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运动处方教案
运动处方教案
注:①X=上臂部皮褶厚度(mm)+肩胛下部皮褶厚度(mm);②引自全国体育学院 教材委员会. 运动医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体制百分比
皮褶厚度测量法,是通过对身体某些部位的皮褶 厚度进行测量,将测得结果代入公式再计算体制 百分比的一种计算方法。主要测量部位有两个: 肱三头肌、肩胛下角。
第二章 运动处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有氧运动 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 评定心脏功能和制订运动处方的 常用指标 F.C.的评定 运动处方的制订
第一节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概念: 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可以得到充足的氧
气供应,供能的主要物质——糖可以完全分 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 给人体长时间运动,称为“有氧系统”或” 有氧代谢系统”。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以有 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有氧运动 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也被称为耐力练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 式引起的疾病增多且有老年病年轻化的趋 势,大众健身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处方 在以提高国民体质、增进健康、预防慢性 病的健身活动中能正确指导健身者科学的 进行锻炼,以较短的时间、较轻的体力负 荷,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运动处方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运动处方源于现代康复医学。1954年,美国生 理学家曾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由于运动处方 被用于冠心病的康复,引起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 的一场革命而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正式采用了“运动处方”这一术语,使 “运动处方”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但心率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用同样的强度做 功时,不同人的心率并不相同。反之,不同的人或同一 个人在不同时期内,虽然心率相同,但是其做功的强度 可能并不相同。但是,对于某一测试者,在一定时期内, 他的心率与运动强度成正比,所以还是可以用心率来表 示运动强度的。
《运动处方》理论课教案
《运动处方》教案第一局部运动处方的根本原理一、教学内容:1.运动处方的概念2.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区分3.运动处方的分类4.运动处方的组成5.运动处方的形式6.运动处方的根本格式7.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与原则8.介绍运动处方教案二、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内容;运动处方的重要性,把握运动处方的根本格式;2、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和运用运动处方的一般学问来指导自己的体育熬炼,使自己在寻常的体育熬炼中能少受伤和不受伤;3、通过学习,学生能树立培德、增智、健体三位一体的观念,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手段进展熬炼。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动处方和一般的处方的区分。
难点:依据实际状况制定运动处方。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学生结合实际开放思考。
五、教学时数:四学时六、课的内容:第一章运动处方的根本概念一、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 世纪50 年月提出的。
20 世纪60 年月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进展及对冠心病等疾病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头受到重视。
196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头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美国的库珀教授用 4 年的时间争论运动与安康的关系,1968 年出版了著名的《有氧代谢运动——通向全面身心安康之路》、《12 分钟跑体能测验》等专著,前一本书被翻译成25 种文字,发行1 200<BR>余万册,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承受。
日本在1971 年成立了以猪饲道夫教授为主的运动处方争论会,于1975 年制定出各种年龄组的运动处方方案,出版了《日本健身运动处方》,指导群众健身。
我国用运动处方关心治疗冠心病、肥胖病等有不少临床报道,也翻译了一些国外运动处方专著,在医学、体育院校的教材中,运动处方已列入根本内容。
在普及运动处方学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 世纪70 年月末—80 年月初,运动处方引入我国,主要用于心脏病的康复与争论。
科学健身运动处方教案1-3
运动处方概念
• 运动处方是针对个人身体状况而将锻炼方 式、时间和强度等合理编制起来,就象医 生给病人开的医药处方一样,用来指导人 们通过运动改善体质,促进健康。
运动处方的构成要素
1. 合理的运动强度: 运动的激烈程度应有多大? 2. 合理的运动项目: 选择什么运动项目段2单元,每3周完成1单元,运动强 度70%心率储备,方式以快走和跑交替, 每次运动时间40分钟。 • 主要运动方式:快步走10分钟,然后先 分2次,每次跑45秒后快走30秒,再分7 次,每次跑1分钟后快步走30秒,接着快 走8分钟,慢走10分钟。
• 第4阶段3单元,每2周完成1单元,运 动强度75%心率储备,方式主要是持续 慢跑,每次运动时间40~45分钟。 • 主要运动方式:以6km/h速度跑完 2km,中间可以以快走方式间歇1次, 间歇不超过1分钟,然后慢走20分钟。
• 第1阶段3单元,为起始阶段,每2周完成1 单元。运动强度60%心率储备;运动方式 以快走为主,慢走为辅,每次运动40~45 分钟。 • 主要运动方式:快步走20分钟;然后分4 次,每次跑30秒后快走30秒;接着快走 10分钟,慢走10分钟。
• 第2阶段3单元,每2周完成1单元,运动强 度65%心率储备,方式以快走和跑交替, 每次运动40分钟左右。 • 主要运动方式:快步走10分钟;然后分8 次,每次跑45秒后快走30秒;接着快走 10分钟,慢走10分钟。
• 具体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先测出自己的 安静心率(次/分) • 最大心率(次/分)= 220 - 年龄(岁); • 储备心率 = 最大心率 - 安静心率; • 最适运动心率(靶心率) =储备心率 × 0.50~0.85 + 安静心率
案例
• 假设某人40岁,安静心率是70次/分,那么他 的最大心率就是 220- 40 = 180 次/分; • 心力储备 = 180-70 = 110次/分; • 最适运动心率 =110×75% + 70 = 153 次 /分。 • 也就是说,当他的心率达到150-155次/分左 右时,运动强度最适宜。或者说他能通过这一 强度的有氧运动,显著提高心血管功能,同时 又比较安全。
