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混凝土qc成果(王宇辉)
(QC成果)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柱阳角漏浆
![(QC成果)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柱阳角漏浆](https://img.taocdn.com/s3/m/7384b911a8956bec0975e3d4.png)
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造成 模板外涨,接缝处漏浆
施工拼装时,接缝未做好, 模板缝隙过大
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部分太 厚,发生流淌现象
浇混凝土中料斗和钢筋及模 板发生碰撞,事后未发现或 未修复
混凝土浇筑时,因下雨造成 混凝土表面缺陷,坍落度增 大。
性 别
年 龄
组内职务及分工
学历
48学时 职称
男 46 组长/全面负责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男 43
副组长
本科
工程师
男 47
组员
本科
工程师
1、工小1量概程组、况概简控况介制柱质阳角漏浆
4 5 6 7 8 1.3
男 43 男 36 男 48 男 51 男 39
组员 组员 组员 施工负责人 质检员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工序操作未到位
阳
角
模板缝隙大 模板接缝不严密
砼振捣不当
麻
面
雨天施工影响
脱模剂涂刷不匀
脱模剂流滴
方法
环境
2.1.4 确定主因
图3 因果分析图二
根据上述因果分析图,QC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五个方面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
主要因素进行确认(见表3,★表示要因)。
序号
因素内容
操作者思想上不
★1 重视,自检、复核
是主要因素
是主要因素
是主要因素 不是主要因
素 不是主要因
素
不是主要因 素
根据已确定的因素,QC小组开会逐一讨论,制定了实施对策如表4所示。
序号 要因项目
对策
表4 对策表
目标
QC小组活动成果-提高混凝土曲线梁成型质量工程技术
![QC小组活动成果-提高混凝土曲线梁成型质量工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da1fae4a7302768e9939d5.png)
Q C提高混凝土曲线梁成型质量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台州骨伤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工程项目QC 小组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台州骨伤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8409m 2,建筑高度55.80m , 地上15层,地下2层,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外观造型采用曲线结构组成。
曲线梁平面图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确保“括苍杯”,争创“钱江杯”。
二、QC 小组概况为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激发广大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为工程建设提供保证,在公司注册登记成立了QC 小组。
小组成员自愿参加,其中有技术人员,也有来自一线班组人员。
小组概况表间小组名称 台州骨伤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工程项目QC小组课题类型 现场型小组成立时2017年3月1日 活动时间 2017年3月1日—2018年1月20日注册登记号 天颂QC2017-03 课题登记号 天颂QCK —1703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组内职务小组内分工制表:陆金尚日期:2017年3月2日三、选择课题1、本工程为台州市重点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括苍杯”,争创“钱江杯”,必须达到优质结构要求。
2、曲线梁成型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公司的形象。
3、本公司其他有曲线梁的工程,成型质量不是很好。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将“提高混凝土曲线梁成型质量”作为小组本次活动的课题,开展Q C活动。
四、现状调查、分析QC小组成立后,针对选定的课题,对本公司其他项目的曲线梁成型质量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调查、实测。
共检查了300点,不合格点为50点,合格率为83.3%。
根据调查情况并结合有关资料对造成曲线梁成型质量不合格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绘制出质量问题统计表和排列图如下:曲线梁质量调查表98.0%92.0%80.0%50.0%截面尺寸偏差 轴线位置位移大 标高误差大 外观质量缺陷其他3曲线梁标高误差大60711.74曲线梁外观质量缺陷60233.35 其他6011.67 合计30050/曲线梁质量不合格问题统计表序项目不合格频不合格频率(%)累计不合格频率(%)1曲线梁截面尺寸偏差大2550.050.02 曲线梁轴线位置位移大1530.080.0 3 曲线梁标高误差大 7 14.0 94.0 4 曲线梁外观质量缺陷 2 4.0 98.0 5 其他1 2.0 100.0 合计50100∕制表:陆金尚日期:2017年3月5日频数频率48100%42 90%80% 3670%3060% 24 50% 40% 18 30%1220%610%0%排列图绘图:陆金尚日期:2017年3月5日从质量问题统计表和排列图中可以看出,“曲线梁截面尺寸偏差大和曲线梁轴线位置位移大”是主要问题,占不合格频数的80.0%,属于A类因素,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挂篮施工高程控制QC成果[1].
