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第四章
《建筑材料(第4版)》教学课件-第4章 混凝土
§4.4 混凝土的配合比
2. 设计 施工的换算方法
∵由含水率公式可得:
mc′= mc
ms′= ms(1+a%)
mg′= mg(1+b%) mw′= mw - msa% - mgb%
设砂、石的含水率 分别为: a%、b%
∴
mc:ms:mg:mw
实验室配合比= 1:X :Y :W
mc′:ms′ :mg′ :mw′ 施工配合比= 1:X(1+a%) :Y(1+b%) :(W-Xa%-Y b%)
1、定义
三、耐久性
耐久性—— 砼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
能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的性能。
包括:
抗冻性——抵抗冻融循环破坏作用的能力。 用抗冻等级表示。(F50、F100、…… F400)
抗渗性——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用抗渗等级表示。(P4、P6、P8、P10、P12)
抗侵蚀性——抵抗水、酸、碱、盐腐蚀的能力。 抗碳化性——抵抗碳化的能力。 抗碱集料反应
一、和易性 3、坍落度的选用:
拌合物流动性的大小应根据构件类型、气候条件来等选用。 构件配筋较密或气候高温干燥,流动性要大,反之则要小。
GB50204-2015规范规定:
一、和易性 4、影响因素:
① 用水量(或水灰比):(水灰比=水/水泥=W/C) 不能太大 ② 水泥浆用量: 不能过多 ③ 砂率:要合理
95%以上保值率的那个值。
二、强 度
3、影响因素
① 水泥强度: 与砼强度成正比关系
水灰比(W/C): 与砼强度成反比关系
② 集料质量:
经验关系式: f28=Afce (C/W-B)
③ 养护条件(温度与湿度):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科学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建筑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 建筑材料的作用与要求3. 建筑材料的标准化和认证第二章:水泥1. 水泥的性质2. 水泥的种类和应用3. 水泥的检测方法第三章:混凝土1. 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质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 混凝土的检测方法第四章:钢材1. 钢材的性质和分类2. 钢材的焊接与连接3. 钢材的检测方法第五章:木材1. 木材的性质和分类2. 木材的加工与使用3. 木材的检测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检测方法;2. 实验法:进行建筑材料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相关教材;2. 实验室设备:水泥、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样品及检测仪器;3. 网络资源:相关建筑材料与检测的论文、案例、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砌筑材料1. 砌筑材料的分类与性质2. 砌筑材料的使用与检测3. 砌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第七章:沥青及防水材料1. 沥青的性质与分类2. 防水材料的种类与应用3. 沥青及防水材料的检测方法第八章:保温与吸声材料1. 保温与吸声材料的原理与分类2. 保温与吸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3. 保温与吸声材料的检测方法第九章:装饰材料1. 装饰材料的种类与性质2. 装饰材料的设计与施工3. 装饰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第十章: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发展趋势1. 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与检测2. 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应用3.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砌筑材料、沥青及防水材料、保温与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检测方法;2. 实验法:进行相关材料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各类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材料及检测PPT全套教程课件单元4建筑砂浆及检测
4.1
砌筑砂浆
预拌砌筑砂浆的试配应满足下列规定: (1) 预拌砌筑砂浆生产前应进行试配,试配时稠度 取70~80mm; (2) 预拌砌筑砂浆中可掺入保水增稠材料、外加剂 等,掺量应经试配后确定。
4.1
砌筑砂浆
4. 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 (1) 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砌筑砂 浆试配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自开始加水算起, 对于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 s; 对于预拌砂浆和掺有粉煤灰、外加剂、保水增稠材料等 的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80 s。 (2) 按计算或查表所得配合比进行试拌时,应按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测定砌筑砂浆拌合物的稠度和保水率。当稠度和保水率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材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然后确定为试配时的砂浆基准配合比。
4.1
砌筑砂浆
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值时,可按下式计
算fce:
fce c fce,k
fce,k——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MPa; γ 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应按实际 资料统计确定。无资料时γ c可取1.0。 式中
4.1
砌筑砂浆
(3)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石灰膏用量Qd
QD QA QC
4.1
砌筑砂浆
(2) 表观密度砌筑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应符合表 4.1的规定。
4.1
砌筑砂浆
(3) 砌筑砂浆的稠度、保水率、试配抗压强度应同 时满足要求。 (4) 砌筑砂浆施工时的稠度稠度表示砂浆在自重或 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 稠度值大,则砂浆流动性大。但稠度过大时,硬 化后强度将会降低;若稠度过小,则不便于施工操作, 所以砌筑砂浆施工时应具有适宜的稠度。砌筑砂浆施工 时的稠度应符合表4.2的规定。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件——4.2 钢筋主要技术性质检测
σ
C
上屈服点
B上
A
D
B
B下
下屈服点
ε
O
低碳钢的受拉的应力~应变图
一、抗拉性能
AB—屈服阶段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应力和应变不再
