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2014年再生铝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再生铝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及主要产业政策 (4)1、行业管理体制 (4)2、相关法律法规 (6)3、主要产业政策 (6)4、相关法律法规及主要产业政策对本行业的影响 (9)二、再生铝行业的发展状况 (9)三、我国再生铝行业的主要特点 (11)1、市场集中度较低 (11)2、产业政策的支持 (12)3、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12)4、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13)5、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14)(1)周期性 (14)(2)区域性 (14)(3)季节性 (14)四、再生铝行业上下游产业及其关联性 (14)1、再生铝行业的上游产业 (15)(1)废铝原料分类 (15)(2)上游供应体系 (15)(3)废铝原料国内外来源情况 (16)2、再生铝行业的下游产业 (17)(1)汽车行业 (17)(2)摩托车行业 (18)(3)家用电器行业 (18)(4)电子信息产品 (19)3、再生铝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19)五、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 (20)1、再生铝行业的发展前景 (20)2、再生铝的市场容量 (21)六、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3)1、规模壁垒 (23)2、原材料采购壁垒 (23)3、资本壁垒 (24)4、技术壁垒 (24)5、政策准入壁垒 (24)七、影响再生铝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5)1、有利因素 (25)(1)产业政策支持 (25)(2)低碳经济、环保产业的持续发展 (25)(3)废铝的供应量增加 (26)2、不利因素 (26)(1)国内废铝的回收体系不健全,市场不成熟 (26)(2)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26)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7)1、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27)2、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27)3、浙江万泰铝业有限公司 (27)4、肇庆大正铝业有限公司 (27)5、重庆顺博铝合金有限公司 (28)再生有色金属被明确列入鼓励类目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6.06.30•【文号】工信部规〔2016〕225号•【施行日期】2016.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2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我部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6月30日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工业领域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逐步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工业能效和水效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实现节能量6.9亿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工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大范围示范推广,开展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进机制初步建立。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五年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约70亿吨、再生资源12亿吨。
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4万亿元。
怡球资源(601388):国内再生
分析师: 葛军 (8627)65799505 gejun@ 执业证书编号: S0490208040137 联系人: 熊文静 (8621) 68751765yangjf@国内再生铝合金的重要一员事件描述怡球金属拟首次公开发行1.05亿股,发行后总股本4.1亿;募集资金将用于:异地扩建年产27.36万吨废铝循环再生铸造铝合金锭项目,达产后产能达到68.66万吨。
怡球金属是国内再生铝合金生产领先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再生铝合金锭产能32万吨,2011年国内市场份额6.18%。
公司业务模式分为一般业务和来料加工,2011年母公司来料加工业务占比80.5%。
再生铝行业未来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再生铝合金不消耗铝矿资源、生产周期短、能耗小,单位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不到原铝生产的5%,因此符合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
中国再生铝目前处于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铝产量中,再生铝所占比例约为21%,低于全球33%的平均水平,更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因此未来国内再生铝消费占有率会不断提高,这将助行业保持较快发展。
公司成本控制有一定优势。
领先技术和成熟海外回收渠道是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总回收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大致节约成本600元/吨;子公司成熟的海外回收渠道将为公司原材料需求提供保障,同时为公司未来国内废铝原料市场的开拓提供宝贵经验。
此外,优质的客户资源将助公司新扩产能得以消化。
公司拟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张。
异地扩建年产27.36万吨废铝循环再生铸造铝合金锭项目和公司研发中心的建设。
2015年,公司总产能有望增长至68.66万吨(包括马来西亚12.6万吨扩产项目),产能增幅达109%。
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3和2014年eps 分别为0.75元、0.93元和1.20元,按照公司12年业绩给予15-18倍市盈率,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价位在11.25-13.50元。
投资风险和结论的局限性。
我们盈利预测及结论都是建立在下游行业需求稳步增长以及公司产量有所增长的基础上的,未来行业前景以及公司募投项目不及预期将造成报告中业绩预期及投资结论的偏差。
国内外最新镍铁生产工艺介绍(精)
国内外最新镍铁生产工艺介绍根据红土镍矿成分的不同,镍生产厂可以选择不同的冶炼工艺。
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座大型镍铁生产工厂,为了少走弯路可以引进国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在中国国内制造全部设备,以较少的投资,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适宜的沿海地区建设一座大型镍铁生产厂。
为此,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乌克兰帕布什镍厂的火法冶炼镍铁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指标。
文章还介绍了在镍铁精炼车间,直接冶炼300系列不锈钢工艺的开发。
1. 开发利用海外镍资源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镍需求:尽管中国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冶金等行业对镍需求增长的速度。
近几年,中国精炼镍产量在8万吨左右,受到资源的限制,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快速增长。
合资在国外开发镍矿、建设镍生产厂的几个项目虽然已经签约,但是项目产能有限、实施还需要时间。
目前中国镍的年消费量已经快速的增加到1 4.6万吨,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镍消费国,是近年来全球镍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的消费量将上升,这将导致镍的需求量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目前可以预期的镍的产出量的增长速度。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到2010年,中国镍消费量将达到24万吨。
近年来,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对镍的需求,中冶、五矿、太钢、宝钢等大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参与海外镍矿资源的开发,这将对中国镍的稳定供应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也积极进行开发利用海外镍资源的探索,取得进展。
利用红土镍矿生产的低镍含量的生铁已经广泛的用于200系列不锈钢的冶炼。
目前中国镍冶炼工艺基本上处于以电解镍为主的单一产品的局面。
研究开发利用红土型镍矿,生产镍铁的技术是必要的。
红土型镍矿用来生产镍铁在经济上合理,没有必要一定要生产电解镍。
这项技术的开发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海外镍矿资源开发,占有更多优势矿产资源。
2. 建设火法冶炼镍铁的工厂的条件分析:目前中国还没有大型的镍铁生产厂。
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一、前言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性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在“十五”期间,产业规模连续跨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10种常用产品产量,2005年达到1630万吨,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经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有色金属工业成就的取得,一靠改革开放环境,二靠科技进步支撑。
