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信用与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市场一、重要概念1.信用答: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偿还性和付息性是其基本特征。
信用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第二个职能是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信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中的一个范畴,信用分配是建立在社会总资金运动中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上的第三次分配。
信用是一种动员暂时闲置资金的行为,在这种借贷行为中,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资金的使用权发生了转让,从而使各主体可支配的资金规模发生了变化,因此,信用没有自己独立的资金可分配领域,而是与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重叠,是建立在前两次分配基础之上的第三次资金分配。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发放再贷款、办理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供应量的收缩则做相反操作。
流通中的现金属中央银行的负债,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提款获得增加。
因此,无论是从中央银行层面,还是从商业银行层面来讲,信用活动本身都包含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创造货币的职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的信用行为。
2.商业信用答: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
在赊销方式中,商品购买企业在获得商品的时候没有马上支付货款,而是约定时间,以后再支付货款。
赊销是工商企业之间经常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
赊销对双方都有好处。
如果购货企业必须马上用现金支付货款,那么当缺乏购货资金时就不能及时进货;购货企业拿不到商品,生产企业的商品就销售不出去,或者要推迟销售;商品销售不畅,资金就不能及时回流,生产企业的再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若采用赊销的方式,购货企业可以在没有购货资金时先把商品取走,以后按约定的期限支付货款。
对生产企业来说,先把商品赊销出去,可以减少商品的库存占压,也不会延误商品的销售。
预付方式与赊销方式相反,即购货企业在没有获得商品时,预先支付部分或全部货款。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A )职能。
A. 支付手段B. 流通手段C. 购买手段D. 贮藏手段2.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A. 金本位制B. 银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金汇兑本位制3.我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 )。
A. 铜B. 银C. 铁D. 贝4.我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C )。
A. 1分 B. 1角C. 1元 D. 10元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B )。
A. 特殊等价物B. 一般等价物C. 普通商品D. 特殊商品6.下列货币制度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A )。
A. 平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7.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A )。
A. 是否需要承兑B. 是否有追索权C. 是否需要汇兑D. 是否有保证8.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A )。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消费信用D. 国家信用9.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A)。
A. 商业信用B. 消费信用C. 国家信用 D. 补偿贸易10.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D )。
A. 实际利率B. 市场利率C. 公定利率D. 官定利率11.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 D )。
A. 贷款利率B. 存款利率C. 市场利率D. 再贴现利率12.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A )。
A.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B. 公司债券C. 股票D. 政府债券13.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由(B )承担。
A. 经销商B. 发行人C. 监管者D. 购买者14.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B )。
A. 初级市场B. 货币市场C. 资本市场 D. 次级市场15.目前我国有(B)家证券交易所。
A. 1 B. 2 C. 3 D. 416.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 C )。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货币银行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它包括哪些成分?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内所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包括三个主要成分:M1、M2和M3。
- M1是最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即时可用的货币工具。
- M2是较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M1以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较不流动的货币工具。
- M3是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M2以及大额定期存款和其他非流动的货币工具。
2.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的目标。
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货币政策可以影响经济体的消费、投资和贷款等活动。
3. 什么是存款乘数?存款乘数是指银行在存款储备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贷款和存款的循环作用,使初始存款增加的倍数。
存款乘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存款乘数 = 1 / 存款储备率存款储备率是指银行需要按照法定比例保留的存款储备金占存款的比例。
当存款储备率较低时,存款乘数较高,银行系统的贷款活动更加活跃。
4. 什么是货币多重扩散?货币多重扩散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一级市场,还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二级市场、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等领域。
这种传导过程被称为货币多重扩散。
货币多重扩散的路径有多种,比如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通过影响居民的借贷成本,进而影响消费支出。
货币多重扩散的机制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5. 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对经济体产生影响的过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两种方式。
- 直接传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从而对经济体产生影响。
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填空题1.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其特征。
2.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存在为前提的。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是指以不兑现黄金的和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4.中国人民银行为了保证___这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决定把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一,并从1994年起正式确定其指标。
5.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情况下,货币流通公式变为。
6.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7.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8.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
9.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10.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的价值和它作为的价值是不同的。
的价值是不同的。
11.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
