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烧成工艺技术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烧成工艺技术手册
目录
第一节干燥基础知识
在斯米克实际生产过程中,玻化砖使用卧干器等设备对坯体进行烘干,卧干器,通称五层卧干器,每层全长23米,有的企业称之为多层烘道窑
一、干燥的作用
在斯米克内部,不管是玻化砖还是釉面砖,均采用干压(等静压)成型而成,其坯体所含的水分跟粉料水分基本一致,一般在5~6.5%。该状态下坯体的强度整体偏低,一般在3~5kg/cm2,不利于长距离的输送,也不利于后续的施釉和直接烧成。因此干燥的作用就是将坯体中所含的大部分结合水(通俗说,该水不参与粉料内部的结构组成)排出,赋予坯体一定的干坯强度,确保后续的走线传送、修坯及施釉等加工工序要求,也能避免在烧成时由于水分大量汽化膨胀导致砖坯炸裂等缺陷出现。
二、干燥过程
如上面所述,干燥过程就是排出坯体内部结合水的过程。在实际的干燥过程中,一般包含以下四个阶段:
1.升速干燥阶段:
在该阶段坯体表面首先被加热,外表水分开始逐步的向外排出;
2.等速干燥阶段:
随着干燥的逐步深入,坯体内部的水分在此阶段顺着坯体内部的毛细孔不断向外排出,程度也较为剧烈,坯体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3.降速干燥阶段:
随着干燥的不断进行,坯体内部的水分不断外排,经历过前期的等速干燥阶段后,干燥的速度逐步下降,毛细孔的排水动力逐步减弱,进入降速干燥阶段;
4.平衡干燥阶段:
此阶段坯体表面排出和吸附处于动态平衡过程,坯体水分不再发生变化,坯体的表面湿度和烘干介质湿度基本一致。
三、干燥收缩与变形
随着坯体内部水分的排出,坯体也发生一定的体积变化——收缩。在整个坯体收缩过程中,因坯料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取向性,导致了干燥收缩的各向异性,这种各向异性导致了坯体内外层及各部分收缩的差异,从而产生内应力。当这种内应力大于塑性状态坯体的屈服值时,坯体发生变形,若内应力过大,超过其弹性状态的坯体强度,会导致开裂。影响坯体干燥收缩与变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坯体含水率:
含水率越大,干燥后排出的水分越多,收缩越大,容易产生内部应力而导致变形和开裂;
2、坯体粉料的级配:
由于粉料颗粒级配的不同,粉料的堆积密度就有所差异。一般说,当坯体粉料的堆积密度越高时,
烘干收缩越小,反之,收缩越大
3、成型压力:
在一定体积内,成型压力越大,坯体致密度越高,收缩越小,当然烘干的速率也会有所下降;反之,坯体收缩越大,烘干速率会有所提高;
4、坯体形状:
形状越复杂,各向收缩更不均与,内部应力会比较容易集中,更容易产生变形等问题;
5、在目前陶瓷墙地砖生产过程中,一般均采用水分在5~8%的粉料进行高压压制工艺,坯体的致密
程度都很高,粉料的颗粒大小(级配)也有针对性的控制,堆积密度相对高且稳定,所以在干燥过程中,整体的收缩比较小。根据斯米克的实际的生产情况,坯体干燥收缩一般在0.1~0.3%。
同时,针对公司部分两次布料的产品,因为工艺的差异,面料和底料的水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在烘干过程中上下两层粉料之间的收缩存在一定的差异,内部的应力整体相对较大,容易产生开裂和变形(如平整度中凸或中凹现象)
四、干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开裂:
开裂是烘干过程中(尤其是大规格产品,如600*600mm以上)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我们平板砖而言,该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烘干制度的不合理,特别是在升速干燥和等速干燥阶段,由于表面水分挥发太快,外表面的毛气孔通道容易被堵住,造成内部的水分不易排出,内外应力加大,超过其弹性形变值后,导致开裂发生。为解决该问题,必须确保在烘干前期,升温速率适当放慢,并保持烘干的环境一定湿度,以平衡表面水平急速排出的情况,确保毛气孔通道的畅通;
2、平整度中凸或中凹:
该问题在两次布料的产品中较为多见,主要原因面料和底料的水分差异较大,烘干过程中收缩不一致,导致砖坯变形而出现中凸或中凹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可适当放慢烘干速度,能改善该现象。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要减少面料和基料水分的差异,同时对于可调整上下进风量的卧干器而言,可有差异地对上下进风量进行调整。
3、干坯强度偏低或干坯水分偏高:
一般情况下,该问题主要是干坯含水率偏高所致。按照我们常规的工艺控制,主要干坯水分控制小于0.5%,干坯强度都能维持在13kg/cm2,若水分上升,强度会明显下降,走线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
4、水滴印:
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季。主要是因为卧干器内部的湿度偏大,外界的冷空气温度偏低,内部的热空气冷却后,凝成水滴粘附与卧干器夹层顶部后成股滴到砖坯表面造成水滴印。通过调整加大抽湿开度,关闭循环风机冷风口,都能有效改善。
5、其他问题:
如大颗粒G系列产品的颗粒边缘开裂,撞角或缺角,表面棍棒印划伤等。以G系列产品为例。
主要是颗粒料和粉料之间的水分差异,致密度差异、烘干效率差异叠加引发,通常情况下适当放慢烘干速度,有条件时把砖坯反烘,都能有效改善边缘开裂的效果。
五、玻化砖干燥工艺的确定
1、卧干器速度的确定:
目前,玻化砖卧干器传动都采用变频器控制的方式,速度设置范围在0.37~0.76m/min。一般情况下,卧干器的速度设置遵循压机产能的原则,满足窑炉产能需求。根据产品规格、系列和进砖方式等不同,速度设置可有一定的变化
2、进砖方式的确定:
因设备配置的差异,各个卧干器的进砖方式有所不同。具体情形见下表(未考虑正烘和反烘);
3、温度曲线的确定:
与干燥过程四个阶段的基础理论相对应,在温度曲线设置方面,遵循先缓后高最后低的思路,即开始的时候温度设置稍低,中间略高,最后略低的过程,如以下曲线110,130,160,160,130就遵循该过程。同时从内部环境控制上,确保先高湿度再低湿度的原则,即在干燥的前、中期阶段,卧干器的抽湿开度要尽量小,减少水汽外排,确保干燥介质环境的高温高湿状态,有利于水分的均匀外排,最后在开大开度排湿。
4、风机的设置:
除P6窑炉的卧干器外,玻化厂其他窑线的卧干器都采用双流控制的方式,即风机能单独控制,而点烧嘴时必须启用风机。在生产施釉类产品时,因对坯体温度的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夏天时,8#烧嘴启用风机,而在冬天时,8#烧嘴启用燃烧器,以确保各层之间坯温的稳定,满足工艺要求;
5、附表:卧干器进砖方式汇总
备注:4*2表示每排4片,一次进2排
六、卧干器设备基本状态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