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懈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奋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令人鼓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效显著。
以高效地下采矿、系列大型浮选机、选矿拜耳法、系统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富氧熔池熔炼、底吹炼铅、1+4热连轧、炭/炭航空制动材料、8~12英寸大直径硅单晶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水平,增强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采、选、冶主要工艺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已陆续出口。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色金属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还不是有色金属工业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纵观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是应对新科技革命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今后15年,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由有色金属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还需要艰苦的努力。
为此,要把自主创新战略贯彻到有色金属行业各个方面,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最新汇编(2011.3)
节能降耗法律法规政策汇编(部分)2011年3月目录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4、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5、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运行〔2010〕2643号)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371号)7、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8、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1]51号)9、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11、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12、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2441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办〔2010〕173号14、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1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1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0]582号)1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18、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质监局17号令)19、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2528号)20、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财税[2009]166号)(与17重复)2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22、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国发〔2009〕38号)23、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978号)24、关于促进节能服务行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与14重复)25、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与14重复)二、循环经济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第四号)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3、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4、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号)5、关于印发《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303号)6、再制造产品认定实施指南(工信厅节[2010]192号)7、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的通知8、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977号)9、关于印发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25号)三、清洁生产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主席令72号)2、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令16号)3、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03]100号)4、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太湖流域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09]104号)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09]461号)6、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707号)7、《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简介8、《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导向目录》(第二批)9、《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10、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3、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4、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6铜冶炼等5个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工信部节[2011]113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2、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3、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4、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8号)4、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5、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公告)6、工信部发布《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公告(工产业政策[2010]第4号)7、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8、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9、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660号)五、节能评估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2、国家节能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0年本)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资料汇编(征求意见稿)4、《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和《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国家发改委第37号公告)5、关于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135号)六、新能源1、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2010]230号)2、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七、其他1、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2、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3、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家发改委公告2009年第27号)4、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2010年第33号公告)5、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应用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工信部节[2011]9号)6、国家能耗限额标准(26项)目录7、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8、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