运动处方课程教学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运动处方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授课对象: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专业,本科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运动处方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 学会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
4. 提高学生运用运动处方指导人们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运动处方的概念与意义2. 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与步骤3. 个性化运动处方制定方法4. 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制定5. 运动处方实施与效果评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处方在实践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定运动处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运动处方的概念与意义、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与步骤2. 第5-8周:个性化运动处方制定方法、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制定3. 第9-12周:运动处方实施与效果评估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核(30%):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
3. 期末考核(40%):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处方》2. 教学课件3. 实际案例4. 在线资源八、教学实施1. 教师应认真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完整。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处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的能力。
3. 学生运用运动处方指导人们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4.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知识,提高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社会体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运动处方教案
第十节运动处方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含义。
2 知道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3 培养合理运动的卫生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含义。
2 教学难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
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的猪饲道夫教授先用了运动处方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在国际上得到确认。
前西德Holl—mann研究所从1954年起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制定出健康人、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病等各类运动处方,社会效果显著。
一、运动处方的组成1.健康检查了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是健身运动的适应者,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
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
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强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
运动处方教案
最新运动处方教案一、教案简介最新运动处方教案是一套针对不同人群和运动需求设计的个性化运动指导方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如何为自己和他人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以达到增进健康、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制定原则。
3. 学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4. 提高学员的运动素养和健康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运动处方的定义和意义2. 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3. 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步骤4. 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5. 运动处方的实施和监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
4. 实践操作法:学员互相制定运动计划,并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估学员对运动处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员分析问题和制定运动计划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评估学员运用运动处方实施运动计划的效果。
4. 课后作业:评估学员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运动处方的定义和意义,讲解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2. 第3-4课时:讲解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步骤,分析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3. 第5-6课时:分组讨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实践操作。
4. 第7-8课时:讲解运动处方的实施和监测,评估学员对运动处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第9-10课时:分析案例,评估学员分析问题和制定运动计划的能力。
6. 第11-12课时:进行课后作业,评估学员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最新运动处方教案教材。
