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分类
鸟的分类
![鸟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c6e4b22915f804d2b16c1b3.png)
雨燕目代表动物Ⅰ
白 腰 雨 燕
小 白 腰 雨 燕
咬鹃目(Trogoniformes)*
特征 体形中等大小。头较大;嘴 短阔粗厚,嘴峰弯曲,嘴须发达; 翅短圆,翅表面具波纹;尾长, 外侧3对尾羽逐渐变短,凸尾形; 脚短弱,局部被羽;异趾足,前 趾基部合并。雌雄异色。晚成鸟。 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还见于 次印度大陆和中国西南部、太平 洋诸岛。 分类 1科6属39种。中国1属3种。 代表动物 红头咬鹃
在开阔的草原或沙地)。
秧鸡科(Rallidae)
• 特征 为中型涉禽。喙短而 强。跗跖长,四趾皆存在, 后趾与前趾同在一平面上, 趾间无蹼或具瓣蹼.
• 分类 33属133种,我国11 属19种。 • 代表动物 骨顶鸡,黑水鸡
黑 水 鸡
骨 顶 鸡
三趾鹑科 (Turuiciformes)
特征 三趾鹑体型和习性似 鹌鹑,多数缺少后趾,只 有三个前趾。三趾鹑与大 多数鸟类不同,为一雌多 雄制,雌鸟体型较大,羽 色较鲜艳,向雄鸟求偶, 而雄鸟负责孵卵。 分类 2属16种,我国1属3 种。 代表动物 我国有1属3种 (右图),广布于旧大陆 温带地区, 。 棕三趾鹑(
拟鹑科2属3种马达加斯加三趾鹑科2属16种除中北美南极鹤科4属15种北美欧亚大陆非洲秧鹤科1属1种美洲大陆喇叭声鹤科1属3种南美秧鸡科33属133种广布日鷉科2属3种非洲美洲印度次大陆太平洋诸岛鹭鹤科1属1种太平洋诸岛日鳱科1属1种中南美叫鹤科2属2种南美鸨科9属25种欧亚大陆及非洲中国4科17属34种gruiformesgruiformes特征特征体型较大头顶体型较大头顶裸出四趾皆存在裸出四趾皆存在后趾小位置稍高
金腰燕
家燕
黄鹂科(Oriolidae)
• 特征 为树栖鸟类。体 型中等,嘴与头等长, 嘴峰稍向下曲,嘴须 细短。跗跖短,爪长 而曲。 • 代表动物 黑枕黄鹂
鸟类分类方法
![鸟类分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34bbf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c.png)
鸟类分类方法鸟类分类是基于鸟类的形态、生态、遗传等特征进行的系统分类方法。
目前,鸟类的分类主要基于形态特征和遗传关系,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学分类。
1. 形态分类:形态分类方法是基于鸟类外形、骨骼、羽毛、喙和脚等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这些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鸟类分为不同的目、科、属、种等级别。
形态分类法主要基于分类学家对鸟类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适用于无法获取遗传信息的化石鸟类分类。
2. 分子系统学分类:分子系统学分类是基于鸟类基因组的遗传信息进行分类。
通过分析鸟类的DNA序列、蛋白质序列等分子标记,可以了解鸟类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史。
分子系统学分类法可以更准确地揭示鸟类的分类关系,并辅助形态分类方法。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分子系统学分类在鸟类分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总体而言,鸟类的分类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形态分类法和分子系统学分类法相互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对鸟类进行分类,揭示鸟类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鸟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 基于形态和解剖学特征的分类方法:根据鸟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学特征进行分类,包括鸟类的体形大小、嘴的形状、脚的特征等。
2. 基于生态习性和生态位的分类方法: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食性、栖息地选择等特征进行分类,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鸟类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功能。
3. 基于遗传关系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鸟类的DNA序列或蛋白质序列等遗传信息,来推断鸟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史,从而进行分类。
4. 基于声音和行为特征的分类方法:根据鸟类的鸣叫声、笼罩特征以及繁殖行为等特征进行分类,这种方法对于鸣禽类鸟类的分类尤为重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鸟类分类方法,实际上,在实践中通常会综合多种分类方法进行鸟类分类。
不同的分类方法相互补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鸟类的特征和演化关系。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鸟类的分类与特征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鸟类的分类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46007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a.png)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鸟类的分类与特征鸟类是地球上一类独特的脊椎动物,具有独特的分类和特征。
本文将对小升初科学知识点中鸟类的分类与特征进行总结。
一、鸟类的分类鸟类按照系统分类学的标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分类单元。
以下是鸟类的分类层级:1. 界(Kingdom):动物界(Animalia)2. 门(Phylum):脊索动物门(Chordata)3. 亚门(Subphylum):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4. 纲(Class):鸟纲(Aves)鸟纲是鸟类的最高分类单位,也是鸟类独有的一类动物纲目。
二、鸟类的特征鸟类具有以下独特的特征:1. 身体形态:鸟类的身体通常呈流线型,有助于飞行。
它们具有羽毛覆盖的皮肤,羽毛的颜色和形态各异,可以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鸟类还具有角质制成的喙和爪,喙用于捕食和取食,爪则有助于抓握和站立。
