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第1-4章练习题
第1章行政法基本理论

第1篇第1章行政法基本理论本章考情分析在最近3年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5分,2012年考试本章分值为1分。
部分考点是学习行政法律制度的基石,对第1篇其他章节的理解和掌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由于是理论性章节,难免抽象、晦涩,复习时注意把握有具体、实质内容的考点,切忌对个别学理性表述纠缠不休。
本章教材主要变化1.删除“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全部内容;2.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新增若干处举例;3.删除“理论上有关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4.删除“具体行政行为种类”中有关行政强制的概述性内容(行政强制在第1篇第4章中专章阐述);5.新增“催告制度”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了解)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治原则(掌握)(一)行政合法性原则1.存在合法:行政权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据;【解释】行政法是“法无授权即禁止”;民商法是“法无禁止即允许”。
2.行使合法:行政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实质合法性原则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2.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亦称“行政裁量权”)的存在。
3.内容(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3)平等地适用法律规范,符合公正法则;(4)行政行为应保持适度,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2012年新增);①行政机关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作出的行政行为才是合理和适当的。
②作出行政行为时,行政机关应当在作出的具体行政措施与所要达到的行政目标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5)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符合人类理性和公平正义观念。
(三)行政应急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例外1.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1-4(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作业1(第1-3章,权重2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1.下列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消灭的是()a.退休b.升职c.委任d.调任2.下列有关行政法特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行政法通常是具有很强的协商性b.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广泛且易于变动c.行政法内容单一d.行政法律规范有统一、完整的法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b.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c.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d.行政机关是唯一的行政主体4.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P16a.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b.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c.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d.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5.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关或组织,被称为()。
a.行政机构b.行政相对人c.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6.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a.地方政府规章b.行政解释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7.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a.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d.行政相对人总是公民8. 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的行政行为,属于()。
P73a.无效的行政行为b.有效的行政行为c.应当废止的行政行为d.可撤销的行政行为9.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
a.与委托的行政机关共同承担b.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c.自己承担d.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谁来承担10. 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行政法经典练习题及答案(精选五篇)

行政法经典练习题及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行政法经典练习题及答案行政法经典练习题及答案单选题:试题1:行政处罚只能()。
A: 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 由公安机关执行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试题2: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A: 二审终审 B: 一审终审C: 一审一复核 D: 一审二复核试题3: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 查封、扣押 B: 强制收购 C: 限价出售 D: 代执行试题4: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征购 C: 行政征收 D: 行政征用试题5: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A: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C: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D: 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试题6:《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 违法行为发生地试题7:()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 法律B: 地方性法规 C: 行政法规D: 国务院部委规章试题8: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试题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 具体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处分行为 D: 民事侵权行为试题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全国人大 B: 各级人民政府 C: 法院D: 社会团体试题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自考《行政法学》第1-14章 模拟练习题

《行政法学》第1-3章模拟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监督行政法律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关系B.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C.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关系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正确答案】B2.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
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C.行政组织法与行政行为法D.行政行为法与监督行政行为法【正确答案】A3.把公务员分为适用公务员法的公务员和不适用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的国家是()。
A.法国B.美国C.德国D.日本【正确答案】A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占统治地位的行政法学理论是()。
A.戴雪的学说B.古德诺的学说C.波特的学说D.詹宁斯的学说【正确答案】A5.依据(),行政法可以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监督行政行为法。
A.行政法的调整对象B.行政法规范的性质C.行政法的作用D.行政法的内容【正确答案】C6.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大致可分为()。
A.政务类公务员、事务类公务员B.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C.一般职公务员、特别职公务员D.职类公务员、非职类公务员【正确答案】A7.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不属于它们的区别的是()。
