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

合集下载

抓住历史机遇,多元融合发展上海方言文化

抓住历史机遇,多元融合发展上海方言文化

| 文化建设抓住历史机遇,多元融合发展上海方言文化□卞莉莉/文上海方言沪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厚植独特的文化基因,是江南方言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沪语使用场景的逐步减少,上海方言文化也在逐渐流失,令人扼腕!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上海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多方面发力,开展沪语文化传承、研究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闵行区作为马桥文化的起源地,是海派文化的宝藏之源,对沪语的传承和发展具备天然的区域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闵行区提出要“打造人文之城”。

对“人文之城”这张名片的打造正是大力传承和发展上海方言文化的重要机遇。

基于此,本文对在历史机遇下,如何多元融合发展上海方言文化展开一些探索。

1 沪语——上海独一无二的“声”份证纪录片《中国话》中说“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远,方言让我们不管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在中国,有着数不清的方言。

一方水土,一声乡音,早已融入血脉,最是抚慰人心。

上海方言沪语,有入声、有浊音,语音变调比较明显,带有尖团音,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江南方言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从沪语的语言属性而言,沪语首先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从沪语的文化属性来看,沪语与上海方言文化紧密联系,上海方言文化是在沪语的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发展并推广开来的,离开沪语,上海方言文化就是“空中楼阁”。

因此,沪语是文化创设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显著作用。

大力推广沪语是发展上海特色文化的重要前提。

2 沪语之困——运用场景少、“单打独斗”多2.1 使用场景逐步减少导致方言文化渐弱语言最重要的应用就是日常的交流沟通。

由于普通话的普及以及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外来人口大量流入,成为人口净迁入地等一系列原因,沪语的使用场景逐年减少,而且越低的年龄层,使用沪语的场景越少,对沪语的掌握程度也越低。

传承沪语的方法范文

传承沪语的方法范文

传承沪语的方法范文
一、提倡使用沪语
在大部分日常交流中,首先要提倡使用沪语。

沪语是一种绝妙的语言,它承载了上海人民的文化精髓,也反映了上海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沪语。

在与老一辈的上海人交流时,使用沪语能
为你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温暖!遇到老外时,使
用沪语也能让他们了解到上海不一样的文化。

二、推广沪语知识
另外,我们应该把沪语知识推广下去。

沪语是上海人自己的语言,所
以尽可能的鼓励上海的孩子们学习沪语,我们可以把沪语做成一种课程,
让孩子们学习沪语知识,并且让他们熟悉沪语文化。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网络上组织一些沪语讲座以及课程,通过网络传
播沪语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到它的魅力所在。

我们也可以邀请沪语资深老
师到学校教授沪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三、建立沪语媒体
此外,我们也可以增加沪语的传播媒体。

我们可以开设沪语电台、沪
语博客和沪语视频网站,可以向大家推介上海的特色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等,并尽量使用沪语来介绍。

此外,我们可以选择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类别沪语教学节目和节目,借助电视广播和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沪语,从而使沪语走入大众。

从上海话语看上海发展战略的三维

从上海话语看上海发展战略的三维

从上海话语看上海发展战略的三维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实力。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一直以来都是经济中心和创新中心。

而上海话作为上海人的日常使用语言,与上海的发展战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文化维度上海话是上海地区的特有的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和文化的特色。

上海话在上海地区的社交生活和日常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特色。

在上海发展战略的文化维度中,上海话的流行和传承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任务。

首先,上海话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上海话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在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中强化上海话的教育和宣传。

其次,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上海话的传承中,例如开展上海话文化活动、为上海话注音制作普及资料、推广上海本土文化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上海话的传承和流行,让上海的文化特色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经济维度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其发展战略中的经济维度显得格外重要。

上海话在经济领域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上海话的语音特点独特,而且有着自己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上海人在商业、金融等方面的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在上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应重视上海话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首先,上海话的流行和普及可以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

因为本地人在日常商务活动中使用上海话,所以企业如果能够在营销和宣传中使用上海话,就能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和市场,这有助于企业在上海市场中的顺利开展。

其次,在涉外经济交流中,上海话的掌握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由于上海在国际间交流密切,因此对外交流中使用上海话,可以展现出对方对当地的了解和尊重,并且可以提高谈判的成功率。

三、创新维度作为中国的创新中心之一,上海的发展战略中必然有创新维度。

上海话的使用和传承在创新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上海话的特点是表达简练、富有幽默感、尤其是俚语和俚语词汇的运用非常灵活,因此在某些特定的行业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吴雪鹭分发问卷、数据统计:杨天颖、凌舒扬调查报告:吴雪鹭PPT制作:杨天颖DV拍摄:凌舒扬、杨天颖(同学调研)、吴雪鹭(公交车暗访)课题报告: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社区版刊登了一篇读者的来信,其中写道:“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

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对作者及编辑等进行了一番“人肉搜索”,网络社区中的讨论比比皆是。

一份没有多少发行量的社区版报纸却引发如此热议,这个关于方言的话题不由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随着上海越来越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外来人口也就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用的语言现在大都是普通话,甚至是英语,上海方言的地位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究竟是城市的发展带动方言的传播,还是抑制方言的发展,我们以上海话为例,通过查找资料,分法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并在周围人中做访谈等形式,对“方言的传承与推广”做一些探讨。

一、一座城市的记忆——方言的变迁(一)上海话的历史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民钢一份上海话课题报告,古上海人说的话源于一种接近于现代侗台语的古越族语,而我们现在所称的上海方言,是上海本地人改用汉语后,与原来的语言互相融汇后形成的。