是直线关系。即应力超过A点后,这个阶段开始
时的图形还接近直线,而后来形成接近于水平的
锯齿线,这时应变增加很快,应力却在很小的范
围内变动,这种现象就好像钢材对外力屈服了一
样,所以称为屈服阶段。此时若将外力卸去,试
选用不同精度的量具。
④ 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mm。
万能试验机
钢材拉伸性能检测标准
钢材拉伸性能检测方法——试验步骤
一、安装试件
1. 将试件放在上夹具中,并夹紧试样。钢
筋长度要保证,钢筋在试验机两夹头间
的自由长度至少比原始标距长50mm。
2. 点击控制面板上的“上夹紧”键将试件
上端夹紧,然后点击“横梁上升”键将
件的变形不会全部恢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
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上 点之前,塑性变形极小,
当拉力继续增加则可达屈服阶段。图中B上 点称
为屈服上限;B下 点相应的应力称为屈服应力,
又称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用ReL表示。
σ
C
上屈服点
B上
A
D
B
B下
下屈服点
ε
O
低碳钢的受拉的应力~应变图
一、抗拉性能
AB—屈服阶段
σ
C
上屈服点
B上
A
D
B
B下
下屈服点
ε
O
低碳钢的受拉的应力~应变图
一、抗拉性能
OA—弹性阶段
弹性模量是刚才在静荷作用下计算
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条例
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程施工材料检测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是指对建设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等进行的检验、试验和评价。
第三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实行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制度。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工程施工材料检测。
第二章检测机构第五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检测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有与检测业务相适应的检测设备;(三)有与检测业务相适应的检测场所;(四)有健全的检测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第六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检测活动。
第七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结果负责,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检测程序第八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当将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等向监理单位报告,并按照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检测;(二)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检测报告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对检测过程进行见证;(三)建设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对监理单位提交的审核报告进行审批,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第九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机构应当在接受检测委托后,及时向委托单位提交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和检测工程师签名章。
第四章检测标准和方法第十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应当执行国家或者行业标准。
没有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可以执行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第十一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机构应当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二条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机构在进行检测时,不得篡改、伪造检测数据,不得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施工材料检测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检测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建筑材料与测试技术第四章3
可以转变为:r=-2σcosα/p只要知道测孔压力,就可计算出此压力下进入的孔的最小半径。
式中2σcosα一般近似地取-7500MPaA,则上式为:r(A)=7500/p最小孔直径r是指:在压力p下,凡是大于r的孔中都已压进了汞。
根据施加压力,便可求出对应的孔径尺寸,由水银压入量便可求出对应的孔体积。
由此便可算出孔体积随孔径大小变化的曲线,从而得出多孔材料的孔径分布。
而水银测孔仪由连续操作得出一系列不同压力下压入多孔材料的水银的体积,求出其孔径分布和总孔隙体积。
二、混凝土孔隙分析常用表征参数表征混凝土孔结构形态的参数通常有比孔容积、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隙率、平均孔径、孔形状、孔口密度、孔长度、孔颈比、孔曲率等,其中前4项是描述孔结构形态的主要参数。
压汞试验得到的比较直接的结果是不同孔径范围所对应的孔隙量,进一步计算得到总孔隙率、临界孔径、平均孔径、最可几孔径(即出现几率最大的孔径)及孔结构参数等。
临界孔径(又称阀值孔径)的定义:压入汞的体积明显增加时所对应的最大孔径。
在压力与压入汞体积的曲线上,临界孔径对应于汞体积屈服的末端点压力。
其理论基础为:材料由不同尺寸的孔隙组成,较大的孔隙之间由较小的孔隙连通,临界孔是能将较大的孔隙连通起来的各孔的最大孔级。
根据临界孔径的概念,该表征参数可反映孔隙的连通性和渗透路径的曲折性,在混凝土参数渗透性研究中,应用该表征参数较为合适。
最可几孔径是将dv/dlgr对lgr作图,曲线上的dv/dlgr峰值对应的孔径称为最可几孔径。
当W/C=0.5时,最可几孔径约为1000A,达到多害孔的范畴,抗渗性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这证明最可几孔径在说明混凝土抗渗性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W/C最可几孔径分布水灰比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平均孔径有多种计算方法,如平均分布孔径和等量孔径。
三、混凝土压汞法影响因素由混凝土孔径r和施加压力p之间关系的Washburn公式可知,混凝土测孔结果受诸多试验因素的影响,如接触角θ、水银表面张力σ、试样制备、试样种类、试样干燥技术和加压速度等。
建筑材料检测报告书.doc
建筑材料检测报告书.doc范本一(正式、严谨风格):第一章:引言本报告书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得出结果的完整记录。