A.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行为等,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B.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受监督地位C.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行政法律关系也就没有监督行政法律关系D.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相对于行政主体的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相对于行政主体的另一方是监督主体【正确答案】C8.行政法学比例原则的要求不包括()。
行政法第4章(中)配套练习及答案

行政法第4章(中)配套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1.行政立法(考研)答:行政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行政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狭义的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3.职权立法答:职权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依照宪法和组织法所赋予的职权进行的立法活动。
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可以进行职权立法。
行政主体通过职权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变通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4.授权立法答:授权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照国家权力机关的专门授权决议而进行的立法活动。
授权立法有两种形式:(1)权力机关通过法律条款明确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某法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2)权力机关通过专门授权决议授予行政机关本应由其自身行使的一定的立法权。
有的学者将上述两种形式归纳为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
5.自主性立法答:自主性立法,也称为“创制性立法”,是行政机关为履行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而对管理内容创制一定行为规则的行政立法活动。
自主性立法,既不是对现有法律规范的实施性解释,也不是对现有法律规范的补充性规定,而是基于法律赋予的职权,对法律、法规未规定的事项独立自主地创制规范。
自主性立法必须经法律或有权机关授权才能进行,如宪法对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的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授权决定的形式授予国务院以自主性立法权。
6.备案备案,是指将已经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等上报法定机关,使其知晓并在必要时备查的程序。
答:备案是行政立法程序的一个后续阶段,其意义在于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的监督管理,既有利于行政法律规范本身的内部统一和协调,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平时作业答案(行管)1----4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平时作业答案为了便于同学们通过练习掌握课程的重点,市电大责任教师综合中央电大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编制了该平时作业。
请同学们在使用时注意举一反三,掌握作业涉及的考点,而不要拘泥于题目本身。
说明:“(0001本、法)”指试题出自2000年1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法学专业专科试题。
2007年7月,这两个专业开始各自命题考试,所以,之前的试题没有在本作业中全部标明。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0007、0407)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0501、0507、0601)3、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0601)二.填充题1.行政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0801、0807、0907法)2.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
(0001)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0301)4.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变更。
(0807法)5.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0601)6.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0707本、1001法)7.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职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0901本、1001本)8.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0907本)9.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以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0801本)10. 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1001法)三. 单项选择1.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被合并到另一个行政机关,属于( A )。
(完整word版)《行政法》第1-4章练习题

《行政法》第一、二、三、四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程序正当是当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它不包括以下原则:()。
A.行政公开原则B.信赖利益保护原则C.回避原则D.公众参与原则2、我国行政诉讼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A.合法性B.合理性C.合法性与合理性D.适当性3、1995年6月1日,李某因打架斗殴而被公安机关予以500元罚款和7天拘留,李某不服,释放后申请复议,但是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李某于是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依旧维持,李某说:我就不信这个邪,还没有说理的地方了!于是向上级法院上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李某申请复议的最晚时间是释放后2个月.(2)李某一审起诉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15天内提出。
(3)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起3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10日之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3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4)李某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
(5)上级法院应当在收到李某上诉状2个月内作出判决。
(6)李某若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1年内提出。
A.(1)(2)(4)B.(2)(4)(5)C.(3)(4)(5)D.(3)(5)(6)4、北京市某县某村承包户李某于1998年承包了本村三亩水面,投资10余万元养鱼,头几年仅能收回投资,后来积累了经验,渐渐的发了大财,同村村民陈某眼红李某的鱼塘,于是找到在县政府工作的姐夫借口该鱼塘影响邻地灌溉设法收回了鱼塘的承包权,然后将承包权转归陈某,李某不服,向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李某对市政府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若李某对市政府的复议决定不服,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C.李某对该具体行政行为,可以选择向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复议D.若李某对市政府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应当向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5、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最大区别是什么?A.复议前置B.反诉C.合议制D.调解6、有关行政赔偿诉讼的性质,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民事诉讼B.行政附带民事诉讼C.一种独立的特殊诉讼形式D.一种新的民事诉讼7、下列哪一项是对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之间关系的错误表述?A.移送关系,即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本案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B.先后关系,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发现涉及犯罪事实与本案事实具有法律上的关联性,应当裁定中止行政诉讼,将有关案件材料移交公安司法机关C.排斥关系,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可能发生冲突的,原则上不同时进行,当事人也不得同时提起D.补充关系,行政诉讼是刑事诉讼的补充8、某县政府所属林业局在某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对过往木材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处罚权,木材检查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A。