2. 课件: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PPT课件。
3. 案例材料: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4. 实践器材: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
科学健身运动处方教案1-2
临床观察表明: 进行30分钟的活动后,血糖可 降低12-16%并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量,减轻胰岛素的过度负担从而提 高临床疗效。
运动疗法的形式: 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
1、步行 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任选1-2项 ,其中步行是国内、外最常用的,应 作为首选。每次散步30分钟,每日两 次。(糖尿病患者经6小时的徒步旅 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病理: 糖尿病是由于 体内糖、蛋白质 、脂代谢紊乱而 造成的一种慢性 病。
运动疗法目标: 1.通过运动抑制不运动的肌肉对糖 的利用; 2.通过运动促进局部血流增加,使 胰岛素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就能保持 较正常的血糖代谢,因而使紊乱的糖 代谢得到改善。
运动疗法适宜: 轻度及中度Ⅱ型糖尿病及非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根据目前的研究,可将运动对精神健康良好作 用的机制归纳如下: 运动有助于对日常精神压力的转移; 运动为参与社会交往提供了媒介; 运动为自我实现提供了机会; 运动改善了体质及体成分,因而增加了自尊; 运动增加了中心体温,改变了脑内的神经递质 ,使肌紧张减少; 由于内啡肽的分泌增加,而使精神状态改善; 由于肾上腺素、多巴胺、五羟色胺比值的改变 而使心理状态改善。
肥胖症患者的运动处方
1.限制膳食的总热量
能够供给机体能量的物质,我们称 之为热源质,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 。脂肪是热源物质中热能最高的,1克 脂肪在体内燃烧的生理有效热量为9千 卡,糖和蛋白质为4千卡。
2.适量摄入脂肪
膳食中保持适量的脂肪,对 减肥有一定益处。
为什么?
原因:
①脂肪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胰高血糖素 的分泌,促进机体对脂肪的利用; ②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易造成相对较多的 脂肪在体内代谢不完全而产生一定量的酮 体。酮体有抑制饥饿感觉的作用。酮体被 分解排出体外时,还可额外消耗一些热量; ③适量的脂肪会使人产生饱腹感,使减肥者 也较自然地接受低热量膳食,而不觉得饥 饿难耐。
《运动处方》理论课教案
《运动处方》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和基本组成部分。
2. 使学生掌握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处方的定义与作用2. 运动处方的基本组成部分3. 制定运动处方的步骤4. 运动处方的应用实例5. 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基本组成部分和制定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和应用实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处方的相关概念、作用、基本组成部分和制定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处方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处方的制定和运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运动处方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处方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制定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处方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运动处方。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动处方在科学锻炼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运动处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练习1. 练习制定简单的运动处方: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尝试制定一个简单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项目、强度、时间和频率等。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分享并讨论所制定的运动处方,提出改进意见。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基本组成部分和制定方法。
2. 强调运动处方在科学锻炼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
八、作业布置2. 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提交短文,并进行课堂分享。
九、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教练或体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运动处方的实际应用。
运动处方实验教案(1)
邵阳学院体育系实验课教案运动处方实验实验对象:邵阳学院体育系2010级体育教育(本科)实验地点:体育保健学实验室实验时间:2013年下学期指导老师:陈松娥2013年9月目录1、实验须知2、二次台阶试验3、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实验须知一、实验课的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处方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了解和掌握运动处方制定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初步掌握运动负荷试验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为科学地组织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康复,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奠定初步基础。
二、实验课的要求1、实验前,认真预习,充分理解有关知识理论。
2、严格遵守实验课的纪律要求,不迟到、不早退、爱护仪器设备,损坏则按制度赔偿。
3、实验时,培养严肃、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本组同学之间分工合作,仔细观察、体会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感受,随时记录并联系讲授内容,认真思考。
5、实验后必须整理仪器材料,并及时归还,进行必要的卫生清扫,确保实验室整洁、安全。
6、整理实验记录,做出实验结论,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1、实验报告是报告人实际操作、观察和独立思考的结果,报告内容应实事求是,文字图表应力求准确、规范、简明,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按时送阅。