![挂篮施工高程控制QC成果[1].](https://img.taocdn.com/s3/m/acd17b492b160b4e767fcf96.png)
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组长 成立日期 本次课题 注册日期 教育时间 活动时间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七分公司安 质科QC小组 荀太子 2006年4月 2006年5月 10小时/人•月 小组类型 注册日期 注册号 活动次数 管理型 2006年5月1日 2006-05-01 3次
2006年5月-2006年10月
对策实施(二)
4、定期观测温度对T构悬臂端挠度的影响, 通常在8点进行初测,在下午5点后后进行复测, 以消除温度影响。观测后将成果图表进行分析, 从而为全桥的立模标高和线形调整提供依据。 5、保证挂篮预留孔位置准确,提高各预留 孔的准确度。同时为了防止捣捣混凝土时移位, 预留孔要用钢筋网固定。 6、对挂篮与滑道之间、滑道与木枕之间、 木枕与梁顶混凝土之间的非弹性变形予观测, 准确控制,消除影响。
人员情况 技术方面 资料方面 团队精神
大本1人,大专5人,中专2人,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有极强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 力量理论支持 有齐全的技术规范、施工方案、 操作规程等资料 小组成员精诚团结,为实现目 标献计献策
因果分析
环境 温度
变化
水准基点
下沉
挂篮
下沉 弹性 形变
整体
基础
主梁
高程质量控 制差 钢绞线 张拉
仪器误差
水准仪测量误差较大,不能满足施工 要求 。
非 要 因
制定对策(一)
要因 对 策 要求 负责人 孙 海 生 1、放样与日常测量安排在早 减少温度 对挠度的 环境温 晨8点以前 。 影响 度变化 2、定期观测温度对T构悬臂端 挠度的影响 。 水准 基点 施工时随时对基础沉降进行观 测,以便修正临时水准基点标 提高测量 高。 精度
总结
小组综合素质评价表
舒丰:QC米仓山隧道喷射混凝土平整度控制
![舒丰:QC米仓山隧道喷射混凝土平整度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fbfa2d83186bceb19e8bb8d.png)
检查 项目 胸肋
局部鼓包 钢筋网、锚杆头等 外露 其他 合计 综合合格率
检查 点数 50
50
不合格 点数 3
2
频率 ( %) 6
4
累计频率(%)
1
2
6
10
3
4
50
50 200
1
2 8
2
4 100
12
14 42
(200-8)/200×100%=96%
八、效果检查
75% 95% 96%
活动前
活动目标值
地点 施工现场
确定方式 现场验证
是否要因 否
确认过程
通过现场检查喷射混凝土施作过程,发现速凝剂的参量对初喷 砼表观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实际施工中影响平整度的要因。
六、要因确认
通过要因确认,我们确认了4个主因 序号 主要原因
1
2 3
喷浆机性能不合适 上下台阶连接处钢拱架施作不规范、拱顶 喷射混凝土时施作不规范
本标段地形图
米仓山隧 道
成武高速12标米仓山隧道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
炸药库
便桥
隧道队 驻地 拌和站
便桥
变 电 站
空 压 机 房
钢 筋 场
箱梁预制场
桥梁钢筋场
弃碴场
83.4亩
变 更 后 的 隧 道 弃 碴 场
桥梁
二、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成立时间 序号 1 2 姓 名 雷永刚 雷星辉 男 男 性别 中交四公局成武高速公路12标QC小组 米仓山隧道喷射混凝土平整度控制 2012年10月10日 年龄 36 28 文化程度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小组类型 职 高 称 工 现场型 组内分工 组 长 副组长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6d3708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4.png)
检查结果分析与处理
检查结果整理: 对各项检查结果 进行整理,形成 完整的检查报告
问题分析:对检 查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分析,找出 原因和解决方法
整改措施:针对 问题制定相应的 整改措施,明确 整改责任人和时 间
跟踪验证:对整 改措施进行跟踪 验证,确保问题 得到有效解决
QC小组活动成果总
06
结
活动成果概述
实施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 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控 制目标的实现。
总结经验: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对控制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大体积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控制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目标明确: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措施有效: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资源保障: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技术支持: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监督检查: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降低了混凝土裂缝发生率 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稳
降低了混凝土裂 缝发生率
优化了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
提高了施工效率 与质量稳定性
活动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
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 促进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建设 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
YOUR LOGO
20XX.XX.X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 成果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Q C 小 组 概 况
03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目标
nAAA提高龙尖山隧道Ⅱ级围岩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PPT课件
![nAAA提高龙尖山隧道Ⅱ级围岩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7dd3d3941ea76e58fa04aa.png)
