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静电的应用及危害
![静电的应用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5686fd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8.png)
静电的应用
原理:静电平衡
静电屏蔽实验
静电屏蔽:导体的外壳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特征一: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即E内=E外-E感=0
静电平衡状态: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静电的应用
静电植绒:
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 , 使绒毛带上负电荷 , 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 , 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 , 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 , 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 , 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 , 因此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的自然特性产生的一种生产新工艺 。
静电的应用和危害
你知道的静电现象
静电的应用
静电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既可以为人类所利用,也可以给人类造成麻烦,甚至危害。静电可以被人们利用,如利用静电在物体上喷涂液体或固体涂料,另 外,静电屏蔽、静电植绒、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都用到了静电现象。
静电喷涂:在喷枪与工件之间形成一个高压电晕放电电场,当粉末粒子由喷枪口喷出经过放电区时,便补集了大量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微粒,在静电吸引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带正电荷的工件上去。当粉末附着到一定厚度时,则会发生“同性相斥”的作用,不能再吸附粉末,从而使各部分的粉层厚度均匀,然后经加温烘烤固化后粉层流平成为均匀的膜层。
静电屏蔽的应用
电学仪器和电子设备外面的金属罩,通讯电缆外面所包的一层铅皮,可以防止外电场的干扰;
静电屏蔽的应用
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业,使人安全作业。
静电为什么能引发火灾事故
![静电为什么能引发火灾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ce96e8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6.png)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控制,静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了解静电是如何引发火灾事故的原理和机制,对预防和控制静电火灾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静电引发火灾事故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增强人们对静电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静电的形成和特性静电是指物体在与其他物体接触或分离时,由于电子的转移而带有电荷的现象。
简单来说,静电是由物体表面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子而形成的一种电荷。
当两种不同材料接触或分离时,电子会在它们之间转移,使得其中一个材料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带有负电荷。
这种带电现象会导致物体之间产生静电力,引发一系列的静电现象和问题。
静电常见的形式包括静电电荷、静电场和静电放电。
静电电荷是指物体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子而形成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静电场是指物体带电后周围形成的电场,具有导电性的物质都具有电场,但只有带电物质周围的电场强度相对较大。
静电放电是指物体带有电荷后,与周围的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接触或过近时,电荷会通过空气或介质中的离子导致放电,产生闪电和火花。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摩擦产生的静电、流体接触产生的静电和电气设备产生的静电。
摩擦产生的静电是指当两种材料摩擦或分离时,由于电子的转移而产生静电。
流体接触产生的静电是指在流体或气体中,由于不同材料接触或分离而引起的静电现象。
电气设备产生的静电是指在电气设备中,由于电荷的积聚和放电现象而引发的静电问题。
这些静电问题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加以重视和控制。
静电引发火灾的原理和机制静电引发火灾的原理和机制主要包括电荷积聚、静电放电和火花引燃。
电荷积聚是指在物体表面或区域因摩擦或接触而导致电子转移,形成静电电荷的过程。
当两种不同材料摩擦或接触时,其中一个材料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个材料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这种电荷的积聚会导致物体表面或区域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荷,产生静电现象。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5582b8b72e3f5727a4e962b5.png)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高。
固体静
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
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4、放电与引燃:
A、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电晕放电。
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2)刷形放电。
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3)火花放电。
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4)传播型刷形放电.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
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基本防护措施:
减少静电荷产生
对接触起电的物料,应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临近的、或对生产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量最小。
(完整版)静电危害
![(完整版)静电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a441b1485fbfc77da369b13a.png)
静电危害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导致了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静电。
由此产生的静电其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
但是,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发生放电,产生放电火花。