12.双本位制的主要特征是。
13.纸币本位制度是一种制度。
(二)判断题1.金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所以其价值与本身的金属价值是不一致的。
() 2.信用货币是银行对货币持有人的负债,是由政府投放到流通领域中去。
()3.信用货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发挥世界货币功能。
()4.由于辅币的有限法偿性,用辅币向国家缴税也是受数量限制的。
()5.每个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是基本一致的。
()6.任何货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本身具有价值。
()7.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其收益越高。
()8.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9.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为货币金属,只铸造和流通金银币的货币制度。
()10.金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危机。
()11.信用货币主要有银行支付委托书、纸币、发货票等。
()12.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代替金属铸币的货币符号。
货币银行学胡庆康课后题
货币银行学胡庆康课后题第三部分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思考题1.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
答:货币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这就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首先,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
从货币起源的分析中可以瞧出,货币首先就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如果货币没有商品的共性, 那么它就失去了与其她商品相交换的基础,也就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然而,货币又就是与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
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货币就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普通商品直接表现出其使用价值,但其价值必须在交换中由另一商品来体现。
货币就是以价值的体现物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直接体现商品的价值。
一种商品只要能交换到货币,就使生产它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因而,货币就成为商品世界唯一的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普通商品只能以其特定的使用价值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不可能同其她一切商品直接交换。
货币就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品,就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就意味着能够去换取各种使用价值。
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追求的对象,货币也就具有了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其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就是表现在金银上,还就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就是一种表面现象。
货币就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与手段,这就就是货币的本质。
同时,货币还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商品交换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互相交换劳动的形式。
社会分工要求生产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只有通过商品交换,通过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来进行。
因此,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她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货币与货币制度)【圣才出品】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重要概念1.货币答:货币是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用做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具有价值储藏作用的商品或者法定的凭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但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除了以自然属性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外,还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即具有表现、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和直接进行交换的能力,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表明保有或向社会索取等量物质财富的权利。
货币作为商品,只是对货币的使用权进行交易的一种特殊商品。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它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物物交换中,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了偶然的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三个阶段。
纸币是货币的完成形态。
货币的形式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发展到信用货币和现代的电子货币,形式不断更新,趋于多样化和电子信息化。
但其基本职能不变。
2.货币制度答: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出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②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③确定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④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
总结世界各国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3.价值尺度答:价值尺度是货币具有的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
这是货币的首要职能。
货币的这个职能克服了在物物直接交换条件下,由于价值表现不同而给商品流通造成的困难。
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货币成为商品价值的唯一表现形式。
通过货币,不同商品的价值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比较了。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等价物)的工具。
答案:一般等价物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
答案:不足值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职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
答案:1948年12月1日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
答案:不兑现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
答案:国家货币主权A、金本位制B、银位本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A、1948年B、1949年C、1950年D、1951年答案:A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A、1998年B、1999年C、2001年D、2002年答案:B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 答案:B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贷款)的主要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答案:C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铸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A、劳动价值说B、货币金属说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答案:ACDE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A、五铢B、布C、刀D、元宝E、铜贝答案:BCE3、信用货币(只要不是钱拿在手上的都是)包括()A、银行券B、支票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E、定期存款答案:ABCDE有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B、贵金属非货币化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答案:BCE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E、银行券本位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货币银行学课后部分习题
