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况_第二章 中国的历史
中国
中国概况地理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中国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
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 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 000~2 000米。
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 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气候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五十摄氏度。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
地理之最1、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4、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6、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7、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8、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9、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__珞巴族10、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11、我国最大的冰川是新疆帕米尔高原乔戈里峰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约40公里。
12、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台湾火烧寮13、最大的狭谷——雅鲁藏布大峡谷14、一个地球上最北的热带雨林——位于中国西藏的墨脱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之一,拥有四千年以上文字可考的历史。
最早的远古遗存人类距今则已有170万年以上。
商代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存在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 11 世纪。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课件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3、周朝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公元前221年 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 时期 发源与渭水流域
19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西周
定都:镐京 分封制,包括同姓国和异姓国,有1000多个 有宗法制度 祖先崇拜,制定礼(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刑 井田制度 手工业出现“百工” 国人与野人 周、召共和 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京,纪年开始 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
28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二、秦汉——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 统一中国,废分封, 立郡县,集皇权,统 一了货币,文字,度 量衡和车轨。
旧石器、用火。
➢ 直立猿人:
▪ 陕西蓝田人,80万年
▪ 北京猿人,40~50万年,具备人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制造石器、木器、骨器,有语言产生。
➢ 现代人代表:北京山顶洞人,1.8万年,骨针,人工
取火,有原始宗教观念。
3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母系氏族社会
六七千年以前,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集体劳 动、生产资料共有,,细石器时代,磨制石 器,陶器。典型的代表为河南仰韶文化和浙 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
司母戊大方鼎,
重875公斤。
酿酒、饮酒
采用十进位,
用一、二……
百、千、万记数
定都:殷
15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商朝疆域图
16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商在公元前1600 年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
17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现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
⑷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
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整风运动中,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整风运动转向反右派斗争。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产生重大影响,逐步导致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从而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⑵"反右倾"斗争:1959年,毛泽东又发动了"反右倾"斗争,错误地把彭德怀等认定为反党集团,在全国开展批判斗争。 "反右倾"斗争产生严重后果:一是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破坏党内民主生活,助长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三是中断了纠"左"进程,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危害。"反右倾"斗争毒化了党内关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956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通过《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国家领导人就职。随后,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
⑵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
①解放祖国大陆:到1950年夏,基本上歼灭了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敌和武装土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中国历史概况及重要事件回顾
中国历史概况及重要事件回顾中国历史悠久丰富,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众多重要事件和丰厚的历史遗产。
下面将对中国历史进行概况,并回顾一些重要事件。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的概况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
古代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明和王朝,如夏、商、周等,这些文化成就和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石。
中世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外族侵略,但始终保持了独立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系。
近代时期,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
现代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第二部分:重要事件回顾a. 夏朝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端。
据传,夏朝是由禹领导的,他成功地治理了洪水,开辟了农业,并建立了中国王朝的制度。
b.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内,中国处于诸侯相争不断的状态。
七雄争霸,百家争鸣,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墨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整合了各个地方的权力,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同时,秦始皇还修筑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重要工程,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d.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时期,这段时间内,中国分裂为三国:魏、蜀、吴。
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而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等,他们的事迹和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
