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马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

合集下载

HJ784-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验证报告

HJ784-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验证报告

检测分析方法验证报告(验)字〔2022〕第号方法名称: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液相色谱法HJ 784-2016项目主编单位:验证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职称:(检测员)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报告日期:2022年03月17日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适用范围标准HJ 784-2016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十六种多环芳烃(PAHs)包括: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

当取样量为10.0g,定容体积为1.0ml时,用紫外检测器测定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检出限为3μg/kg~5μg/kg,测定下限为12μg/kg~20μg/kg。

二、方法原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用合适的萃取方法(索氏提取、加压流体萃取等)提取,根据样品基体干扰情况采取合适的净化方法(硅胶层析柱、硅胶或硅酸镁固相萃取柱等)对萃取液进行净化、浓缩、定容,用配备紫外/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三、试剂和材料3.1 乙腈(CH3CN):HPLC级。

3.2 正己烷(C6H14):HPLC级。

3.3 二氯甲烷(CH2Cl2):HPLC级。

3.4 丙酮(CH3COCH3):HPLC级。

3.5 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1+1。

用丙酮和正己烷按1:1的体积比混合。

3.6 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2+3。

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按2:3的体积比混合。

3.7 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1+1。

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按1:1的体积比混合。

3.8 干燥剂:无水硫酸钠(Na2SO4)或粒状硅藻土置于马弗炉中400℃烘4h,冷却后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3.9 硅胶:粒径75μm~150μm(200目~100目)。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分布[文献综述]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分布[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分布1.前言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简称PAHs)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

土壤中的PAHs虽含量极少,但分布广泛。

PAHs进入土壤后,由于其低溶解性和憎水性,比较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并通过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1];PAHs在土壤中具有高度的稳定性、难降解、毒性强、具积累效应等特征而受到环境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都将其列入优先污染物的黑名单或灰名单中。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多环芳烃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壤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多环芳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土壤中的行为特征;环境因子与多环芳烃行为的相互关系及风险评价和管理等[2]。

在我国, 受PAHs污染的土壤分布广泛, 尤其是石化工业区、交通干道等地。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 城市中心出现许多工业遗留地块, 其中部分土壤已受到诸如PAHs的有机化学物质污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土壤PHAs污染的研究,但与国外相比尚存在差距。

本文论述了PAHs的结构、性质、形成,并对土壤中PAHs来源、分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这对防治土壤污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PAHs的结构和性质2.1 PAHs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

大部分多环芳烃是一些无色、白色或者浅黄绿色,并有微弱芳香味的固体物质,它们的沸点比同碳数目的正构链烷要高,具有疏水性强、辛醇-水分配系数高、易溶于苯类芳香性溶剂中等特点。

多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它们大多具有大的共轭体系,因此其溶液具有一定的荧光性,而且它们是一类惰性很强的碳氢化合物,不易降解,能稳定地存在于环境中。

当它们发生反应时,趋向保留它们的共轭环状体系,一般多通过亲电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形成衍生物。

中国近岸海域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

中国近岸海域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

文章编号:100922722(2004)022*******中国近岸海域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蓝先洪(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摘 要:中国近岸海域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我国近海沉积环境质量总体尚属良好,但局部海域,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已受到有机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化合物等的污染。

关键词:沉积物;环境地球化学;近岸海域;中国中国分类号:P593 文献标识码:A 自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 BP)提出“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研究计划后,近岸海域研究的重要性已逐渐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近年来所研究的中国海物质来源(主要是河流和风类)的变动,中国陆架海域物质的运移、输送和循环过程,中国海碳(C)、氮(N)等生源要素及痕量气体的通量与循环过程及量值估计(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近海环境变化对生物资源补充和变动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近海生态系统与环境影响均与近岸海域沉积环境地球化学有关。

自70年代以来,我国在组织开展区域性海洋环境调查时,对我国一些海岸作了专项调查研究,如1980年至1986年,进行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并开展了海岸带综合开发利用试验;1988年至1995年,又进行了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海岛综合开发试验,以及沿岸河口等专项调查,这些调查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近岸海域地质调查研究,并做了大量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元素和化合物在近岸海域的时空分布逐步深入到元素和化合物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