以下是本报告书的内容。
第二章: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所测试建筑材料的合格性和质量,并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第三章:检测范围本次检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建筑材料:水泥、钢筋、砖块、玻璃、保温材料等。
第四章:检测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我们采用了以下检测方法: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显微镜观察等。
第五章:检测结果根据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建筑材料X符合标准Y,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建议使用该建筑材料作为项目中的主要材料,并提供相关的使用建议和注意事项。
第七章:附录本报告书的附录包括实验数据、测试方法详细说明和相关标准要求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实验数据、测试方法详细说明、相关标准要求。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根据《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法》第X条,建筑材料的质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等。
范本二(简洁、实用风格):第一章:检测目的和范围目的:本次检测旨在评估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范围:本次检测涉及的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砖块、玻璃、保温材料等。
第二章:检测方法我们采用了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
第三章:检测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建筑材料X符合标准Y,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第四章:建议和注意事项基于检测结果,我们建议使用该建筑材料作为项目中的主要材料,并提供相关的使用建议和注意事项。
第五章:附录本报告书的附录包括实验数据、测试方法详细说明和相关标准要求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实验数据、测试方法详细说明、相关标准要求。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根据《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法》第X条,建筑材料的质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等。
建筑材料与检测授课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授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第4.2节“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
内容包括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能正确读取实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重点:建筑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验视频、实验设备(如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计算器、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事故案例,引出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建筑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b. 解释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操作细节。
4. 例题讲解: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分析实验数据,解读实验报告。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实验方案。
6. 实验操作演示:现场演示实验操作,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7.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8.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完成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1. 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2. 力学性能检测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数据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含义。
b. 计算给定实验数据下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2. 答案:a. 抗拉强度: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压强度:材料在压缩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折强度:材料在弯曲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第三节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
2. 学会运用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讲解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等。
(2)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详细介绍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常见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3)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典型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 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3. 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2)列举三种常见建筑材料,并说明其性能及用途。
(3)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材料检测实验。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分类及用途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验操作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了解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参观建筑材料生产厂,加深对建筑材料性能的理解。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件PPT-大学讲课、复习建筑类课件(完整版)
