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主要指标有所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2022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主要指标有所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2022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主要指标有所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2022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基本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受全省疫情多发散发影响,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回落明显,下半年完成预期目标压力较大。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上半年,全县GDP完成55.93亿元,同比增长0.2%,低于全年预期目标9.8个百分点。

其中,一产增加值21.3亿元,同比增长3.8%;二产增加值9.82亿元,同比下降1.2%;三产增加值24.81亿元,同比下降L9%。

三产比重为38.1:17.5:44.4o(一)农林牧渔业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17亿元,同比增长3.8%,拉动GDP增长1.45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9.02亿元,同比增长3.7%o其中,农业产值22.85亿元,同比增长1.6%,占比58.5%;林业产值1.39亿元,同比增长1.9%,占比3.6%;牧业产值10.95亿元,同比增长5.5%,占比28.1%;渔业产值0.93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比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6.4%,占比7.4%。

农业生产呈现低速增长。

上半年农业产值同比增长1.6%,因豆类蔬菜收购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激发了农户种植豆类的积极性,增强田间管理的热情,上半年豆类蔬菜播种面积1.78万亩,产量2.05万吨,同比增长2.4%、8.8%o粮食生产方面,随着我县保障粮食生产政策落实以及摞荒地整治工作的成效开始显现,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增长,上半年早稻播种面积11.14万亩,产量4.48万吨,同比增长1.8%、2%o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

上半年畜牧业实现产值10.95亿元,同比增长5.5%。

数据显示,牛羊生产总体平稳,上半年牛出栏1.13万头,同比增长14.4%,存栏5.74万头,同比下降7.5%;羊出栏3.4万头,同比增长4.7%,存栏4.1万头,同比下降2.3%o 上半年我县生猪养殖出栏、存栏“双下降”,出栏8.77万头,同比下降8.4%,存栏17.64万头,同比下降5.5%,主要原因是受猪瘟影响存栏量相对去年有所减少,且猪瘟防疫成本和生猪饲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农户养殖意愿不高。

2023年上半年某县经济运行情况工作汇报总结发言材料3篇

2023年上半年某县经济运行情况工作汇报总结发言材料3篇

2023年上半年县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县长关于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发言材料2023年上半年某县经济运行情况汇报2023年上半年县经济运行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们聚焦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集中精力大抓工业24条措施和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20条措施,鲜明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导向,坚持以项目工作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持之以恒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产业项目支撑和项目的全面突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汇报如下:一、1-6月经济运行主要特点(一)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围绕年度主要目标任务,按月开展经济运行调度,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上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GDP实现1196.64亿元、增长12.5%,高于全省(12.1%)0.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3.1%)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与XX、XX并列;两年平均增长 6.8%,高于全省(6∙2%)0.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7.2%)0.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1:30:49.9,与2022年上半年比,一产业比重下降4.9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提高3.2个百分点。

6月,大宗工业用电量2131.61万千瓦时,高于去年同期(1593.31万千瓦时)538.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79%。

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速29.5%,两年平均增速为10.21%。

(二)产业发展不断向好,动能体系加快调整。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第一产业增加值39.44亿元,同比增长7.2%、居全市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4.62%,高于全市(4.6%)0.02个百分点,好于20XX年同期0.92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面稳量增,小春粮食总产11.71万吨;建设天府菜油示范基地12万亩,建成高芥酸油菜基地14万亩;建设优质大米订单基地12.8万亩;麦冬产量L5万吨,产值11.7亿元;藤椒产量0.6万吨,实现产值1.05亿元;蔬菜产量19.8万吨,实现产值5.1亿元。

2024年县长在经济分析会上发言(二篇)

2024年县长在经济分析会上发言(二篇)

2024年县长在经济分析会上发言一、关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总体评价上半年,我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具体表现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完成____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____%,完成计划数的____%;地方财政收入完成____亿元,同比增长____%,完成计划数的____%;固定资产投资完成____亿元,同比增长____%,完成计划数的____%;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____亿元,同比增长____%,完成计划数的____%;边境经济贸易总额完成____亿美元,同比增长____%,完成计划数的____%。