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2)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
此外,对静电电击的恐惧心理还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
2.静电的特性(1)静电的产生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是迥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
1)静电的起电方式①接触--分离起电。
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25*10-8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
因此,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
根据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的理论,可以推知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再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②破断起电。
材料破断后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
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
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
③感应起电。
例举一种典型的感应起电过程。
假设一导体A为带有负电荷的带电体,另有一导体B与一接地体相连时,在带电体A的感应下,B的端部出现正电荷,B由于接地,其对地电位仍然为零;而当B离开接地体时,B成为了带正电荷带电体。
④电荷迁移。
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发生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
例如,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便会产生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产生电荷迁移。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f516c333f524ccbff12184a1.png)
用胶带传送与输运时,运行中的三角皮带、输送胶 带与金属皮带轮摩擦,产生大量静电,静电电位有时 高达万伏,产生火花放电,引起事故。
人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在生产中操作人员在活动时,穿的衣服、鞋及携 带的工具与其他物体摩擦时,就有可能产生静电,比 如穿塑料底鞋的人在木板或塑料地板上行走时,人体 静电可达数千伏以上,当携带静电荷的人走进金属管 道或其他金属物品时,人的手指或脚会放出电火花 。
不同的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是不的,一般 不超过十几秒或几十秒,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的时间与物 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加快,时间缩短。故生产中控制物料速
度。
二、影响静电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3. 空气的湿度
吸湿性越大的物体(特别是绝缘体),收湿度的影响很大,当空 气的相对湿度在50%-70%以上时,物体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使 表面电阻率降低,加速静电的泄露。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 40%,则静电不易逸散,可能形成高电压。
2. 不同形态的静电
(2)液体静电:
在生产中,液体的管道输送、过滤、搅拌、喷雾、 喷射、飞溅、冲刷、灌注等过程中,都能产生静电。 尤其是电阻率高的有机液体,最容易产生静电。
液体的带电现象,也可以用双电层理论来解释。 有机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与管壁摩擦、冲击,因而 管壁界面上是一层正电荷,液体界面上极薄的一层内 是负电荷,与其相邻的较厚的一层内又是正电荷。正 电荷随着液体的流动形成流动电流。如果把金属管道 接地,则不会产生静电。
4. 杂质
一般情况下,物体含有杂质,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如液体含有高 分子材料的杂质时,会增加液体静电的产生。但有些杂质能减少 物体的静电,这些杂质有较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可加快 静电的泄露。抗静电剂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d74ea9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e.png)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对人体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包括:
1.引起皮肤病:静电在衣物、皮肤之间产生,并可能附着尘埃、微小物
质等。
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皮肤病,如电视机等荧光屏上有大量的静电荷,能吸附灰尘,灰尘中的细菌侵入、刺激皮肤,可能会导致红斑、痤疮、色素沉淀等皮肤病。
2.影响机体生理平衡:静电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影响中
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导致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使人出现疲惫、头痛、烦躁、失眠等症状。
静电产生的磁场作用还可能会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3.影响日常生活: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例如,静电可能会使人在接触金属时遭受电击,导致坠落、摔倒等事故。
此外,在某些特殊环境中,如手术室等需要高度清洁的环境中,静电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手术过程,因为手术室内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微小物质会被静电吸附,从而影响手术的精度和效果。
因此,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穿棉质、丝质等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使用防静电产品如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套等,保持皮肤湿润等。
同时,在某些特殊环境中,如手术室等需要高度清洁的环境中,也需要注意静电的存在和影响。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5a62b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e.png)
建立防静电工作区
1
划分防静电工作区,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
2
防静电工作区内应铺设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桌椅 等设施。
3
限制带入工作区的物品,如限制使用化纤制品、 限制穿脱化纤服装等。
使用防静电材料和设备
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如防静电袋、防静电盒等。 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螺丝刀、防静电钳等。 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以消除静电荷积累。
02
建立防静电设备管 理制度
建立防静电设备台账,明确设备 维护保养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
