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苦旅

合集下载

感想我的教育苦旅

感想我的教育苦旅

感想我的教育苦旅身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学生,我走过了一条充满波折和挑战的教育苦旅。

这段岁月中的每一份拼搏、每一个成绩背后都有着我的心酸与汗水,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家庭普通的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道路不是平坦的。

尽管在幼儿园时,我仍然能够以优异成绩的表现被周围的人称赞。

但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和难度越来越大,也让我开始感到压力。

母亲则利用自己对我学习状况的不断监督,为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和科目分配。

我也努力地按照她的要求去学习,但由于课程的难度过于大,很难很好地消化吸收掌握。

其实,在现代社会,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都采取了监督式的教育方式。

他们认为孩子需要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以便他们能够在以后求职和升学方面占得先机。

但我认为,过度的监督和过高的要求反而会制造出更强的心理负担。

在我求助母亲以外的教师、家教等助手时,他们用更轻松、有趣的方法教导我时,我却更有兴趣和动力去应对更大的挑战。

除了家庭因素以外,教育机制也对我的学习旅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机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时候采取了“把学生挤水”、“讲究仅用功、不讲素质”的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下的教育,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记忆和基础应用技巧,并没有很好地挖掘出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和潜力。

因此,很多孩子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就缺少了发掘的机会。

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实行这种教学方式,学校的课程内容非常烦琐,难度也很大。

所以,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按照课本记住知识点来完成作业和考试,而且也让我们的求学之路过程杂乱无章,缺少成体系的掌握。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对于一个不怎么用功的学生来说,我在我们教育系统中摸爬滚打了九年,慢慢起伏,持续努力。

我的中考成绩390分不算好,但在我的意料之中。

当然,我没有放弃学习,开始利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寻找学习的源泉。

我尝试了很多学习方法,例如利用网络、阅读、参加辅导等,最终在高考时获得578分的高分。

教育苦旅

教育苦旅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完善人性,其过程充满艰辛,需要教育者对她具有宗教徒般的虔诚之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苦中取乐,才能提高自己、完善别人责任激励——竞争的鞭策力2009-1-3 9:35:38 责任激励——竞争的鞭策力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从责任上激励班主任,创造一种竞争奉献的氛围,可强化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和对工作职责的认识,激励和鞭策班主任敬业乐业。

许多学校都有成功的做法,现提供几种:一、以老带新,以老促新,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

学校可开展“师徒帮带结对子”的岗位责任培训,建立健全正副班主任、班主任资格聘任制,要求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做为期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副班主任,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以老班主任的高尚师德、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来感染副班主任,用年轻班主任的大胆开拓进取精神来激发老班主任,促使老少共进。

要求正副班主任不仅“为人师表”,而且要“爱党爱国爱教爱校爱生”。

放手让副班主任去做实际工作,要求他们参加班级管理,经常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不断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

学校对副班主任进行师德修养、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参与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评,从中挑选出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的副班主任担任正班主任,大胆地给他们指路子、压担子,重点培养。

对正班主任仍然实行资格聘任制,不称职的可以解聘。

打破传统的班主任“终身制”的格局,可极大地激发班主任的岗位责任感。

二、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树典型、立标兵,使班主任学有榜样,干有方向。

学校每年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宣传班主任好的工作方法,先进事迹,为“评优”打好基础,请工作有成绩、有特色的班主任介绍经验。

同时不定期地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兄弟学校的班级管理办法,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对成绩不明显的班主任给予定期的工作指导,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解除后顾之忧,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树立干好班主任工作的自信心。

让学校成为真正读书的地方

让学校成为真正读书的地方

——读高万祥《我的教育苦旅》一书有感认识高万祥,是在去年年底的北京,他在名校长高峰论坛上介绍自己的办学经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学会吃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穿衣、学会交往……看上去小儿科的问题,通过他的讲述,让我们知道了现在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是多么的欠缺。

