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新技术纤维及其制品

合集下载

主要高性能纤维的特性和应用

主要高性能纤维的特性和应用

主要高性能纤维的特性和应用裘愉发【摘要】简介了列入"十一五"科技攻关的PAN基碳纤维、芳砜纶、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聚苯硫醚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PBO纤维、聚酰哑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的性能及其可开发的纺织产品,并指出了这些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前景.【期刊名称】《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4页(P17-19,24)【关键词】高性能纤维;产品开发;发展前景【作者】裘愉发【作者单位】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上海,200060【正文语种】中文上世纪初世界上就研究开发出再生纤维中的粘胶纤维,1930年代又开发出合成纤维中的尼龙,并在以后相继研发出聚酯、聚丙烯等纤维,但它们的强度和模量一直维持在一个低的水平。

直到1970年代初刚性链聚芳酯芳纶和1970年代末柔性链聚乙烯、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出现,纤维的强度和模量才发生了根本性的突破,从而使高性能纤维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

高性能纤维是指与传统的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及涤纶、锦纶、丙纶、腈纶等合成纤维相比,具有高弹性系数、高强度、耐热性、耐摩擦性、耐化学药品性、电绝缘性的新型化学纤维,并对外部的作用不易产生反应,它属于高科技纤维,可分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两大类。

1 主要的高性能纤维列入我国《“十一五”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指南》的高性能纤维是:碳纤维、芳纶、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聚苯硫醚纤维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

1.1 PAN基碳纤维碳纤维(ACF)的生产原料有粘胶纤维(Rayon)、聚丙烯腈纤维(PAN)、酚醛纤维、沥青纤维等,各种碳纤维的性能如表1所示,而PAN基碳纤维因其具有的高强度、高刚度、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优异的电性能等特点,在与其他纤维的竞争中具有较大发展优势。

表1 常用碳纤维品种的物理性能碳纤维品种碳含量/%拉伸强度/MPa杨氏模量/GPa体积质量/(g/cm3)电阻率/Ω.cm单丝直径/μm聚丙烯腈基碳纤维9539002301.8000157沥青基碳纤维≥90≥34541.6-0004⁃000710⁃15粘胶基碳纤维≥901800751.7-6.5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有两大类,即大丝束碳纤维(LT)和小丝束碳纤维(CT)。

日就月将,芳纶纤维行业学有缉熙于光明

日就月将,芳纶纤维行业学有缉熙于光明

日就月将,芳纶纤维行业学有缉熙于光明芳纶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

它的发现在材料界号称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它实际上是对苯二胺与对苯二甲酰氯缩合聚合而成的全对位聚芳酰胺,在我国普遍简称其为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是强度最高的合成纤维,它具有耐化学腐蚀性、高绝缘性、极高的抗拉强度和起始弹性模量等特性。

目前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帘子线、橡胶补强材料、特种绳索和避弹衣等工业织物以及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高科技领域。

芳纶纤维市场,眼前好景诗难胜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芳纶被发现以来,已经有多种芳纶纤维陆续问世。

目前,学术界普遍根据其结构将芳纶纤维分为对位芳纶、间位芳纶以及邻位芳纶三种。

其中,美国杜邦公司走在了芳纶纤维行业的最前面。

他们不但首先研制成功了芳纶纤维,并率先进行了工业化开发。

即便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杜邦公司的芳纶纤维无论在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规模上,还是在市场占有率上都仍然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我国对于芳纶纤维的研制较之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非常晚,并且一些工程化方面的关键技术很长时间没有取得突破。

同时由于世界上很多国家一直把芳纶纤维作为战略物资进行管制,所以相关技术也从不对外透露或者转让,实行封锁垄断的政策。

各种因素叠加就造成了我国芳纶纤维行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及生产能力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的溶剂尚不能过关,导致大部分原材料不得不需要进口解决。

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因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芳纶及其复合材料,所以,国家将芳纶复合材料的发展列为我国特种纤维领域“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芳纶纤维各方又捷报频传。

首先是有关科研机构在对位芳纶关键工程化技术方面获得突破,终于使国外对这一产业长达40年的垄断成为历史。

另外,2011年6月13日,我国最大的特种纤维生产基地烟台某公司宣布,该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年产1000吨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成功投产,产品已经正式上市。

共同推进化纤强国建设 各方聚力落实《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共同推进化纤强国建设 各方聚力落实《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共同推进化纤强国建设各方聚力落实《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作者:***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2年第18期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围绕发展目标,《指导意见》从产业链创新、高端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转型、实施“三品”战略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将如何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措施,如何完成提出的五项重点任务?本刊采访了行业部分优秀企业和机构,请他们讲述自己的“十四五”发展目标,谈谈将如何以有为措施落地实践《指导意见》,共同推进化纤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任务1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指导意见》提出,要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

筑牢创新基础,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增强国家级、省级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服务能力及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装备、关键原辅料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安全稳定性。

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布局。

鼓励企业完善全球产业链布局,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优化国际合作模式。

培育优质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改造。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为解决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公关,2019年,工信部批复组建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这是全国第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自成立起,就制定了引领行业在纤维新材料、高技术纺织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打造纤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发源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地”、科研成果转化的“助推器”的目标。

如今,创新中心已经建立起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等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供给体系;股东单位增至15家,创新联盟单位增至143家,涵盖了国内纺织纤维完整产业链,搭建起深度合作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几种新型纤维简介

几种新型纤维简介

新型纤维介绍汇总丽赛纤维,芳纶纤维,功能性透气纤维,大豆纖維,玉米纤维,恩卡纤维,VILOFT纤维,竹纤维,新型合成纤维,差别化纤维等新兴纤维简介Tencel:****Tencel纤维是由英国Courtaulds公司以木浆为原料经溶剂纺丝方法生产的一种崭新的纤维,是三十年发明的第一种天然纤维。

因其生产过程无毒害且纤维本身可被自然界完全分解,因此Tencel又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

