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题
初三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推断题(含答案)
![初三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推断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eaf8085727a5e9856a61db.png)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推断题1、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H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为红色单质,D为红棕色物质,E为最常用的溶剂,H为红褐色沉淀,G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
(2)写出符合反应①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写出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上述物质转化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种。
3、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以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为原料制得纯硅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1)反应①中会排放出CO,CO极易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结合,从而使其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2)反应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物质A的水溶液可用来除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理、归纳物质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小丽在复习时,将Al、CO2、Ca(OH)2、HCl、CuSO4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图,图中短线“—”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为蓝色溶液。
请回答:(1)物质A的固态称________;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17951950e2524de5187ec9.png)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一、考点、热点回顾1、固体物质的颜色A 白色固体: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钠NaOH、B 黄色固体:硫粉S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D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2、生成沉淀的颜色A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C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3、溶液的颜色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氯化铜CuCl2等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E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4、气体的颜色A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二、典型例题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淀乙 沉 淀 C 滤 液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过滤② 过量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⑤ 过量 盐酸加热蒸发 固体丁(1)A 物质的化学式 。
初三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398922c5f0e7cd1842536c0.png)
初三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一、叙述式推断题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某几种组成。
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2.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3.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I-、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I-、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
5.现有以下三组物质:(1)Fe(过量)、Cu(OH)2、H2SO4(2)Zn、AgNO3(过量)、Cu(3)Fe(过量)、Cu(NO3)2、AgNO3在各种物质里加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有一种金属的是;有两种金属的是;有三种金属的是;(填序号)二、表格式推断题6.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
初三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三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c1ef2aa5e9856a57126009.png)
初三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一、叙述式推断题1.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钡、硝酸钡、硝酸钾中的几种物质组成。
做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1)将此固体粉末加入足量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无色。
(2)向(1)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AgNO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滤出(2)中的沉淀,向滤液中滴加3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 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硫酸、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
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2)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3)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肯定不含有,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三、连线式推断题5、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质。
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略去)。
(1)X在反应①中起作用。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C 。
(3)若F不溶于稀硫酸,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与D具有相同化学性质,并能与E发生反应,且反应基本类型与③相同的物质有。
6.下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试根据图中关系确定A、B、C、D、E、F各物质的化学式。
四、框图式推断题7、市场上有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缺氧症状的便携式制氧器,利用过碳酸钠固体A(化学式为2Na2CO3·3H202)和灰黑色固体B(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反应制得氧气,某同学对A、B两种物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图所示:另做实验发现,B在①、③反应前后质量均不变,且可重复使用。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36a6aea0116c175e0e480a.png)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一、考点、热点回顾1、固体物质的颜色A 白色固体: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钠NaOH、B 黄色固体:硫粉S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2、生成沉淀的颜色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3、溶液的颜色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4、气体的颜色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B 黄绿色气体:氯气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二、典型例题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复习题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复习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1be3b9be1e650e53ea9916.png)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复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类无机化合物,M与甲同类,他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_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酸 H2O+CaO=Ca(OH)2 H2O 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分析】根据题解析:酸 H2O+CaO=Ca(OH)2 H2O 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1)若甲是碳酸钙,甲能与丁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反应,能生成丙,丙也能与丁反应,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乙可能氧化钙,丙是氢氧化钙,M是氯化钙。
