绳、鱼网线、琴弦、金属链、车条、电镀金属管等。 板材--木块、石膏块、苯板、发泡水泥砖、粘土、石块、砖 块、树根结、毛线球、皮球、鹅卵石以及用板材做的中空块体 等。 除以上介绍的材料范围外,每位制作者随时随处都可能发 现更适合自己创意作品的新材料。
产品创意设计
第六讲
立体构成
概论 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立体的构成要素
立体构成
第一节
概论

立体构成ppt完整版

立体构成ppt完整版
选择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材料,降低立体构成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节能减排
在立体构成的设计、制作、使用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设计理念
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立体构成的始终,倡导简约、实用、 美观的设计风格。
跨界合作与创新实践
1 2 3
跨学科合作
立体构成需要与建筑学、艺术学、机械工程等多 个学科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动立体构成的创新 发展。
形态与空间的关系
形态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立体构成中,形态的 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空间感的塑造,而空间的大小和虚实也会反 作用于形态的表现。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形态和空间 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03 立体构成的创作原则
功能性原则
01
02
03
满足使用需求
立体构成应首先满足其使 用功能,确保作品的实用 性。
美观度。
最终呈现与效果评估
最终呈现
将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展示,配以文字说明 和效果图等辅助材料。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设计 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效果评估
从形态、结构、材料、色彩等方面对模型进 行全面评估,分析其优缺点。
推广应用
将优秀的立体构成作品进行推广应用,促进 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创新实践平台 建立立体构成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设计师、艺 术家、工程师等共同参与,推动立体构成的实践 创新。
跨界合作模式
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如产学研合作、众创空 间等,为立体构成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人工智能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01
智能化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立体构成的智能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构成设计立体构成-精品

构成设计立体构成-精品
立体构成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柱体棱线加工
立体构成
柱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柱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柱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柱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之三---单体集聚结构 集聚构成是用单体的立体造型,按照作者意念灵活地组合在一起, 构成一种带有独立性、存在的造型。这种作品具有设计的性质,其 造型一般都尽可能求得完整,并可表达某种意图。这属于综合能力 的训练,初级阶段只作欣赏。 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之四---仿生结构 仿生结构是运用面材加工,表现自然界多种物象的一种构成。表现 难度很大。这些作品都需要我们去追求和探索,发掘各种艺术手段, 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表现能力。初级阶段只作欣赏。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二)综合构成之一---线材构成 线材,是以长度为特征的型材。线材构成分为软质 线材和硬质线材。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化纤等软线、铁、铜、 铝丝等金属线材。 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其它金属等条材。 线材构成的特点;其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 的功能,它可以通过线群的积聚,表现出面的效果, 再运用各种面加以包围,形成一定封闭式的空间立 体造型。线材构成必须借助于框架支撑。通常可采 取木框架、金属框架、或其它能支撑作用的材质作 框架。

立体构成几何结构设计理念

立体构成几何结构设计理念

立体构成几何结构设计理念立体构成是一种在设计中广泛应用的构图方法,通过巧妙的组合和排列三维形状,创造出有趣、有层次的设计效果。

立体构成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对几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旨在通过形状、重复、对比等元素来达到平衡、稳定和统一的效果。

立体构成的设计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 形状:立体构成强调不同形状之间的组合和融合,可以通过不同大小、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形状来创建多样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将圆形与方形结合,在设计中形成有趣的对比和平衡。

2. 重复:重复是立体构成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反复使用,可以营造出统一和连贯的效果。

例如,可以将相同的三角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创造出层次感且具有动感的设计效果。

3. 对比:对比是立体构成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对比形状、颜色、大小等要素,可以在设计中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可以将大的正方形与小的圆形相互配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4. 平衡:平衡是立体构成的重要考虑因素,它指的是在设计中通过形状、大小、位置等要素的合理组合来达到整体稳定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将不同形状的元素分别放置在空间的不同区域,形成视觉上的平衡感。

5. 空间感:立体构成强调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三维空间,通过正确的透视和尺度关系来营造出立体感。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放置不同大小的立方体,营造出明确的前后关系和深度感。