2. 骨骼结构:鸟类的骨骼轻巧且坚固,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提供支持。
特别的是,它们的骨骼中有一些融合成为空心的骨架,使得鸟类具有更轻便的体重和更强的飞行能力。
3. 呼吸系统:鸟类拥有高度发达的呼吸系统,它们的肺部和气囊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这种独特的呼吸系统为鸟类提供了持久的、高强度的飞行能力。
4. 繁殖方式:鸟类的繁殖方式多样,常见的是卵生。
它们通过生蛋的方式进行繁殖,蛋的外壳坚硬,可保护胚胎的安全。
许多鸟类也会为了繁殖筑巢,并且在孵化期间会非常细心地孵化和照顾雏鸟。
5. 飞行能力:鸟类具有独特的飞行能力,主要通过翅膀的振动和舵尾的调整来实现。
鸟类的羽翼结构使其能够产生握力和推力,从而在空中飞行。
不同种类的鸟类飞行能力各异,有些种类甚至可以长时间飞行上千公里。
6. 食性与生态角色:鸟类的食性多样,有肉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的鸟类。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捕食害虫、传播花粉和种子等。
总之,鸟类作为一类特殊的脊椎动物,在分类和特征上具有独特之处。
鸟类分类标注
![鸟类分类标注](https://img.taocdn.com/s3/m/f7eee8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0.png)
鸟类分类标注鸟类是一类温血脊椎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
鸟类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分布的一类脊椎动物,它们栖息于陆地、水域和空中,形态各异,种类繁多。
根据鸟类的特征和分类学原则,我们可以将鸟类分为以下几个类群。
1. 雀形目(Passeriformes)雀形目是鸟类中最大的一个目,也是最为多样化的一类。
它们的特点是嘴巴小而尖,适应各种不同的食物。
雀形目中包括了麻雀、知更鸟、画眉等常见鸟类。
它们主要分布于全球各地,数量众多。
2. 鹦形目(Psittaciformes)鹦形目是一类具有鲜艳羽色和善于模仿人类语言的鸟类。
它们的特点是嘴巴大而强壮,适应各种坚果和水果的食物。
鹦形目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鹦鹉,它们智力高,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和声音。
3. 雁形目(Anseriformes)雁形目是一类水鸟,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域。
它们的特点是嘴巴平而宽,适应水中的食物。
雁形目中包括了鸿雁、天鹅、鸭子等鸟类,它们具有优秀的飞行能力和水生生活的适应性。
4. 隼形目(Falconiformes)隼形目是一类具有强大猎食能力的鸟类,主要以肉食为主。
它们的特点是翅膀长而尖,适应高速飞行和捕食。
隼形目中包括了鹰、鹫、隼等鸟类,它们具有锐利的视力和出色的飞行技巧,是顶级的猎食者。
5. 雉形目(Galliformes)雉形目是一类具有美丽羽色和较大体型的鸟类,主要分布于森林和草原等地区。
它们的特点是嘴巴短而宽,适应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昆虫的食物。
雉形目中包括了孔雀、野鸡、丛雀等鸟类,它们在繁殖季节会展示出壮丽的羽毛来吸引异性。
6. 鸽形目(Columbiformes)鸽形目是一类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农田等地区。
它们的特点是体型较小,嘴巴细长,适应各种谷物和植物的食物。
鸽形目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鸽子,它们温顺友善,被人类广泛驯养和饲养。
鸟类的分类还有很多其他目的,如鸨形目、鹳形目、鸭形目等。
每个目下面还有更细的科、属和种的划分。
这些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鸟类的多样性和演化关系。
鸟类的分类
![鸟类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09b7c3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0.png)
鸟类的分类论飞行能力,分成会飞的和不会飞的两类;论雏鸟特点,分为早成鸟和晚成鸟两大类;论是否迁徙,分成候鸟和留鸟两大类;论生活习性,分成鸣禽、猛禽、涉禽、水禽、陆禽、攀禽、走禽等大类。
鸟类按照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可分为八大类,各类鸟因食性、觅食方式和生活环境不同,形成各不相同的体型特征:1、走禽:鸵鸟等,翅膀退化,腿长坚强。
2、游禽:鸳鸯、鸭、鹅、雁等。
游禽类颈长,嘴扁而宽,眼睛靠上,头略呈三角形,前高后低,胸部宽阔平扁,尾短小,足短并有蹼。
3、涉禽:鹤、鹭等,常栖止于浅水地带,习惯长时间站在水中等候鱼虾游来,啄而食之。
涉禽颈长、腿长、嘴长、尾短。
鹭鹳类趾间也有蹼,但不如游禽发达,爪四趾着地。
鹤类无蹼,后趾退化不着地,前三趾分开角度较大。
鹤类飞时颈蜷缩。
4、鸠鸽:鸠、鸽等。
鸠鸽类头圆,上嘴基部有一对皮膜,胸宽、翅膀大、善于飞翔,腿短而强,眼、爪多为红色,多数嘴尖长。
5、鹑鸡:鹌鹑、石鸡、雉类、孔雀等。
鹑鸡类食性很杂,常刨土觅食谷物种子;头部略呈三角形,前尖后宽,上嘴长于下嘴,尖弯但无钩,爪亦较强;翅膀短圆,善走,不善飞翔。
鹌鹑类尾短。
雉鸡类多有漂亮的长尾,头有羽冠或肉冠,脸部多裸露肉皮。
6、猛禽:鹞、鹰、雕、鹫等。
猛禽类食肉,性格凶猛;头部扁平;上眼眶突出,眼大凹进,并略向前集中;嘴部粗壮弯成尖钩状,嘴的基部有蜡状膜或羽须,口裂大,延伸至眼下方;腿爪粗壮,指甲弯成尖钩状,是捕食的利器;翅膀强大厚硬,一列飞羽张开如手指状。
7、攀禽:啄木鸟、鹦鹉、翠鸟等。
攀禽以善于攀缘树木为特点。
啄木鸟与鹦鹉的第四趾转向后方;翠鸟的二、三趾基部相连,三、四趾并生,只能攀枝,不宜落地。
8、鸣禽:鸣禽是鸟类中最进化的一类,善飞翔,善跳跃,有声带,善鸣叫,嘴形因食性而异。
鸟类的六大分类
![鸟类的六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171fe4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3.png)
鸟类的六大分类鸟类是地球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它们以多种形式出现,占据了多样化的位置。
在此,我们将着眼于鸟类的六大分类。
首先,鸟类可以根据位置分为内陆和海洋鸟。
内陆鸟通常生活在陆地上,如老鹰、鹅鹰、秃鹰等。
而海洋鸟则有种类丰富,如海鸥、苍鹭、海燕等,通常生活在大海和沿海地区。
此外,内陆鸟还可以分为游牧鸟类(如麻雀)和定居鸟类(如乌鸦)。
其次,鸟类也可以根据活动习性分为种类。
这些是夜行鸟类、日行鸟类和外来鸟类。
夜行鸟类通常在夜间活动,包括觅食、捕食和繁殖活动,例如夜鹰、驼鸟和鹦鹉。
日行鸟类主要在白天活动,如山雀、百灵鸟和金丝雀。
