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

合集下载

断面解剖颈部ppt课件

断面解剖颈部ppt课件
结构: 前部 中部 后部
精品课件
15
2 杓状软骨上份水平断面
高度: C4
结构: 前部 中部 后部
精品课件
16
3 杓状软骨下份水平断面
高度: C4-C5
结构: 前部 中部 后部
精品课件
17
4 环状软骨水平断面
高度: C5
结构: 前部 中部 后部
精品课件
18
5 甲状腺峡部水平断面
高度: C6
动静脉血关位置关系: 颅底:颈内静脉在颈总 动脉的后方 舌骨水平:颈内静脉在 颈总动脉的外方 胸锁关节:颈内静脉在 颈总动脉的前方
精品课件

11
(5)颈根部的解剖结构
斜角肌及其 间隙
臂丛及其组成 与分支
锁骨下动脉 与静脉
胸膜顶及肺尖 椎动脉三角及
椎动脉
精品课件
12
(5)颈根部的解剖结构
精品课件
4
2 颈筋膜的层次
颈浅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
(封套层) 颈深筋膜中层
(屏障层) 颈脏器筋膜 椎前筋膜
精品课件
5
3 颈部脏器与血管
颈部脏器与血管的排列规律 甲状腺的解剖特点 喉的解剖特点 颈部血管的解剖特点 颈根部的解剖结构
精品课件
6
(1)颈部脏器与血管的排列规律
后区(支持区)项部
肌肉;脊柱颈段位
于中部。
前区(内脏区)
咽与食管颈段;喉与
气管颈段;甲状腺。
两侧区(血管区)颈血管
及神经。
精品课件
7
(2)甲状腺的解剖特点
位置:C5--C7 形态:两个侧叶
长3-6cm;宽2-3cm; 厚1cm 上达甲状软骨 下达第六气管软骨 甲状腺峡部 长和宽均1.5-2cm 位于2-3气管软骨 锥状叶(30%) 大小变化较大 重量:15—30克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

颈部断层解剖学PPT
前庭裂 声门裂 喉腔最狭窄的部分 声门 (3)声门下腔vocal fold 声襞与环状软骨下 缘之间。黏膜下组织十分疏松,炎症时极易发生 水肿,梗塞喉腔造成窒息死亡。
喉腔影像学分区
声门上区 声门区 声门下区
(一)声门上区 为声门裂平面以上的区域,包括会厌软 骨,杓会厌皱襞,前庭襞和喉室。 (二)声门区 位于室带与声带之间,包括:
2、颈前肌
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作用: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 咽时可提喉使之靠近舌骨。
3、颈深肌
外侧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 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 动脉和臂丛通过。 内侧群
头长肌 颈长肌
第二节 喉
声门旁间隙
会厌前间隙
会厌前间隙
位于会厌前方 与甲状舌骨膜 之间,由脂肪 填充,便于会 厌运动。
会厌前间隙
会厌前间隙
颈部的其他重要器官结构
颈部除喉以外还有甲状腺、咽、淋巴结、 筋膜间隙等重要器官结构。
颈根部的淋巴结是全身淋巴结的集聚处, 炎症和肿瘤转移时常易累及。
第二节 颈部应用解剖
咽提肌—封闭喉口
6.相关名词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腭扁桃体 咽峡
1、位置
上起自颅底, 下至第6颈椎下 缘(平环状软 骨弓)平面, 全长约12cm.
2、形态
上宽下窄、前后 略扁、漏斗形肌 性管道,前壁部 完整,依次与鼻 腔、口腔和喉腔 相通。
3、分部
鼻咽: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口咽:咽峡
二、咽pharynx
1.位置 颅底—第6颈椎下缘 2.形态 上宽下窄、前后略扁、漏斗形肌性管