03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静电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 急组织、应急流程和救援措施,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
目录
• 静电事故概述 •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解析 • 静电事故预防措施 • 静电事故应急处理 • 静电事故案例的启示与建议
01 静电事故概述
静电现象与特性
静电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物体因摩擦、接触、 分离等产生电荷转移的现象。
静电特性
高电位、低电量、放电时间短、远距 离放电等。
静电事故的危害
组织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静电安全知识培训,包括静电产生原理、 危害、预防措施等,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防静电方法。
建立静电安全意识文化
将静电安全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宣传,营 造全员关注静电安全的氛围。
定期开展静电安全检查
制定定期检查制度
制定详细的定期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人员 等,确保检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重点区域重点关注
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如生产线、仓库等,应加强检查力度, 确保防静电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903d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0.png)
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接触、分离等行为中,由于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电荷积聚现象。
在生产环境中,静电可能会带来很多危害,包括触发火灾或爆炸、损坏电子设备、损坏产品、电击人体等。
因此,对于静电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静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触发火灾或爆炸:在许多工业领域,如化工、石油、制药等,存在可燃气体或蒸气。
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放电,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2. 损坏电子设备: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是十分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敏感的电子元件来说。
静电放电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进而导致设备的故障或系统的不正常运行。
3. 损坏产品:在一些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涉及电子元件、塑料制品、纺织品等的生产,静电可能对产品的质量造成损坏。
静电会导致产品的吸附和粘附、附着灰尘或杂质、引起产品的起毛、损坏产品的表面光洁度等。
4. 电击人体:在干燥条件下,人体与带电物体或积聚的静电之间的放电可能会导致人体电击。
这种电击不仅会给人体带来疼痛和不适,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特别是在操作电器设备时。
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湿度:静电通常在干燥环境中更容易产生,因此,通过控制环境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积聚。
2. 接地处理:将物体接地可以消除或减少静电的积聚。
对于静电敏感的设备和产品,应采取接地措施,将静电释放到大地中,防止静电累积到危险程度。
3. 使用抗静电设备或材料: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可以使用抗静电设备或材料,如抗静电地板、抗静电工作台等,来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4. 定期清洁工作环境:定期清洁工作环境,特别是清除积聚在地面、工作台上的灰尘和杂质,有助于减少静电的生成。
5. 增加防护设备:对于操作高压设备或易导电的物质的人员,应增加防护设备,如抗静电手套、抗静电鞋等,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6. 增加静电监测与防护系统: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以安装静电监测与防护系统,及时监测静电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防护的目的。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1234ac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1.png)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的现象,由于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静电的特性及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静电。
静电的特性静电产生的原因是物体表面电荷的不平衡,通常是由于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摩擦或分离引起的。
当两个物体之间分离时,它们表面的电荷也会分开,而一些电子转移到了一个物体上,而另外一些电子则留在了另一个物体上。
这导致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静电显著的特性包括:1. 吸引和排斥带电物体会相互吸引或排斥,吸引常出现在正负电荷之间,而排斥常出现在相同类型的电荷之间。
2. 电荷分散静电电荷会深入物体内部,使电荷分散并减少电场强度。
这种效应在电荷类型相反的物体之间尤其显著。
3. 变化电荷随时间变化,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引入或移动导体来进一步分散。
当静电电荷足够强时,可能会在两个物体之间形成电火花。
电火花通常伴随着爆炸、火灾或其他严重的安全问题。
静电的危害虽然静电通常被认为是无害的现象,但当它失控或过度累积时,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在以下情况下:1. 爆炸和火灾在一些工厂和实验室中,静电堆积可能导致空气中的爆炸。
爆炸通常在粉尘、气体或液体处理的工作场所发生,这些物质可以形成可燃的蒸气或粉尘云。
过量的静电可能点燃蒸气或粉尘,引起火灾。
2. 电击静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人体电击。
在某些干燥的环境中,人体周围的空气电离后,会积聚足够的电荷。
当一个已带电的人跟另一个接触时,电荷可能会流过另一个人的体内,导致电击。
3. 产品损坏静电可能会对某些产品造成损害,如电子设备、半导体和涂料。
当这些产品受到静电的影响时,电荷可能会损害电子元件或干扰信号,影响产品的性能或可靠性。
预防与控制静电虽然无法完全消除静电,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轻其危害:接地是减少静电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将带电物体与电地相连,可以使电荷顺着导体流回地面,从而减轻电荷的积累。
《给孩子讲静电》课件
![《给孩子讲静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0e79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a.png)
让孩子们探索静电的神奇世界!本课件将帮助孩子们了解静电的定义、产生 原因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什么是静电?
