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九章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旅游地理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堂跟踪训练含解析选修3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旅游地理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堂跟踪训练含解析选修3

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1.(2019·泉州考前适应性模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冬季银装素裹,有无际的林海雪原,可开展“乌兰布统坝上草原+经棚蒸汽机车+达里捕鱼节+达尔罕骆驼节+金山岭长城”八日行程。

下图示意该区域近五年冬季(12月-次年1月)人气最高摄影旅游线路。

分别列举两例线路上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并阐明该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依据。

答案:飘雪、云雾、林海、雪原;篱笆、马群、冬鱼、驼文化、长城。

从旅游者的出游愿望与能力看:各景点摄影题材丰富、独特;游客经济承受能力强,客源丰富。

从旅游资源条件和安全性看:各旅游景点独具特色,集群程度高;以北京为交通集散中心,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强,具有合理的最小旅游时间比;与南方地理环境差异大;线路成熟,安全性高。

2.湖北清江画廊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地质公园,以山水和民族风情旅游为特色,主体景区需要乘坐游船游览。

近年来,小长假自驾游已成清江画廊游客主流旅游方式。

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清江画廊风景区出现“井喷”现象,景区公路拥堵不堪。

如图示意2017年5月1日距离清江画廊风景区入口3 km处拥堵的景象。

(1)依据材料分析近年来湖北清江画廊风景区自驾游火热的原因。

(2)针对风景区“井喷”和交通拥堵等现象,提出清江画廊风景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解析:(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人们出行意愿增强,自驾游不断升温。

(2)可以从限制游客人数、加强疏导、及时发布流量预报信息、兴建大型停车场、增加公共旅游车辆等方面考虑。

答案:(1)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汽车的拥有量不断增多;节假日高速公路暂免收费等。

(2)加强景区疏导和管理工作,限制游客人数;采取网络预约售票制;景区及时发布流量预报信息;在景区附近修建大型停车场,景区内增加专用客车,让自驾游旅客换乘公共旅游车辆进入景区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 业的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 部分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规划时要考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虑的因素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
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12/11/2021
第六页,共二十八页。
2.选择和设计旅游线路 (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①主观方面: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 ②客观方面: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睱时间。 (2)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①途径: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 的旅游者等。 ②内容: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 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环境
成因
危害
问题
对地表环 境、自然资 源的破坏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 地表环境、自然资 源的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土壤 板结、滑坡、雪崩, 损害天然洞穴、海 岸、河岸、湖岸等
对视觉效 果的破坏
建筑物、索道、山 区公路、停车场等 人工设施的建设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 自然风光
12/11/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序号
旅游消极影响
同意