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2)若丙为CaCO3,丙与丁能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酸溶液)反应,能生成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水,所以乙可能氢氧化钙,乙、丙、甲都能生成M,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甲可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M是水。
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酸,乙→丙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H2O+CaO=Ca(OH)2;(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H2O,乙→丙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完整版)初三化学推断题知识点
![(完整版)初三化学推断题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d808a5b7360b4c2e3f64ed.png)
4 中考化学备考-物质推断题的“推断起点”(一)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物质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4.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5.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甲烷。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常见的液态氧化物是水。
7.最硬的天然物质是金刚石。
8.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与最易着火的非金属单质均是指白磷。
9.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
11.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12.在初中化学里,有剧毒、能跟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13.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是指氨气。
14.遇可溶性碱(如NaOH、KOH、熟石灰等)能产生氨气的是含有NH +的化合物如硫酸铵、氯化铵等。
15.能与盐酸等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是含有CO 2或HCO -的化合物3 3(如碳酸钠、碳酸氢钠)。
16.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17.溶解于水有吸热现象的物质是硝酸铵,溶解于水有放热现象的物质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
18.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以致使水沸腾,利用这些热量,可以将鸡蛋煮熟的物质是生石灰。
19.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0.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21.造成酸雨的气体:煤燃烧时会排放出SO2、NO2。
22.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的是氢气。
23.“西气东输”的气体是甲烷。
“工业的粮食”是煤,“工业的血液”是石油。
(二)具有特征结构的粒子1.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与核内不含有中子的原子均是指氢原子。
初三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题
![初三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52d97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2.png)
氧化铁
石灰水
A
B
⑴溶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溶液D中的溶质有 ___________,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 ⑵写出探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E物质为___________; D物质为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 F—B _____________________。
E
F
D
A
B
C
②
①
④
③
⑤
10. 如图所示, 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化合物。①、②、⑤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其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 (图中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⑴D物质为___________; A物质为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 G→A 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C
E
D
F
A
9.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小组利用物质间的转化,设计了一个平面“小别墅”,如图所示, 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化合物,A、F不含相同元素,E常用于改良土壤的酸性,其溶液还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试回答以下问题。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7b2d95dd3383c4bb4cd250.png)
文字叙述式 三种表达形式 框图式方程式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一、推断题的类型1、元素推断题2、物质推断题—— 二、解题信息、知识点1、元素在地壳、生物体、空气、海水等中的含量:①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②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元素:④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某些单质、化合物的性质:①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常见有色物质:淡黄色固体 ; 红色固体 ;黑色固体 常见特殊颜色的沉淀: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 液态化合物溶液中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蓝色溶液 浅绿色溶液 黄色溶液 ② 化学性质: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①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H 2O 2、KClO 3、KMnO 4、H 2O 、CaCO 3等 ② 常见的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 还原性单质 + 金属氧化物 金属 + 酸 金属 + 盐溶液5、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三、例题解析1、元素推断题【例题】有核电荷数都小于20的A 、B 、C 、D 四种元素,A 能形成氧化物AO ,其中A 元素的质量分素为60﹪,且A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 元素原子内无中子,C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 ˉ比B 原子多17个电子。
试回答:⑴ 写出A 、C 、D 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C ;D⑵ 写出四种元素间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酸 ;碱 ;盐 2、文字推断题【例题】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的碳酸钙、碳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⑴ 取样品加热到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⑵ 把适量稀硫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试回答: 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写出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如果要证明该物质中是否存在,可采取的方法是 。
九年级上册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cb376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7.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一、推断题
1、当遇到某一物质X及其特定的溶液时,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操作来进
行试验?
答:可以用适当的实验设备,将物质X溶解于特定溶液中,观察溶解
度是否变化,并并测量其浓度变化或溶解度变化。
2、当遇到一种新物质需要进行持续检测时,建议采用什么方法?
答:建议采用一种叫做滴定分析技术的方法,可以检测一种新物质的
浓度变化,以及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反应速率如何改变?
答:总的来说,当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反应速率会变得更快,但是它仍然受到反应物浓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推断题
1、向氯气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什么反应?
