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地理试题解析

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地理试题解析

选择题
我国某地区夏季常受东南季风影响,导致降水量显著增加,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正确答案)
D. 青藏高原
下列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
B. 夜间热岛效应比白天更显著
C. 绿地面积增加可缓解热岛效应
D. 热岛效应主要由城市污染引起(正确答案)
我国某山脉,其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山脉是:
A. 天山
B. 秦岭(正确答案)
C. 南岭
D. 大兴安岭
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正确答案)
D. 珠江
我国某地区,春季常出现大风、降温、沙尘等天气现象,该地区可能位于:
A. 东南沿海
B. 西南地区
C. 西北地区(正确答案)
D. 青藏地区
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地域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
B. 华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
C.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正确答案)
D. 西南地区主要种植甜菜
我国某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境内有多条大江大河发源地,该省是:
A. 广东省
B. 青海省(正确答案)
C. 河南省
D. 浙江省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大陆性气候广布
D. 全年降水均匀,无明显干湿季(正确答案)
我国某城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且位于河流沿岸,适宜发展:
A. 畜牧业
B. 林业
C. 水稻种植业(正确答案)
D. 棉花种植业。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乙卷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乙卷

解析
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的相关知识,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 成的原因,及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解析】由文字可知:工业产业链布局的区位条件 一次性打火机的零部件 数量较少,制作工艺简单,产业生产链较短,有利于快速布局,①正确; 由材料“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可知, 邵东市有打火机产业基础,④正确;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这会影响打火 机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②错误;龙头企 业的研发投入是在产业链完成之后出现的,因此打火机创新技术不是邵东 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原因,③错误。故选B。
4.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 C)
①提高销售价格 ②扩大种植规模 ③拓展销售渠道 ④保持产品新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人为提高销售价格并不能使 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
扩大种植规模会降低农产品价格。
同样的豌豆尖, 为何本地售价低, 东部少数城市售价高?
解析
4.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C )
以珲春和辽源两地间的气候差异比 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海陆位置级热力性
较为背景材料
质对气温的影响、影响气温的因素。
综合题(56分)
题号
分值
第二部分:试题结构
背景材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查知识点
36题
22分
巴西库里蒂巴市基于公交 优先战略的生态城市规划 建设成果,为我国城市发 展提供他山之石。
考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问题的影响、与地铁 建设相比,建设地面快速交通的优点、沿着快速交 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工业 区布局在郊外交通线附近的优点,引导学生关注现 实,树立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地理及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地理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容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一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如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其中,各产业园容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生活居住区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如图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高和最低的可能是()A.Ⅲ和IB.IV和IC.II和IIID.IV和II5.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②提升建筑物质量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一、第I卷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4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4分)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如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3.(4分)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年~1976年B.1977年~1984年C.1980年~1989年D.1989年~2000年4.(4分)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5.(4分)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 题.6.(4分)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7.(4分)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如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8~9题.8.(4分)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9.(4分)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如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10.(4分)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1.(4分)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价值.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岳武王,定居番禹(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刘邦称帝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府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岳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务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谴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据《史记》等材料二如图示意灵渠位置.(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I卷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4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解答】解: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

202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甲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甲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综地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图1示意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中新合作区1994-2000年实施的功能区布局规划。

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区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工业区带动了()①人口集聚②服务业集聚③人才集聚④技术集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将中新合作区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主要有利于()A. 节约土地资源B. 增加绿地面积C. 组织内外交通D. 完善市政设施3. 从苏州老城主干道向东延伸串联中新合作区各功能区,体现的布局思路是()①轴向发展②职住平衡③均衡发展④地租递减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1. A 2. C 3. A【解析】【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的建立,将吸引大量的人口集中到居住区,对商业区带来大量的人流量,①正确;同时工业区就业人数数量大,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在商业区集中,②正确;人才的集聚和技术的集聚对商业区的影响起不到支撑作用,③和④错误。

答案选择A。

【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并不能节约土地资源,A错误;住宅区范围较大,位于两者之间,绿化带的范围大小主要看设计思想,于位置关系不大,B错误;图中显示城市主干道贯穿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而住宅区位于中间,主要是为了加强居民工作和休闲的交通,因此主要有利于组织内外交通,C正确;住宅区所处任何位置都可以完善市政设施,因此主要目的不是完善市政设施,D错误。