9、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浙江省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人大常委公告第9号)2、浙江省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浙经贸资源[2001]268号)3、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4号)4、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43号)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10〕39号)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63号)7、浙江省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实施方案8、关于印发《浙江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6〕511号)9、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34号)10、浙江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浙财企〔2010〕232号)11、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0〕57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418号)1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80号)14、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08〕42号)15、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贯彻国发〔2009〕38号文件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27号)16、浙江省执行差别电价政策企业认定暂行办法17、浙江省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浙政发[2010]39号)18、关于超能耗产品惩罚性电价加价标准的通知(浙价资〔2010〕275号)二、循环经济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63号)2、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财建字〔2006〕158号)3、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财政领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8]134号)三、清洁生产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3]22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经贸资源〔2003〕1040号)3、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暂行办法(浙经贸资源〔2005〕643号)4、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浙经贸资源〔2008〕331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关于印发《浙江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7〕265号)2、关于我省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的意见(浙经贸资源〔2003〕39号)五、节能评估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35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审查程序(试行)》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575号)3、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内容及深度要求(试行)4、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559号)5、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1〕101号)六、新能源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0〕59号)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09〕55号)杭州市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杭州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杭政〔2011〕1号)2、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10〕276号)3、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26号)4、关于印发杭州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83号)5、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资助力度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77号)二、循环经济1、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05]211号)2、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53号三、清洁生产1、杭州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办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9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市经委关于转发浙江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杭经资源[2007]336号五、节能评估1、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66号)2、杭州市2010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杭政办函〔2010〕11号)3、杭州市薄钢板行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六、新能源1、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10〕86号)2、杭州市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杭政办函〔2011〕31号)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09〕330号)七、其他1、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08〕283号)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市财政局关于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杭政办函〔2010〕258号)富阳市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富政函[2007]109号)2、关于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的意见(富政函〔2006〕39 号)3、转发省发计委《关于富阳市江南片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热力规划的批复》的通知(富政办〔2004〕53号)二、循环经济1、富阳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富政办〔2008〕3号)2、关于调整和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富政〔2006〕1号)3、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富政函[2007]110号三、清洁生产1、富阳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办法(富政函〔2005〕73号)四、节能评估1、《富阳市2008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富政〔2008〕5号)2、关于促进富阳造纸行业转型提升的若干意见(富政〔2007〕13号)节能降耗基础知识1.能源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第8页有铅锌成矿类型)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初稿)目录一、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1、有色金属工业产量持续增长,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2、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稳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差距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1、指导思想2、基本原则3、主要目标三、重点任务和总体安排1、重点任务2、总体安排四、重大专项1、矿产资源勘查与安全高效开采技术2、难选有色金属资源清洁选矿技术3、铝冶炼重大节能技术4、短流程连续炼铜清洁冶金技术5、短流程连续炼铅节能冶金技术6、先进铝合金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7、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制备技术8、电子信息材料及微电子配套材料9、大型矿产基地资源综合利用10、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技术11、有色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12、重大装备五、重点项目六、前沿技术七、实施措施八、政策建议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1、有色金属工业产量持续增长,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性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在“十五”以来,产业规模连续跨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2008年达到2519万吨,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经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有色金属工业成就的取得,一靠改革开放环境,二靠科技进步支撑。