颈部断层解剖学培训课件

颈部断层解剖学培训课件
2.声带:位于室带下方,左右各一,由声韧带、声肌及 粘膜组成,因缺乏粘膜下层,含血管少,在间接喉镜下呈白 色带状,其游离缘薄而锐。两声带间的空隙称声门裂,简称 声门,喉腔中最狭窄部分。声门前端称前联合。
3.喉室 (三)声门下区 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缘以上的喉腔,上
部较扁窄,向下逐渐扩大为圆锥形并移行至气管,幼儿期此 区粘膜下组织结构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引起喉阻塞。
颈部断层解剖学
50
四、甲状腺
1.形态 2.位置 3.被囊 4.毗邻 5.血管神经束
颈部断层解剖学
51
甲状腺分左右两叶,位于 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
中间以峡部连接。峡部有
时向上伸出一锥状叶叶,
可与舌骨相连。甲状腺由
两层被膜包裹;内层被膜
为甲状腺固有膜、很薄,
与甲状腺紧密相连,外层
➢ 是喉与气管、咽与食 管的分界标志
➢ 椎动脉由此平面穿入 第6颈椎横突孔
➢ 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颈部断层解剖学
环状软骨
10
二、标志性结构
4.胸锁乳突肌
➢ 斜列于颈部两侧
➢ 是颈部分区的标志 ➢ 其下部深面有颈动脉
鞘等重要结构
➢ 后缘中点有颈丛皮支
穿出,为颈部浸润麻 胸锁乳突肌
醉的阻滞点
颈部断层解剖学

➢ 向后正对第3—4颈椎椎 间盘
➢ 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 的标志
颈部断层解剖学
舌 骨
8
二、标志性结构
2.甲状软骨 ➢ 舌骨体下方
➢ 上缘平对第4颈椎上缘 ➢ 颈总动脉在此分为颈内、
外动脉(颈动脉杈) ➢ 喉结
颈部断层解剖学
甲 状 软 骨
9
二、标志性结构
3.环状软骨

头颈部断面解剖

头颈部断面解剖

02
在头颈部断面解剖中,要掌握各器官、组织的正常形态、位置、大小及毗邻关 系,熟悉相关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基础。
03
头颈部断面解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为临 床医生的手术操作、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对临床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头颈部断面解剖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 ,如手术导航、放射治疗计划制定、影像诊断等 。
头颈部的功能与重要性
1 2
感觉和运动功能
头颈部包含大量感觉和运动神经,能够感知外 部刺激和支配头部运动。
呼吸和吞咽功能
颈部气管和食管分别负责呼吸和吞咽功能,为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
3
颅内与外界交通
头颈部还包含脑膜、脑血管等重要结构,能够 实现颅内与外界的交通,维持脑部正常功能。
头颈部的生长与发育
脑膜
三层薄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紧贴颅骨内面,对颅内起到保护 、固定和支持作用。
脑与脊髓
大脑
支配整个身体感觉、运动和思维意识的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以及其间 相连的神经纤维。
脊髓
连接大脑与周围神经的通道,传递神经冲动。
头颈部主要血管与淋巴管
血管
主要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等,供应 头部和颈部血流。
头颈部断面对应的运动控制
颈部肌肉和神经
展示颈部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 头部和颈部运动相关的神经控制。
头部肌肉和神经
显示头部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 头部运动相关的神经控制。
面部肌肉和神经
揭示面部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 面部运动相关的神经控制。
04
头颈部断面在临床上的应用

颈部断层解剖学(课堂PPT)