1)通货M1、M2、M32)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2、M33)欧洲美元M34)小额定期存款M2、M35)大额回购协议M36)可开具支票的存款M1、M2、M3面值为1000美元的贴现发行债券,1年后到期,售价为800美元,它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1000-800)/800**1*100%=25%Chapter51.运用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债券的供求理论说明,为什么利率是顺周期的(即,经济扩张时,利率上升;经济衰退时,利率下降)。
(1)债券供求理论经济扩张:财富上升,债券需求上升,D向右移动;投资盈利预期上升,供给上升,S向右移动。
D的移动没有S移动的幅度大,从而均衡利率上升。
经济衰退,方向相反。
(2)流动性偏好理论经济扩张:收入水平提高,货币需求因财富和交易增加而增加,D曲线向右移动,S不变,从而均衡利率上升。
2.假设货币供给不变,如果下一年物价水平下降,并在之后固定下来,利率在接下来的两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方面,物价水平效应的影响在第一年末达到最大,由于物价水平不再进一步下降,在物价水平效应的影响下,利率也不会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第二年的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零,因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也将为零。
由于导致低利率的影响因素消失了,在第二年中,利率在第二年末的低水平上会有所上升。
3.如果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支持比现任主席更低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利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货币供给量的缓慢增长会带来四种效应: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物价水平效应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
流动性效应导致利率提高,收入效应、物价水平效应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将导致利率降低。
在这四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有以下三种情况:(1)流动性效应大于其他效应,利率将上升。
(2)流动性效应小于其他效应,并且预期通货膨胀率缓慢调整。
一开始利率先上升,此后利率会之间下降到初始水平一下。
(3)流动性效应小于通货膨胀效应,并且预期通货膨胀率迅速调整,这是利率会马上下降。
Chapter61. 假定预期理论是正确的期限结构理论,根据下列未来5年的1年期利率,计算1—5年期限结构中的利率,并绘制得出的收益率曲线:1)5%,6%,7%,6%,5%;2)5%,4%,3%,4%,5%。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货币是一种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它具有流通性、普遍接受性和稳定性。
2. 货币供应的层次- M0: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 M1:狭义货币,包括M0加上活期存款。
- M2:广义货币,包括M1加上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短期存款。
3. 货币需求的动机- 交易动机:日常交易需要的货币。
- 预防动机:为应对意外事件而持有的货币。
- 投机动机:为投资机会而持有的货币。
4.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
-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最低存款准备金比例。
- 贴现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5.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银行的贷款、投资和其他资产。
- 负债:存款、借款和其他负债。
- 所有者权益:银行的净资产。
6. 银行的信贷创造过程- 当银行发放贷款时,存款人账户中的存款增加,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
- 贷款和存款的循环过程可以多次发生,形成货币乘数效应。
7. 金融市场的功能- 资金分配:将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投资者。
- 风险管理:提供工具和机制来分散和管理风险。
- 价格发现:金融市场价格反映了资产的潜在价值。
8. 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资产泡沫、信贷过度扩张、监管缺失等。
- 影响:信贷紧缩、资产价格下跌、经济衰退。
9. 中央银行的角色和职责-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 监管和监督金融机构。
- 维护金融稳定。
10.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金本位制:货币价值与黄金挂钩。
-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 浮动汇率制:货币价值由市场供求决定。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具体习题的答案需要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和习题要求来确定。
货币银行学习题,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习题第一章货币及其分类一、填空1、信用货币包括_流通货币_和_银行存款__两部分。
2、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3、价格是商品价值的_货币表现_。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___社会商品价格的平均水平社会商品总量一定时期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___等三个因素。
5、货币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_ 实体货币___、代用货币、____信用货币___、电子货币。
6、M1、M2、M3的划分的标准是__流动性___。
二、判断题1、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
(×)2、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辅币具有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的特点。
(×)3、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5、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包含引起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
(√)三、单项选择题1、各种商品在质上相等,在量上能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是(C )。
A.价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标准2.货币执行( A )职能的具体表现是将价值表现为价格。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 国家规定( B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A.辅币B.本位币C.纸币D.以上皆不是4.商品的价格是( D )。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5.货币的产生是( C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的发明创造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6.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C )。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7.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B )。
A.信贷规模B.货币必要量C.货币流通D.生产规模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1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将会( B )。
货币银行学课后部分习题
4)小额定期存款M2、M35)大额回购协议M36)可开具支票的存款M1、M2、M3面值为1000美元的贴现发行债券,1年后到期,售价为800美元,它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1000-800)/800**1*100%=25%Chapter51.运用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债券的供求理论说明,为什么利率是顺周期的(即,经济扩张时,利率上升;经济衰退时,利率下降)。
(1)债券供求理论经济扩张:财富上升,债券需求上升,D向右移动;投资盈利预期上升,供给上升,S向右移动。
D的移动没有S移动的幅度大,从而均衡利率上升。
经济衰退,方向相反。
(2)流动性偏好理论经济扩张:收入水平提高,货币需求因财富和交易增加而增加,D曲线向右移动,S不变,从而均衡利率上升。