1 静电的定义
静电是指一种带电状态,物体上的电荷处于静止并积累在一定的区域内。
2 静电产生的原因
静电产生是由于电荷的分离,使得物体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
3 静电的作用和危害
静电的实践应用
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静电除尘、喷墨打印、防静 电衣物等,使生活更便利。
静电在工业中的应用
如静电粉体涂覆、静电地板、 静电测量等,提高生产效率。
静电的实践游戏
通过静电实验盒子等有趣的实 践,让孩子们亲自体验静电的 特性。
静电的防范和措施
静电危害的防范
如使用抗静电涂料、穿防静 电服装等,保护自己免受静 电的危害。
静电事故的处理
如学习使用静电放电器材、 掌握急救知识等,处理静电 事故时做出正确反应。
静电的预防和控制
如通过地面接地、湿度控制 等措施,预防和控制静电现 象。
小结
1 静电的概念和产生机制
了解静电是什么以及电荷分离的原因。
2 静电的实际应用
探索静电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各种应用。
3 静电防范和措施
学习如何预防和处理静电相关事故。
参考文献
1. 《科学小世界:静电与电磁学》 - 王明明 2. 《探索静电的奥秘》 - 张霞 3. 《揭秘静电世界》 - 杨力
静电可以产生吸引和排斥的力,但也可能引起静电放电造成火灾和损坏电子设备。
静电的产生
1
摩一个物
感应产生静电
2
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产生静电。
靠近有电荷的物体,自身会带上相反电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https://img.taocdn.com/s3/m/e8f3e9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4.png)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它是由于电子在物体表面的聚集或者缺失所引起的。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述。
一、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与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有关。
当两个物体之间摩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导致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从而产生静电。
例如,当我们用毛巾擦拭塑料玩具时,毛巾上的电子会转移到塑料玩具上,使得塑料玩具带有静电荷。
同样,当我们在室内穿搭时,衣物与身体之间的摩擦也会导致静电的产生。
二、静电的现象与危害1. 静电吸附:带有静电的物体容易吸附周围的灰尘、纤维等微小颗粒,造成物体表面的污染。
2. 静电放电:静电荷在一定条件下会放电,产生明亮的火花和爆裂声,给人带来触电的危险。
3. 影响仪器设备:在无尘室和实验室中,静电的产生会干扰精密仪器的正常工作,导致数据误差或设备损坏。
三、静电的消除方法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静电。
1. 接地消除:通过将带有静电的物体与地面相接触,使电荷得到释放,从而消除静电。
这是一种常见且简单有效的方法,例如将带有静电的衣物晾晒在室外,或者使用导电材料进行接地处理。
2. 防静电剂:防静电剂是一种能够中和静电荷并阻止其积聚的化学物质。
涂抹防静电剂可以减少物体的带电能力,从而减轻静电现象的产生。
3. 空气湿度控制:适当控制室内空气的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湿度较高的环境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子数量,从而减少静电的形成。
4.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来去除物体表面静电的设备。
它通常采用离子发生器或者静电消除棒的原理,释放相反电荷的离子来中和物体表面的静电荷。
四、静电的应用除了需要消除静电带来的问题外,静电也有一些实际应用。
1.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技术利用静电的作用将粉末或液体颗粒吸附于带有电荷的物体上,从而实现均匀喷涂,提高涂层的质量和效率。
2.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设备利用静电吸引力将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引导到带有电荷的收集板上,从而实现空气净化和粉尘的去除。
精选安全培训一静电的危害与预防PPT57页
![精选安全培训一静电的危害与预防PPT57页](https://img.taocdn.com/s3/m/4714165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9.png)
1 静电产生的物质特性和条件
*
*
1.1 静电产生的内因
物质的逸出功不同。任何两种固体物质,当两者作相距小于2.5纳米时(1纳米=10-9m),在接触界面上会产生电子转移现象。这是由于各种物质逸出功不同的缘故。两物体相接触时,逸出功较小的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另一方就获得电子带负电。
摩 擦 起 电
双 电 层
*
*
2008年2月18日16日晚10点半,四川温江和宁街景阳巷37号院里传出一声巨响。44岁的杨云出门查看自制氢气瓶的情况,刚走出家门,爆炸突然发生了,杨云当场身亡。 温江安监局工作人员分析:是杨云身上所穿腈纶衣服产生静电,引燃了泄漏的氢气导致惨剧发生。
案例1
衣服静电引爆自制氢气
*
*
以上是引起静电的几种常见常见形式,另外还有淌下、沉浮、冻结等多种产生静电的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产生静电的方式不是孤立单一的,如摩擦中起电的方式就包括了接触带电、热电效应起电、压电效应起电等几种形式。 在以上引起静电的几种方式中,与我公司涉及最多的是第一种情况——接触起电;另外,加速器出束时,高能粒子流将空气电离后产生的电荷,附着在空中微粒上也会积累静电。
*
*
【举例】 在加工有静电起爆危险的物品时,不允许有人在操作者背后走动。 【原因】 人走动可能带电,带电的人在操作者背后走动时,操作者的手有可能对接地危险品放电。或者操作者对地放电后,背后带电的人一离开,操作者就变为孤立的带电体,就有可能发生静电放电。
图 解
*
*