Tencel 纤维集人造纤维与天然纤维的优点于一身.****在欧洲,除了(Courtaulds) 公司以Tencel的品名生产服装面料用Lyocell。

还有:Lenzing公司和AKZO公司则分别以Lenzing-Lyocell和Newcel的名称生产Lyocell (长丝型)。

****在日本也已经有纤维制造厂引进Lyocell的生产技术。

其面料主要具有以下特色:1.坚韧耐用2.非凡触感3.坠性良好4.色彩绚丽Tencel纤维的生产工艺Tencel纤维生产工艺就是用N-甲替吗啉-N-氧化物 (NMMO) 为溶剂的纺丝工艺。

其具体方法是把纤维素浆粕与N-甲替吗啉-N-氧化物 (NMMO) 直接混合,加入添加剂(如CaCl2)和抗氧化剂(如PG)以防止纤维在溶解过程中氧化分解,并调节溶液的粘性和改善纤维的性能。

控制水分的含量小于13.3%,使之达到最好不溶解能力。

在85-125℃下溶解,得到较高浓度的溶液,溶液经过滤,脱泡,在8 8-125℃下用湿法或干法纺丝,在低温水溶或水/NMMO体系凝固成形,经拉伸,水洗,去油,干燥和溶剂回收等工序,制成Tencel纤维。

NMMO在制造工程中可以回收,因而具有不会给地球环境带来危害的特点。

Tencel纤维及其织物的性能及特点1.较高的干强和湿强。

2.Tencel的应力应变特点便它与纤维素纤维间抱合力较大,较易混纺。

3.高湿模量赋于Tencel织物缩水率很低。

纱线缩水率仅为--0.44%.4.高强度适于制造超细纤维。

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在路桥建设中的应用

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在路桥建设中的应用

研 究热 点 。 高性 能 纤 维及 其制 品材 料 因 良好 的耐 久性 和抗
疲 劳性 等成 为 解决 路桥 建 设 中路 基 不强 、 面结 构破 坏 、 桥 钢筋 锈蚀等 问题 的重要选择 。
1 玻 璃 纤 维
玻璃 纤维是 玻 璃在 熔融 状 态下 以外力控制 喷吹 或 以离
水 泥 基体 中就可 以 取得 很 好 的增 强效 果 , 璃 纤维 在 水泥 玻
基体 中能 够 保持 较 高 的强度 和 较 好 的韧 性 , 得复合材 料 使 使 用寿命 长 , 且可靠性较 高 。 用玻璃 纤维 加 固钢 筋混 凝土 梁 具 有 重量 轻 、 可现 场 剪裁 、 贴方便 、 料不 生锈 等优 点 , 粘 材 因此在桥 梁加 固中得 到广泛应 用 。
电工 绝缘 、 环境 、 生物 医学 和建筑 材 料等 领域 中的新用途 。 玻璃 纤 维是 复合材 料 中使 用量 最 大 的 一种 增 强纤 维 , 其 尤
是在 路桥 建 设 中起 着重 要应 用 , 其主 要 制品 主要 包 括 玻璃 纤 维增 强水泥和 玻璃 钢 。
玻 璃 纤维 增 强水 泥是 以玻 璃 纤 维为 增强 材 料, 水 泥 以
韧性, 而且 其 电学 性 能也 有 了明显 改善 , 备本 征 自感应 、 具 自调 节 功能 , 以作 为传 感 器并 以 电信号 输 出形 式 反 映 自 可
玻 璃 钢 即玻璃 纤 维 增强 塑料 , 以热 固性 或 热塑性 树 是 脂为胶 结 料 , 以玻 璃 纤维 或 玻 璃 布为 填充 料 的 一种 复合材
3 芳纶
芳 纶属于 芳族 聚酰 胺纤 维 , 分子 结构具 有很高 的伸 其
直平 行度 和取 向度 , 种 分 子结 构 决定 了芳 纶具 有 很高 的 这

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连云港

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连云港
cm 、
单实用经济 的处理方 案 : ①未 贯穿 的塑
性 裂缝 , 可采 用 局 部 处 理 的办 法 , 出裂 划 缝 范 围予 以凿 除 , 重新 浇筑 混 凝 土 面 层 。 ② 由基 础 原 因 引起 的裂 缝 必 须对 基 础 进
淋、 人员践踏等因素影响 , 因此不宜采取
洒水或喷养护 剂养护 , 可采 用 覆 盖 塑 料
临 时车 道 过 压部 位 应 拆 除 重新 回填 。④ 混 凝 土搅 拌 时 严 格 控 制 水 灰 比 , 输 时 运 防 止离 析 , 筑 派 专 职质 检 员 控 制 振捣 、 浇
渠 道 衬 砌 混凝 土 板 产 生 裂缝 较 为 常 见 , 是 经 过 因地 制 宜 改 进设 计 , 强 施 但 加
大甚至发生 冲刷 掏空现象 , 造成维修成 本增加。②每次灌溉完毕后和冬季来临
前 提 闸放 空 渠 道 内积 水 。
6 结语 .
施工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施工时应
注 意 以下 问题 : ①做 好 施 工 安 排 , 免 冬 避 季施 工 ; 气 温 骤 降 时 采 取 保 温 保 湿 措 在
国家高性 能纤维 及 复合材 料 高新 技术产业化基地 落 户连云 港
日前 , 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首批 国家高新 技术产业化基地 , 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落户连云港 。据 了解 , 此次科技部共认定 7 7家基地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 江苏省有 3 家基地获批复 。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是国家“ 技术创新 引导工程 ” 重点建设 内容之一 , 旨在依托产业化基地 , 进人 才 、 促 基地 、 目协 调发展 , 项 推动知识 、 技术 、 才 、 人 资金 、 政策等要素聚集 ,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 培育战略性新 兴产业 ,

防护用高性能纤维性能解析及其应用

防护用高性能纤维性能解析及其应用

高性能纤维及其应用?0 序言高性能纤维是指强度为17.7 cN/dtex、2.5 GPa,模量为441.5 cN/dtex、55 GPa 以上的特种纤维。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纤维合成与纺丝工艺的发展,高性能纤维得到了不断发展创新,目前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高性能纤维具有普通纤维所不及的物理机械性能、热性能和化学性能。

它们通常采用高技术制成,且大多应用在特殊或高科技领域[2]。

1高性能纤维原料高性能纤维被用于复合材料较多的品种为:有机纤维的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无机纤维为碳纤维和高性能玻璃纤维等。