外来鸟类一般指迁徙鸟类,如太阳鸟、金刚鹦鹉和海鸥等,它们通常在冬季向南迁徙,在夏季向北迁徙。
第三,鸟类根据叫声分为不同的类别。
大多数鸟类有可以辨认的叫声,但也有一些鸟类不会叫。
有些鸟类叫声响亮,有些则叫声柔和,如百灵鸟和黑鸫。
还有一些鸟类叫声复杂,如白鹭和皇家鹦鹉。
此外,也有一些鸟类会发出细微的声音,像知更鸟和金翅雀的轻声鸣叫。
第四,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分的鸟类有许多,这些鸟类颜色各异,栖息地也不尽相同。
紫头鹦鹉、海鸥和天鹅都以其独特的颜色和形状备受欢迎,而山雀和灰则以其无比的灵活性和技能而为人熟知。
最后,根据其生存方式可将鸟类分为肉食者、素食者和混合食者。
肉食者包括猛禽如鹰和老鹰,而素食者指的是依靠植物或昆虫作为食物的鸟类,如麻雀、金翅雀和山鹪鹩。
混合食者则包括啄木鸟、鹊和秃鹰等,它们以种类繁多的食物为食,如果食物有限,就会倾向于肉食。
总的来说,鸟类可以根据位置、活动习性、叫声、颜色和形状以及生存方式进行分类。
它们具有许多迷人的特性,也可以成为人类的良好伙伴。
鸟类不仅使世界变得美丽,而且传播着和平、希望和友谊的精神。
鸟的分类知识有哪些_鸟类的知识
![鸟的分类知识有哪些_鸟类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fe0250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a.png)
鸟的分类知识有哪些_鸟类的知识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爱鸟护鸟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资源,就等于保护人类自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分类知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鸟的分类①根据鸟的栖息环境大概分为:湿地鸟类、林灌鸟类、山地鸟类、城镇鸟类、农田草地鸟类、高原荒漠鸟类等。
②按照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游禽。
大多在水上生活。
脚短,趾间有蹼,步行笨拙,善于游泳潜水。
嘴一般阔而扁平,适合在水中索取食物。
鸬鹚、雁、鸭、鸥、鸊鹈为其代表种类。
涉禽。
一般在浅水、沼泽地带生活。
腿和脚趾很长,适应涉水行走。
嘴长,颈长。
鹭、鹤为其代表种类。
陆禽。
包括鸡形目和鸽形目鸟类。
多在地上活动,主要从地面上啄取食物。
雉鸡、灰胸竹鸡、斑鸠为主要代表。
猛禽。
肉食性鸟,性凶猛。
鹰。
攀禽。
脚趾多两前、两后,适合在树上攀缘活动。
有专吃树皮内害虫的啄木鸟。
有消灭害虫的能手的杜鹃。
还有捕鱼高手翠鸟等。
鸣禽。
种类最多,几乎占了现生鸟类的一半以上。
个体较小。
鸣管发达,善于鸣叫。
麻雀、喜鹊、山雀等属于鸣禽。
③按照鸟类的居留类型主要分为:留鸟、候鸟、迷鸟。
留鸟:在当地全年出现并有繁殖行为。
漂鸟:非繁殖期间随食物因素在当地小范围游荡。
候鸟: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类,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等。
迷鸟:由于大风或其它意外原因偶然出现在其分布区以外的地方的鸟。
鸟类的知识1、凌波仙子———游禽游禽善于飞翔、潜水和在水中捞取食物,却拙于行走。
我省有70多种游禽,多在洪湖、沉湖、龙感湖、梁子湖等江汉湖群,为冬候鸟,著名的“洪湖野鸭和大雁”就属于这一类群。
2、湿地之神———涉禽湿地是地球上最富饶的自然环境,中有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鱼、虾、蛙等动植物,为涉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那些茂盛的水生植物,又为涉禽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
涉禽大多数具有嘴长、颈长、腿长的特点。
我省水域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涉禽的生息,近几年,来我省涉禽的数量大幅增长,分布越来越广。
鸟类种类划分(打印版)
![鸟类种类划分(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e1e68bcc22bcd126ff0c0a.png)
鸟类分类大全(鸟纲)1、古颚总目鸵形目:鸵鸟科:仅鸵鸟一种美洲鸵目:美洲鸵科:包括大美洲鸵和小美洲鸵两种鹤鸵目:鸸鹋科:仅鸸鹋一种鹤鸵科:3种鹤鸵无翼鸟目:无翼鸟科:也叫几维、鹬鸵,4种[共鸟]形目:[共鸟]科:分布于中南美的走禽,47种2、楔翼总目企鹅目:企鹅科: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部沿海和南极,18种企鹅3、今颚总目潜鸟目:潜鸟科:游禽,5种鸊鷉目:鸊鷉科:游禽,23种鹱形目:鹱科:大型海鸟,约70多种信天翁科:大型海鸟,14种海燕科:中型海鸟,21种鹈燕科:中型海鸟,4种鹈形目:鹈鹕科:大型游禽,8种鹈鹕鸬鹚科:游禽,39种军舰鸟科:大型海鸟,5种鲣鸟科:大型海鸟,9种蛇鹈科:大型游禽,4种鹲科:热带海鸟,3种雁形目:鸭科:种类最多一科游禽,包括鸭类、雁类和天鹅,约160种叫鸭科:分布于南美的游禽,3种鹳形目:(约115种)鹭科:中型涉禽,包括鹭类和鳽,约60多种鹳科:大型涉禽,17种鲸头鹳科:仅鲸头鹳一种锤头鹳科:仅锤头鹳一种鹮科:包括鹮和琵鹭,约30多种红鹳目:红鹳科:即火烈鸟,介于鹳和鹤之间的一类涉禽,过去置于鹳形目,5种鹤形目:(约204种)鹤科:大型涉禽,15种三趾鹑科:中型涉禽,16种秧鸡科:中小型涉禽,135种鸨科:是现存最大的能飞的鸟,25种;该目还包括鹭鹤科、喇叭鹤科、领鹑科、叫鹤科、日鷉科、日鳽科、秧鹤科等鸻形目:(约350种)鹬科:中小型涉禽,87种反嘴鹬科:中小型涉禽,包括反嘴鹬和长脚鹬,11种蛎鹬科:11种蛎鹬鸻科:包括部分鸻类和麦鸡,中小型涉禽,65种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燕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海雀科:中型海鸟,20多种该目还包括:瓣蹼鹬科、彩鹬科、石鸻科、燕鸻科、雉鸻科、鞘嘴鸥科等鸡形目:(约284种)松鸡科:陆禽,包括雷鸟、松鸡、榛鸡等,17种冢雉科: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的陆禽,20种凤冠雉科:分布于中南美的大型陆禽,50种珠鸡科:分布于非洲的陆禽,7种雉科:包括雉类、鹧鸪、孔雀、鹑类等,约170余种齿鹑科:分布于美洲的齿鹑类,31种吐绶鸡科:2种吐绶鸡麝雉目:麝雉科:仅麝雉一种,分类有较多争议,过去置于鹃形目沙鸡目:(约16种)沙鸡科:中型陆禽,过去曾置于鸽形目鸽形目:鸠鸽科:陆禽中的一个大科,约309种鸮形目:(约205种)草鸮科:草鸮、苍鸮等,16种鸱鸮科:鸱鸮类。
鸟类的分类依据
![鸟类的分类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8dbcb1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2.png)
鸟类的分类依据