附着起电。某种极性的离子或带电粉尘附着到与地绝缘的固体上,能使该物体带上静电或改变其带电状况。物体获得电荷的多少,取决于物体对地电容及周围条件,如空气湿度、物体形状等。人在有带电微粒的场合活动后,由于带电微粒吸附于人体,人体也会带电。 附着起电的情况多见于纺织、矿石粉碎、冶金、面粉加工的等多粉尘的行业。 电解起电。将金属浸入电解溶液中,或在金属表面形成液体薄膜,由于界面上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离子将向溶液扩散,即在界面形成电流。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界面上出现双电层,形成电位差。在一定条件下,这个电位差足以阻止金属离子继续溶解,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金属离子再度扩散,又形成电流。
静电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静电的危害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05ca407581b6bd97f19eac0.png)
静电的危害与控制措施一、静电的产生我们知道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就可能产生静电。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摩擦与分离等原因导致了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静电。
二、静电的特性静电可分为人体静电、固体静电、粉体静电、液体静电、蒸气和气体静电,1、人体静电人体静电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人体静电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是静电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体静电的产生主要由摩擦、接触、分离、和感应所致,人体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如穿着化纤衣服、高绝缘鞋以及所携带的用具与其他材料摩擦或接触、分离时均可能产生静电。
人体静电电压可达10000V以上,由此产生的静电因为其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是,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发生放电,产生放电火花。
2、固体静电、橡胶、塑料、纤维等行业工艺过程中的静电高达数十千伏,甚至数百千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容易引发火灾。
3、粉体静电、当粉体物料被研磨、搅拌、筛分或处于高速运动时,由于粉体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粉体颗粒与管道壁、容器壁或其他器具之间碰撞、摩擦,或因粉体破断等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
4、液体静电液体在流动、过滤、搅拌、喷雾、飞溅、冲刷、灌注和剧烈晃动等过程中由于静电荷的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泄漏速度,从而积聚静电荷,可能产生十分危险的静电。
5、蒸气和气体静电蒸气或气体在管道内高速流动,以及由阀门、缝隙高速喷出时也会产生危险的静电。
三、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物质的点火源,容易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2、人体因受到静电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此外,对静电电击的恐惧心理还会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
四、静电的控制措施中和与泄漏是静电消失的两种主要方式,前者主要是通过空气发生的,空气中自然存在的带电粒子极为有限,中和是极为缓慢的,一般不会被觉察到,带电体上的静电通过空气迅速的中和是发生在放电时。
静电的危害与形式
![静电的危害与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08ae0e3f90c69ec3d5bb754b.png)
静电的危害与形式
静电的基本物理特性为:吸引或排斥;与大地有电位差;会产生放电电流。
这三种特性能对电子元件的三种影响:
1.静电吸附灰尘,降低元件绝缘电阻(缩短寿命)。
2.静电放电破坏,使元件受损不能工作(完全破坏)。
3.静电放电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使元件受伤(潜在损伤)。
4.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幅度很大(达几百伏/米)、频谱极宽(从几十兆到几千兆),对电子产器造成干扰甚至损坏(电磁干扰)。
如果元件全部破坏,必能在生产及检测中被察觉而排除,影响较小;如果元件轻微受损,在正常测试下不易发现。
在这种情形下,常会因经过多层次加工,甚至已在使用时才发现被破坏,不但检查不易,而且其损失难以预测,要耗费多少人力及财力才能清查出所有问题。
而且如果在使用时才察觉故障,其损失将可能巨大。
静电对电子产品损害有哪些特点?
1. 隐蔽性 人体不能直接感知静电,除非发生静电放电。
但是发生静电放电人体也不一定能有电击的感觉,这是因为人体感知的静电放电电压为
2-3KV,所以静电具有隐蔽性。
2. 潜在性 有些电子元器件受到静电损伤后的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但多次累加放电会给器件造成内伤而形成隐患。
因此静电对器件的损伤具有潜在性。
3. 随机性 电子元件甚幺情况下会遭受静电破坏呢?可以这幺说,从一个元件产生以后,一直到它损坏以前,所有的过程都受到静电的威胁,而这些静电的产生也具有随机性,其损坏也具有随机性。
4.复杂性 静电放电损伤的失效分析工作,因电子产品的精、细、微小。
ESD静电防护知识培训
![ESD静电防护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90283bc941ea76e59fa043a.png)
抗静电材料(袋、托盘、垫等)
静电周转箱
静电消除器
主要参数:距风扇口25mm处离子平衡度低于35V离 子
风含盖区的静电电压低于200V
功用:依借风扇吹出的正负离子来中和自然界的电 离子;解决非导体所产生的静电破坏问题.