根据QC小组所统计的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统计表 可以看出平整度一次检查通过合格率较低,为83.5%。
小组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一次检查不合格 的33个点进行问题类型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 如下:
喷射混凝土平整度质量问题统计表
制表:龙国辉
日期:2019.8.5
根据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质量问题统计表 绘制排列图。
四、现状调查
7月23日,QC小组对DK88+590~DK88+640段Ⅱ级 围岩喷射混凝土抽取200个点进行表面平整度调查。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现场调查数据表
制表:龙国辉
日期:2019.7.23
根据现场调查数据表绘制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统计表。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统计表
制表:龙国辉
日期:2019.7.24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
五、设定目标
龙尖山隧道Ⅱ级围岩喷射混凝土表面平 整度当前一次检查合格率为83.5%,根据《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 定,结合业主、监理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 度要求,目标设定为:
Ⅱ级围岩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一次检查合格率提高到94%
二、小组简介
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 业主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要求
理由二
本工程争创铁道部优质工程的需要
理由三
已经完成的Ⅱ级围岩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
理由四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为下一道工序防 水板施工留下了质量隐患
选定课题
提高龙尖山隧道Ⅱ级围岩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方面进行了评价,具体见对策评价选择表:
对策评价选择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QC成果(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QC成果(一)](https://img.taocdn.com/s3/m/be4da5e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6.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QC成果(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QC成果1. 概述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次浇筑体积在500m³以上的混凝土工程,一般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QC成果是指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过质量控制手段取得的具体的技术成果。
2. 主要技术成果2.1 施工计划及进度管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一般需要提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管理方案,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QC成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合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中的各种风险,并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2.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成功,关键在于原材料的优质控制。
QC成果表明,通过建立严格的材料选型标准,并严格把关原材料的采购、送检等流程,可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2.3 施工工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特定的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度和强度等指标。
QC成果表明,通过在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搅拌、浇注、振捣、养护等环节的控制,可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水平。
2.4 质量检验体系的建立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全面、精准的检测和评估。
QC成果表明,建立质量检验体系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还可以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控。
3. 结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建筑工程。
通过QC成果分析,可以发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优质管理,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和有效的建设。
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QC的研究和应用,以逐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质量水平的升级和提高。
提高混凝土结构墙柱表面平整度(QC成果)
![提高混凝土结构墙柱表面平整度(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5148e0cb0508763230121201.png)
墙柱混凝土二次浇注尺寸偏差 穿墙螺栓未销紧 混凝土浇注一次下料过高 振捣时间过长
2
3 4
6
4 2
28
32 34
80%
91.4% 97.1%
5
穿墙螺栓间距过大
1
35
100%
统计制表:张勇
梁旭
日期:2009年9月15日
频数
35 30
频率(%) N=35
91.4% 80% 75 22 62.9% 50 97.1%
100 整 是 混
20
10 0
6 4 2 1
25 0
墙柱砼 穿墙螺 砼浇注 振捣时 穿墙螺 二次浇 栓未销 一次下 间过长 栓间距 注尺寸 紧 料过高 过大 偏差
