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其他单一G-菌腹膜炎治疗流程
透出液培养结果为单一G-菌
其他单一G-菌
嗜麦芽菌
症状无改善: 重新培养并评估病情
无导管相关感染: 抗感染疗程 21d
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管 至少3周后再重新
PD
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 无改善: 拔管
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腹水浑浊
鉴别诊断
♣腹痛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溃疡/穿孔 肠梗阻 肾绞痛 其他可能引起腹痛 的疾病
♣ 腹水浑浊 化学性腹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性腹膜炎 血性腹水 腹腔内恶性肿瘤 乳糜性腹水
血性腹水
诊断思路
考虑腹膜炎,需做以下检查
透出液常规、涂 片革兰染色和细 菌培养
检查出口和隧道有无感染, 鼻腔涂片 如同时存在,进行出口处
涂片和细菌培养
询问有无引起感 染的诱因:腹泻、 操作等
观察一次操作
主要内容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拔管与重置
腹透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拉定 头孢拉定 头孢吡肟 头孢唑肟

腹膜透析伴腹膜炎的查房护理课件

腹膜透析伴腹膜炎的查房护理课件

成功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张先生,52岁,因慢性肾功 能不全开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
护理过程
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期间,张先生 严格遵守医嘱,定期进行透析,保 持良好生活习惯。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腹膜透析治疗,张 先生的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 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失败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李女士,45岁,因急性胰腺 炎导致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
腹膜透析伴腹膜炎 的查房护理课件
目 录
• 腹膜透析简介 • 腹膜炎的概述 • 腹膜透析伴腹膜炎的护理 • 预防与治疗 • 案例分享与讨论 • Q&A环节
01
CATALOGUE
腹膜透析简介
腹膜透析的定义
• 腹膜透析是一种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灌入透析 液,借助腹膜的弥散和超滤作用,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和 多余水分,同时补充机体所需的物质,以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治疗手段
抗生素治疗
一旦确诊腹膜炎,应立 即开始使用适当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腹腔冲洗
通过腹腔冲洗来清除感 染物质,减轻炎症反应

调整透析方案
根据病情调整透析液的 量和更换频率,以支持
治疗。
支持性护理
提供疼痛管理、营养支 持和心理辅导等护理措 施,帮助患者度过感染
期。
注意事项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腹痛情 况及透析液的性状,及时发现
腹膜透析的原理
• 腹膜是一种天然的半透膜,具有渗透性。在腹膜透析中,通过向腹腔内灌入含有一定浓度的电解质和葡萄糖的透析液,利 用腹膜的渗透作用,使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进入腹腔中的透析液中,然后通过不断更换透析液,将体内的废物和多余 水分排出体外。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pt课件

出口处的护理

出口皮肤瘙痒,用棉签轻扫,不要用手挠抓 出口单纯有发红,且无压痛及脓性分泌物,把碘伏倒在无 菌纱布上湿敷2-3天,如效果不佳,可考虑为隧道炎,则 来医院处理 伤口覆盖无菌纱布,覆盖方法见示范