古上海人使用汉语的情况最晚出现在西汉早期,也就是说,最少两千年前,作为吴方言中的上海话已经形成。

上海话形成至今,大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有关上海话的历史资料,早期的几乎没有,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上海话文字,是清代嘉庆初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上海话书面语写的白话章回小说《何典》,这本书距今只有200年的历史。

因此对于200年以前的上海话,我们只能从现今上海话中去分析寻找它遗留下来的残迹。

不过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留下来的有关上海话的资料却是很丰富的,为我国所有方言之最。

拯救上海话案例

拯救上海话案例

拯救上海话案例上海话,作为上海地区最主要的方言之一,是上海人民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上海话面临着被普通话和英语所取代的风险。

为了拯救上海话,保护上海的语言文化遗产,下面列举了一些拯救上海话的案例。

1. 教育部门加强上海话教育上海市教育部门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上海话的教育,包括开设上海话课程、组织上海话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上海话的兴趣和认同感。

2. 媒体推广上海话媒体是传播语言的重要渠道,上海市可以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平台,制作和播放上海话相关的节目,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上海话,增加对上海话的认同感。

3. 社区活动和文化节庆上海市可以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和文化节庆,让居民能够在活动中使用和感受上海话的魅力,增加上海话的使用频率和认同度。

4. 上海话教学资源的制作和推广上海市可以投资制作上海话教材、字典和学习资源,以供学校和社区使用。

同时,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推广,让更多人方便地学习和使用上海话。

5. 上海话艺术表演和传统戏剧的保护上海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方言,有着丰富的艺术表演形式和传统戏剧。

上海市可以加强对上海话艺术表演和传统戏剧的保护和扶持,鼓励演员和剧团使用上海话进行演出。

6. 上海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海市可以加强对上海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组织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对上海话的历史、发展和特点进行系统整理和记录,以确保上海话的传统不会被遗忘。

7. 上海话社交平台和在线社区的建立上海市可以开发上海话社交平台和在线社区,让上海话使用者能够方便地交流和分享,增加上海话的使用频率和认同度。

8. 上海话口语交流活动的举办上海市可以定期举办上海话口语交流活动,为上海话使用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增加上海话的使用频率和认同度。

9. 市民参与上海话保护行动上海市可以鼓励市民参与上海话保护行动,例如举办上海话歌曲创作比赛、上海话漫画创作比赛等,让更多人参与到上海话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从上海话和海派文化谈起

从上海话和海派文化谈起

从上海话和海派文化谈起上海话是上海地区的方言。

有人说,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没错,正是由于有了上海话这样的吴侬软语,才会有海派文化的独特性和非凡性,才会有上海人的精明沉稳的性格。

下面我就从上海话的起源谈起,说说上海话和海派文化。

上海话,俗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的方言,属于吴语,通常称为“上海闲话”,是现代吴语地区的最有影响力的方言之一。

上海话是历史悠久的松江方言在黄浦江两岸的一个分支,自宋代上海开埠形成上海港以来至少有700年历史,上海话最早是从苏州话发展过来的,并在20世纪开始由于上海经济大发展,上海话逐渐取代苏州话成为主流,曾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长三角地区通用语。

后来由于国家强制推广普通话,上海话逐渐在新生代群体中没落下去。

上海话既继承了悠久历史所传承下来的方言基础,也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因素。

上海开埠后,在100多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1935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内,上海籍人口只占25%,非上海籍人口占了75%。

1950年,非上海籍人口占到了上海地区人口总量的85%。

大量的移民在到上海避难、经商、求学、工作的同时,也把他们家乡的南腔北调乃至纯正的洋腔带到了这座城市,就如美国的移民文化一样,上海也就诞生出了海派文化。

而语言之间的自我修复和校正,使得上海话很快吸收了来自各地,尤其是西方的语言发音,腔调等,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方言。

比如很多用普通话读不押韵的古诗,用上海话读就能押韵,再比如“日头”为“太阳”取代,常被上海人挂在嘴上的“阿拉”也不是上海本地方言,而是取自宁波话。

外来语对上海话的影响,如“摩登”一词来自“modem”,“脱口秀”一词来自“talk show”等等。

上海话的代表性我是知道的,作为一个外地人,虽然也生活在江南地带,但是我们的方言是闽南语,和上海话的吴语差别可不是一点两点就能数清的。

来上海之前,我也听说上海人是有点小气的,但是来上海生活了两年之后,我发现原来上海人的小气是来源于他们的精明,而上海人的精明则是糯糯的吴侬软语和海纳百川,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所造成的。

传承上海话作文

传承上海话作文

传承上海话作文在繁华喧嚣的大上海,有一种声音,它带着独特的韵味,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温度,那就是上海话。

我从小就在上海的弄堂里长大,那时候,左邻右舍之间的交流,全靠这一口地道的上海话。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弄堂,就能听到各种上海话交织在一起的声音。

“侬早呀!”“今朝侬买了撒么事?”“阿拉小囡读书老认真额!”这些话语,如同上海这座城市的背景音乐,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奶奶去菜市场买菜。

一进菜市场,那热闹的场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摊主们用上海话大声吆喝着:“新鲜额青菜,快来看看呀!”“带鱼老灵额,侬要伐?”奶奶熟练地和摊主们讨价还价,那你来我往的上海话,充满了烟火气。

“侬格青菜贵了呀,便宜眼好伐啦?”奶奶一边挑着青菜,一边说道。

摊主笑着回应:“阿婆,侬也晓得额呀,今朝格青菜新鲜来西额,侬再多买点,我稍微便宜眼。

”最终,奶奶以一个满意的价格买到了青菜,还和摊主聊了好一会儿家常。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话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大门,让原本陌生的买卖关系瞬间变得亲切而温暖。

