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300字 黄埔军校观后感

合集下载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
去参观黄埔军校旧址之前,我心里就充满了期待。

毕竟,这可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地方。

一到那儿,我就被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给笼罩住了。

古老的建筑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热血故事。

走进里面,看着那些陈列的物件、照片,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你知道吗?看到那些军校学生们的宿舍,虽然很简陋,但是却整整齐齐的,我就忍不住想象当时的情景。

那些热血青年们,怀着报国的壮志,在这里接受严格的训练。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在一起。

我当时就在想,那是一种怎样强大的信念啊!这真的让我特别感慨。

而且,墙上的那些标语也特别震撼我。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道出了黄埔军校的精神内涵。

在那个时候,能有这样的觉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就站在那里,看了好久好久,脑子里一直在想,要是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呢?
我觉得吧,参观黄埔军校旧址,不仅仅是在看一个历史遗迹,更是在感受一种精神的传承。

这种精神,在现在这个时代,也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坚定的信念,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遗憾。

就是感觉自己对一些历史细节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参观的时候,有些地方理解得不是很透彻。

我想啊,如果在参观之前能多做些功课就好了。

我真的特别推荐大家去黄埔军校旧址看看!当你站在那个地方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段历史的一部分。

你看了之后,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触吗?。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创建于1924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

其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我们要参观了解一座历史遗迹,首先要清楚它创建的历史背景。

黄埔军校的建立存在国内外因素。

于内,建校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成果的,一系列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在革命斗争中,组建一支忠于革命的队伍及其重要。

于外,苏俄革命的成功也使孙中山的到极大的启示,他决心效仿苏俄红军建军经验创办军校。

此外,苏联、共产国际的帮助和国共两党的努力也是军校创建的动力和支柱。

走进军校大门,可以看到欧式风格的门上"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平添几分庄严与肃穆。

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那是军校师生不为名利,家国至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从中也可看出其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及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

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做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说"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从中也可看出其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及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深刻认识。

校本部的建筑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它是两层砖木结构,有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整齐的房舍且以走廊连通,棕色的墙壁给人古朴雅致的.美感。

大门西侧有一幢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总理纪念室。

黄埔军校观后感(共10篇)

黄埔军校观后感(共10篇)

黄埔军校观后感(共10篇)第1篇:参观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参观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6月24日,在建党93周年来临之际,我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埔军校,我也有幸随行到现场进行参观。

我随队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中山故居及孙总理纪念碑,对黄埔军校的创建、发展历程及黄埔精神进行了重点学习。

1924年6月16日,在苏联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诞生的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人们习惯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

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堪称中国的“西点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通过寻找革命先辈们曾经生活和学习时所留下的足迹,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而且从中体会到了先辈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革命精神。

作为一名现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不怕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争优创先,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患者早日康复尽职尽责。

第2篇:参观黄埔军校后感参观黄埔军校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观后感去了趟黄埔军校第二分校,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一到那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带着历史厚重感的建筑。

老旧的墙壁仿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每一块砖可能都见证过那些热血青年为了理想而刻苦训练的场景。

走进校园,我就想象着当年的学员们穿着整齐的军装,喊着嘹亮的口号,在这儿穿梭的样子。

你知道吗?在参观那些教室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教员在黑板上奋笔疾书,讲着军事战略、讲着爱国的大道理。

那些简陋的桌椅板凳,当年可是承载了无数改变中国命运的梦想呢。

学员们就坐在这儿,眼睛里透着坚定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学的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那可是能在战场上救命,能带着兄弟们打胜仗的知识。