旅游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等方面也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肯定成绩的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全县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虽然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均保持增长水平,但完成额度较少,除少数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外,绝大多数指标尚未达到这一要求。

财税征收压力加大,主体税源不足,规模企业税收整体下滑,主要税种增长乏力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重点工程推进缓慢,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不够理想;持续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政府机构改革、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等任务艰巨,维稳工作压力较大;民生保障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就业压力增大。

二、下半年工作要求为确保全年经济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下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

要指导农户做好各项中耕管理工作,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达到预定目标。

要认真抓好农民增收千元项目,扎实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要重点抓好村村通道路建设、电站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要抓住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州召开的有利时机,扎实推进国际旅游小城镇和旅游小镇建设,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3. 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

要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坚决执行支农惠农政策,切实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工作。

在2023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和稳增长情况汇报

在2023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和稳增长情况汇报

在2023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和稳增长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我代表全县经济委员会,向大家汇报2023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和稳增长情况。

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2023年上半年,全县经济呈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以下是具体情况汇报: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2023年上半年,全县GDP达到xxx亿人民币,同比增长x%。

这一增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出逐季稳步上升的趋势。

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二、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方面,2023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工业产值达到xxx亿元。

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重点培育和发展了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三、农业生产2023年上半年,全县农业产值同比增长xx%,粮食产量达到xx万吨,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

农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

四、服务业增长2023年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x%。

服务业增长主要来自于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电子商务、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五、外贸和投资情况2023年上半年,全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x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明显。

投资方面,全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引进了一批重要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六、社会就业和居民收入2023年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x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2023年上半年,全县经济呈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为全县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主持词

在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主持词

在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主持词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分管工作讲以下意见:一、上半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上半年,我县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进展较好,在市政府上半年点评会上,我县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排名第一,卫生医改工作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旅游产业开发排名倒数第二。

从全市横向比较有亮点,但也有差距,主要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双高双普”创建工作“隐形欠账”多,压力大。

虽然我县1995年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两基”水平低,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差,实施“双高双普”创建任务艰巨。

二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缓慢。

尽管我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城区医疗机构布局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改革的模式和方案还没有最后确定,工作进度比较缓慢。

三是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

当前计生工作正处在重大转型时期,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要求没有变、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计生工作的基本政策没有变、实行“一票否决”的问责制没有变、人口和计生工作依然是农村工作第一大事的工作格局没有变,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抓计生工作的传统思路和方式方法已经严重滞后,人口计生工作出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四是文化旅游重点工程项目进度缓慢。

华阳影剧院装修、文体中心以及老君山、抚龙湖景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启动乏力,工作进度较慢。

五是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多,监管难度大。

由于食品药品监管点多面广,加之人员调整变化及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意识较差,实施监管的手段比较落后。

以上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下半年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全力推进“双高双普”创建工作。

一是要加快教育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先建后撤的原则,加快启动实施育才城华阳高中、华阳思源实验学校和仓颉幼儿园等为主的项目工程。

要尽快完善规划,继续加大项目推介力度,积极破解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力争育才城华阳高中早日开工建设。

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精品范文】

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精品范文】

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同志们: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全州经济形势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深入查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动员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精准发力,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刚才,县发改、统计、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分别就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科学分析形势,正视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整体下滑的问题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州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但出现了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整体下滑的情况。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 万元,同比下降x%,固定资产投资x万元,同比下降x%,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万元,同比下降x%,只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x%。

总体来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不理想,形势比较严峻,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

客观原因从刚才几个部门的发言就能分析出来,这些问题确实客观存在,政策原因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论,只有认真执行,这涉及县委、县政府执行上级决定执行力的问题。

但主观方面的原因我们更加不能忽视,这些问题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解决的。

从主观方面来看,一是重视程度不够。

截止目前,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涉及部门对指标办法不多,推动工作也是不说不动的状态,更不用说去主动分析指标了,部分单位情况不明、思路不清,研究工作大而化之、不深不细、重点难点不突出。