度造 凝 偏成 土 从 差混 排 二列 的凝 主土 次 图 要结 浇 中 原构 注 可 因墙 尺 以 。柱 寸 看 表 出 面偏 墙 平差 柱
二小组概况小组名称xx房建分公司瑞赛项目部qc小组活动次数课题名称提高混凝土结构墙柱表面平整度注册号课题起止日期2009年8月至2009年12月小组类型现场型性别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组内分工接受qc教育情况本科工程师项目经理总体策划人均接受qc教育24小时考核合格本科工程师副经理方案策划本科助工技术主管组织实施本科技术员技术员现场质检本科技术员技术员现场技术本科技术员技术员现场实施本科技术员技术员现场实施活动内容活动次数出勤人次应出勤人次出勤率计划阶段p20219524实施阶段d30358571检查阶段c31358857总结阶段a1414100合计15951059048课题活动情况统计我们小组总计活动15次平均出勤率9048
a、强度验算 取多层板全高进行计算(0.6m)。 则 q1=25.76×0.6=15.46KN/m 模板的厚度为18mm,则 I=b×h3/12=1000×183/12=486000mm4 W=b×h2/6=1000×182/6=54000mm3 。 当墙采用木模板时,支承在内楞上,按三跨连续梁考虑 ,侧模板计算跨度: l=147.1h(1/q1)1/2 =147.1×18×(0.6/15.46)1/2 =522 mm, 墙侧模板计算最大弯距:Mmax=q1l2/10=0.1×15.46×0.5222 =0.421 KN.m 则 σ=Mmax/W=0.421×106/54000=7.796N/mm2<[fm]=13N/mm2 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b、刚度验算 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且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则 q2=16.8×0.6=10.08 KN/m 则挠度 ω=q2l4/150EI=10.08×2004/(150×9.5×103×486000) =0.0233mm<[ω]= l/400=200/400=0.5mm 刚度验算满足要求。 (2)、内楞验算 用60mm×80mm方木作内楞。
[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成果汇报
![[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成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3f0027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3.png)
7天
28天
数值(MPa)
29.3
36.7
48.9
制表人:纪晓辉 时间:2010年3月25日
从初步的试验结果看,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凝结后也存在因气泡留下的较为密集 的细小孔洞。从抗压强度上看,3天、7天和28天强度值均正常,也就是说,表面的气泡孔对 混凝土质量并无影响,但由于这些小孔的存在,混凝土表面的美观程度明显降低。从使产品 更加完美,不断满足客户要求为出发点,QC小组决定选择《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 孔的聚羧酸减水剂》为课题,开展QC活动。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职称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小组分工
全面负责 技术指导 策划 实验协调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 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
外加剂厂QC小组 2011年3月
一、QC小组简介
成立时间 注册时间 课题类型 注册登记号 小组人数 平均年龄
人员素质情况
活动情况
主要成果
1、小组概况
2005年1月3日 2010年1月10日
创新型 ZJSH01—2011
14人 29
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1人
制表人: 时间:2010年3月20日
制表人: 时间:2010年3月20日
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
工地现场考察
通过统计表和饼 分图,QC小组发现,搅 拌站反映的问题主要集 中在使用聚羧酸减水剂 的混凝土凝结后表面因 气泡而产生孔洞。QC小 组成员等走访了部分现 场工地,发现确实存在 此类问题。
QC成果提高框架柱混凝土成型质量汇报精选文档
![QC成果提高框架柱混凝土成型质量汇报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4b05a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e.png)
十、巩固措施(A阶段)
1、收集整理本次QC活动过程的相关资料,作 为框架结构施工的经验参考。对本工程中形成的 质量管理方法,将应用到今后的工程中。
2、项目部将安排专人编制框架柱质量控制作 业指导书。
•19
十一、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该项目施工质量及文明施工多次受到了市建委、
市质量监督站的肯定。顺利通过省、市级文明工 地验收。并于2010年11月30日在本项目召开了 文明工地现场会。为开拓建筑市场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求框柱结构实测项目合格率达到95%。实测项目如下表(未列项目按
规范执行):
允许偏差控制值如下表
项次
1 2 3 1 2 3
4
分项工程 模板工程
砼工程
5 制表:
项目 轴线位移 层高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轴线位移
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截面尺寸
接茬平整
规范值
5 6 5 8 8 8 +8 -5
目标值
检查方法
3
尺量检查
非要因
2 责任心不强
调查分析
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常会导致施工工艺执行的随意性,质 量会发生波动。通过提高责任心,施工质量有所提高。
非要因
3
经验、培训少
调查分析
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我司模板安装方 法与质量要求,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非要因
4 设备陈旧
现场验证
使用多年的手电锯等使用时,易振动,锯缝大,边口毛糙, 会导致接缝不严密等,对质量有一定影响。
•23
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24
8
5
40
+8
+5
-5
-4
40
2
40
水电三局科技成果获中国电力建设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水电三局科技成果获中国电力建设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0399cbc2ddccda38366baf58.png)
粗和粒形、级配缺陷,进而改善人工砂喷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利于管道输送减少回弹率。
