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内科中级职称考试笔记)
2020年内科学主治医师资格笔试专业知识考点解析 (10):风湿免疫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目录风湿性疾病概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疾病概论一、分类及范畴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属自身免疫病。
本组疾病多因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而引起组织器官的损伤,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是其最大的特点,组织病理上多有血管炎改变。
病变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累及系统的不同而有相互重叠和差异。
属于本组疾病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性硬化病(SSc)>>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血管炎2.脊柱关节病本组疾病的特点为:①附着点炎;②脊柱逐渐强直;③HLA-B27的强相关性。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等。
3.退行性变骨关节炎:因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而造成关节功能的障碍,见于负重关节,如膝、髋关节。
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风湿病:痛风性关节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5.和感染相关的关节炎:如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的风湿热等。
6.肿瘤相关的风湿病:原发性如滑膜瘤、滑膜肉瘤等;继发性如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等。
7.神经血管疾病: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受压、神经根受压等、雷诺病等。
8.骨与软骨病变:骨质疏松、骨软化、肥大性骨关节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等。
9.非关节性风湿病: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特发性腰痛、其他疼痛综合征如精神性风湿病等。
10.其他:如周期性风湿病、间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的风湿综合征、慢性活动肝炎等。
二、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血清特异性自身抗体病名ANA谱抗磷脂抗体ANCA 抗角蛋白抗体谱SLE 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少见抗组蛋白抗体狼疮抗凝物抗Sm抗体梅毒血清试验反应假阳性PSS 抗SSA抗体抗SS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少见抗SSB抗体MCTD 抗RNP抗体(高滴度)DM/PM 抗合成酶(Jo-1,PL-7,PL-12)抗体三、常见关节炎的关节特点(一)类风湿关节炎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特征是对称性多关节炎,以双手、腕、肘、膝、踝和足关节的疼痛、肿胀及晨僵最常见。
卫生资格《内科学主治医师》笔记讲义-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
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
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急性疼痛期间,由于长期卧床,或者服用激素时间过长等,可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一些并发症。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肺炎: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细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
(2)泌尿系统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柯兴氏综合征:患者若用激素时间过长,常因体内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而并发柯兴氏综合征。
常见症状主要有满月脸、水牛背、体重增加等。
(4)口腔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之后常出现口腔溃疡,此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皮疹、味觉消失等不良反应。
(5)传染病: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时间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当社会上流行某些传染病时,比正常人更易受到传染。
2012年内科主治医师知识点: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2012年内科主治医师知识点:类风湿关节炎概述(一)病因病因尚不明。
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感染因子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HTLVI和其他逆转录病毒都曾被怀疑为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但均未找到确证。
2.易感性本病的易感性是与遗传基础即Ⅱ类HLA有关。
(二)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延绵不愈是病原体和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以下假设可说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①HLA可以作为某些病原体的受体;②病原体的抗原片段与HLA分子的氨基酸进行结合;③分子模拟作用,即与疾病相关的HLA分子和病原体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片段,如HLA DR4某些亚型与EB病毒壳抗原(gP110)间则有一段相同的氨基酸,使抗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转为对其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
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所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HLA 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类风湿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Fc端的抗体,它与自身的IgG相结合,故又是一个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和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造成关节局部和关节外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病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
在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的增大,间质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当病变进入慢性时期,滑膜变得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