二是攻坚克难信心不足。

从上半年的工作中就可以看出,大家攻坚克难信心不足。

上半年xxx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县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xxx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县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xxx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县上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度是xxx县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将对上半年度xxx县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一、总体情况上半年度,xxx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县委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县域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全县GDP实现了稳定增长,社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民生实事成效显著。

二、经济增长1. 上半年度,xxx县GDP总量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经济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2. 产业发展方面,主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X亿元,增长XX%,第二产业增加值XX亿元,增长XX%,第三产业增加值XX亿元,增长XX%。

全县的三大产业发展动能得到了有效释放,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

3. 商贸行业是xxx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上半年度,全县规模以上商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批发和零售渠道经济发展日益成熟,成为了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

4. 农业方面,上半年度XXX县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XX%,其中粮食总产量达到XX万吨,增长XX%。

果蔬园基础农业产值同比增长XX%,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XX%,渔业产值同比增长XX%。

三、投资情况1. 上半年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房地产、交通基建等领域的投入有加速增长。

与此同时,全县经济孕育多重投资新机遇,民企投资新增激增,新型产业领域投资热度持续升温,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充沛动力。

2. 上半年度,全县内外资企业成为了全县吸引市场投资的主力军。

全县引进来的内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XX%,投资总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而小微企业依然是县域经济的一大推动力量,上半年度,全县新增小微企业XXXX家,同比增长XX%,稳中有升。

四、民生实事1. 教育方面,全县共有公立学校XXX所,加入新式教育的学校数量持续增加,中小学师生都能感受到教育现代化改革的红利。

工信委全县经济形势分析材料3篇

工信委全县经济形势分析材料3篇

工信委全县经济形势分析材料3篇工信委全县经济形势分析材料第1篇今年以来,我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切实按照"扩内需保增长、抓产业促发展、调结构上水平"的基本要求,坚持创新创业创造,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先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全面实现"决战三年、实现跨越"的奋斗目标,打造国际稻米城、建设环鄱阳湖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6月份,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企业达66家。

其中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亿元,同比增长8.2%;利润总额1.39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税金1.047亿元,同比增长6.6%;出口产品交货值8.5亿元,同比增长31.4%。

1-6月份,我县"三大五项"产业逆势发展: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光伏电子实现工业增加值1.77亿元,新型建材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精细轻化实现工业增加值2亿元,有色金属实现工业增加值0.99亿元。

1-6月份,全县工业用电量1290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2%。

其中地方工业用电量1766万千瓦时,环比增长1.6%;省属企业用电量1113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6%。

(二)抓产业项目,培育产业集群。

按照我县重点发展"三大"(新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五项"(食品加工、光伏电子、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精细轻化)产业的规划,巩固好传统产业、扶持好优势产业、发展好新型产业。

发挥好、运用好稻作文化"品牌、好牌、王牌"优势,着力提高光伏电子、食品加工、新型建材三个支柱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完成了青水泥5#窑及配套矿山建设等项目的建成投产,同时对已落户精细化工产业区的莹光化工项目做好跟踪问效工作,促使其今年建成投产;推进了窑技改工程建设。

(三)构建市场、融资平台,服务企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作为,奋力赶超,上半年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一、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上半年,受宏观经济惯性下行、同期基数高开低走、安全生产治理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一季度全县经济持续下行,进入二季度,工业经济触底反弹,财税、投资、消费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64亿元,增长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1亿元,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亿元,增长1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8.6%;国地税收入11.33亿元,增长6.4%,各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具体分析主要呈现下特点:(一)主要指标在全市位次稳中有升。

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增幅居全市首位,比一季度提升12个位次,高于同期5个位次;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市第6位,比一季度提升2个位次,高于同期5个位次,增幅居全市第3位,比一季度提升6个位次,高于同期12个位次;新增存贷比居全市九县区第5位,比一季度提升4个位次。