我国近岸海域总体水质呈下降趋势,其污染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如葫芦岛锌厂西区污水中重金属超标十分严重,排污口底泥中锌超标2000收稿日期:2004202216作者简介:蓝先洪(1958—),男,研究员,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工作.多倍,铅超标300多倍,镉超标200多倍,已有5km2海域成了无生命的“死海”;1996年辽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海南一井“胜利四号”平台溢油,污染滩涂水面100015hm2,污损渔民定置网800条。

滴水湖水系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滴水湖水系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德大学农林渔业 学院, 越南 清华 4 4 1 5 0 4 ;3 . 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 中心, 上海 2 0 1 3 0 6 )
摘 要 :2 0 1 2年 , 每两 个 月采集 一 次上 海人 工滩 涂湖 泊— —滴 水湖 水系 表层 沉积 物 , 检测 l 6种 多环 芳烃f P A Hs ) 含量 . 结果表 明, 滴 水湖 水系 ∑
深处 6 . 2 m. 刘 敏 等[ 7 - 8 ] 先后 于 1 9 9 6 年和 2 0 0 0 年 对 基金 项 目: 上海 市教 委科 研创 新 项 目( 1 0 Z Z 1 0 3 ) ; I - 海 市教 委重 点 学 该 湖 所 处 地 区 的潮 滩 表 层 沉 积 物 中 多环 芳 烃 进 科建 设项 目( J 5 0 7 0 1 ) ; 上海 市高校 知 识服 务平  ̄( Z F 1 2 0 6 ) 行 了检测 , 发现 其 ∑P A Hs分 别为 5 7  ̄ 8 2 9 n g / g和

L i f e S c i e n c e , S h ng a h a i O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ha g i 2 0 1 3 0 6 , C h i n a ;2 . F a c u l y t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 F o r e s t r y nd a F i s h e r y , Ho n g
关键 词 :多 环芳 烃 ;生态 风 险评 价;沉 积 物 ;滴水 湖
中图分 类号 :X5 0 2
文献 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0 — 6 9 2 3 ( 2 0 1 3 ) 1 1 — 2 0 6 9 — 0 6

百花湖水库表层沉积物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百花湖水库表层沉积物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百花湖水库表层沉积物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摘要:2010年11月20日采集贵阳市百花湖水库4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样品,参照美国epa标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百花湖水库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6种pahs的总含量为714.8~1 167.1 ng/g,平均值为862.95 ng/g,能检出的pahs 均以2~4环的芳香物为主,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

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严重的多环芳烃生态风险在百花湖水库沉积物中不存在,仅苊、芴和二苯并(a,h)蒽含量介于毒性效应区间低值(erl)和毒性效应区间中值(erm)之间,pahs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处于较低风险水平。

关键词:百花湖水库;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来源分析;生态风险中图分类号:x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280-04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有机污染物为疏水性物质,不易溶于水,在水体中会被强烈分配到非水相中,但其易于与悬浮物结合而沉降于水底,因此沉积物是水中pahs的最终环境归宿[1]。

沉积物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上覆水体相互间存在着频繁的交换作用,被污染的沉积物极易成为潜在的二次污染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对各地主要河流、湖泊、海湾等沉积物中pahs污染特征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3],而对水库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研究相对较少。

pahs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且污染持久性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环境中具有潜在的致癌和致突变性,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4]。

百花湖水库位于贵州高原中部,距贵阳市区16 km,是乌江支流猫跳河中上游梯级开发电站的二级水库,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高原深水河道型水库,也是贵阳市重要的生活饮用水及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5]。