破坏公物行为增加
28.90%

交通堵塞
27.30%

噪声和空气污染
30.00%

犯罪率上升
15.80%

自然环境遭破坏
26.30%

湖边和其他室外场地变得拥挤
34.80%
⑦ 居民很可能要忍受旅游目的地的生活 47.40%

摩梭文化变迁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课件: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课件: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答案:积极建立客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在充分保护梯田 文化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地发展梯田旅游业;集中整 合森林、梯田、生态茶园等旅游资源,提供富含客家文化特 色的旅游服务,形成一个“吃、住、行、娱、购”的整体旅 游产业链;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知名度;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民 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栏目 导引
选修3
旅游地理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7、8 月游客数量众多。其原因从 题干“平均海拔 4 800 多米”可以看出,7、8 月天气凉爽, 再加上该季节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明显,风景优美;从客源 市场来说,正值暑假,客流量大。(2)游客数量的季节分布不 均会产生旺季的环境压力、淡季的收入差异,不利于对旅游 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生态旅游
旅游者
栏目 导引
选修3
旅游地理
(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 4 800 多 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 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栏目 导引
选修3
旅游地理
(1)分析该景区 7、 8 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 利影响。
栏目 导引
选修3
旅游地理
2.选择和设计旅游线路 (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①主观方面: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 ②客观方面: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睱时间。 (2)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①途径: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 的旅游者等。 ②内容: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 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
栏目 导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原旅游线 路未能串联古村落东西旅游资源,且 出现回头路。第(2)题,可依据教材分 析旅游的意义或作用。第(3)题,依据 材料和图示可分析存在的问题。
答案:(1)未能串联起古村落东、西部 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村内游览线路 出现了回头路。 (2)促进了该古村落东部旅游资源的开 发;促进了全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扩 大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村民的 收入和生活水平。(任答三点即可)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
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环 保策略 实施 主体
具体措施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 环境保护法规
法律 法规
立法 机关
旅游 环保 策略
具体措施
建设排污处理 设施 建设各种环境 保护区 禁止破坏生态 环境和文化环 境的工程
实施主体
政府 旅游研究专 家、政府 旅游开发商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
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
解析:第(1)题,湿地属于自然旅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 其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价值、经济价 值、美学价值。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 省内游客总量增加,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 异,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水平、客源地距 离、生态观念等。第(3)题,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
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考点串讲课堂互动
考点1 旅游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
知识精析
1.旅游“规划之鹰”的基本内涵
旅游 规划 对旅游业的 规划 之鹰 影响 内容 前方 外部 条件 客源市场 旅游资源开发和规 划的主要目的,旅 游业经济收入的主 要来源 保证和促进旅游业 持续、健康、稳定 发展的外部条件
(3)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中 “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分析新游览线路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总复习 3.4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旅客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地理总复习 3.4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旅客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该题考查旅游资源分布和保护措施。第 (1) 题注 意审题 “ 自然原因 ” ,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我国西北内陆 地区,远离海洋,降水量少,气候干旱,空气干燥,有利于文 物保存。第 (2) 题,结合材料提示 “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
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 ,在自然条件下保护较完
好,由于人为原因对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保护该文化遗产 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人为方面来考虑。
选修部分
选修三 旅游地理
第四节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旅客
一、旅游景区的规划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景区交 通线路 规划 旅游交 通工具 规划 规划的 目的 规划时 要考虑 的因素
旅游景 区的交 通规划 规 划 要 求
旅游景区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紧邻的主要景点为中心, 通过公路、河道、索道和人行道等交通线,将周围若干 景点相连而成的。因此,景区交通线路规划首先要方便 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旅游 地信 息
旅游地的 时空可达 性
旅游服务 设施和条 件
3.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原则 选择倾向 原因
希望在资 金和闲暇 时间的限 制内,能 最大程度 地满足自 己的出游 愿望
选择最有 名的旅游 地
选择与居 住地环境 差异较大 的旅游地 选择最小 旅游时间 比
人们之所以更愿意选择更有名的旅游地,一 是知名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较大,二是其旅 游基础设施条件也相对完善
本 题 主 要考 查 旅 游资 源 评 价与 旅 游 资源 环 境 保
护。第(1) 题,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般从其价值高低、集群性、地
域组合三个方面分析;第 (2)题,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可以从植被 的保护、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量内、水循环的保护等 方面分析。 答案:(1) 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礼貌待人
与他人交往时,应使用礼 貌用语,尊重当地的风俗 习惯,避免冒犯他人。
环保意识
减少污染
在旅游过程中,应减少使 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乱 扔垃圾,保持环境清洁。
爱护动植物
尊重自然环境,不随意采 摘、捕捉动植物,保护生 态平衡。
节约资源
合理使用旅游景区的资源, 如水资源、电力等,避免 浪费。
尊重当地文化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学习尊重和包容 不同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拓展国际视野
旅游可以让人们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从而 拓展国际视野。
在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增强全球意识。
提升个人素质
不涂鸦、不刻字,不触摸文物,遵守 博物馆规定。
尊重当地居民
了解当地风俗习惯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避免因不了解而造成冒犯。
保持礼貌
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闯红 灯等。
支持当地经济
在当地消费,购买当地特色商品和手工艺品,支 持当地经济发展。
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参加旅游志愿者活动
加入当地的旅游志愿者组织,参与旅游志愿者活动,为旅游事业 做出贡献。
了解当地文化和风俗
在旅游前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和礼仪,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和 环境。
保持身心健康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在旅游期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适量运动
在旅游过程中适量运动,如步行、爬山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注意安全
在旅游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景区规定,避免发生 意外事故。
旅游可以让人走出熟悉的环境, 接触不同的文化、风俗和生活方 式,从而丰富人生经历,增加生 活多样性。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4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4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

的旅游地。
②若两个旅游地景观类型相同、所提供的游玩时间相 近,但与居住地距离不同,通常会选择较近的旅游地。
(5)保证旅游安全。
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
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
环境等方面。
2.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2)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①途径: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
经验的旅游者等。
②内容: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 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
(3)确定旅游目的地。
①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②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③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4)旅游线路的选择。
①倾向于环路设计,追求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多
请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因,谈谈怎样规划建设该 景区。
【解析】第(1)题,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市场距离、交
通通达性、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等方面分析。第 (2)题,
旅游景区规划应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答案:(1)不同地段的长城具有的审美价值、历史文化
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不尽相同;主要受经济距离
(2)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3)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4)进一步发展交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跟踪检测】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
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
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下图为该岛 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的影响,东部地区距市场近,吸引的游客数量较大;交通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新人教版