这种绒毛在显微镜下呈现其滑膜细胞层由原来的1~3层增生到5~10层或更多,其中大部分为具有免疫活性的A型滑膜细胞,有巨噬细胞样功能。
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散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如同淋巴滤泡。
其中大部分为CD4(+)T淋巴细胞,其次为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35.类风湿疾病概论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改变病情药
代表药物
布洛芬,双氯酚酸,奈普生。选择性COX-2:美洛昔康,塞来昔布(胃肠道反应轻)
氢化可的松短效,泼尼松中效,地塞米松长效
硫唑嘌呤、CTX、MTX、CSA、青霉胺、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氯喹/羟基氯喹等
副作用
溃疡
向心性肥胖,高血压,DM,溃疡,股骨头坏死
骨髓抑制
B.一旦出现,将不会发生改变
C.可随疾病的变化而变化
D.正常人不会出现
E.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不会出现
『正确答案』C
治疗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改变病情药
作用机制
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产生↓ →抗炎、镇痛的作用
抗炎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抑制巨噬C,减少LC,NKC数量
抑制免疫反应的,减缓或者阻止关节破坏以及疾病的进展,预防残疾的发生
缓
缓
缓
急骤
不定
关节累及
PIP,MCP,腕
膝、髋、踝
膝、腰、DIP
第一跖趾关节
手关节或其它
痛性质
持续,休息后加重
休息后加重
活动后加重
痛剧烈,夜间痛
不定
肿
软组织
软组织
骨性肥大
红肿热
少见
畸形
常见
部分
小部分
少见
偶见
演变
对称多发
不对称
不对称
反复
对称
其它
CCP+
HLA-B27
UA增高
抗SM+
注:PIP近端指间关节;MCP:掌指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pSS,SEL,系统性硬皮病
2014中级资格考试大内科知识点总结
发热:内生性致热原(EP)的细胞包括单核、巨噬、内皮、淋巴。
内源性致热源: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白介16,干扰,肿瘤坏死)。
外源性致热源通过→内毒素→激活EP细胞→激活内源性致热源。
内毒素是外源性致热源。
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高热:体温为39.1℃~41℃。
稽留1伤肺,2弛张,间歇心电图,双峰脊灰。
稽留伤寒与肺炎,弛张风败结核肝,疟疾肾盂间歇热,何杰回归布病波。
注: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肺结核、肝脓肿。
间歇热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回归热、何杰金病多见回归热。
波状热见于布病。
咳嗽与咯痰: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
犬吠样咳嗽百日咳。
慢性支气管炎以浆液-粘液性痰为主。
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
铁锈色血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肺吸虫病和肺泡出血;砖红色胶冻样粘痰见于肺炎杆菌肺炎;粉红色乳样痰见于葡萄球菌肺炎;粉红色浆液性泡沫样血痰则提示左心衰竭肺水肿。
(铁球,砖杆,葡乳,左水泡)。
发绀:缺氧,还原血红蛋白>50g/L,贫血(Hb<60g/L无发绀)。
中心性发绀全身,周围性发绀肢端,混合性全心衰。
中心温暖心肺,周围末梢冰冷。
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正常16~18次/分,体温:呼吸=1:4,呼吸深慢(Kussmaul)代酸。
潮式(陈氏)间停中枢。
语音震颤:增强实变,胸壁空洞,肺脓肿。
叩诊音:鼓音、过清音、清音、浊音、实音。
过清气肿,浊鼓水肿。
呼吸音:支呼12,支肺34。
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增强亢进贫血代酸。
啰音:粗湿啰音痰鸣恒定。
固定支扩,肺底淤血,满布水肿。
胸膜摩擦音:前下侧胸壁。
胸痛:肺梗死胸痛伴呼吸困难。
心梗剧烈而持久伴左臂内侧放射。
呼吸困难:呼吸运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导致呼吸困难。
吸气费力大气道,呼气费力小气道,混合费力重症。
左心衰:左心功能收缩障碍,肺淤血。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湿啰音,心源性哮喘)。
最新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回忆版-风湿血液
红细胞内缺铁不一定出现的是:游离卟琳增高?铁的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无机铁:右旋糖苷铁?无机铁:硫酸铁?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紫癜:过敏性高出皮面TIP 不会出现的:肌肉血肿TIP 不出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小板质改变:药物诱发ITP:错误的是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增多。
应该是减少华法令会使用哪种凝血因子缺乏-更正:华法令会使用哪种凝血因子缺选 X 因子。
(华法令拮抗维生素 k,影响 2、7、9、10 因子的合成)有一个患者,PLT8*109/l 如何紧急处置:血小板成分输血双下肢出血点, aptt,血常规正常,考虑治疗方案:免疫抑制剂,不用处理,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我选的糖皮质激素,蒙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一般不推荐的治疗方案:脾切除再障诊断检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SNSL)常发生在:治疗后缓解期脾中大:骨髓纤维化bal/bcl融合:慢粒睾丸:急淋DIC:早幼粒急性白血病微分化型:M0M3:为甲酸胸骨压痛,脾脏肿大白血病牙龈肿胀哪个白血病 M4 M5风湿病的基本病里:血管炎类风关的x线表现:骨质疏松ACR 诊断标准:RF下列正确:RF可以为阴性中老年最好发: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不包括:一般不超过3个关节SLE的病因:哺乳SLE活动指标:dsDNAsle的诊断标准不包括:脱发SLE需要环磷酰胺:狼疮肾病Heberden 结节是什么病最典型-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X 线表现腕关节疏松,有囊性变,是哪期-I 期SLE 使用糖皮质激素日平均量小于多少是安全剂量-10mg产生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起病的主要方式是-慢性关节炎?低热乏力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免疫标志物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基因表现:HLA-DR4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遗传基因:HLA-B27SLE 的病因不确切的是:哺乳类风湿性关节炎 X 线骨质疏松为 2 期SLE 患者习惯性自发流产,血小板减少诊断为:SLE 合并 APS正常淋巴结是触不到的最常转移到右侧锁骨上淋巴结的是肺癌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肯定有日光浴(光过敏),遗传因素,答案在妊娠和感染里选一个?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中准确度和敏感度最高的是-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紫癜与皮疹的区别: 皮疹高出皮面,压之退色白血病 POX 阳性:急粒慢粒:干扰素可使 Ph 阳性减少不能提示血红蛋白继续下降:血沉?尿素氮?脊柱关节炎:HLB-27类风湿关节炎是:HLA-DR4可以使慢性白血病 ph 转阴最好办法——骨髓移植?MIC-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红细胞内缺铁不一定出现的是:游离卟琳增高?铁的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有机铁:右旋糖苷铁?无机铁:硫酸铁?紫癜:过敏性高出皮面TIP 不会出现的:肌肉血肿TIP 不出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小板质改变:药物诱发ITP:错误的是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增多。