1.1 芳纶高性能芳纶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和耐磨性好的高科技纤维。

它是第一个高价值且至今仍在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高性能纤维品种。

芳纶的全称是芳香族聚酞胺纤维。

PPTA 纤维是由近似于刚性伸直链的PPTA 分子以网状交联的结晶结构高聚物。

高性能芳纶是高性能连接的苯酞胺,酞胺键与苯环基团形成共扼结构,内旋位能相当高,大分子构型为沿轴向伸展的刚性链结构, 分子排列规整,取向度和纤维结晶度高, 链段排列规则,且存在很强的分子间氢键, 这些因素共同赋予芳纶纤维以很高的拉伸模量和强度[3-4]。

芳纶主要分为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两大类。

对位芳纶即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分子链排列呈直线状,我国称为芳纶1414。

分子结构式为:芳纶1414外观呈金黄色,貌似闪亮的金属丝线,实际上是由刚性长分子构成的液晶态聚合物。

由于其分子链沿长度方向高度取向,并且具有极强的链间结合力,从而赋予纤维空前的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特性、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

芳纶1414的连续使用温度范围极宽,在150℃下的收缩率为0,在560℃的高温下不分解、不熔化,其耐热性更胜间位芳纶一筹,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腐蚀性,生命周期很长,因而赢得“ 合成钢丝”的美誉[5]。

表1 芳纶纤维优良的耐热性(单位:%)25℃150℃200℃250℃300℃芳纶(1hr)100 93.6 91.9 79.4 74.4芳纶(4hr)100 96.3 87.5 75.5 54.7芳纶(8hr)100 95.3 86.8 75.4 40.7(测试次数20次,变异系数小于10 %)表2 芳纶与PBO纤维耐化学性能的比较(单位:%)原纱浓硫酸(60%)氢氧化钠(37%)四氯化碳(100%)芳纶纤维100 41.7 95.3 99.4PBO纤维100 29.4 97.5 96.6(测试次数20次,变异系数小于7%)表3 芳纶与PBO纤维耐日晒性能比较(单位:%)0小时10小时20小时40小时芳纶纤维100 92.3 90.1 81.5PBO纤维100 64.8 45.9 37.5(测试次数20次,变异系数小于7%)芳纶首先被应用于国防军工等尖端领域。

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发展新动向

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发展新动向

料, 作为 新 时期重 点任 务后 , 即 同年 又设 立 了 “ 织新 型 随 纺 和特 种纤 维国债专项 ” 巾国工程 院会 同解放 军总后军需 装 。 备研 究所又 组织 了专项 调研 课题 ; 各大 专院 所 以企 业为 依 托 , 过产学 研政 协 同攻关 , 通 取得了多项 产业化 成 果 , 中 在 央 行业 、 方各级部 门的支持推 动下, 地 多年沉 寂 的高 新技 术
纤 维 产业链 正处 于前所 未 有的产业 化 发展新 阶总称。 根据其性能的不同, 又可以分
为高性 能纤维 、 功能纤 维和高感性 纤维等3类 。 高 高新技 术
纤维 是 关系到 国防建 设 和 国民经济发 展, 支撑 国家 高新 科 技产业 发 展的关 键性 材料 , 推进 各类 高技 术功能 纺织 品 是
5 2
纺织导报 Chn e teL a e 2 0 iaT xi e d r 0 8No1 I 2
积 极稳 妥 地 推 进 高 新 技 术 纤 维 产业 的 发 展
近年来 通过 “ 织新 型和特 种纤 维 国债专项” 科技 纺 、“ 93 7 专项” 各地产业化及 技术 支撑” 、“ 等专项的推 进实 施, 目 前各 类品种取得不 同阶 段的新突破 。 前 由产业化到 工业 目
化 阶段 的有耐高温芳 纶1 1、 高强高模聚 乙烯 纤维 、 33 超 聚苯
K I类P A纤 维等 ; .I V 需进 一步 中试 或 产业化攻 关 的纤维 主 要有P 0、 i P I P 4 ( ) B Sc、 B 、 8 等 表1 。
20 年 1 1 , 0 8 1 日 中国化 学纤 维工业协 会在 上海举办了 月1 “0 8 2 0 高新 技 术纤 维材 料 技 术研讨 会” 在本 次研 讨会之 , 前, 中国化学 纤维工业协 会还举行 了 协会高新技术 纤维 专 该 业 委员会年 会。 次会 议研 讨了新 时 期的 高新技 术 纤维 发 本 展 方针, 时 重要 , 响深 远 ; 适 影 同时也传 递了国内外高 新技 术纤 维产业的 最新发 展动 向。 在研讨会 上, 自 来 行业 协会、 科 研院所与企业 的专家学者济济 一 从 不同角度 热议 了当 堂,