总之,立体构成是一种能够创造出独特而有趣的视觉效果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形状、重复、对比、平衡和空间感的合理运用,可以创造出有层次、有平衡和有动感的几何结构设计。

无论是在建筑设计、产品造型还是平面设计等领域,立体构成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作品。

《室内设计构成》课件——立体构成

《室内设计构成》课件——立体构成

材料
肌理感 空间感 材质感 工艺手段
立体构成-简介
05
Enter title
课程小结
五、课程小结
轮廓的不固定性
没有固定不变的轮廓线; 视觉点哪里就是轮廓线。
光线的利用
光可以使造型产生凹凸不平的 量块变化;
照射角度不同,体量不同。
是触觉艺术
是空间的“实在”
触觉艺术
符合物理规律
材料”是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肌理感、空间感、材质感及工
平面构成的相关概念
金属
缺点
热胀冷缩明显 价格不便宜
可被酸性物质腐蚀 加工不易
立体构成-简介
立体形态材料的加工工艺
将各种材料按线、面、块分类,然后进行加工制作。其造型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
破坏与解构
组合和重建
变形和扭曲
立体构成-简介
立体形态材料的加工工艺
破坏 与 解构
切割 破坏
劈凿
挖孔
刮锉
刨削
拆卸
材料的特性
分别讲解木材、石材、纸材质 的特征
以及上述材质的缺陷
立体形态材料的加工工艺
讲解线、面、块的加工工艺的类型
讲解各加工工艺的详细工艺手段
立体构成-简介
立体构成的特点
目 录 CONTENTS
01 轮廓的不固定性 02 立体构成是触觉艺术 03 光线的利用 04 符合物理规律 05 课程小结
01
Enter title
轮廓的不固定性
一、轮廓的不固定性
视觉点
形状 轮廓 色彩
空间艺术
体 材质 空间
视觉点
立体构成-简介
一、轮廓的不固定性
立体构成-简介
02
Enter title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立体构成设计是指通过巧妙地运用形状、空间、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设计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关于立体构成设计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设计技巧。

一、构成元素1. 形状:形状是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

通过使用不同的形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层次感和立体效果。

常见的形状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形状进行组合和排列。

2. 空间:空间感是立体构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通过合理运用正、负空间的概念,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正确把握空间的运用,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3. 色彩:色彩对于立体构成设计非常重要。

通过善于运用颜色的对比和层次,可以使设计作品更有立体感。

同时,色彩的运用还可以起到引导视线、强化层次的作用。

二、构成原则1. 对比:对比是立体构成设计中常用的原则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可以产生明显的层次感和对比效果,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2. 重复:重复是另一个常用的构成原则。

通过重复相同的元素,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有统一感和连贯性,同时也可以强化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信息。

3. 接近:接近是指将相似的元素放置在一起,创造出视觉上的一致性和融合感。

通过接近的原则,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加和谐和平衡。

三、构成技巧1. 透视:透视是立体构成设计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透视原理,可以使设计作品具有立体感和深度感,给人一种空间延伸的效果。

2. 叠加与重叠:通过叠加和重叠不同的元素,可以创造出立体感和层次感。

这种技巧常用于平面设计、立体模型等领域。

3. 阴影与光影:阴影与光影的处理对于立体构成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地运用阴影和光源,可以制造出晕染、明暗对比等效果,增加设计作品的层次感。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立体构成设计,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假设我们要设计一张广告海报,宣传一款新的汽车。