静电测量仪器
1、静电场测试仪:用于测量台面、地面等表面电阻值。 2、腕带测试仪:测量腕带是否有效。 3、人体静电测试仪:用于测量人体携带的静电量,人 体双脚之间的阻抗,测量人体之间的静电差,腕带、接 地插头、工作服等是否阻护有效。还可以作为入门放电, 把人体静电隔在车间之外。 4、兆欧表:用于测量所有导电型、抗静电型及静电泄 放型表面的阻抗或电阻。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基本物理特性为:吸引或排斥,与大地有电位差,会产生放电电流。这三种特性能对电子元件的 三种影响:
1. 吸附灰尘,降低元件绝缘电阻(缩短寿命)。 2. 静电放电,可使集成电路芯片介质击穿、芯线熔断、漏电流增大、加速老化、电性能参数改
变等等。静电放电对芯片损坏具有潜在和缓慢失效性。这种情况危害性更大。 3. 辐射电场,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幅度很大(达几百伏/米)频谱极宽(从几十兆到几千兆),
加强人员ESD防护意识
通过培训加强人员的ESD防护意识
ESD防护方法
使用防静电材料:采用表面电阻为10的6次方~10的8次方Ω的材料,具有较好的防静电功 能。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是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来实现的。 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 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 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离子风机、静电消除剂、控制环境湿度、采用静电屏蔽。 工艺控制法:从厂房设计、设备安装、操作、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完整版)静电危害
![(完整版)静电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1313bad6a417866fb84a8ee7.png)
静电危害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导致了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静电。
由此产生的静电其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
但是,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发生放电,产生放电火花。
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2)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
此外,对静电电击的恐惧心理还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
2.静电的特性(1)静电的产生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是迥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
1)静电的起电方式①接触--分离起电。
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25*10-8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
因此,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
根据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的理论,可以推知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再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②破断起电。
材料破断后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
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
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
③感应起电。
例举一种典型的感应起电过程。
假设一导体A为带有负电荷的带电体,另有一导体B与一接地体相连时,在带电体A的感应下,B的端部出现正电荷,B由于接地,其对地电位仍然为零;而当B离开接地体时,B成为了带正电荷带电体。
④电荷迁移。
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发生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
例如,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便会产生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产生电荷迁移。
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防护
![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17a0a76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a.png)
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防护1、静电的产生静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电器间感应等。
静电的特点是长时间积聚、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
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常常造成电子电器产品运行不稳定,甚至损坏。
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为静电泄露、耗散、中和、增湿,屏蔽与接地。
人体静电防护系统主要有防静电手腕带、脚腕带、脚跟带、工作服、鞋袜、帽、手套或指套等组成,具有静电泄放,中和与屏蔽等功能。
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失误或疏漏,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
2、静电的危害静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就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几千伏甚至几万伏。
平时可能体会不到,人走过化纤的地毯静电大约是35000伏,翻阅塑料说明书大约7000伏,对于一些敏感仪器来讲,这个电压可能会是致命的危害。
静电学主要研究静电应用技术,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生物效应等。
更主要的是静电防护技术,如电子工业、石油工业、兵器工业、纺织工业、橡胶工业以及宇航与军事领域的静电危害,寻求减少静电造成的损失。
3、静电防护为防止静电积累所引起的人身电击、火灾和爆炸、电子器件失效和损坏,以及对生产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防范措施。
其防范原则主要是抑制静电的产生,加速静电的泄漏,进行静电中和等。
人穿非导电鞋时,由于行走等活动会产生、积蓄电荷,并可达到千伏级的电位。
在毛毯上行走、脱衣等所产生最高电位可达2450伏。
此时人触及其他物体会产生火花放电并受到电击。
人体活动中防静电措施主要有?穿导电性鞋;工作服和内衣裤不使用化纤面料;穿混有导电性纤维或用防静电剂处理的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地面作导电化处理等。