一向愤世、言语犀利的吴非,在高万祥学校的食堂吃了饭之后,写出了一篇抨击自己学校食堂的文章,使得自己学校的领导赶紧到张家港高中去参观食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万祥对学校生活教育的关注。

《我的教育苦旅》分三个板块组成,在第一个板块中,高万祥主要讲述了自己心中的精神和教育偶像。

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张伯苓、夏丏尊、朱永新、于漪、洪宗礼、蔡澄清、吴非、李镇西、黄玉峰……上一世纪和本世纪的一些知名人士,为他的教育探索提供了思考的土壤和养分。

在第二个板块中,高万祥主要介绍了“新教育实验”中的学校教育和管理,“人就是目的”、“过程就是目的”,称为高万祥关于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

在第三个板块《语文的诗意》中,高万祥介绍了自己在中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读这本书,我有几个方面的感触:1.教师与读书高万祥在本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在谈教师读书的事,让我感受颇深。

学生能不能真正阅读的关键是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

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经成为传统。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

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讲到:“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我的教育苦旅经典语录

我的教育苦旅经典语录

我的教育苦旅经典语录——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实和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

”——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

“真正的精神力量则表现在人的善良、敏锐和宽宏大量上。

只有善良、宽宏大量才能使人成为坚强的人。

”“人最可怕的不幸,就是精神空虚。

”——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

“信仰神圣的东西、信仰理想,这是精神的刚毅、勇敢、不屈不挠、生活充实、真正幸福的根源之一。

”——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在同志处于不幸、危险之中,丢下不管,对待别人的痛苦、忧伤,采取冷漠的态度是不体面的。

道德上的聋子、瞎子、心灵麻木不仁,这是一种最恶劣的毛病。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公德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

他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同情人、关心人的品质最为有效。

从小引导孩子为他人付出是培养同情心的重要途径。

——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

在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杰出的教育家当中,我以为先生关于书籍的作用和阅读的阐述是最为全面、深刻和生动的。

他指出,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热爱阅读才会有良好学习愿望,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一本好书开始的,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如此振聋发的声音,将永远在广大师生的心中回响。

——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

学会合作是当今时代全球性的教育主题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在教育实践中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作出了诠释。

比如,他说:“儿童的孤独,是学校生活最可怕的不幸之一,如同怕火那样可怕。

”——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我们尊敬的并不是白发本身,而是白发本身以外的东西。

”“不善于尊重人,你就如同一个对着大海那美丽的波浪吐着唾沫的浪子。

大海还是那般雄伟而且美妙,你的共同的文化财富,和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相比,苏氏的主张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他断言,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是不可能指望他爱他人爱祖国的。

——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上虞中学陈秋艳读书笔记《育人三部曲》读书笔记我们认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让孩子的周围不光有自然世界,而且也有劳动、创造、建设的世界,因为人的美在劳动中显示得最为鲜明。

典案例3:审美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一般在审美教育中,尤其在音乐教育中,心理目标是很重要的。

教育者在让儿童接触美的世界时就要掌握这个目标。

我所定的目标是培养饱含情感地对待美的那种能力和获得美学性的印象的那种需求。

经“快乐学校”很重视听音乐,听音乐作品和自然的音乐。

这里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对旋律的情绪反应,尔后使儿童确信,音乐美的源泉在于周围世界的美;音乐旋律好像在召唤人:你停下来,听听大自然的音乐,欣赏欣赏世界上的美,要爱护这种美,增添这种美。

如果在很早的童年能使他从内心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如果孩子能从乐声中领略到人在情感上的多种多样的细微变化,他就会提高到用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能达到的文化修养水平。