(二)工业指标持续回落,降幅逐月收窄。

今年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持续回落,进入二季度,随着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主要指标降幅逐月收窄,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9亿元,下降27.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3.6亿元,下降34.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8亿元,下降35.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累计工业用电量4.5亿千瓦时,下降7.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4.3个百分点。

从6月份当月环比情况看,实现较快增长,6月份当月实现产值34.5亿元,环比增长6.2%,工业用电9338万千瓦时,环比增长5.2%。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县共有在建项目105个,同比增加1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1亿元,同比增长24.9%,增幅较一季度提高19.3个百分点。

其中,项目投资76.2亿元、增长28.3%,房地产开发投资7.8亿元、下降1.4%。

新开工过亿元项目30个,完成投资39.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1个,完成投资25.2亿元。

从投资构成看,完成工业投资44.2亿元、增长42.6%,服务业投资39.3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6:52.6:46.7。

上半年,全县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8.59万平方米,下降16.9%,分别较一季度和1-5月份回落115.4个和30.4个百分点;完成商品房销售额6.74亿元,下降22.3%,分别较一季度和1-5月份回落151.7个和32.2个百分点,增幅波动较大。

(四)内贸稳定,外贸小幅下行。

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亿元,增长10.3%。

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销售额实现71.34亿元,增长14.8%,高于一季度4.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业增长14.2%,零售业增长18.5%,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6和8.9个百分点;住宿业增长8.2%,增速较一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餐饮业增长26.4%,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7815万美元,下降6.6%,降幅较一季度扩大2.5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7597万美元,下降6.8%;进口218万美元,下降1.8%。

(五)财税指标向好,金融支撑逐渐增强。

上半年,全县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8.6%,直比口径增长12.7%。

其中,税收收入7.87亿元,增长13.6%;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5.4%,高于一季度13.8个百分点,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主体四税收入4.98亿元,增长7.3%,占税收收入的63.4%。

其中,增值税增长28.1%;营业税增长2.1%;企业所得税下降14.4%;个人所得税增长127.4%。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4亿元,增长15.3%,其中民生支出17.49亿元,增长12%,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3.9%。

上半年,全县实现国、地税收入11.33亿元,增长6.4%,高于一季度5.1个百分点。

其中,国税收入4.06亿元,下降1.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4.1个百分点;地税收入7.27亿元,增长11.3%,高于一季度10.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第二产业实现税收4.32亿元,下降14%,其中,工业实现税收2.61亿元,下降18.7%,建筑业实现税收1.71亿元,下降5.9%。

第三产业实现税收7亿元,增长24.6%,高于一季度19.8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实现税收1.02亿元,增长38.5%,房地产业实现税收2.19亿元,增长35.2%,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服务业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2.45亿元,比年初增加21.65亿元,同比多增12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183.13亿元,比年初增加14.36亿元,同比多增0.14亿元。

贷款余额136.12亿元,比年初增加9.54亿元,同比多增5.46亿元。

存贷比为56.1%,新增存贷比为44.1%,高于一季度28.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从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全县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不断加快的发展态势。

但从目前形势看,国际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国内三期叠加阵痛仍在持续,增长动能转换乏力,“三去一降一补”成本过高、产业转型升级缓慢、资源环境制约突出,一些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不容忽视。

我县经济运行虽平稳有升,但行业结构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工业短板问题仍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仍是我县经济发展的短板。

我县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产业比重大,税收贡献小,没有大的骨干企业支撑,缺乏税源大户,从行业结构和税收完成情况对比看:一是从行业结构看,行业间税负不均、贡献低。

上半年,我县建筑建材、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纺织、高端木业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69.5%,实现税收2.07亿元,占全县工业税收的79.5%,但仅占全县全部税收的18.3%。

