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数学选修21: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6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面面垂直. 设平面 α 的法向量 u=(a1,b1,c1),平面 β 的法向量 v=(a2,b2,c2),则 α⊥β⇔u⊥v⇔u·v=0⇔a1a2+b1b2+c1c2 =0. 2.空间中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 (1)线线垂直.
(2)线面垂直. 方法一: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 方法二: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3)面面垂直. 方法一:根据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 方法二: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的法向量为 n=(-2,0,4),则( )
A.l∥α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B.l⊥α
C.l⊂α
D.l 与 α 斜交
解析:因为 a=(-1,0,2),n=(-2,0,4),
n=2a,所以 n∥a,所以 l⊥α.
答案:B
4.若直线 l1 的方向向量为 u1=(1,3,2),直线 l2 上有两点 A(1,0,1),B(2,-1,2),则两直线的位置关 系是________.
法二(坐标法) 设 AB 中点为 O,作 OO1∥AA1. 以 O 为坐标原点,OB 为 x 轴,OC 为 y 轴, OO1 为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 A-12,0,0,B12,0,0, C0, 23,0,N0, 23,14, B112,0,1,
因为 M 为 BC 中点,所以 M14, 43,0. 所以M→N=-14, 43,14,A→B1=(1,0,1), 所以M→N·A→B1=-14+0+14=0. 所以M→N⊥A→B1,所以 AB1⊥MN.
归纳升华 用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与步骤
1.基向量法,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基向量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用基向量表示 有关直线的方向向量; (2)找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并分别用 基向量表示; (3)分别计算有关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相交直线 的向量的数量积,根据数量积为 0,证得线线垂直,然后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出结论.
|a|=|b|=|c|=1,a·c=b·c=0, A→B1=a+c,A→M=12(a+b), A→N=b+14c,M→N=A→N-A→M=-12a+12b+14c, 所以A→B1·M→N=(a+c)·-12a+12b+14c= -12+12cos 60°+14=0. 所以A→B1⊥M→N,所以 AB1⊥MN.
而A→1O=A→1A+A→O=A→1A+12A→B+A→D=c+12(a+b), B→D=A→D-A→B=b-a, O→G=O→C+C→G=12(A→B+A→D)+12C→C1=12(a+b)-12c, 所以A→1O·B→D=c+12a+12b·(b-a)=c·(b-a)+12(a+ b)·(b-a)=c·b-c·a+12(b2-a2)=12(|b|2-|a|2)=0. 所以A→1O⊥B→D,所以 A1O⊥BD.
则由已知条件有 C(1,0,0),B(0, 3, 0),E(0,- 3,0),D(1,0,1),A(0, 3,2).
设平面 ADE 的法向量为 n=(a,b,c), 则 n·E→A=(a,b,c)·(0,2 3,2)=2 3b+2c=0, n·D→A=(a,b,c)·(-1, 3,1)=-a+ 3b+c=0. 令 b=1,则 a=0,c=- 3,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第 2 课时 空间向量与垂直关系 [学习目标] 1.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重点). 2.利用方向向量和法向量处理线线、线面、面 面间的垂直问题(重点、难点).
[知识提炼·梳理] 1.空间垂直关系的向量表示 (1)线线垂直. 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a=(a1,a2,a3),直线 m 的方 向向量为 b=(b1,b2,b3),则 l⊥m⇔a⊥b⇔a·b=0⇔a1b1 +a2b2+a3b3=0. (2)线面垂直. 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是 u=(a1,b1,c1),平面 α 的法 向量是 v=(a2,b2,c2),则 l⊥α⇔u∥v⇔u=kv.
B→C=(0,2,0).因此E→F·B→C=0,从而E→F⊥B→C, 所以 EF⊥BC.
类型 2 证明线面垂直 [典例 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O 为 AC 与 BD 的交点,G 为 CC1 的中点,求证:A1O⊥ 平面 GBD.
证明:法一 设A→1B1=a,A→1D1=b,A→1A=c, 则 a·b=0,b·c=0,a·c=0.
解析:因为A→B=(1,-1,1),又 u1·A→B=(1,3,2)·(1, -1,1)=0,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
答案:垂直 5.已知两平面 α,β 的法向量分别为 u1=(1,0,1), u2=(0,2,0),则平面 α,β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解析:因为 u1·u2=(1,0,1)·(0,2,0)=0,所以两 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两平面垂直.
类型 3 证明面面垂直 [典例 3]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E-ABCD 中,AB⊥平 面 BCE,CD⊥平面 BCE,AB=BC=CE=2CD=2,∠ BCE=120°. 求证:平面 ADE⊥平面 ABE.
证明:取 BE 的中点 O,连接 OC,则 OC⊥EB, 又 AB⊥平面 BCE,
所以以 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如图所示.
所以可取 n=(0,1,- 3). 又 AB⊥平面 BCE, 所以 AB⊥OC, 所以 OC⊥平面 ABE, 所以平面 ABE 的法向量可取为 m=(1,0,0). 因为 n·m=(0,1,- 3)·(1,0,0)=0, 所以 n⊥m, 所以平面 ADE⊥平面 ABE.
归纳升华 1.利用空间向量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1)利用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将面面垂直问题转 化为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 (2)直接求解两个平面的法向量,证明两个法向量垂 直,从而得到两个平面垂直. 2.向量法证明面面垂直的优越性. 主要体现在不必考虑图形的位置关系,恰当建系或用 基向量表示后,只需经过向量运算就可得到要证明的结 果,方法很“公式化”.