合成高分子 塑料、涂料、胶黏剂、合成橡胶等
有机与无机非金 聚合物混泥土、沥青混泥土、玻璃 属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塑料等
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与有机 钢筋混凝土(包含预应力钢筋混凝 材料复合 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植物类材料 PVC钢板、塑钢门窗等
绪论
建筑材料分类
绪论
建筑材料分类
2)按使用功能分类 建筑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功能材料四大类。 (1)结构材料:结构材料是指建筑物受力构件所使用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的材料常用的主 要结构材料有砖、石、钢材、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2)墙体材料:指建筑物内、外及分隔墙体所使用的材料,如砌墙砖、砌块、材等。墙体材料不 仅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还要求具有防风挡雨、保温隔热、隔声声等性能。 (3)屋面材料:屋面材料是建筑物屋面使用材料的统称,如屋面板、瓦、轻型钢板等,具围护、绝 热等功能。 (4)功能材料:功能材料是指在建筑中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如防水、隔声、绝热等功自它决定 了建筑物是否能够按设计要求实现其使用功能。
θ>90° 湿润角θ越小,材料的亲水性就越好,θ=0°时,说明材料完全被水湿润。
亲水性材料 憎水性材料
1.1.2 建筑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 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 吸水性和吸湿性 吸水性:材料浸入水中吸收水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吸水性,常用质量吸水率W表示。分为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2)体积吸水率
Wv
m饱
m干 1 ·
x100 %
V0 w
Wv——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ρw——水的密度,g/cm3
通常采用质量吸水性,对于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软木等一般采用体积吸水率。
建筑材料与检测-梅杨-习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1.黄色底色内容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第二章选择题第四题、第七章选择题第二题、案例题第二题、第六章第三题红字内容为校对后修改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习题1.指出所居住场所或教室中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2.建筑材料按照化学成分如何进行分类?3.分组讨论建筑材料检测中见证取样的必要性。
4.利用业余时间找到几种现行建筑材料的产品标准,了解建筑材料各级标准的基本内容 和格式。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习题1.选择题(1)当材料的润湿角θA 、>90°B 、0°(2A 、>0.85B 、>0.8C 、>0.75(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为ρ0A 、ρ>ρ0′>ρ0 B 、ρ0>ρ>ρ0′ C 、ρ>ρ0>ρ0′(4)含水率为5%的湿砂220g 。
A 、209 B 、209.5 C 、210(5)材质相同的A ρ0A >ρ0B,则一般情况下A 材料的保温效果与BA 、好B 、差C 、差不多 2.简答(1)何谓材料的实际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2)建筑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在建筑工程中有什么实际意义?(3)何谓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各用什么指标表示?(4)材料的孔隙率与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吸水、吸湿、抗渗、抗冻、强度及保 温隔热等性能有何影响? (5) 解释下列名词符号。
①软化系数,耐久性 ②P12,F100(6)弹性材料与塑性材料有何不同?材料的脆性与韧性有何不同? (7)为什么新建房屋的保暖性能较差?且冬季尤其明显? 3.计算题(1)某一块状材料的全干质量为l15g ,自然状态体积为44cm 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为37cm 3,试计算其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解:实际密度3.11g/m3;表观密度2614㎏/m3;密实度84.1%;孔隙率15.9%(2)已知某种普通烧结砖的密度为2.5g/㎝3,表观密度为1800㎏/m3,试计算该砖的孔隙率和密实度?解:密实度72%;孔隙率18%(3)某种石子经完全干燥后,其质量为482g,将其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吸水饱和后,水面由原来的452cm3上升至630cm3,取出石子擦干表面水后称质量为487g,试求该石子的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及吸水率。
建筑材料检测规章制度
建筑材料检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提高建筑安全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建筑材料检测应遵循科学、公正、严谨、独立的原则。
第四条建筑材料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五条建筑材料检测应注重技术研究和方法创新,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
第六条建筑材料检测应加强与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和相关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建筑材料检测事业发展。
第七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建筑材料检测范围第八条建筑材料检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水泥、混凝土、石膏、砂浆等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二)钢筋、钢结构、混凝土构件等建筑部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三)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耐久性等检测。
(四)其他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