鸟类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生态习性和形态特点。
根据这些特征,鸟类可以分为六大生态类群,包括游禽、涉禽、鸣禽、攀禽、陆禽和猛禽。
1. 游禽:主要喜欢在水面游弋的鸟类,如鸭雁类和鸥类。
2. 涉禽:经常在湿地或滩涂进行涉水活动,但主要不会游泳的鸟类,通常具备腿长、颈部长和嘴巴长的特征,包括鹤类和鹳类等。
3. 鸣禽:鸟类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主要是雀形目鸟类,如麻雀等体型不算大的鸟类。
4. 攀禽:适应攀援生活的鸟类,通常是脚趾形多为对趾足或者转趾足,包括啄木鸟和鹦鹉等。
5. 陆禽: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面上的鸟类,通常具有在地面上行走的体态,飞行能力一般都不算很强,主要包括雉鸡类和鸠鸽类。
6. 猛禽: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具有锋利的脚爪和喙部,敏锐的视觉等适应捕猎的生活特征,如鹰、隼、鹞和猫头鹰等。
另外,根据外表特征也可以将鸟类分为不同的类别。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鸟类的分类依据,建议查阅鸟类学相关书籍或文献。
鸟类的八大分类
![鸟类的八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11514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c.png)
鸟类的八大分类鸟类是一类有羽毛、二足、冷血、胸腔膨胀有空气囊、产卵无乳腺等特征的脊椎动物。
它们可分为八大分类,分别是原始鸟类、鸽形目、雁形目、雀形目、鸳鸯目、鹦形目、鸨形目和鸮形目。
下面我们将用一千字来介绍这八大分类的特点。
一、原始鸟类原始鸟类是一类极为古老的鸟类,生存于侏罗纪时期。
它们体型较小,羽毛不太完整,翅膀又小又圆,只能进行短距离飞行。
它们的牙齿还比较发达,上颚有牙齿,下颚没有。
因为这些特点,它们被认为是鸟类和爬行动物的中间形态,是现今各类鸟类中的祖先。
二、鸽形目鸽形目是一类中等大小的鸟类,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家鸽。
它们的特点是体型壮实,翅膀宽大,首颈较短而宽,脚掌光滑,习惯于在地面上行走。
鸽形目鸟类的嗓音很清晰,部分种类的鸣叫声能够传达信息,被人类用来投递信件,被誉为“邮鸽”。
三、雁形目雁形目是一类较大的鸟类,这里包括了所有鹅、鸭、天鹅、鸳鸯等家禽。
它们的翅膀广阔,飞行能力极强,常常在远距离迁移。
雁形目鸟类的口和脚掌较为宽大,如鸭类的脚掌有蹼,有利于在水中游泳。
因此,它们在大自然中多栖息于水域和湖泊地带。
四、雀形目雀形目是一类较为普遍的小型鸟类,分布较广,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五千种雀形目鸟类。
它们的特点是体型较小,嘴短而压扁,翅膀较短,适用于短距离飞行。
它们多数会喙啄咬种子、浆果等植物,或是捕食小型昆虫,是大自然中生态环境中的马蹄。
五、鸳鸯目鸳鸯目是一类较为羽色绚丽的鸟类,身段肥碩而扁平,长有短尾。
它们的嘴短而扁平,适宜抓取鱼类等水生动物作为食物。
由于这类鸟类通常游泳很好,并能在水下捕猎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
所以鸳鸯目鸟类的体型小、羽色亮丽且拥有独特的觅食方式,成为珍贵的观赏鸟类。
六、鹦形目鹦形目是一类体型较大、色彩鲜艳、拥有独特宠物形象的鸟类。
它们的翅膀宽大,羽毛光泽,有着非常吸引人的外观和鲜艳的羽色,常常被人们驯养作为宠物。
鹦形目鸟类的习性也较为活泼、好动,而且具有一定的智力,是人类近代最受欢迎的伴侣动物之一。
鸟纲分类
![鸟纲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65df23431126edb6f1a105e.png)
19 鴷形目——斑啄木鸟
斑啄木鸟黑背、白肩、
三 突胸总目
目
鸌形目 雁形目 鹤形目 鹦形目 夜鹰目 佛法僧
突胸总目
鹈形目 鹳形目 隼形目 鸡形目 鸻形目 鸽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雨燕目 蜂鸟目 目 鴷形目
雀形目
1 目——小
小又名水葫芦,因体形短圆, 在水上浮沉宛如葫芦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 体较小,翅长约100毫米,前趾各 具瓣蹼;上体(包括头顶、后颈、 两翅)黑褐而有光泽;眼先、颊、 颏和上喉等均黑色;下喉、耳区和 颈棕栗色;上胸黑褐色、羽端小。 外形苍白色;下胸和腹部银 白色;尾短,呈棕、褐、白等色相 间。平时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湖泊。 食物以小鱼、虾、昆虫等为主。 性怯懦,常匿居草丛间,或成群在 水上游荡,极少上岸,一遇惊扰, 立即潜入水中。
红色尾下覆羽和白色翼斑 的杂色啄木鸟。两性差异 是雄鸟的枕部为猩红色。 喙强而尖直;脚趾4枚, 两前两后,彼此对生,爪 甚锐利;尾羽坚挺,富有 弹性。 斑啄木鸟生性孤傲, 愿意独来独往,即使与同 类平时也回避任何接触, 互不交往。 啄木鸟乐于在自凿 的树洞里筑窝和配偶结伴。
20 雀形目——画眉
画眉鸟是雀形目画眉科的鸟 类。全长约23cm。 全身大部棕褐色。头顶至上 背具黑褐色的纵纹,眼圈白色 并向后延伸成狭窄的眉纹。 栖息于山丘的灌丛和村落附 近的灌丛或竹林中,机敏而胆 怯,常在林下的草丛中觅食, 不善作远距离飞翔。 雄鸟在繁殖期常单独藏匿在 杂草及树枝间极善鸣啭,声音 十分宏亮,歌声悠扬婉转,非 常动听,是有名的笼鸟。 杂食性,主要取食昆虫,特 别在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兼食 草籽、野果。 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和太平洋诸岛屿。
鸟类的六大分类
![鸟类的六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2f5150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5.png)
鸟类的六大分类鸟类的六大分类是:鸣禽、陆禽、攀禽、游禽、涉禽、猛禽。
1.鸣禽鸣禽,顾名思义,是很善于鸣叫的鸟类。
鸣禽的体型普遍都不算太大,大部分都属于雀形目,包含大约现生5000种鸟类。
鸣禽的发声器官比较发达且多样化,能够发出各种有规律或有特色的叫声。
鸣叫是鸟类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而鸣禽尤其擅长这一点,即便在我们人类听起来声音沙哑聒噪的乌鸦叫声,也有着其丰富的变化,从而起到传达不同目的的作用。
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鸣禽有麻雀、山雀、喜鹊、乌鸦、云雀、画眉、知更鸟等,这里面很多鸟类的叫声我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2.陆禽陆禽擅长在地面活动,包括现生所有的鸡形目和鸽形目的成员。
陆禽的特点是后腿粗壮有力,喙部较短,适合在地面上或低矮的树上寻找食物。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陆禽并不是说它们只适合在陆地上行动,虽然鸡形目的鸟类确实不太擅长飞行,但是鸽形目还是很会飞的。