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应用产业化现状和发展思路

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应用产业化现状和发展思路
DUAN a — n Xio pig, ZHE NG u l J n-i n, WANG - n Yu pig, ZHANG o qin Gu — a g
( h a hmiaFbr As ca o , B in 10 2 C ia C i e cl ies s i in e ig 0 2 hn) nC o t j 0
Ab t c :T e a t l ic s e h a k r u d a d sg i c n e o e e o i g h — c b r i d sr n C i a s r t h ri e d s u s d t e b c g o n n i n f a c fd v l p n i e h f e n u t i h n , a c i t i y
摘 要: 论述 了我 国发展 高性能纤维产业的背景和意义 ,总结 了近几年产业发展 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 ,重点强调 了国家专
项的推 动作用和化纤协会 的协调作 用,指 出了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 问题,提 出了未来产业 的发展思路 和政 策建议 。 关键词 : 高性能纤维;产业化 ;现状 ;发展思路 中图分 类号 : Q3 27 2 4 T 4 .;F 6 .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8 5( 0 2 10 0 .6 0 79 1 2 1 )0 —0 80
收稿 日期 : 2 1—22 0 20 —8
11 我国高性能纤维发展缓慢 ,产业化基础非常 .
薄弱 我 国绝 大 部 分 高 性 能 纤 维 的研 发 起 步 并 不
作者 简介 :端 小平 (99),男,江苏南通人 ,东华大学工程硕士及复旦 大学管理硕 士,现任 中国化 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和 16一 纺织化 纤产 品开发 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行 业管理 、企业管理等工作 和产 业用化纤 、锦纶改性、行 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 究,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doc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doc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doc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1 电子与信息0101 电子计算机010101 超级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010102 高档微型计算机(PC)010103 便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010104 模拟仿真系统010105 工业操纵机及操纵器010106 网络计算机(NC)010107 工作站010108 高档服务器010109 嵌入式计算机0102 计算机外部设备010201 新型存储设备010202 新型显示终端010203 新型打印终端010204 自动绘图仪010205 座标数字化仪010206 计算机高性能板卡010207 触摸屏010208 自动扫描输入设备010209 计算机硬盘及其关键件010210 光盘驱动器及其关键件010211 新型电脑开关电源0103 信息处理设备010301 办公自动化设备与系统(如数码复印机油印机等)010302 自动排版设备与系统010303 激光照排设备与系统010304 图形、图像处理设备010305 文字、语音、图像识别设备010306 光电信息处理设备010307 印鉴、文字与图像鉴别系统010308 商业金融终端设备及系统010309 智能操纵系统010310 仿真系统010311 网络系统010312 文字处理机010313 远距离非接触IC卡及有关机具010314 手持GPS接收机010315 无线网络移动专用PDA010401 网络服务器010402 网络终端设备010403 网络接口适配器010404 多协议通信适配器010405 网络检测设备010406 其它网络系统专用设备0105 计算机软件产品010501 操作系统软件010502 网络及通信协议处理软件010503 高级语言编译程序010504 设备驱动程序010505 嵌入式操作系统010506 嵌入式浏览器010507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010508 支持软件(中文平台软件、软件开发工具、工具类软件等) 010509 Internet/Intranet网络管理软件010510 软件开发及测试平台010511 计算机辅助类工具软件010512 中间件软件010513 数据库管理系统010514 事务管理软件(MIS系统、金融、商业、财务、税务、工商、办公自动化、教育管理等)010515 辅助类软件(CAl)、CAM、CAI等)010516 仿真软件与操纵软件010517 智能软件(专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等)010518 安全与保密软件010519 系统集成软件010520 电子商务软件010521 多媒体制作软件010522 ERP应用软件010523 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辅助应用软件010524 在线存贮与离线备份软件010525 其他应用软件0106 微电子、电子元器件010601 混合集成电路010602 大规模集成电路010603 新型电真空器件010604 新型半导体器件010605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010607 敏感元件与传感器010608 专用集成电路(ASIC及FPGA)设计010609 高性能石英谐振器、石英晶体滤波器010610 片式多层复合元器件0107 光电子元器件及其产品010701 新型激光器010702 激光调制器010703 激光全息照相系统010704 新型激光发光管、光电探测器010705 集成光学产品010706 平板显示器及其关键部件010707 微光、红外及热成像装置010708 光存储器010709 激光加工、激光测距/检测010710 CD-ROM、DVD-ROM、光刻录机010711 激光拾音头010712 CCD光电荷耦合器件010713 CMOS图像传感器010714 高亮发光二极管、兰色、白色发光管0108 广播电视设备010801 高清晰度数字彩色电视机、平板电视与新型投影电视装置010802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设备010803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上行站设备、卫星数字电视接收设备010804 图文电视系统设备010805 影视节目制作设备010806 数字电视广播发射设备010807 数字音频广播发射设备010808 数字音响设备010809 数字摄录机010810 数字收、录音设备010811 光盘机010812 CA TV QAM调制器、光发射机、光端机010813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系统010814 MVDS(多点视频分配系统)设备010815 数字电视监测设备010816 数字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0109 通信010901 高性能数字程控交换机010902 计算机通信及数据传输设备010903 数字移动通信设备010904 数字卫星通信设备010905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010906 光纤网络通信设备010907 通信雷达设备010908 高性能传真机010909 多媒体通讯终端010910 无线接入通信设备010912 网络系统互联及集成技术产品010913 网络数据安全技术产品010914 网管技术产品010915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设备010916 数字无绳电话010917 蜂窝电话010918 电信增值业务系统010919 SDH光传输设备010920 MSTP多业务接入系统010921 MPLS多协议交换设备010922 特种光缆010923 光纤、光纤预制棒010924 光通信器件010925 一点对多点微波系统010926 小型卫星地球站010927 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010928 程控调度交换机010929 通信电源及电源系统010930 通信机房集中监控010931 NGN下一代网络设备010932 光纤传输波分复用设备010933 光交叉连接设备(OXC)010934 宽带光纤接入网通信设备010935 高端路由器、网络交换机010936 高性能数字调制解调器010937 光通信计量与监测仪器010938 GSM、CDMA、IMT-2000移动通信检测设备02 生物、医药技术0201 农林牧渔020101 应用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培养的优良农、林、果、蔬、花卉新品种020102 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者抗逆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驯化与培养020103 瓜、菜、花、果等作物脱毒种苗选育与快速繁殖020104 园林、绿化类新品种选育020105 水产养殖类基因工程体与新品种选育020106 良种家畜胚胎移植后代种畜与优良畜禽新品种、新品系的选育020107 新型家畜、家禽用疫苗020108 新型农用、畜禽用检测与快速诊断试剂020109 新型农用、畜禽用基因工程产品020110 微生物农药与农用抗生素020111 无公害、环保型农药新制剂020112 预防、操纵侵入性有害生物的新技术产品020113 植物源农药新产品与特异性动物源植物免疫产品020114 新型畜禽、水产品生长调节剂及兽药020115 复合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料020117 新型植物营养剂020118 新型高效生物饲料及添加剂020119 新型果、蔬保鲜产品与设备020120 新型农业机械与农业工程设施设备020121 新型环保型农用水溶袋与可分解包装物0202 医药卫生020201 基因工程药物020202 基因工程疫苗及新型疫苗020203 单克隆抗体及其偶合类药物020204 医用单抗诊断试剂与试剂盒020205 酶诊断试剂及酶用试剂盒020206 DNA探针与基因诊断制剂020207 活性蛋白与多肽020208 医用、药用酶020209 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特殊氨基酸、新型抗生素等) 020210 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020211 各类新型小分子药物020212 新型化学合成、半合成药物020213 使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取新型中药及制剂020214 新型生物类、功效因子与有效部位类保健功能食品020215 新型海洋生物制取的药物与有用物质020216 新型制药工艺技术产品020217 新型生物技术工艺产品0203 轻工食品020301 