2025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303)考点速记
2025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303)考点速记考点01: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
多见于儿童。
起病初期血清补体C3下降,于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提示急性肾炎意义很大。
考点02: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的主要鉴别点是疼痛持续时间。
考点03: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350~600次/分,其大小、形态和振幅不同。
考点04:Killip——急性心梗的分级Ⅰ级:尚无明显的心力衰竭;Ⅱ级: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1/2肺野;Ⅲ级:肺部有啰音,且啰音的范围>1/2肺;Ⅳ级:心源性休克,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考点05:功能性因素尤其是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考点06: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
起病急,主要为鼻部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声嘶等,有时听力减退。
5~7天痊愈。
考点07:10%的SLE患者因关节周围肌腱受损而出现Jaccoud关节病,其特点为可复性非侵蚀性关节半脱位。
考点08:AS体征:骶髂关节压痛,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和转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低(<2.5cm),枕墙距异常(>0cm)等,Schober试验阳性(<4cm)。
“4”字试验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考点09: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特征:全程血尿、无痛性血尿、尿中无凝血,可见红细胞管型、变形红细胞为主(>70%)以及伴有其他肾小球疾病表现。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特征:见于泌尿系统、结石、创伤及肿瘤,无红细胞管型、呈均一、形态正常红细胞。
考点10:发热1.发热的病因——以感染性发热为主。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
(2)非感染性发热①风湿性疾病;②恶性肿瘤;③无菌性组织坏死;④内分泌及代谢疾病;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⑥物理因素:如中暑、放射线病等;⑦其他: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可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发热、神经功能性低热。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类风湿关节炎考点总结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类风湿关节炎考点总结对于临床内科风湿性疾病这一部分,爱考的疾病有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给大家总结一下类风湿关节炎的考点,希望在考试中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概述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年龄在20~45岁,女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1:2~1:3,发病与环境、感染、遗传、性激素和神经精神状态等有关,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累及浆膜、心、肺、眼等器官,70%的病人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二、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全身症状先于关节症状。
(2)关节症状①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可出现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僵硬,活动受限,如胶粘着的感觉,适度活动后逐渐减轻,尤以晨起时最明显,称为晨僵。
晨僵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度的指标。
②关节疼痛和肿胀:往往是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大关节亦常受累。
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常伴有压痛。
③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病人。
(3)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约有20%~30%病人出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下,如上肢鹰嘴突、腕、踝等关节。
类风湿结节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还有巩膜炎、结膜炎及脉络膜炎,肺部可有胸膜炎、胸腔积液,心脏损害如心包炎,神经系统损害可有周围神经病变。
三、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有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血沉增快(滑膜炎症的活动性指标)。
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增高(反映本病的活动性)。
(2)免疫学检查:类风湿因子(RF)在80%病人中呈阳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严重性成正比。
(3)关节滑液检查:正常人关节腔内的滑液量<3.5ml。
类风湿关节炎时微浑浊,黏稠度降低,滑液中白细胞升高。
(4)X线检查: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的骨质疏松;随着病情进展,关节间隙因软骨破坏而变得狭窄;关节面出现虫蚀样破坏,晚期可出现关节半脱位、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厦门医疗招聘考试临床学资料: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考知识点总结