法三 同法二建系后,设平面 GB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
则BB→→DG··nn==00,,所以--22xx+-z2=y=0,0. 令 x=1 得 z=2,y=-1, 所以平面 GBD 的一个法向量为(1,-1,2), 显然A→1O=(-1,1,-2)=-n, 所以A→1O∥n,所以 A1O⊥平面 GBD.
答案:垂直
类型 1 证明线线垂直(自主研析) [典例 1] 已知正三棱柱 ABC-A1B1C1 的各棱长都为 1,M 是底面上 BC 边的中点,N 是侧棱 CC1 上的点,且 CN=14CC1.求证:AB1⊥MN.
解:法一(基向量法) 设A→B=a,A→C=b,A→A1=c, 则由已知条件和正三棱柱的性质,得
归纳升华 利用空间向量判断空间两直线垂直的方法
1.基向量法:(1)取三个不共线的已知向量(通常是它 们的模及其两两夹角为已知)为空间的一个基底;
(2)把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基底表示; (3)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计算出两直线的方向向 量的数量积为 0; (4)由方向向量垂直得到两直线垂直.
2.坐标法:(1)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特征,建立适当 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正确地写出各点的坐标;
所以O→A1=(1,-1,2), O→B=(1,1,0), B→G=(-2,0,1), 而O→A1·O→B=1-1+0=0, O→A1·B→G=-2+0+2=0, 所以O→A1⊥O→B,O→A1⊥B→G,即 OA1⊥OB,OA1⊥BG, 而 OB∩BG=B,且 A1O⊄平面 GBD, 所以 A1O⊥平面 GBD.
[变式训练] 在正四棱柱 ABCD-A1B1C1D1 中,E,F 分别是 C1D1,C1B1 的中点,G 为 CC1 上任一点,tan∠ECD =4.
(1)求证:AG⊥EF; (2)在 CC1 上是否存在点 G,使 AG⊥平面 CEF,并说 明理由. 解:因为 ABCD-A1B1C1D1 是正四棱柱,所以 ABCD 是正方形,设其边长为 2a,∠ECD 是 EC 与底面所成的 角,tan∠ECD=4, 而∠ECD=∠CEC1,所以 CC1=4EC1=4a.
同理可证,A→1O⊥O→G,所以 A1O⊥OG. 又因为 OG∩BD=O,且 A1O⊄平面 GBD, 所以 A1O⊥平面 GBD. 法二 如图所示,取 D 为坐标原点,DA、 DC、DD1 所在的直线分别作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棱长为 2, 则 O(1,1,0),A1(2,0,2),G(0,2,1),B(2,2, 0),D(0,0,0),
设 G(2a,2a,b)(0≤b≤4a). (1)A→G=(2a,2a,b),E→F=(a,-a,0),
A→G·E→F=2a2-2a2+0=0,所以 AG⊥EF. (2)C→E=(-a,0,4a),由(1)知,要使 AG⊥平面 CEF, 只需 AG⊥CE,只需A→G·C→E=(2a,2a,b)·(-a,0, 4a)=-2a2+4ab=0, 所以 b=12a,即存在点 G,当 CG=18CC1 时,AG⊥ 平面 CEF.
[思考尝试·夯基]
1.若平面 α,β 的法向量分别为 a=(-1,2,4),b
=(x,-1,-2),并且 α⊥β,则 x 的值为( )
A.10
B.-10
C.12
D.-12
解析:因为 α⊥β,则它们的法向量也互相垂直,所
以 a·b=(-1,2,4)·(x,-1,-2)=0,
解得 x=-10.
答案:B
求证:EF⊥BC. 证明:以点 B 为坐标原点,在平面 DBC 内过点 B 作垂直 BC 的直线为 x 轴,BC 所 在直线为 y 轴,在平面 ABC 内过点 B 作垂
直 BC 的直线为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易得 B(0,0,0),A(0,-1, 3),D( 3,-1,0),C(0, 2,0),E0,12, 23,F 23,12,0,E→F= 23,0,- 23,
以 A 为原点,AB,AD,AA1 所在的直线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 间直角坐标系.
则 A(0,0,0),B(2a,0,0),C(2a,2a,0),D(0, 2a,0),A1(0,0,4a),B1(2a,0,4a),C1(2a,2a,4a), D1(0,2a,4a),E(a,2a,4a),F(2a,a,4a).
2.如图所示,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B=2, AA1= 3,AD=2 2,P 为 C1D1 的中点,M 为 BC 的中 点.则 AM 与 PM 的位置关系为( )
A.平行 C.垂直 答案:C
B.异面 D.以上都不对
3.若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a=(-1,0,2),平面 α
[变式训练] 三棱锥被平行于底面 ABC 的平面所截 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 A1B1C1,∠BAC= 90°,A1A⊥平面 ABC.A1A= 3,AB=AC=2A1C1=2,D 为 BC 中点.
证明:平面 A1AD⊥平面 BCC1B1. 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0,0,0), B(2,0,0),C(0,2,0),A1(0,0, 3),C1(0,1, 3),
2.坐标法. 方法一:(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将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 (3)找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并且坐标表示它们的 方向向量; (4)分别计算两组向量的数量积,得到数量积为 0; 方法二:(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将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 (3)求出平面的法向量; (4)判断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2) 根 据 所 求 出 点 的 坐 标 求 出 两 直 线 方 向 向 量 的 坐 标;
(3)计算两直线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 0; (4)由方向向量垂直得到两直线垂直.
[变式训练] 如图,△ABC 和△BCD 所在 平面互相垂直,且 AB=BC=BD=2,∠ABC =∠DBC=120°,E,F 分别为 AC,DC 的中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