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020302 氨基酸与核苷酸020303 微生物多糖及糖酯020304 新型有机酸020305 天然色素及高档香精香料等食用添加剂020306 新型健康食品与功能食品020307 农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020308 食品安全及有关检测技术与产品020309 其它轻工、食品生物技术及产品0204 其它生物技术产品020401 生物化工新产品020402 环境治理用生物技术产品020403 高效分离纯化介质020404 生物技术研究用新型试剂020406 标准实验动物020407 新型生物培养、医药制取设备03 新材料0301 金属材料030102 超细金属材料030103 新型金属箔材及异型材030104 非晶、微晶合金030105 形状经历合金030106 高温合金030107 大尺寸半导体030108 新型电子材料030109 超导材料030110 储能材料与各类电池材料030111 磁性材料030112 数据存储材料030113 稀土金属及稀土材料030114 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030115 金属纤维及微孔材料030116 触媒材料030117 表面改性金属材料030118 生物医学用金属材料030119 贵金属材料030120 特种粉末及粉木冶金制品0302 无机非金属材料030201 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030202 纳米组装材料030203 纳米复合材料030204 纳米涂层材料030205 无机电子材料030206 半导体微电子材料030207 光电子材料030208 单电子晶体管030209 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030210 高温陶瓷材料030211 电子陶瓷材料030212 高性能陶瓷纤维、玻璃纤维·030213 生物医学用无机非金属材料030214 金刚石薄膜030215 超硬材料030216 人工晶体030217 压电晶体030218 晶体薄膜材料030219 高等级镀膜/导电玻璃等特种玻璃030220 光学纤维与光纤通信材料030221 特种石墨制品030222 特种密封、摩擦材料030223 新型建筑材料030224 特种涂料、填料、添加剂030226 高性能绝缘、隔热材料030227 新型阻燃装饰材料0303 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030301 新型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030302 功能高分子材料030303 有机硅及氟系材料030304 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030305 先进纤维材料及其织物030306 特种橡胶及密封阻尼材料030307 液晶材料030308 染整、造纸、皮革、石化、日化用等精细化工品030309 环保涂料、胶粘剂与油墨030310 医药、兽药、农药中间体及产品030311 有机分离膜030312 生物医学用高分子材料030313 有机光电子材料030314 改性高分子材料030315 新型电子化学品030316 特种工业表面活性剂030317 高功能膜分离技术及产品030318 环境相容性材料、环境降解材料、环境工程材料0304 复合材料030401 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030402 碳基复合材料030403 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030404 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030405 仿生复合材料030406 智能复合材料030407 复合材料用增强剂04 光机电一体化0401 先进制造技术设备040101 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040102 柔性生产线(FTL)、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开发产品040103 变频调速装置、伺服操纵系统、驱动系统及中高档数控系统040104 新型数显装置040105 高性能数控机床、加工中心040106 数控精密成型加工设备及应用开发技术产品040107 高性能材料表面处理及改性设备040108 新型的激光加工设备040109 新型光、声、电、机一体化先进制造设备0402 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040202 机电一体化的工程、矿山、冶金、邮电、运输、制冷等机械设备040203 新型的电力、石油化工设备040204 特种运输车、新型船舶、机场、港口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040205 全自动化立体仓库040206 高性能汽车电子装置、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汽车保修设备040207 先进的扫描成像系统0403 机电关键基础件040301 高性能的机械基础件040302 新型低压、高压电器,新型大功率电源040303 精密模具及新型量具、刃具040304 新型专用泵、阀、电机040305 新型液压、密封、气动元器件040306 汽车车载诊断系统、动态操纵系统、车内环境智能操纵系统、防碰撞、防盗等装置0404 仪器仪表040401 新型工业自动化仪表040402 高性能分析仪器与信号记录仪器040403 新型测量、计量仪器040404 新型试验机与模拟仪器040405 高精度新型传感器、光电参量传感器040406 先进摄影器材及缩微系统040407 高精度智能化仪表040408 激光/超声/红外/真空技术加工与检测设备040409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040410 电镜0405 监控设备及操纵系统040501 中高档可编程操纵器040502 现场总线操纵系统、集散操纵系统、分布式操纵系统040503 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操纵系统040504 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040505 防火、防爆报警探测器及操纵系统040506 防盗报警探测器及操纵系统040507 交通运输自动化监测与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管理系统040508 新型电视监控系统040509 智能化自动识别系统040510 其它智能化操纵器0406 高档医疗器械040601 射线、超声、红外、热成像、核磁共振等成像诊断设备040602 医用生物化学检测与分析仪器040603 生物电信息号检测及临床监护设备040604 射线、超声、激光、电磁波等治疗装置040606 生命保障系统040607 医用信息与图像存储通信及管理系统040608 医用导管支架及高档消耗卫生材料040609 远程诊断系统040610 医用传感器05 新能源、高效节能0501 新能源050101 太阳能高效集热器及发电设备050102 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050103 大中型风力发电机050104 液化燃气的存储新型装置050105 新型制氢与贮氢装置050106 新型高能蓄电池050107 地热、海洋能的应用装置050108 其它新型高效发电设备0502 高效节能050201 新型余热回收装置050202 新型节能风机、水泵、油泵050203 新型高效压缩机050204 节能型空气分离设备050205 节能型空调器、冷藏柜、高效制冷机050206 新型高效电机调速装置050207 逆变式电焊机050208 低损耗电力变压器050209 照明电子节能产品050210 新型节水设备050211 节能计量仪器仪表与自控装置06 环境保护0601 大气污染治理设备060101 大型高效电除尘器060102 高温高滤速袋式除尘器060103 耐高温滤料060104 烟气净化成套设备060105 新型工业废气净化回收装置060106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0602 水污染治理设备060201 新型城市污水处理设备060202 新型水处理材料及药剂060203 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设备060204 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060205 中水处理回用设备060206 污泥处理成套设备060301 新型固体废物分选、破碎设备060302 新型高效垃圾清运设备06030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材料及设备060304 垃圾填埋场沼气处理及利用成套设备060305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及余热利用设备060306 新型厨余利用处理设备060307 粪渣处理设备060308 危险废弃物收集、安全处理处置设备060309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设备060310 工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再生利用成套设备060311 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设备及产品0604 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设备060401 新型隔声、吸声材料及装置060402 新型隔振、减振材料及装置060403 新型消声设备060404 放射性废气、固体废物处理设备0605 环境监测仪器060501 空气质量自动检测仪器及系统060502 便携式/在线式烟尘烟气监测仪060503 汽车尾气监测仪器060504 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测定仪060505 在线式水质监测仪器060506 多功能水质现场监测仪060507 污水流量计060508 油份、氰化物测定仪060509 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与放射线监测仪器07 航空航天0701 航空器070101 轻型、超轻型飞机070102 无机械推进器的航空器(包含滑翔机) 070103 地效飞行器0702 航空机械设备及地面装置070201 地面导航设备070202 地面飞行训练装置070203 航空仪表0704 应用卫星070401 卫星云图接收设备070402 GPS卫星导航仪及定位系统070403 遥感设备与系统070404 遥感图像产品08 海洋工程080101 找油、找矿设备0802 固体地球观测设备080201 地震波、电磁波层析成象设备0805 大型工程、海底设施基础稳固性勘探监测设备080501 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设备080502 海底设备防腐设备080503 边坡稳固性监测设备09 核应用0901 核辐射产品0902 同位素及应用产品0905 核电子产品0907 核能及配套产品注:该目录中所涉及“新型“产品应具备下列特征1) 政策性:指符合深圳市产业政策;2) 新颖性:指在全国第一次研制生产;3)制造性:指使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于研制生产过程中或者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比已有的同类产品有重大改进,产品性能显著提高或者使用功能显著扩大;4)有用性:指产品符合科学原理而设计具备合理的用途。

