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趣味巧算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 15趣题巧解
![小学三年级奥数 15趣题巧解](https://img.taocdn.com/s3/m/0ebc951fc281e53a5802fff5.png)
小学三年级奥数15趣题巧解本教程共30讲第15讲趣题巧解为了考考同学们的智力和灵气,先提几个问题: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把一根毛线对折两次后剪一刀,毛线被剪成了几段?一树枝上有10只鸟,用汽枪打中了一只,树枝上还剩几只鸟?这类智力问题很有趣,但回答时要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圈套”。
要想正确地解答这类题目,一是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况,二是要充分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再就是还需要些思考问题的灵气和非常规的思考方法。
例1一张长方形纸片有四个角,用剪刀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分析:由于已知“剪掉一个角”,但没有限制如何剪,所以必须对这个已知条件中的“剪法”有一个全面的考虑。
否则,不加思索地顺口答出“还剩3个角”,答案就不全面了。
当我们仔细考虑“剪法”的各种可能性后,再根据角的定义,就会得到全面而正确的答案。
解:由于剪掉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有下页图所示的三种不同剪法(图中阴影部分为剪掉的角),所以,可能还有5个角、4个角或3个角。
答:还剩5个角、4个角或3个角。
例2 37个同学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5人的小船(无船工)。
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分析:如果由37÷5=7……2,得出7+1=8次,那么就错了。
因为忽视了至少要有1个人将小船划回来这个特定的要求。
实际情况是:小船前面的每一个来回至多只能渡4个人过河去,只有最后一次小船不用返回才能渡5个人过河。
解:因为除最后一次可以渡5个人外,前面若干个来回每个来回只能渡过4个人,每个来回是2次渡河,所以至少渡河[(37-5)÷4]×2+1=17(次)。
答:至少要渡河17次。
例3(1)右图是10枚硬币,移动其中1枚硬币,使每一行上都有6枚硬币。
(2)用12根火柴拼出6个边长为1根火柴的正方形。
分析与解:(1)10枚硬币摆两行,一般来说每行有10÷2=5(枚)。
图中的两行却是一行5枚一行6枚,原因是中间有1枚在两行的交叉点上,所以出现了5+6>10。
三年级奥数加减巧算
![三年级奥数加减巧算](https://img.taocdn.com/s3/m/2fc345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3.png)
练习
• 5999+599+59
加减巧算4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利用交换律、结合律凑整
•487+321+113+479
=487+113+321+479 =600 +321+479 =600 +800 =1400
利用交换律、结合律凑整
723-251+177
=723+177 -251 =900-251 =649
398+64 876-198
练习
336+502 2825-1003
思考一下
• 903+297=900+300+3-3=1200 903-297=900-300+3+3=606
• 502+198=500+200+2-2=700 502-198=500-200+2+2=304
• 502+499-398-97=500+500-400-100+21+2+3=500+6=506
加减巧算2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每个加数都接近同一个数
• 83+78+80+77+84+79 • =80+80+80+80+80+80+3-2+0-3+4-1 • =6×80+1 • =481 • 42+38+45+39+41+37 • =6×40+2-2+5-1+1-3 • =240+2 • =242
三年级奥数第3专题-加减法的巧算
![三年级奥数第3专题-加减法的巧算](https://img.taocdn.com/s3/m/875a8bd490c69ec3d4bb75bd.png)
加减法的巧算(要求: 1.掌握用“凑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2. 根据减法的性质,简化运算。
几个数相加,利用移位凑整的方法,将加数中能凑成整十, 整百,整千等的数交换顺序,先进行凑整,然后再与其他一些加数相 加,得出结果。
在加减混合算式与连减算式中, 将减数先结合起来, 集中一次相减,可简化运算。
几个相近的数相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 百等的数为“基准数” 。
再把大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 和,小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差, 将加法改为乘法计算。
几个数相加减时,如果不能直接“凑整” ,就可以利用加整减零,减整加零或变更被减数。
)例题 1 计算 (1)3326+303 (2)574+498方法一:先看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
方法二:根据“和”的变化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另一个加数就减少多少,那么和不变,来进行简算。
1) 3326+303 =3326+300+3 =3626+3 =36292)574+498 =574+500-2 =1074-2=1072=(3326+3) + (303-3 ) = (574-2) + (498+2)=3329+300 =572+500=3629 =1072特别注意:在计算时,将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成整十,整百, 整千的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和不变的规律,多加的要减掉,少加的要补上。
例题 2 计算487+321+113+479方法:487和113, 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
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600, 321+479得800.487+321+113+479=(487+113) + (321+479)=600+800=1400特别注意:这道题要运用凑整的思路,将487和113, 321和479分别凑成整百数,便于计算。
注意:先算的要加括号。
例题 3 计算9998+998+98+8方法:本题可釆用凑整的方法,将9998, 998, 98分别凑成10000, 1000, 100.而凑成这些数可从8里面借用。
三年级奥数数学趣题完整版
![三年级奥数数学趣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2269405901020206409c46.png)
三年级奥数数学趣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数学趣题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妙趣横生,开发智力的问题,如:3个小朋友唱一首歌要3分钟,100个小朋友同时唱一首歌要几分钟?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进行较复杂的计算,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来解决,而常常需要用小朋友的灵感、技巧和机智获得答案。
对于趣味问题,首先读懂题意,然后要经过充分地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
例题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大到20厘米。