骆马湖夏季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

骆马湖夏季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

骆马湖夏季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唐金玉;覃宝利;吴春;叶建勇;王宣朋;丁辰龙【摘要】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骆马湖水质状况调查,明确水体理化指标分布特征,有助于城郊过水性湖泊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2017年夏季(6—8月)对骆马湖水体理化指标开展调查,分析水质现状和水体营养状态变化特征,并结合Piper三角图和等值线图法分析骆马湖理化指标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夏季骆马湖透明度、ρ(DO)和pH值较1991—2014年平均水平无明显变化,但N、P和有机污染物浓度以及主要离子组成变化显著.骆马湖ρ(TN)、ρ(TP)及CODMn达V类水标准,大部分湖区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小部分湖区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湖区东北部主要离子组成由Ca2++HCO3-转变为Na+(K+)+HCO3-,其余湖区则转变为Na+(K+)+Cl-.水体中HCO3-、Ca2+、Mg2+和PO43+浓度以及pH、总碱度和总硬度等具有显著空间差异性(P<0.05).骆马湖水质指标空间分布复杂,Ca2+和Mg2+浓度以及总碱度、总硬度呈现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特点,而TN、TP和叶绿素a浓度以及CODMn总体呈现北部高、东部低的特点.不同理化指标空间分布主要与入湖径流中污染物、湖泊内生产活动和湖泊净化能力有关,人类活动对骆马湖水质的干扰已不容忽视.【期刊名称】《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年(卷),期】2019(035)003【总页数】8页(P360-367)【关键词】城郊湖泊;理化指标;叶绿素a;营养状态;空间分布【作者】唐金玉;覃宝利;吴春;叶建勇;王宣朋;丁辰龙【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4;X824城郊湖泊作为一种重要水生态系统,承担着城市气候调节、水资源调蓄、工农业生产和旅游景观等多种功能,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安全具有重要影响[1-2]。

沉积物中12种羟基多环芳烃的分析

沉积物中12种羟基多环芳烃的分析

沉积物中12种羟基多环芳烃的分析唐念;原珂;李丽;周永言;王宇;栾天罡;王晓玮【摘要】A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12 hydroxylated polycy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OH-PAHs)in sediment samples.The OH-PAHs was extracted by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ASE)from sediment matrix and clean up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the target compounds were finally analyzed by GC-MS after derivatization by BSTFA.Several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extraction solvent for ASE,alumina oxide sorbent for SPE and derivatization time that affected the proposed method, were optim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Ds of the target analytes were ng·kg-1 level and the RS-Ds were acceptable (<10%)when using methanol as ASE extraction reagent at 60 ℃for 60 min and a-lumina oxide as SPE sorbent.Moreover,the recoveries of the analytes were higher than 60% except for 9-hydroxy-phenanthrene (39.5%).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12 hydroxylated PAHs in sediments of Humen estuary,south China and 10hydroxylated PAHs were detec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0.58 (4-hydroxy-phenanthrene)to 2.4 ng·g-1 (6-hydroxy-chyrene).%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沉积物中12种羟基化多环芳烃代谢物(OH-PAHs)的方法。

黄河口及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

黄河口及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

黄河口及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张娇;张龙军;宫敏娜【摘要】为探讨黄河口近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输运过程,2003年9月采集了南北两个断面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别为0.38~2.55和0.371~0.650 μg/g.在南北断面两种烃类化合物的分布明显不同:北断面受石油平台影响,烃类化合物在口门含量较高;南断面受黄河输入影响,由于大颗粒易于沉降,而吸附烃类化合物的能力较强的小颗粒易长距离输运,使这两种烃类化合物的含量从河口到近海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与北断面相比,南断面受水生源影响相对较弱,而且水生源的贡献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加强,在最大浑浊带后水生源急剧增强;在南断面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为热解源,北断面多环芳烃受热解源和石油污染的共同影响.【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8页(P23-30)【关键词】正构烷烃;沉积物;多环芳烃;黄河口【作者】张娇;张龙军;宫敏娜【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9;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平度市环保局,山东,青岛266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3.111 引言河口是江河与海洋的交接点,是流域内汇入江河的各种物质的归宿地之一[1-2],进入河口的有机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终随悬浮颗粒物沉降进入到沉积物-水界面。

河口有机质来源多样,组成复杂,不仅包括外来的陆源和本地藻类及其他生物成因有机物,还不同程度地受外海生物成因有机质的影响。

由于不同来源有机质的相对比例对河口和近海的生源要素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环境演化有重要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备受关注[3-5]。