碳纤维工艺技术

碳纤维工艺技术

碳纤维工艺技术碳纤维工艺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因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本文将就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制品制造工艺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碳纤维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纤维成型、炭化、表面修饰等过程。

首先,纤维成型是指在预定机理下利用预制的碳纤维纱线通过编织、织造或纤维预浸料生产成所需形状的纤维达到需求;其次,炭化过程即在高温无氧环境下将纤维材料经过煅烧、氧化和结构改变等过程转变为具有高度有序石墨结构的碳纤维;最后,为了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还要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修饰,以增强其在不同材料基体中的附着力。

碳纤维制品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布料预浸、材料叠合、高温热压成型等环节。

首先,布料预浸是将碳纤维预浸料通过浸渍到碳纤维编织布上,并经过挤压,去除多余树脂,调节成纤维布和树脂之间的比例;其次,材料叠合是将预浸料纤维布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叠合,并通过真空挤压,使纤维之间形成紧密结合;最后,高温热压成型是将叠压后的工件在高温下通过恒温、恒压的条件下热压成型,使得树脂材料熔融,纤维之间形成一体化的结构。

碳纤维工艺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轻质、高强度的特点使它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电子器件和化工设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此外,碳纤维的弹性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也使它成为制造高性能运动器材、汽车零部件等的理想材料。

在碳纤维工艺技术的发展前景上,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首先,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对碳纤维材料性能的需求,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制备多相、复合结构的碳纤维材料。

其次,制造工艺方面,研究人员将逐渐发展出更高效、更节能的制备工艺,以降低制造成本。

最后,随着碳纤维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将成为关注的重点,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工艺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

总之,碳纤维工艺技术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

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标(例如宇航,国防,运输,通信领域)执行的R-D,虽然对有关的工业发展有重要的二次效应。对公共事业方面的R-D的资助也不属于这一类,而应包括在相应的目标之下。例如,作为国家铁路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进行一种新型铁道车辆的研制,是为了发展运输系统因而应规划到"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一目标之下,但以出口销售为目的对类似的铁道车辆进行在研制却属于"促进工业的发展"。同样,为支持文化活动而进行的旅游方面的R-D应包括在"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目标之下,可是主要意图是促进酒店和旅游业繁荣的R-D应包括在"促进工业的发展"这一类别。
502 高效节能:高效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的大、中容量工业锅炉、新型流化床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的新型燃烧装置、新型余热回收装置、高效蒸汽管网设备、新型节能风机、水泵、油泵、新型高效压缩机、节能型空气分离设备、节能型空调器、冷藏柜、高效制冷机、新型高效电机调速装置、逆变式电焊机、新型高精度可控气氛炉、高功率和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低损耗电力变压器、照明电子节能产品、新型节能型内燃机、新型节水设备、节能计量仪器仪表与自控装置
高效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的大中容量工业锅炉新型流化床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的新型燃烧装置新型余热回收装置高效蒸汽管网设备新型节能风机水泵油泵新型高效压缩机节能型空气分离设备节能型空调器冷藏柜高效制冷机新型高效电机调速装置逆变式电焊机新型高精度可控气氛炉高功率和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低损耗电力变压器照明电子节能产品新型节能型内燃机新型节水设备节能计量仪器仪表与自控装置环境保护601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203 轻工食品:新型、高效工业用酶制剂、发酵法生产氨基酸、新型有机酸、微生物多糖及糖酯、天然色素及高档香精香料、新型、高档食品添加剂、新型活性微生物及制品、淀粉糖及其衍生物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新材料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新材料
铂族金属用络合物
*
06010910
铜-银-汞合金材料
***
060110
特种金属靶材
06011001
钨、钼、钽、铌、铪、锆难溶金属靶材
*
06011002
ITO靶材
***
06011003
铝硅靶、铝硅铜靶材
*
06011004
多晶硅磁控溅射靶材
***
06011005
贵金属靶材
***
060111
新型高性能低合金钢、合金钢材料
**
06011410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
06011411
粉末冶金自润滑材料
**
06011412
半金属汽车刹车材料
**
060115
特种用途钢丝及钢丝绳
06011501
航空滤网钢丝
**
06011502
高性能预应力钢丝
*
06011503
高强度及低松新型结构不锈钢丝绳
***
**
06020615
七向织物
*
06020616
玻璃纤维垫
*
06020617
玻璃纤维网垫
***
06020618
碳纤维细编穿刺织物
***
06020619
碳纤维正交三向织物
***
06020620
高强2号玻璃纤维纱
***
06020621
高强2号玻璃纤维布
***
06020621
高强2号玻璃纤维布
***
06020622
*
06011109
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钢)
*
06011110
高柔性不锈钢金属软管