2.假设货币供给不变,如果下一年物价水平下降,并在之后固定下来,利率在接下来的两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方面,物价水平效应的影响在第一年末达到最大,由于物价水平不再进一步下降,在物价水平效应的影响下,利率也不会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第二年的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零,因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也将为零。
由于导致低利率的影响因素消失了,在第二年中,利率在第二年末的低水平上会有所上升。
3.如果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支持比现任主席更低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利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货币供给量的缓慢增长会带来四种效应: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物价水平效应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
流动性效应导致利率提高,收入效应、物价水平效应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将导致利率降低。
在这四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有以下三种情况:(1)流动性效应大于其他效应,利率将上升。
(2)流动性效应小于其他效应,并且预期通货膨胀率缓慢调整。
一开始利率先上升,此后利率会之间下降到初始水平一下。
(3)流动性效应小于通货膨胀效应,并且预期通货膨胀率迅速调整,这是利率会马上下降。
Chapter61. 假定预期理论是正确的期限结构理论,根据下列未来5年的1年期利率,计算1—5年期限结构中的利率,并绘制得出的收益率曲线:1)5%,6%,7%,6%,5%;2)5%,4%,3%,4%,5%。
货币银行学 课后习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二、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试举例说明。
2、什么是货币制度 ? 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试举例说明之。
5、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6、什么是纸币本位制? 其有何特点?应如何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的”一国三币”制度?三、课堂问答(讨论)题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2.金钱是万能的吗? 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 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 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 ,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高度地概括 ,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5.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 理一理你的思路。
6.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一、名词解释1. 信用2.商业信用3.银行信用4. 国家信用5.信用工具6. 背书7.承兑8.商业本票9.商业汇票10. 支票二、复习思考题1.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特点?2.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3.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关系如何?4.说明消费信用的基本类型和经济意义。
5.信用工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三、课堂问答(讨论)题1.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2.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能够称之为”信用经济”? 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3.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中国当前为什么大力推广票据的使用?4.在中国,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 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5.1997年以来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 其意义何在?了解一下中国商业银行当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
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2.本位币和辅币3.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4.格雷欣法则5.价值尺度6.流通手段7.储藏手段8.支付手段9.价格标准10.信用货币11.货币流通二、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偶然的价值表现式和价值表现形式、价值表现形式、价值表现形式。
2.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和的统一,换句话说,货币是和的统一。
3.按国家是否规定金银之间的比价来划分,金银复本位制可分为和。
4.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即和。
5.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6.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是:、、、。
7.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8.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9.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
10.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容是。
11.我国最早的纸币是,最早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纸币是。
三、选择题1.典型的银行券和典型的纸币A.本身都没有在价值B.都是在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C.都属于财政发行D.都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属货币2.货币作为是流通中货币的蓄水池,具有调节货币流通量,从而促进市场供求平衡的作用。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3.在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比价由市场决定的是。
A.双本位制B.跛行本位制C.平行本位制D.虚金本位制4.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的认识是。
A.财富的代表 B.价值符号 C.一般等价物 D.社会计算的工具5.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 B.国家法律赋予其无限法偿的能力C.银行券可以兑换黄金 D.货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信用工具组成E.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7.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人民币,它是一种。
货币银行学课后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银行学课后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并权衡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腕货币作为商品交流的媒介时,发扬流通手腕职能3、支付手腕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状停止双方面转移时,发扬支付手腕职能。
4、货币制度一国政府以法则方式对本外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理等加以规则所构成的体系。
5、本位币即主币,是国度法律规则的规范货币,也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6、辅币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用于小额买卖支付。
7、格雷欣法那么两种实践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反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因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分歧,实践价值较高的良币肯定被收藏、熔化而参与流通,实践价值较低的劣币那么会充满市场,即劣币把良币逐出流通范围。
二、问答题1、如今的货币职能有哪些?价值尺度,流通手腕,支付手腕,贮藏手腕,世界货币2、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我国的货币层次有哪些?✓缘由当代信誉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微观调控的需求决议的。
✓我国的货币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活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3、货币制度构成要素?①货币资料;②货币单位;③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顺序④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和流通顺序4、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动摇的货币制度?✓特点①金币为本位币,可以自在铸造、熔化,具有有限法偿才干;②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在兑换为金币;③黄金可以自在输入输入;④货币发行预备为黄金。