1.(2017·高考全国卷Ⅱ)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 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 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 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解析:旅游活动的规划设计可以从旅游活动的空间设计、旅 游地区特征的适应性设计等角度分析。 答案: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 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 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装备、生活用品;交通规划
旅游景区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紧邻的主 要景点为中心,通过公路、河道、索道 景区交通 和人行道等交通线,将周围若干景点相 线路规划 连而成的。因此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 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 济、安全、可靠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 旅游交通 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 工具规划 工具(如观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
2.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清朝在 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新中国建立之初这里 呈现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景象。20 世纪 60 年 代这里建立了林场,2017 年 12 月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 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日前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为 75.2%,下图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示意图。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 合格的现代游客
最新考纲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
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 的旅游路线。 3.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思维导图

方案福建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选修3课件

方案福建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选修3课件

3.旅游线路的选择
1.(2014· 高考江苏卷)下图是中国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欧美入境 旅游联系图,箭头指向表示境外游客在某城市旅游后的流 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西安 ,该城 (1)除北京、上海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是________ 市吸引境外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是 人文旅游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栏目 导引
选修3
旅游地理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栏目 导引
选修3
旅游地理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 市化
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 旅游环境保护策略 法律法规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立法机关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 环境保护法规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工程建设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禁止实施破坏生态环境 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
的现代游客
考点一
旅游活动设计
考点二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考点一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旅游活动的产生是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条件的前提下对旅游进 行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一次成功的旅 游活动在实施前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合理设计。
1.旅游信息的收集
2.旅游点的确定
成因
危害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 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 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 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 圾以及噪声等 健康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 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 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 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 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 灭绝

[备考资料]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教学案 选修3 第三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doc

[备考资料]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教学案 选修3 第三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doc

第三讲旅游开发与保护__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1.旅游景区规划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旅游景区包括景点、交通、服务设施、绿化系统等基本要素。

(2)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①对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其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②旅游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而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它是旅游规划的一部分,两者不能等同。

2.旅游活动设计旅游活动的产生是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条件的前提下对旅游进行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

一次成功的旅游活动在实施前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合理设计:(1)旅游者的出游意愿和能力:(2)旅游信息的收集:(3)旅游点的确定:(4)旅游线路的选择:[例1](2012·江苏高考节选)2011 年6 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解析]旅游准备前获取景区相关资料可以借助网络、新闻媒体、旅游介绍手册,也可以咨询旅行社。

[答案] 网络、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1.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具体表解如下:2.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旅游业并不是通常说的“无烟工业”。

开发过度或不当都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例2](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3旅游地理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教案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3旅游地理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教案新人教版

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旅游规划1.(2018·高考全国卷Ⅱ)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解析:(1)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包括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知名度等。

(2)依托“佛手山药”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从观光、体验、购物等角度着手设计,该问为开放性设问,以“佛手山药”为中心设计项目即可。

答案:(1)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2.(2017·高考全国卷Ⅱ)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

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

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解析:旅游活动的规划设计可以从旅游活动的空间设计、旅游地区特征的适应性设计等角度分析。

答案: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

远眺
近看
俯瞰、远望 平视 低看
置身其中
旅游景观 峰峦
丘陵地区的梯田
江、河、大海 城市中的湖泊 较小的湖沼池塘 山水组合景观
观赏效果 雄伟、峻秀、奇特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 结合 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 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显得更小、更美 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 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心旷神怡
第十九章 旅游地理
1 研析高考 • 明规律 2 研析考点 • 破疑难 3 研透技法 • 提素养 4 构建网络 • 理体系
研析高考 • 明规律
课程标准
考情统计
1.结合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 2019·课标Ⅰ,43题
发条件。
2019·课标Ⅱ,43题
2.结合实例,分析旅游目的地 2019·课标Ⅲ,42题
和旅游客源地之间的关系。
2018·课标Ⅰ,42题
3.结合实例,分析旅游业对区 2018·课标Ⅱ,42题
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带动 2018·课标Ⅲ,42题
作用。
2017·课标Ⅰ,42题
4.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 2017·课标Ⅱ,42题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017·课标Ⅲ,42题
5.结合实例,设计旅游出行的 2016·课标Ⅰ,42题
山中多云雾,景
地貌的酷似造型
面积较大的江河湖 海
较小的湖沼池塘
观赏位置
实例
特定观赏点
路南石林中的阿诗玛、黄山 的石猴观海、广东肇庆的七 星岩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 洞庭湖、鄱阳湖、长江、黄