掺用适量粉煤灰改善人工砂喷射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在该工程成功应用,为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启新思路,为其它优质矿物掺合料在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提供了新技术途径。
(审稿人:郭小安)~~~~~~~~~~~~~~~~~~~~~~~~~~~~~~~~~~~~~~~~~~~水电三局科技成果获中国电力建设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日前,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公布了2019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水电三局第二分局科研再创佳绩,研究成果“碾压混凝土双曲高拱坝优质高效施工关键技术”荣获三等奖。
《碾压混凝土双曲高拱坝优质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依托象鼻岭水电站,由第二分局、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研究,并与2018年9月18日、2019年1月10日分别通过公司以及电建集团验收鉴定。
该工程大坝最大坝高141.5米,厚高比0.247,坝顶弧长459.6米。
针对大坝施工工期紧,体型结构复杂,如何在碾压混凝土高拱坝施工中保持和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快速、经济、高效”的筑坝优势,开展了创新研究。
项目主要开展了玄武岩人工骨料混凝土设计研究、双曲拱坝快速测量技术研究、新型双向可调混凝土翻转模板研发、混凝土入仓技术研究、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方案研究等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砂石系统料仓下料装置》、《一种用于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连续施工的翻转模板》,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为《双曲拱坝快速测量放样系统V1.0》。
项目研究成果,在象鼻岭水电站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提高了施工效率,满足了大坝体型精度要求,为坝工界类似工程高效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公司荣获2019年度陕西省工程建设QC 小组活动先进企业4月24日至26日,由陕西省建筑业协会举办的“2019年陕西省工程建设QC 小组交流会”在西安召开。
[QC成果]提高超高柱混凝土成型施工质量汇报
![[QC成果]提高超高柱混凝土成型施工质量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77d267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6.png)
确定选题:提高超高柱混凝土成型施工质量
四、 现 状 调 查
超高柱混凝土施工成型质量隐患调查表
表2
序 号
检查项目
检查点数
不良点数
不良频率 (%)
累计频率 (%)
1
平整度
100
22
44
44
2
混凝土涨模
3
模板拼缝
4
断面尺寸
5
垂直度
合计
90
18
36
80
70
5
10
90
70
3
6
96
70
2
4
100
400
50
100
实施效果: QC小组构造节点重点检查,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并于10月29日,11月1日、 11月6日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人员共同对支架的立杆间距、纵横距、扣件拧紧力矩、纵 、横向剪刀撑等进行了验收。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捣过程中均未发现架体倾斜、变形 现象。
十、效果检查
我们QC小组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不断加以培训教育,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循环改进,取得以下效果: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小组分工
备注
负责QC活动开展
技术指导
负责技术数据的采集、 安全技术交底
负责组织实施 现场安全管理 负责具体实施 负责检查整改
全部经过 TQC培训
合格
负责资料收集
负责砼质量
负责模板质量
负责钢筋质量
制表人:
制表日期:2013年9月20日
三、选题理由
选 题 理选由题 理 由
1、利用料斗装料,串筒下
料 度 2、。,振有动效棒控上制设下@料10分00层标识厚,施 现工场 控制振动棒作业深度。
QC成果通过过程控制提高湿喷混凝土施工质量
![QC成果通过过程控制提高湿喷混凝土施工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25de83c8856a561253d36f1f.png)
QC活动成果汇报材料通过过程控制提高湿喷混凝土施工质量发表时间:二O一一年十二月发表人:杨勇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小组概况 (2)三、PDCA循环 (5)(一)、计划(P)阶段 (6)(二)、实施(D)阶段 (11)(三)、检查(C)阶段 (17)(四)、总结(A)阶段 (19)四、巩固措施 (20)五、体会及今后打算 (21)通过过程控制提高湿喷混凝土施工质量发表人:杨勇一.工程概况白岩脚隧道是集瓦斯、岩溶、突水、突泥、地表失水于一体的二级风险隧道,是沪昆客专中铁二十三局一项目部建设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隧道全长4480m,进口里程DK638+980,出口里程DK643+460。
洞内纵坡单斜坡,进口高出口低,DK638+980~DK641+950段为-2.50%,DK641+950~DK643+460段为-1.80%。
出口段地势陡峻、植被茂盛。
白岩脚隧道按速度目标值350km/h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
洞内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60kg/m钢轨。
支护形式Ⅳ、Ⅴ为钢拱架加挂网锚喷,Ⅲ为挂网喷射砼,设计生产喷射混凝土的总方量为33990m3。
本小组主要承担湿喷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通过开展QC活动,不断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二.小组概况(一)小组概况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沪昆项目部通过过程控制提高湿喷混凝土施工质量QC小组是根据工程特点及实际需要于2011年2月22日成立并登记注册的,属“质量持续改进型”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成员数量为10人,平均年龄为33岁,接受TQC教育面为100%。