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奋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令人鼓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效显著。
再生铅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再生铅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再生铅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规范》编制组2015年8月·目录1任务来源 (1)2标准制订必要性 (1)2.1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1)2.2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 (2)2.3行业产业政策要求 (3)2.4行业准入条件要求 (4)2.5行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4)2.6再生铅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 (5)3主要工作过程 (7)4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9)4.1国外再生铅生产工艺及废水处理情况 (9)4.2国内再生铅生产工艺及废水处理情况 (9)5同类工程现状调研 (12)6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18)6.1规范的适用范围 (18)6.2术语和定义 (17)6.3污染物与污染负荷 (17)6.4总体要求 (19)6.5工艺技术设计 (20)6.6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 (26)6.7检测与过程控制 (26)6.8施工与验收 (26)6.9运行与维护 (27)7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27)7.1环境效益 (27)7.2投资、运行及经济效益分析 (27)8标准实施建议 (28)8.1管理措施建议 (28)8.2实施方案建议 (28)1 任务来源为了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控制再生铅企业污染物的排放。
2014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转发2014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4]29号文),其中提出了制定《再生铅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规范》(项目编号2014-1390T-YS)标准的任务,由安徽省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该标准的编制工作。
2 标准制定必要性2.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前几年,中国铅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再生铅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015年特种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特种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2月目录一、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1)与金属压力容器相关的国家法规 (6)(2)与金属压力容器相关的规章和规范 (6)(3)金属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7)2、产业政策 (8)3、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13)二、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14)1、行业发展概况 (14)(1)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14)(2)特种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发展概况 (15)2、行业发展前景 (16)(1)我国已为高端化工装备自主化制造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7)(2)现代化工装备呈现大型化、高效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18)(3)化工行业新兴领域成为特种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新的增长点 (18)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9)1、有利因素 (19)(1)下游行业的需求 (19)(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19)(3)生产基地的国际转移趋势 (20)2、不利因素 (20)(1)行业基础薄弱 (20)(2)对上游原材料产业的依赖 (21)四、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经营模式 (21)1、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21)(1)产品和技术更新快 (22)(2)设计难度大 (22)(3)制造工艺复杂、产品质量要求高 (22)2、特种金属压力容器的技术特点 (23)(1)特种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特殊 (23)(2)特种金属压力容器应用领域不同 (23)(3)特种金属压力容器是压力容器行业的新兴领域 (24)(4)特种金属材料价格昂贵,制造风险较大 (24)五、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 (25)1、石油化工行业 (26)2、精细化工行业 (26)3、煤化工行业 (27)4、冶金行业 (27)5、电力行业 (27)6、环保行业 (28)7、其他行业 (28)六、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29)七、行业风险特征 (30)1、行业风险 (30)2、市场风险 (30)3、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31)4、原材料价格波动引起的需求变动风险 (31)八、行业竞争状况 (32)1、市场容量状况 (32)2、行业竞争特点 (34)(1)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34)(2)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34)(3)产品结构不合理 (35)3、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 (35)4、特种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 (36)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37)1、南京斯迈柯特种金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37)2、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37)3、南京宝色股份公司 (38)4、沈阳派司钛设备有限公司 (38)5、中圣集团有限公司 (38)6、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 (38)十、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39)1、生产许可壁垒 (39)2、市场壁垒 (39)3、技术壁垒 (40)4、资金壁垒 (40)5、人才壁垒 (40)特种金属压力容器,属于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行业。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济源市有色金属行业“十三五”发展的实施意见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济源市有色金属行业“十三五”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布日期】2017.01.20•【字号】济政办〔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济源市有色金属行业“十三五”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办〔2017〕6号各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企业:有色金属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充分发挥济源市有色金属产业基础优势,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建设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绿色冶炼生产加工基地,特制订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济源市“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战略定位,坚持以绿色冶炼为核心,适度控制铜铅锌冶炼总产能,加大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改造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招大引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铜铅锌金银深加工及再生金属产业。