生物标志物可帮助人们实现对有机物来源、迁移和循环过程的认识,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河口、边缘海等沉积有机质的研究中[6-7]。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来源、污染水平和分布归趋行为及其不同水平的生物效应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来源、污染水平和分布归趋行为及其不同水平的生物效应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来源、污染水平和分布归趋行为及其不同水平的生物效应发布时间:2023-01-16T09:22:25.77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6期8月作者:蔡红波[导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水量丰沛,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蔡红波(佛山市玉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水量丰沛,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珠江三角洲水质因有机物污染而日益恶化,多环芳烃是珠江三角洲水体中最普遍存在的微量有机物污染物。

通过对多环芳烃的来源、污染水平、分布归趋行为及其不同生物水平的生物效应的总结分析,以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多环芳烃的污染控制以及科学探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多环芳烃;污染水平;来源与分布归趋;生物效应;珠江三角洲1.引言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质。

PAHs主要经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气沉降的输入进入水体环境。

由于其疏水亲脂的特性,PAHs倾向于吸附在溶解相的有机质中,最终沉降到水底沉积物中,并有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体健康【1】。

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工农业生产等途径排放进入环境,给环境健康和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2】。

最近的研究已表明,PAHs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浓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3】。

2.珠江口PAHs的来源及污染水平多环芳烃类(PAHs)是三角洲河网支流中检测出的含量较低、毒害性大的化合物。

PAHs来源诊断指标表明,检测物中多环芳烃主要为二环、三环芳烃,表明河水中的多环芳烃主要受石化燃料燃烧的影响【5】。

罗孝俊等研究了珠江及南海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发现多环芳烃的浓度范围在255.9~16670.3ng/g之间,整体污染水平处于中偏低下水平。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_多环芳烃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1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_多环芳烃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14

2014年 科研热词 降解 菌群构建 芘 生物修复 植物内生细菌 多环芳烃复合污染 多环芳烃 动态结构 rdna 16s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科研热词 降解特性 羟基萘酚 系统发育分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尿液 [艹屈]降解菌 2-羟基芴 16s rdna 1-羟基芘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多环芳烃 7 土壤 3 菌根修复 2 丛枝菌根 2 过氧化物酶 1 菲 1 茄镰孢菌 1 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回归分析1 积累 1 生物降解 1 燃烧源 1 源解析 1 污染特征 1 植物吸收 1 植物代谢 1 机动车尾气 1 底盘测功机 1 多酚氧化酶 1 多环芳烃(pahs) 1 土壤.蔬菜 1 吸收 1 可吸入颗粒物 1 南京市 1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 1 分离筛选 1 上海北部郊区 1 pm10 1
推荐指数 7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终点判断 甲基β 环糊精 多环芳烃 土壤淋洗 tenax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骆马湖及其入湖河流水中PAHs时空分布

骆马湖及其入湖河流水中PAHs时空分布

骆马湖及其入湖河流水中PAHs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高占啟1,2,毕凤稚1,2,胡冠九1,2,王 荟1,2,史震宇1,2(1.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2. 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9)摘 要: 为研究骆马湖及其入湖河流水中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健康风险及生态风险状况,分别于2019年11月(枯水期)、2020年4月(平水期)和2020年7月(丰水期)对骆马湖及其入湖河流水样中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采样调查研究,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骆马湖流域水中PAHs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表明,骆马湖及其入湖河流水中PAHs总量在5.45~264 ng/L范围,ΣPAHs浓度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低环PAHs平均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高环PAHs。

ΣPAHs含量较高的点位主要位于京杭运河河道等航运繁忙的区域,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PAHs可能主要来自水上交通过程中石油制品的泄漏。

骆马湖流域内的4个水源地、2个国考断面、1个省考断面和5个省界点位水中PAHs浓度均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

骆马湖湖区水中PAHs经饮水途径和经皮肤接触途径所引起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可忽略,但在丰水期S16和S38水中PAHs可能造成中等生态风险,其中荧蒽(Fla)、苯并[g, h, i]苝(BghiP)和芘(Pyr)具有较高生态风险。