对音乐旋律美的感受会向孩子揭示他自身的美——小小的人会意识到自己的长处。

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

初秋,当清澈的大气中能清晰地听到每一种声响时,一到傍晚时刻我就和孩子们坐在碧绿的草地上,我让他们听了歌剧《苏丹王的故事》中的“雄蜂飞舞”的旋律。

音乐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反响。

他们说:“雄蜂一会儿近了,一会儿又远了。

还能听见小鸟在叫……”我们又听了一遍旋律,然后去正在开花的含羞草地。

孩子们听到蜜蜂的竖琴在演奏,雄蜂嗡嗡地叫个不停。

瞧,这就是那个毛茸茸的大熊蜂,时而在花上飞舞,时而落在花上。

孩子听了很高兴:这差不多就是录在唱片上的那个旋律,但是音乐作品里有一种特殊的美,这是作曲家从大自然中听来而又表现给我们听的。

孩子们还想再听一听唱片上的旋律。

过了一天,我们清早又到繁花似锦的蜜源地段去。

孩子们倾听蜜蜂的竖琴声,试图捕捉到雄蜂的嗡鸣。

在此之前他们觉得很平常的东西,现在显示出美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教育需要思想。

我的教育苦旅 读后感2000字

我的教育苦旅 读后感2000字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2000字《我的教育苦旅》是一本充满思考和洞察力的教育论文集,这本书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视角,通过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揭示了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是由苏州大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老师所著。

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教育的目的、方法、挑战和希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非常欣赏高老师在书中提出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差异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批量生产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教育应该尊重这种多样性,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不同,工业生产追求的是效率和经济利益,而农业则需要耐心和细心地照顾每一棵植物,等待它们慢慢地生长和成熟。

高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却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了追求升学率和分数上,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o这种做法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o高老师在书中还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他认为,阅读是培养学生心灵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他还提倡学生应该读一些经典著作,因为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精神追求。

止匕外,高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我非常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师则应该扮演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学生应该被鼓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答案。

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变化O高老师还探讨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关系。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篇一、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我的教育苦旅》第二辑“人就是目的”中,我认识了一位爱读书爱学生的高万祥老师。

高老师特别注重阅读,他说:“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

”“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

”“享受阅读,不需要理由。

”他提倡学生阅读的同时,更鼓励老师的孤灯阅读,他认为“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和教育者应有的力量。

”是呀,我们看到的仅仅是阅读的寂寞,何曾去感受阅读还是一中力量呢?高老师还教育我们必须拥有爱心,因为“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的‘护照’。

”在“语文的诗意”一辑中,也使我认清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

为了考试,我们教师曾把教材看成了“教条”,把“标准”当作了“套子”。

高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追求的是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期盼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我们谱写的是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

”已经教了近二十年的语文课,使我对语文有了一份特别的感情,在我自己的不断学习与教学中,我渐渐感受到了语文的美丽与魅力,我也尽力让语文的这份诗意去感染我的学生。

篇二、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我很赞赏高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真正教育家的品质还在于他的思想”。

这句话,每个教育家他们对待人生、教育,都有他们独特的思想,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镇西老师说,“名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关键是他们从点滴做起,从每一天做起。

成功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一个人没有冲动激情就永远不会成功。

成功来自激情,来自不懈追求卓越的努力。

”“教师,须激情似火;教师,须师爱荡漾;教师,须功底厚实并富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干教师这一行的,只要永远热爱孩子,永远拥有童心,便永远拥有年轻。

”于漪老师正是如此……他们热情而宁静,执着而淡泊;以学问为人生,以人生为学问;不圆滑也不迂腐,不清高也不世俗,不时尚也不“土帽”。

也许正是这一切,才使他们的.教育事业和人格在世人面前有特别亮丽的魅力,我们今天的教育才能走的这么远!这些教育家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挚爱孩子的心。

我的教育苦旅

我的教育苦旅

我的教育苦旅教育是一种旅行,沿途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种磨砺,更是收获的一份份真情。

我是一个理想教育者,总是怀揣着一种对教育的梦想,在艰难的教育道路上徒步着。

我不喜欢教育的路一帆风顺,因为那会缺少一种真实的感觉。

我一直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这样我才会看见自己的前面要走的路。

我一直都很羡慕李镇西,袁卫星,程红兵等教育名家,他们总是引领着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看见了教育的理想之花。