而说到宿舍,我就想笑。

那床硬邦邦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

我就寻思着,当年的学员们早上起来肯定也是一边嘟囔着“这要求真严”,一边又麻溜地把被子叠好,毕竟大家心里都有个大目标。

他们可不像我们现在有时候还能偷偷懒,在那个时候,纪律就是铁打的,这也是为啥黄埔军校能培养出那么多厉害人物的原因之一吧。

还有那些展示的武器装备,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落后了,但在当时那可都是宝贝。

我就站在那儿,脑子里浮现出学员们拿着这些武器训练的画面,汗水滴在地上,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靶子,心里想着一定要练得棒棒的,以后上战场才能多干掉几个敌人。

参观完之后,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敬佩。

这些学员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跑到这儿来吃苦受累,就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现在的我们生活得太舒服了,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

跟他们比起来,我们真的得好好反思反思。

这一趟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之旅,就像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也想在自己的生活里像那些学员们一样,充满热血,为了自己的小目标、为了国家的大目标,勇往直前,可不能再整天浑浑噩噩的啦。

这地儿,真值得一去,去一次就像上了一堂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

参观黄埔军校国防观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国防观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国防观后感朋友们!前几天我去参观了黄埔军校,那可真是一次超酷超有意义的经历,现在就迫不及待想和你们分享我的观后感啦。

刚到黄埔军校的旧址,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那些古老的建筑就像一个个沉默的老人,它们见证了太多太多。

走进校门,我仿佛能听到当年黄埔学子们整齐的脚步声和激昂的口号声。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好多和黄埔军校历史相关的展览品。

有以前的学员们用过的简陋的床铺、破旧的书本和磨损的武器。

你想想,当年那些热血青年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军事知识、磨砺自己的,那得有多大的毅力啊!看着那些展品,我就像在看一部无声的纪录片,黄埔军校的辉煌历程一页页地在我眼前翻过。

说到黄埔军校的国防教育意义,那可真是太深刻了。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黄埔军校就像是一座灯塔,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这些人才就像一颗颗火种,撒遍全国,在抗击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它让我明白了,国防可不只是有厉害的武器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有坚定的信念和英勇无畏的人。

我还特别注意到了黄埔军校的校训,“亲爱精诚”这四个字虽然简单,但却包含着无穷的力量。

它就像是一个纽带,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国家的兴亡而努力奋斗。

这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在现代的国防建设中也同样重要。

要是我们的军队里没有这种精神,那怎么能打胜仗呢?而且,通过这次参观,我也对现代国防有了新的思考。

现在的战争形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不再只是枪炮对枪炮的硬刚。

高科技的东西越来越多,像网络战、信息战之类的。

但是不管战争形式怎么变,黄埔军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神内核是不能变的。

我们要有爱国情怀,要有纪律性,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

从黄埔军校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英雄的故事和伟大的精神。

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和平的年代,可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

我们虽然不用像当年的黄埔学子一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和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精选3篇)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精选3篇)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精选3篇)参观黄埔军校篇1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学校组织我们参观黄埔军校。

导游的热情详细讲解,校内的文物景观都让我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在参观之前就停了导游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由来: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

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

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0xx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中国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三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

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大门。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

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积10,600平方米,耗资20xx余万元,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但由于赶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质量隐患。

20xx年,又投入1400多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将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和“不赶工期”两大原则。

参观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事军校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满分作文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满分作文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满分作文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参观了黄埔军校之后一定会有多感触吧。

小编给大家精心推荐参观黄埔军校后的感受作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参观黄埔军校有感作文篇1黄埔军校后山顶有一座纪念碑,碑顶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孙中山纪念碑”四字用以隶书,古朴且硬朗,碑上孙中山先生靠南面北,注视山下,右手前伸,俊才飞扬,仿佛能让人见到他当年挥军北上,平定中原的恢宏决心。

登在山巅远眺,面对滚滚珠江,心中便觉豪气顿生,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刻却觉得心中激荡之时,无处不是泰山。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

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积极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

“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

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

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

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约了人力与资金。

历史的在这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己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己的全部。

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

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这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革命的摇篮,也是一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事学府。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黄埔军校,并深受震撼和启发。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历史沉淀黄埔军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24年,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蒋介石在广州成立了这所军事学校。