颈部断层解剖学(课堂PPT)
3.喉室 (三)声门下区 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缘以上的喉腔,上
部较扁窄,向下逐渐扩大为圆锥形并移行至气管,幼儿期此 区粘膜下组织结构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引起喉阻塞。
喉内间隙 在甲状舌骨膜、甲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之间有充满结缔组织的潜在性间隙
(1)声门旁间隙(喉旁间隙)
境界
前—甲状软骨 外—甲状软骨 内—方形膜、弹性圆锥 后—梨状隐窝
(二)筋膜间隙
2、咽后间隙:位于 椎前筋膜和咽后的 筋膜之间。其延伸 至外侧壁的部分为 咽旁间隙。
(二)筋膜间隙
3、椎前间隙:位于 椎前筋膜与脊柱颈 段之间。颈椎结核 时出现的脓肿多在 此间隙内,并向外 下沿锁骨下动脉和 臂丛蔓延至腋腔, 形成腋窝冷脓肿。
(二)筋膜间隙
4、胸骨上间隙:封套 筋膜在距胸骨柄上缘 3—4cm处,分为浅深 两层,向下分别附于 胸骨柄前、后缘,两 者之间为胸骨上间隙。 内有颈V弓、颈前V下 段、胸锁乳突肌胸骨 头、淋巴结和脂肪。
2、颈前肌
舌骨下肌群 ➢ 胸骨舌骨肌 ➢ 肩胛舌骨肌 ➢ 胸骨甲状肌 ➢ 甲状舌骨肌
作用: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 咽时可提喉使之靠近舌骨。
3、颈深肌
外侧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 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 动脉和臂丛通过。 内侧群
头长肌 颈长肌
第二节 喉
交通 前—借方形膜邻会厌前间隙 后—至杓状会厌襞,邻梨状隐窝 两侧喉旁间隙经喉后部相通
(2)会厌前间隙 境界 上—舌骨会厌韧带 前—甲状舌骨膜 两侧——方形膜 后—会厌前面
6.喉肌 紧张(或松弛)声带
开大(或缩小)声门
声门旁间隙
声门旁间隙
位于会厌侧方与甲状软骨 板之间。又称喉旁间隙。 两侧声门旁间隙经喉后部 相通。

颈部断层解剖(共35张PPT)

颈部断层解剖(共35张PPT)
5.王振宇.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第3版
会厌前间隙 喉前庭
颈总动脉
颈外静脉 胸锁乳突肌 椎动脉 脊髓
4.经甲状软骨下缘横断层面
甲状软骨
杓状软骨 颈总动脉
喉咽 胸锁乳突肌
舌骨下肌
声门裂
环状软骨
颈内静脉 咽后间隙
脉 胸锁乳突肌
经甲状软骨下缘横断层面
声门裂 咽后间隙
颈外静脉 椎动脉 脊髓
5.经环状软骨横断层面
胸锁乳突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颈部应用解剖 第三节 颈部断面的解剖特点
第四节 颈部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颈部断面解剖及影像
一、颈部横断层面解剖及影像
二、颈部冠状断层解剖及影像
三、颈部矢状断层解剖及影像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舌骨上区
颈前区
颈动脉三角
固有颈部
舌骨下区 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 部
颈侧区
颈后三角
咽缩肌—推送食物
咽提肌—封闭喉口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腭扁桃体 咽峡
三、喉larynx
上界:会厌上缘,借喉口通喉咽 下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续气管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间接连接 环甲关节、环杓关节
直接连接 甲状舌骨膜、方形膜、 弹性圆锥、环气管韧带
弹性圆锥elastic cone 张于环状软
下颌下腺 喉咽
颈内动脉
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
喉前庭 颈总动脉
颈外静脉 椎动脉 脊髓
3.经甲状软骨中份横断层面
会厌前间隙 甲状软骨 喉咽 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
喉前庭
下颌下腺