问长大到5厘米要用多少天?☆同类练习:1.如果每人步行的速度相同,2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3小时,那么6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多少小时?2.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0天可以把整个池塘遮完。
问睡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3.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能长大到36厘米,问长大到9厘米要多少天例题2:小猫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不等的四堆,问最多的一堆最多可以放多少条鱼?☆同类练习:1.小明要把20颗珠子分成数量不等的五堆,问最多的一堆中可以放多少颗珠子2.兔妈妈拿来一盘萝卜共25个,分给4只小兔,要使每只小兔分得的个数不相同,问分得最多的一只小兔最多分得几个萝卜3.王老师为18人的舞蹈队设计队形,要求分成人数不等的五队,最多的一队最多可以分几人?例题3:把100只桃子分装在7个篮子里,要求每个篮子里桃子的只数都带有6这个数字。
想想该怎么分?☆同类练习:1.把100个鸡蛋分装在6个盒子里,要求每个盒子里装的鸡蛋数目都带有6。
想想看,该怎么分配吧?2.7只箱子分别放有1个、2个、4个、8个、16个、32个、64个苹果,现在要从这7只箱子里取出87个苹果,但每只箱子要么不取,要么全取,你觉得应该怎么取呢?3.有人认为8是个吉祥数字,得到东西的数量都希望含有数字8.现有200块糖要分给5个小朋友,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分糖方案。
奥数第一讲-三年级-加减法巧算
![奥数第一讲-三年级-加减法巧算](https://img.taocdn.com/s3/m/5087b1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0f.png)
如:325+46-125+54
= 325-125+46+54
1、用简便方法求和:
一.536+(541+464)+459 二.588+264+148 三.8996+3458+7542 四.567+538+562+555+533
2、用简便方法求差:
一.1870-280-520 二.4995-(995-480) 三.4250-294+94 四.1272-995
= 100-(20+35+45)
= 100-100
=0
练习
小结
如:240-63-137
= 240-(63+137)
如:138-(38+27)
= 138-38-27
3、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添括号,运算符号都
不变
如:18+(82+34)
= 18+82+34
如:89-(19-8+5) = 89-19+8-5
我们也来比一比吧! 11+89=100 33+67=100 63+37=100 45+55=100……
PART 01
补数凑整
速算巧算方法一:
01
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
02
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你能说说下面式子中的补数吗
1+9=10 2+8=10 4+6=10 5+5=10 3+7=10 45+55=100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12+29+8 (2)47+19+3 (3)24+44+56 (4)53+36+47
小学数学三年级 趣味题 25大类 奥数题 课外拓展提高题 含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 趣味题 25大类 奥数题 课外拓展提高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6ab194f8c75fbfc77db2f4.png)
三年级数学有趣经典奥数题一、还原问题1、工程问题绿化队4天种树200棵,还要种40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解答:200÷4=50 (棵)(200+400)÷50=12(天)【小结】归一思想.先求出一天种多少棵树,再求共需几天完成任务.单一数:200÷4=50 (棵),总共的天数是:(200+400)÷50=12 (天).2.还原问题3个笼子里共养了78只鹦鹉,如果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鹦鹉?解答: 78÷3=26(只)第1个笼子:26+8=34(只)第2个笼子:26-8+6=24(只)第3个笼子:26-6=20(只)二、楼梯问题1、上楼梯问题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解答: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
2.楼梯问题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
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三、页码问题1.黑白棋子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
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
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解答: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说明了在分成3枚一份中一白二黑的有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就是说有三枚黑子的有42-27=15堆;所以三枚白子的是15堆:还剩一黑二白的是 100-27-15-15=43堆:白子共有:43×2+15×3=158(枚)。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经典题目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经典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e1bb1b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e.png)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经典题目一、加法中的速算巧算1. 凑整法题目:计算199 + 298+397 + 496。
解析:把199看作200 1,298看作300 2,397看作400 3,496看作500 4。
原式=(200 1)+(300 2)+(400 3)+(500 4)去括号得:200 1+300 2 + 400 3+500 4重新组合:(200+300 + 400+500)-(1 + 2+3+4)先计算括号里的数,200+300+400 + 500 = 1400,1+2+3+4 = 10。
所以结果为1400 10 = 1390。
2. 带符号搬家题目:计算134 + 297 34。
解析:根据带符号搬家的原则,把+297和 34的位置交换。
原式=134 34+297先计算134 34 = 100,再计算100+297 = 397。
二、减法中的速算巧算1. 凑整法题目:计算472 97。
解析:把97看作100 3。
原式=472-(100 3)去括号得:472 100+3先计算472 100 = 372,再计算372+3 = 375。
2.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题目:计算568 123 77。
解析:根据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原式=568-(123 + 77)先计算123+77 = 200,再计算568 200 = 368。
三、乘法中的速算巧算1. 乘法分配律题目:计算25×(40 + 4)。
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 + c)=a×b+a×c。
这里a = 25,b = 40,c = 4。
原式=25×40+25×425×40 = 1000,25×4 = 100。
所以结果为1000+100 = 1100。