关键词: 骆马湖;入湖河流;多环芳烃;时空分布特征;健康风险;生态风险中图分类号: X83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803/ki.issn.1004 − 6216.2021120013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PAHsin Luoma Lake and its inflow riverGAO Zhanqi1,2,BI Fengzhi1,2,HU Guanjiu1,2,WANG Hui1,2,SHI Zhenyu1,2(1. Jiangsu Province Environemtal Monitoring Center, Nanjing, 210019, China;2.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 Laboratory of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for Organic Pollutants in Surface Water, Nanjing 210019, China)Abstract: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health risk and ecological risk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water of Luoma Lake and its main inflow riv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November 2019 (dry season), April 2020 (normal season) and July 2020 (wet season). 16 types of PAHs were sampled and the risk was assessed by the health risk and th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otal PAHs concentrations in Luoma Lake Basin ranged from 5.45 ng/L to 264 ng/L for different seasons with the order of wet season> normal season> dry seas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low ring PAH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se of the high ring. The ΣPAHs concentration in the busy shipping areas, such as Beijing Hangzhou canal was higher than other studied areas. The sour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AHs in the above mentioned area mainly came from the leakage of petroleum products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PAHs in four water sources, two national and one provincial sections and five provincial boundary sampling points in Luoma Lake basin all met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The health risk of PAHs in Luoma Lake area through drinking water and skin contact could be ignored. However, PAHs in water of S16 and S38 in wet season belonged to a high ecological risk level, and fluoranthene (Fla), benzo [g, h, i] perylene (BghiP) and pyrene (Pyr) were high risk PAHs,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higer ecological risk.Keywords: Luoma Lake;inflow river;PAHs;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health risk;ecological risk CLC number: X83收稿日期:2021 − 12 − 04基金项目: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基金(2018002)作者简介:高占啟(1982 − ),女,博士、高级工程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特征和生态风险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特征和生态风险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特征和生态风险刘保良; 陈旭阳; 魏春雷; 冀春艳【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9(036)010【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污染; 生物毒害; 氯化物; 有机污染【作者】刘保良; 陈旭阳; 魏春雷; 冀春艳【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北海 5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5; P760 引言多氯联苯(PCBs)是以联苯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经催化氯化而生成的氯代芳烃,结构较稳定,不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是最具代表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一。

自然环境中的PCBs主要来源于变压器和电容器的冷却剂、耐腐蚀涂料、造纸工业和垃圾焚烧等[1],具有强烈的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2]。

海洋环境中的PCBs大部分被表层沉积物吸附,其在表层沉积物富集可毒害底栖生物,也可再次溶解入水产生二次污染,通过食物链富集毒害各级生物[3]。

本研究在采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CBs的含量、分布和组成等特征,并评价其生态风险,为该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布设17个站位,于2011年8月采集表层(0~5 cm)沉积物样品,将样品置于洁净的棕色磨口玻璃瓶中,于-20℃急冻保存。

样品的处理和分析严格按照《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 17378.5—2007)[4]的要求操作。

样品经低温风干后研磨,过80目标准筛,称取10 g与无水硫酸钠混匀,使用150 m L正己烷-丙酮(1+1)进行索氏提取8 h,萃取液经活性炭层析柱净化和铜粉超声提取除硫,使用氮吹仪浓缩定容至1 mL,使用GC-ECD色谱检测PCBs的含量。

GC条件:载气为高纯氮气,色谱柱为RTX-5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mm×0.25μm)。

土壤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土壤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土壤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各地区表层土壤中pahs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方法、不同地区多环芳烃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并且采用不同方法探索了多环芳烃来源的来源。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分布特征;来源解析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84-02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2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威胁。

美国环境保护署已经16种多环芳烃列入优先控制有毒有机污染物黑名单中。

pahs土壤污染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都含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pahs,土壤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人为的排放,如煤、石油、木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烟草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

1 检测方法1.1 土壤样品采集样品的采集点可在所研究地区划分网格均匀取点,也可选定各点代表工业区、农业区、城市居民区等典型区域分块取点进行研究。

采用五点法布点、四分法取样的基本方法:确定点以后,土壤的取样一般在对角线交叉点及其周围用取5个土样,或以选定的点为中心呈梅花状取5个土样。

取样深度为0cm~20cm左右的表层土壤,需去除表层动植物残留物以及植物的根系。

取样后需均匀混合,在室温下自然阴干,研磨,用60目筛或80目筛处理。

避光保存待用。

1.2 土壤中pahs的萃取准确称取10g土壤样品于25ml离心管中,加无水硫酸钠4g并混合均匀,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超声萃取,连续萃取3次,每次萃取20min,温度控制在(25±1)℃,样品经离心处理后收集每次的萃取液。