我国生产陆禽,特别是鸡形目、雉科的鸟类,目前有三分之一都在我国有分布地,其中还有很多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所以中国素有“雉类王国”的称号。
常见的陆禽种类有家鸡、锦鸡、环颈雉、角雉、家鸽、珠颈斑鸠等。
3.攀禽攀禽是擅长攀爬树木的鸟类,相对刚才说的陆禽而言,攀禽的种类更繁多,包括了鴷形目、鹦形目、咬鹃目、佛法僧目等。
为了更加适应环境,攀禽的脚趾分布大都与众不同:鴷形目、鹦形目多为对趾足(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雨燕目多为前趾足(四根脚趾都在前面)、佛法僧目多为并趾足(前三后一,但是前面三根脚趾基部有不同程度愈合)、咬鹃目多为异趾足(第一、二趾向后,第三、四趾向前)。
除了脚趾特化之外,还有些攀禽演化出了功能性的“第三足”,例如鹦鹉的喙、啄木鸟的尾羽,都可以有效增加攀援的稳定性。
常见的攀禽具体种类有鹦鹉、杜鹃、啄木鸟、翠鸟、戴胜等。
4.游禽游禽是生活在水域附近,擅长游泳,主要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小型动物为食的鸟类,包括潜鸟目、雁形目、鹈形目、鸥形目中的部分鸟类。
鸟类的种类分类
![鸟类的种类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f4d9d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5.png)
鸟类的种类分类鸟类是具有羽毛的温血脊椎动物,其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
下面将对鸟类进行详细的分类介绍。
一、根据形态特征的分类1. 鸟类的体型分类鸟类体型各异,可分为:(1) 大型鸟类:如鹤、鸵鸟等,身高可达数米。
(2) 中型鸟类:如燕、喜鹊等,身长约30-60厘米。
(3) 小型鸟类:如麻雀、金丝雀等,身长约10厘米左右。
2. 鸟类的喙形分类鸟类的喙形决定了它们的食性,可分为:(1) 弯喙类:如鹦鹉、鸭子等,适合吃坚果、植物种子等。
(2) 尖喙类:如鹰、鹩哥等,善于捕食其他动物。
(3) 刺喙类:如蜂鸟、鹰嘴鸟等,适合吸食花蜜和露水。
3. 鸟类的脚型分类鸟类的脚型适应了它们的生活环境,可分为:(1) 蹼足类:如鸭子、天鹅等,适合在水中游泳。
(2) 爪足类:如鹰、鸽子等,适合攀爬和站立。
(3) 践踏类:如鸡、鸽子等,适合在陆地上行走。
二、根据飞行方式的分类1. 游泳鸟类游泳鸟类主要栖息在水域附近,翅膀短小扁平,适合在水中游泳。
代表性的游泳鸟类有:企鹅、海鸥等。
2. 抓握鸟类抓握鸟类主要栖息在树上,翅膀强健,适合在树枝间飞行。
代表性的抓握鸟类有:鹰、鹦鹉等。
3. 滑翔鸟类滑翔鸟类主要靠空气动力滑翔,翅膀长而宽。
代表性的滑翔鸟类有:信天翁、鹈鹕等。
4. 固定翼飞行鸟类固定翼飞行鸟类主要利用翅膀的上下翻动产生升力,可以在空中长时间飞行。
代表性的固定翼飞行鸟类有:燕子、鸽子等。
三、根据生活环境的分类1. 水鸟类水鸟类主要栖息在水域附近,以水中的动植物为食。
代表性的水鸟类有:水鸭、鹭鸶等。
2. 林鸟类林鸟类主要栖息在树林中,以昆虫和果实为食。
代表性的林鸟类有:歌鸲、啄木鸟等。
3. 草原鸟类草原鸟类主要栖息在开阔的草原上,以昆虫和植物的种子为食。
代表性的草原鸟类有:百灵、杜鹃等。
4. 山地鸟类山地鸟类主要栖息在高山地区,以高山植物和昆虫为食。
代表性的山地鸟类有:岩鹧鸪、棕头鸦雀等。
总结:鸟类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为许多种类。
常见鸟类知识点总结
![常见鸟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26c3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c.png)
常见鸟类知识点总结引言众所周知,鸟类在地球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它们不仅美丽多姿,而且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鸟类的分类、生态习性、行为特征、保护意义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鸟类。
一、鸟类的分类鸟类是脊椎动物门中的一支,它们的身体覆盖着羽毛,具有前肢演化成翅膀,并且通常是卵生的。
鸟类的分类是基于其形态、生态和遗传学特征而得出的。
1.1 鸟类的纲鸟类目前被划分为23个目,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鸡形目、鸭形目、鸟形目、隼形目、鸽形目、鹳形目、鹭形目、鸊鷉目、鸮形目、鸫形目、鹩哥形目、蜂虎形目等。
1.2 鸟类的亚纲鸟类的亚纲分为5个,分别是:新鸮亚纲、被盖亚纲、刀嘴亚纲、雀形亚纲、雏鸟亚纲。
1.3 鸟类的科、属在目、亚目之下,鸟类还有科和属的分类。
科是鸟类分类学中的一个较为基本的分类单位,而属是更为具体的分类。
例如鸽形目中的鸽科有斑鸠属、鸠属、鹰鸠属等。
二、鸟类的生态习性鸟类的生态习性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栖息地、食性、繁殖等方面。
2.1 栖息地不同种类的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栖息地中生存,包括林地、草原、湿地、海洋、城市等地方。
例如,环境对一些鹏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们选择在远离人类的孤岛或者沙滩上进行繁殖。
2.2 食性鸟类的食性很广,有肉食性、植物性、杂食性等。
例如,鹰类和隼类是典型的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而牛背鹭和鸬鹚则是以鱼类为食。
2.3 繁殖鸟类的繁殖习性也各不相同,有的会在特定的季节进行集中的繁殖活动,有的会进行移栖繁殖。
例如,斑头雁在北极地区进行繁殖,而在冬季会向南迁徙。
2.4 迁徙迁徙是鸟类独特的生态习性之一,一些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周期性的迁徙。
例如,北极燕雀会在冬季向南迁徙,而在夏季返回北方繁殖。
三、鸟类的行为特征鸟类的行为特征包括飞行、鸣叫、觅食、群居等方面。
3.1 飞行鸟类以其优美的飞行姿态而闻名,它们可以在空中飞翔、盘旋、滑翔,并且能够飞越大片海洋。
鸟类分类与特征
![鸟类分类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8e9cc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5.png)
卵生鸟类的繁殖过程包括筑巢、 产卵、孵化和育雏等阶段
胎生鸟类的繁殖过程则包括妊 娠、分娩和育雏等阶段
不同鸟类的繁殖方式可能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食 物、天敌等
迁徙
鸟类迁徙的原因:寻找食物、躲避恶劣气候、繁殖等 迁徙的距离:短距离迁徙和长距离迁徙 迁徙的时间:春季迁徙和秋季迁徙 迁徙的路线:固定的迁徙路线和随机的迁徙路线
鸟喙