2. 乘法结合律题目:计算25×125×4×8。
解析:根据乘法结合律(a×b)×(c×d)=(a×c)×(b×d)。
三年级奥数巧算
![三年级奥数巧算](https://img.taocdn.com/s3/m/22161d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a.png)
三年级奥数巧算一、加法巧算。
1. 凑整法。
- 概念:把两个或多个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方便计算的数。
- 例:计算23 + 18+77。
- 观察发现23和77可以凑成100。
- 所以先算23+77 = 100,再算100+18 = 118。
- 练习:34+56 + 66。
2. 带符号搬家。
- 概念:在加法运算中,数字带着它前面的符号(+或 -)移动位置,结果不变。
- 例:计算12+35 - 2+15。
- 可以把 - 2和+35交换位置,变成12 - 2+35+15。
- 先算12 - 2 = 10,再算35+15 = 50,最后10+50 = 60。
- 练习:45+23 - 5+17。
二、减法巧算。
1. 凑整法。
- 例:计算178 - 56 - 44。
- 发现56和44可以凑成100。
- 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所以178-(56 + 44)=178 - 100 = 78。
- 练习:234 - 34 - 66。
2. 多减要加,少减再减。
- 多减要加:- 例:计算200 - 98。
- 把98看作100,200 - 100 = 100,但多减了2,所以结果要加2,即100+2 = 102。
- 练习:300 - 199。
- 少减再减:- 例:计算132 - 127。
- 把127看作122,132 - 122 = 10,但少减了5,所以结果要再减5,即10 - 5=5。
- 练习:156 - 148。
三、乘法巧算。
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a×b=b×a。
-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 例:计算25×3×4。
- 根据乘法交换律,把3和4交换位置,得到25×4×3。
- 因为25×4 = 100,再算100×3 = 300。
小学奥数三年级巧算
![小学奥数三年级巧算](https://img.taocdn.com/s3/m/19db791e6137ee06eef918a9.png)
小学奥数三年级巧算一、拓展提优试题1.99999×77778+33333×66666=.2.数一数图中,带有☆的正方形有个.3.电力公司在公路两旁埋同样多的电线杆共402根,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是20米.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2根.改装后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是米.4.2000﹣180+220﹣180+220﹣180+220﹣180+220﹣180+220=.5.甲、乙、丙、丁4个小朋友进行象棋比赛,没两个都比赛一场,规定胜者得3分,平局得1分,输者得0分.结果丁得6分,乙得4分,丙得2分,那么甲得分.6.同学们乘车去秋游,第一辆车上坐了38个人,如果把第二辆车的4个同学调到第一辆车上,那么第二辆车上的同学还要比第一辆多2人,第二辆车原来坐了人.7.在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则A+B+C+D+E+F+G =.8.下面算式中,A、B、C、D、E各代表哪个效字?A=,B=,C=,D=,E=.9.12枚硬币的总值是9角,其中只有5分和1角的两种,那么每种硬币各()个.A.4B.5C.6D.710.祖玛游戏中,龙嘴里不断吐出很多颜色的龙珠,先4颗红珠,接着3颗黄珠,再2颗绿珠,最后1颗白珠,按此方式不断重复,从龙嘴里吐出的第2000颗龙珠是()A.红珠B.黄珠C.绿珠D.白珠11.动物园的饲养员把一堆桃子分给若干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6个,剩57个桃子;如果每只猴子分9个,就有5只猴子一个也分不到,还有一只猴子只分到3个.那么,有()个桃子.A.216B.324C.273D.30112.大、中、小三个正方形,边长都是整数厘米,小正方形的周长比中正方形的边长小,把这两个正方形放在大正方形上(如图),大正方形露出的部分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图中阴影部分).那么,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25B.36C.49D.6413.传说,能在三叶草中找到四叶草的人,都是幸运之人.一天,佳佳在大森林中摘取三叶草,当她摘到第一颗四叶草时,发现摘到的草刚好共有100片叶子,那么,她已经有颗三叶草.14.如图所示,从正三角形的边作一个正方形,再用与正三角形不相邻的正方形一边做一个正五边形,再从与正方形不相邻的正五边形一边作一个正六边形,继续以相同的方式再作一个正七边形,依序再作一个正八边形,这样形成了一个多边形,请问这个多边形有个边.15.小圆有一筐桃子,第一次他吃掉了全部桃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次他又吃掉了剩余桃子的一半少1个,此时筐里还剩下4个桃子,那么这个筐里原有桃子个.【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99999×77778+33333×66666,=99999×77778+33333×(3×22222),=99999×77778+(33333×3)×22222,=99999×77778+99999×22222,=99999×(77778+22222),=99999×100000,=9999900000;故答案为:9999900000.2.解:由分析得出小鸟在不同的正方形的个数:1+4+4+1=10(个),故答案为:10.3.解:(402÷2﹣1)×20=4000(米),202÷2=101(根),4000÷(101﹣1)=40(米);答:改装后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是40米.故答案为:40.4.解:2000﹣180+220﹣180+220﹣180+220﹣180+220﹣180+220,=2000+220×5﹣180×5,=2000+(220﹣180)×5,=2000+40×5,=2000+200,=2200.故答案为:2200.5.解:每两个人赛一局,说明一共赛6局,每人都赛三局;丁得六分说明:赢两局输一局(3+3+0=6);乙得四分说明:赢一局平一局输一局(3+1+0=4);丙得两分说明:平两局输一局(1+1+0=2);胜负平分别三局说明:六场比赛总得分应该是(3+0)+(3+0)+(3+0)+(1+1)+(1+1)+(1+1)=12分;甲得分:12﹣6﹣4﹣2=0(分);答:那么甲得0分;故答案为:0.6.解:设第二辆车上原有x人,可得方程:x﹣4﹣2=38+4,x﹣6=42,x=48.答:第二辆车上原来坐了48人.7.解:因为A、B、C、D、E、F、G是不同的数字,由题意可得:D+G=10,C+F=10,B+E=9,A=1,所以:A+B+C+D+E+F+G=A+(B+E)+(C+F)+(D+G)=1+9+10+10=30故答案为:30.8.解:根据五位数乘4,积还是五位数,所以A只能是2或1,当A=2时,根据4的乘法口诀可得:E=8,再根据B×4的是不进位乘法,所以B只能是1,因为7×4+3=31,所以D=7,又因为C×4需要向前一位进位3,所以c=9,所以可得:21978×4=87912,所以A=2,B=1,C=9,D=7,E=8.故答案为:2;1;9;7;8.9.解:5分的数量:(12×1﹣9)÷(1﹣0.5)=3÷0.5=6(枚);1角的硬币数量为:12﹣6=6(枚).答:每种硬币各6个.故选:C.10.解:2000÷(4+3+2+1)=2000÷10=200(组)商是200,没有余数,说明第2000颗龙珠是200组的最后一个,是白珠.答:从龙嘴里吐出的第2000颗龙珠是白珠.故选:D.11.解:依题意可知:如果每只猴子分6个,剩57个桃子.如果每只猴子分9个,就有5只猴子一个也分不到,还有一只猴子只分到3个证明少了5×9+6=51;猴子共有(57+51)÷(9﹣6)=36(只);桃子共有36×6+57=273.故选:C.12.解:根据分析,一条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2=5平方厘米.因为都是整数,所以只能为1×5.故,大正方形面积=(1+5)×(1+5)=6×6=36平方厘米.故选:B.13.解:(100﹣4)÷3=96÷3=32(棵)答:她已经有了32棵三叶草.故答案为:32.14.解:(3﹣1)+(4﹣2)+(5﹣2)+(6﹣2)+(7﹣2)+(8﹣1)=2+2+3+4+5+7=23(条)答:这个多边形有 23个边.故答案为:23.15.解:[(4﹣1)×2+1]×2=7×2=14(个)答:这个筐里原有桃子 14个.故答案为:14.。