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5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撤销、变更该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这体现了行政法是()。
A、设定行政权力的法B、规范行政权力实施的法C、监督行政权力的法D、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直属机构C、市辖区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3、刘某系某工厂职工,该厂经区政府批准后改制。
刘某向区政府申请公开该厂进行改制的全部档案、拖欠原职工工资如何处理等信息。
区政府作出拒绝公开的答复,刘某向法院起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政府在作出拒绝答复时,应告知刘某并说明理由B、刘某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2个月C、此案应由区政府所在地的区法院管辖D、因刘某与所申请的信息无利害关系,区政府拒绝公开答复是合法的4、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A、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各单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B、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制定后,由制定价格的部门向消费者、经营者公布,这体现了行政程序法的公开原则C、行政执法部门普遍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实质是行政参与原则的一种具体体现D、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要平等地对待当事人各方,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偏见的因素5、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A、行政法规范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B、为保障权利与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为行政程序法C、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实体的职权与职责进行规范的法为行政实体法D、以规章形式体现的行政法规范稳定性较差6、根据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下列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是()。
A、工商局为张某办理个体营业执照B、区公安分局对李某的违法行为处以三百元罚款C、县政府对工作人员魏某予以行政处分D、市政府对杨某进行强制执行7、下列有关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一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行政是行政机关执行国家( A )的行为。
A、法律B、司法C、文化D、传统2、南京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街道是地方人民政府的( B )。
A、分支机关B、派出机关C、领导机关D、乡镇人民机关3、行政立法不包括( D )。
A、部门规章B、地方政府规章C、行政法规D、党的文件4、行政行为的特点是( A )。
A、强制性B、私人性C、非民主性D、可处分性5、行政行为以其是否需要依申请为条件可分为( C )。
A、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C、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D、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6、警察车辆在执行公务的行驶中可以获得优先通行的权力,这是体现行政主体的( C )。
A、行政特权B、先行处置权C、获得社会协助权D、行政受益权7、下列人员中属于我国公务员范围的是( B )。
A、法官B、警察C、教师D、医生8、下列组织中为职权行政主体的是( B )。
A、党委B、乡政府C、高等院校D、村民委员会9、下列组织中不能成为行政相对人的是( A )。
A、职权行政主体B、国家机关C、公民D、行政性公司10、能够成为行政行为的是( A )。
A、乡政府批准建造办公大楼B、乡政府建办公楼C、乡政府购买建造办公大楼的水泥D、乡政府购买办公用品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AD )。
A、人民政府B、行政规章授权的组织C、公务员D、区公所2、( BCD )可以成为授权行政主体。
A、公务员甲B、行政性公司C、派出所D、高等院校3、乡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可以( BC )。
A、单独被起诉B、针对不特定的对象C、反复适用D、成为行政立法4、行政程序法的作用有(ABC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B )。
1-13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2、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1-5A、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普通公民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拟定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D、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具有统一性3、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 D )。
1-9A、行政法律规范B、行政关系C、行政行为D、行政法律事实4、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产生的争议,不可以通过以下何种途径解决?( D )1-6A、行政复议B、行政裁决C、行政诉讼D、民事调解5、以下不是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的是( D )。
1-6#A、主体B、客体C、内容D、法律事实6、关于宪法与行政法关系的表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1-14A、宪法是行政法的根本法源B、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C、行政法即宪法D、行政法是宪法下独立法律部门7、关于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1-5#A、行政相对方是必不可少的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是对等的8、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行政法划分为( A )。
1-13#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9、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可以将行政法划分为( D )。
1-14#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10、某省某县畜牧水产局被合并到农业局,这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 A )。
1-9#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内容变更 D、法律事实变更11、关于行政的涵义,提出“国家意志执行说”的是( D )。
行政法习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习题第一章行政法概述一、名词解释行政行政法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律关系二、选择1、下列是行政法的特殊渊源的是()A.行政法规 B.规章C.法律 D.其他规范性文件2、在我国下列属行政法的一般渊源的是()A.宪法和法律 B.法律解释C.行政法规和规章 D.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3、行政权相对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而言,它具有的特点是()A.自由裁量性 B.主动性和广泛性C.强制性和优益性 D.单方意志性4、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行政主体 B.行政相对人C.行政法主体 D.监督行政主体三、简答1.行政法的基本特征?2、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如何理解行政法地位?4、如何理解行政法的作用?四、论述1、谈谈你对我国转型时期行政法功能的理解。
2、我国2004年修订的新宪法中专门提出了国家对人权的保护,请从行政法的角度谈谈应如何落实宪法的这一基本原则。
3、试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4、谈谈你对我国行政法基本理念的认识。
第二章行政主体一、名词解释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国家公职关系二、选择1、下列属行政职权的是()A.规章制定权 B.自由裁量权C.征税权 D.侦查权2、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A.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C.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 D.公务员3、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方式主要是()A.选任 B.调任C.考任 D.交流4、以下属于对公务员行政处分形式的是()A.警告 B.降级C.开除 D.记过三、简答1、我国现行行政机关的体系?2、我国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3、引起国家公职关系消灭的几种情形?4、简述我国公安机关的组织系统?四、论述1、试述被授权组织与被委托组织的主要区别。
2、试述《公务员法》对我国现行公务员体制的变革与突破。