日本高新技术——活性炭专用纤维,有机溶剂废气的克星

日本高新技术——活性炭专用纤维,有机溶剂废气的克星

为重要
拥 有 丰 田 汽车

索尼

佳 能 等领 头 羊企 业 的 优
广泛

使 用 量 也 成 倍 的快 速 增 长

但是

这些 溶剂在使
势 客户 便 是 对 东 邦 化 工 建 设 株 式 会 社 该 回 收 装置 性 能

用 过 程 中所 挥 发 出 来 的有 机 物
大 多具 有毒性和 危 险
18 9
m

回 收处 理 后
出 口 浓 度 就 可 以达 到 2 0 p p m 左

体进 行 回 收 利 用 无 论 从 法 律 方 面 还 是 大 气 环 境 以及 职

右 对 于 部 分 客 户 的极 高 要 求
比 如 二 氯 乙 烷 的进 口 浓

工 职 业 健 康保 护 方 面

安 全 经 济 有 效 的处 理 方 法 都

设 备 的 投 资费 用 为 后 者 的 2 /3 性 碳 回收 装 置 的


运 行 费 用 也 仅 为颗 粒 活
型企 业 客户
使用 该装置


可 以将 排 放 到 空 气 中 的 有 机

60%

溶 剂 气 体 回 收 回 来 从 而 减 少 溶 剂 的 采 购量 溶 剂成本 的效果 假如


随着 工 业 的 发 展

使 用 过 有 机 溶 剂 废 气 回 收 处 理 装 置 的企 业 都 知 道


油漆

涂料


印刷

医药

造纸

几种新型植物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几种新型植物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几种新型植物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张延辉
【期刊名称】《上海毛麻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天然植物纤维易于降解,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介绍了竹纤维、
龙须草纤维、桑皮纤维等几种新型植物纤维的主要性能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开发利用现状。