三年级加减法巧算奥数题
![三年级加减法巧算奥数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9b7a5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9.png)
三年级加减法巧算奥数题一、题目。
1. 计算:19 + 199 + 1999 + 19999。
解析:把19看作20 - 1,199看作200 - 1,1999看作2000 - 1,19999看作20000 - 1。
(20 - 1)+(200 - 1)+(2000 - 1)+(20000 - 1) =20+200+2000+20000 - 1 - 1 - 1 - 1 =22220 - 4 =222162. 计算:999 + 99 + 9。
解析:把999看作1000 - 1,99看作100 - 1,9看作10 - 1。
(1000 - 1)+(100 - 1)+(10 - 1) =1000+100+10 - 1 - 1 - 1 =1110 - 3 =11073. 计算:101 + 102 + 103 + 104 + 105。
解析: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101和105相加,102和104相加,再加上103。
(101 + 105)+(102 + 104)+103 =206+206+103 =206×2+103 =412 + 103 =5154. 计算:48 + 50 + 52 + 54 + 56 + 58 + 60 + 62。
解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可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n(a_1 + a_n))/(2)(其中n是项数,a_1是首项,a_n是末项),这里n = 8,a_1=48,a_n = 62。
S_8=(8×(48 + 62))/(2) =(8×110)/(2) =4×110 =4405. 计算:123 - 98。
解析:把98看作100 - 2。
123-(100 - 2) =123 - 100+2 =23+2 =256. 计算:321 - 199。
解析:把199看作200 - 1。
321-(200 - 1) =321 - 200+1 =121+1 =1227. 计算:234 + 176 - 134。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练习题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d6d1e42af90242a995e5a7.png)
减法中的巧算
4、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 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4:巧算下面各题:
(1)300-73-27 (2)1000-90-80-20-10
练习
(1)650-54-46 (2)300-29-31-40 (3)1000-48-42-10 (4)800-48-10-52-90
减法中的巧算
练习
加法中的巧算
1、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1)36 + 87 + 64 (2)99 + 136+101
(3)972+639+28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12+29+8 (2)47+19+3 (3)24+44+56 (4)53+36+47 (5)36+87+64 (6)99+136+101
加法中的巧算
2、拆出补数先加
例2:巧算下面各题:
(1) 188+873
(2 )996 +548
(3 ) 9898+203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298+189= (2)96+15= (3)399+83=
加法中的巧算
3、多加再减
例3:巧算下面各题:
(1)99+9
(2)1198 +296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98+96+94+92 (2)1998+998+98+8 (3)299999+29999+2999+299+29
5、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 数的减数
例5:巧算下面各题: (1)4723-(723+189) (2)2356-159-256
三年级奥数智巧趣题
![三年级奥数智巧趣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682bd4fad6195f302ba662.png)
【巩固】【巩固】【巩固】【巩固】【巩固】【巩固】对岸,最小要用多少分钟?一、青蛙跳,蜗牛爬【例 1】青蛙沿着10米高的井往上跳,每次它向上跳半米,然后又落下去,问青蛙爬需要跳几次就能跳出井外?【巩固】一只树蛙爬树,每次往上爬5厘米,又往下滑2厘米,这只青蛙这样上下了5次,实际往上爬了多少厘米?【例 2】一口井深10米,一只蜗牛从井底白天往上爬2米,晚上又往下滑1米,请问要多长时间,这只蜗牛能爬出这口井?【巩固】蜗牛沿着9米高的柱子往上爬,白天它向上爬5米,而晚上又下降4米,问蜗牛爬到柱顶需要几天几夜?二、酒杯问题【例 3】吝啬的卖酒老板老钱招聘卖酒伙计,他只给伙计两个分别为5升和3升的盛酒杯,要求满足所有顾客的买酒需求(当然顾客只需要整数升的酒),这下难倒了很多前来应聘的人,可是有一个聪明的放牛娃娃却做到了,你知道放牛娃娃是怎么样卖出一升酒的吗?【巩固】某人有12升啤酒一瓶,想从中倒出6升.但是他没有6升的容器,只有一个8升的容器和一个5升的容器.怎样的倒法才能使8升的容器中恰好装好了6升啤酒?三、火柴棍游戏【例 4】桌子上放着55根火柴,甲、乙二人轮流每次取走1~3根.规定谁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谁获胜.如果双方采用最佳方法,甲先取,那么谁将获胜?【巩固】将例题中的条件“每次取走1~3根”改为“每次取走1~4根”,其余不变,情形会怎样?【例 5】有两堆火柴,一堆35根,另一堆24根.两人轮流在其中任一堆中拿取,取的根数不限,但不能不取.规定取得最后一根者为胜者.如果都采用最佳方法,那么谁将获胜?【巩固】有两堆火柴,一堆3根,另一堆7根.甲、乙两人轮流取火柴,每次可以从每一堆中取任意根火柴,也可以同时从两堆中取相同数目的火柴.每次至少要取走一根火柴.谁取得最后一根火柴谁胜.如果都采用最佳方法,那么谁将获胜?四、智巧行程【例 6】甲和乙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里,甲每小时走6里,乙每小时走4里。
三年级奥数鸡兔同笼+竖式数字迷+巧算周长+巧求面积+移多补少
![三年级奥数鸡兔同笼+竖式数字迷+巧算周长+巧求面积+移多补少](https://img.taocdn.com/s3/m/3589bed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4.png)
例1、
例6、
例7、
例8、
练习
巧算周长
❖ 我们知道: 长方形周长=(长+宽)×2
❖
正方形周长=边长×4
❖ 例1一个苗圃园(如左下图),周边和中间有一些路供人行走 (图中线段表示“路”),几个小朋友在里面观赏时发现:从 A处出发,在速度一样的情况下,只要是按“向右”、“向 上”方向走,几个人分头走不同的路线,总会同时达到B处。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例2 下图为一个长50米、宽25米 的标准游泳池。它的四周铺设了 宽2米的白瓷地砖(阴影部分)。求 游泳池面积和地砖面积。
例3 下图中有三个封闭图形,每 个封闭图形均由边长为1厘米的 小正方形组成。试求各图形的面 积。
例4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2厘
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数厘 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单位: 厘米2)有多少种可能值?最大、 最小各是多少?