固定好透析管道,避免剧烈运动和牵拉出口处皮肤发红
局部肿胀
1.感染因素
B.导管出口处感染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卫生习惯不良,导管 固定不妥当,裤带损伤所致。表现为出口处皮肤发 红、肿胀、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应妥善固定导管、 防止扭转,运用“一看二按三挤压”观察透析管皮 肤及出口处情况,规范换药,保持出口处及周围皮 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1.感染因素
C.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时细菌可通过肠壁或淋巴途径进入腹 腔使病人发生腹膜炎。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纤 维素的新鲜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 忌食生冷辛辣油煎炸的食物,防止腹泻。此外,食 具要经常消毒,避免感染,发生感染后积极治疗。
1.感染因素
D.其他
近年发现血源性腹膜炎也是病原菌入侵腹膜的 途径之一。如先前有呼吸道感染和链球菌血培养阳 性的患者发生上述菌相关性腹膜炎需考虑血源性腹 膜炎;腹腔脏器感染或女性盆腔感染时,细菌也可 直接进入腹腔,再加上腹膜的防御机能减退,也使 患者容易发生腹膜炎。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一、定义
简单的说腹膜炎就是腹膜“发炎”,是由 于不小心细菌进入腹腔引起的,一旦发生了腹 膜炎,会带来严重后果。
二、腹膜炎的危害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重要的并发症,
而且是患者退出PD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5% 20% 25% 36%
腹膜炎 透析不充分 不能坚持 导管问题 其它
(1) 蛋白丢失,比平时多5-10倍。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防治护理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防治护理课件
风险。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清洗皮肤,特别是插管周 围的皮肤,以减少细菌滋生。
增强免疫力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 充足的休息,以提高免疫力。
感染后的护理措施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 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
抗感染治疗。
保持导管清洁
在感染期间,应特别注 意导管的清洁和护理,
避免进一步感染。
腹膜透析适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以及其他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情况,如急性肾 损伤、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腹膜透析的原理
01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 允许溶质和水从血液向透析液扩 散,以及从透析液向血液中扩散 。
02
通过不断更换透析液,可以清除 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毒素,同时补 充所需的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
腹膜透析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终末期肾病、急性肾损伤、药物 或毒物中毒、高钾血症等。
禁忌症
腹部手术史、腹膜粘连、腹膜感 染、疝气等。
02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类型及 成因
腹膜炎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通常由细菌、真菌或结
核等病原体引起。
腹膜炎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 发热和恶心等,严重时可能导致 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案例二
患者李女士,同样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她积极参与医护 人员的培训,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透析操例的教训与反思
案例一
患者王先生,在进行腹膜透析时未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不 注意个人卫生,导致腹膜透析管路感染。经过及时治疗和调 整透析方案,最终得以康复。
腹腔内感染的成因包括导管植入时的污染、不规范操作、腹腔内原有病变等。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诊断与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诊断与处理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 炎的诊断与治疗
腹膜透析(PD)相关腹膜炎发生率逐年下降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真菌 培养阴性 多种病原菌
澳大利亚新西兰透析移植登记: 1588病人年,2073次腹膜炎 6.5下降至0.35次/病人年 双联系统
腹膜炎仍是PD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 抗生素耐药性增加: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 (MRSA)、耐
PD相关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腹透患者具备下列三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即诊断为腹膜炎:
• 腹痛、腹透液浑浊、伴或不伴发热; • 腹透透出液白细胞>100个/ul,中性粒细胞>50%; • 腹透透出液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注: 腹透液白细胞计数部分依赖于留腹时间的长短。
即使WBC绝对计数未达到100个/ul,只要中性粒细胞>50%即可确诊。
透出液标本的留取
• 腹透液混浊或是腹痛,怀疑腹膜炎者,应及时留取第一
袋混浊透出液送检。 • • 不能立即送检,应存放于4℃冷藏。 如患者就医时为干腹,或是未能及时留取第一袋混浊透 析液,需注入2L腹膜透析液留腹4小时再引流留取标本送 检。 • 留取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
透出液的检查
• 透出液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逐渐增多 • • • • 各透析中心发生率和临床结局差异较大 严重和迁延不愈影响腹膜超滤,甚至导致超滤衰竭 仍是导致腹透技术失败、拔管以及退出的重要原因 仍是导致腹透患者• 早期诊断
• 提高培养阳性率 • 寻找腹膜炎发生的原因
初 始 治 疗