以玉川产业集聚区为主导,力争5-10年时间,把济源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为活力济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市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深加工产品及再生铅比例大幅度提高,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绿色冶炼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
节能减排: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进一步降低。
到2020年,铜铅锌冶炼综合能耗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冶炼渣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结构调整:2020年,再生铅比重达到50%,电解铅、电解锌深加工比例分别达到50%、30%,金银深加工比例达到30%以上,铜加工比例达到50%以上。
冶炼渣的综合利用
冶炼渣的综合利用作者:刘国庆来源:《创新科技》2013年第05期昊天公司目前主要经营冶炼镍金属系列产品,采用矿热炉还原火法冶炼氧化镍矿工艺提炼有色金属镍,随着炉型的加大,处理量不断增加,2013年产炉渣50万吨左右。
作为红土镍矿冶炼的废渣,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甚小,堆弃在渣场。
就此问题我公司已经与昊融研发公司合作,共同研发炉渣的综合利用,致力于解决红土镍矿冶炼渣闲置问题。
本项目以朝阳昊天镍系列产品冶炼渣为原料,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生产矿渣棉,既能解决冶炼渣闲置、甚至污染的问题,又能创造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直接利用冶炼渣生产矿渣棉,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取代民用建筑的聚苯板,满足工业绝热、建筑对保温材料的要求。
利用有色冶炼渣生产矿渣棉,目前,只有铜渣少部分用于制备矿渣棉,沈阳矿渣棉厂用3份铜渣与1份电厂液态渣混合,在池窑内熔化,熔体通过四辊离心机甩成渣棉。
目前国内并未有利用镍系列产品冶炼渣生产矿渣棉的研究报道。
矿渣棉生产工艺在国外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国内外厂家大多采用高炉干渣添加调质成分为原料,混合后经冲天炉加热熔炼喷吹或离心成纤。
该工艺技术成熟,对矿棉熔体的调温调质操作简单,容易控制,可以保证熔体的连续性,因而生产稳定。
但是该工艺没有利用高炉熔渣的显热,且二次加热时能耗大,焦炭消耗量250 kg/t以上,因而生产成本较高。
近几年,已有一些矿棉行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突破性的方案。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利用工业废渣的热潜能生产矿渣棉作为节能的突破口。
如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天津建材研究所、华能集团公司等单位,对利用热电厂旋风燃烧炉液态炉渣生产矿棉的新工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探索。
锦西化工总厂热电厂经过不懈努力,使旋风炉液态渣生产矿棉的工艺趋于成功。
虽然此种发展节约了一部分的能源,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的发展必须以热电厂的发展为主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热电厂的制约;其次,由于旋风炉矿渣棉是从属于热电厂生产的,只能以保证燃料发热值为前提,所以旋风炉矿渣棉的酸度系数往往偏高,使熔体黏度值增大,不利于矿渣棉的成纤质量。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内容要点包括: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要形成以有色金属开发利用为支
撑的持续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实现有色金属资源利用有效安全、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
要求: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有色金属工业总体水平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努力发展工艺技术、装备制造技术、产品技术及服务等
方面的技术,提高有色金属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努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扩大有色金属产品出口。
二、科学技术发展目标
1、完善有色金属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体系,发展清洁、节能技术;
2、开发及推广有色金属“增长点”和新型产品;
3、提高有色金属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组织编制及实施有色金属工
业节能减排和能源利用综合评价;
4、完善有色金属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推进有色金属节能减排项目的
建设和实施;
5、推进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开发;。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材料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材料有色金属工业是指生产铜、铝、镁、锌、铅、锡、金、银等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工业。
它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进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国家针对该行业制定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要点:1. 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规模达到2000家,主营业务收入翻一番,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5%,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绿色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 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行质量标准与技术标准协调发展,加快有色金属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广先进制造业技术与装备,提高有色金属技术含量和智能程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广节能环保型生产方式,提高有色金属产品质量和环境可持续性。
3. 节能环保实行绿色制造方式,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治理,推进新能源应用,在注重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合理开展有色金属资源勘探与开发活动。
4. 产业结构调整在现有铜、铝、铝加工、铅、锌、镁、锡、金银等工业基础上,逐步推动高品质铜、铝板带箔及桥梁高新材料等多元化、精细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高端产品比重,降低中低端产品比重。
5. 市场发展推进有色金属品牌和市场建设,促进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设立有色基金扶持优质企业发展,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6. 人才培育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扶持高层次、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建立有色金属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开展有色金属金属技能升级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技能水平和素质。
总的来说,这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围绕质量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发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旨在推进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关于印发2010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关于印发2010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12.15•【文号】国科发高[2011]655号•【施行日期】2011.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关于印发2010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国科发高【2011】6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委)、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教育局、科协,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各有关单位:材料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科技发展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
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阶段,也对新材料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新材料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特制定《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新材料人才规划》)。
现将《新材料人才规划》印发给你们。