但是当我们每一个真正的普通教师实践起他们的教育观时,我们不禁会困惑,不禁会迷茫。

他们的教育理念到底适不适合我们?每当我看见无数的老师总是在学生面前保持严肃的面孔,保持那一贯的教师威严时,我心里面在思考,我们只能通过这种威严来让我们的学生心服口服吗?我们就不能通过更好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吗?我想每一个对教育都怀揣理想的人都希望能与学生更加亲近,做学生的朋友。

但是当我们深入到教育实际中去时,我们却会发觉这种理想实践起来是多么的难。

当一名名新的年轻教师,在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碰壁,失望。

因为当他们过多的与学生成为朋友后,自己在学生面前就会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以至于学生都毫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最后老师失望的败下阵来。

所以,我一直很困惑,但是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只有当我们去处理好老师与学生之间这个度时,我们才可能会发现一条更好的教育之路。

当然,教育永远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漫漫长路。

只要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就会到达教育的理想彼岸!怎么具体分析一堂课。

我想大概有以下要素:一是目标。

我们指有所得,就是指达标。

老师有课程意识,首先要有效率意识。

目标要设法让学生知道。

学生明白了,就会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就像春游一样,学生知道了景点,兴致就浓。

二是内容。

为了达到目标,就需要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材内容。

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所教的内容,越是把握准,达标速度就越快。

三是程序与策略。

这是指一堂课的先后顺序、转换办法、导入形式、手段创新等是否自然、是否有效。

(完整版)教师读书计划(完整版)

(完整版)教师读书计划(完整版)

教师读书计划第一篇:教师读书计划教师个人读书计划丁保中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巴丹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

”营造书香校园,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读书人”,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

为了加强“书香校园”的建设,增强教师的读书意识,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特制定教师读书计划:一、读书活动主题:成就自己影响他人二、读书活动目标:1、通过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2、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3、以读书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三、读书口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四、读书活动安排及要求:(一)读书集中读书时间为双周周三下午(二)读书内容:1、文章:由学校教导处每天一篇文章,发布在校园网,教师利用 5-10 分钟的时间阅读。

2、必读书籍:每学年从学校规定的必读书目中选择一本阅读。

3、书籍:学校不定期向教师优秀书籍,开展网上阅读,或者由学校购买。

4、自选书籍:每人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由个人借阅或者购买。

(三)读书要求: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教育随笔,及时发布在博客上,每月不少于一篇。

2、及时做好读书笔记。

学校统一发放读书笔记本,包括摘记和感悟两部份,每周不少于一次。

要求字迹工整,提倡用楷书或者行楷,杜绝草书。

学期摘记不少于 5000 字,感悟不少于 201X 字。

学期末读书笔记展评,评出优秀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学习参考。

3、读书心得交流。

每人撰写一篇读书心得,要求字数不少于1000 字。

学期末由学校组织教师召开读书汇报会,交流读书心得。

【附】读书篇目:必读篇目:《给老师的 100 条建议》选读篇目:1、《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2、《班主任兵法》万玮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4、《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的5、《学生第二》李希贵6、《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7、《困境与超越》朱永新8、于丹系列:论语心得、庄子心得9、《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这是一本由朱永新大力、每一位教育官员和教师都应该读后好好反思自己工作和教学的儿童书)10、《班主任工作漫谈》11、《我的教育苦旅》12、《赏识你的孩子》13、《陶行知——名篇精选》14、《致伽西亚的信》201X 年 2 月 21 日第二篇:201X 年教师读书计划当今世界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愈来愈取决于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的水平。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教育,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我的教育旅程,可以用“苦旅”来形容。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一直被严苛的学习压力所紧紧束缚。

作为一个普通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我每天早早起床,背着沉重的书包奔波于学校和补习班之间。