e. 革命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井冈山、长征等革命斗争,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f. 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标志着中国逐渐摆脱了封闭与贫穷的状态,迎来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概况【课程编号】115006【授课专业】六年制(全英授课)临床医学专业【学时】60学时【学分】7学分一、课程性质和内容《中国概括》是为六年制(全英授课)临床医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而开始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上学期,以帮助留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中国概括》课程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共包括十一个专题,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各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系统全面地讲授中国各方面的知识,全方位展示外国留学生所应了解的方面,主要包括地理、历史、人口、民族、名胜、习俗、艺术、文学、教育、政治制度等十一个专题,适当偏重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系统全面地讲授中国各方面的知识,全方位展示外国留学生所应了解的方面。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等多种形式,力求简明客观。
使学生对中国国情有大致的了解,以便胜任与中国有关的各种工作,并为深入研究专门领域的中国文化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四、教材或参考书《用英语说中国——风俗民情》,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编:刘泓,浩瀚《用英语说中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编:浩瀚,李生禄《用英语说中国——文明史迹》,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编:沈光煜《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者:叶朗,朱良志五、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目的要求】了解中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地理、资源等情况;认知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及中国历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国56个民族的分布,民俗等基本情况;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以及传统节日;从整体上感受中国饮食文化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内涵。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生动的讲授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旅游胜地,将中华文明的精髓展现给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的琴、棋、书、画、戏曲、建筑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了解贯穿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各家思想;了解中国由古至今的政治体制;了解中国古代及当今的教育体制以及妇女在中国的地位变化。
《中国概况教学》课件
二、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的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 家,约有14亿人口,人口分 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 口密集。
中国的民族
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是最 大的民族群体,其他少数民 族分布在不同地区。
中国的语言
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但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 言和方言。
中国的宗教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宗教包括佛教、 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中国传统宗教。
中国的体育
体育在中国受到广泛 关注,羽毛球、乒乓 球、篮球和足球是最 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六、中国的科技环境
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 成就,包括航天技术、生物技 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
中国的科技产业
中国发展了强大的科技产业, 包括电子、汽车、机械制造、 生物医药和互联网技术。
《中国概况教学》PPT课 件
# 中国概况教学PPT课件大纲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干旱的 欧亚大陆,北界内蒙古和俄罗斯,南界海南岛 和越南。
中国的面积及其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总面积约为9.6万万 平方公里,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山、 河流、湖泊、平原和沙漠。
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 传统节日、古代建筑、传统艺术和文学作品。
三、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国情与政治制度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拥有 独特的政治制度,包括共产 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
中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 责
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务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 产党,每个机构都有不同的 职责和权力。
中国的政治经济
中国概况(下)
中国概况(下)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居住着56个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遗产。
国土面积达到了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家,边境线长达2.8万千米,拥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世界各地闻名的历史遗址。
中国历史悠久,从人类史上的原始社会,到夏、商、周三代,到统一的秦朝,再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中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太多发明的国家之一,如火药、纸张、印刷术、指南针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之路,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目前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样的,中国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矛盾问题等,需要继续努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其他55个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
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而闻名,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等多种艺术呈现方式,为世界文化注入了独特风格。
中国的宗教文化多元化,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中国传统宗教等。
中国人在尊重彼此信仰的基础上,还具有宽容、理性并行的精神,极为注重传统礼仪规矩等文化习俗。
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是世界美食的代表之一。
中国有八大菜系,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川川菜,粤菜,江浙菜和北京烤鸭。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的种类繁多,每种茶品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使用方法。
中国的体育文化也非常丰富,包括武术、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十分流行,与国人对健康和身体文化的重视不无关系。
总之,中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深厚文化底蕴饱满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国际大国。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将成为更加繁荣富强和开放包容的国度。
中国历史文化归纳
第二章中国历史与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中国古代史传说中的女娲、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以及尧、舜、禹时期,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父系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和文学成就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科技成果医学成果第一部编年体著作是<春秋>书法成果农学成果和地理著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第二节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湖北,因地处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简称“鄂”,是因为自隋朝开始,湖北部分地区为鄂州所辖,又因为历史上湖北的部分地区为鄂州所辖,而战国时又属于楚国,人们习惯上把“荆楚大地”作为湖北的泛称。
《尚书.禹贡》为湖北最早的地理书。
2.种类型的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湖北龙山文化大溪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