还有一次,家里来了亲戚。

大人们围坐在一起,用上海话聊天。

我在一旁听着,虽然有些词汇不太明白,但从他们的语气和表情中,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亲情。

他们回忆着过去的日子,讲述着小时候的趣事,时不时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想当年,阿拉一道白相额辰光……”“侬还记得伐,格趟吾伲辣海弄堂里……”那些生动的故事,通过上海话的讲述,仿佛把我也带回到了那个年代,让我对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上海,普通话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大多用普通话交流;在工作场合,标准的普通话也是主流。

上海话似乎渐渐被遗忘在角落里,只有在一些老弄堂、老城区,还能听到那熟悉的乡音。

我觉得这是一件挺可惜的事情。

上海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更是上海文化的重要载体。

每一个发音,每一个词汇,都蕴含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上海话简介——精选推荐

上海话简介——精选推荐

上海话简介上海话(Shanghainese),是吴语的一种重要方言,又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的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上海话是现代吴语区中最强势的方言,在江浙一带乃至全国及海外各地华人社区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有人将其当作吴语的代表。

上海话吴:上海闲话/zɑ.'he.ɦɛ.ɦʊ˨˨˨˨/粤:上海话Soeng5 Hoi2 Waa6台:Siōng-hái-uē英:Shanghainese法:Shanghaïen日:上海语(シャンハイご)韩:상하이어(상해어)越:Tiếng Thượng Hải使用国家及地区中国上海市市区和近郊及香港、台湾、日本九州岛、美国旧金山等地江浙移民中间使用人数约1500余万语系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语言代码ISO 639-1:zhISO 639-2:chi (B) zho (T)ISO/DIS 639-3:wuu简介上海话,指上海地区及周边的方言,是吴语的一种。

比照有人称广东话为粤语,台湾闽南话为台语,也有人称上海话为沪语,这种称法比较少见。

上海话是现代吴语区中最强势的方言,在江浙一带乃至全国及海外各地华人社区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有人将其当作吴语的代表。

历史上的上海对外移民风潮,使得上海话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张,如在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等地区国家,上海话的影响力亦不小。

至今在香港,不少上海籍香港人说话时依然保持明显的上海口音,例如影星沈殿霞和前特首董建华。

例如,董建华说「合作」时「合」(粤语拼音为hap9)时,入声韵尾由-p变成了喉塞音的-ʔ,带有明显的吴语特色。

渊源上海话的历史只有七百多年,比苏州话和松江话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上海话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言,这是由上海独特点地理环境和历史的独特机遇所决定的。

原来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的滩头,所谓“上海滩”是对它的最合适当称呼,它是远离府治的乡村僻地,处于经济发达地域的边缘。

解读上海话:上海话的文化生态结构_心智玩家

解读上海话:上海话的文化生态结构_心智玩家

解读上海话:上海话的文化生态结构_心智玩家环顾我们的周围,讲上海话的人越来越少,上海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种危机不是因为在上海人口总数中不讲上海话的外来人口多了,而是原本讲上海话的上海人讲上海话越来越少了。

不仅是上海市区的上海人讲上海话少了,连原来上海郊县的上海本地人,讲上海本地话也越来越少了。

有一次,我目睹了两个上海本地人妈妈为了孩子吵架,开始俩人都用正宗的上海本地话论理,慢慢就演变成了吵架。

按理说,吵架这种事都是下意识的行为,使用的语言应一定是平时最为习惯、最能表达情绪的语言。

但是这两个妈妈都没有用上海本地话吵架,也没有用上海话吵架,而是,很神奇的都用上了普通话,还是那种很标准的普通话!那个架吵得是酣畅淋漓,高潮迭起,极具语言的攻击性、创意性,挖空心思相互攻击。

很显然,普通话已经成为了她们意识深处的思想工具!这就是上海话的危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都开始不把上海话当作主要沟通语言了。

据调查,读书的学生更是只要讲普通话,不少的,连上海话都不会讲了。

保护上海话,对于规模越来越膨胀,文化越来越式微的上海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刻不容缓的事情。

那么上海话应该如何保护呢?"上海话"是海派文化的一种表现,保护上海话就是保护海派文化。

我们在"解读海派"一文中阐述过,海派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国化的结果,是一种崭新的中国文化,所以,对上海话就不能像对方言一样看待,我们要看清上海话在海派文化中的形成以及作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很好地保护上海话,振兴上海话,从而,也是保护、振兴海派文化。

上海话说到底是一种语言,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语言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下,语言起着什么作用?语言的作用语言从表面看是用来交流的,没有语言,人就没法交流。

从动物性的角度来看,语言只是用来交流的。

任何动物之间的交流都需要语言,人也不例外。

但是,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其语言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动物的进化是生物方面的净化,而人的进化,除了生物方面的进化,更重要的是心智方面的进化,人的语言在人的心智进化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普通话普及在家庭、学校及媒体领域对方言的影响——以上海话为例

普通话普及在家庭、学校及媒体领域对方言的影响——以上海话为例
1、智慧胜于知识。 —— 巴斯卡
2、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荣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 —— 莎士比亚
3、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 —— 达·芬奇
4、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 韦伯斯特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妙用名言 书写好文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掌握方法,方能应对新形势。
5、即使是一个智慧的地狱,也比一个愚昧的天堂好些。 —— 雨果
以上这些名言警句是根据历年国考申论作文主题给各位考生汇总的,希望大家能够妙用名言,书写好文,给自己的文章加上画龙点睛之笔!
名言警句在申论大作文的撰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句名言一句风采,一句名言一句亮点,恰到好处的名言使用会给我们的申论文章增色不少,如标题中的引用、开篇的使用、论证过程中的名言论证、结尾处的画龙点睛等等。以下是中公教育专家帮助各位考生汇总的常用名言,希望能够助大家写作一臂之力。
关于“水”的名言
1、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贵。——平达
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上海话的传承与发展