立 体 ·构成·设 计

立 体 ·构成·设 计

立体构成特征
我们掌握构成形态的认识是由浅到深,从自然形、 变形、夸张到装饰形象,从提炼归纳到抽象形态的复 杂过程。立体构成也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它可分解 为点(块)、线(条)、面(板),作为形态要求的形体, 可在自然形态中找到根据。天、地、日、月、山川、 湖泊、花草……从宏观到微观,具备特有的物象形态 而无所不在。
与课题二正好相反,课题三更强调对单体的变化, 单体的粗细、高低、曲直等会直接影响整体的效果。对 比分析,前者限制整体,后者限制单体,这两种构型的 方式互为补充。也可以把前者理解成空间的减法(越变 化越少),后者理解成空间的加法(越变化越多)。
图例分析:(如图37至图41)
图37形态设计一般。
图38形态设计一般。
什么叫立体形态的节奏呢?某个空间形态变化的 重复出现,我们称之为形态节奏(如图10)。图中所 表现的不同方向的几个面都出现了V字形,像是一个V 字形态,变化着出现在这个造型的各个面上,就像视 觉音乐的节奏一样,能给人以视觉美的感受。在变化 的过程中体现出统一的整体效果,在统一中有序地变 化,视觉美的韵律就产生了。
图10 立体形态设计
二、课题项目训练 训练要求: 1、按照4课时时间干净整洁完成作品。 2、从形态、透视、着色三方面综合评价。 3、区别“丰富”与“琐碎”。区别“丰富”
与“琐碎”既简单又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逐 步减少组成整体的局部,减到“牵一发而动全 身”为止,就会明确“简与繁”的尺度。
4、从设计作品中体会立体造型的形式美 感。
图23形态设计一般(呆板)。 图24形态设计一般(稳定性不够)。
图25 形态设计完美(方圆结合、互相呼应)。
图26 形态设计完美(方圆 结合、互相呼应)。
图27 形态设计完美(方圆 结合、互相呼应)。

设计构成第四章 立体构成

设计构成第四章  立体构成

6.线织面构成 线织面构成是指由直线构成的曲面,如圆锥体面、圆柱体面、螺旋体面等。以基 本线织面为基础,加上连接位置差异、运动方向变化等可得到变化无穷的线织面,如 下图所示。
三、面材的立体构成
(一)连续性面材构成
连续性面材构成是使用一个单独的面做起伏、卷曲、折叠、翻转等变化。不管面 形是几何形还是自由形,也不管造型是富有规律还是随意,连续性面材构成都能够体 现出面本身的连续意义,如下图所示。
(2)破坏 破坏有可能是破旧立新,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损坏。破坏的力量来自于外力, 如撞击、火烧、冲击、腐蚀等。破坏所产生的新形态往往能产生令人震惊的视觉美感, 如下图所示。
(3)切割移位 形体的切割移位是指将基本形打散后再进行移位重新组合,以探索部分与整体间 的关系;或者将形体进行切割,来探索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切割移位后形成的新形态 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如下图所示。
特异韵律是在规律的变化中寻求突破,以造成视觉上的跳跃感,产生奇特的效果, 有强调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四、稳定与轻巧
立体形态中的稳定体现在物理稳定和心理稳定两个方面。物理稳定是指立体重心 落在合适的位置上,符合了稳定的条件,物体才不会倾倒,如下图(左)所示。心理 稳定是指立体外观的量感重心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稳定感觉,它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一 种反映,是一种主观的视觉重心的确定,如下图(中)所示。一般来说,当物体重心 位于物体总高的三分之一以上时,会给人以轻巧感,显得优雅、从容,如下图(右) 所示。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一、半立体构成 二、线材立体构成 三、面材立体构成
四、体块立体构成 五、综合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1.切折 切折是指将一个平面通过切、折两种手段形成半立体造型的构成手法。其制作简 单却富于变化。以纸材为例,常见的切折形式有不切多折、一切多折与多切多折,如 图下图所示。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立体构成设计是一种在二维平面上通过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艺术作品或设计理念。

在设计领域中,立体构成设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

本文将对立体构成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立体构成设计的技巧。

一、正方体与立方体在立体构成设计中,正方体与立方体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几何形状。

正方体具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立方体也具有六个面,但是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方体由于其向六个方向都相等,因此给人以稳定、均衡的感觉。

二、透视原理透视原理是立体构成设计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透视原理,可以使平面图形产生立体感。

透视原理主要包括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指直线距离一个点的位置越远,长度越短,呈现出一种收缩趋势。

而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则是根据视角的不同来表现出不同的立体感。

三、错觉效果错觉效果是立体构成设计中的一种特殊技巧,通过在平面上使用一些特定的图案和元素,创造出与实际物体不同的立体感。

常见的错觉效果包括阴影效果、光影效果、投影效果等。

这些效果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动感。

四、层次感层次感是指在设计作品中通过使用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元素,使图像呈现出前后、上下或左右的空间关系。