答案选择C。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解析版)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解析版)

2022 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2.0 分〕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展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 题。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 废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展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 题。

4.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3.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 人均耕地多B. 农业劳动力多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本钱上升C. 流通效率提高D. 储存难度增加6.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削减,凹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削减。

2018年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8年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Ⅱ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94年, 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 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 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 主要是为了()A.提高附加值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D.加强合作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 主要是因为上海()A.基础设施好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D.信息通达3.从发展过程看, M公司一直致力于()A.打造自主品牌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D.增强国际影响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 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

图2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 据此完成4~5题。

4.由于填海造地, 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部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 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B.曲....C.坡....D.路面凹凸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6~8题。

6.2月7号, 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 北京时间约为()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向8.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 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表1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B.减少河水含沙.C.增加降水.......D.加大河流径流量10.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B.②....C.③....D.①④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B.沟....C.裸露坡....D.植被覆盖坡面非选择题: 共 56 分, 第 36-37 题是必做题, 第 43-44 题是选做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023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全国乙卷)带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全国乙卷)带答案解析

2023 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局部〕〔全国乙卷〕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 世纪80 年月初,广东省佛山市领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进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2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1)与景德镇相比,20 世纪80 年月佛山瓷业快速进展的主要缘由是〔〕A.市场宽阔B.原材料充分C.劳动力素养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缘由是佛山〔〕A.产业构造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分B.劳动力本钱低C.产业根底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2〕A〔3〕C【考点】三大产业进展及其产业构造转移,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留意抓住时间,20 世纪80 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 年月初,广东省佛山市领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进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 则可知,这是由于20 世纪80 年月初,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领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进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产业构造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

(3)景德镇陶瓷进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根底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点评】考察工业区位条件和产业转移。

2.自20 世纪50 年月,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屡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 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四周,城镇之间设置不行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别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 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根本维持稳定的城镇构造体系。

2022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2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纲卷)文综试题〔地理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以下图,完成1~2 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C.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22 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 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3~4 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 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22 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由于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自20 世纪90 年月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 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 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5~6 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B.种植本钱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6.温州瓜农每年5~8 月离开海南岛,主要缘由是此期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生殖引起水色特别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消灭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7~9 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B.氮、磷养分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8.赤潮爆发的海疆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9.赤潮多发的海疆位于( )A.赤道四周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一、选择题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

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3.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作用,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7.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8.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2(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2(答案解析)

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力气测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47 题,共300 分,共14 页。

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需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需使用0.5 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依据题号挨次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需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9 世纪50 年月,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完毕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 年,江苏境内又间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局部〔图1〕。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全都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表达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3.进入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展。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正确测试期为每年11 月至次年4 月。

据此完成4~5 题。

4.推想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时A.冰雪路面B. 湿滑路面C. 松软路面D. 枯燥路面5.在最正确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展测试C.常常患病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 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高考全国乙卷:《地理》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乙卷:《地理》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全国乙卷地理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省份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蒙古、山西吉林、宁夏、新疆、黑龙江高考全国乙卷:《地理》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考生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答案:C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答案:B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如下图,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A.并列排布B.横向错列排布C.自由排布D.纵向错列排布答案:B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答案:D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

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答案:D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如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城市2010 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 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

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如图),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

据此完成4~6题。

4.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显增加的是()A.牧场面积B.牦牛数量C.劳动力数量D.收入来源5.甲公司提高牦牛价值的主要途径是()①扩大放牧规模②延长产业链条③创建产品品牌④实施多种经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当雄生长期短,牧草较矮。