上海话的传承与发展

上海话的传承与发展1. 上海话,那可是咱上海的宝贝呀!就像老城隍庙的小吃一样,是上海独有的味道。

你想想,要是没了上海话,那上海还是上海吗?比如大家聚在一起,不说上海话,那多别扭呀!2. 传承上海话多重要啊!这就好比传承咱家里的老手艺,不能丢啊!你听,那一声声“侬好”“再会”,多亲切呀!要是以后听不到了,该多可惜啊,就像失去了熟悉的老朋友一样。

3. 上海话得发展呀!不然怎么跟上时代的步伐呢?就如同上海这座城市在不断前进,上海话也得不断进步呀!你看现在的小囡,会说地道上海话的越来越少了,这可不行啊!4. 上海话的传承得从娃娃抓起呀,这不是开玩笑的!就好像教小囡走路一样,得一步步来。

大人们要多和他们说上海话呀,别让这语言断了根呀!5. 发展上海话也得靠大家一起努力呀!不是某一个人的事。

这就好像划船,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船跑得快。

你说要是都不重视,上海话还怎么发展呢?6. 上海话有着独特的魅力呀,那韵味十足的腔调!好比一曲动听的沪剧。

咱得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这样才能传承下去,不是吗?7. 难道我们能眼睁睁看着上海话慢慢消失吗?那绝对不行啊!就像不能看着自己心爱的东西坏掉一样。

我们得行动起来,保护和传承上海话呀!8. 上海话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上海人呀!这就好像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大家平时多说说上海话,多教教别人,不好吗?9. 没有上海话的上海,那还能叫上海吗?这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

所以传承和发展上海话是多么紧迫的事呀!10. 我们一定要把上海话传承好、发展好呀!让它像黄浦江的水一样,永远流淌。

不然以后的孩子们都不知道真正的上海话是什么样了,那多可悲呀!我的观点结论:上海话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努力,让这独特的语言继续绽放光彩。

方言的困境与保护——以上海话为例

方言的困境与保护——以上海话为例

方言的困境与保护——以上海话为例摘要】方言作为区域文化载体,代表一个地区的历史印记与精神风貌。

如今方言使用率在全国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在部分地区使用率低。

本文将以上海为例从传统文化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心理适应层面探讨方言如今陷入的困境。

前人多以上海方言的“音”、“影片”等研究,本文将着重站在方言困境与保护角度探讨分析,希望可让中国人民重视方言,更好发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下一步的方言保护决策提供基础。

【关键词】上海方言;困境保护;文化一、引言方言是一种交流沟通的方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以上海方言为例如今使用情况堪忧,特别是25岁以下年轻一代呈现“二低”窘境:使用率低与熟练程度低。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青少年一代是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1],笔者认为现今21世纪上海方言困境与年轻时期密切相关。

二、研究思路针对年轻一代使用上海方言情况堪忧问题,笔者首先进行了大量文献阅读,并进行问卷法。

本次研究设计仅针对6~24岁长居上海的儿童、青少年及青年群体进行调查研究,采取问卷方式,主客观题结合,共获得有效问卷121份,研究将采取定量与定性方式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三、资料分析与整理(一)个人情况分析:样本数据中,男性有35人,女性86人,抽样选取较为均匀。

为更好了解年轻一代对上海方言的态度,抽样选取了不同年龄层的年轻人,其中6至12岁的儿童25人,12至18岁的青少年26人,19至24岁的青年70人,成年青年占样本多数。

样本中上海常驻人口为68人,占56%,从出生或是幼儿时期长时间居住在上海,但因上海积分政策落户难,暂未获上海户籍的样本数为53人,占44%。

(表1)(二)方言使用情况分析:从方言使用情况可发现,上海作为海纳百川的城市,年轻一代生活交流的对象、工作学习环境复杂,一直使用方言的情况在样本数中为0。

幼时家中良好的上海话语境让经常使用上海方言的样本数达15,占12%。

正如刚刚所述更多会使用上海方言的年轻人更愿意分场合去使用,大家若都是上海人使用共同的语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此选项占30%占比较高。