乡中心小学防汛工作总结范文_防汛工作总结今年的汛期,由于气候异常,降雨量较往年增加,对乡中心小学的防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防汛任务,为学生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组织力量,做好防汛预案在汛期来临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防汛预案,并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来自教职员工、家委会和学生代表,各尽其责,共同制定了人员转移、物资储备、救援措施等各项防汛措施。
我们还组织了防汛培训,提高了教职员工的防汛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加强排水设备检修和维护为确保学校内部排水畅通,我们提前对排水管道、沟渠等进行了清理和修复,排除了堵塞和破损现象。
我们还购置了抽水泵等排水设备,并进行了日常维护和保养,有效提升了排水能力。
三、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我们在防汛期间,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师们组织了丰富多样的防汛知识讲座和演练活动,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应对洪涝灾害,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还加强了学生的心理疏导,为他们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四、做好应急物资准备我们及时采购了足够的救生衣、救生圈、草帽等应急物资,并储备了充足的食品、饮水和药品。
在防汛期间,我们加强了对物资的管理和保养,确保了应急物资的完好可用。
五、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我们积极与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确保防汛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与当地水利部门、派出所等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汛情变化,并得到了他们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我们还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分享防汛经验和信息。
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乡中心小学取得了显著成效,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
这得益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工作,也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但我们也要看到,防汛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人员转移的组织和协调不够完善,对新教职员工的防汛培训还需加强等问题。
我们应该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防汛工作,为学生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内科笔记3
中西医科笔记3一、缺铁性贫血(萎黄,虚劳)1.病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虫积及失血导致气血生化不足2.诊断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血清铁浓度降低<8.9。
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
有明显缺铁。
病因:慢性失血,如消化性溃疡,月经过多,明显缺铁。
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疲乏,头晕,烦躁,口腔炎症,皮肤干燥。
3.鉴别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周围血片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
4.西医治疗防治寄生虫如钩虫,积极治疗慢性失血,积极治疗慢性肠胃病,婴幼儿积极添加辅食,生长期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给予富铁食物:海带,紫菜,木耳,动物肝脏。
铁剂:硫酸亚铁,0.3g日三次,进食同服。
贫血纠正后维持治疗3-6月,补足贮存铁。
5.缺铁性贫血(血劳,萎黄)病位在脾胃,与肝肾相关脾胃虚弱证--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
心脾两虚证--归脾汤或八珍汤。
脾肾阳虚证--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
虫积证--化虫丸合八珍汤。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血证,药物因素占首位,和剂量有关,可逆:化疗药物;和剂量无关,难以逆转:氯霉素,保泰松,磺胺药)1.病机先天不足,外感邪毒或久病之后,元气亏虚,精血虚少,气血生化不足,阴阳虚损。
2.诊断严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0.5%。
骨髓象增生减低,红骨髓显著减少,被脂肪取代,一般无脾肿大。
3.鉴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伴全血细胞减少,出血和感染较少,网织红细胞高于正常。
4.西医治疗休息,注意皮肤口腔卫生。
支持疗法:(1)控制感染:消毒,隔离,强抗生素。
(2)止血:酚磺乙胺。
(3)输血:血红蛋白<60g/L者输入浓集红细胞刺激骨髓造血:首选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
免疫抑制剂:急性抗胸腺球蛋白骨髓移植脐血输注。
5.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血虚)病在骨髓,脏腑为心,肝,脾,肾,肾为根本肾阴虚证--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
(自整理,已考过)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风湿性疾病【精品】
风湿性疾病考纲基础知识二十三、系统性红斑狼疮(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十四、类风湿关节炎(熟悉)(1)病因和发病机制(2)病理相关专业知识1、系统性红斑狼疮(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2、类风湿关节炎(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病例题:①青年女性+多系统损害+ANA(+)、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SLE②多个外周关节受累、对称性关节炎+RF(+)=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风湿性”疾病的共同症状是肌肉关节疼痛。
病理:炎症性反应除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结晶所致,其余都是大部分是免疫反应引起;共同的病理改变是血管病变:管壁的炎症为主。
一、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总论1、疾病分类会出现血尿酸升高。
可出现双肺下部纤维化。
病理特点: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炎(肾脏病变:淀粉样变性)2.强直性脊柱炎(AS):附着点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血管炎;4.干燥综合征(pSS):唾液腺和泪腺炎(肾脏病变:肾小管酸中毒)5.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肌炎;6.血管炎:大、中、小动脉和静脉炎;7.骨关节炎(0A):关节软骨变性;8.系统性硬化病(SSc):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肾脏病变: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分3期,水肿、硬化、萎缩期。