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在其界面上产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相对排列形成双电层。
防静电考试试题
![防静电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70bc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2.png)
防静电考试试题防静电考试试题一、静电的概念和特性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
它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具有吸引、排斥、放电等特性。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静电的产生原因是什么?2. 静电的特性有哪些?二、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静电的存在可能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请回答以下问题:1. 静电对人体有哪些危害?2. 静电对设备有哪些危害?3. 防静电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三、防静电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在防静电措施中,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非常重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防静电地板的材料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分别是什么?2. 防静电服装的选择原则是什么?3. 防静电手套的材料和使用方法有哪些?四、静电消除和放电措施静电的消除和放电是防止静电积累的重要手段。
请回答以下问题:1. 静电消除的方法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它们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2. 静电放电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正确进行静电放电?五、防静电工作场所的管理在防静电工作场所中,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防静电效果。
请回答以下问题:1. 防静电工作场所的布局应该注意哪些方面?2. 静电检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有哪些?3. 防静电培训的重要性和内容是什么?六、案例分析请根据以下场景进行案例分析,并回答相应问题:某工厂生产线上的设备频繁出现故障,初步怀疑是静电引起的。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七、总结与展望请总结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并展望防静电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一份关于防静电考试试题的简要提纲,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对防静电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防静电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掌握相关知识对于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本次考试,取得好成绩。
静电的影响
![静电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d052f8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e.png)
静电的影响一、何谓静电1.静电就是静止的电荷,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都会产生静电。
2.静电的产生途径主要有摩擦、接触和分离、感应。
3.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较明显的静电有:闪电;冬天在地垫上行走及接触把手时的触电感;在冬天穿衣时所产生的噼啪声。
这些对我们人体没有影响,但它对电子元件及电子线路板有很大的冲击。
二、静电防护1.静电的存在的危害:⑴.静电吸附(微尘污染):静电吸附力与静电量成正比。
⑵.静电放电(ESD):静电放电的电流与静电量成正比,静电放电的电流所导致的破坏性能量,除会损害产品外,亦可能会产生射频干扰、影响电脑操控程序的生产运作。
⑶.静电在电子工业中的危害举例:a.晶片制造:----静电吸附微尘粒子,污染晶片。
----由静电放电产生的射频,干扰生产,令机件无故停顿。
b.集成电路:----静电放电击穿氧化层,造成短路。
----静电放电的放电电流把金属层的线路部份熔化,造成开路。
----静电放电所产生的高温,改变半导体的属性,造成不正常的运作。
----静电放电造成一些微损害,当成品在正常工作时,微损害会扩大,造成最终产品的故障。
c.集成电路在电路板上的装配:在插件时、焊接后、或维修时,都可能产生静电放电效应,破坏板上元件。
d.液晶片的制造:----静电吸附微尘于玻璃上,造成污染。
----静电残留在两片玻璃之间,若放电时,影响液晶片的显示。
总之静电危害主要有两种现象:①.完全失去功能:器件不能操作,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10%。
②.间歇性失去功能:器件可以操作但性能不稳定,维修次数因而增加,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90%。
2.缺乏静电防护,可能造成:增加成本、减低质量、引致客户不满而影响公司信誉3.静电防护静电防护要领:⑴.在静电安全区域使用或安装静电排除装置;⑵.用静电屏蔽容器运送及存放静电敏感元件或LCD;⑶.定期检测所安装的静电防护系统是否操作正常;⑷.确保供应商明白及遵从以上三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第二节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二、静电的危害
在生产中,静电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引起 火灾爆炸、静电电击和妨碍生产。 1. 静电放电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固液气) 用槽车运苯、汽油、丙酮、等有机溶剂的时候, 由于行驶中的震动,溶剂与槽车罐壁发生强烈的摩擦, 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另外,橡胶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 的静电,均可造成槽车静电起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易燃液体与管道摩擦和注入容器时冲击、飞溅产 生的静电,均可导致静电火花起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2. 不同形态的静电 (2)液体静电: 在生产中,液体的管道输送、过滤、搅拌、喷雾、 喷射、飞溅、冲刷、灌注等过程中,都能产生静电。 尤其是电阻率高的有机液体,最容易产生静电。 液体的带电现象,也可以用双电层理论来解释。 有机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与管壁摩擦、冲击,因而 管壁界面上是一层正电荷,液体界面上极薄的一层内 是负电荷,与其相邻的较厚的一层内又是正电荷。正 电荷随着液体的流动形成流动电流。如果把金属管道 接地,则不会产生静电。