军校创办之初,面临着许多艰难和困苦,但坚持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格要求,形成了一种严谨的军事纪律和优良的军事传统。

历经磨难的军校,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也塑造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二、热爱祖国的精神在黄埔军校的参观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学员们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忠诚。

他们用勇气和牺牲精神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军校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培养出了一批个性坚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军事人才。

他们以黄埔精神为信念,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和强盛贡献力量。

三、弘扬革命精神参观黄埔军校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革命精神的重要性。

在那里,我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的伟大牺牲。

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篇章,为后人树立了崇高楷模。

革命精神激励着人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参观黄埔军校让我明白,只有弘扬革命精神,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四、强化国防观念黄埔军校的参观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国家的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军校严谨的军事训练和优秀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军事人才。

他们无私地为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稳定付出着辛勤努力。

参观黄埔军校让我认识到,只有国家的安全得到保障,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五、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参观黄埔军校我不禁深深地感受到了军人艰苦朴素的作风。

在军校里,学员们要求严格,生活简单,强调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这种朴实无华的作风,让我深受启发。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功利至上的社会,我们更应该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总结起来,参观黄埔军校使我受益匪浅。

黄埔军校观后感18篇

黄埔军校观后感18篇

黄埔军校观后感18篇黄埔军校观后感(一):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浦区长洲岛上,它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忙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历史见证。

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孙中山先生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称赞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活动按照既定安排,首先参观了黄埔军校展览馆。

了解到我党诸多重要领导都曾在此锻炼成长,如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不禁让我肃然起敬,因为正是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勋功;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意志,钢的脊梁,构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

一个个展馆展示的是黄埔军校的历史,一幅幅照片见证的是黄埔军校的故事,一件件文物保存的是黄埔军校的精华。

之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纪念碑,看着碑上总理的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还有“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对总理一生的写照。

我沉思良久,仿佛回到那个烽火交加的年代,看到了孙总理,为了革命的胜利,不辞劳苦,舍身忘我的情景。

想想如今的完美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忘却那段心酸的历史和峥嵘岁月,又有什么借口来抱怨今日的抑郁与不公。

参观结束后,大家都表示深受鼓舞,并在横幅上签字,励志学习黄埔精神。

本次参观学习,让我们理解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课,不仅仅开阔了眼见,爱国主义之情也油然剧增。

我们庆幸没有生活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因为正是那些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黄埔军人观后感

黄埔军人观后感

黄埔军人观后感我这次去了黄埔军校参观,亲身感受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军事学府所散发出的沉稳与庄重。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摇篮,对于中国军队的发展与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这次观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黄埔军校的了解和所感受到的重要性。

黄埔军校创建于1924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军事学府。

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革命理想和坚定意志的军事干部,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坚强的后备力量。

校园内散发着一股革命浓厚的氛围,仿佛每一块石头和每一片树叶都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

一进入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雄伟的钟楼。

钟楼高耸入云,象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力量。

回想起创校初期,黄埔军校是以租界外的老军营为校址,现在的钟楼就是当时的军营大楼。

这个钟楼见证了青年学员在这里砥砺初心、接受革命理想教育的重要历史瞬间。

黄埔军校的教学楼则集中体现了设计者的用心与智慧。

教学楼前有一条长廊,两侧种满了树木,给人一种宁静与安宁的感觉。

进入教学楼内部,教室的墙壁上挂满了革命先烈的画像和他们的事迹。

这些英雄形象的陈列,激励着每一位学员要记取历史教训,时刻保持革命意识。

教学楼内部还设有一个革命历史陈列馆,展示着黄埔军校成立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的事迹。

这些事迹激发了我们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浓厚兴趣,并让我们对革命先烈们的牺牲精神和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不仅如此,黄埔军校还有一个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