3、试述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4、试述行政主体制度创设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行政相对人一、名词解释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行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行政相对人的义务二、简答1、简述我国行政相对人的范围。
行政法各章习题(含参考答案)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一、填空题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_权利_____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物_、行为和精神财富。
3、以行政法调整对性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__特别行政法______。
二、单选题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B)。
A.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三、多选题1、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ABD)。
A.主体变更B.客体变更C.形式变更D.内容变更四、简答1、简述行政法法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填空题1、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_适当____的问题。
二、单选题1.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共同构成(D )。
A.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B.行政法的基本内容C. 行政处罚的原则 D.行政法治的原则三、简答题1、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第二编主体论第三章行政主体一、填空题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_相对方_申请为前提。
2、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____。
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_中央_____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4、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__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____。
二、多选题1、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ABCD)。
A.适应需要原则B.精简原则C.高效率原则D.依法设置的原则2、垂直领导就是由于业务关系极为密切,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采取直接组织与指挥,权力高度集中。
如(AB)。
A.民航B.铁路C.国家科委D.国家体委三、简答题1、简述行政主体特征。
行政法学章节练习题

行政法学章节练习题第一章课后自测一、填空1、法律包括()指定的一般法律和()指定的基本法律。
2、行政法规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3、地方规章是根据()和()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4、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不得与()、()、()相抵触。
5、()和()是行政组织法的核心内容。
6、行政法主体包括法律关系主体和()。
7、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
8、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9、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只有在()的过程中,才属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10、()是引起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要原因。
11、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以概括为()。
具体可以分解为()、()、()三个原则。
12、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的存在。
二、选择(包括单选和多选)1、下列属于行政法领域行政的是()A、私人行政;B、国家行政;C、公共事务行政;D、单位行政2、行政职权的构成要素包括()A、权利主体;B、权利客体;C、权利内容;D、权利范围3、属于行政AA权内容的有()A、行政立法权;B、行政执行权;C、检查监督权;D、自由裁量权4、相对于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权利而言,行政权具有下列特点()A、广泛性;B、单方性;C、优益性;D、主动性5、行政法的调整对象()A、行政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C、监督行政关系; 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6、属于行政法渊源的形式有()A、规章;B、纪律;C、单行条例;D、司法解释7、属于行政法特殊渊源的有()A、立法解释;B、国际条约;C、地方解释;D、地方性法规8、有权制定行政法一般渊源形式的部门有()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司法机关;D、国家检察机关9、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A、省级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常委会;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10、有权制定地方规章的机关有()A、省级人民代表大会;B、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常委会;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11、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治条例不得与宪法、法律有抵触;B、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国务院批准;C、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省自治区政府批准;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重要的行政法一般渊源。
行政法学练习题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行政法律关系B、行政关系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D、监督行政关系2、下列各项中()不是行政法的渊源。
A、判例B、规章C、地方法规D、司法解释3、下列各项中()是特殊行政法。
A、《行政处罚法》B、《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C、《治安管理处罚法》D、《国务院组织法》4、下列()属于行政法关系A、行政咨询B、民政局小王和小李结婚C、公安局逮捕张某D、赵某违章驾车,交警对其罚款50元5、行政法是()的延伸和具体化A、宪法B、法律C、民法D、刑法6、在下列法的形式中,()是行政法的特殊渊源。
A、宪法B、行政法规C、法律D、其他规范性文件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A、我国人大常委会B、省级人大C、国务院各部委D、国务院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有()A、宪法B、法律C、判例D、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2、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分为()A、一般行政法B、特别行政法C、实体行政法D、程序行政法3、可以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有()A、合法的行为B、非法的行为C、事件D、法律规定4、下列()属于行政法的渊源A、行政解释B、地方解释C、学理解释D、司法解释5、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A、不失职B、不违反法定程序C、不超越职权D、不滥用权力三、判断题:(打“×”或“√”)1、行政法中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3、行政法治原则可以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
()4、所有的行政关系都能转化为行政法律关系。
()5、“依法行政”要求“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行政”。
()四、简答题: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有哪些?2、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涵义及具体内容。
3、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涵义及其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5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撤销、变更该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这体现了行政法是()。
A、设定行政权力的法B、规范行政权力实施的法C、监督行政权力的法D、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直属机构C、市辖区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3、刘某系某工厂职工,该厂经区政府批准后改制。
刘某向区政府申请公开该厂进行改制的全部档案、拖欠原职工工资如何处理等信息。