鸟喙是鸟类的重要特征之一,用于捕食、筑巢和梳理羽毛等 鸟喙的形状和结构因鸟类种类而异,如鹰钩状、锥状、扁平状等 鸟喙的颜色和图案也是鸟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鸟喙的进化与鸟类的食性、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脚爪
鸟类的脚爪形状各异,适应不 同的生活环境
脚爪的功能包括行走、攀爬、 捕食等
脚爪的结构包括脚趾、脚掌、 脚背等
THANK YOU
汇报人:XXX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物多样性: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有助于保 护生物多样性
教育意义:鸟类的保护和利用具有 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以提高公众的 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鸟类保护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为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鸟类免受非法捕猎和破坏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科学研究:开展鸟类生态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为鸟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鸟类保护问题
按照鸟喙形状分类
尖嘴鸟类:如啄木鸟、鹦 鹉等,适合啄食树木和果
实
短嘴鸟类:如麻雀、鸽子 等,适合吃种子和果实
长嘴鸟类:如鹭、鹳等, 适合捕食鱼类和昆虫
宽嘴鸟类:如鹈鹕、企鹅 等,适合捕食鱼类和甲壳
鸟类的八大分类
![鸟类的八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7b255f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f.png)
鸟类的八大分类地球上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鸠鸽、猛禽、燕雀。
鸟的分类有游禽、涉禽、路禽、鸣禽、攀禽等。
1、游禽:游禽是对喜欢在水中取食和栖息的鸟类的总称。
游禽种类繁多,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
包括雁鸭类、鸥类等。
如天鹅、大雁、鸳鸯、鹈鹕、海鸥等2、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
如鹭类、鹳类、鹤类等。
3、路禽:主要在陆地上栖息。
体格健壮,翅膀尖为圆形,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嘴短钝而坚硬,腿和脚强壮而有力,爪为钩状,很适于在陆地上奔走及挖土寻食。
如松鸡、马鸡、孔雀等。
4、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
鸣禽的外型和大小差异较大。
小的如柳莺、绣眼鸟、山雀和啄木鸟;大如乌鸦、喜鹊。
几乎分布全中国。
鸣禽的食性各异5、攀禽:吃鱼的翠鸟,吃毛虫的杜鹃,学人说话的鹦鹉,专吃蛀干害虫的啄木鸟以及雨燕、戴胜、夜鹰、蜂鸟等都属于攀禽。
6、走禽:主要在陆地上栖息,体格健壮,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很擅长在陆地上奔走及挖土寻食。
松鸡、马鸡、孔雀等都属于走禽7、猛禽:体形较大,性格凶猛,嘴和爪锐利,翅膀强大有力,善于捕捉动物。
猛禽主要包括隼形目(鹰隼等)和号鸟形目(猫头鹰等)两大类鸟的种类繁多,遍布全球,生态多样,鸟类可分为三个总目:鸟类可分为三个总目,平胸总目,包括一类善走而不能飞的鸟,如鸵鸟;2、企鹅总目,包括类善游泳和潜水而不能飞的鸟,如企鹅;3、突胸总目,包括两翼发达能飞的鸟,绝大多数鸟类属于这个总目;4、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个科9000余种,中国有111个科目,共1400种;5、鸟是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翼鸟,有喙无齿,身体呈流线型,大多数飞翔生活,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卵生,体温较高,通常为42摄氏度,鸟类的胸骨上有发达的龙骨突等。
鸟分类
![鸟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6be0cd1aeaad1f346933fa9.png)
鸟分类
夏候鸟(S):
三宝鸟八声杜鹃躁鹃小白腰雨燕黑卷尾家燕
金腰燕
过境鸟(P):
橙头地鸫棕尾褐鹟虎斑地鸫黄眉姬鹟白腹姬鹟
棕腹大仙鹟海南蓝仙鹟冕柳莺
夏候鸟(W):
鸭科:赤颈鸭琵嘴鸭针尾鸭绿翅鸭
戴胜科:戴胜
秧鸡科:骨顶鸡
丘鹬科:扇尾沙锥鹤鹬青脚鹬林鹬矶鹬
鸻科:黑翅长脚鹬反嘴鹬金眶鸻环颈鸻
鸥科:红嘴鸥
鹰科:普通鵟
鸬鹚科:普通鸬鹚
鹭科:苍鹭大白鹭黑脸琵鹭
鹟科:灰背鸫乌灰鸫北灰鹟红尾歌鸲蓝歌鸲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黑喉石鵖
椋鸟科:丝光椋鸟黄腹山雀
莺科:褐柳莺黄腰柳莺黄眉柳莺
麻雀科: 灰脊瓴树鹨
燕雀科:黑尾蜡嘴雀白眉鹀小鹀灰头鹀。
鸟类分类方法
![鸟类分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2e6a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a.png)
鸟类分类方法鸟类是一类生活在地球上的脊椎动物,具有双翅、喙和羽毛的特征。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鸟类,科学家们对鸟类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分类方法。
一、外部形态分类法外部形态分类法是一种基于鸟类外部形态特征的分类方法。
根据鸟类的体型、体长、翅膀形状、喙的形态等特征,将鸟类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例如,鹰、隼等猛禽类鸟具有锐利的弯曲喙和强壮的爪子,适应捕食;而鸭、天鹅等水禽类鸟则具有宽而扁平的喙和蹼,适应水中生活。
二、骨骼特征分类法骨骼特征分类法是一种基于鸟类骨骼结构特征的分类方法。
通过研究鸟类的骨骼,可以推测它们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史。
例如,鸵鸟、鸸鹋等大型鸟类的胸骨上具有明显的平坦凹陷,适应于快速奔跑;而鹦鹉、鹈鹕等飞行鸟类的胸骨则相对宽而扁平,适应于飞行。
三、生态习性分类法生态习性分类法是一种基于鸟类生态习性的分类方法。
根据鸟类的栖息地、食性、繁殖方式等生态特征,将鸟类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例如,鸟类中有些种类栖息在陆地上,如喜鹊、麻雀等;有些种类则栖息在水中,如鸳鸯、鸿雁等。
此外,根据食性的不同,鸟类还可分为肉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