第九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根据需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检测工作。
第十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建立检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检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对违反建筑材料检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追究责任,依法处理。
第三章建筑材料检测流程第十三条建筑材料检测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接收检测任务,制定检测方案。
(二)采集样品,进行实验检测。
(三)分析试验数据,出具检测报告。
(四)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提出建议意见。
(五)交付检测报告,完成检测任务。
第十四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加强对检测流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检测的全过程可控。
第十五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建立检测记录档案,保存至少5年,保证检测数据的可追溯性。
第十六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持续改进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第四章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第十七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严格遵守质量管理规范,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八条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建筑材料与检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测试1.建筑材料按功能可分为()A:墙体材料B:建筑结构材料C:建筑功能材料D:复合材料答案:ABC2.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A:有机材料B:墙体材料C:复合材料D:无机材料答案:ACD3.国内标准可分为()四类。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D:国家标准答案:ABCD4.国家标准的表示方法由()几部分组成。
A:标准颁布时间B:国家标准代号由标准名称C:标准号D:标准发布机构的组织代号答案:ABCD5.建筑塑料是无机材料。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材料属于亲水材料的有()。
A:混凝土B:沥青C:烧结普通砖D:花岗石答案:ACD2.下列哪些性质与材料的孔隙构造特征有关()。
A:吸声性B:导热性C:抗渗性D:塑性E:吸水性答案:ABCE3.建筑物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并要求保持温度的稳定,应选用( )材料。
A: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大B:导热系数小而比热容大C:导热系数大而比热容小D: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小答案:B4.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之差越大时,它的孔隙率越大;该差值为零的材料,说明它的构造很密实。
()A:错B:对答案:B5.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以及硬化强度低等缺点,所以不宜单使用。
A:体积收缩大B:需水量大C:体积膨胀大D:吸水性大答案:A2.建筑石膏在使用时,通常掺入一定量的动物胶,其目的是为了()。
A:促凝B:提高强度C:缓凝D:提高耐久性答案:C3.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CaSO4B:Ca(0C:CaSO4·2H2OD:CaSO4·1/2H2OE:2答案:D4.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
A:2B:CaCO3C:Ca(OD:CaOE:CaSO4答案:D5.以下哪些要素决定了石膏制品具有良好的抗火性()。
A:石膏遇火时脱水,在表面形成水蒸气和隔热层B:石膏凝结硬化快C:石膏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不分解D:石膏结构致密答案:A第四章测试1.在下列常见的胶凝材料中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
建筑材料与检测相关知识.pptx
• 三、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一)导热性与热阻
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从温度高的一侧向温
度低的一侧传导的性质称为导热性,材料的导热性
常用导热系数“λ”表示。
匀质材料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T1
Qa
T2 AZ
(1-13)
式中: λ—— 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
Q—— 总传热量,J ; a—— 材料厚度,m ;
建筑材料与检测(第一部分 )
土木学院
吴教授
建设中的武汉白沙州大桥
第1章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
•引 言 •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 • 本章在介绍标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建筑材料常规
技术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建筑材料等级的判定 。 • 标准的制定和类型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 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 业标准,并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 类。
•
Kp
f sw fd
• 式中 Kp —材料的软化系数;
• fsw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
• fd—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
• 软化系数的大小表明材料在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 程度。一般材料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其质点间的结 合力有所减弱,强度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软化系数值一般在0~1之间。软化系数愈小,表明 材料的耐水性愈差。根据Kp大小可以判断各种材料 的使用场合,所以Kp值常成为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 中选择材料的依据。