人体断层解剖学-颈部

人体断层解剖学-颈部

甲状腺的面积较上一层的增大,包被于内脏 筋膜中,前邻舌骨下肌群,前内侧贴近喉、咽, 后外侧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喉返 神经及颈交感干经过,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上述 结构。椎前筋膜浅面、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 为颈后三角,内含结缔组织和神经血管,上述三 角是颈部CT影像中恒定看到的结构
1、甲状软骨
24、甲状腺
11、第7颈神经 25、环状软骨板
12、肩胛提肌 26、喉咽和气管
13、斜方肌
前筋膜
经颈根部的横断层 解剖及CT、MRI
气管位居断面前部的中央,起前方和侧方有甲 状腺呈“C”形包绕,左后方有食管经过。胸锁乳突 肌两头分开处的深面有颈内静脉,静脉的内侧可见 迷走神经和颈总动脉。此断面的最大特征在于胸膜 顶出现于椎体两侧。胸膜顶与周围结构有重要的毗 邻关系,其前方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外侧和后方 分别有第1、2肋骨及其肋间隙,其内侧可见星状神 经节。
1、颈阔肌 2、甲状软骨 3、喉中间腔 4、甲勺肌 5、勺横肌 6、喉腔与咽缩肌 7、胸锁乳突肌 8、颈外侧深淋巴结 9、第5颈神经 10、第5颈椎间盘 11、中、后斜角肌 12、脊髓 13、肩胛提肌 14、斜方肌 15、颈夹肌与头夹肌 16、头半棘肌
16、斜方肌 17、头夹肌 18、头半棘肌 19、棘间韧带 20、脊髓 21、最长肌 22、关节突关节 23、中斜角肌 24、颈长肌 25、胸锁乳突肌 26、气管前筋膜 27、颈阔肌 28、右甲状腺上动脉 29、甲状软骨上角 30、喉腔
经环状软骨的横断层 解剖及CT、MRI
声门下腔比较狭窄,下部逐渐扩 大通气管。甲状软骨前端已融合成拱 形,环状软骨呈半环形位于甲状软骨 下角的内侧。咽腔较窄,向下续为食 管。
1、气管 2、喉返神经 3、食管 4、左颈总动脉 5、迷走神经 6、膈神经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颈部是人体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分,由七个颈椎构成。

颈部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颈部疾病的发生以及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颈部的解剖结构以及颈部常见疾病。

颈部的骨骼结构颈部的骨骼结构由七块颈椎组成,呈圆锥形。

颈椎之上是头部,下面是胸部。

颈椎具有以下重要结构:椎体颈椎的椎体较小,呈圆柱形,前部稍微凸出。

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韧带连接,并形成了椎间盘。

椎弓椎体后部分为椎弓,左右两侧相互连接形成椎管。

椎管内有脊髓等神经结构。

棘突椎弓后部的突起物称作棘突,可用于颈椎的编号。

第七颈椎的棘突比较长,可以摸到颈部。

横突横突是连接椎体和椎弓的骨小梁。

第三到第六颈椎的横突上有一个孔,可通过锁骨和颈椎横突连通形成颈椎前外侧三角区。

颈部的肌肉结构颈部有许多肌肉,这些肌肉可支持头部的运动,同时也可对头部进行固定。

颈部浅层肌肉颈部浅层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锁舌骨肌和舌骨下肌。

这些肌肉主要起到支撑和维持颈部姿势的作用。

颈部深层肌肉颈部深层肌肉包括颈前肌(由胸骨和锁骨前端上起,和下颌、舌骨等下降的肌肉融合)、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长颈肌、头后肌和舌骨下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起到头部的运动作用,如转头、俯首、仰首等。

颈部的血管和神经结构颈动脉颈动脉是人体四个主要动脉之一,左右两侧各一条。

颈动脉位于颈椎横突和喉软骨之间,向上走到枕骨下缘后分为脑动脉和眶上动脉等分支供应头部及眼眶等部位。

颈静脉颈静脉是颈部最重要的静脉之一,左右两侧各一条。

颈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条主干,最终汇合形成总颈静脉汇入上腔静脉。

颈部神经颈部神经主要包括颈丛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

其中最重要的是颈丛神经,它由上四颈神经和下两颈神经及其分支组成,支配颈部各部分肌肉及皮肤等。

颈部常见疾病颈部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骨骼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疾病。