为保障漫长寒季的草料供应,当地适宜采用的方法是()①开垦草原种植牧草②储存草原生长期牧草③建设温室种植牧草④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如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答案第 2页,共 7页
流量小,故 BD 错误;故答案选 C。 【点睛】
9.C 10.D 11.B
【解析】 9. 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上漂,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 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先向北漂,故当时风向为偏南风,受偏南风的影响飘向北,随着海 拔的上升,再转向西南,故随后应受东北风的影响飘向西南,由图可知,13 时该地近地面 吹片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故 C 正确,1 时、 7 时、 19 时和该风向不对应,故 ABD 错误,故答案选 C。 10. 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根据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对图进行 分析,夜间到清晨陆地气温低,应该为高压,此时近地面风向整体自北向南,说明陆地偏北。 下午气温较高时,近地面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水体气温低为高压, 近地面风从水体吹向陆地即从东、南方向吹向陆地。综上所述,故推断陆地总体在水体的西 北方向。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答案选 D。 11. 材料中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梯度较弱,如果气压梯度较强, 则当地盛行风强于海陆风,则海陆风不明显,海拔越高受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受 当地一般的盛行风影响大,由图知在高空 500m 处偏北风实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 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答案选 B。 【点睛】
12.(1)以色列西部临海,海水淡化厂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西部,海水原料资 源丰富;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大,气候相对适宜,人口密度较大;接近重要城市和一般城市, 用水需求大,市场广阔;接近城市能为其提供基础设施(管线)、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撑;
答案第 3页,共 7页
邻近供水(主)管道,便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 (2)保障海水淡化厂(蒸汽和高温水所需的)能源供应,进而保障海水淡化厂生产的连续和供应 淡水的稳定;降低海水淡化厂进口煤炭的生产成本;避免对国外煤炭的依赖,提高自给率, 维护国家安全;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天然气发 电厂废弃物的排放。 (3)缓解以色列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满足以色列中东部内陆地区的用水需求;调节淡 化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弃水”;提高海水淡化厂的经济效益。 (4)通过增大淡水需求,扩大海水淡化产业的规模;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大海水淡化产 业的利润;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海水淡化产业的生态价值;便于海水淡化产业获得更多的政 策支持,取得持续发展;为海水淡化产业提供可靠的淡水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高考全国乙卷:2022年[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乙卷:2022年[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乙卷:2022年[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表1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表1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

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图1),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

据此完成4~6题。

4.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显增加的是()A.牧场面积B.牦牛数量C.劳动力数量D.收入来源5.甲公司提高牦牛价值的主要途径是()①扩大放牧规模②延长产业链条③创建产品品牌④实施多种经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当雄生长期短,牧草较矮。

为保障漫长寒季的草料供应,当地适宜采用的方法是()①开垦草原种植牧草②储存草原生长期牧草③建设温室种植牧草④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图2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

读图2,完成7~8题。

7.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8.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地理新高考全国卷试卷

地理新高考全国卷试卷

地理新高考全国卷试卷一、以下哪种地貌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丹霞地貌C. 冰川地貌D. 风蚀地貌(答案)A【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A. 纬度高低B. 降水多少C. 气压带风带D. 太阳辐射量(答案)A【解析】地球五带的划分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其划分依据是纬度高低。

三、以下哪座山脉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 喜马拉雅山脉B. 阿尔卑斯山脉C. 安第斯山脉D. 苏伊士运河两岸山脉(答案)D【解析】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其两岸的山脉也自然成为了两大洲的地理分界。

四、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A. 地形B. 市场需求C. 劳动力数量D. 太阳黑子活动(答案)D【解析】太阳黑子活动属于天文现象,对农业生产无直接影响,而地形、市场需求和劳动力数量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五、以下哪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通常超过2000毫米,且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六、以下哪座城市不是我国的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天津(答案)C【解析】我国现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广州不属于直辖市。

七、以下哪种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A. 水资源B. 森林资源C. 矿产资源D. 生物资源(答案)C【解析】矿产资源是在地壳中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的,一旦开采利用,就不能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自然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八、以下哪项不是城市化带来的问题?A. 交通拥堵B. 住房紧张C. 环境污染D. 耕地面积增加(答案)D【解析】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向城市集中,往往会导致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耕地面积通常会因为城市建设而减少,而非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6分)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8分)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

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

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8分)①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②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6分)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距离珠三角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

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6分)赞成。

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

43.(10分)环境保护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

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漠丰富制备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

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2011年36.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0分)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12分)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图8(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6分)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大。

37.(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图9(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8分) 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10分)举例。

优势条件。

(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42.(10分)旅游地理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图10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44.(10分)环境保护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 2) 湿地比率(%) 1976 2 251 88 893 42.99 1986 3 721 39 639 19.17 20051 97319 2309.30201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6分)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10分)(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6分)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地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6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6分)甲为地震。

(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

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风源地。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分)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性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3)。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2013年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