答:当NaOH溶液和氯气溶液混合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氧化氯气,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钠,氯气溶液由浓变得更稀。
2、将固体铁丝放入液态甲醛中,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答:当铁丝进入甲醛溶液中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铁会被甲醛中氧化成铁醚,即铁(III)氧化物。
3、将漂白粉与水混合,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答:当漂白粉和水混合时,水中溶液会受到Oxidation-Activation(氧化还原反应),漂白粉中含有氯气,水中氯气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ed7bc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1.png)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推断题
1. 反应H2 + O2 → H2O2可以说明:
A、氢气和氧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B、水有活性氧
C、氢氧化氢是强氧化剂
D、水有两种氢原子
2. 反应Na + H2O→NaOH + H2可以说明:
A、碱性物质能够溶于水
B、硝酸根离子能够溶于水
C、氢气可以与水发生反应
D、硝酸根离子能够与氢气发生反应
3. 汽油中含有C8H18、C10H22,可以说明:
A、汽油主要由烯烃和烷烃组成
B、汽油主要由醇和醛组成
C、汽油是特殊的气体
D、汽油主要由醛和酮组成
4. 汞长时间接触皮肤可能会出现一定毒性,可以说明:
A、汞具有毒性特性
B、汞含量越高越安全
C、汞可以完全溶解在水中
D、汞可以进入人体细胞
二、九年级推断题答案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18844e376baf1ffd4fad4e.png)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
(3)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O 做建筑材料 CaO+H2O=Ca(OH)2【解析】【分析】根据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生石灰,所以A是CaO,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H2O,C与F元素组成相同,F会转化成C,所以F是H2O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E是O2,氧气和水可以互相转化,D会转化成水、氧化钙,所以D是CaCO3,氧化钙会转化成的B会转化成水,所以B是Ca(OH)2,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根据推断A是CaO;(2)D是CaCO3,它的一种用途是:做建筑材料;(3)A生成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某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KOH、MgCl2、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份,宇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的操作Ⅰ是_____,该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2)往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取无色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通入CO2,得到无色溶液C和白色沉淀D,该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4)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过滤漏斗引流 Mg(OH)2+2HCl=MgCl2+2H2O 2KOH+CO2=K2CO3+H2O,K2CO3+CaCl2=CaCO3↓+2KCl(或Ca(OH)2+CO2=CaCO3↓+H2O) KOH、MgCl2、CaCl2【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可知:加入足量的水,溶解之后,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A,可以推测白色沉淀是两物质反应产生的不溶于水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镁或者是碳酸钙;向白色沉淀B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E,若无其他明显的现象,说明该白色沉淀B 为氢氧化镁;将无色溶液A分别取样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可能是氢氧化钾或者是碳酸钠使得酚酞变红,另取样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白色沉淀D和无色溶液C;可知该白色沉淀D为碳酸钙;因此溶液中存在CaCl2,可得无色溶液A中没有Na2CO3;经过综合分析可得:白色固体混合物含有KOH、MgCl2、CaCl2;而没有Na2CO3;代入验证可得推导正确。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0752b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c.png)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化学推断题是中学化学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应用化学知识等来推断物质的性质、反应过程和实验条件等。
这种题型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化学推断题的专题训练。
推断题 1实验现象:将一小块蓝色固体物质加热,物质迅速蒸发,产生白色气体,并发出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推断,该固体物质可能是氯化铵。
解析: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物质在加热过程中迅速蒸发且形成白色气体,这是固体直接转变为气体的特征。
而发出刺激性气味的特点与氯化铵相符合。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种固体物质极有可能是氯化铵。
推断题 2实验现象:用枪榴弹弹筒发射,一种无色气体迅速涨潮,将试剂中的氧气全部转化为氯气。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推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锰。
解析:由于氧气本身是无色的,而实验现象中的无色气体能够将试剂中的氧气全部转化为氯气,这说明该无色气体具有氧化性。
另外,由于这种无色气体是通过发射枪榴弹弹筒来产生的,我们可以推断它的特性类似于催化剂。
而根据化学常识,二氧化锰正好具有这样的特性。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种无色气体很有可能是二氧化锰。
推断题 3实验现象:将一小块黄色固体物质和一小块灰黑色物质混合均匀后,加热,混合物发生剧烈燃烧,并伴有明亮的火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推断,黄色固体物质可能是硫粉,灰黑色物质可能是铁屑。
解析:根据实验现象,混合物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剧烈燃烧并伴有明亮的火花,这是金属和非金属混合物常有的特性。
而根据我们的观察,黄色固体物质具有硫磺的特征,而灰黑色物质则是金属铁的颜色。
所以,根据化学常识,我们可以推断黄色固体物质是硫粉,灰黑色物质是铁屑。
通过以上的几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化学推断题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化学知识和逻辑推理,找出合理的解释和结论。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d9992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e.png)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填空题共8小题1.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F ;G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以下是初中化学中某些常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其中X是重要的建筑材料,A 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B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试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 ;A ;B ;C .3.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1根据上图推断,C是,D是,E是填写化学式.2写出反应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试推断:1写出C、D各物质的化学式:C ; D .2写出②、④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④.5.