四、遗传关系分类法遗传关系分类法是一种基于鸟类遗传关系的分类方法。
通过研究鸟类的基因序列和遗传信息,可以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地位。
这种分类方法更加准确和科学,但需要借助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研究。
鸟类的分类方法虽然多样,但都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鸟类的多样性和演化。
通过对鸟类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行为特征和演化历史,为保护和管理鸟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鸟类的分类方法有外部形态分类法、骨骼特征分类法、生态习性分类法和遗传关系分类法等。
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了解鸟类。
通过对鸟类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鸟类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鸟种类
![鸟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7a167dad1a37f111f1855b8b.png)
留鸟: 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区,不进行远距离迁徙的鸟类,如喜鹊、麻雀和环颈雉等。
候鸟: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迁徙的鸟类。
如雁鸭、鴴鹬、家燕、斑鸫、柳莺、燕雀等。
根据候鸟到达某一地区的时间及停留情况,又可分为以下类型:夏候鸟: 夏季在某一地区繁殖,秋季离开到南方温暖地区过冬,翌年春又返回这一地区繁殖的候鸟。
就该地区而言,称夏候鸟。
如杜鹃、家燕等为北京的夏候鸟。
冬候鸟: 冬季在某一地区越冬,翌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至秋季又飞临这一地区越冬的鸟,就该地区而言,称冬候鸟。
如灰鹤、斑鸫、燕雀等为北京的冬候鸟。
旅鸟: 迁徙途中经过某一地区,不在此地区繁殖或越冬,只作短暂停留,这些种类就成为核地区的旅鸟。
如黑腹滨鹬,春天去西伯利亚繁殖和秋天返回澳大利亚越冬时都在北京暂停留,是北京地区的旅鸟。
由此可见,候鸟的划分因地区而异,同一种鸟在一个地区是夏候鸟,而在另一个地区则可能是冬候鸟。
迷鸟: 由于各种气候因子,迁徙过程偏离通常的路线和通道偶然出现在某地区的鸟。
如埃及雁Alopochen aegyptiacus偶见于北京。
古北界一个以欧亚大陆为主的动物地理分区。
它涵盖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和阿拉伯、喜马拉雅山脉和秦岭以北的亚洲。
古北界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动物地理区。
古北界面积广阔,生态条件多样,大部分地区过去属于劳亚古陆,与旧热带界接壤的部分则原属冈瓦那古陆,现今算是古北界和旧热带界的过渡区域。
简介古北界(Palaearctic realm)是一个以欧亚大陆为主的动物地理分区。
它涵盖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和阿拉伯、喜马拉雅山脉和秦岭以北的亚洲。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
作为面积最大,且气候、自然环境、生态栖古北界范围息地类型等非常多样的动物区系,现在古北界的范围在史前时期曾经是很多动物类群的演化中心,但在很多地区在冰期受到较大的影响,目前则拥有大面积的寒冷和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动物种类相对贫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脚三趾鹑
林三趾鹑
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特征 中小型涉禽,足长、尾短、翼尖; 喙长短不一,中趾最长,后趾小或消 失。早成鸟。 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 分类 12科57属215种。我国9科31属 77种。 代表动物 如鸻科的凤头麦鸡;鹬科的 扇尾沙锥;燕鸻科的普通燕鸻。
扇尾沙锥
普通燕鸻
在开阔的草原或沙地)。
秧鸡科(Rallidae)
• 特征 为中型涉禽。喙短而 强。跗跖长,四趾皆存在, 后趾与前趾同在一平面上, 趾间无蹼或具瓣蹼.
• 分类 33属133种,我国11 属19种。 • 代表动物 骨顶鸡,黑水鸡
黑 水 鸡
骨 顶 鸡
三趾鹑科 (Turuiciformes)
特征 三趾鹑体型和习性似 鹌鹑,多数缺少后趾,只 有三个前趾。三趾鹑与大 多数鸟类不同,为一雌多 雄制,雌鸟体型较大,羽 色较鲜艳,向雄鸟求偶, 而雄鸟负责孵卵。 分类 2属16种,我国1属3 种。 代表动物 我国有1属3种 (右图),广布于旧大陆 温带地区, 。 棕三趾鹑(
金腰燕
家燕
黄鹂科(Oriolidae)
• 特征 为树栖鸟类。体 型中等,嘴与头等长, 嘴峰稍向下曲,嘴须 细短。跗跖短,爪长 而曲。 • 代表动物 黑枕黄鹂
黑枕黄鹂
鸦科(Corvidae)
• 特征 本科鸟类为雀形目中体型最大者,嘴 形强壮,嘴缘光滑,没有显著缺刻。鼻孔 被羽所遮盖。脚强大,大多在地面上取食, 多数具群栖性。 • 代表动物 喜鹊,秃鼻乌鸦,白颈鸦,大嘴 乌鸦
代表动物 如大绯胸鹦鹉、虎皮鹦鹉等
鹦形目代表动物
大绯胸鹦鹉
虎皮鹦鹉
鹃形目(Cuculiformes)*
特征 森林鸟类,攀禽。体形稍长,对趾型(2、3趾 向前,1、4趾向后);尾长,翅尖长,善飞,多数 有巢寄生现象(将卵产于其他鸟巢内,受义亲抚 育)。晚成鸟,喜食毛虫,是森林益鸟。 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 分类 2科34属159种。中国1科8属20种。 代表动物 如大杜鹃(布谷鸟)、四声杜鹃等。
塚雉科-7属20种(东南亚、太平洋以及澳洲) 凤冠雉科-11属50种(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 火鸡科-1属2种(中北美) 鸡形目 松鸡科-6属17种(欧亚大陆及北美) 翅鹑科-9属31种(美洲) 雉科-38属159种(广布) 珠鸡科-4属6种(非洲大陆及马达加斯加)
雉科代表动物I
勺鸡 红原鸡 血雉 雉鸡 灰胸竹鸡
凤头麦鸡
水雉科-6属8种(非洲、中南美、太平洋诸岛、澳洲等) 彩鹬科-1属2种(广布)
蟹鸻科-1属1种(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中南半岛等) 蛎鹬科-1属11种(广布)
鹮嘴鹬科-1属1种(欧洲大陆、次印度大陆及中国西南地区) 反嘴鹬科-3属10种(广布) 鸻形目 石鸻科-2属9种(除北美之外的大部分地区) 燕鸻科-5属17种(广布) 鸻科-10属67种(广布) 鹬科-24属87种(广布) 领鹑科-1属1种(澳洲) 籽鹬科-2属4种(南美洲)
鸟纲的分类(二)