2、书写格式一般应包括:目的和原理、方法与步骤、数据和结果、讨论与分析四大部分。
四、实验考核方式与要求1、平时考勤:20%;2、平时考核:20%;3、实验报告:60%。
必要时可进行操作考试。
实验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40%,实验课成绩不及格,运动处方课程需重修。
实验一二次台阶试验一、实验内容为保证运动处方的安全性及有效,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前给受试者一定的运动负荷,从而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
本试验采用次大强度的二次台阶负荷法推测受试者FC。
二、实验目的通过二次台阶试验的测试与评价,掌握次大强度的运动负荷试验测定心脏FC,制定耐力运动处方的原理及方法。
运动处方教案详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制定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运动处方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处方在健身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运动处方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运动处方的定义及作用2. 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a. 个体化原则b. 安全性原则c. 可行性原则d. 逐步性原则3. 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a. 了解自身健康状况b. 确定运动目标c.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d. 制定运动强度、时间、频率e. 注意事项4. 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a. 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b. 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c. 运动后做好放松、拉伸d. 遇到身体不适,及时调整或停止运动(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根据自身情况,共同制定一份运动处方。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制定的运动处方,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收获,反思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不足。
四、课后作业1. 完善自己制定的运动处方,并坚持实施。
2. 课后收集有关运动处方的资料,了解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制定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处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制定运动处方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在实施运动处方过程中的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关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运动处方》理论课教案
《运动处方》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和制定原则。
3.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处方的定义与分类2.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3.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4. 运动处方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意义、基本要素和制定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处方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运动处方的实际运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运动处方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运动处方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处方的定义、作用、意义、基本要素和制定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处方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处方的实际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处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运动处方在科学锻炼中的重要性。
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运动处方知识。
2. 结合自身情况,尝试制定一个简单的运动处方。
3. 思考如何将运动处方运用到实际锻炼中,提高锻炼效果。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和小测验来评价学生对运动处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2. 运动处方的实施与监测3. 运动处方的调整与优化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实施与监测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体验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处方的调整与优化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运动处方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实施与监测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注意观察运动中的身体反应。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身体反应调整和优化运动处方。
最新运动处方教案
最新运动处方教案一、前言1. 介绍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指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健康状况和运动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的运动计划。
2. 强调运动处方的重要性:合理的运动处方能有效提高运动效果,预防运动损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论基础1. 运动生理学原理:介绍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变化。
2. 运动营养学知识:普及运动过程中的营养需求,指导学生合理搭配饮食,提高运动效果。