3.目前湖北境内发现了一些殷商文化遗址,最典型的是武汉市黄陂区发掘的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是我国迄今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商代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第二座最早的商城。
4.宣威盛世楚国在行政建制上普设县治,在边疆设郡开了秦统一中国前地方郡县体制的先河。
5.公元前600年,楚国令尹孙叔敖修建了著名的期思坡,这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
6.《云梦睡虎地秦墓》——是世界上至今最早的法律文本7.公元222年,东吴孙权改鄂县为武昌,去“因武而昌”之意。
8.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之间形成了3个中心城市,它们是江陵,襄阳和夏口。
9.南宋时南宋三大都会:江夏城(今武汉市武昌)和建康(今南京)临安(进杭州)10.明代:湖广熟,天下足11.明末清初,明代四大名镇:汉口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12.1911年11月11日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11月3日黎元洪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
中国历史概括
中国历史概括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涵盖了数千年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与事件。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进行概括,以便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原始社会与古代王朝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个时期,原始社会形态的农耕文明开始出现,人们开始使用石器和陶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邦化和王朝制度逐渐形成。
最早的三大古代王朝是夏、商和周,它们为中国历史的早期阶段奠定了基础。
2.春秋战国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数百个诸侯国争霸割据,战争频繁。
儒家、道家等思想家崛起,形成了众多的学派。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3.中国的封建王朝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特点。
自秦朝开始,中国历史出现了一系列的封建王朝,如汉、唐、宋、明、清等。
这些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发展和成就。
例如,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明朝进行了海外探险,清朝保持了长期的统一。
4.外来统治与近代变革中国历史上也曾遭受外来统治。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满洲人建立了清朝。
这些外族统治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转变。
近代时期,中国面临了列强侵略、经济衰落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多次重大变革,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
5.建国以来的中国20世纪中叶,中国发生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
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重要阶段。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在国际关系中,中国逐渐崛起为重要的大国,并参与全球事务。
总结: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王朝的演变,从分裂到统一的发展,从封建王朝到外来统治再到近代变革,最终走向现代化建设。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伟大成就的国家,对世界历史和文明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概况
rén mín dài biǎo dà huì zhì dù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间 接 选 举
(选出代表产生)
省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市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各 级 人 大 代 表 每 届 任 期 : 五 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汉朝(前202年-220年)
唐 朝(618年-907年) 宋朝 (960年-1279年)
清朝(1644年-1911年)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春秋开始。在此期间,先后有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阂闾、越王勾践称霸于各诸侯国,史称 “春秋 xī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 wú jiānɡ shànɡ xià ér qiú suǒ 吾 将 上 下 而求 索
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我要一直努力地去寻找。 (实现理想)
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庄子名周, 他生活在战国的 早期。 庄子与老子 朝三暮四.avi
庄子 ( 约公元前369-前286)
第十章 中国的文学
Chapter 10 Chinese Literature
一、 先秦【xiān qín】时期
Pre-Qin Period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诗经[shī jīng] The Book of Odes 楚辞[chǔ cí]The Odes of Chu
儒家学说的代表 [dài biǎo]人物
representative figures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中国历史的起源: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从考古学上具有广域王权的都城定位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公元前1920年)算起,约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的夏朝(公元前2070年算起)算起,约有4100年;从西周文献中传说中的尧(公元前2350年算起)算起,约有4400年。
中国的古代史:中国的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中国的近代史:从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中国的现代史: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对外汉语——中国概况
冰雕艺术节、冰雪大世界
苏
南京市
“鱼米之乡” 苏州市“人间天堂”
苏州古园林、苏州丝绸、刺绣
浙
杭州市
“东南植物宝库”
杭州西湖
名称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简称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省会 合肥市 福州市 南昌市 济南市 郑州市 武汉市 长沙市 广州市
23个省
津
万国建筑博物馆
风俗古迹 故宫、长城、颐和园
东方明珠 天津港
渝
“山城、火炉、雾都” 长江三峡、大足石刻、火锅
2个特别行政区
港
东方之珠、美食之都
1997年7月1日回归
澳
-
1999年12月20日回归
第三章
中国 的
地理与资源
第一节 地理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米 面积最大国家是俄罗斯,第二为加 拿大,第三是中国 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
别名
风俗古迹
-
“文房四宝”、黄山、九华山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福建土楼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 ”
“孔孟之乡”“粮棉油之库, 水果水产之乡”
潘阳湖、庐山、井冈山、景德镇、 滕王阁
泰山、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青 岛
-
少林武术、太极拳
“有色金属之乡”
洞庭湖、武当山、神农架 衡山、岳阳楼、张家界
-
深圳、广州早茶
中国
概况
A Survey
of China
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 第二章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三章 中国的地理与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民族和语言文字 第五章 中国的历史 第六章 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概况
1992
2010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两次大的变化: 一次是1949年至1956年,由多种形式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一次是1978年至今,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经济制度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 表现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 革开放的序幕 (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 具体化 (4)中共十五大是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 和认识深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 集体所有制(公有)
②农业合作社(1953—1956)
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