Taxonomy on Aves(II)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于晓平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特征 大中型游禽。喙多扁平,先端具加厚的嘴甲,喙缘有锯齿型
的缺刻以滤食。腿短,前三趾间有蹼,后趾小而不着地。皮下脂肪厚, 尾脂腺发达。雄鸟较雌鸟羽色美丽,翼常具绿色或紫色有金属光泽的 翼镜。雄鸟具交配器,早成鸟。
雀形目常见科
• • • • • • • • 百灵科(Alaudidae) 燕 科(Hirundinidae) 黄鹂科(Oriolidae) 鸦 科 (Corvidae) 鶲 科 (Muscicapidae) 山雀科 (Paridae) 文鸟科 (Ploceidae) 雀 科 (Fringillidae)
夜鹰目代表动物
普通夜鹰
林夜鹰
雨燕目(Apodiformes)*
特征 外形和习性似燕,但亲缘关系极远。 足为前趾型(四趾均向前),不能行走和 停于树枝;喙短阔平扁,口裂极深,翼尖 长,善飞,飞时张口以捕食空中昆虫。益 鸟。 分布 世界广布。 分类 2科19属96种。中国2科5属9种。 代表动物 如雨燕科的白腰雨燕、短嘴金丝 燕(产燕窝)。
三趾鹑科-2属16种(除中北美、南极) 鹤科-4属15种(北美、欧亚大陆、非洲) 秧鹤科-1属1种(美洲大陆) 喇叭声鹤科-1属3种(南美) 鹤形目 秧鸡科-33属133种(广布) 日鷉科-2属3种(非洲、美洲、印度次大陆、太平洋诸岛) 鹭鹤科-1属1种(太平洋诸岛) 日鳱科-1属1种(中南美) 叫鹤科-2属2种(南美) 鸨科-9属25种(欧亚大陆及非洲)
分布 世界范围广泛分布。
分类
2科44属160种,我国1科20属50种。
代表动物
豆雁、鸿雁、斑头雁、大天鹅、绿头鸭、鸳鸯等。
poecilorhyncha
斑头雁 Anser indicus 鸳 鸯 Aix galericulata
雁形目代表动物Ⅱ
三宝鸟 戴胜
绿喉蜂虎
冠鱼狗
鴷形目(Piciformes)*
特征 森林中小型攀禽,喙坚强,粗长(侧扁)似
凿;跗跖短而强,对趾型;第2、3趾向前,第1、4 趾向后,雌雄相似,善攀树干。舌长而能伸缩自如, 啄食隐于树皮下或木质中的蛀虫;舌尖具逆钩,用 以钩取树干中的蠹虫为食,被誉为“森林医生”; 在自己凿成的树洞中营巢,尾羽尖而强,有弹性, 啄木时,起支持身体作用,晚成鸟。
燕 鸥
红嘴鸥
鸽形目 (Columbiformes)*
特征 山地或森林鸟类。喙短,先端膨大,基部有蜡 膜,鼻孔即开口于此;翼发达,善飞;尾短圆;足 短健,善走;嗉囊发达。晚成鸟或早成鸟;肉味鲜 美,为狩猎对象。
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
分类 2科41属309种。我国2科7属31种。
代表动物 如沙鸡科的毛腿沙鸡,鸠鸽科的原鸽(家 鸽的祖先)、珠颈斑鸠、岩鸽、山斑鸠等。
特征 上喙先端钩曲,
边缘具齿状突。
代表动物 红隼
红隼
鸡形目(Galliformes)*
特征 多数为地栖鸟类。体结实;喙短,圆锥形;
翼短圆,不善飞而善走,爪钝,适于挖掘;雄鸟色 鲜艳,多具羽冠或肉冠;有的雄鸟跗跖后缘具距; 一雄多雌制,繁殖力强;多地面生活;早成鸟。 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
我国鸡形目种类十分丰富,计有2科 27属63种,其中西南区最多,占全国一 半以上。
红头咬鹃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晚成鸟。 分布 世界广布。 分类 8科37属151种。中国4科11属21种。 代表动物 如翠鸟科的冠鱼狗,戴胜科的戴胜,犀鸟科的双角
特征 攀禽。喙长而强直或细曲,腿短,趾三前一后,并趾型。
犀鸟,蜂虎科的绿喉蜂虎,佛法僧科的三宝鸟。
佛法僧目代表动物
双角犀鸟
鴷形目代表动物
灰头啄木鸟
蚁鴷
大拟啄木鸟
雀形目(Passeriformes)*
是鸟纲中最发达的一目,约5100种,占总数 的60%。 特征 多为小型鸟类,鸣禽。鸣肌发达,善于鸣啭; 足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在一平面上,后趾发达, 与中趾等长;跗跖后部2列整片的鳞愈合成一完 整的“靴状鳞”。大多营巢精致。晚成鸟。 代表动物 如百灵科的云雀,燕科的家燕,黄鹂科 的黑枕黄鹂,鸦科的喜鹊、秃鼻乌鸦、白颈鸦和 大嘴乌鸦等。
鸿雁 Anser cygnoides 大天鹅 Cygnus cygnus
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s
隼形目(Falconiformes)*
特征 昼行性大中型猛禽。上喙尖锐钩曲,下喙较短,喙基被 蜡膜,鼻孔开口于蜡膜上。翼发达。脚强健有力,具锐利的 钩爪,适于抓捕猎物。腺胃发达,肌胃不发达。视觉敏锐, 能在高空飞翔时看到地面上的猎物。性凶猛,肉食性,以鼠、 鸟以及其它小型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嗜食动物尸体。具吐 “食丸”习性。晚成鸟。 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
鹤科(Gruiformes)
• 特征 体型较大,头顶 裸出,四趾皆存在, 后趾小,位置稍高。 为营地面生活的大型 候鸟,从不栖息于树 枝上。 • 分类 4属15种,我国2 属9种。 • 代表动物 丹顶鹤,黑 颈鹤、灰鹤等。
丹 顶 鹤
黑 颈 鹤
鸨科(Otidae)
• 特征 体型大,足仅具 前三趾,后趾缺。 •分类 9属25种,我国3 属3种。 • 代表动物 大鸨(栖息
鸦科代表动物
秃鼻乌鸦 大嘴乌鸦
鸽形目代表动物
珠颈斑鸠
岩鸽
鹦形目(Psittaciformes)*
特征 热带森林鸟类,攀禽。喙坚强钩曲,攀援时喙 足并用。留鸟,多数树洞营巢。晚成鸟。以坚果或 谷物为食,舌尖柔软,能仿效人言,俗称“鹦鹉学 舌”。 分布 非洲、南美洲、华莱士区、澳洲。 分类 2科84属353种。我国1科3属7种。
雨燕目代表动物Ⅰ
白 腰 雨 燕
小 白 腰 雨 燕
咬鹃目(Trogoniformes)*
特征 体形中等大小。头较大;嘴 短阔粗厚,嘴峰弯曲,嘴须发达; 翅短圆,翅表面具波纹;尾长, 外侧3对尾羽逐渐变短,凸尾形; 脚短弱,局部被羽;异趾足,前 趾基部合并。雌雄异色。晚成鸟。 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还见于 次印度大陆和中国西南部、太平 洋诸岛。 分类 1科6属39种。中国1属3种。 代表动物 红头咬鹃
中国9科31属77种
鸥形目(Lariformes)*
特征 主要为海洋生活,体 中等,喙形直,翼尖长, 善飞,能游泳。尾短圆或 叉状;足短,前三趾具蹼, 中趾最长,后趾小而位高。 早成鸟。 分布 广泛分布。 分类 6科33属132种。我国 5科17属45种。 代表动物 如鸥科的红嘴鸥 (海鸥)、燕鸥。
鹃形目代表动物
大 杜 鹃
中 杜 鹃
四 声 杜 鹃
鸮形目(Strigiformes)*
特征 夜行性猛禽,喙和爪强大而钩曲,食肉。第 四趾能向后反转构成对趾型;蜡膜被硬须掩盖, 尾脂腺裸出;头大,眼大(并位向前),四周的 毛呈放射状,构成“面盘状”,颇似猫头,俗称 猫头鹰。听觉器官为夜间主要的定位器官,耳孔 特大,其外缘有皱纹或耳羽,以收集声波。羽毛 柔软,飞行时无声响。晚成鸟。 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 分类 2科27属205种。中国2科13属31种。 代表动物 如鸱鸮科的长耳鸮,草鸮,斑头鸺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