陵园中有数以百计的墓碑,雕刻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名字。

孤独的坟冢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告诉我们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英勇事迹。

站在陵园中央,我仿佛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鲜血在心间沸腾,思绪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时期,他们无惧牺牲、勇于拼搏,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努力奋斗。

此外,黄埔军校还设有一个革命领袖陈独秀纪念园。

陈独秀是黄埔军校的创办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

纪念园中展示了陈独秀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

陈独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英雄形象,他的精神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传承。

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在观看了电影《黄埔军校》后,我被剧情的感人之处所震撼,深深地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在黄埔军校的艰辛求索和崇高精神。

影片以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治动荡为背景,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的故事。

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塑造,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

电影中,我被黄埔军校的独特教育模式所深深吸引。

黄埔军校采取的是以军训为主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革命军事人才。

训练中严格要求学员,不仅要训练体魄,还要锻炼意志,并注重培养学员的思想品德。

这种教育方式激发了学员们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使他们明白了为国家民族而战的伟大意义。

在电影中,我被主人公陈毅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和奉献精神所深深感动。

陈毅是一个决心要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年轻人,他在军校的训练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

尽管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和艰苦的训练环境,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部电影还展现了黄埔军校学员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学员们在训练中互相扶持、团结协作,共同面对着各种艰难险阻。

这种团结的精神不仅使他们在军事训练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也为后来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才使得中国的革命事业取得了成功。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也深刻领悟到了革命的艰难和牺牲精神的重要性。

革命不仅需要英雄的领导者,还需要一支忠诚、勇敢、团结的队伍。

每一个革命先驱都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牺牲,才能为我们争取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弃了个人的享乐和幸福,选择了艰苦的奋斗和牺牲。

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才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电影《黄埔军校》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者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

这些革命者们不仅是历史的领路人,也是我们的楷模和榜样。

他们敢于牺牲,敢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

参观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教育基地观后感

参观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教育基地观后感

参观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教育基地观后感《参观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教育基地观后感》去参观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教育基地,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每一步都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刚踏入军校旧址,那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幽静的环境就吸引了我。

看到那些保留至今的教室、宿舍,我就感觉仿佛看到了当年热血青年们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场景。

一排排略显简陋的床铺,粗糙的书桌,当时我就想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军事将领,那得需要多强大的信念支撑啊。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陈列馆里的历史资料,有照片、有文字记录、还有各个时期的军旗。

照片上的士兵们一个个神情坚定,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那些发黄的书信上面,一笔一划记录着革命先辈们的豪情壮志,看到这里我感觉那些文字就像是有着无形的力量,能直击我的内心。

站在这些展品前,我甚至有点惭愧,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那种坚定无畏的精神,有时候却少得可怜。

还有军校中的那些训练场遗址,虽然历经岁月变得有些破旧,但依旧能想象当年在这里进行的艰苦训练。

通过那时候黄埔军校的军事训练,我明白了训练场上的磨练其实也是一种对意志的锻造,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就钢铁般的军人。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对黄埔军校的历史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学校,更是革命人才的摇篮,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黄埔军校像是一座灯塔,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照亮前路,源源不断地输出力量。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似乎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伟大的历史,让我不断地联想,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多少激动人心的故事。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带着对先辈们的敬意,把从这里感悟到的精气神带回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希望自己也能在自己的领域坚定执着地前行。

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一直都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我,终于有机会参观了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

走进黄埔军校,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包围了。

看着那些古老的建筑,仿佛能听到当年的口号声和军人们整齐的步伐声。

在展览厅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旧但充满故事的文物,都在向我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我看到了黄埔军校当年的招生启事,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使命感,召唤着有志青年投身革命。