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的主要成分,B的主要成分,X ,Y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②,⑤,⑥.6.A﹣H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它们如下的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溶液I中溶质;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E→G:;②G→D:.7.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B、D为氧化物.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D E2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8.下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A与C均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B,D为气体单质,F为固体单质,A,C,E,G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 ;2可加快①的反应速率的物质是;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4上述转化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9.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九年级化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现有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1已知人体的胃液中含有A,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F ,G .2C→E的化学方程式;D→G的化学方程式.三.推断题共2小题10.如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2转化过程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化学反应②的基本类型为反应.11.如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A、C、E、G也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F为金属单质,其余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省略.请根据上图推断:1A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E的化学式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四.解答题共7小题1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MgOH2、CuCl2、NH4NO3、NH42SO4、CuO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产生的气体B的气味为.2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1个化学方程式只能写1个,多写该空不得分:.13.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根据如图所示推断,C是填写化学式,下同,E是.14.A~H都是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D、G、F、2写出H和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5.A~J分别为初三化学学过的不同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均为无色气体,其中J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J:;F:;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3电解水时能量变化是,而电池是将的装置.A:化学能→电能B:电能→化学能.16.如下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E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 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1写出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A、B、C、D、E、.2分别写出过程①、④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7.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18.如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A、C、E、G也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F为金属单质,其余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省略.请根据上图推断:1A的化学式、E的化学式;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8小题1.2014•遵义模拟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O2;E Fe3O4;F KClO3;G H2O2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解答解:1无色气体B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知B为氧气,所以A为高锰酸钾,进而可以判断出固体C为二氧化锰,而D为锰酸钾,所以F为氯酸钾,G为过氧化氢,铁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E,故E为四氧化三铁;其中B的化学式为:O2;E的化学式为:Fe3O4;F的化学式为:KClO3;G的化学式为:H2O2;2根据分析可以知道A为高锰酸钾,其分解产生了二氧化锰、氧气和锰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1O2Fe3O4KClO3H2O2 22KMnO4K2MnO4+MnO2+O2↑.2.2009•常德以下是初中化学中某些常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其中X是重要的建筑材料,A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B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试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 CaCO3;A CO2;B CaO ;C CaOH2.解答解:X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能高温分解,故X是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是气体,故A是二氧化碳,B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C 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答案为:X:CaCO3;A:CO2;B:CaO;C:CaOH2.3.2007•东湖区校级模拟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1根据上图推断,C CO2,D是H2O ,E是CaOH2填写化学式.2CaOH22CO3═2NaOH+CaCO3↓.解答解: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可以假设A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E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F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A是碳酸钙.其它合理答案也可1CDE分别是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故填:CO2;H2O;CaOH2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4.2016秋•邯郸月考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试推断:1写出C、D各物质的化学式:C Fe3O4; D H2.2写出②、④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Fe+H2SO4=FeSO4+H2↑;④3Fe+2O2Fe3O4.解答解:由于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可知B是铁,A是红色含铁的氧化物,所以A是氧化铁,由铁与硫酸反应可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可知,D是氢气,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的黑色固体C,铁与硫酸铜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1C、D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Fe3O4、H2;故填:Fe3O4;H2;2②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④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H2SO4=FeSO4+H2↑、3Fe+2O2Fe3O4.