❖ 例5、下图是一个零件的图形,请求出这个图 形的周长。
❖ 例6、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4厘 米。(1)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 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把它们拼成一个 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 例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被分成了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求:每个小长方形 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3、一只蛐蛐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 现有蛐蛐和蜘蛛共10只,共有68条腿, 问:蛐蛐和蜘蛛各有几只?
例4、有5角的和1元的纸币共10张,加 起来一共7元5角,问:两种纸币各几张?
例5、三轮小货车和小轿车共7辆,有 23个轮子,小货车和小轿车各有多少辆?
例6、老师手里有9枚硬币,分为2分和 5分两种,他们合在一起有3角,你知道 老师手里有几枚5分硬币吗?
三年级奥数题 (1)
![三年级奥数题 (1)](https://img.taocdn.com/s3/m/0c04e27584868762cbaed57e.png)
三年级奥数题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
花圃周围共20米长。
需放多少盆菊花?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
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
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
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
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1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
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1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
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14.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15.小明、小华捉完鱼。
小明说:“如果你把你捉的鱼给我1条,我的鱼就是你的2倍。
如果我给你1条,咱们就一样多了。
“请算出两个各捉了多少条鱼。
16.小芳去文具店买了13本语文书,8本算术书,共用去10元。
已知6本语文本的价钱与4本算术本的价钱相等。
问:1本语文本、1本算术本各多少钱?17、.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4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巧趣题考试要求1.挖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2.让孩子掌握各种趣题的不同思考方式.知识结构智巧趣题顾名思义,就是有趣的一类问题,但回答时要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圈套”.要想正确地解答这类题目,一是细心,善于观察,全面考虑各种情况;二是要充分运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三是需要那么一点思考问题的灵气和非常规的思考方法.本讲主要是通过数学趣题的研究学习引发学生学习奥数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奥数的灵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奥数的积极性.智巧趣题主要依靠巧妙的构思而解决问题,其中包括火柴棍游戏、数的恰当排列、称量问题及直线或圆周形状的报数问题.例题精讲一、过河过桥问题【例 1】一个农民携带一只狼,一只羊和一棵白菜,要借助一条小船过河.小船上除了农民只能再带狼、羊、白菜中的一样.而农民不在时,狼会吃羊,羊会吃白菜.农民如何过河呢?【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巩固】赵大爷和一个小八路带着一个负伤的红军战士因为叛徒出卖被日本鬼子追到一条小河边,河岸边只有一条能同时乘坐两人的小船,赵大爷划船需要2分钟,小八路划船需要3分钟,负伤的红军战士划船需要5分钟,现在在危机关头,需要尽快过河,采用怎样的过河方式,三个人全部过河用时最少?【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赵大爷首先跟小八路或者红军战士一起过河,用时2分钟,再由赵大爷把船划过来,用时2分钟,最后把剩下的人一起载过去,再用时2分钟.一共用时6分钟.【答案】6分钟【例 2】有一家五口人要在夜晚过一座独木桥.他们家里的老爷爷行动非常不便,过桥需要12分钟;孩子们的父亲贪吃且不爱运动,体重严重超标,过河需要时间也较长,8分钟;母亲则一直坚持劳作,动作还算敏捷,过桥要6分钟;两个孩子中姐姐需要3分钟,弟弟只要1分钟.当时正是初一夜晚又是阴天,不要说月亮,连一点星光都没有,真所谓伸手不见五指.所幸的是他们有一盏油灯,同时可以有两个人借助灯光过桥.但要命的灯油将尽,这盏灯只能再维持30分钟了!他们焦急万分,该怎样过桥呢?【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首先姐姐跟弟弟一起过,用时3分钟,姐姐再回去送油灯,用时3分钟,老爷爷跟爸爸一起过河,用时12分钟,弟弟将灯送回去,用时1分钟,弟弟和母亲一起过,用时6分钟,弟弟送灯过河,用时1分钟,最后与姐姐一起过河,用时3分钟.一共用时:3+3+12+1+6+1+3=29分钟.最后能够安全全部过河.【答案】29分钟【巩固】有四个人在晚上准备通过一座摇摇欲坠的小桥.此桥每次只能让2个人同时通过,否则桥会倒塌.过桥的人必须要用到手电筒,不然会一脚踏空.只有一个手电筒.4个人的行走速度不同:小强用1分种就可以过桥,中强要2分中,大强要5分中,最慢的太强需要10分中.17分钟后桥就要倒塌了.