有一个展柜里陈列着当年学生们用过的教材和笔记,那些泛黄的纸张,密密麻麻的字迹,让我不禁想到了那些在油灯下刻苦学习的年轻身影。

他们心怀理想,为了国家的未来,拼命地汲取着知识。

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特别触动。

那是一套学生们的军装,虽然已经破旧,但依然能看出它曾经的挺拔和威严。

我仔细地看着那军装的领口、袖口,想象着当年的学生们穿着它,昂首挺胸,充满朝气的样子。

那衣服上的每一个补丁,每一道磨损的痕迹,都像是在讲述着一个个战斗的故事。

还有一个展区展示了当时的军事训练场景。

照片里,学生们在烈日下进行体能训练,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操场上奔跑、跳跃,喊着响亮的口号,那种拼搏的精神让我为之动容。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很多黄埔军校师生的英勇事迹。

有一位叫小王的学生,他出身贫寒,但却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遭遇了敌人的猛烈攻击,伤亡惨重。

但小王毫不退缩,他带领着剩下的战友,巧妙地利用地形,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最终,他们成功击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

小王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但他的英勇事迹却激励了无数的人。

另一位叫小李的教官,他对学生们要求极其严格,但在生活中又像兄长一样关心着他们。

他总是以身作则,亲自示范每一个战术动作,确保学生们能够掌握要领。

在一次行军途中,遇到了恶劣的天气,小李不顾自己的身体,把仅有的几件雨衣让给了学生们,自己却在雨中淋了一夜。

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1、引言在参观黄埔军校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所历史名校的魅力和影响力。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现代军事教育的摇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伟大的精神力量。

2、建校缘起黄埔军校的建校缘起于中国近代历史的背景。

它是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军事教育学院,旨在培养起义军和解放军的骨干力量。

黄埔军校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历史沿革黄埔军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当时位于广州的黄埔军校起初只有20余名学生。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扩充,黄埔军校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军事教育学府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国革命的伟大人物都曾在这里学习和训练。

4、学制与课程黄埔军校设有充实的学科和专业课程,包括军事理论、战术训练、军队组织管理等。

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全面而系统的军事教育,为将来成为优秀的军事领导者做好准备。

5、纪念馆与展览黄埔军校的纪念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展示了黄埔军校的建校过程、历史事件和校友的事迹。

在参观纪念馆时,我感受到了那种悠久历史的沉淀和英勇抗争的氛围。

6、培养的英才黄埔军校以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为己任,校友包括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

他们在中国革命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独立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7、黄埔精神与影响黄埔军校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现代军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埔精神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舍生忘死为核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

8、附件:观后感相关图片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黄埔军校的图片,以展示参观的场景和历史文物。

9、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教育学院: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学院或组织。

2) 革命:指社会变革的行为或过程。

3) 军事教育:指培养军事人才和提升军事素质的教育活动。

4) 优秀:指在某一领域有卓越表现的人或事物。

5) 独立:指不受外界影响,自主行动。

6) 国家建设:指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社会经济进步和公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现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标,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光荣与壮丽历史。

我有幸踏上这片圣地,参观了这座具有极高历史地位的军事学府,深受震撼和敬畏之情。

以下是我对黄埔军校参观的心得体会。

1. 历史的回顾黄埔军校的历史悠久,起源于1924年。

校园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通过这些展品,我逐渐了解到冯玉祥、陈诚、蒋介石等杰出军事人物的事迹,他们曾在这里才华横溢、兢兢业业地耕耘,对中国军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

途中,我看到了黄埔军校的始祖,以及那些贡献卓越的校友们的照片、手稿、服装等,感受到他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深受鼓舞。

2. 气氛的感受一进入黄埔军校,就能感受到那种肃穆庄重的气氛。

整洁的校园环境、规范的展览陈列、充实的故事叙述,都使这个地方显得庄重而肃穆。

高大的建筑和悬挂着中国国旗的仪仗队,让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敬意。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军校师生们在操场上训练的身影,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坚毅的表情,令人钦佩。