三、运动评估1. 身体检查: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2. 运动能力评估: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学生的运动能力,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等。
四、运动处方制定1. 个人目标设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定合理的运动目标。
2. 运动类型选择:根据个人目标和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如跑步、游泳、健身操等。
3. 运动强度和频率:根据运动能力和目标,确定运动强度和频率。
4. 运动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运动时间,确保运动效果的不影响日常生活。
五、运动处方的实施与监测1. 运动计划执行:按照运动处方的要求,执行运动计划,确保运动效果。
2. 运动监测:通过跟踪监测,了解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3. 运动效果评估:定期评估运动效果,验证运动处方的合理性。
4. 运动损伤预防:教授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六、运动处方的个性化设计1. 认识个体差异:介绍人体在性别、年龄、体重、体质等方面的差异,强调运动处方应考虑这些因素。
2.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如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况等,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七、有氧运动处方1. 有氧运动的特点:介绍有氧运动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如提高心肺功能、燃烧脂肪等。
2. 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指导学生如何制定有氧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时间等。
八、无氧运动处方1. 无氧运动的特点:介绍无氧运动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如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体积等。
运动处方教案
最新运动处方教案第一章:运动与健康概述1.1 运动与健康的概念解释运动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2 运动与身体机能分析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和骨骼的影响讨论运动对代谢和免疫系统的作用1.3 运动与心理健康探讨运动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解释运动与压力管理和抗抑郁的关系第二章: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2.1 运动处方的概念解释运动处方的定义和目的探讨运动处方的组成和制定原则2.2 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介绍评估个体健康状况和运动目标的方法详细说明制定运动计划和监测进度的步骤2.3 运动处方的个体化强调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根据年龄、性别、体能和健康状况调整运动处方第三章:有氧运动处方3.1 有氧运动的基本概念解释有氧运动的定义和种类探讨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和健康的益处3.2 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解释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有氧运动处方3.3 有氧运动的训练计划探讨有氧运动的训练原则和方法提供不同阶段的有氧运动训练计划示例第四章:力量训练处方4.1 力量训练的基本概念解释力量训练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力量训练对肌肉、骨骼和代谢的影响4.2 力量训练处方的制定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和器械解释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力量训练处方4.3 力量训练的训练计划探讨力量训练的原则和方法提供不同阶段的力量训练计划示例第五章:综合运动处方5.1 综合运动处方的概念解释综合运动处方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5.2 综合运动处方的制定介绍如何根据个体需求和目标制定综合运动计划解释如何平衡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比例和强度5.3 综合运动处方的实施与调整强调在实施综合运动处方时要注意的问题讨论如何根据进展和反馈调整运动处方第六章:运动与营养6.1 营养对运动的影响解释营养对运动表现和恢复的重要性探讨不同营养素对运动者的作用和需求6.2 运动营养策略介绍运动前、中、后的营养补充策略强调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性6.3 常见运动营养误区分析和纠正常见的运动营养误区提供正确的饮食观念和习惯第七章:运动与恢复7.1 运动恢复的基本概念解释运动恢复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恢复策略对运动表现和避免过度训练的影响7.2 恢复策略的应用介绍不同的恢复方法,如拉伸、按摩、冷热疗法等解释如何根据运动强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恢复策略7.3 睡眠与运动恢复强调睡眠对运动恢复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改善睡眠质量以促进运动恢复第八章: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8.1 儿童与青少年的运动处方解释儿童与青少年运动处方的特殊考虑因素探讨如何根据年龄和发展阶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8.2 老年人的运动处方分析老年人运动处方的特殊需求和注意事项介绍适合老年人的运动类型和强度8.3 慢性疾病患者的运动处方解释慢性疾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疾病状况调整运动计划第九章:运动处方的评估与监测9.1 运动处方的评估方法介绍评估运动处方效果的方法和指标强调定量和定性评估的重要性9.2 运动处方的监测与调整解释如何监测运动过程中的进展和反应讨论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运动处方9.3 运动处方的长期跟进强调持续跟进和调整运动处方的重要性探讨如何维持长期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第十章:运动处方的实施与推广10.1 运动处方的实施策略介绍如何有效地实施运动处方强调个体化和参与性的重要性10.2 运动处方的推广与传播探讨如何推广运动处方理念分析运动处方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潜力10.3 运动处方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科技和大数据对运动处方的影响展望运动处方在未来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和前景第十一章:运动与慢性疾病的康复11.1 慢性疾病的运动康复概念解释运动在慢性疾病康复中的作用探讨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适宜性和注意事项11.2 