• 标准代号反映该标准的等级、含义或发布单位, 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见表1-1。 表1-1 我国现行建材标准代号表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第一章测试1.只要具有专业人员和检测设备即可成立检测中心答案:错2.将检测样品送到检测中心得是答案:施工单位的3.送样单必须有取样人员和见证人员的签字。
答案:对4.建筑物的质量取决于()答案:建筑材料 ;使用的机械;设计方案;施工人员;施工方法5.检测人员需要具备()答案:探索精神;持证上岗;职业素养;定期培训6.检测误差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与检测设备无关。
答案:错7.检测环境主要包括()答案:风向;湿度8.检测结果是否合格以()为准答案:检测标准9.以下哪些因素会引入试验误差()答案:检测标准;检测人员;检测方法;检测设备10.试验数据要按照检测标准的要求进行处理。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关于建筑工程中常用水泥性能与技术要求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答案:水泥中的含碱量太低更容易产生碱骨料反应;2.常用水泥的特性中,属于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水化热大较大的是()。
答案:普通水泥3.水泥强度等级是根据胶砂法测定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判定的。
答案:3d和28d4.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
答案:P.O5.强度等级为52.5的硅酸盐水泥,28d的抗压强度为()。
答案:52.5MPa6.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试件水胶比为()。
答案:0.57.水泥取样时,每()t抽检一次。
答案:2008.水泥体积安定性检测时,雷氏夹两指针间增加距离不大于()mm认为安定性合格。
答案:4.09.制作水泥净浆时加入水和水泥的顺序是()。
答案:先水后水泥10.水泥在运输与储存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答案:坚持限额领料杜绝浪费 ;防止水泥受潮 ; 严禁不同种类、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放在一起保管;水泥储存期不宜过长第三章测试1.砂子的总表面积由砂颗粒的级配决定。
()答案:错2.细度模数为2.5的砂是中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4 粗骨料(石子)
3.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2)粗骨料的颗粒级配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可分为连续粒级和单粒级两种。连
续粒级指5 mm以上至最大粒径Dmax,各粒级均占一定比例, 且在一定范围内。单粒级指从1/2最大粒径开始至Dmax。单
粒级用于组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
(1)绝干状态。
(2)气干状态。 (3)饱和面干状态。
(4)湿润状态。
4.2.3 细骨料(砂)
2.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4.2.3 细骨料(砂)
2.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4)坚固性和碱活性 砂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风化作用而成,机制砂也会含大
量风化岩体,在冻融或干湿循环作用下有可能继续风化,因
混合使用,以改善级配或配成较大密实度的连续粒级。
4.2.4 粗骨料(石子)
4.强度与坚固性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1)强度
为了保证所配制混凝土的强度,粗骨料必须结构致密
且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的强度采用压碎指标值或其生产 用岩石的抗压强度表示,卵石则仅采用压碎指标值表示。
4.2.4 粗骨料(石子)
此对某些重要工程或特殊环境下的混凝土用砂,应做坚固性 检验。砂的碱活性是指砂中能与碱性物质发生作用的活性成
分的相对含量。当采用具有较高碱活性的砂配制混凝土时,
应注意控制其他组成材料中的总碱含量。
4.2.4 粗骨料(石子)
1.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一般把粒径大于5 mm的岩石颗粒称为石子。混凝土工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如减水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非常复杂,其主要矿 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物和含量见表 3-1。各种矿物单独与水作用时所表现出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如缓 的特性见表 3-2 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4.2.5 外加剂
1.外加剂的分类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如引气剂、防水剂、
冻融循环作用)下集料抗碎裂的能力。坚固性试验是用硫酸 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干湿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
表4-7的要求。
4.2.4 粗骨料(石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非常复杂,其主要矿 物和含量见表3-1。各种矿物单独与水作用时所表现出
的特性见表3-2
4.2.5 外加剂
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不包括生产水泥时加入的混合材料、
天然砂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河砂和湖砂 因长期经受流水和波浪的冲洗,颗粒较圆,比较洁净,且分
布较广,一般工程都采用这种砂。
4.2.3 细骨料(砂)
1.细骨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海砂因长期受到海流冲刷,颗粒圆滑,比较洁净且粒度 一般比较整齐,但常混合有贝壳及盐类等有害杂质,在配制
2.按胶凝材料的品种分类 通常根据主要胶凝材料的品种,并以其名称命名 ,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 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有时也以 加入的特种改性材料命名。例如,水泥混凝土中掺入 钢纤维时,称为钢纤维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中掺大量 粉煤灰时,则称为粉煤灰混凝土等。
4.1.1 混凝土的分类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或不加 水)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后 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目前,混凝土技术正朝着超高 强、轻质、高耐久性、多功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4.1.1 混凝土的分类
1.按表观密度分类
(1)重混凝土。 (2)普通混凝土。 (3)轻混凝土.