传承沪语留住海派文化的根脉

传承沪语留住海派文化的根脉

样 的 场 景 :父 母 对 着 孩 子 说 上 海 话 ,小 孩 子 却是用普通话来作答。应 该 说 ,沪 语在年轻一代中已经慢慢失去了使用 价 值 。于 是 ,围 绕 沪 语 的 保 护 和 传 承 , 学 界 、媒 体 等 社 会 各 方 展 开 了 激 烈 的
中 的 文 化 属 性 ,以 此 达 到 维 系 地 方 文 化的持久生命力。
即使本身习惯于使用沪语的固定群 体 ,他们逐渐发现有 些 话 语 的 含 义 用 沪 语 来 表 达 ,所能传达 的 意 思 不 如 普
可以采用语言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 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沪语的海 派 文 化 价 值 ,并且理性地探究出有效
44 声 屏 世 界 2017/4
视听艺苑
文艺直通车
方言中的地方文化属性
沪语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标
识 ,保 护 和 传 承 沪 语 是 弘 扬 海 派 文 化
真 正 地 崛 起 。例 如 ,前几年红极一时的
的题中应有之意。沪语所蕴含的文化 属性体现了上海人特有的最真实的生
由 周 立 波 担 纲 的 海 派 清 口 “壹周立波 秀 ”不 过 是 一 时 风 光 无 限 ,在收视率上 并没有长久的吸引力和长远的发展空 间。
VOICE & SCREEN WORLD
文艺直通车
视听艺苑
传承沪语 留住海派文化的根脉
□吴怡敏
通 话 来 得 准 确 和 传 情 达 意 ,这样就渐 渐 偏 向 于 讲 普 通 话 了 。正因为这 些 复 杂 的 社 会 因 素 ,爱讲沪语的人越来越 少 ,沪 语 的 使 用 群 体 逐 渐 萎 缩 ,海派文 化的弘扬也受到了阻碍。
近 来 ,一 首 名 为 《老 鬼 心 不 死 》的 沪 语 歌 曲 在 网 络 上 大 热 。这 段 腔 调 很 浓的视频在短时间内居然获得了众多 知名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上数十万的 点 击 量 。另 外 ,近 年 来 ,上海逐步拓展 了沪语的社会化应用领域。先是广播 电台和电视台专门开辟了一档又一档 的 用 沪 语 来 播 报 和 主 持 的 节 目 ,接着 中小学生的课堂上也出现了沪语课 程 ,上 海 市 区 的 多 条 公 交 车 线 路 也 设 计 了 沪 语 报 站 语 音 提 示 系 统 ,社会上 也掀起了一股以沪语为主题的竞赛热 潮 。然 而 ,现 实 的 情 况 是 ,在这波拯救 沪 语 的 集 体 行 动 中 ,沪语 并 没 有 重 新

浅析当前沪语推广方式及其问题

浅析当前沪语推广方式及其问题

浅析当前沪语推广方式及其问题作者:杨静芳张磊王语萱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1期内容摘要:沪语传承发展是目前海派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中之重。

目前沪语推广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方面。

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到网络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到处可见沪语推广的身影。

但是这形形色色的推广方式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沪语媒体推广方式问题每当说起上海的文化,海派文化、石库门、弄堂、外滩的万国建筑、百乐门……诸如此类的词汇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上海从一個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闻名遐迩的十里洋场,再到今天日新月异的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多元”的标签似乎已深深地烙印在上海文化的脉络之上。

可若是缺少了吴侬软语的点缀,海派文化就显得黯然失色。

沪语不仅仅是一种方言,它更是上海深厚文化积淀的反映,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

一.沪语传承的意义及面临的危机沪语是海派文化的象征,也是传承发扬海派文化的工具。

沪语所具有的包容性,使得其汇聚了多种语言和方言,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完善。

沪语的演变也体现了上海的开放和进步。

然而随着上海的开放发展,从课堂到商务交际场合,多要求讲普通话。

上海大城市的“移民”氛围,使说沪语的天然环境受到冲击。

而且,沪语本身所表达的含义受众是特定的群体,当沪语无法将意思表达清楚时,大众就更倾向于选择讲普通话。

这就意味着,沪语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

沪语是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重要方言,既是上海居民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4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这一品牌。

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方言作为文化的基石和传承的桥梁,在文化领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因此,沪语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上海市区话语音100多年来的演变(WORD档)

上海市区话语音100多年来的演变(WORD档)

上海市区话语音一百多年来的演变在一片不大的方言区内,如果外来影响比较均衡,应该说语言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大致相同的。

但如果其中的某一地点,短时间内外来移民大量涌入,本地方言的发展、自身演变必然会受到移民方言的冲击,其方言的变化速度和方向也会跟原属同类的周围方言不一致,最终超越周围同类方言而独自发展。

城市方言跟周围乡村方言相比,大多是属于这类性质,所以有人称之为城市方言特征,或城市方言岛。

如果有足够的历时、共时的语言材料,包括移民方言的材料,我们可以观察到城市方言从乡村方言脱离的轨迹,以及受各种外来方言渗透、影响的程度。

上海市中心区(1984年前中心市区十个区的范围)的大部分地区原属松江府上海县的一部分。

市中心南市区的中心地域原是松江府上海县的县城,原县城所说的话也属松江片话(我们将上海地区的方言分为五片:崇明片、嘉定片、松江片、练塘片、市区片。

见许宝华、汤珍珠、陈忠敏1993年文)。

1843年市区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的一百多年,外地移民大量涌入。

1852年当时整个上海县当然也包括上海县县城总人口是544413人,一百年以后的1958年,仅市区人口就有6147600人其中本地籍人口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上海市统计局1980)。

可见一百多年来外地移民涌入上海的人口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尽瞥外地移民及他们的子女来到上海市区后,为了交际的方便都改操本地上海话,但众多来源不一的移民方言在不同程度上起了冲谈土著方言某些特征的作用,移民的母语特征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被习得的方言中去。

这样,上海市区话在原松江片方言底层的基础上迅速交化使原属于吴语临海僻远地区的、发展较为缓慢的、较常州、苏州、宁波、绍兴古老的旧上海市区话在一百多年内一跃而领先,成为吴语诸地点方言中发展最速的新上海市区话。