物质产生的静电荷能不能聚集起来,很大程度在取决于电阻 率的大小。 由电阻率高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导电性差,物体上的电荷不易 流失,静电荷就能逐渐聚集起来。由电阻率小的物质组成的物体, 电荷很容易从接触点返回原处,物体表现为中性,因此不容易聚 集电荷。 物质电阻率在106-108欧﹒厘米以下的,就是聚集了电荷,也 很快就会消散,不易带静电。电阻率在 1010-1015 欧﹒厘米的物质 容易带静电,是防静电的重点。当电阻率大于1015 欧﹒厘米时, 物体就不易产生静电,但是一旦产生静电就很难消除。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2. 不同形态的静电 (1)固体静电: 固体静电可以用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理论来解释, 两种固体物质相距 25×10-8cm以下时,即可以认为是 紧密接触,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与块状固体相比,粉尘具有分散性和悬浮状态的 特点,由于分散性,其表面积就大的很多,与空气摩 擦的机会就越多,产生的静电也多,又因处于悬浮态, 粉尘颗粒与大地之间是绝缘的,因此金属粉体也容易 带静电。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用对地绝缘的金属取样器,在贮有易燃液体的贮 罐等容器内取样的时候,由于取样器与液体的摩擦而 产生静电,有时会对容器壁放电产生火花而发生火灾 或爆炸事故。 过滤时过滤物质与过滤器发生摩擦,会产生大量静 电而出现放电火花,易导致事故发生。 在研磨、搅拌和输送粉体时,粉体与管道或容器强 烈摩擦与碰撞,会产生具有危险的静电火花放电。 用胶带传送与输运时,运行中的三角皮带、输送胶 带与金属皮带轮摩擦,产生大量静电,静电电位有时 高达万伏,产生火花放电,引起事故。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
静电产生的原理: 1. 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 物质有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 由原子核和外面若干电子组成的。物质在一般情况下, 不呈现电性。 不同物质对其周围电子束缚能力是不同的,两种 物质紧密接触时,电子从束缚小的一方转移偏向于束 缚大的一方,这时,在接触的界面两侧会出现数量相 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这两层电荷叫双电层,它 们之间的电位差叫接触电位差。当这两种物质分离时, 由于存在电位差,电子就不能完全复原,从而产生了 电荷的滞留,形成了静电。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
本章主要是对静电产生的原因、特性及在生产过程 中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通过本章对静电的学习,使 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采取措施,减少静电的产生 与积累,消除放电现象,避免因静电而发生燃爆事故 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
静电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带电现 象;静电并不是静止的电,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 的电;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是电压很高,容易发生 火花放电,从而引起火灾、爆炸。为防止静电危害, 必须懂静电产生的原理和静电危害,掌握防止静电危 害的基本措施。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
静电起电序列 按照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或按物质相互接触时起 电性不同,可把带正电荷的物质排在前面,把带负电 荷的物质排在后面,依次排列下去,形成一个长长的 序列。 (+)玻璃——头发——尼龙——羊毛——绸——黑橡 胶——莎纶——聚四氟乙烯(–)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般情况下,物体含有杂质,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如液体含有高 分子材料的杂质时,会增加液体静电的产生。但有些杂质能减少 物体的静电,这些杂质有较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可加快 静电的泄露。抗静电剂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第二节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一、静电的特性
1. 电量小,但是静电电压高。如橡胶带与滚筒的摩擦。 2. 虽然静电压很高,因其电量很小,故能量很小。静电能量越大, 发生火花放电时表现的危险性也越大。 3. 导体表面曲率越大,电荷密度越大。发生电晕放电。 4. 静电感应可能产生意外的火花。 5. 绝缘体电阻率很大,所以静电泄露很慢,这样使带电体保留危 险性状态的时间也长,危险性相应增加。
郑州职业技术静电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2. 物体的运动速度
在静电产生的同时,也存在静电的消失。一般开始时,静电 的产生多于静电的泄露,静电就逐渐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 产生与泄露的静电量达到了平衡,保持为一动态稳定值,及达到 饱和状态。 不同的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 不超过十几秒或几十秒,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的时间与物 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加快,时间缩短。故生产中控制物料速 度。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二、影响静电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3. 空气的湿度
吸湿性越大的物体(特别是绝缘体),收湿度的影响很大,当空 气的相对湿度在50%-70%以上时,物体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使 表面电阻率降低,加速静电的泄露。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 40%,则静电不易逸散,可能形成高电压。
4. 杂质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3)气体静电: 完全纯净的气体是不会带静电。 在工艺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气体都含有少量的固体 或液体颗粒的杂质,因此在压缩或排出空气时,由于 气体杂质的碰撞摩擦等作用,都会产生静电。
为什么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二、影响静电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1. 物质的电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