1.3 pahs的净化与浓缩将萃取液在旋转蒸发器中浓缩后加入正己烷15ml,超声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将溶剂浓缩至4-5ml,然后过spe硅胶柱,洗脱液用高纯氮气吹干,用甲醇定容至4ml,然后过0.45?m滤膜,转移溶剂为乙腈,保存于棕色进样瓶待测。

简介多环芳烃ppt课件

简介多环芳烃ppt课件

3. 多环芳烃的来源
多环芳烃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源与人为源两 种, 后者是多环芳烃污染的主要来源 。
• 天然源主要是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生物合 成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污染。
• 人为源包括各种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 然气等)、木材、纸以及其他含碳氢化合物 的不完全燃烧或在还原状态下热解而形成的 有毒物质污染。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1. 什么是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 (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两个以 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化合 物,是目前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污 染物质。其中结构最简单的萘 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防蛀 虫的樟脑丸的主要成分,而在 多数情况下更复杂的多环芳烃 如芘、苯并芘等却是一种致癌 物质,在厨房油烟、有机燃料 燃烧或抽烟时产生的烟雾和烟 尘中就存在这种物质。此类化 合物对生物及人类的毒害主要 是参与机体的代谢作用,具有致 癌、致畸、致突变和生物难降 解的特性。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污染范围
生活
大气、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不同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唐鹏201314020136 环境本1301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摘要:介绍多环芳烃(PAHs)的定义,它的来源及其危害,并着重介绍在水、大气、土壤、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多环芳烃污染分布危害一、多环芳烃(PAHs)的定义多环芳烃(PAHs)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多环芳烃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 150余种化合物。

英文全称为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简称PAHs。

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和环戊烷,常风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

二、多环芳烃的污染源自然源主要是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生物合成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污染,每年全世界因火山喷发向大气中释放的苯并芘就有12-14t,森林火灾给环境释放大量的PAHs也不能忽视。

人为源分为四大类:1、燃烧作为能源的过程,比如煤、石油、天然气及木材。

2、废弃物的燃烧及矿化过程,比如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水处理过程中沉降的活性污泥、医院垃圾、农田秸秆等的燃烧处理及一些零星的杂物的燃烧过程。

3、吸烟,吸烟能产生多环芳烃的污染。

4、燃料作为化工原料进行化工生产的过程。

5、食品的加工,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特别在烟熏、火烤或烘焦过程中滴在为上的油脂也能热聚产生苯并芘。