通过创造明暗对比和大小上的差异,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具有层次感,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五、负空间负空间是指图像中被其他元素所包围而形成的空白部分。

在立体构成设计中,合理运用负空间可以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使用负空间,设计师可以使观众的目光更加集中在主要元素上,从而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艺术性。

六、色彩运用色彩运用是立体构成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运用冷暖色调和明暗对比,可以使图像呈现出前后、上下或左右的空间关系,从而增强立体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在颜色上使用渐变、倾斜等效果来创造出更多的立体效果。

《设计三大构成》-立体构成

《设计三大构成》-立体构成
扭曲、挤压都是力的体现。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同过形态充分感 受到它,例如地球运动产生的山峦走势,树木生长呈现的年轮等。
体块的群组 群组是两个以上单体的组合,可以分为相同(相似)形态的组合和不同 形态的组合。
堆积 体块的堆积主要是指多个块材的堆叠,利用形式美法则进 行重复和变化。
穿插 穿插是指一个块材穿过另一个的内部,形成新的块体。可 分为正空间穿插和负空间穿插。
材质赋予空间肌理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物质材料,立体 构成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立体构成中的立 体造型要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 制了立体构成的形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功能和 触觉功能是艺术表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赋子了材料肌 理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粗糙与细腻,冰冷与温暖,柔软 与坚硬,干燥与湿润,轻快与笨重.鲜活与老化等。 以下是对比举例: 木材:纹理清晰,易加工,空隙大,心理效果温和; 石材:纹理清晰,加工难度大,密度大,心理效果较为冰 冷; 纸材:纹理不清晰,极易加工,易定性,密度小,心里效 果素雅。
直线具有刚健、硬朗和男人的气质。
自由线具有浪漫自然、情绪化等特点。
曲线具有动感、飘逸和韵律的感觉。
线材的基本结构方式 1.框架构造 将硬质线材固着成一体的框架构造体,称为框架构造。
2.垒积构造 与框架构造不同,垒积构造的节点是松动的,横向一旦受力就容易移动,
但是却可以承受从上面来的强大压力。
3.网架构造
四.块材的立体构成 块材是线与面的结合体,尤其是具有长宽和厚度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 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实用价值。几何直面的块材表现出质朴、坚实而有 力,几何曲面的块材表现出柔和、温暖和流畅感。 单体的造型:1.切割表现 切割造型有直线切割和曲线切割两种,主要是为了研究切面和体块之间 的关系。

构成设计—立体构成

构成设计—立体构成

构成设计—立体构成立体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了三维空间的概念,使设计物体具备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一种设计手法。

立体构成是一种更加复杂和富有创意的设计形式,能够使设计作品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下面将从形式、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来探讨立体构成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首先,立体构成的形式是设计中最基本和直接的表现形式。

立体构成通过运用不同的形状、颜色和质地来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

在形状方面,可以使用立方体、球体、锥体等常见的几何形状,也可以运用更加抽象和独特的形状来表达设计的目的和主题。

在颜色方面,可以通过利用明暗对比、色彩搭配和渐变等手法来增强设计物体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在质地方面,可以运用不同材质的组合和纹理的运用来创造出丰富的触感和立体感。

通过合理运用形状、颜色和质地的变化,可以使设计作品呈现出立体的效果,增加观众的美感和惊喜。

其次,立体构成的结构是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立体构成的结构要求具备稳定性和均衡性,使整个设计物体能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并保持稳定的形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力学原理和重心的平衡,以确保设计物体不易倾倒或变形。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帮助设计物体更好地实现功能,并增加其使用寿命。

在立体构成的设计中,可以运用分层、重叠和错位等手法来增加设计物体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使其更富有变化和趣味性。

同时,还可以运用空间的压缩和延伸来创造出视觉上的变化和张力,使设计物体更具有观赏价值和表现力。

最后,立体构成的功能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立体构成不仅要求设计物体具备立体感和空间感,还需要兼顾其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立体构成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习惯,使设计物体能够更好地实现其预定的功能。