黄埔军校散发着一种特殊的军事气息,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英勇和拼搏的年代。

3. 精神的传承参观黄埔军校,最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这里培养出的革命军事干部,他们扎根人民、心系国家,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听到了一位退伍军人的讲述,这位老兵亲历了那段烽火岁月,他情绪激动地谈起当年英雄们的事迹,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黄埔军校所传承的革命精神和忠诚精神的重要性。

这些精神在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4. 爱国主义情怀黄埔军校的参观也唤起了我对爱国主义的深刻思考。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军事学府之一,对中国的革命和独立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里,我被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英勇奋斗的先辈们所感染。

他们抛却个人得失,将革命事业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表现出了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作为当代中国人,我应该铭记历史,传承爱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后感】观后感900字 黄埔军校观后感

【观后感】观后感900字 黄埔军校观后感

【观后感】观后感900字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是一部由陆川执导,陈凯歌监制的电视剧,该剧以黄埔军校期间青年军官们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一群青年人在战争年代所经历的磨砺与成长,展现了中国军校学子的革命情操和民族使命。

在观看了这部电视剧后,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和黄埔军校学子的艰苦奋斗精神。

影片通过黄埔军校的教育生活和学子们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中国军队的建设历程。

青年学子们面对社会动荡和国家危难,放弃名利、抛家舍业,报效国家,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部电视剧展现了一群青年学子的革命情怀和担当精神,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断奋斗,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这是影片中一位学子的代表性台词,也是黄埔军校学子们的心声。

在那个充满战争硝烟和革命热血的年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了国家的解放事业奋斗,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这种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更加珍惜和平安宁的生活。

影片中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们的担当精神,也展现了他们在黄埔军校的成长历程。

他们从一个个自私、幼稚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士官,这一过程充满了血与泪、汗与泪,他们的成长经历仿佛就是这个民族的成长历程。

正是这一群青年学子的成长与奋斗,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的繁荣昌盛,才有了那个年代的革命辉煌。

通过《黄埔军校》这部电视剧,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奋斗。

正是那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和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

回顾那个历史时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

(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一)____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非常有幸能够在今年这个历史性时刻上党课,并通过参加关于党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党组织的了解。

本着学习先烈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宗旨。

爱国是核心,守法是重点,诚信是关键,知礼是基础。

作为第33期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的一份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学生党建研究会于____年11月5日组织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遗址---黄埔军校(____(省、市、区、县)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埔军校创办于____年5月,位于____(省、市、区、县)东南20公里珠江中的黄埔长洲岛上。

黄埔军校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第一所新型的革命的军事的政治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是中共早期进行军队建设的一个大的实验场。

黄埔军校培育了大量的将才,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尤其是近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推翻封建社会和争取民族解放所做出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历时4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在陆军军官学校大门前合照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参观黄埔军校。

我们发现,在陆军军官学校大门的两边外墙上有气势磅礴的两列字:革命尚未成功,革命仍需努力,激励我们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也带领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

大门两边有两棵茂盛的大树,在导游的引导和讲解下,我们了解到这两棵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寓意。

进入大门,两边内墙上分别挂着4个牌匾,一边陈列着黄埔军校的整体模型建筑。

导游又带着我们到了黄埔军校校本部,其中间通道也称大花厅,据说官长政治教育、特别演讲、纪念周活动均在此进行。

接着,我们走上黄埔军校第二层楼,导游一一为我们讲解经过的房间用途,依次经过教师办公室、蒋介石校长办公室、校本部办公厅、总理室、官长饭厅、校长会客厅(官长集合室)、书报阅览室、教授部、入伍生总队部、自习室、学生宿舍。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1我参观了黄埔军校,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我在这次参观中感触良多。

现在的黄埔军校大多是后来修建的,但是在展馆的一幅幅油画,一张张照片,一件件衣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那个烽火岁月的印记,有着那个时代的气息。