故填:②Fe+H2SO4=FeSO4+H2↑;④3Fe+2O2Fe3O4.5.2008•大庆模拟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的主要成分Fe2O3,B的主要成分CaCO3,X C ,Y CuSO4.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②FeCl3+3NaOH═FeOH3↓+3NaCl ,⑤3CO+Fe2O32Fe+3CO2,⑥CuSO4+Fe=FeSO4+Cu .解答解:黄色溶液C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根据红褐色沉淀,我们可推断D为氢氧化铁.而C为铁盐,又因C为A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C为氯化铁,A 为氧化铁.又知A和无色无味气体F生成黑色固体G,可得F为一氧化碳气体或氢气,而G为铁.因无色气体E,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为二氧化碳.E与X高温生成气体F,我们可推得F为一氧化碳,X为碳.又因B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为碳酸钙.黑色固体铁与Y反应生成红色固体H,和浅绿色溶液I,所以我们可推断Y为硫酸铜,H为铜,I为硫酸亚铁.故答案为:1Fe2O3;CaCO3;C;CuSO4.2FeCl3+3NaOH═FeOH3↓+3NaCl;3CO+Fe2O32Fe+3CO2;CuSO4+Fe=FeSO4+Cu.6.A﹣H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它们如下的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B CuO ;溶液I中溶质HCl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E→G:Fe2O3+3CO2Fe+3CO2;②G→D:Fe+CuSO4═FeSO4+Cu .解答解:1已知A、B为黑色粉末,高温下生成铜,故A、B为碳和氧化铜中的一种,A 又能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A就是碳,B就是氧化铜;黑色粉末G是铁,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②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1A C;B CuO;HCl;2Fe2O3+3CO2Fe+3CO2,Fe+CuSO4═FeSO4+Cu7.2012春•富顺县校级月考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B、D为氧化物.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D CO2 E H2O2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 2H2O2H2↑+O2↑.解答解:1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A 为氧化铁,B为气体,氧化铁和B反应后又生成了气体D,所以可以判断B为一氧化碳,而D为二氧化碳,那么C就是铁,H为蓝色溶液,可以知道H为铜盐的溶液,那么生成G应该为铜或是亚铁盐,E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而F能和G反应,所以可以判断E为水,F为氧气,而G应该为铜单质,所以I为氧化铜,W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气体J,所以可以判断W为碳酸氢铵,J为氨气,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D是CO2,E是H2O;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反应④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答案为:1CO2,H2O;23CO+Fe2O32Fe+3CO2,2H2O2H2↑+O2↑.8.2008•南昌校级模拟下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A与C均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B,D为气体单质,F为固体单质,A,C,E,G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 H2O2;2可加快①的反应速率的物质是MnO2;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4上述转化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解答解:1F为固体单质,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单质D,所以D就是氢气,F是金属单质,红棕色粉末G会与E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所以G就是氧化铁,F就是铁,E 就是一氧化碳,B和木炭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B就是氧气,C就是水,故A就是双氧水,故答案为:H2O2,2双氧水的分解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率明显加快,故答案为:MnO2,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3CO+Fe2O32Fe+3CO24双氧水的分解是分解反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化合反应,铁和硫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没有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9.2012秋•张掖校级期末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九年级化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现有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1已知人体的胃液中含有A,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H2SO4,F NaCl ,G BaSO4.2C→E的化学方程式2NaOH+CuCl2═CuOH2↓+2NaCl ;D→G的化学方程式CuSO42=CuCl24↓.解答解:1D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G为硫酸钡或氯化银,根据D的来源,D中不可能含有银离子,故必含有硫酸根,为可溶性的硫酸盐;又因是氧化铜与B反应生成的,故D为硫酸铜,B为硫酸;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故C为氯化铜;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则E为氢氧化铜,F为氯化钠;氧化铜与A反应生成氯化铜,则A 为盐酸.2C为氯化铜,E是氢氧化铜,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方程式为2NaOH+CuCl2═CuOH2↓+2NaCl;D为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方程式为CuSO4+BaCl2=CuCl2+BaSO4↓.故答案为:1H2SO4;NaCl;BaSO4;22NaOH+CuCl2═CuOH2↓+2NaCl;CuSO4+BaCl2=CuCl2+BaSO4↓.三.推断题共2小题10.如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C2转化过程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2CuO2Cu+CO2↑3化学反应②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解答解:1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A、B都是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A和B高温会生成红色固体D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B是氧化铜,D就是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C;2反应①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3反应②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C;2C+2CuO2Cu+CO2↑;3化合.11.2016秋•西藏月考如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A、C、E、G也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F为金属单质,其余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省略.请根据上图推断:1A的化学式H2O2、C的化学式H2O 、E的化学式CO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Fe+H2SO4═FeSO4+H2↑.