颈椎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僵硬、头晕目眩等,严重时还会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腮腺间隙:
位于颞下窝后部,嚼肌间隙的后外,咽 旁间隙的外前。内有腮腺、面N、颈外A 及淋巴结。
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下颌支与 胸锁乳突肌之间。分浅叶和深叶(颈外、 内A和颈内V、二腹肌后腹)。
(二)颈部器官
•咽
• 腮腺 •喉 • 甲状腺
• 甲状旁腺
(1)咽
• 位置:咽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 环状软骨)平面。位于椎体前方。
(二)颈部分区1
(1) 颈前区(颈前三角) (2)颈外侧区(颈后三角) (3)胸锁乳突肌区
⑴ 颈前区(颈前三角):下颌骨下缘、胸锁 乳突肌前缘和正中线围成。
内容物: 颈动脉三角、肌三角、下颌下三 角和颌下三角的一半,
⑵ 颈外侧区(颈后三角):锁骨中段、胸锁 乳突肌后缘和斜方肌前缘围成。
内容物: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
人体解剖学
颈部
颈部
• 境界及分区 • 颈部间隙及其器官 • 颈部断面解剖
一 境界及分区
• 颈部范围 • 颈部分区
(一)颈部范围
上起颅底,下至颈根部。界于头与胸、上 肢之间。
上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至乳突尖的 连线,上项线及枕外隆凸。
下界:胸骨颈静脉切迹,锁骨上面,锁 骨肩峰端道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
→鼻咽部:腭肌
• 分区:上段(壁咽段)由茎突及其附着肌 (茎突咽肌和茎突舌肌)分为前、后间隙。
• 茎突前间隙:颌内A、三叉N下颌支、V丛 茎突后间隙:颈A鞘(颈内A、颈内V及第 Ⅸ-Ⅻ颈交感N干和淋巴结)。
• 交通:前下与下颌下间隙交通
向后与咽后间隙交通
外侧与腮腺间隙及嚼肌间隙交通
(2)咽后间隙
颈部主要间隙
• 咽旁间隙(咽周间隙) • 咽后间隙 • 椎前间隙 • 粘膜间隙 • 嚼肌间隙 • 腮腺间隙
(1)咽旁间隙(咽周间隙)
• 形态:锥形,锥底向上达颅底,尖端向下 至舌骨 。 • 范围:前界→ 颊咽肌缝
后界→ 椎前筋膜 外界→翼内肌、腮腺的深面,下颌
骨的颈深筋膜浅层 内界→口咽部:咽缩肌和扁桃体窝
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及颞下颌关节; 前缘:浅部紧贴咬肌的浅面; 下端:有面N下颌缘支、颈支和下颌后V; 后缘:乳突、二腹肌后腹、胸锁乳突肌。 浅面:耳前淋巴结,耳大N前支; 深面:茎突诸肌和深部N、血管相邻;
⑶ 胸锁乳突肌区:胸锁乳突肌覆盖区域。
颈部分区(二)
• ⑴ 内脏格 • ⑵ 支持格 • ⑶ 血管格
⑴ 内脏格:由颈深筋膜中层包裹,位于颈 前部,有喉、咽食管、气管及 甲状腺。
⑵ 支持格:颈深筋膜深层之内,位于颈后 部,有颈深肌群、椎体及臂丛 根部和交感干。
⑶ 血管格:在内脏格与支持格之间的左右 侧,由颈动脉鞘围绕的颈总动 脉、颈内动脉和迷走神经。
是位于咽颅底筋膜和椎前筋膜间潜在空 隙,上至颅底,下达下咽部和食管后面, 延伸至后纵隔,间隙被咽缝分为左、右两 部分,互不相通。( CT、MRI正常不可见)
(3)椎前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椎体间,在咽后间隙后方, 上起颅底,下至尾骨,外侧止于椎前筋膜 在横突附着处,该间隙感染主要来自脊椎 结核。 (CT、MRI正常不可见)。