请问:4个人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全部安全过桥?【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小强和中强先过桥,用2分钟;再用小强把电筒送过去,用1分钟,现在由大强跟太强一起过桥,用10分钟,过去以后叫中强把电筒送给小强用2分钟,最后小强与中强一起过河再用2分钟,他们一起用时间:2+1+10+2+2=17(分钟),正好在桥倒塌的时候全部过河.(时间最短过河的原则是:时间长的一起过,时间短的来回过.这样保证总的时间是最短的).【答案】17分钟【例 3】37个同学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5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如果由37÷5=7……2,得出7+1=8次,那么就错了.因为忽视了至少要有1个人将小船划回来这个特定的要求.实际情况是:小船前面的每一个来回至多只能渡4个人过河去,只有最后一次小船不用返回才能渡5个人过河.因为除最后一次可以渡5个人外,前面若干个来回每个来回只能渡过4个人,每个来回是2次渡河,37=4×8+5,所以渡河次数是8×2+1=17(次). (注:由于数据的特殊性,刚好最后一次5个人过河).【答案】17次【巩固】38个同学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4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根据前面的解答,实际上前面每次过河的人数只有3人,最后一次最多过4人,因为38=3×12+2,所以前面3人一次过了12次,来回一共划了12×2=24(次),最后一次是2人过河,还要用1次.所以最终需要渡河的次数是24+1=25(次).【答案】25次【例 4】一家人6 口人,夜间要过一架独木桥,他们仅有一盏油灯照明,借助这盏灯,每次最多两人可以走过独木桥.而这 6 人过桥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 ,3 ,6 ,8 ,12 ,20 分钟,要命的是这盏灯只能点燃47 分钟了,而没有灯照明,任何人企图过河那是必然跌落到深谷中.【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用1,3,6,8,12,20表示这6人.让时间接近的人搭配过桥,让速度快的人来回送灯第一次:1与3,用的时间是3分钟,让1分钟的人回来送灯,共用时间是314+=第二次:6与8,用的时间是8分钟,让3分钟的人回来送灯,共用时间是8311+=第三次:12与20,用的时间是20分钟,让6分钟的人回来送灯,共用时间是20626+=第四次:1与3,用的时间是3分钟,让1分钟的人回来送灯,共用时间是314+=第五次:1与6,用的时间是6分钟共用时间是41126445+++=(分钟)【答案】45分钟【巩固】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4头牛.甲牛过河需要1分钟,乙牛过河需要2分钟,丙牛过河需要5分钟,丁牛过河需要6分钟.每次只能赶两头牛过河,那么小明要把这4头牛都赶到对岸,最小要用多少分钟?【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要想用最少的时间,4头牛都能过河,保证时间最短:第一步:甲与乙一起过河,并由小明骑甲牛返回,共用:213+=(分钟);第二步:返回原地的小明再骑丙与丁过河后再骑乙牛返回,共用了628+=(分钟);第三步:最后小明骑甲与乙一起过河用了2分钟;所以,小明要把这4头牛都赶到对岸,最小要用38213++=(分钟).【答案】13分钟二、青蛙跳,蜗牛爬【例 5】青蛙沿着10米高的井往上跳,每次它向上跳半米,然后又落下去,问青蛙爬需要跳几次就能跳出井外?【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每次青蛙向上跳半米,然后又落下去,等于还在原地,所以永远也跳不出去.【答案】永远也跳不出去【巩固】一只树蛙爬树,每次往上爬5厘米,又往下滑2厘米,这只青蛙这样上下了5次,实际往上爬了多少厘米?【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分析:实际上青蛙每爬行一次只前进了5-2=3(厘米),5次共前进了3×5=15(厘米).【答案】15厘米【例 6】一口井深10米,一只蜗牛从井底白天往上爬2米,晚上又往下滑1米,请问要多长时间,这只蜗牛能爬出这口井?【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白天往上爬2米,晚上又往下滑1米”其实一天只往上爬1米,如果这样理解,说这只蜗牛爬出这口井需要10天就错了.因为最后一次爬出井外不会往下滑,所以蜗牛只要往上爬9米,晚上下滑1米,这时距离井口只有2米了,这样只要一个白天再往上爬2米就到井口了.所以只需要8天再加一个白天.【答案】8天再加一个白天【巩固】蜗牛沿着9米高的柱子往上爬,白天它向上爬5米,而晚上又下降4米,问蜗牛爬到柱顶需要几天几夜?【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一昼夜可以爬1米,爬了4昼夜后再经过一个白天即可爬到柱顶,因此需要5天4夜.【答案】5天4夜三、酒杯问题【例 7】吝啬的卖酒老板老钱招聘卖酒伙计,他只给伙计两个分别为5升和3升的盛酒杯,要求满足所有顾客的买酒需求(当然顾客只需要整数升的酒),这下难倒了很多前来应聘的人,可是有一个聪明的放牛娃娃却做到了,你知道放牛娃娃是怎么样卖出一升酒的吗?【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先将5升的酒杯盛满,倒入3升的容器中,再将3升的酒倒入酒缸中,将5升的酒杯中剩余的2升酒倒入3升的酒杯中;再次将5升的酒杯盛满,再将其中的酒倒入3升的容器中,使3升的酒杯装满,这样5升酒杯还剩4升酒;最后把3升酒杯里的酒全部倒入酒缸中,再次将5升酒杯中还有更简单一方法:用3升的酒杯量2次倒入5升酒杯中,即可量出1升酒.【答案】【巩固】某人有12升啤酒一瓶,想从中倒出6升.但是他没有6升的容器,只有一个8升的容器和一个5升的容器.怎样的倒法才能使8升的容器中恰好装好了6升啤酒?【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这个数学游戏有两种不同的解法,如下面的两个表所示.第一种解法:12 12 4 4 9 9 1 1 68 0 8 3 3 0 8 6 65 0 0 5 0 3 3 5 0第二种解法:12 12 4 0 8 8 3 3 11 11 6 68 0 8 8 0 4 4 8 0 1 1 65 0 0 4 4 0 5 1 1 0 5 0【答案】第一种解法:12 12 4 4 9 9 1 1 68 0 8 3 3 0 8 6 65 0 0 5 0 3 3 5 0第二种解法:12 12 4 0 8 8 3 3 11 11 6 68 0 8 8 0 4 4 8 0 1 1 65 0 0 4 4 0 5 1 1 0 5 0四、火柴棍游戏【例 8】桌子上放着55根火柴,甲、乙二人轮流每次取走1~3根.