请各级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科协组织,各级各类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学校和企业要把新材料人才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对《新材料人才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新材料人才工作,切实把《新材料人才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附件: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附件: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序言一、新材料领域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一)领域发展现状(二)领域人才挑战(三)急需人才的主要方面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一)发展重点(二)主要任务四、政策措施(一)统筹推进“人才、团队、项目、基地”一体化建设(二)进一步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培养新材料领军人才的作用(三)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四)进一步加强领域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五)引导和鼓励新材料人才向企业集聚(六)引导新材料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五、组织实施(一)加强新材料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二)建立中央与地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联动机制(三)建立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多元化人才投入体系(四)加强人才基础性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序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
30MVA钛渣炉技术协议(与西炉所)
xx冶金有限公司钛渣二期扩建项目30MVA 密闭式钛渣炉技术协议合同号:甲方:xx冶金有限公司乙方: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2011年8月14日附件1、建设条件及工艺描述1、总述Xxx。
1.1项目总体要求a.项目名称:xx冶金有限公司钛渣二期扩建项目。
b.项目承包形式:项目采取设备总承包形式,包括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技术培训。
c.项目设计产能:年处理钛精矿12万吨。
d.产品定位:氯化渣TiO≥90%。
2e.工艺要求:电炉实现薄料层开弧熔炼;连续加料,连续送电,连续熔炼,定时出炉;留铁留渣操作,渣铁分出。
烟气实现余热利用,用于加热球团和脱硫等。
f.设备要求:电炉实现全密闭,采用组合把持器自焙电极。
1.2建设条件1.2.1 自然条件工程建设场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属温带季风气候。
近30年(1982-2011年):平均气温 6.9℃相对湿度62%降水量500mm年均风速 2.4m/s最大冻土深度126cm多年平均无霜期140d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857.9h年有效积温2300~3400℃地震烈度7度主要气象灾害有:冰雹、霜雪1.2.2 电力条件钛渣炉变压器用电源:35kV AC/50Hz/3相低压电源电压:3相4线制,AC380V,50Hz交流电压波动范围:+10%~-15%交流电源频率波动范围:50 -1~+0.5 Hz1.2.3 能源介质条件1.2.3.1水钛渣炉用水由乙方提出条件,甲方满足要求。
1.2.3.2气体介质1) 氧气(拟建液氧站)纯度≥99.6%压力 1.8MPa2) 压缩空气普通压缩空气管网压力0.4~0.6 MPa净化压缩空气管网压力0.4~0.6 MPa 1.2.4 原材料条件1.2.4.1钛精矿的成份1.2.4.2还原剂指标1.2.4.2.1 焦炭指标冶金焦灰份的化学成分(%)热值(g.-cal.):≥6554粒度范围: 1~12mm.焦碳的堆比重:<0.6g/cm3.安息角: 50°焦碳是无毒、无爆炸性、易燃品,着火点为600℃。
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精修订
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精修订现代化服务于国家九五宏观投资战略,“有色金属工业总体发展规划”是贯彻实施该宏观投资战略的路线图,是指导有色金属企业健康、快速、
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实现有色金属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
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一、自然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
1、资源优势
2、发展机遇
有色金属工业整体发展机遇良好。
一方面,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的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投资市场优势越来越凸显,为金属工业投资布
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全球有色金属行业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技术创新和国际市场的开放也为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1、技术进步
2、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2007-4-16 来源: 中国有色网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一、前言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性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在“十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整体实力增长迅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产业规模连续跨越,行业实力明显增强。
2000~2005年期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长了2.08倍,年均递增15.8%;2005年达到1630万吨,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传统优势产品锡占世界产量的36%;钨、锑、稀土均占80%以上。
铜加工材产量为466万吨,是2000年的2.92倍,年均递增23.9%,超过美国,世界第一;铝加工材为583万吨,是20 00年的2.69倍,年均递增21.9%,居世界第二。
2005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6882亿元,是2000年的2.23倍,年均递增17.4%;销售收入8090亿元,是2000年的3.71倍,年均递增30.0%;实现利税847亿元,是2000年的5倍,年均递增38%;利润达到543亿元,是2000年的8.2倍,年均递增52.3%;进出口贸易额扩大了2.27倍,年均递增26.7%。
我国已经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有色金属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有色金属工业成就的取得,一靠改革开放环境,二靠科技进步支撑。
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奋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令人鼓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效显著。
1、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实力增强。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科技面向经济,院所面向企业,人才结构不断调整,学科结构不断优化,研究与开发取得明显进展。
2001年以来,全行业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1项。
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
在国家科技投入保持增长的同时,企业自身投入的科研经费大幅增加。
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建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显著实效,为全行业技术提升做出了贡献。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2004年统计数据:有色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65个,实现销售收入6730亿元,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385.15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为5.7%;全年科技投入68.4亿元,其中用于开发新产品经费15.4亿元;全行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02%;拥有发明专利774项;全行业工业企业建立科技机构448个,这些科技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6300多人。
初步形成了企业技术创新队伍和科技开发体系。
在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和重点新产品开发中,企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金川、大厂、柿竹园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有色金属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等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由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大学共同完成。
与此同时,在重点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个,国家和行业重点实验室、工业试验基地2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6个,为行业科技创新创造了条件。