解答解:根据C能够通电产生B和D,则C为水;F为金属单质,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单质D,所以D就是氢气,则B是氧气;红棕色粉末G会与E反应生成金属单质F,所以G就是氧化铁,F就是铁,E就是氧气和碳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故A就是双氧水,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符合题意,因此:1根据分析,A是双氧水,C为水,E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H2O2;H2O;CO;2反应④是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3反应④是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其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答案为:1H2O2;H2O;CO;2置换;3Fe+H2SO4═FeSO4+H2↑.四.解答题共7小题12.2012•历城区一模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MgOH2、CuCl2、NH4NO3、NH42SO4、CuO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产生的气体B的气味为刺激性气味.2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CuSO4.3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NH4NO3.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1个化学方程式只能写1个,多写该空不得分:CuOH22SO4=CuSO42O .解答答:1因为气体B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可以做化肥,所以该气体只能是氨气,故答案为:刺激性气味2因为G显蓝色,所以G中一定含Cu2+,根据硫酸铜溶液,故选CuSO43因为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一种气体B,它通入水中可以形成一种化肥,所以A 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又因为滤液C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名显现象,所以A中不可能是NH42SO4,而应该是NH4NO3,故答案为:NH4NO34沉淀D中加入稀硫酸可产生蓝色溶液,可知D沉淀中一定有铜元素,也可能有其他能与硫酸反应但无名显现象的沉淀,所以A中至少有氯化铜和氧化铜中的一种,也可以两者都有,另外也可能有MgOH2,所以④中发生的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CuO+H2SO4=CuSO4+H2O CuOH2+H2SO4=Cu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写出3个方程式中之一可得分,多写的该空不得分故答案为:CuOH2+H2SO4=CuSO4+2H2O13.2013秋•绍兴校级月考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根据如图所示推断,C是CO2填写化学式,下同,E是CaOH2.解答解:A高温能分解生成B和C,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和C可能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C可能为二氧化碳,B可能为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D可能为水,E可能为氢氧化钙,F可能为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本题答案为:CO2;CaOH2.14.2016秋•大庆月考A~H都是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铁D、水G、氢气F、氯化钾2写出H和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3Fe+2O2Fe3O4.解答解:1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一个突破点;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也是一个突破点.题意推出:A是铁;B是二氧化锰;C是过氧化氢;D是水;E是氯酸钾;F是氯化钾;G是氢气:H是氧气.故答案为:A、铁D、水G、氢气F、氯化钾2H和A反应是指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3Fe+2O2Fe3O415.2015•镇江校级模拟A~J分别为初三化学学过的不同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均为无色气体,其中J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J:H2CO3;;F:O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2Cu+O22CuO.;3电解水时能量变化是 B ,而电池是将 A 的装置.A:化学能→电能B:电能→化学能.解答解:1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物质,“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氧化铁,B为气体,氧化铁和B反应后又生成了气体D,所以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那么C就是铁,“H为蓝色溶液”,可以知道H为铜盐的溶液,那么生成G应该为铜或是亚铁盐,根据“E在常温下为液体”,E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而F能和G反应,所以可以判断E为水,F为氧气,而G应该为铜单质,所以I为氧化铜,根据“常温下B、D、F均为无色气体,其中J不稳定,受热易分解”,J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所以可以判断J可能为碳酸,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推导正确,所以J为H2CO3;F为O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2反应⑤是铜与氧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3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1H2CO3;O2;Fe2O3+3CO2Fe+3CO2.22Cu+O22CuO 3B A16.如下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E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 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1写出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A、H2O2或过氧化氢B、O2或氧气C、H2O或水D、H2或氢气E、CO2或二氧化碳.2分别写出过程①、④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解答解:1因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因此A是过氧化氢;B 是氧气;C是水;水通电分解又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D是氢气;黑色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E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H2O2或过氧化氢;O2或氧气;H2O或水;H2或氢气;CO2或二氧化碳.2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黑色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过氧化氢→催化剂水+氧气;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17.2014•黄陂区一模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C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3Fe+CuSO4=FeSO4解答解:初中阶段接触的红色固体主要是铜和氧化铁,A、B是黑色固体,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固体D和C,则A和B可能是氧化铜和碳,生成的D为铜,C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A反应生成E,则A可能是碳,生成的E为一氧化碳,B 为氧化铜,F是红色固体,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G,则F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G是铁,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则H可能是硫酸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由分析可知:A是碳,故填:C;2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3④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18.2015•深圳模拟如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A、C、E、G也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F为金属单质,其余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省略.请根据上图推断:1A的化学式H2O2、E的化学式CO ;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解答解:C能够通电产生B和D,则C为水;F为金属单质,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单质D,所以D就是氢气,则B是氧气;红棕色粉末G会与E反应生成金属单质F,所以G就是氧化铁,F就是铁,E就是氧气和碳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故A就是双氧水,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符合题意,因此:1A是双氧水,E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H2O2;CO;2反应④是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3反应⑤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3CO+Fe2O32Fe+3CO2.。