③人民公社化(1958) 扩大公有制的规模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土地性质不变,农民获得经营权、管理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国两制、港澳回 ④主要内容: 归、少数民族发展、外交政策及成就、经济 建设成就等等。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发展
多种所有制 并存
单一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1949
自然经济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1956
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1978
社会主义计划为 主市场为辅经济
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 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主要内容
十分钟了解中国
十分钟了解中国中国,位于东亚的一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80万年前的北京人。
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多个时期,包括古代、中古、近代和现代。
在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帝国。
中国的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模式以制造业为主导,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对全球经济稳定有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治理上强调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是一个单一党派国家,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
中国的政治体制强调稳定和发展,强调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福祉。
中国的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
中国的美食、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也很有特色。
中国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庞大而完善,拥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大学。
中国的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中国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
中国拥有世界上七个世界遗产,并且拥有很多自然风景名胜区,如长城、故宫、西湖等。
中国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中国还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强大经济的国家。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知识点:中国历史概述
【导语】我们不需要考虑⾃⼰能够⾛多快,只要知道⾃⼰在不断努⼒向前就⾏。
停⽌⾃⼰的脚步其实就是⾃⼰在为别⼈让路,同⾏⼀条路会让路变得窄,但你的退出却为别⼈提供了前⾏的光明⼤道。
整理了“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章知识点:中国历史概述”,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第⼀节中国历史概述 中国位于欧亚⼤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积为960万平⽅千⽶,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
中国地域辽阔、⼈⼝众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四⼤⽂明古国之⼀(古代巴⽐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其有⽂字可考的⽂明史更是长达3000多年。
中国古代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原始社会、奴⾪社会、封建社会。
历史学家⼜将漫长的封建社会分解为五个发展阶段。
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阶段;隋、唐、五代是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辽、宋、夏、⾦、元是民族融合进⼀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阶段;明、清(鸦⽚战争前)是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逐渐衰落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1949年结束。
其中从1840年中英鸦⽚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是旧民主主义⾰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是新民主主义⾰命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经历了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共109年。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解的历史。
⼀、中国境内的远古⼈类及古代传说 距今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为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国境内出现了最早的⼈类。
(⼀)中国境内远古⼈类及⽒族公社 距今170万年前,在云南省元谋县⽣活着中国境内最早的⼈类——元谋⼈。
距今70万年⾄20万年前,在北京西南周⼝店龙⾻⼭上⽣活着北京⼈。
经考证,北京⼈已经能直⽴⾏⾛、打制⽯器、使⽤天然⽕、吃熟⾷。
北京⼈过着群居⽣活,以此抵御险恶的⽣活环境。
中国概况2
一、国土1.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排在世界第几位?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2.中国最南部的群岛叫什么群岛?是南沙群岛。
3.中国都有哪些邻国?包括14个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4.中国有哪四大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中国有哪四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6.中国有哪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7.中国有哪四大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8.中国有哪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9.中国有哪五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10.中国有哪四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防护林区。
11.中国最高(也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叫什么名字?珠穆朗玛山峰。
12.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哪个?塔克拉玛干沙漠。
13.中国最大的天然牧场是哪个?内蒙古大草原。
14.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台湾的。
15.中国最大的湖泊是哪个?青海湖泊的。
16.中国地形的两个突出特点是什么?西高东低,复杂多样。
17.中国气候的两个突出特点是什么?一是大陆性李风气候显著;二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8.中国的土地类型有哪三大特点?一是山地多,平地少;二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占的比重大;三是土地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19.中国的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特点?品种多,储量丰富,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部分矿种贫矿多,富矿少。
20.中国的主要油田有哪些?黑龙江大庆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辽宁的辽河油田,山东与河南交界的中原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四川的油气田。
21.中国的“煤炭之乡”是哪儿?山西大同。
22.中国有哪些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23个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广东,贵州,云南,海南,台湾。
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引言中国概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拓宽眼界,培养全球视野。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1. 提供中国概况的全面介绍,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的社会背景、发展历程和现状,培养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和了解。
3. 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他们在国际交流中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介绍:1. 中国的地理概况- 中国的边界和地形- 中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 中国的地区差异和特点2. 中国的历史概况- 中国的古代历史- 中国的近代历史- 中国的现代历史3. 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 中国的政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的法律和司法体系4. 中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的经济体制和发展道路-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 中国的外贸和对外投资5. 中国的文化艺术-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符号- 中国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座、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2.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和考试等因素。