课后,我无暇玩耍,而是坐在书桌前埋头苦干。

每当夜幕降临,我仍然困在课堂上,在熟悉的知识海中徘徊,无法自拔。

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

然而,苦中也有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思考者和成长者。

我深深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人生智慧的积累和心灵的启迪。

通过不断努力和思考,我逐渐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它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教育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知识是一种强大的资本。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识,从而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坚持每天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其次,教育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

教育让我们明白了道德和价值观,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我的教育苦旅中,我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他们的经历让我深深反思。

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要追求真理、追求美好。

这些都是教育带给我的宝贵财富。

最后,教育是滋养心灵的泉源。

在漫长的学习旅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温润了自己的心灵。

每当遇到瓶颈和困惑时,我会静下心来思考,寻找答案。

这个过程远比知识本身更为珍贵,它让我从内心独立思考,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尽管我的教育旅程充满了苦涩,但我坚信,这样的经历是值得的。

教育是塑造我们的灵魂,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在将来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教育境界。

我相信,我的教育苦旅会成为我成长的底色,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和充实。

正是因为有了这段苦旅,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意义。

它不仅给予了我知识的力量,更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追求和人生目标。

教育,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永远热爱和坚守的事业。

20本对教师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推荐

20本对教师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推荐

20本对教师影响最深的教育着作推荐《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着
《爱的教育》[意]亚米切斯着
《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着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着
《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着
《不跪着教书》吴非着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着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着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着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苏霍姆林斯基着《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着
《与青春同行》李镇西着
《多元智能》[美]加德纳着
《爱弥尔》[法]卢梭着
《赏识你的孩子》周弘着
《我的教育苦旅》高万祥着
《玫瑰与教育》窦桂梅着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着
《校本研修面对面》陈大伟着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着。

我的教育苦旅

我的教育苦旅

有梦想,就有希望-------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教育是一种旅程。

高万祥老师在他从教二十多年来,勤于思考,不断追寻,用质朴的文字把我带入到了他的教育旅行之中。

他坚守着历代教育家的理想信念,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进行新教育改革,用诗意的语文带领老师和同学们前进。

书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高万祥老师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引人思考。

寻找“精神的雕像”曾经有位专家说道,用优秀的事迹去激励孩子,更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榜样的力量,往往能使我们不断反省,不断超越,不断进步。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也要为自己寻找“精神的雕像”。

在《我的教育苦旅》的第一部分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者张伯苓先生。

他身为一代宗师,处处严以律己,用高尚的人格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创造了历史上的南开奇迹。

为了办学,他四处奔走,努力募捐,靠“化缘”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

而张伯苓自己却过着清廉的生活,住在简陋的平房里。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身习惯,他当众折断烟杆,从此戒烟。

正所谓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

要做好一名老师,首先要从注重自身的修养做起。

张伯苓先生为人师表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爱融入到骨髓和血液中去,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引导和教育孩子们。

建设书香校园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纸质阅读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现在的孩子喜欢上网,玩游戏,却不喜欢读书。

但是,无论什么都取代不了书籍的作用。

我们的学生需要读书,我们的老师更需要读书。

高万祥老师在书中提到,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的精神发展需要优秀书籍的培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