笔者曾根据上海市区话历时记音材料与四周松江片方言作过比较,开埠前或稍后它们差异非常小,可以说同属松江片方言(陈忠敏1992)。

但到今天,其差异之大,远远超过苏州、宁波等城市与其郊县话的差别。

钱程:标准上海闲话中的地域文化

钱程:标准上海闲话中的地域文化

标准上海闲话中的地域文化
国的作用,所以乡音非常重要。

有人说普通话是一杯水,而方言就像妈妈煲的一碗汤。

如果汤没有了,我们还可以喝水,但是方言没有了怎么办?一方水土开山鼻祖。

我当时看电视连续剧的时候我很佩服他,我想这个人怎么四川话说得这么好,后来知道有他外公的遗传因子。

就因为讲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话,所以在
1867年时的洋泾浜汇入黄浦江
么多年我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
上海话。

譬如,上海公交车用上
海话报站就是我多年前的提案,
不过真正执行后还是出现了一些
报站方言不太准确的情况。

网上
对电视剧《繁花》里的上海话标
不标准,有很多讨论。

其实在我
看来电视剧《繁花》极大地推动
了上海话的传承和保护。

被填埋前的洋泾浜
上海话版舞台剧《长恨歌》。

上海话的文化价值

上海话的文化价值

吴语的文化价值现在上海人多有普通话交流能力,这是推普工作的成就,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有人将推普工作理解为就是消灭吴语(上海话),将保存吴语文化与推广普通话对立起来,处处限制吴语使用。

于是“人人会说普通话”的推普目标,变成了“人人只说普通话” 。

使得不少上海长大的孩子不会讲吴语,甚至听不懂吴语的书面语,使这些孩子失去了吴语人口的文化优势,他们中能听懂评弹、越剧的越来越少,这样的做法是否极左了一点。

语言是工具,吴语也不是“四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吴语的灭亡势必导致昆曲、评弹、越剧等艺术形式的灭亡。

吴语(上海话)的文化价值及普通话的文化缺陷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本方言只是机遇问题,并非其是中国最好的方言,即使是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不可能仅仅浓缩在普通话中。

吴语也是伟大的文化遗产,有普通话不能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

吴方言使用人口七千万(意大利语使用人口约六千万),有着和官话不同的音素、词汇、语法,故而称为“吴语”更合适。

上海话是苏州话、宁波话等几种代表性吴语的混合体,兼具苏州话的软,宁波话的硬,加上使用人口较多,是最具代表性的吴语。

吴语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语音工具。

河南籍的唐玄奘是选用吴音译注佛经的,因唯吴音才能译音准确。

上海话单音素有50个,普通话仅32个,粤语不足33 个。

北方话、英语、法语分别仅有送气和不送气清音、送气清音和浊音、不送气清音和浊音的对应;而这三组音在吴语中都有,不送气清音“拨(给)[p]、德[t]、革[k]”、送气清塞音“泼[ph]、忒[th]、克[kh ]”、浊音“渤[b]、突[d]、搿[g]”。

吴语有最完善的语音体系,且音素都较实用,上海话音素几乎每个都在常见外语中得到使用。

而没短音、音素少、无浊音、大量音素除了说北方话以外几乎没什幺用处(包括翘舌音等)的普通话,为外来词译音常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译音也多不准确。

因此常见的外语中,吴语对得上号的音素常比普通话、粤语等多一倍;法语三十五音标中,有三十余个和上海话中相应音素一致,普通话不及其半;日语片假名基本可以用吴语读准,北方话是万万不能的;英语等其它外语情况也大致如此。

三大方言之一:上海话的传承

三大方言之一:上海话的传承

三大方言之一:上海话的传承上海方言初形成:新兴的城市形成新的方言上海在古代本是松江下游入海处的一小段支流,称为“上海浦”。

有书记载的以“上海”相称的聚落,最早是1077年在华亭县(即松江县)东北部的一个名叫“上海务”的管理酒类买卖和征酒税的地方。

宋元之交时,上海逐渐成为华亭县东北部的大镇。

1291年元朝设立“上海县”时,上海已成了一个蕃商云集的滨海大港、人口数十万的大城镇。

至此,一种有别于原先松江方言的新方言——上海方言慢慢随着上海这座新兴城镇的繁荣而诞生了。

对于上海方言的使用区,钱乃荣经过对方言特征的分析认为,古时“上海县”形成的上海方言区,大致为今天上海市版图的东部黄浦江两岸,其中对于老上海方言最有权威和代表性的区域,是现今黄浦区人民路和中华路环线之内的区域,即古时县治所在地。

上海话走向辉煌:开埠后海派文化塑造海派方言在古代上海方言初形成时,府城松江的方言一直是上海人心目中的权威方言。

而上海方言真正自成一派,走向繁荣,乃至后来成为全国三大方言之一,要从上海开埠,形成海派文化说起。

在开埠前,上海县已有12万人,在中国城市中排名12。

在1843年11月对外开埠后,租界、原县城、南市、闸北等地,很快形成了繁华城区,上海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和国际性的移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经济飞速发展。

渐渐地,一种以繁荣的商业为基础,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不同于农业文化、官场文化的新型文化——海派文化诞生了。

对于海派文化的特点,钱乃荣总结,“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善于融合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及各种新思潮,与本土文化能很好地结合,并且善于创新。

这一新兴文化开始积极地影响着上海方言。

”当时占上海人口80%以上的全国移民带来了各地方言,尤其是江浙吴语。

这些方言和以松江话为基础的上海话发生了碰撞。

上海方言不拘一格地吸收了各地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

举例来说,常用词“一共”在上海方言中就有“一共、一总、一共拢总、总共、一道辣海、一齐拉起、一塌刮子、亨八冷打、搁落三姆”等说法,而“少许”也有“一点点、一微微、一屑屑、一滴滴、一坨坨”等,这些词汇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并且同中有异,使得表现生活更细腻。