区政府作出拒绝公开的答复,刘某向法院起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政府在作出拒绝答复时,应告知刘某并说明理由B、刘某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2个月C、此案应由区政府所在地的区法院管辖D、因刘某与所申请的信息无利害关系,区政府拒绝公开答复是合法的4、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A、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各单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B、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制定后,由制定价格的部门向消费者、经营者公布,这体现了行政程序法的公开原则C、行政执法部门普遍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实质是行政参与原则的一种具体体现D、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要平等地对待当事人各方,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偏见的因素5、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A、行政法规范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B、为保障权利与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为行政程序法C、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实体的职权与职责进行规范的法为行政实体法D、以规章形式体现的行政法规范稳定性较差6、根据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下列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是()。
A、工商局为张某办理个体营业执照B、区公安分局对李某的违法行为处以三百元罚款C、县政府对工作人员魏某予以行政处分D、市政府对杨某进行强制执行7、下列有关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第一、二、三、四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程序正当是当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它不包括以下原则:()。
A.行政公开原则B.信赖利益保护原则C.回避原则D.公众参与原则2、我国行政诉讼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 )。
A.合法性B.合理性C.合法性与合理性D.适当性3、1995年6月1日,李某因打架斗殴而被公安机关予以500元罚款和7天拘留,李某不服,释放后申请复议,但是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李某于是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依旧维持,李某说:我就不信这个邪,还没有说理的地方了!于是向上级法院上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李某申请复议的最晚时间是释放后2个月。
(2)李某一审起诉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15天内提出。
(3)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起3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10日之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3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4)李某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
(5)上级法院应当在收到李某上诉状2个月内作出判决。
(6)李某若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1年内提出。
A.(1)(2)(4)B.(2)(4)(5)C.(3)(4)(5)D.(3)(5)(6)4、北京市某县某村承包户李某于1998年承包了本村三亩水面,投资10余万元养鱼,头几年仅能收回投资,后来积累了经验,渐渐的发了大财,同村村民陈某眼红李某的鱼塘,于是找到在县政府工作的姐夫借口该鱼塘影响邻地灌溉设法收回了鱼塘的承包权,然后将承包权转归陈某,李某不服,向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李某对市政府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若李某对市政府的复议决定不服,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C.李某对该具体行政行为,可以选择向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复议D.若李某对市政府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应当向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5、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最大区别是什么?A.复议前置B.反诉C.合议制D.调解6、有关行政赔偿诉讼的性质,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民事诉讼B.行政附带民事诉讼C.一种独立的特殊诉讼形式D.一种新的民事诉讼7、下列哪一项是对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之间关系的错误表述?A.移送关系,即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本案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B.先后关系,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发现涉及犯罪事实与本案事实具有法律上的关联性,应当裁定中止行政诉讼,将有关案件材料移交公安司法机关C.排斥关系,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可能发生冲突的,原则上不同时进行,当事人也不得同时提起D.补充关系,行政诉讼是刑事诉讼的补充8、某县政府所属林业局在某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对过往木材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处罚权,木材检查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A.县林业局B.林业木材检查站C.县人民政府D.县政府法制办9、派出机关是由地方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组织。
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有:()A.省级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论坛D.国务院部门正确答案:C10、邓某经某村同意在该村地界建房作经营场地。
后某区土地管理局、某乡政府等有关人员在现场指出,此建筑未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和建房许可证,属违章建筑,应予以拆除。
市城管监察大队某区中队未向邓某下达任何处理决定,即带民工10余人将房拆除。
邓某欲起诉,应以何行政主体为被告?()A.某市城管监察大队B.某市城管监察大队某区中队C.某区土地管理局D.某乡政府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市消费者协会B.民政部C.北京市税务局D.县级人民政府1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A.区公所B.街道办事处C.行政公署D.派出所正确答案:D13、关于行政机关和机构的设立,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县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派出所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D.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14、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由以下哪个机关承担?()A.受委托组织B.委托行政机关C.委托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D.行政复议机关15、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哪些人员()A.指包括工勤人员在内的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B.指各级政府中担任国家公职的人员C.指各级行政机关中担任国家公职的人员D.指各级政府机关中工作的全部人员16、下列哪些不是监察机关应当履行的职责?()A.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B.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C.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他人员违法犯罪的案件D.受理对行政行为的复议审核1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国务院总理B.北京市东城区公安局局长C.桂林市工商局局长D.广州市消费者协会会长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活动形成的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A.公安局给所属干警纪律处分B.县税务局干部上街宣传税法C.财政局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D.人民法院审查工商局处罚决定2、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具有特定的含义,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关于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的正确说法?()A.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是指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活动B.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C.