4.1.1 混凝土的分类
情况下也可采用快硬水泥或其他水泥。
水泥的品种应根据混凝土的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条件及 施工要求,并参照有关规范进行选择。
4.2.1 水泥
2. 水泥的强度等级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水泥的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一 般以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对于
高强度的混凝土可取1倍左右,原则上是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凝土强度较高,但拌合物流动性较差。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以近立方体或近球状体为最佳,但
在岩石破碎生产碎石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一定量的针、片状,
使骨料的空隙率增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抗折 强度。
4.2.4 粗骨料(石子)
2.有害杂质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粗骨料的有害杂质主要有黏土、淤泥、硫化物及硫酸
钢筋混凝土时,海砂中Cl-的含量不应大于0.06%。山砂是从
山谷或旧河床中采运而得到的,其颗粒多带棱角,表面粗糙, 但含泥量和有机物杂质较多,使用时应加以限制。
4.2.3 细骨料(砂)
1.细骨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机制砂是由天然岩石轧碎而成,其颗粒富有棱角,比较 洁净,但砂中片状颗粒及细粉含量较大,且成本较高,只有
盐、有机物等。
4.2.4 粗骨料(石子)
3.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1)粗骨料最大粒径
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公称粒级上限称为最大粒径。骨
料粒径越大,其表面积越小,通常空隙率也相应减小,因 此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数量也将相应减少,有。所以在条件许可的
石膏和助磨剂,也不同于在混凝土拌制时掺入的掺合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非常复杂,其主要矿 料。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掺量不多,但可显著改善混 物和含量见表 3-1。各种矿物单独与水作用时所表现出
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明显提高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 的特性见表 3-2 能和耐久性。
4.2.5 外加剂
1.外加剂的分类 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
和建筑砂浆。
4.2.3 细骨料(砂)
2.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1)有害杂质含量 砂中含有的硫化物、硫酸盐和有机物对水泥石有侵蚀作
用;氯盐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锈蚀作用;砂中相对密度
小于2 000 kg/m3的物质,定义为轻物质,也是降低混凝土性 能的有害物质。砂中有害杂质含量应符合表4-1的规定。
4.强度与坚固性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2)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在气候、外力和其他物理力学因素作用(如
冻融循环作用)下集料抗碎裂的能力。坚固性试验是用硫酸 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干湿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
表4-7的要求。
4.2.4 粗骨料(石子)
4.强度与坚固性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2)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在气候、外力和其他物理力学因素作用(如
测合格后方能使用。特别是某些污染严重的河道或池塘水,
一般不得用于拌制混凝土。
4.2.3 细骨料(砂)
1.细骨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机制砂两类。天然砂包括河砂、 湖砂、淡化海砂和山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建
设用砂》根据砂的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4.1 4.2 4.3 4.4
混凝土的概述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其他品种混凝土
4.5
学习目标
了解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 掌握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和影响性能的因素。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了解其他品种混凝土的特点和应用。
程中常用的有卵石和碎石两大类。
卵石因外形特征而得名,主要由天然岩石经自然风化、 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等自然作用而形成,根据产源不同
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和山卵石等。
4.2.4 粗骨料(石子)
1.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碎石由各种天然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和组配而得到,
颗粒表面粗糙,棱角较多,易与水泥浆黏结,所配制的混
2.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2)粗细程度与颗粒匹配 (2)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
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
示砂的级配。 (3)砂的颗粒级配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砂
级配。
4.2.3 细骨料(砂)
2.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3)砂的含水状态 砂的含水状态有如下四种,如图4-5所示。
4.2.3 细骨料(砂)
2.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4.2.3 细骨料(砂)
2.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2)粗细程度与颗粒匹配 (1)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
的大小。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它反
映了空隙率的大小。
4.2.3 细骨料(砂)
3.按使用功能和特性分类 按使用部位、功能和特性通常可分为结构混凝土 、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 土、防辐射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 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
4.1.1 混凝土的分类
4.按抗压强度分类
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可分为低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小 于30 MPa)、中强混凝土(抗压强度为30~60 MPa)、高 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60 MPa)。
在缺乏天然砂时才采用。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而
成的砂,其性能取决于原料砂的质量及其配制情况。
4.2.3 细骨料(砂)
1.细骨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Ⅰ类砂宜用于配制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砂 宜用于配制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
求的混凝土,Ⅲ类砂宜用于配制强度等级小于C30 的混凝土
防冻剂和阻锈剂等。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非常复杂,其主要矿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如加气剂、膨胀 物和含量见表 3-1。各种矿物单独与水作用时所表现出
剂、防冻剂、着色剂、泵送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和道 的特性见表 3-2 路抗折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