浅析当前沪语推广方式及其问题

浅析当前沪语推广方式及其问题

作者: 杨静芳[1];张磊[1];王语萱[1]
作者机构: [1]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教育
页码: 171-17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期
主题词: 沪语;媒体;推广方式;问题
摘要:沪语传承发展是目前海派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中之重。

目前沪语推广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方面。

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到网络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到处可见沪语推广的身影。

但是这形形色色的推广方式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或多戒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吴雪鹭分发问卷、数据统计:杨天颖、凌舒扬调查报告:吴雪鹭PPT制作:杨天颖DV拍摄:凌舒扬、杨天颖(同学调研)、吴雪鹭(公交车暗访)课题报告: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社区版刊登了一篇读者的来信,其中写道:“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

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对作者及编辑等进行了一番“人肉搜索”,网络社区中的讨论比比皆是。

一份没有多少发行量的社区版报纸却引发如此热议,这个关于方言的话题不由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随着上海越来越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外来人口也就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用的语言现在大都是普通话,甚至是英语,上海方言的地位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究竟是城市的发展带动方言的传播,还是抑制方言的发展,我们以上海话为例,通过查找资料,分法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并在周围人中做访谈等形式,对“方言的传承与推广”做一些探讨。

一、一座城市的记忆——方言的变迁(一)上海话的历史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民钢一份上海话课题报告,古上海人说的话源于一种接近于现代侗台语的古越族语,而我们现在所称的上海方言,是上海本地人改用汉语后,与原来的语言互相融汇后形成的。

古上海人使用汉语的情况最晚出现在西汉早期,也就是说,最少两千年前,作为吴方言中的上海话已经形成。

上海话形成至今,大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有关上海话的历史资料,早期的几乎没有,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上海话文字,是清代嘉庆初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上海话书面语写的白话章回小说《何典》,这本书距今只有200年的历史。

因此对于200年以前的上海话,我们只能从现今上海话中去分析寻找它遗留下来的残迹。

不过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留下来的有关上海话的资料却是很丰富的,为我国所有方言之最。

英、法、美国的传教士和日本等国的其他人士为了传教、经商和交际的需要,在上海出版了大量的记录上海方言的语音、语法的书籍和上海话词典、课本、圣经等,还有上海人写的记录俚词俗谚的著作。

1853年就出版了英国传教士J.Edkins写的《上海方言语法》,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语法书。

后来语言学家高本汉、赵元任等都记过上海话。

(二)人口变迁对上海话的影响坐落在上海方言区内的原上海县城,开埠前只是一个方圆9里的三级小县城。

自1843年开埠以来,县城和县城西部、北部的广大租界地区迅速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

从1843年到1949年大约100多年的时期内,上海城区的人口迅速增长,1852年有544,413人,1900年为1,289,353人,1935年为3,701,982人,1949年为5,455,007人。

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外籍人口的移入,当时上海人口籍贯遍及中国各省市,主要来自江苏和浙江地区。

1935年江、浙籍(包括上海本籍)人数在公共租界内占总人数的87.43%,在“华界”内占总人数的83.46%。

在公共租界内,上海籍人口1885年占总人数的15%,1900年为19%,1935年为21%。

1946年,在上海市管辖区内,本地籍人口占20.7%,其中农村地区如高桥、龙华等地占近90%,而县城所在的邑庙区为8.4%,蓬莱区为11.9%,商业最集中的黄浦区为 5.9%,老闸区为11.1%。

1950年,本地籍人口占15.1%,邑庙区为6.3%,蓬莱区为10%,黄浦区、老闸区各为4.8%。

占压倒多数的外籍人口进入上海,上海方言一时也变得无序起来。

其中词汇使用方面的混杂兼用现象最为常见,许多江、浙一带的常用词最易加入上海话一起使用,其次是官话的词语进入上海话。

就以常用副词为例,一义有多种说法。

如“原来”一词的同义词有“原来、原生、本生、本来、原本、本底、本底子、原本塌里”,“一点儿”有“一眼眼、一点点、一滴滴、一沰沰、一屑屑”。

有些外来的词语与本地话杂交,形成中间态新词语,如“一似一式、一模一样”→“一式一样”,“一日、一天”→“一日天”,“归去(读作居去)→转去→回转去→回去”。

上海话还善于从移民的方言中借来词语,如“淴浴、灶下间、黄落、肉痛、舒齐、标致、茄门、料煞、啥叫啥、先勿先、煞死、勿局、势必至于、沉倒头、捷转头、千跟斗、吃家生、疑惑疑注、阿要现世”借自苏州话,“高头、窗门、薄刀、碗盏、老头浜(伯儿)、男小畏(娃儿)”借自宁波话,“脆麻花、小巴戏、乖乖弄底冬”借自苏北话,“木老老”借自杭州话。

有的借词甚至替代了本土词语,如从宁波方言中借“阿拉”取代了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伲”。

另外,语音的混杂也很明显。

(三)上海话对外来词语的吸收上海方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方言群体,既表现出对外来的词语慷慨大度的吸收力融化力,又表现出本土文化的强大稳定性。

它吸收了外来词语只是使自己的表现力更为丰富生动,而它的基本词汇和语音语法结构却十分稳固。

不过,移民的方言在不同程度上冲淡了上海话中的土语特征,发展了吴语公约数的成分。

如“地方”取代了“户荡”、“场化”,“外头”、“外面”取代了“外势”、“外首”,“左面”取代了“左半爿”,“拿”取代了“担”,“汏”取代了“净”,“回去”取代了“归去”,“难为情”取代了“坍铳”。