” 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引导者,需要带动他们走进精神的王国。

我想教师本身首先要爱上阅读。

拥有了对读书的热情与爱,我们才能更好的告诉学生如何探索浩如烟海的书籍世界。

名师成长之路

名师成长之路
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 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 师。”
• 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这种方 式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反思案例:
• 1997年,吉林市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 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 质量究竟怎么样。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 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区第二实验小学杨 巧云老师班上的,而且,班里的其它学生 排名也很前!而且,该班数学成绩也不错。
教书:
• 王崧舟:《一夜的工作》上完课, 台上台下一片哭声。我也是哭着走 下讲台的。
• 代表课例有:《万里长城》、《我 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 球》、《一夜的工作》、《长相 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 深》等。
•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 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
写书:
• 名师的成长需要确立自主成长的愿望和 需要的自主性。
• 窦桂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是 我的教学追求;富有思想,则是我一生 的追求”。
• 斯霞坚守教育岗位近70年,实现了刻在 她墓碑上的“一辈子当小学老师”的人 生理想。
“名师”概念界定:
• 1.特指那些具有先进、独到的教育 思想,突出的教学业绩和丰硕的教 育科研成果,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 中小学特级教师。
贾志敏课例:
• 有一次,课堂上有个小朋友写作文 时说了一句话,“暑假里,我和爸 爸有幸到杭州来。”贾老师当场马 上说,你这句话有四个毛病。
• 他的作文课,就是“一件______的 小事”,就是抓住几个关键词“闷 热”、“冷饮”、“青蛙”,由三 个关键词的滚动,给学生营造一片 可以结合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的空 间,从中为语感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读书:
• 1.《论语》是教育的圣经、管理的 佛典,它揭示的是人性的奥秘和人 性的修炼。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25篇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25篇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25篇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25篇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一):《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读书笔记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学习效果必须会有所提高,而这也恰恰一向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重要资料。

首先,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比如说组织课堂游戏、小组竞赛、主角扮演、木偶配音、图片、简笔画、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等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使孩子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宽松课堂环境中,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

充分感受参与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课堂学习的厌倦,紧张或疲劳的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

其次,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也应灵活,并有所创新。

在练习、作业设计方面能够尽量减少机械重复的抄写,提倡一些活动性、实践性、合作性的作业,比如制作英语贺卡、制作手抄报、收集英文包装自我录音、积累感兴趣的课外单词等作业。

也能够把较枯燥的练习形式改为游戏、智力竞赛等进行。

比如,设计Bingo游戏,既考验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练习的效果,一举两得。

学生只要有兴趣、主动地学,学习就不会是负担。

二、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忙学生愉快学习。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减轻学生学习过程的压力。

师生良好地沟通,减少消极,不愉快的情绪情感,这有助于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如果经常训斥、批评批评孩子,他们肯定会厌恶感教师,甚至厌恶上英语课,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要善于发掘他们的优点,并给予及时表扬、鼓励,这对于克服学生自卑,虚荣,利己等消极心理与情绪有重要作用。

一些学生学英语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我们应多关心、帮忙他们,哪怕仅有一个小小的改变,我们也应当给予表扬、鼓励,在课堂上或作业本上,给学生欣赏的表情、眼神和话语,ExcellentWonderful有时给他们贴一个小贴画,并且我还将自我的邮箱号码告诉了学生,一些学生就把自我遇到的困难、想法经过E-mail告诉了我,我也及时鼓励他们,一学期下来,孩子们提高很大。

教育类书籍推荐

教育类书籍推荐

教育类书籍推荐:1.《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作者:海姆•G•吉诺特博士,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

推荐理由:《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是美国家庭教师协会推荐读物,老师和父母一样,都需要高水准的交流能力。

聪明的老师对自己的用语非常敏感。

他知道,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有赖于老师教学的风格。

因此,他能够善解人意,在对话中传达出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他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哪些交流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支玉恒课堂实录》3. 入门级的书: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张春兴《教育心理学》4. 袁振国先生编写的《教育新理念》本书以近似“童语”的叙述风格,有着哲学的思辩、艺术的灵动、诗歌的精妙,深入浅出地诠释现代教育新理念。

可读可学可用……5. 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6.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7. 施良方著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8. 苏达礼的《救救孩子》9.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最近读的是“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中收录的美国人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还没有读完,但是颇为兴奋。

这种书诞生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课程研究的领域开始越超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具有理性主义性格的“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