• 一旦出现透出液混浊,考虑是腹膜炎,即应开始抗生素治疗, 不用等待细胞计数的结果,以免延误治疗; • 腹腔内间断用药与连续用药同样有效。间断给药时,抗生素留 腹时间至少要求6h; • 联合给药时注意药物的相容性;对于任何需要混用的抗生素, 必须分别用不同的注射器加药; –头孢菌素、万古霉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以加入同一袋 腹膜透析液中,而氨基糖甙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存在配伍 禁忌。 • 残余GFR ≥5ml·min/1.73m2,使用经肾脏排泄抗生素时应注 意调整剂量。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 炎
付纲
.
1
ISPD
1998899
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11999933
INFECTIONS
1999966
RECOMMENDATIONS
22000000
2200055
.
2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传统和重要的并发症
而且是患者退出PD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0
30
20
10
0 Exit-site Infection
Peritonitis
Enhanced Traning Standard Traning
Gadallah MF,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0; 36(5): 1014-9
.
18
抗生素的预防性适用
ISPD Guideline
.
10
二,原因:
1,细菌生物膜; 在硅胶管上形成,是多糖和蛋白混合的基
质。它具有结构异种性和生理学的独特屏 障,因而抗生素很难穿透进去。以绿脓和 表葡等较多见。
2,抗生素治疗不充分
.
11
生物膜
.
12
生物膜
.
13
PD相关的腹膜炎的预防
持续质量促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五,抑郁;
六,其它;(高龄、糖尿病、高温和潮湿、低白蛋 白血症、有猫和狗引起的巴斯德菌感染….. )
.
8
腹膜炎的感染途径
管腔内 管周 肠道 血源性 上行性 内脏器官感染
.
9
复发和再发的腹膜炎
一,概念: 复发:抗生素治疗完成后四周内的相同细菌 感染,或培养阴性的感染。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透析液的生物学培养
常规方法为取5-10ml透出液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取50ml透出液3000转/分离心15分,
去沉淀物加入3-5ml生理盐水悬浮后再接种
急腹症: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溃疡 穿孔、肠梗 阻、肾绞痛 等
2
化学性腹膜 炎、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 性腹膜炎
血性腹膜炎
1
5
鉴别诊断 4
经验性治疗
重新植管时机: 1. 复发性腹膜炎应在腹膜透析液转清后再进行重置,同时继续
抗感染治疗; 2.难治性腹膜炎至少拔管后2-3周或以后再行置管 3.真菌性腹膜炎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专用术语
1 再发:腹膜炎痊愈后4周内再次发生,但 致病菌不同
2 复发:腹膜炎痊愈后4周内再次发生,致 病菌相同或培养阴性。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1
腹膜透析
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编写了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导致腹膜透析技术失败
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膜透析相关性膜炎
1定义 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接触污染、 胃肠道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医源 性操作等原因导致致病原进入 腹腔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炎症。
透出液细胞分类计数
液清亮时,更换腹膜透析导管。
既往腹膜炎用药史,选择药物
可使用连续给药或者间歇给药腹腔给药:
抗生素治疗无效: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5天症状无改善,拔出导管。
胃表肠明道 存感在染炎、症导,管腹相膜关炎性可1感能.透染性、大出医液源 细胞分类计数中白细胞总数大于100×106/L,N>50%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腹膜炎的危害
• 严重影响腹膜超滤和透析效能,成为病者退出腹透 的主要原因。
• 导致蛋白丢失增加,严重者导致腹腔脓肿形成、败 血症及腹腔粘连。
• 导致死亡率增加。
5
腹腔病原体侵入途径
6
造成病原体侵入的原因
外在因素,约占80%:
• 植管时污染
• 透析液过期、透析液袋 破损
• 换液技术造成污染
• 护理人员更换输液管时 污染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防治
1
腹膜炎
腹膜炎是由细菌、真菌感染或损伤所引起的常见 的一种严重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 吐、发热,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 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
2
腹膜透析失败的原因
22%
28%
15%
18%
17%
感染 导管 透析不充分 社会心理因素 其他
• 隧道炎
- 合并腹膜炎 - 深层涤纶套感染 - 抗生素治疗无效
13
谢谢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1
预防再发
出口和隧道感染, 必要时进行培养 严格的无菌操作 了解腹膜炎知识 家庭环境 换液时采取适当措施 视力和手的功能有否改变 改变大便习惯,注意卫生
12
感染时的拔管指征
• 腹膜炎
- 顽固性; 给予适当治疗 5 天后仍无效者 - 反复复发 - 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 - 结核菌或真菌感染
• 导管破裂或管路接头松 脱
• 加药过程污染
• 导管出口处或隧道感染
内在因素,约占20%:
• 因肠道疾病,如便秘或腹 泻引起肠道通透性改变。
• 经血路感染,如结核病、 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透析置管术预防性抗生素用药的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组别 常规用药组 单次用药组
例数 39 39
出口处感染
2 1
隧道炎 0 0
腹膜炎 0 0
组别
常规用药组 单次用药组
例数
39 39
体温
36.1± 0.5 36.4± 0.2
血WBC总数 (109/L)
血中性粒细 胞分类
透析液WBC
总数 (109/L)
中山一院*
国家
意大利 美国 新西兰 伊朗 德国 西班牙 美国
中国
年轻患者 老年患者
0.37
0.52
0.89
0.95
0.57
0.42
0.80
1.20
0.73
0.54
0.55
0.72
0.75
0.55
0.25
Teitelbaum I. Contrib Nephrol 2006;150:240-246
* 未发表的资料
铜绿假单胞菌
2
肠杆菌
2
硝酸盐阴性杆菌
2
脑膜炎败血症黄杆菌 1
杨念生等,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1126)375
培养阴性的可能原因
培养方法 标本量过少、存放不正确 病原菌需要特殊的培养基 培养前已使用抗生素,培养时未做特殊 处理 非感染因素引起
13
不离心
染涂 色片
革 兰 氏
增血 菌平 肉板 汤、
沙 氏 培 养 基
技术路线
透出液
离心
染涂 色片
革 兰 氏
增血 菌平 肉板 汤、
沙 氏 培 养 基
抗 生 素 中 和 瓶
冻融