上海话在原松江片方言底层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着,使属于吴语临海僻远地带的、原来发展最为缓慢的、较苏州话嘉兴话保留更多古老特征的旧上海话,在百年内一跃领先为吴语诸次方言中发展最速的新上海话。

50年代以后至今,户口制度的改变制止了大规模的移民,上海话重建了稳定有序的发展局面。

但上海话的吸收外来语言的能力依然很强,自我进化机制依然十分活跃,随着现代社会交际的活跃和频繁,上海话原来养成的善于拿来和进取创造的习惯成为传统,上海方言虽然六七十年代一段稳定和萎缩期后,近20年来,随着社会交际的活跃和频繁,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又有长足的变化,变速在吴方言中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上海市内语言和周围郊区语言差距之大,远远超过苏州、嘉兴等市内语言和四郊语言的差别。

现在我们可以到城区势力还未到达或刚刚到达的上海方言区内的北部边缘的江湾镇、西部边缘的真如镇、南部边缘的梅陇镇去了解,这些地方虽彼此相隔很远,但还保持着较一致的旧上海话的面貌。

这里的老年人还保留着上世纪中叶艾约瑟所记的上海方言区的声调面貌(只是原在艾氏时已不稳定的阳上声调并入了阳去),而上海城区声调已合并为吴语区最少的5个了。

由此可见,今上海市中心区方言比周围的上海方言区语言发展整整快了150年,上海城区的方言高速变迁使它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城市方言中心岛。

这在我国方言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二、一座城市的财富——方言的传承本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分发的形式,在校园中对38位上海本地学生进行了样本采集,对象年龄在16~25岁之间,男女比例相当。

可以说看这个年龄的样本,他们平时的运用程度,他们如何对待自己城市方言的态度,都体现了一种传承的力量。

14位同学表示平时在家几乎都说上海话,14位表示较多说,4位表示不太说,6位表示几乎不说;而在学校里,没有同学几乎都说上海话,8位同学表示较多说,24位不太说,6位几乎不说。

由此看出,在家中,方言的运用度相当高,几乎都说或者较多说的占绝大多数,而在学校中,没有人几乎都说上海话,虽然我们的样本数量由于各种限制不大,但基本可以推断,几乎都说方言的同学仍然占少数。

原因可能是同学中很多外地同学,尤其是复旦这样全国招生比例相当高的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为了沟通方便必然选择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可能只是遇到相当熟悉的本地同学,才会说上海话。

不可否认,随着地区之间的融合,人口流动,人们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安于一块地,方言地位的衰弱的确不可否认。

一门语言无论多么精巧,它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被运用,是给使用者带来沟通上的便利。

而对于使用语言的人来说,对一门语言的熟练程度取决于说的频率,当语言环境不再,掌握程度也就大打折扣。

今天我们这一代的上海本地同学说的上海话也已与当年上一辈“老上海”们不同,常常被说成是“洋泾浜”。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变迁历程,在发展中不断与外界融合,我们暂且抱着乐观的态度相信,方言的未来之路不是消亡,而是焕发新的生命力。

现实是许多外来人口进入上海,本地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方言,平时外出时,如在商店、公交车里,15.8%的同学选择“会,不管服务员是不是上海人”,65.8%的同学选择“看情况,如果服务员是外地人就说普通话”18.4%的同学选择“不会”。

14位同学小时候家里教的先是普通话,24位同学先学的是上海话。

21位同学表示以后会先教小孩普通话,17位同学先教上海话。

都是超过半数的同学在家庭中先接触到方言,也愿意将这个传承下去。

可以说家庭仍然是方言生存的最好的环境,成为本地孩子最早接触的一门语言。

而在这样一个融合的大环境里,只有4位同学认为上海话会消失,34位同学认为上海话不会消失。

上海本地学生说上海话的频率上海话会否消失三、一座城市的名片——方言的推广其实,上海话一直在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有些已经具有了全国影响,成为上海在全国叫得出的“名片”。

比如:听到“阿拉”,大家马上就知道开口的是上海人;提起“小开”,人们就会想起上海有钱家的少爷;而听到“作”,几乎全国人民都想象到上海女孩“刁蛮”的一面;而“生煎油条”这种上海独有的小吃则成了上海在全国著名的早餐“四大金刚”。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方言也是有生命力的一种语言,它可以说也是在与时俱进,不断派生出了许多新的词汇。

比如过去只讲盗版,现在上海话也有了“正卡”、“大卡”之分;出门叫出租车,台湾有“计程车”,香港有“的士”,上海人也有独特的“差头”;而“埋单”这类原本北方的方言,现在也已经逐渐被融入了上海话。

我们的样本中42位外地同学,其中32位来上海了1年以下,8位同学来了1-4年,2位同学来了4年以上,对于上海话的接受程度不仅因为他们来上海了多久,同时也受来源地的影响,一些来自上海周边江浙地区的同学对这方言的理解与运用也更方便一些,如果是来自北方不同语系的同学就有很大的困难,可能要过好几年才能听懂一部分。

了解他们的想法便于我们了解方言的在推广上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9位同学在电视上第一次听到上海话,14位同学是在逛街时,而19位同学是在和同学聊天时第一次接触到上海话。

这让我们了解到方言的传播更多还是体现在平时人际的交流上。

然而电视,即大众媒体,同样发挥着作用,比如现在一些沪语节目,不仅仅是给本地人以故乡的气息,也是一个很好的方言接触平台,希望每一家省市级电视台或广播台都能有意识地保留一两档这样的说方言的节目,在推广方面将功不可没。

30位同学一天很少能接触到上海话,11位同学一天1-2次,而只有1位同学表示一天能接触到3次以上的上海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