通过对新型天然纤维的开发利用,可以丰富纺织品的种类,还可以利用资源,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张延辉
【作者单位】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7
【相关文献】
1.几种新型植物纤维及其应用 [J], 瞿彩莲;窦明池;王波
2.新型阻燃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J], 姚伟;戎超;陈清海;陆晓峰;张鹏;辛斌杰
3.关于召开第四届高新技术在产业用纺织品(防护材料和新型柔性材料)领域推广应
用研讨洽谈会的通知 [J], 无
4.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J], 高强
5.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J], 高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 为4 %,将 来 将 接着 开 发 由l 一 7 、5 戊二 胺 与 蓖麻
油制 得 的葵 酸 所合 成 的聚 酰胺 5 0 维 ,它将 是 二 1纤 植物 度 1 0 0 %的 新纤维 。
聚 酰 胺 5 纤 维 的熔 点 为2 4℃ , 比聚酰 胺 6 6 5 6
经 科 学 穿着试 验 ,兰 精对 比 了Te c l 与 棉 n e C
1 3 Te cel C . n
计划 于2 1 年 实现 产业 化 。其 L 、5 D是 味之 素 03 }1 P J 所 研 发 的 由植物 原 料 经 发 酵技 术 而 产 生饲 料 用 的 赖 氨 酸 ,再 将其 通 过 酵 素 反应 脱 去 碳 酸而 制 得 , 这 一步 的基 本 生产 艺 由咪之 素 公 一所 开发 ,而 J
文章编 号 :1 0 .8 5( 02 20 3 .5 0 79 1 2 1 )0 —0 70
Ne tp ih tc & n w b r n er r d cs w eh g — h y e e f e sa dt i o u t i h p
LUO Yi e g — n f
( t n l p c l y tei Fb rnoma o etr B in 10 2 C ia Na o a ei t S nh t ie Ifr t nC ne, e ig 0 8 hn ) i S ay c i j 0
高树 技 雏 与应 用
第3 卷 7
的 l 戊 二 胺 ( 、5 D)为原料 的尼龙 5 纤维 , 、5 1 P 6
在 耐 磨 性 、 耐热 性 等 方面 可 超 过 所 要求 的性 能 , 在 生命 周 期 的总 CO 排 放 电 比采 用 聚 内烯 的 以往 P = L
产 品相 比,可削 减 1 %。 5
r p l n b r P a o f e et lwn n n v n we , g e i m u p a ef e , a dp a t / u rzg a sl h e el g f e , P n n — b r i i i m l b o o wo e b ma n su s l h t b r h r l si q a t l s i t i c g ta s t n b r ma n t AN — a e a b n f e , AN/ r n mi i g f e , g e i P t i c b s dc r o b rP i CNT c mp st b ra d i a b n f e  ̄ h r a f o o i f e n sc r o b r T et e d o ei t i h R&D h u h ft e en w p b r n erp o u t r r o r f r n e f r i a s e ai e S in it n t o g t s e t ef e sa d t i r d csa e wo t t e e e c o n ’ r lt c e tssa d o h y i h h Ch v
Ab ta t n w y e h g — c & n w b r n h i p o u t i c u i g n l n 5 b r E P o e s e t s r c :1 e t p i h t h 2 e e f e s a d t e r r d c s n l d n y o 6 f e,P — P c r — h a h i i
平滑 的表面 结构 ,小会伤及 肌肤 , 叮广一 用于 牛 泛 材 料 、防护用 品及 婴儿用 品等 。
层 材 料 ,而2 1 年 夏天 将 采 用 的底 盘 席材 料 则选 0 2 用 了生物 质 聚 乙烯 ( E)纤 维 ,它是 永 火化 、 P
MRC, L二及 丰 山通 商 公 刮共 同开 发 的产 品 。 ,
装 饰 品,采 用 了聚 丁 二 酸 二 l酯 ( BS r P )纤维 与
妆 的擦拭 性能等 优 良的E VOH超 细纤维非 织造布 ,
并 已卖给 化妆 品生产, 家 。该新 产 品是 由熔喷法 生 一
产 的直径 6 m的非织造布 ,经特 殊 的水 流缠 结技术 p 而制得毛 丝少 的柔软结构 。山于 它是超 绌纤维 ,与 以往 的棉花等相 比,具有高 的 态擦拭 性 能,可有
纤维的抗拉伸强度和耐热性高,除具有与聚酰胺
6 纤维相 仿 的柔 性外 ,还 兼有 高 吸放湿 性 和接 触冷
花 ,发现 T n e的结 果更 好 。再经 3 ecl 2例盲 人 的皮
肤健 康试 验 ,即一 只长 袜 tT n e C ,另 一只用  ̄ e cl 制 t 棉 花 制 ,试 用 2周后 的皮 肤 学评 价显 示 ,4 9 的 10 测试 项 目表 明穿着 T n e C的腿 看起 来 更好 ,脱 水 e cl 性 下 降 、皱 褶 少 、微 裂 纹 少 和起 球 少 。 同时 经 家 庭 洗衣 杉 s Lo次洗涤 后 ,并未 失去 其护 肤性 能 。
摘 要: 介绍 了1 2种新 型 高新技术纤维及其制品 ,包括聚 酰胺 5 、聚 乙烯. 丙烯芯鞘型复合纤维 、T ne C、 乙烯 6 聚 ec l 乙烯醇共
聚超 细纤维非织造布 、空气净化 服 、热调 节纤维 、抗熔体 纺织品 、聚 丙烯熔 喷纳米纤维 非织造 布、碱性硫 酸镁 纤维 、塑料/
石英光 纤、磁 性P AN基碳 纤维 、P / 纳米管复合纤维及其 碳纤维 。这 些新 型纤维及其制 品的研发 思路值得我 国科技 工作 AN 碳
者借鉴。
关键词: 高新技 术纤维;超细纤维; 非织造布 ;功 能纤维;含碳 纳米管碳 纤维
中图分类号 : Q 4 . T 3 27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 日期 : 2 1—42 0 20 —5
1 1 脂 肪 族聚 酰 胺 5 ( . 6 尼龙 5 ) 维 与 聚酰 胺 5 6纤 1 0
( 尼龙 5 0 纤维 1)
东 丽 和 味 之 素 公 司开 始 共 同研 发 由植 物 制 成
作者简 介 : 罗益锋 ( 9 7 ),男,浙江宁波人 ,教授级 高工 ,中心主任, 高科技 纤维与应用 杂志主编,从 事特种纤维 、 13 一 复合材料 、新 能源等信 息研 究与研发 , ( 电话) 1. 10 8 7 电子信 箱)u yfn z @13cm。 0 05 3 0 0 ( lo i gg 6 . e o
第3 卷 第2 7 期
2 1 年 4月 02
高 科 技 鲜 维 与 应 用
H iTe h Fi e — c b r& A p i a in plc to
V_13 NO. 0 _7 2
Ap . 0 2 r2 1
新 型高新 技术纤维及 其制 品
罗益锋
( 国特种合 成纤维信 息中心,北京 10 2 ) 全 0 0 8
感 性 。预期 适 用 于春 夏 的舒 适 袜类 和 秋 冬 用 的柔
软 而 又暖和 的 内衣 类 。此外 ,可 望 用于 力 学 性 能
优 良的产 业 刖纤 维增 强树 脂基 复合 材料 。
今 的 日标 是 建 i 年产 能 数 百 至数 干 吨 的 生 5 = } 产 J 。其 中 东丽 承 担 聚 酰胺 聚 合 和 纤 维加 工 成 型 I 一 技 术 的开 发 ,还 将 利 用 东 晴 正研 发 中 的利 用 生 物 转 换技 术 来生产 1 一D原料 的赖 氨酸 。 、5P
花 一 现 , 有些 只 满 足 人 们 一 时 的需 求 , 而 有 些始 终 绽 放鲜 艳 的花 朵 ,甚 至发 展 成 为 大众 的纤 维 品
种 。 为此 ,新 型 高 新技 术 纤 维 的 出现 和 发 展 具 有 时代 性 ,在 当前 主 要集 中在 新 型 生 物质 纤 维 ,与 人 体 健 康 相 关 的 功 能纤 维 及 新 型产 业 化 纤 维 ,包 括 复 合材 料纤 维及 混合 纤 维等 。
己二酸 原 料 暂 选用 石 油 系资源 , 因此 H前的植 物
兰 精 公 司 推 出 了一 种 含 有 壳 糖 类 的 新 型 有 护肤 作 用 的 纤维 ,对 肌 肤健 康 有 益 。壳糖 类 是 一
种天 然 的多糖 化 合 物 , 是 由水 生 贝类 的壳 萃 取 而 得 ,然 后 存湿 纺 过程 中应 用 于T n e纤 维 中 ,主 e cl 要市 场是 贴身农 和床 上用 品。
t c ni ins e h ca .
Ke wo d : e a d h g —e h f e ; mi r — b r y r s n w n i h tc b r i c o f e ; n n v n f b i ; f n t n lf e ; C i o wo e a rc u ci a b r o i NT c n a n n -o tii g
效用作化 妆 品和 面部 的擦 纸 ,而 且 由于纤维 问的距 离 小,可 以形 成美容液 的膜 ,因此 用做面 膜时 , 可 脸 部形成 紧密 的附着性 ,不会 发生美 容液 的不 匀性 ,并发 挥长 时间的渗透 效果 。此外 , 由于具 有
竹 纤 维 的组 合 材料 。2 1 年 1 月 在新 … 代 电动 汽 00 0 车 “- E i Mi V” 中,采 用 了P T 维制 的底 盘 席 。 T 纤 2 1年7 0 1 月采 用 了聚 酯 纤维 与棉 的 组合 内装 饰 表
cro br a b nf e i
在 高 新 技 术 纤 维 发 展 的 长 河 中 , 新 型 高 新 技 术 纤 维 始终 是 不 同发 展 阶段 的奇 葩 ,有 些 是昙
1 生物质 纤维
所 谓 生物 质 纤 维 是 指来 自可 再 生 生 物原 料 的 环 保 型 纤维 ,包 括 新 出现 的新 型 纤 维和 植 物 由来 的常规 纤维 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