在低临水面的亭、榭、廊、 西湖、北大未名湖、济南大
阁上观赏
明湖
(2)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色彩美、静态美 和动态美。当然,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高三旅游地理复习:旅游开发与保护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高三旅游地理复习:旅游开发与保护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答案
• (1)线路①理由:该条线路旅游资源类型 丰富、密度较大、组合较好,既能看到历 史文化建筑六和塔、体验古运河文化,又 能游览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景区内还有世 界文化遗产——西湖,旅游资源等级高、 游览价值大。 • (2)旅游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水质,尤其不 能在运河上乱仍垃圾;注意水域安全。
• 二、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 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风光
(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 对传统社区 外来文化的强 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 文化的破坏 力冲击 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 一旦 对文物古迹 的破坏
不文明的游客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 行为、过大的 破坏 游客流量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太平洋,这里拥 有茂盛的原始雨林,90%的生物都生活栖息在树上,旅游者想 要体验真正的热带雨林风光,就要到吊桥上走一走,才能领略 其热带雨林特色和免遭有毒昆虫和蛇类的袭击。
分析旅游者到 热带雨林游览要 走吊桥的原因和 需要注意的问题。
原因:雨林高大茂密,林下视野受到限制,林 上吊桥视野开阔;地面植被茂密,行动不便, 吊桥浏览方便;地面有毒昆虫和蛇类出没,走 吊桥免遭其袭击,安全性好;90%生物栖息在 树上,观看生物种类多,浏览价值高;雨林气 候湿热,吊桥通风散热,浏览环境好。(任答 三点,得6分) 注意的问题:高空观景防止跌落,注意安全; 天气多变,需带雨伞;需穿长衣长裤,防止蚊 虫叮咬;携带驱虫和防晒用品;穿防雨的旅游 鞋;带上通信设备,保持联系,防止迷路等。 (任答两点,得4分)
(1)在雨季,云南有可 能发生哪些旅游安全 问题? (2)引发旅游安全问题 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如果你准备在暑期 去云南旅游,你会采取 哪些措施来预防这些 问题的发生?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探究复习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73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探究复习第43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73

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1.(2019·广东四大名校联考)九寨沟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

九寨沟景区旅游接待人数不断攀高,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之后,旅游订单被大量取消,当地旅游业进入“冰封期”。

分析本次地震对九寨沟旅游业的影响。

解析:地震对九寨沟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从旅游者人身安全,游客减少对旅游业的影响,地震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旅游服务业相关的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等方面考虑。

答案:破坏旅游资源(自然景观),降低旅游资源价值;损毁交通、宾馆等旅游基础设施,影响游客的集散和接待;地震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危及游客人身安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收入大减,可能使从业人员大量流失;旅游品牌效应和经济带动作用降低,旅游业发展受影响。

2.(2019·韶关调研)以前,陕西省礼县的袁家村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

2007年该村投资1 500万元,利用110亩土地建成了一个包括娱乐、餐饮、休闲和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村镇,汇集了博物馆、关中民俗体验地、关中小吃街等,深受游客喜爱,后续又开发出了许多休闲旅游项目。

随着游客数量的大量增加,餐馆、客栈、农家乐等旅游活动场所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本村的村民已不能满足需求。

简述袁家村从普通乡村发展成旅游村镇的具体表现。

答案: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等的建设使该村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为游客服务使该村村民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吸引大量外村人员从事与旅游有关的服务业;使该村由乡村景观转变为旅游城镇景观;使人口由分散向城镇集中;使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城市化。

3.研学旅行是围绕当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展实地考察与研究性学习的集体旅行。

2017年7月,某科考协会组织上海中学生赴格陵兰岛研学旅行。

为确保旅行体验与安全性,此次研学旅行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沿途登岸开展实地考察与短途徒步探险(图)。

高三地理复习必备 旅游开发与保护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

高三地理复习必备 旅游开发与保护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
增强安全意识 (2)旅游安全的防范措施了解天气变化
加强救援
[例] (2011·上海)读皖南某古村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 题。
某古村落是黄山脚下一个著名的旅游点。目前,旅行社 设计的古村落游览线路主要涵盖了村落的一部分,线路上分 布有饭店、旅馆,以及手工艺雕刻、茶叶、古董等商铺。其 实,村落另一部分还有更具特色的名人名居、田园风光,由 于这些景点没有纳入游览线路,这里的街巷年久失修,居民 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劳务输出和种植业。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 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 客安全?
答案:(1)海水浴场适宜建在A地;滨海地质公园适宜 建在B地。
理由:A地:坡缓水浅、有沙(砾)滩;B地:岩石裸 露,海蚀地貌发育。
(2)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陡崖处设置护栏;对崖壁进行 除险加固。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简要分析甲省旅游资源相对于乙省的比较优势。 (2)简要分析乙省旅游业比甲省收入高的主要原因。 (3)某中学生全家想在暑假自驾车去甲省西部旅游,应 注意哪些旅游安全问题?
答案:(1)甲省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 (2)乙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捷。 (3)甲省西部旅游景区夏季是旅游旺季,应关注当地交 通流量预报,选择行车路线;甲省西部旅游景区地形复 杂,山高谷深,道路坡大弯多,要放慢车速,注意交通安 全;夏季是当地雨季,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并准备雨 具;当地多地震、洪水及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有 防灾意识及正确的应对措施。
2.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 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 现。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旅游资源 和旅游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切脉高考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影响。