分行业对比情况见下表:行业名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缴税金总量 (亿元)增幅(%)占全县比重(%)总量 (万元)增幅(%)占工业税收比重(%)占全县税收比重(%)食品34.6-11.721.84357-3.916.73.8建筑建材24.1-51.815.24972-40.819.14.4生物医药17.8-12.311.236-64.70.10.0先进装备制造16.1-1.210.240784.215.63.6高端木业11.8-8.57.468036.426.16.0纺织5.8-44.83.74872.51.90.4合计110.2-26.269.520733-12.979.518.3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县工业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为食品产业,产业规模占全县的21.8%,但税收贡献只占工业税收的16.7%,第三大行业生物医药产业,产业规模占全县的11.2%,但税收贡献仅占工业税收的0.1%(主要是税务部门在行业分类中将部分生产性企业列入三产中的批零行业对待,工业税收体现不出来)。

二是从企业规模看,我县缺少大企业,税收没有大户支撑。

上半年全县没有一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

从骨干企业税收贡献看,上半年进入排行榜前20位的工业企业有7家(分别是:中联水泥1775万元、供电公司1297万元、蒙沃变速器1261万元、雷沃桥箱1110万元、玉泉公司874万元、康发食品695万元、金城光伏发电66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家,合计实缴税金7675万元,同比下降10.5%,实缴税金占全县工业税收的29.5%,仅占全县税收的6.79%,纳税总额不及冠鲁集团一家(冠鲁集团上半年实缴税金8123万元)。

我县60家重点骨干企业累计完成税收1.94亿元,同比减收4781万元,同比下降19.8%。

以往的税收骨干企业中联水泥实现税收1775万元,同比下降46.2%;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仅实现税收404万元,同比下降64.7%;天宝化工仅实现税收540万元,同比下降75.2%。

三是从税收来源看,我县工业税收不是强项,可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

上半年实现农业税收105万元,同比增长66.7%;工业税收2.61亿元,同比下降18.7%,占全部税收的23%;建筑业税收1.71亿元,同比下降5.9%,占全部税收的15.1%;服务业税收7亿元,同比增长24.6%,占全部税收的61.8%,其中房地产业2.19亿元,同比增长35.2%。

建筑、房地产两个行业实现税收达到3.9亿元,占全县税收的1/3,但是建筑房地产业持续增收的稳定性不强。

从税收增收来源看,工业减收5988万元,服务业增收13832万元(受“营改增”影响),其中房地产业增收5701万元,对服务业税收增长贡献率超过40%,对全县税收增收的贡献率高达83.7%。

从上述税收情况看,我县工业税收无论是总量占比、增长幅度还是增收贡献均低于服务业,分别低于服务业38.8、43.3和290个百分点。

工业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确保财税持续增收的主要来源,而我县工业税收与服务业相比是较大的短板。

(二)投资增幅波动较大,下半年项目储备较少。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波动较大,去年我县投资增幅比较稳定,但是今年以来,增幅波动较大,4、5月份甚至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说明我县投资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

从项目纳入情况看,7月份我县新纳入统计的投资项目仅有10个,比6月份减少17个,预计7月份全县投资增幅将下降至15%左右,如果下半年没有几个过5亿、10亿元的大项目落地建设,全年投资保持增长的压力将非常大。

三、几点建议下半年,全县各级应积极把握政策导向,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GDP增长9%、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9.5%的发展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又要积极作为,远近结合,精准发力,用改革举措的落地增强发展信心。

既要分析我县未来发展空间和优势、又要坚定不移抓“三引一促”补短板,确保经济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从工业经济的税收贡献、现有企业规模看,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差距就是潜力,差距就是动力和压力,经历了去年雪灾和难灾的考验,全县上下要充分发挥我县工业经济韧性和回旋余地相对较强的特点,三招齐发补短板,坚定不移的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一要统一思想、提振信心、激发活力。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转换,近期省、市密集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文件,特别是我县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三条”措施的持续发力,我县企业家队伍的信心得到极大的提振,思想意识得到高度统一,表现在石膏产业去产能方面的高度服从,灾后重建方面的快速行动,特别是地方罐头产业,十几家企业中上万平米的厂房拔地而起,先进设备一步到位,市场开拓有声有力,政府政策的引领助推作用逐步显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