很难形容自己的感觉,起码在我积累的词语中是没有一个可以确切的形容我的现在的感情。

孙中山等一大批先烈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就是那些模糊的黑白照片,我也仿佛感到了他们的呼吸,内心呐喊,还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天下为公”,说得不但豪气,更是那个时代先进的人们的追求。

他们或是还很年轻,或是还没有享受人生,或是还有很多的牵挂,可是当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他们没有犹豫的抛开了自己的一切冲上了战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中华民族屹立东方五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因为我中华儿女在危难的时刻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充当整个民族的基石。

只要还有我中华的热血儿女在,中华民族就可以一直前进,不可阻挡!哪怕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先辈们用汗和血照样建立了不世的功勋,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的年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躲避时代交给我们的责任?在挨肚子的情况下,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可以去为国家,为大义而战斗,那么我们就没有一点退缩的理由,我们应该昂着头,挺着胸去建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功勋!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27月5日的上午,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感受一下那种历史的气息,和革命先烈们的那种舍身为国的精神。

黄埔军校,校名为“陆军军官学校”,因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而被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

[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

[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观后感(一):黄埔军校观后感2011年8月14日,工业城党委组织工业城全体党员参观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共有60多名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

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

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

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

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在军校门口前我们群众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

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发奋”苍劲有力地题写在门口两边的白色墙壁上,异常醒目,坚信它曾激励着中华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发奋奋斗。

走进各个展览厅,听着导游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解,霎时使我更加对历史的了解,历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现了,仿佛那炮声,冲杀声在耳边回绕着。

同时对那些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荣功的先烈肃然起敬,佩服他们的勇敢,佩服他们为国牺牲的可贵精神。

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归途的路上,随之浮想,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

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历史啊,让我们铭记。

关于黄埔军校的观后感范文5篇

关于黄埔军校的观后感范文5篇

关于黄埔军校的观后感范文5篇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关于黄埔军校的观后感工业城党委组织工业城全体党员参观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共有60多名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

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

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

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

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在军校门口前我们群众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

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后感1300字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的黄埔区长洲岛上,恰和中科院南海所的新洲码头隔江相望。

实验结束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行十余人,随摆渡而前往参观了绿树丛中静谧的军校旧址。

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

校门两侧的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的大字。

走进首道校门,具有传统岭南风格的祠堂式建筑群映入眼帘。

房屋很高大,因骑着战马可从楼下穿堂而过,俗称走马楼,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二门之内,前后四进,东西两边各有四栋房子,形式一致,布局对称,错落有致。

来到黄埔军校,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

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1924年,国共两党首次携手,
国民革命风起云涌,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的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即国立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前者即是这天的中山大学。

而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在当时是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

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

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

那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不管是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每间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间,一间就是一个学生的连队。

当时,学生进校的时候虽然不用缴纳学费,但是由于军校的经费十分的紧张,每一位学生只能发两床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不能换洗。

走过蒋介石的校长会客室,对面墙上的一副对联十分醒目,上书
“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

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的。

遥想当年,蒋介石或许曾透过山墙眺望校门前波涛奔流的黄埔水面,不忘戎马军机,力求问鼎中原,一统天下,最终却是黄梁一梦。

即将走出军校大门的时候,注意到门两边的内壁上高挂着的八个木质条幅,上方用黄色的烫金字书写着四副对联,左右各两幅,从右向左依次是“炎黄大帝开天地,国父中华创共和”、“军政行伍文韬莫测,官兵运筹武略堪夸”、“军政诹诚为祖国,校园训诂报精忠”和“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这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时海内外的“黄埔人”捐赠的。

最后这一联抒写的是黄埔军校不为外界熟知的文武兼备。

其实从黄埔走出来的不仅仅有风云战将,也不乏文坛巨子,如教官中的沈雁冰、郭沫若,学员中的臧克家,均属一代风骚墨客。

回到的路上,脑中浮现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数段场景,随之浮想,不管是之后的文匠还是武将,也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

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信
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