• 结构:上壁:以纤维膜紧密附着颅底 后壁:借结缔组织连于椎前筋膜 两侧:茎突及附着肌、颈内A、V和 迷走N 前壁:分别与鼻后孔、咽峡和喉口 相通
分区:咽腔以腭帆后缘与会厌上缘为界,分 为鼻咽 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Ⅰ 鼻咽部
① 前部:通鼻后孔。 ② 顶壁:咽扁桃体,<5岁最厚,鼻咽腔宽度
1/2,之后逐渐缩小,至15岁达成人状态。 ③ 侧壁:a.咽鼓管开口:呈三角形开口,在
(4)粘膜间隙和嚼肌间隙
• 粘膜间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咽粘膜与颅底咽筋膜间的潜 在间隙,位于鼻咽和口咽侧壁和后壁。
• 嚼肌间隙:位于颞下窝内,以翼内肌后缘 与咽旁间隙分开。内有颞肌、翼内肌、翼 外肌、下颌骨升支、下颌骨体后部、三叉N 的下颌支和翼V丛。
(5)腮腺间隙
位于颞下窝后部,嚼肌间隙的后外,咽旁 间隙的外前。内有腮腺、面N、颈外A及淋 巴结。 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下颌支与胸 锁乳突肌之间。分浅叶和深叶(颈外、内A 和颈内V、二腹肌后腹)。
咽部断面 咽部横断面 咽部冠面
(一)咽部横断面
• 咽隐窝层面 • 咽鼓管圆枕层面 • 软腭层面 • 舌根层面
咽 隐 窝 层 面
咽 鼓 管 圆 枕 层 面
软 腭 层 面
舌 根 层 面
(二)咽部冠面
• 鼻咽前部层面 • 鼻咽偏前部层面 • 鼻咽中部层面
鼻咽前部层面
鼻咽偏前部层面
鼻咽中部层面
⑷ 套状结构:颈深筋膜浅层内,有斜方 肌、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 肌群。
⑸ 颈部结构活动性:颈部脏器随颈部活 动而发生位置变化。
二 颈部间隙及其器官
• 颈部间隙 • 颈部器官
咽、腮腺、喉、甲状腺
(一)颈部间隙
颈部有许多筋膜,筋膜间形成 空隙即筋膜间隙。熟悉这些间 隙对疾病的扩散、颌病变的定 位和定性有重要意义。
下鼻甲后端之后约1.0~1.3cm。 b.咽鼓管圆枕:围绕咽鼓管开口前
上、后的粘膜隆起。 c.咽隐窝:位于圆枕后方。
鼻咽部断面
Ⅱ 口咽部
• 又称中咽部,位于软腭与舌骨、会厌上缘 之间。 腭扁桃体:位于口咽部外侧壁,在腭舌 弓,腭咽弓之间三角形凹窝 (扁桃体窝)内。 咽淋巴环: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 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具防御作用。
Ⅲ 喉咽部
• 上起会厌上缘平面,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 面,与食管相续。
① 会厌谷:舌背和会厌软骨之间的隐窝。 前邻舌骨体。前壁为舌背后缘, 后壁为会厌软骨的舌面;
②梨状隐窝:两侧甲状软骨板内侧,杓会厌 壁外侧和环状软骨外上方。
三 咽部断面
正常咽腔内含有气体,CT表现 为低密度。周围的肌组织表现为软 组织密度。咽周脂肪间隙表现为低 密度。MRI扫描T1加权正常鼻咽腔 内含有气体,咽腔表现为无信号区, 咽周肌组织呈低信号,脂肪组织呈 高信号,隆突软骨呈稍高信号。
(2)腮 腺
• 位于外耳道下前方,尖(下颌后突)向内 侧,经下颌后窝,达咽旁间隙,底向外侧 的不规则锥形。
• 分区:浅叶(面N浅面、大)、深叶(面N 深面、 小)、峡部(连接浅深叶的腺体)
• 内部结构:纵行结构颈外A、颞浅、深V, 下颌后 V、耳颞N;横行结构上颌A及V、面 横A及V、面N。
• 相邻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