常见慢性疾病的运动康复策略分析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常见慢性疾病的运动康复方案介绍运动康复中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选择11.3 运动康复的监测与调整强调慢性疾病患者在运动康复过程中监测的重要性和方法讨论如何根据患者的康复状况调整运动处方第十二章:运动与心理健康12.1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探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解释运动在缓解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中的作用12.2 运动心理策略的应用介绍提高运动参与动机和乐趣的方法分析运动中心理技巧的运用,如冥想、自我激励等12.3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综述运动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成果探讨运动在心理健康促进中的潜在应用第十三章:运动与特殊人群的健康13.1 孕妇的运动处方分析孕妇进行运动的特殊考虑因素介绍孕妇适宜的运动类型、强度和注意事项13.2 哺乳期妇女的运动处方解释哺乳期妇女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探讨哺乳期妇女运动对母体和婴儿健康的影响13.3 残疾人的运动处方探讨残疾人运动处方的特殊需求和适宜性介绍适合不同类型残疾人的运动项目和辅助设备第十四章:运动与社交互动14.1 运动与社交互动的关系探讨运动对社交互动的促进作用解释运动社交互动对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影响14.2 团队运动与社交技能的发展分析团队运动对社交技能培养的价值介绍如何在团队运动中提高沟通、协作等社交能力14.3 运动社交互动的应用探讨运动社交互动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如青少年、老年人等介绍如何通过运动活动促进社交互动和社区融入第十五章:运动处方的综合实践15.1 运动处方的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中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挑战及应对策略15.2 运动处方的实际操作介绍如何将运动处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强调运动处方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的重要性15.3 运动处方的持续跟进与改进强调运动处方的持续跟进和调整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最新运动处方的教案,包括运动与健康、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有氧运动处方、力量训练处方、综合运动处方、运动与营养、运动与恢复、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评估与监测、运动处方的实施与推广、运动与慢性疾病的康复、运动与心理健康、运动与特殊人群的健康、运动与社交互动以及运动处方的综合实践等十五个章节。
学生科学健身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正确的健身动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健身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正确的健身动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整队、点名、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热身活动:慢跑、徒手操、拉伸运动等,时间为5-10分钟。
2. 基本部分(1)讲解示范:教师详细讲解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示范正确的健身动作。
(2)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 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慢跑、徒手操、拉伸运动等,时间为5-10分钟。
(2)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健身的重要性。
(3)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家庭健身,并记录自己的锻炼情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遵守纪律等情况。
2. 运动技能:评估学生掌握健身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3. 体质健康:通过体质测试,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变化。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23
所以,进行减肥锻炼 时,运动强度不宜过 大,身体肥胖的朋友 也不用谈及运动就色 变,止步不前,任其 发展,继续发胖,而 应该更自信,更从容 地去从事运动减肥。
整理ppt
24
不运动也能减肥???
整理ppt
25
目前各种减肥食品、饮品、 药物、器械的广告铺天盖地 ,对于日益增多的肥胖群体 无疑是件好事,但某些宣传 给人的印象是不运动也能减 肥?
人文素质课
科学健身运动处方
第一讲 健身运动的误区
河海大学 冀 文
整理ppt
1
只要多运动就能减肥?
整理ppt
2
不少体重过大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 经历,为了减肥每天都练得大汗淋 漓,上气不接下气,但体重不仅没 有减轻反而比以前更重了。因此, 我们有些健身的朋友对运动减肥就 产生了怀疑,就转向吃减肥药,或 者迷信广告宣传的其它方法。
整理ppt
3
这种认识对不对?
我们知道:人体的能量消耗主 要有三个方面
那三个方面?
整理ppt
5
体力活动是人体热能消耗的主要因 素,在激烈运动时机体的能量消耗 可比安静时提高10~20倍,因此就能 量消耗而言,运动减肥对所有人都 有效,这是绝对肯定的。
但为什么有些人参加锻炼,体重不仅没
减反而增加了呢?
人体的能量消耗包括三个方面。
人体每天的基础代谢和食物特殊动力作 用的能量消耗是基本恒定的,工作性质 不同时,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会出现较 大差异。
运动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会明显增大,除 了需要糖和维生素外,机体还需要蛋白质、矿 物质、脂肪等,所以从全面营养补充这个角度 来说,水果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无论在种类上还 是数量上都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
整理ppt
18
怎样锻炼才能取得最佳减 肥效果?
整理ppt
19
锻炼应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
在运动中将心率维持在最高心率的 60~70%,强度过大时能量消耗以糖为 主,肌肉氧化脂肪的能力较低;而负 荷过小,机体热能消耗不足,也达不 到减肥的目的。
最高心率 = 220 — 年龄
整理ppt
20
锻炼的时间要足够长
这岂能不胖???
整理ppt
9
所以,既坚持体育锻炼, 又适当节食,才是正确 的减肥之路。
整理ppt
10
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 果越好???