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是指所有由行政机关所实施的活动D.行政法上的行政以形式意义的行政为主,以实质意义的行政为补充3、我国行政法支配的公共行政主要是指国家行政,国家行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具有国家职权性,可以使用国家强制力实现它的意志B.具有执行性,即行政机关对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从属性C.具有公共性,国家设置和实施行政职权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发展和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D.在行政行为方式上具有积极、直接性4、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有哪些?()A.缺乏统一完备的实体法法典B.具有统一完备的实体法法典C.行政职权职责的统一性D.行政法律规范立、改、废的经常性5、国际条约和协定作为行政法的法律渊源之一,下列哪些选项表述正确()A.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如果规定了中国行政机关的权利义务,可以直接适用B.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如果规定了中国行政机关的权利义务,是否可以直接适用,需要根据实际内容进行确定C.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文件的相关规定,WTO协定和中国入世文件关于我国行政机关和其他有关机构权利义务的规定,应当转化为中国的国内立法后才能作为行政法的法律渊源予以适用D.WTO中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利义务,我国行政机关和相关机构可以直接运用6、下列哪些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渊源?()A.国际条约B.人民法院的行政判例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D.行政法基本原则7、下列表述哪些是合法行政原则的内在涵义?()A.行政活动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B.行政活动必须依照法律实行C.行政机关采取措施必须有立法性规定的明确授权D.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正原则8、合理行政原则包含的涵义很广泛,下列表述哪些是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在涵义?()A.行政行为必须具有合理的动机B.行政行为必须考虑相关的因素C.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精神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正法则D.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平原则9、程序正当原则包含了下列哪些内容?()A.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B.行政公开原则C.公众参与原则D.回避原则10、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有哪些?()A.缺乏统一完备的实体法法典B.具有统一完备的实体法法典C.行政职权职责的统一性D.行政法律规范立、改、废的经常性11、权责一致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 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下列哪些做法是权责一致的直接体现 :A 某建设局发现所作出的行政决定违法后 主动纠正错误并赔偿当事人损失B 某镇政府定期向公众公布本镇公款接待费用情况C 某国土资源局局长因违规征地受到行政记过处分D 某政府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政府的意见12、高效便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 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关于高效便民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是依法行政的重要补充B 要求行政机关积极履行法定职责C 要求行政机关提高办事效率D 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时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13、选项所列的哪些组织不享有行政主体资格?A.接受乡政府委托从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村委会B.税务局稽查大队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D.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14、关于行政机关和机构的设立,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派出所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D.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县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15、根据行政法学对行政机关的分类理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表述?()A.乡政府是一般权限行政机关B.地区行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C.审计局是专业性行政机关D.国家税务总局是国务院的工作部门16、下列选项中有权设立派出机关的是哪几项?()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关B.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派出机关C.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派出机关D.县级公安机关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派出所17、下面所列的行政组织中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是哪些?()A.派出所B.区公所C.街道办事处D.税务所18、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行使行政权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应视为该行政机关的行为B.应视为该社会组织的行为C.应视为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D.应视为既是该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19、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内()A.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B.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人员 C.受委托组织必须是县级以上D.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19、下列有关被委托组织的论述,正确的有哪些?()A.被委托组织不是国家机关B.被委托组织仅能根据委托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而不能行使一般的行政职权C.被委托组织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是基于行政机关的委托,而非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D.《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受委托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20、下列有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法律地位的论述,正确的是哪些?()A.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时,享有行政主体地位B.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C.被授权组织自身就行使职权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D.被授权组织在执行其本身的职能(非行政职能)时,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21、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论述,正确的是哪些?()A.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B.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C.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的行为D.在行政法制监督法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可与行政主体并列第二部分行政组织法一国家行政机关一、中央国家行政机关04-74-多选关于国家行政机构,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国家粮食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B.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是主管台湾事务的办事机构C.财政部的司级内设机构的增设由财政部审核,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D.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是国务院组成部门2.国务院机构设置程序表《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七项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国务院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