具体的评估方式将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详细介绍。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1. 主教材本课程的主教材将根据教师的选择而定,教师将根据课程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材。
2. 参考资料- 徐中约、白石春雄,2007,《中国概况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文珂、蔡翊民,2013,《中国概况:政治与文化篇》,高等教育出版社。
- 吴军、刘宁宁,2016,《中国概况:地理与经济篇》,人民出版社。
《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00141033课程英文名称:China Overview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中国概况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三年级的必修课之一。
是一门系统、全面介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各方面知识的文化课程。
留学生虽已经过两年的汉语学习,对中国已经有所了解,但此种了解一般是比较零散、局部、表面的,认识也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
为此,需要将中国的情况向留学生们做系统性介绍,使他们在对中国情况已有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有更加全面地了解与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中国概况课程,力图使学生获得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各方面的大量知识,从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激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提高阅读和听力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使用。
本门课程总计32学时。
2.中国概况作为一门知识文化类课程,与汉语课相比,内容更加广泛,词汇量更大。
考虑到外国留学生的接受能力,讲解时应尽量做到条理清晰、平实、自然、通俗易懂。
同时,为了帮助留学生学习,教师可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词注音,并完成每章后面列出的思考题。
3.由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本科三年级的留学生,所以尽量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修完本科一、二年级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采取教师讲授,同时适当安排看录像、课堂讨论、参观访问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使留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同时提高阅读和听说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中国概况外宣版
中国概况外宣版摘要:一、地理位置与领土面积二、历史沿革与文化底蕴三、政治体制与行政区划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五、科技创新与教育水平六、社会风貌与民生改善七、外交关系与国际地位八、未来发展展望正文:一、地理位置与领土面积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的交汇点。
从东经73°33"至135°05",北纬3°51"至53°56",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底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就有了华夏文明。
自古以来,中国历经了数十个朝代的更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其中包括四大发明、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等,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政治体制与行政区划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
全国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政治体制分为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
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GDP增速保持在6%以上。
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制造业尤为突出,同时第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科技创新与教育水平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增长。
在航天、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普及率较高,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接近100%。
我国拥有众多世界顶级高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六、社会风貌与民生改善中国社会的风貌丰富多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七、外交关系与国际地位中国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武门之迷
五代十国,宋朝
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 称为后梁。 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 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公元907——960年)。 同一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10个割据政权, 总称十国。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手下将士们把黄袍加到 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取国号为“宋”,定都在开封,历史上 称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变法,整理财政和军政,称为“王安 石变法”。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在宋代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朝时期的制瓷业非常发达。宋瓷品种繁多,花纹秀丽,并大 量出口海外,江西的景德镇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瓷都。
大运河
唐朝(618-907AD)
当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李渊起兵攻占长安,并在618年称帝, 建立唐朝。 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前期政治比较清明,出 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得到新的发展。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同亚洲各 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空前频繁。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 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和井田制。周厉王统治时,引起“国人 暴动”,厉王逃跑,政权由周、召二公执掌。公元前771年,西 周被犬戎灭亡。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逐步瓦 解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由于铁器的使用和 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促使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 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春秋时期,在文化上
宋朝时期文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 他用了19年的时间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著名编年体通
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四大发明
宋朝时期,中国境内还有一些其 他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契丹族建 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 族建立的西夏等 1127年,金朝的军队攻破开封, 俘虏了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宋钦 宗父子。 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逃到南方 称帝。在杭州建立政权,历史上 成为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康熙
乾隆
慈禧(西太后)