例如,在家具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座椅的舒适性和坐姿的支持性;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空间的流动性和功能的合理性等。

立体构成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形式和结构的表达,更要关注设计物体的使用和体验,使其在功能上具备实用性和便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自由曲面体
感情特征:既优美活泼、又有较强的秩序
4、自然形体
客观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偶然形体 感情特征:朴实的自然形态,如鹅卵石的光滑、细腻、老枯树根的粗糙等

立体构成
1、平面几何形体
2、几何曲面体
3、自由曲面体
自然形体
(二)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和重复
整体的韵律
对比与调和
构图的平衡
形象的特异
二、立体构成的综合构成 (一)综合构成之一---点的构成 点材,是以点为特征的型材。 点材包括:小金属块 小木块 小石头 小玻璃球等 构成的特点;其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的功能,它
可以通过积聚,表现体的特征
立体构成
(二)综合构成之一---线材构成 线材,是以长度为特征的型材。线材构成分为软质 线材和硬质线材。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化纤等软线、铁、铜、 铝丝等金属线材。 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其它金属等条材。 线材构成的特点;其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 的功能,它可以通过线群的积聚,表现出面的效果, 再运用各种面加以包围,形成一定封闭式的空间立 体造型。线材构成必须借助于框架支撑。通常可采 取木框架、金属框架、或其它能支撑作用的材质作 框架。
立体构成
一、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因素 (一) 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形态及感情特征
1、平面几何形体
常见的有正角锥体、正四棱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等 平面几何形体特征:该形体的表面为平面,其棱线为直线 心理感觉:简练、大方、庄重、可象征稳重、严肃、沉着等性格
2、几何曲面体
常见的有圆球、圆环、圆柱、圆锥、圆台等 几何曲面形体特征:形体表面为曲面所构成的方块体或转体 感情特征:既严肃又有曲线变化
金属框架的软线构成 立体构成
金属框架的软线构成 立体构成
木质条形线材回转构成 立体构成
木质条形线材回转构成 立体构成
(三)综合构成之---面材(板材)构成
面材构成是以长、宽、两度空间的素材所构成的立体造型。在二维空间的基 础上,增加一个深度空间。面材构成的结构大部分表现为空心z造型。这种 结构是一种折面构成。也就是将面材加以刻化、切割和折屈,形成一种面材 包围的空间立体造型。便于切割、折屈、互相连接。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作业展
立体构成的广泛应用: 服装设计 室内设计 家具设计 建筑设计 雕塑设计
立体构成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是 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通过立体构成 的学习和训练去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 成方法,认识到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从 而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从总的划 类可分为线材、面材、块材构成。
立体构成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柱体棱线加工
立体构成
柱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柱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柱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柱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之三---单体集聚结构 集聚构成是用单体的立体造型,按照作者意念灵活地组合在一起, 构成一种带有独立性、存在的造型。这种作品具有设计的性质,其 造型一般都尽可能求得完整,并可表达某种意图。这属于综合能力 的训练,初级阶段只作欣赏。 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之四---仿生结构 仿生结构是运用面材加工,表现自然界多种物象的一种构成。表现 难度很大。这些作品都需要我们去追求和探索,发掘各种艺术手段, 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表现能力。初级阶段只作欣赏。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之二---柱式结构 柱式或筒式结构,是在平面的卡纸板上,进行重复折屈,或进行弯 曲构成。然后,在将折面的边缘,粘接在一起,便可形成上下贯通 的筒形造型。在此基础上,在将上盖和下底封闭,即可成为柱式的 封闭立体造型。 其造型的变化部位,归纳起来有:柱端变化、柱面变化和主体棱线 上的加工变形等。 柱端变化 柱面变化 柱体的棱线变化 柱体构成
面材构成的材料运用
250克以上的白卡纸,有一定厚度,价格便宜,易加工 联合板、有机玻璃、塑料面板等硬质材料。但价格较高,加工较难
面材构成的基本加工手段
折屈加工 压屈加工 弯曲加工 切割加工
立体构成
面材构成的基本加工手段
折屈加工
立体构成
面材构成的基本加工手段 压屈加工
弯曲加工
立体构成
切割构成 切割拉伸和压屈构成效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