规定谁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谁获胜.如果双方采用最佳方法,甲先取,那么谁将获胜?【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获胜方在最后一次取走最后一根;往前逆推,在倒数第二次取时,必须留给对方4根,此时无论对方取1,2或3根,获胜方都可以取走最后一根;再往前逆推,获胜方要想留给对方4根,在倒数第三次取时,必须留给对方8根……由此可知,获胜方只要每次留给对方的都是4的倍数根,则必胜.现在桌上有55根火柴,55÷4=13……3,所以只要甲第一次取走3根,剩下52根火柴是4的倍数,以后甲总留给乙4的倍数根火柴,甲必胜.【答案】甲必胜【巩固】将例题中的条件“每次取走1~3根”改为“每次取走1~4根”,其余不变,情形会怎样?【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由上面的分析,只要始终留给对方(1+4=)5的倍数根火柴,就一定获胜.因为55是5的倍数,甲先取,不可能留给乙5的倍数根,而甲每次取完后,乙再取都可能留给甲5的倍数根,所以在双方都采用最佳策略的情况下,乙必胜.【答案】乙必胜【例 9】有两堆火柴,一堆35根,另一堆24根.两人轮流在其中任一堆中拿取,取的根数不限,但不能不取.规定取得最后一根者为胜者.如果都采用最佳方法,那么谁将获胜?【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先取者在35根一堆的火柴中取11根火柴,使得取后剩下两堆的火柴数相同以后无轮对手在某一堆取几根火柴,你只需在另一堆也取同样多根的火柴只要对手有火柴可取,你也有火柴可取,也就是说,最后一根火柴总会被你拿到.这样先取者胜.【答案】先取者胜【巩固】有两堆火柴,一堆3根,另一堆7根.甲、乙两人轮流取火柴,每次可以从每一堆中取任意根火柴,也可以同时从两堆中取相同数目的火柴.每次至少要取走一根火柴.谁取得最后一根火柴谁胜.如果都采用最佳方法,那么谁将获胜?【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 采用逆推法分析,假设甲获胜,甲最终将两堆火柴都变为0,简记(0,0);因为甲至少取1根火柴,所以甲取之前,即乙留给甲的两堆火柴最少的几种情况是(1,0),(2,0)(1,1);要想乙留给甲上述情况,甲应该留给乙(1,2);再往前逆推,当甲留给乙(3,5)时,无论乙怎样取,甲都可以一次取完所有的火柴或留给乙(1,2).所以甲先从7根火柴的一堆取出2根,留给乙(3,5),甲必胜.【答案】甲必胜五、 智巧形成【例 10】 甲和乙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里,甲每小时走6里,乙每小时走4里.如果甲带一只狗,和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10里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即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后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这只狗共跑了多少里路?【考点】智巧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解析】 只从狗本身考虑,光知道速度,无法确定跑的时间.但换个角度,狗在甲乙之间来回奔跑,狗从开始到停止跑的时间与甲乙二人相遇时间相同.由此便能求出答案.狗一共跑了A (小时),所以狗跑的距离为A (千米)【答案】1010100⨯=千米【巩固】 孙小空和猪坚强一道坐火车从北京去天津玩,玩了两天后,他们又结伴回北京.非常巧的是,他们往返所坐的火车都是中午十二点整发车的,而途中所用的时间也都是半个小时.坐在火车上,两个人看着窗外的风景,突然,猪坚强说:“小空,我们在来回的路上,一定在同一个时间看到了相同地方的景色.”小空摇了摇头:“哪会这么巧?你又在骗我吧?”猪坚强向小空解释了理由,小空一听,原来真是这样.那么同学们,你们能想明白,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结论能成立么?【考点】智巧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解析】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以前解决行程问题中用过的图示法解决:12:3012:00天津北京图中的两条线分别代表从北京开往天津和从天津返回北京的火车.那么,表示两辆车中途形成的折线一定会有一个交点A ,而这个交点就是猪坚强所说的,在同一时间位于相同地方的位置.【答案】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以前解决行程问题中用过的图示法解决:12:3012:00天津北京图中的两条线分别代表从北京开往天津和从天津返回北京的火车.那么,表示两辆车中途形成的折线一定会有一个交点A ,而这个交点就是猪坚强所说的,在同一时间位于相同地方的位置.六、 生活趣题【例 11】 2003年10月28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试验队队长许达哲透露:我国将在2004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共3人乘“神六”遨游太空7天.如果“神六”与“神五”都是平均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那么“神六”将绕地球飞行 圈.【考点】生活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 【关键词】2004年,希望杯,第二届,五年级,一试,第20题 【解析】 7×24×60÷90=112圈【答案】112圈【巩固】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按照这样的方式,在100天内打鱼的天数是________ 【考点】生活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 【关键词】2008年,希望杯,第六届,五年级,一试,第5题 【答案】60天【例 12】 2005年4月10日是星期日,则2005年6月1日是星期______ 【考点】生活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 【关键词】2005年,希望杯,第三届,四年级,二试,第13题 【解析】 20+31+1=52,52÷7=7…3,星期三 【答案】星期三【巩固】 今天(2010年4月Il 日)是星期日,则201 0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考点】生活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 【关键词】2010年,希望杯,第八届,四年级,二试,第2题【解析】 周期问题4月1 1日到6月1日共20 +31= 51天,又51=7×7+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二. 