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 三元里人民进行了英勇战斗。但由于清政府奉行妥协方针,终于导致 战争的失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 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 的侵华战争。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 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 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了。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反清武装起义——金 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在清政府的镇压下,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了。 1894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 1895年日本强迫清廷订立的 不平等《马关条约》,此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古代的“禅让”制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由推选产生,先后有尧、舜、禹。 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大禹治水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 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 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较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有很高水平。中国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商亡。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 引清军入关,击败农民军,在北京开始了 大清帝国的统治。
清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 固。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 击败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 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 粉碎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平定大小 和卓的叛乱;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西藏设驻藏 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 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使多民 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北京人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 能直立行走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懂得如何取火.
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 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 大。他后来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 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族被称为 炎黄子孙。
明朝(1368-1644)
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推翻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朱元璋 即明太祖。明初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把都城迁到北京。 明朝期间,郑和率领的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 地区。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结束了明朝的统治。
清朝(1644-1911)
元朝(1271–1368)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12世纪末,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 部,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意思是“坚强的君主”。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71年他建立了元朝,称为元世祖。元朝在成立过程中及成 立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地战争,向西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对世界历史发展 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元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 元朝时期有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维吾尔等 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秦朝
实行中央集权制,推行“三公九卿”制度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连接并修建了长城
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 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 贵族建立军功 改革户籍制度,编制什伍组 织,实行连坐法 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出现了繁荣局面。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 ——战国、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
——战国、秦、汉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 秦始皇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产 生了重大影响。
Qin Shi Huang (Ying Zheng) (259-210BC)
蓝田人 (800,000BC) 是早期直立人
北京人(500,000BC,)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 山顶洞人(28,000BC)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母 系社会的典型代表是“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龙山文化”是父系社会的 典型代表。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近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 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 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 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祖先
元谋人(1700,000BC)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隋朝(581-518AD)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 经历了南北朝分裂和动荡 的年月后,在民族大融合 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隋朝实现了统一。 全国统一后,社会秩序安 定下来,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得到发展,封建经济 开始呈现了繁荣局面。 官制的改革和科举制的创 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 响;大运河的开凿,对南 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
1898年,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以山东半岛为其势力范围。 1898年,俄国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将长城以北和新疆据为其势力范围 1898年,法国强迫“租借”广州湾,把广东、广西及云南据为其势力范围。 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 (统称新界),并将长江流域10个省据为其势力范围。 日本在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之后,又于1898年强据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 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 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 建顽固守旧势力发动政变,使维新变法归于失败。 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联合其他革 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广州黄花岗等一系列起义,四川发生了保路运 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 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
三国(220-265AD)
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 汉政权已名存实亡。在镇压 起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割据 一方的军事集团。曹操在官 渡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 方。赤壁一战,曹操大败, 退回北方。孙权、刘备的地 位得到巩固。220年,曹丕称 帝建魏;221年,刘备称帝建 蜀;222年,孙权称王建吴,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时 期,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