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专项训练1
![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专项训练1](https://img.taocdn.com/s3/m/55fa99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d.png)
九 年 级 化 学 上 册 推 断 题 精 选1. X 、Y 、Z 、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X 、Y 、Z 为单质, Z 为红色固体, 甲、乙、丙为氧化物, X 、丙为黑色固体。
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Z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Y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有一瓶气体, 它由H2.CO 、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用它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化学式回答问题:(2) 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 。
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填几种, 可不填满)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3. 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 三种元素组成,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 A 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牙膏中的摩擦挤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其流程图为: ① ② ③加碳酸钠高温 加水 溶液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4)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它试剂自选), 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仿照(3)所示, 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5)你设计的方案优点是 。
5. 下图是一定条件下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A 是只含两种元素的纯净物,B.C.E 、F 均是初中常见的无色、无味的单一气体。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单元复习)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单元复习)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b7d70e195f312b3069a586.png)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单元复习)及解析一、化学推断题1.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提示:CO+CuO Cu+ CO2, H2+CuO Cu+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2.A、B、C、D为初中化学常是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
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
(2)写出一个符合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溶液,其中除了硝酸钠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去一定量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无色废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l的名称为_______。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_____________。
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接下来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_,试剂①是_____________。
4.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3b60a5acfa1c7ab00cc16.png)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问题。
(1)写出化学式:A是_____,单质甲是_____;(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3)化合物乙在农业生产中可促进_____的生长。
【答案】CaCO3 C CaO+H2O=Ca(OH)2,化合作物茎叶【解析】【分析】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碳酸钙,C为氧化钙,B为二氧化碳,单质D为碳,E为氢氧化钙,化合物乙为硝酸铵,F为氨气,据此解答。
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CaCO3,C为CaO,B为CO2,单质D为碳,E为Ca(OH)2,化合物乙为NH4NO3,F为NH3,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A是CaCO3,单质甲是C;(2)反应C→E,即氧化钙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3)化合物乙为硝酸铵,是一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可促进作物茎叶的生长。
故答案为:(1)CaCO3,C,(2)CaO+H2O=Ca(OH)2,化合,(3)作物茎叶。
2.某白色固体可能由CuSO4、Na2CO3、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某同学完成探究,探究流程如图:(1)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可能有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CuSO4、Na2SO4 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BaCO3+2HNO3=Ba(NO3)2+H2O+CO2↑【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能溶于稀硝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a84fa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0.png)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摘要:一、初三化学推断题的重要性1.推断题在化学考试中的占比2.推断题对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帮助二、初三化学推断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1.基础推断题a.定义推断题b.性质推断题2.进阶推断题a.变化推断题b.制备推断题3.解题方法a.分析题目,提取关键信息b.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推理c.验证答案,确保正确性三、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的方法1.熟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积累常见的化学反应和现象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4.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四、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的注意事项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3.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正文: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在初三化学学习过程中,推断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考试中的占比也相对较高。