【答案】星期二课堂检测【随练1】 蜗牛沿着10米高的柱子往上爬,白天它向上爬5米,而晚上又下降3米,问蜗牛爬到柱顶需要几天?【考点】智巧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解析】 一昼夜可以爬2米,爬了3昼夜后再经过一个白天即可爬到柱顶,因此需要4天3夜.【答案】4天3夜【随练2】 大桶能装5千克油,小桶能装4千克油,你能用这两只桶量出6千克油吗?怎么量? 【考点】智巧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解析】 先将5千克的桶倒满油;再用大桶将小桶倒满,大桶中还有5-4=1(千克)油;然后将小桶倒空,将大桶中1千克倒到小桶中;最后注满大桶,连小桶中共是5+1=6(千克).这道题要学会借助于大桶小桶容积的差量出想获得的中间量(1千克)【答案】1.【随练3】 桌子上放着50根火柴,甲、乙二人轮流每次取走1~3根.规定谁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谁获胜.如果双方采用最佳方法,甲先取,那么谁将获胜?【考点】智巧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解析】 获胜方在最后一次取走最后一根;往前逆推,在倒数第二次取时,必须留给对方4根,此时无论对方取1,2或3根,获胜方都可以取走最后一根;再往前逆推,获胜方要想留给对方4根,在倒数第三次取时,必须留给对方8根……由此可知,获胜方只要每次留给对方的都是4的倍数根,则必胜.现在桌上有55根火柴,50÷4=12……2,所以只要甲第一次取走2根,剩下48根火柴是4的倍数,以后甲总留给乙4的倍数根火柴,甲必胜.【答案】甲必胜【随练4】 在一袋大米包装袋上标着净重201025kg +-gg ,那么这袋大米净重最少是____公斤.【考点】生活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 【关键词】2005年,第3届,希望杯,4年级,1试 【解析】 25-0.01=24.99公斤 【答案】24.99公斤家庭作业【作业1】 小强,小明,小红和小蓉4个小朋友效游回家时天色已晚,他们来到一条河的东岸,要通过一座小木桥到西岸,但是他们4个人只有一个手电筒,由于桥的承重量小,每次只能过2人,因此必须先由2个人拿着手电筒过桥,并由1个人再将手电筒送回,再由2个人拿着手电筒过桥……直到4人都通过小木桥.已知,小强单独过桥要1分钟;小明单独过桥要1.5分钟;小红单独过桥要2分钟;小蓉单独过桥要2.5分钟.那么,4个人都通过小木桥,最少要多少分钟?【考点】智巧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关键词】2003年,迎春杯【解析】(方法一)要想用最少的时间,4人都通过小木桥,可采用让过桥最快的小强往返走,将手电筒送回,这样就能保证时间最短了.第一步:小强与小明一起过桥,并由小强带手电筒返回,共用:1.51 2.5+=(分钟);第二步:返回原地的小强与小红过桥后再返回,共用了213+=(分钟);第三步:最后小强与小蓉一起过桥用了2.5分钟;所以,4个人都通过小木桥,最少用2.53 2.58++=(分钟).(方法二)要想用最少的时间,4人都能过桥,保证时间最短还可以:第一步:小强与小明一起过桥,并由小强带手电筒返回,共用:1.51 2.5+=(分钟);第二步:返回原地的小红与小蓉过桥后再由小明带手电返回,共用了2.5 1.54+=(分钟);第三步:最后小强与小小明一起过桥用了1.5分钟;所以,4个人都通过小木桥,最少用2.54 1.58++=(分钟).【答案】8分钟【作业2】树袋熊丫丫在爬一棵10米高的大树,每爬10分钟累了休息2分钟再继续爬,在这10分钟里它能向上爬2米.那么丫丫要分钟才能爬到树顶.【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关键词】2008年,学而思杯,2年级【解析】10分钟能爬2米,那么要爬上10米的树,总共要爬1025⨯=÷=(个)这样的10分钟,要花10550(分钟).在这期间,它要休息4次,需要248⨯=(分钟).因此,贝贝要爬上这棵树,总共要花50858+=(分钟).【答案】58【作业3】有大、中、小3个瓶子,最多分别可发装入水1000克、700克和300克.现在大瓶中装满水,希望通过水在3个瓶子间的流动动使得中瓶和小瓶上标出装100克水的刻度线,问最少要倒几次水?【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6【答案】6【作业4】1111个空格排成一行,最左端空格中放有一枚棋子,甲先乙后轮流向右移动棋子,每次移动1~7个格.规定将棋子移到最后一格者输.甲为了获胜,第一步必须向右移多少格?【考点】智巧趣题【难度】☆☆【题型】填空【解析】一开始棋子已占一格,棋子的右面有空格1111-1=1110(个).只要甲始终留给乙(1+7=)8的倍Page 11 of 11 数加1格,就可获胜.()()11101171385-÷+=,所以甲第一步必须移5格,还剩下1105格,1105是8的倍数加1.以后无论以移几格,甲下次移的格数与乙移的格数之和是8,甲就必胜.【答案】第一步必须移5格【作业5】 黑板上写着一排相连的自然数1,2,3,…,51.甲、乙两人轮流划掉连续的3个数.规定在谁划过之后另一人再也划不成了,谁就算取胜.问:甲有必胜的策略吗?【考点】智巧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解析】 甲先划,把中间25,26,27这三个数划去,就将1到51这51个数分成了两组,每组有24个数.这样,只要乙在某一组里有数字可划,那么甲在另一组里相对称的位置上就总有数字可划.因此,若甲先划,且按上述策略进行,则甲必能获胜.【答案】甲必能获胜【作业6】 把一根线绳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从对折后的中间处剪开,这根线绳被剪成了多少段?【考点】智巧趣题 【难度】☆☆ 【题型】填空【解析】 对折一次: 2213⨯-=段 对折二次:4235⨯-=段 对折三次:8279⨯-=段.【答案】9段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