临床表现:雷诺现象;手指硬肿;关节痛/关节炎;反流性食管炎;肾危象;肺功能弥散减退。
无肺动脉高压。
★⑴反应性关节炎:在急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或胃肠炎后1~3周,出现的无菌性炎性关节病,除关节(肿痛)表现外,还伴有一种或多种结合关节外表现。
⑵强直性脊柱炎:下腰痛,骨盆片示骶髂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模糊,骨侵蚀。
⑶骨关节炎:老年,负重关节受累(膝关节),活动多加重,X线关节骨赘形成,骨缘唇样变,关节无强直。
⑷假性痛风:老年,单关节炎,关节液可见焦磷酸盐结晶(特异性改变)。
(16)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1、类风湿性关节炎(RA)(1)病理:基本的病理特点:a、关节滑膜的急慢性炎症;b、慢性期滑膜的化膜细胞层增生,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大量新生血管-滑膜肥厚形如绒毛(血管翳)-关节破坏或畸形。
c、血管炎(类风湿结节形成的病理基础)。
(2)临床表现:A关节表现:关节痛(Ⅳ最常见、最早出现);腕关节、掌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关节肿;晨僵(提示病情在活动期);关节畸形(手指尺侧偏斜、屈曲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畸形);关节功能障碍。
B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常位于前壁伸侧肘关节附近、枕部及跟腱)提示本病活动;小血管炎;肺部病变(间质性肺炎);心包炎(累及心脏最常见表现);神经系统(腕管综合征、缺血性多发性单身经炎主要由小血管炎引起);Felty综合征(表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脾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干燥综合征。
(3)实验室检查:RF(自身抗体)阳性提示病情活动;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核周因子(APF)对(RF阴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有意义;抗CCP抗体;关节X线片(Ⅰ期关节端骨质疏松,Ⅱ期关节间隙狭窄,Ⅲ期关节面虫蚀样破坏,Ⅳ期关节脱位、纤维性/骨性强直);(4)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病理特点(HLA-B27抗体阳性、附着点炎、血清RF阴性)。
(5)治疗:药物治疗分两类:改善症状(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雷公藤多苷、来弗米特、环孢素、生物制剂)。
2、成人Still病:发热和皮疹是本病最突出的表现。
(1)是一种病因未明得的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为主要表现,并伴有血白细胞及粒细胞升高和肝功能受损;淋巴结肿大(境界清楚,无压痛);肝脾肿大。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贫血(低色素性贫血);感染性骨髓;ESR、IgG、CRP及黏蛋白均升高。
(3)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主要治疗药物);免疫抑制剂。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基础知识 记忆
口测法:~℃腋测法:36~37℃肛测法:~℃腋测法:36~37℃感染性发热:细菌、病毒、真菌等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1.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风湿热等。
2.恶性肿瘤包括各种恶性实体瘤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病。
3.无菌性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4.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等。
6.物理因素如中暑等。
7.其他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可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发热和功能性低热。
1.致热源性发热(1)外源性致热源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产物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等(2)内源性致热源①白介素-1(IL-1)②肿瘤坏死因子(TNF)③干扰素等一方面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
白细胞致热源2.非致热源性发热常见于:①声音嘶哑: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②鸡鸣样咳嗽:多见百日咳等;咯血一、概念小量咯血:小时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中等量咯血:100~500ml大咯血: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超过300ml)1.咯血量大咯血常见支气管扩张、肺部空洞出血、二尖瓣狭窄等。
2.咯血颜色和性状痰中带血常见支气管炎、肺良性肿瘤、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粉红胸痛性质①酸中毒大呼吸(Kussmaul呼吸):出现深长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
代谢性酸中毒所致,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② Cheyne-Stokes呼吸: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抑制呼吸中枢可出现呼吸缓慢、变浅、间停呼吸。
(一)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还见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积血等。
2.肾源性水肿见各型肾炎和肾病。
3.肝源性水肿见肝硬化与门脉高压症、肝癌。
4.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吸收不良。
5.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粘液性水肿。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复习笔记:风湿性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复习笔记:风湿性疾病一、风湿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诊断表现: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一)病因病理病因:链球菌咽部感染病理:以侵犯心脏、关节为主分期:变性渗出期增殖期――特征:风湿小体形成――风湿活动标志硬化期风湿性心脏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检查1、咽拭子培养:链球菌感染+2、血象:WBC↑,RBC沉降率↑3、透明质酸酶+4、活动期:C反应蛋白↑,血沉↑,血清糖蛋白、粘蛋白↑(三)治疗1、抗生素――首选青霉素2、抗风湿药物――首选非甾体类,常用乙酰水杨酸3、心脏炎――激素(常用泼尼松)4、舞蹈病――加镇静药二、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病理:滑膜炎――最基本病理改变血管炎――类风湿性结节(二)表现:晨僵;痛与压痛;关节肿;关节畸形(三)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舒林酸,阿西美辛,双氯芬酸)2、慢作