✓缘由以自然金作为货币资料,它的价值量与它的含金量是分歧的。
它忠实的实行了货币的职能:①作为价值尺度,它是理想的金子;②作为流通手腕和支付手腕,它是足值的黄金;③作为贮藏手腕,它自动调理流通中的货币量,不会通货收缩;④作为世界货币,它为世界市场所公认.5、现代不兑现货币制度〔信誉货币制度〕的特点?①黄金参与流通,流通中全是不兑现的纸币,即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为本位币;②国度垄断纸币发行,银行券由国度法律规则强迫流通,具有有限法偿才干;③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誉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在银行信誉开展基础上,现金流通增加,非现金流通日益扩展;④理想中的货币都经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与金属货币经过自在铸造进入流通已有实质区别。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 5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 5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第一章1.货币产生的前提就是什么?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
因此我认为货币产生的前提是存在着物品交换。
2.为什么说道货币的产生可以化解物物互换的困难?要想使交换圆满实现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市场需求的双重耐人寻味。
也就是说,必须顺利完成一项交易,首先必须并使出席交易的两种产品恰好就是双方互相须要的产品。
第二个条件是时空的双重巧合。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卖出商品时,恰好有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需要这种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双方应当是统一的。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窥见,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互换只有在交易双方的市场需求和时间、空间均耐人寻味之际就可以顺利完成。
似乎,在物物互换的制度下,互换的效率一定很低,成本很高。
所以物物互换就可以局限于在较为直观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展开。
当经济至一定阶段,消费者市场需求渐趋繁杂,物物互换的方式便无法再满足用户交易双方的须要。
这样,价值难于同时实现,劳动难于获得社会宣称的矛盾就日益沦为互换发展的桎梏。
随着时代发展,交换的物品越来越多,交换行为越来越频繁,当日益增多的物品进入频繁交易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某种物品进入交换的次数较多,其使用价值较多地为进入市场的人们所需要。
这种物品就成为其他物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成为较多交换物品的等价物;而这某种物品一旦成为较多其他物品用来表现价值的等价物,那么它就具有了可以与较多其他物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3.货币的产生对市场的发展存有哪些意义?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有效率地发展。
货币的产生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使得交换能以高效率和低成本地进行。
货币的产生不仅节省了交易费用,而且还使购买力一般化,从而为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了有效工具、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资源按照市场的原则进行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
而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与货币的运动分不开的。
货币银行学课后题
3.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那些特点?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答: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典型的金本位制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
(1)金币本位制①金币本位制的主要特征有:第一,铸造金币,有金币流动,金铸币无限法偿;第二,金铸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为金块(条);第三,银行券和辅币作为价值符号,能自由兑换金铸币或黄金;第四,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第五,建立金准备制度,保证价值符号(表征货币)的可兑换性。
②金币本位制度的作用。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货币制度,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使得金本位货币与其所含的一定量的黄金的价值保持了等值关系,从而起到了对一国的物价水平与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节的作用,维持了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金与金币的自由输出和输入,使得金本位货币的对外汇率保持了稳定。
(2)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在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替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来流通,而银行券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
①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有:第一,金币虽然是本位货币,但是在国内不流通,只有纸币流通。
第二,黄金集中存储于政府,金币不能自由铸造。
第三,规定纸币含金量,纸币具有无限法偿效力。
第四,纸币兑换黄金有数量限制。
②金块本位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产物,主要是由于战后的黄金供给不足,但又要维持金本位制,而出现的这种有限使用黄金的方式。
(3)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也称虚金本位制。
①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2012)
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2002)(2007)是指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
2、货币层次是指不同范围的货币概念。
中央银行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一般分为: M0:流通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3、流动性偏好是凯恩斯提出的概念,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
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所以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
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以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二、简述题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费雪方程式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
剑桥方程式为:M=kPY,其中,PY是名义收入,k是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在Y中所占的比率,k的大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两个方程虽然在形式上相近,但实质上有很大差别:
(1)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
(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剑桥方程式隐含地承认利率因素会影响货币的需求。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 d /P=f(Y P,ω;r m,r b,r e,1/P〃dP/dt;u)
弗里德曼认为:
(1)在货币需求中,利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利率变化后,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各项机会成本会保持相对稳定。
(2)由于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因此货币的流通速度是稳定的。
(3)永久收入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因此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由以上三点得出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对稳定的,要保证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平衡就必须保证货币供给的稳定性,据此弗里德曼提出了“单一规则”货币供给政策。
三、论述题