2.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
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3.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
考题如下:
1.旅游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
Ⅰ第42题,2013年江苏卷第
37题等。

2.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
护问题,如2013年山东卷第
32题,2012年山东卷第32题
等。

3.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如
2011年江苏卷第30C 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旅游景区图和文字材料信息,考查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

2.常结合旅游规划图,考查旅游中信息的收集、服务设施的规划、道路选址等。

[P 3~P 8]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活动的产生是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条件的前提下对旅游进行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

一次成功的旅游活动在实施前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合理设计。

(1)旅游信息的收集
(2)旅游点的确定
(3)旅游线路的选择
1.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

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

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

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解析:本题从旅游线路选择及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命题,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从图示可看出,线路一连接的景点多,既有人文旅游资源,又有自然景观,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且线路较短。

该题应从旅游资源价值、地域组合、游览时间等方面去分析。

(2)海岛面积小,环境容量小,且海岛孤立于海洋中,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答案:(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路线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成因危害
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健康 对生物
的危害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 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对地表环 境、自然 资源的破 坏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对视觉效 果的破坏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对传统社 区文化的 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 迹的破坏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城市化 问题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 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

旅游环境 保护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法律 法规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工程 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旅游研究专家、政府 禁止实施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旅游项
目评价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旅游研究专家
旅游环
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生态 旅游
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旅游者
2.(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1)本题考查甘肃敦煌的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回答时注意自然地理特征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

(2)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回忆所学知识不难作答。

侧重从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加强管理,实行浮动票价等措施方面分析。

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1.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各知名景区出现大量客流。

华山、普陀山、西湖、黄山九寨沟、三亚……无不出现客流井喷,看景成了看人。

下图为2013年10月1日的杭州西湖涌金桥景象。

据此回答问题。

(1)说出上述现象给游客带来的主要不利影响。

(2)谈谈景区应对游客拥堵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带来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总结归纳能力。

(1)读图可知,人流量大对旅游质量及环境等都有影响。

(2)应对措施有调控游客数量,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制订应急预案等。

答案:(1)游览质量下降;游览耗时较多;增大安全隐患等。

(2)合理调控游客数量,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如旺季提价等);优化游览线路,合理分流游客;挖掘潜力,提高接待能力;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2.(2014·宁波联考)下图为某沿海旅游景区规划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在该景区修建一个休憩区,应选择在何地?说明理由。

(2)如果在该景区建一停车场,应选择在何地?说明理由。

解析:(1)休憩区应建在主要景区之间,且景色优美、土地宽阔之处。

(2)停车场则应建在公路枢纽附近,主要景区之间,空旷的区域。

答案:(1)B处。

理由:该处为沙滩,景色优美;大致居于主要景区中间,地理位置优越。

(2)D处。

理由:该处交通便利,位于交通枢纽;面积较大。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袤、神奇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但可可西里生态旅游每年游客数量将限制在1 000人以内,并且要求游客在报名时必须出具健康证明,到达格尔木市仍要重新进行体检。

下图为可可西里景观图。

(1)到可可西里旅游可以看到哪些自然景观?
(2)为什么既限制到可可西里旅游的游客数量,又要对游客进行健康体检?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生也可根据所学知识作
答。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因此要限制游客数量;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海拔高,空气稀薄,不适合某些疾病患者活动,因此要对游客进行健康体检。

答案:(1)高原地貌、雪山风景、高寒草原、珍稀野生动物等。

(2)可可西里自然环境恶劣,环境容量小;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脆弱,易受破坏且恢复困难;某些疾病患者不适合到青藏高原地区活动,如高血压患者等。

4.(2012·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解析:(1)从图中景点的名称、分布可得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具有价值高、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等优势。

(2)结合材料可知,该旅游区位于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要保护旅游资源,可从保护植被、控制游客数量、保护水源等方面回答。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