用抗风湿药:首选甲氨蝶呤3、激素――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四)中医辨治活动期:湿热痹阻――四妙就阴虚内热――丁氏清络饮寒热错杂――桂枝芍药知母汤缓解期: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肝肾亏损,邪痹筋骨――独活寄生汤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一)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发病主要机制病理: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苏木紫小体;“洋葱皮样”病变(二)中医病机:病位在经络、血脉,与心脾肾密切相关(三)诊断:颧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非侵蚀性关节炎;浆膜炎;蛋白尿或细胞管型;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四)检查抗核抗体(ANA)――SLE阳性率最高的抗体抗Sm抗体――SLE特异性最高的抗体(五)治疗1、轻型:对症治疗2、重型:激素;细胞毒药(环磷酰胺);环孢素;丙球(六)中医治疗气营热盛――清瘟败毒饮阴虚内热――玉女煎合增液汤热郁积饮――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瘀热痹阻――犀角地黄汤脾肾两虚――济生肾气丸气血两亏――八珍汤脑虚瘀热――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瘀热伤肝――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神经系统疾病一、癫痫治疗: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丙戊酸钠;其次氯硝西泮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儿童肌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其次乙琥胺或氯硝西泮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二、急性脑血管疾病病因1、血管壁病变――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2、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3、血流成分改变及血流流变学异常(血液粘稠度↑,凝血异常) 脑栓塞最常发生在――大脑中动脉。
36.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知识点二:类风湿关节炎概述临床表现——关节表现临床表现——关节外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关节影像学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欧洲及美国风湿病学会2010年修订【新】满足以下各项的总分至少6分见后鉴别诊断同前述目前常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内容如下:①晨僵≥1小时,病程>6周;②有至少3个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至少6周;④关节肿呈对称性,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有本病改变;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数值高于正常人)。
上述7项中有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续表女,40岁。
双手第2、3近端指间关节肿痛6周,晨僵>1小时。
实验室检查:Hb90g/L,WBC4.3×109/L.PIT433×109/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NA( -)。
最可能的诊断是A.风湿性关节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关节炎D.骨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正确答案』C女性,50岁。
类风湿关节炎病史7年,治疗不正规。
近3个月来感双手指关节痛加重,晨僵约1小时。
查体:双手第2 ~4掌指关节(MCP2~4)肿胀、左手第1 ~4近端指间关节(PIP●~4)肿胀,压痛明显,右手PIP2和PIP3肿胀伴压痛,双侧腕关节肿胀并屈伸明显受限。
双手X线提示骨质疏松,双腕关节各骨融合,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间隙变窄。
此患者双手X线达到类风湿关节炎的分期是A. I期B. Ⅱ期C. Ⅲ期D. IV期E.无法分期『正确答案』D类风湿关节炎,受累关节最常见的是A.肩关节B.膝关节C.足关节D.近端指间关节E.远端指间关节『正确答案』D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最常见的表现是A.胸腔积液B.关节隆起部与受压部皮下出现无痛性结节C.弥漫性肺间质病变D.足跟、足掌部位痛E.小腿痛性皮下结节『正确答案』B女,45岁,双手指间关节疼痛半年,左腕关节肿痛1个月。
查体:左腕关节肿胀,压痛(+),双手第2、4、5近端指间关节压痛(+),无肿胀。
类风湿性关节炎(医考笔记)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的特点。
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病因和机制1.环境因素目前认为一些感染如细菌、支原体、病毒等,可能通过感染激活T、B淋巴细胞,分泌致炎因子,产生自身抗体,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病情进展,感染因子的某些成分也可通过分子模拟导致自身免疫性反应。
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与EB病毒关系密切。
2.遗传易感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HLA-DR4单倍型、性别基因、球蛋白基因、TNF-a基因等与其发病相关。
3.免疫紊乱免疫紊乱免疫紊乱免疫紊乱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以活化的CD4+T 细胞和MHC-II型阳性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浸润关节滑膜为特点。
滑膜关节组织的某些特殊成分可作为自身抗原,被APC呈递给活化的CD4+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相应的关节炎症状。
CD4+ T细胞在发病中起重要和主要作用。
二、临床表现2.关节外表现三、实验室检查2.影像学检查(1)最有意义的检查双手的X线检查(X线检查>抗箇卩抗体〉类风湿因子)。
(2)分期四、诊断目前RA的诊断普遍釆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符合以下7项中4 项者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标准:①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②至少同时有3个关节区软组织福或积液;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④对称性关节炎;⑤有类风湿结节;⑥血清RF阳性;⑦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
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当累与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
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
(一)病因病因尚不明。
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感染因子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病毒、I和其他逆转录病毒都曾被怀疑为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但均未找到确证。