2、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升级加快。
在老矿山深部寻找盲矿体,取得了重要进展,有的矿山深部找矿获得了突破。
有色金属行业依靠自身力量,能够建设年产3000万吨矿石特大型露天矿,年产300~400万吨矿石地下大型采选企业;自主研制的系列大型浮选机(16m3~160m3)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出口国外;低铝硅比铝土矿脱硅富集技术开发成功,并广泛应用于生产,扩大了铝资源利用量,延长了利用年限。
先进的闪速熔炼、富氧熔池熔炼、湿法炼锌技术,在铜、镍、锌冶炼中占主导地位;自主创新的“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新工艺”正在推广应用,改变着铅冶炼系统的落后面貌;矿浆电解技术首次在我国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水硬铝石选矿拜耳法、富矿强化烧结法技术,砂状氧化铝生产技术等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氧化铝生产技术水平。
自主开发与创新的200KA、280KA、320KA、350KA系列大型预焙槽及其工业应用,为新厂建设和老厂改造提供了先进技术,全国已基本淘汰了落后的自焙槽。
引进的闪速炉和艾萨炉实现了再创新,形成了自主创新成果,在铜、镍、铅、锡冶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低品位铜矿生物提取技术发展顺利,先后建成了年产1500~2000吨铜的湿法(生物)示范厂4家。
自主建设的紫金矿业万吨级生物浸出-萃取-电解湿法炼铜厂已顺利投产。
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铜、铝及其合金材料、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可以生产铜材250个牌号,2000多个品种,近1万种规格;生产铝板、带、箔、管、型、线等18大类,200多种合金,2400个品种,13600个规格。
其它稀有金属材料性能提高,品种增加,基本满足了高技术和军工配套需求。
8~12英寸硅单晶及抛光片产业化规格逐步增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创新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00MN油压双动铝挤压技术与装备”研制成功并用于生产;江西铜业公司6000吨高档电子铜箔厂建成投产。
在有色金属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还应清醒地看到,有色金属行业经济增长过渡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依然严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加工新材料高端产品仍需进口;行业关键技术自给能力较低,一些领域引进技术的局面尚未改变。
总之,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色金属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已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纵观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是应对新科技革命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今后15年,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由有色金属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还需艰苦的努力。
为此,要把自主创新战略贯彻到有色金属行业各个方面,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把科技进步摆在行业发展的突出地位,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一方面面临科技大发展的机遇,同时已具备支撑科技创新的诸多有利条件。
其一,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对有色金属总量、品种、质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因此,急需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依靠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掌握市场主动权;着眼长远,重视前沿技术,开拓新的领域,培育新兴产业。
其二,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有色金属行业科技人员总量达16万人;研发人员4万多人,高素质人才不断得到充实;科技人员占职工队伍的比例较高,位于各工业行业前列。
充分利用和发挥知识型人才资源,是有色金属行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其三,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有色金属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勘查设计机构健全,从地质、采选、冶炼到材料、加工等学科配置比较合理,研究开发设施、仪器装备比较配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比较活跃,提供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科技资源的良好环境,具备了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
其四,具有较好的科技资源条件,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科技攻关的传统和经验。
只要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产学研联合起来,在有色金属重要领域,坚持以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有选择地组织原始创新,奋起直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行列。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安排到2020年是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全国有色金属产量和消费量基本接近峰值。
在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从而带动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实现产业全面升级。
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立足国情和有色金属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深入开展科技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全面进步,为有色金属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撑。
1、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际,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企业主导、强化创新、重点突破、创建强国。
要以企业为主导,凝聚全行业科技资源,坚持持续自主创新,努力实现产业全面升级。
企业主导,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技术集成应用的主体,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
强化创新,就是高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坚持不懈地开展以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有选择地进行原始创新,使之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谒动力。
突破关键,就是从支撑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立足中长期,着眼长远,突破资源、能源、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支撑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
创建强国,就是通过持续自主创新,使行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一流、产业规模合理、产品技术先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建有色金属强国。
2、广泛培养和汇集优秀科技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科技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今天,要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要依托重点科技项目、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加大优秀人才培养力度,特别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大学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研究开发能力和探索精神。
企业要制定实施激励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硕士、博士到企业创新创业;以研究开发项目为纽带吸纳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技人员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采取各种方式、多渠道培养和汇集科技人才,建立起科技人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很强的人才队伍。
3、强化科技创新投入研究开发资金投入是持续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
在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条件下,有能力保证科技经费稳定增长。
对有色金属特色行业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承担的国家各类重点科技项目、人才培养等更多的给予关注、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