抗 生





中 和

冯敏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 23(6), 345, 201047
各种培养方法阳性率比较
培养方法 不离心 血平板+增菌肉汤,37。C, 5%CO2 沙保罗培养基,28-30。C 离心后 血平板+增菌肉汤,37。C, 5%CO2 沙保罗培养基28-30。C 抗生素中和瓶 需氧瓶 厌氧瓶 冻融,抗生素中和瓶
膜炎
危险性增加,应考虑外科干预;由多种G+ 菌引起者抗生素
7.32± 1.16 6.98± 1.85
0.60± 0.09 0.57± 0.13
11± 5 8± 6
陈葳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5,22(10):6901
腹膜炎感染途径和常见菌种
途径
致病菌
%
管腔内
表皮葡萄球菌
30-40
不动杆菌属
管周
表皮葡萄球菌与金葡菌 20-30
假单胞菌
酵母菌
肠道
Gram 阴性菌
11
中山一院CAPD腹膜炎病原体调查(109例)
致病菌
例数
致病菌
例数
革兰氏阳性球菌
10.1%
真菌
11.9%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近平滑念珠菌
6
表皮葡萄球菌
1
白色念珠菌
1
溶血性葡萄球菌
1
热带念珠菌
1
肠球菌
4
酵母样菌
5
链球菌
2
革兰氏阴性杆菌
17.4%
培养阴性
60.6%
大肠杆菌
3
肺炎克雷白氏杆菌 6
不动杆菌
3
植管时污染
透析液过期、透析液袋 破损
换液技术造成污染
护理人员更换输液管时 污染
导管破裂或管路接头松 脱
加药过程污染
导管出口处或隧道感染
内在因素,约占20% : 因肠道疾病,如便秘或腹 泻引起肠道通 透性改变。 经血路感染,如结核病、 肺炎、上呼吸 道感染等。 上行性感染,如泌尿道、 阴道感染。 内脏器官发炎,如胰腺炎
其中中性粒占50%以上 • 检出致病菌
以上三条标准中符合两条诊断可成立
16
临床表现
症状
透析液混浊 98%
弥漫性腹痛 78%
发热
35%
恶心
29%
呕吐
25%
畏寒
18%
流出量减少 15%
便秘
10%
腹泻
7%
•体征
腹壁紧张 76% 体温>37.5℃ 50%
17
实验室检查
腹膜透析液常规和培养: 常规:白细胞常大于1X108/L,其中中性粒细胞50%以
3
腹膜炎导致的腹膜硬化
4
腹膜炎的危害
严重影响腹膜超滤和透析效能,成为病 者退出腹透的主要原因。 导致蛋白丢失增加,严重者导致腹腔脓 肿形成、败血症及腹腔粘连。 导致死亡率增加。
5
腹腔病原体侵入途径
血源性 肠道
换液过程
Titaneum/连接短管 腹透管
6
造成病原体侵入的原因
外在因素,约占80%:
阳性例数 阴性例数 合计
阳性率(%)
6
10
16
37.5
6
10
16
37.5
9
7
16
56.3
8
8
16
50.0
15
1
16
93.8
14
2
16
87.5
14
2
16
87.5
14
2
16
87.5
冯敏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 23(6), 345,125007
腹膜炎诊断标准
• 症状与体征 • 腹透液混浊,白细胞数>1×108/L,
上。 涂片及革兰氏染色:本法检出细菌的阳性率9%~37%,
但 简便、快速,对早期治疗有一定指 导作用。
细菌培养: 早期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必要时还同时作厌 氧菌培养、真菌培养和结核菌培养。
18
临床及诊断
常见致病菌引起的腹膜炎
致病菌
特点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常由接触污染引起,一般症状较轻,对治疗反应好;可形成 (包括表葡) 生物膜引起复发;此时需行导管重置
25-30
厌氧菌
血源性
链球菌; 结核菌
5-10
上行性
酵母菌; 乳酸菌
2-5
10
腹膜炎的致病菌
革兰氏阳性菌----G(+)
– 约占55% -80%,常见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上 皮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G(-)
– 约占17% -30%,常见为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真菌
– 约占2% -10%,大部份为酵母菌和念珠球菌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1
腹膜炎发生率
次数/病人月
35
30
可分离系统
25
O型管路
20
titaneum
15
Y型管路
10
塑料袋装
5
瓶装
0
1970
1980
1990
2000
2
腹膜炎发生率(例次/年)
作者
DeVecchi AF Holley JL McDonald M Mooraki A Nebel M Perez-Contreras J Suh H
链球菌或肠球菌 症状较重,应选择腹腔内氨苄西林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症状重;可由接触污染引起,由导管相关感染引起者更常见; 如为导管相关感染则对抗生素反应差,需拔除导管
铜绿假单孢菌
由导管相关感染引起,如为导管相关感染则对抗生素反应差, 需拔除导管;应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
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腹 如为多种肠源性微生物感染,尤其合并厌氧菌感染者,死亡
7
腹膜透析置管术预防性抗生素用药的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常规用药组(n=39) 单次用药组(n=39)
手术后3天内,每袋 透析液中加头孢唑啉, 终浓度为0.25g/L
手术前后10天内不使 用其他抗生素
手术前30min,静注 头孢曲松1.0g
手术前后10天内不使 用其他抗生素
陈葳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5,22(10):6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