这种课程理论特别注重课程的现场性,故事性,生成性,更强调课堂上的种种不可控因素。

研究新课标的网友不可不看。

这本书对课程论转变的背景有一个梳理,这部分内容不是很好理解。

但这是一本让我们兴奋的书,在许多老师还念念不忘所谓启发式教学的今天。

这本书里面的许多东东可以直接拿来批判今天的许多所谓新式课堂。

10. 严元章(台湾)的《中国教育思想源流》该书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出发,阐释了农业化教育,实质上就是个性教育和爱的教育。

2023年实用文_《我的教育苦旅》读书心得

2023年实用文_《我的教育苦旅》读书心得

2023年《我的教育苦旅》读书心得2023年《我的教育苦旅》读书心得一这是我第一次读关于教育类的书籍,对于高万祥校长,我并不熟悉,但从书中的照片上看高万祥老师,觉得他是一个颇有风度的人,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人,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金边框眼镜,透露着一种儒雅的书生气质。

“教育是一种旅程。

囿于条件和功力,二十年多年来,我总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急匆匆地不停赶路,有欣喜榴莲,也有遗憾和“心”苦”。

也许这是作者以《我的教育苦旅》命名的原因吧,不由得感叹。

我们的教育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带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捧起了这本书,用高万祥自己的话说:他有着很好的美容品,那就是书。

这便,也让我进行一次美容吧!《我的教育苦旅》一书共分三辑,“精神的雕像”、“人就是目的”、“语文的诗意”。

虽然时值寒冬,但一口气读完了高老师的书,真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书中的每篇__都是他教育的随笔,高万祥老师在书中提到:学校应该是书籍的王国,然而现在的学校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读书的地方?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就拿我们90后的年轻人来说,手捧一本书都是少见的,更不用说手捧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大家都是在有需要是才会想到去查阅相关的文献。

这篇__里高万祥老师提出了一个很令人惊诧的观点:办一所不看电视的学校。

因为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觉得看电视没有什么特大的坏处,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我们似乎在这些方面并没有过分地要求。

高万祥列举了一系列看电视的害处,并引用美国作家理察德的话:”关掉电视,去阅读伟大的著作,它会开启你的智慧之门。

”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错误之处。

其实在放假这些天来,我从网上购买了这本书,却总不能坚持读书,而是歪在电视和电脑跟前,看一些所谓的催人泪下的连续剧,看到眼睛酸痛不适,我也依然坚持看完。

如今读了高万祥老师的__,我意识到了错误,的确如他所说,电视把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给剥夺去了,假如有这些时间,我们也许可以完成一件伟大的事情。

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编9篇

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编9篇

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编9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

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

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

“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

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2寒假是孩子们期盼的,作为老师的我也同样,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让自己有点困扰。

作为青年教师自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学校也为老师们着想,要求我们假期好好读一本书,品一碗心灵鸡汤,在愉快的假期里也能成长。

语文论文 (2)

语文论文 (2)

让学生生活在语文中——读《我的教育苦旅》[ 2007-5-8 10:01:00 | By: xingkong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一辈子。

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实验室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分析那位教师成功的原因时,说:“这种准备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阅读。

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这几句话道出了那位老师用“一辈子”来准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看了高万祥老师的《我的教育苦旅》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我的教育苦旅》是我国优秀教师,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首届名校长高万祥所写的一部教育随笔,它分“精神的雕像”、“人就是目的”、“语文的诗意”三辑。

现对于高万祥校长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注重平时的积淀,怎样让学生一生都浸润在语文中,他的几点做法颇有启迪:一、让一份优秀报刊伴随学生成长我们都懂,阅读报刊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其他各门学科的一种综合性学习吸收过程,不仅眼可受益,更会濡溉终身。

高老师要求全校学生每人必须至少订阅大语文方面的一报一刊,让这一朵朵鲜艳的语文之花绽开在每个教室和学生的朝朝暮暮之中。

这一点,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做,但我们缺乏持久性,缺少科学的系统的指导、评价,随意性太大,因此看起来实效不大。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坚持天天引导学生读优秀的报刊,指导他们如何读,指导他们开展书评报评活动,指导他们开展读书读报的交流活动等等,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报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每日和神圣相约高校长要求全校各班推广“每日赠言”活动,要求学生都每一条都抄在日记本上。