这类题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三化学推断题主要分为基础推断题和进阶推断题。
基础推断题包括定义推断题和性质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阶推断题包括变化推断题和制备推断题,这类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要解答初三化学推断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推理。
在解题过程中,要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为了提高初三化学推断题的解题能力,我们需要进行专题训练。
首先要熟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规律。
其次,要积累常见的化学反应和现象,了解它们的生成条件、反应过程和性质。
此外,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也是解题的关键,可以通过做一些逻辑题、数学题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进行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已知A、B、C、D、E、F、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F为一种常见的液体,也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 (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 关系)。试推断:(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表 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试推断:
A
C
A
F
B
DX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
⑴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⑵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精品_课_件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B
C
精品课件
D ③
E② ④
F
5.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 中F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图中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⑴F物质为___________;C物质为____________。 ⑵写出A + B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B + C →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D → E +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⑴D物质为___________; A物质为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 G→A 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C
D
G
精品课件
E
F
9.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小组利用物质间的转化, 设计了一个平面“小别墅”,如图所示, 已知A、B、C、 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化合物,A、F不含相同 元素,E常用于改良土壤的酸性,其溶液还能检验二氧 化碳的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 在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试回答以下问题。
⑵探究固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精品课件
固体 过量A溶液 过滤
溶液B
固体C 过量盐酸 过滤
溶液D 固体E
⑴溶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溶液D中的溶质有 ___________,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 ⑵写出探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F
⑴D物质为___________;C物质为____________。 ⑵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课件
⑴E物质为___________;
D物质为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
F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
F—B 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C
D +X
+X
E
精品课件
F
质
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
中
已略去部分物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⑴若只有“迎迎”由两种元素组成,“妮妮”和“贝贝”
属于
同一类物质。
①确定“迎迎”和“欢欢”代表的物质。
“迎迎”
;“欢欢”_____________。
②写出“妮妮”→“贝贝”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4. 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 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A为一种常见的 液体,也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图中①、②的 转化已略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表示物质间存在 转化关系)。试写出它们之间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 继而对反应后固体进行探究。
一氧化碳
氧化铁
A石
灰 水
B
⑴证明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写出A、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D
B
E
F
C
精品课件
6.A、B、C、D、E、F、X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C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它们之间的关 系如下图所示。(图中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⑴F物质为___________;C物质为____________。 ⑵写出A + B → D + 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A + C → D + 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E + X →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欢欢”和“晶晶”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欢欢”代
表的物
质溶液呈碱性。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妮妮”→“贝
贝”
精品课件
;
精品课件
8.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小组利用物质间的转化, 设计了一个平面“正方体”,如图所示, 已知A、B、C、 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化合物,D、E、F、G 均由两种元素组成,A常用于改良土壤的酸性,其溶液 还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 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试回答以下问题。
3. 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小组利用物质间的转化, 设计了一个平面“魔方”,如图所示,已知A、B、C、 D、E、F、G七种化合物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D是可 用于建筑材料,也可用于人体补钙剂。(图中“—”表 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 转化关系)。试推断:
精品课件
A
B
D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