2、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
(P529)(看书举例)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银行体系供应的,其中,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提供原始货币,形成货币供应的源头,而商业银行是枢纽。
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扩张: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其获得的原始存款发放贷款,通过原始存款在体系内的辗转存贷,从而成倍创造派生存款。
经货币扩张,整个银行的存款货币总量D(存款货币总量)=R(原始存款)/RRr(法定准备比率)。
原始存款正好等于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总额,假设前提为商业银行将收到存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用作存款准备;另外,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没有“现金漏损”。
第二章利率理论
一、名词解释
4、收益的资本化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收益“资本化”,B=P×r(B为收益,P为本金,r为利率)。
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写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6、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7、利率与收益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收益率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取得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8、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
长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利率。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会同时升降,但短期利率一般都低于长期利率。
二、简述题
5、简要说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可贷资金理论内容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
可贷资金供给包括储蓄和短期新增货币供给量;可贷资金需求包括投资和因人们投机动机而发生的货币需求量。
在可贷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随可贷资金供给量的增加或下降而下降或上升;反之,在可贷资金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随可贷资金的需求量的增加或下降而上升或下降。
可贷资金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央银行的控制,因此政府的货币政策成为利率决定的因素而必须考虑。
三、论述题
6、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
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的影响:
(1)利率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和储蓄是此削彼长的关系,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率会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
利率上升,会使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因此,利率变动可以起到调节社会一定时期聚集资金量的作用。
(2)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利率变动与投资需求变动成反方向,从而利率变动可以调节一定时期投资量的大小。
(3)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当利率过低而刺激投资,一旦投资大于储蓄会引起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物价上升。
反之,提高利率会引起储蓄上升投资下降,进而调节供求,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4)利率与金融机构。
利率的变动会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来增加收益或控制成本,这就能影响信贷量和信贷流向进而调控宏观经济。
(5)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
制约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1)一国经济中微观主体的独立程度,及其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2)一国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是利率能否在各市场间迅速传导信息并引导资金流动的前提。
(3)利率结构和利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中央银行是否以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等。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名词解释
9、菲利普斯曲线(西经名词103)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0、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1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是指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
12、强制储蓄效应是指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导致货币增发、物价上涨,公众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均随物价上涨而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政府收入的部分,这就是强制储蓄效应。
13、收入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的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之间会产生差距,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14、滞涨是指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伴随,即高的失业率与高的通货膨胀率相伴随的经济现象。
15、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是指由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家庭财产不同构成部分的价值有升有降的现象。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
一、名词解释
16、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17、资产证券化(2002)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帐款转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过程。
18、最终贷款人是指支持资金周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大而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业崩溃的“人”,这个人就是中央银行。
19、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
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
20、全能型商业银行又称综合型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甚至可以经营全面的证券业务。
第五章金融市场
一、名词解释
21、金融工具又称金融资产,是一种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以及价格的书面文件,对于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意义。
22、货币市场是指一年和一年以下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主要有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子市场。
23、资本市场是指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市场,主要有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24、远期(2007)是指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
25、期货是指在远期合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买卖合约,即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
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并由交易所保证合约的履行。
26、互换是指一种双方约定在一段时间内彼此相互交换现金的金融交易。
互换协议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27、期权是指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期内,期权的买方有权按照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或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