每天阅读名言,每天和神圣相约,每天接受心灵的洗染。

教育,传道解惑也,但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潜物油无声”,当孩子们每天读着这样启迪智慧的,催人奋进的语句,自会“日省三身”,自会让心灵更加纯净,让精神更加高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一)
许昌实验小学
韩海霞
读了高万祥老师的《我的教育苦旅》,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他的教育理念,还给了我带来了许多心灵的启迪,那就是他所倡导的阅读理念。

作者认为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智力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热爱阅读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欲望,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一本好书开始的,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人沉思。

《我的教育苦旅》中我很赞赏高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真正教育家的品质还在于他的思想”。

这句话,每个教育家他们对待人生、教育,都有他们独特的思想,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镇西老师说,“名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关键是他们从点滴做起,从每一天做起。

成功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一个人没有冲动激情就永远不会成功。

成功来自激情,来自不懈追求卓越的努力。

”“教师,须激情似火;教师,须师爱荡漾;教师,须功底厚实并富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干教师这一行的,只要永远热爱孩子,永远拥有童心,便永远拥有年轻。

”于漪老师正是如此……他们热情而宁静,执着而淡泊;以学问为人生,以人生为学问;不圆滑也不迂腐,不清高也不世俗,不时尚也不“土帽”。

也许正是这一切,才使他们的教育事业和人格在世人面前有特别亮丽的魅力,我们今天的教育才能走的这么远!
这些教育家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挚爱孩子的心。

他们一致认同从事教育的教师都应该有一颗充满人道主义的真诚
爱心,“离开了对学生起码的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 ……无疑,他们都是从“人”的高度——人的心灵、情感、道德、个性及其发展来对待教育的,这也是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难能可贵的还在于,他们的追求还是从每堂课、每一个学生开始的。

蔡澄清老师通过认真钻研后悟出: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首先体现在教材处理的“精彩”上,备课“精彩点”,上课才能“巧拨动”,李镇西老师也深感“对学生的钟爱不能容忍我因此而对每一堂课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敷衍塞责” ……他们对教育充满了热情,而且把满腔热情体现在了朝朝暮暮、集腋成裘的过程之中,很了不起!
因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做好教育的守望者,就要多读书。

我们需要啃点教育家教育大师的著作来坚定自己,把自己变得超然一些,从容一些,让自己在他们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

我们需要常与大师对话,多与名师交流,从各方面,多角度来感受大师的风采,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灵性,更有见解,才能走出自己的教育特色之路。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二)
许昌实验小学
韩海霞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教师的读书习惯和阅读风气会影响学生,影响学风和校风”。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何种地位。

如果你的学生
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的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还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伟人交谈,而读《我的教育苦旅》却好象在和好多伟人交谈。

第一站就是熟悉了作者的《精神的雕像》,他心中精神和教育的偶像有上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专家,也有当代的教育名家。

这其中有我熟识的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等,但更多的是连名字也未曾听说的教育专家,借此机会我也随作者了解了一番,了解他们的生平,了解他们的思想……对有些自认为熟识的教育大家尽管素昧平生,但也有几丝亲切感,有种迫不及待翻阅地感觉,经高万祥的介绍又觉自己的了解少之甚少;对从未聆听过名字的教育名家虽少了几分亲切但多了几分了解,从未知到知之甚少这也是一种收获。

纵观精神的偶像,对我印象最深的应是“大爱陶子,大德陶子” “爱满天下”四个大字是先生伟大人格和盖世功业的凝结,天使般的爱心,给了先生如此细腻而又神圣的教育情怀。

爱心教育也被我们所倡导。

但是,爱不是教育的全部,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我们不能把爱心当成一种模式,一种手段,一种技巧,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

我们不应把爱只停留在口头上,让爱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