贮存过程中窗口或包装纸,含有不纯的油脂浸出溶剂提取的油脂中含有一定量的多环芳烃。

三、不同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1、水体在不同的水系中污染状况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未受人类影响的水系中,水中的PAHs的质量分数约在2—93ng/L范围内,其水底沉淀物中PAHs的本底质量分数约在0.01—0.6mg/kg范围内;在受多环芳烃的轻度污染的水系中,水中的PAHs的质量分数约在100-700ng/L范围内,其水底沉淀物中PAHs的质量分数约在1-15mg/kg范围内;重度污染的水系中,水中的PAHs的质量分数约在700-3000ng/L范围内,水底沉淀物中PAHs的质量分数约在20-100mg/kg范围内.有80%的地面水处于多环芳烃轻度污染状态,有50%的水系处于重度污染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c mu a ie c n rb t n r t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s r w o u t n a d ta f miso s c mp e e y 9 , . h u ltv o t i u i a eo o l ta c mb s i n r fi e s i n i o o o c lt l 9 7
摘 要 : 用 主 因 子 分 析 和 多 元 线 性 回归 分 析 法 对 骆 马 湖 表 层 沉 积 物 中 1 运 6种 优 控 多 环 芳 烃 ( AHs 的来 源 进 行 源 P )
解析 , 讨几 种主要燃烧源 P 探 AHs的 贡献 率 . 果 表 明 , 积 物 中 P 结 沉 AHs 主要 来 源 于 煤 炭 和 秸 秆 燃 烧 以及 交 通 工 具 尾气排放 , 累计 贡 献 率 为 9 . . 97 关键词 : 马湖 ; 环芳烃 ; 解析 ; 因子分析 ; 骆 多 源 主 多元 线性 回归
Li n ,Z n ,H a o ig u Ka g he g Xi nBa pn 。
( . h o fLieS inc , ing u No ma ie st Xuz o 2 1 6,in s Chn 1 Sc o lo f ce e Ja s r lUnv riy, h u 2 1 1 Ja g u, ia:
级提 水北 上 . 马湖位 于江 苏 省北部 , 骆 是南水 北 调东 线工 程 重要 的蓄 水湖 , 水 质 的好 坏 将 对南 水 北 调 东 线 其 工 程 的水质 状况 产生 重大 的影 响 .
骆 马湖 , 跨徐 州 与宿迁 两 市 , } 湖 白总面 积 为 3 5k 。 上接 山东 南 四湖 , 7 m , 下接 江苏 洪 泽湖 , 湖无 重 大 的 沿 工 业污 染 . 目前 , 国对骆 马 湖 的研 究 多集 中在 水质 指标 的监 测 与生 态 建 设评 价 上 , 宋 新桓 等 对 骆 马 湖 我 如 中有草 区 和无草 区 的上覆 水 和沉 积物 中 的总磷 含量 进 行 了分 析 . 德才 等 指 出骆 马 湖产 生 富 营养 化 的主 崔 ]
p e ln a e e son l i e r r gr s i
随着 社会 的 发展 , 国华北 地 区水 资源短 缺 所 引起 的工农 业可 持续 发展 受 到严重 制 约 的问题 日益 突 出 , 我
南水 北调 东线 工程 设想 依 托江 都水 利枢 纽 工程抽 引 长江 之 水 , 利用 京 杭 大运 河 及 与其 平 行 的河 道 与 湖 泊逐
J n ,0 2 u . 2 1
骆 马 湖 表 层 沉 积物 中 多环 芳 烃 的源解 析
刘 抗 郑 曦 , , 韩宝平
( . 苏 师 范 大 学 生命 科 学学 院 , 苏 徐 州 2 1 1 ;2徐 州 工程 学 院 , 苏 徐 州 2 1 0 ) 1江 江 216 . 江 20 8
第3 0卷 第 2期
21 0 2年 6月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 in s r lUnv r i ( t rlS in eEdt n o ra a g uNo ma ie st Nau a ce c ii ) oJ y o
Vo1 0, o .3 N .2
中 图分 类 号 : 2 X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54 9 ( O 2 O—0 50 2 9—2 8 2 1 ) 20 6—4
S u c p r i nm e f po y y lc a o a i y r c r o s o r e a po to nt o l c c i r m tc h d o a b n i u f c e i e f Lu m a La n s r a e s d m nto o ke
2 Xu h u I siu eo c n lgy Xu ho 21 0 Ja g u, i ) . z o n tt t fTe h oo , z u2 0 8, in s Chna
Ab t a t 6 p l c ci r ma i y r e r o s PAH s i h u f c e i n fLu maLa e a e q a t a i e y d — sr c :1 o y y l a o tch d o a b n ( c ) n t e s r a e s d me to o k r u n i tv l e t
o o k r lo c l u a e y p i cp l a t ra ay i a d mu tp e l e rr g e so .Th e u t s o h t fLu ma La e a e a s ac lt d b r i a c o n l ss n li l i a e r s i n n f n e r s l h ws t a
Ke r s y wo d :Lu ma La e o y y l r ma i h d o a b n ( o k ;p l c ci a o t y r c r o s PAHs ;s u c p o t n n ;f c o n l ss c c ) o r e a p r i me t a t ra a y i ;m u t o li —
t r n d b i h p r o m a c q i h o a o r p y e mi e y h g e f r n e l u d c r m t g a h .Di e e t s u c o ti u i n fPAH si u f c e i e t i f r n o r e c n rb t s o f o n s ra esdm n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