2.易感性本病的易感性是与遗传基础即Ⅱ类有关。
(二)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延绵不愈是病原体和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以下假设可说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①可以作为某些病原体的受体;②病原体的抗原片段与分子的氨基酸进行结合;③分子模拟作用,即与疾病相关的分子和病原体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片段,如4某些亚型与病毒壳抗原(110)间则有一段相同的氨基酸,使抗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转为对其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
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所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 )。
类风湿因子是免疫球蛋白端的抗体,它与自身的相结合,故又是一个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造成关节局部和关节外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病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
在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的增大,间质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当病变进入慢性时期,滑膜变得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
这种绒毛在显微镜下呈现其滑膜细胞层由原来的1~3层增生到5~10层或更多,其中大部分为具有免疫活性的A型滑膜细胞,有巨噬细胞样功能。
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散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如同淋巴滤泡。
其中大部分为4(+)T淋巴细胞,其次为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另外尚出现新生血管和大量被激活的纤维母样细胞以与随后形成的纤维组织。
绒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又名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
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外的任何组织。
它累与中、小动脉和(或)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沉着,内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类风湿结节性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但也见于肺。
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排列成环状,外被以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间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四)临床表现(重要考点)本病发病年龄自20岁至60岁,以45岁左右为最常见。
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大部分患者起病缓,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一段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纳差等症状。
1.关节表现(1)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半至数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
出现在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本病明显。
(重要名词解释)(2)痛与压痛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髋等关节。
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3)关节肿多因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
病程较长者可因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而引凡受累的关节均可肿,常见的部位为腕、掌指、近指、膝关节,亦多对称性。
(4)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
因滑膜炎的绒毛破坏了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造成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的畸形,又因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关节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出现手指关节的半脱位如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
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痉挛则使畸形更为加重。
(5)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痛肿和畸形造成了关节的活动障碍。
本病的关节炎有以下特点:它是一个主要累与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
病情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如不给予恰当治疗则逐渐加重。
加重的程度和速度在个体间差异甚大。
2.关节外表现(1)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与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跟腱等处。
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
它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2)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患者的任一系统。
查体能观察到的有指甲下或指端出现的小血管炎,少数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在眼造成巩膜炎严重者因巩膜软化而影响视力。
(3)肺1)肺间质性变是最常见的肺病变,见于约20%患者。
虽有肺功能异常但临床常无症状,有时通过肺X线检查方能发现。
只有少数发展为慢性纤维性肺泡炎。
2)结节样改变肺内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为肺内的类风湿结节的表现。
结节有时可液化,咳出后形成空洞。
(4)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约30%出现小量心包积液,多不引起临床症状。
(5)胃肠道患者可有上腹不适、胃痛、恶心、纳差、甚至黑便,但均与服用抗风湿药物所致。
很少由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引起。
(6)肾本病的血管炎很少累与肾。
若出现尿的异常则应考虑因抗风湿药物引起的肾损害。
也可因长期的类风湿关节炎而并发淀粉样变。
(7)神经系统1)脊髓受压都由脊椎骨突关节的类风湿病变而引起。
表现为渐起的双手感觉异常和力量的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2)周围神经因滑膜炎而受压,如正中神经在腕关节处受压而出现腕管综合征。