整理ppt
11
不少肥胖朋友认为: 减肥就是要受累,锻 炼时强度越大越好, 只要运动时大汗淋漓 ,气喘吁吁,就能达 到减肥目的。由此而 导致谈运动色变,望 而生畏。
整理ppt
6
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就是能量平衡.
热能的消耗 > 热能的摄入
整理ppt
7
锻炼后体重不仅没减反而增加, 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运动中消耗的热能不足
二是运动后摄入的热能物质过多
整理ppt
8
我们有些人认为只 要参加了锻炼,不 管能量消耗多少, 运动后便大吃大喝 ,补充的热能远远 超出了消耗掉的热 能。
这种认识对不对?
整理ppt
12
运动中机体供能的方式可分两类:
一是无氧供能,即在无氧或氧供应 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ATP、CP分 解和糖元无氧酵解供能。这类运动 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1~3分钟) 。
整理ppt
13
整理ppt
14
二为有氧供能,即运动时能 量主要来自糖元、脂肪的有氧氧 化。由于运动中供氧充分,糖元 或脂肪可以完全分解,释放大量 能量,因而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整理ppt
29
运动后多吃水果???
我们进行体育锻炼会使机体内能量和 一些其它物质大量消耗,这些消耗必 须通过运动后的膳食进行补充,而水 果中主要成分是糖和维生素,它们所 能提供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是相当有限 的,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
由于运动时人体内物质代谢加强、能量 消耗增加,导致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明 显大于安静时。
36
但从医学、保健学的角度
清晨锻炼并不 是十全十美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什么?!
整理ppt
37
主要原因
夜间植物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清晨 阳光初露,植物的光合作用刚刚开始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仍然较高, 如果继续将锻炼的时间前移,则效果 更差。
如果锻炼者生活在大中城市,还得考 虑空气污染问题,清晨大气的活动相 对静止,各种废气(生活用气、工业 用气)不易消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 较严重的时段。
一般每次锻炼不 应少于30分钟。 在中等强度运动 时,开始阶段机 体并不立即动用 脂肪供能。
为什么?
整理ppt
21
因为脂肪从脂肪库中释放出 来并运送到肌肉需要一定时 间,至少要20分钟。
整理ppt
22
要经常参加运动
脂肪的储备和动 用是一种动态平 衡,因此要经常 参加运动,切不 可一劳永逸。减 肥运动应每日进 行,不要间断。
整理ppt
15
整理ppt
16
大强度的运动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总的能量消耗较少,因而不是理 想的减肥运动方式;而强度较低的 运动由于供氧充分,持续时间长, 总的能量消耗多,更有利于减肥。
整理ppt
17
实验证明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体内脂 肪的氧化增加。
减肥的最终目的是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 ,而不是减少水分或其它成分,因此不 能单纯片面地强调运动强度的大小或出 汗的多少。
运动后
多吃水果或者说光吃水果是不行的!!!
运动后要注意营养的全面补充,才能满 足机体的需要,加速疲劳的消除。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你正在减 肥,从减少热量供给或者增加热量消耗 ,从而达到消耗脂肪的角度来说,这倒 是一种可行的辅助方法。
闻 “一 铃日 ”之 ? 起 舞 好计在 处于 多晨,
整理ppt
26
整理ppt
27
面对这种趋势,必须提醒大 家,对绝大多数肥胖者而言 ,运动减肥是最经济、最有 效、副作用最小、最有益于 健康的方法。
整理ppt
28
运动减肥的益处
促进能量消耗,造成机体的热能负平衡 抑制食欲 对维持正常的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水
平、提高心肺功能都有积极作用 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消除焦虑 运动可以防止减肥过程中瘦体重的减少
晨练是祸是福,是喜是忧?
对在职人员和广大学生而言,早晨锻炼 从时间安排上讲,多不会影响正常的工 作和学习,而且清晨锻炼可以促进人们 更快地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提高 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为即将进行的 学习或工作做好生理上的准备;晨练对 提高体质、改善心肺机能有良好作用, 也是无庸置疑的。
整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