多发性单神经炎则因小血管炎的血性病变所造成。
(8)血液系统本病出现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
贫血因病本身所致或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造成胃肠道长期少量失血所致。
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者伴有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同时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9)干燥综合征约30%~40%本病患者出现此综合征。
口干、眼干的症状多不明显,必需通过各项检测方证实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和口干燥征。
(五)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1.血象有轻至中度贫血。
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增高。
白细胞与分类多正常。
2.血沉是一个观察滑膜炎症的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
本身无特异性。
3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
它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
4.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型、型、型。
在常规临床工作中以乳胶凝集法所测得的为型,它见于约70%的患者血清,其滴度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比例。
但也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肺结核、高球蛋白血症等其他疾病,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出现低滴度的。
因此阳性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得诊断本病。
(类风湿因子,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5.关节X线检查本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对关节病变的分期、监察病情的演变均殊重要。
以手指与腕关节的X线摄片最有价值。
X线片中可以见到关节周软组织的肿胀阴影,关节端的骨质疏松(Ⅰ期);关节间隙因软骨的破坏尚变得狭窄(Ⅱ期);关节面出现凿样破坏性改变(Ⅲ期);晚期则出现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6.类风湿结节的活检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分类标准简述如下: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摄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独立的风湿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
骶髂关节炎具典型的X线改变。
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B27(+)。
血清都阴性。
2.骨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
关节痛不如类风湿关节炎明显。
以累与负重关节如膝、髋为主。
手指则以远端指关节出现骨性增殖和结节为特点。
血沉增快多不明显。
血清都阴性。
3.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部分患者因手指关节肿痛而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然本病的关节病变较。
类风湿的关节炎症为轻且关节外的素统性症状如蝶形红斑、脱发、蛋白尿等较突出。
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抗体多阳性,补体则多低下4.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之一。
多见于青少年。
其关节炎的特点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很少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外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则阴性。
(七)(治疗)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1.一般性治疗包括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
卧床休息只适宜于急性期、发热、内脏受累患者。
2.药物治疗根据作用,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分为: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药。
后一类药物目前尚在探索和实验阶段,下面主要对前一类药物进行叙述。
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物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1)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前列环素、血栓素等炎性介质,从而改善关节滑膜的充血、渗出等炎症现象,达到控制关节肿、痛的目的。
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的药物。
属于这类药的包括许多品种,结构不同,药代动力学亦不尽相同,剂量用法亦各相异,但有以下的共同特点:①均为口服药;②除个别外都属酸类化合物;⑧由于胃粘膜的前列腺合成亦受到抑制,因此在服用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不适、胃痛、恶心、返酸、甚至胃粘膜出血;④久用这类药物后可出现间质性损害。
以下例举国内常用的几种药物:①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②吲哚美辛对关节肿痛有良效。
③布洛芬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常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的药物。
④萘普生每日剂量为0.8~1.0g,分2次服。
不良反应少。
⑤双氯酚酸每日总量为75~150,分3次服用。
除胃肠道不良反应外偶可出现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与皮疹。
⑥吡罗昔康本药的特点是半衰期长,故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每次20。
不良反应少。
2)慢作用抗风湿药①甲氨蝶呤()本药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同时具抗炎作用。
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等。
停药后多能恢复。
②雷公藤具抑制淋巴、单核细胞与抗炎作用。
本药有不同制剂,以雷公藤多甙为例,每日剂量为60,分3次服用。
病情稳定后可酌情减量。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对性腺的毒性,出现月经减少、停经,精子活力与数目降低,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变薄软,肝损,胃肠道反应等。
③金合剂分为注射与口服两种剂型。
常用的注射剂为硫代苹果酸金钠,每周肌注一次,由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每次50,待有效后注射间隔可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