详细情况见表1,小组活动制度见表2。
制表:杨勇制表日期:2011年3月5日制表:杨勇制表日期:2011年3月5日(二)小组活动计划表3 活动日程进度表制表:杨勇制表日期:2011年3月5日三. PDCA循环(一)P阶段——计划阶段1.选题理由:制图:杨勇制图日期:2011年3月15日2. 现状调查:(1)喷射砼回弹率大,混凝土质量不稳定,材料浪费大;3月6日至3月15日连续10天对喷砼回弹量进行统计,详情见表4。
混凝土保温QC成果发布
![混凝土保温QC成果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1a8382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2.png)
混凝土保温QC成果发布概述混凝土保温是指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加以保温材料,以减缓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降低水泥水化反应的速率,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保温混凝土适用于各类建筑,如住宅、工矿厂房、商业建筑等,具有节能、环保、经济、耐久、美观等特点。
随着混凝土建筑的普及,保温混凝土的品质和质量控制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保温QC成果发布,包括研究进展、技术成果和前景展望。
研究进展近年来,混凝土保温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采用保温性能好、完全不燃的材料,如聚氨酯、聚苯乙烯等,适用于各种工艺、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保温工程。
优点是防火、防震、保水,并且使用寿命长,同时也降低了环境污染。
2. 施工工艺施工采用专业的保温施工方法,与混凝土配合良好,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破坏,使混凝土结构能够长期稳定。
3.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应考虑保温混凝土的选型、保温层厚度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并根据所处环境和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合理设计,确保保温效果。
技术成果经多年的混凝土保温QC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保温混凝土新技术传统的混凝土保温技术在效率、质量和成本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如喷涂保温、聚氨酯填充保温等,这些技术在加速施工、提高效果、降低成本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2. 保温混凝土监测技术保温混凝土的质量和效果是需要不断监测的,目前已经有了成熟的监测技术,如红外检测、温度计监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混凝土保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检测,确保保温效果。
前景展望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保温将越来越广泛应用。
保温混凝土QC的研究和应用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但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保温混凝与QC技术,促进保温混凝与QC的科学研究、生产和应用,提高保温混凝与QC的品质和质量,为建筑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混凝土保温QC成果发布旨在混凝土保温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混凝土保温新技术和监测技术的应用成果,同时展望了混凝土保温QC的发展前景,希望本文能为混凝土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许昌大成改进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工艺QC成果
![许昌大成改进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工艺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7fb0266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4.png)
改进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工艺许昌大成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红伟QC小组一、工程概况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为一群体工程,我们公司承建的教学楼A和B建筑面积共27000平方米,六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长均为76。
8米,宽均为62米。
由于单层建筑面积较大,层数不一,设计要求每层现浇结构在两个位置留置17米长,0.8米宽的后浇带.但是,后浇带的施工必须等到主体完工后40天才能进行,这与甲方要求的工期严重矛盾,因此,项目经理领导现场技术人员组成了QC小组,在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技术攻关,我们采用了膨胀砼加强带代替后浇带施工的方法。
这一方法既解决了工期的矛盾,又保证了砼的施工质量.二、小组概况:P阶段:三、课题选择四、QC 小组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QC 小组目标:2、目标可行性分析为保证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技术的可行性,我们小组从有利和不利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3、难点分析由于超长砼无缝施工无经验借鉴,为保证这次活动的成功,QC 小组召集所有成员展开讨论,针对目标可行性分析中的不利因素着手确定工作重点:五、方案选择根据确定的工作重点1,小组人员经过认真分析,确定如下活动计划:根据确定的工作重点,小组成员经过反复推敲,制定出如下施工方案:方案一按原图纸设计砼配合比,采用分层浇筑砼施工方法。
缺点分析:最原始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超长结构砼裂缝问题。
方案二采用补偿收缩砼施工,采用分层浇筑砼施工。
缺点分析:补偿收缩砼需对原砼配合比掺入外加剂,由于砼量大,外加剂掺量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30万元。
方案三:采用加设两道2米宽砼加强带施工,加强带砼配合比提高一个标号,掺入高性能砼膨胀剂。
补偿砼收缩,控制收缩裂缝,施工组织采用自然斜坡分层施工法。
成本分析:加强带砼量=17.4×2×0.12×6=50。
2M2C35砼每方水泥重量=420㎏每立方砼外加剂掺量=每立方水泥重量×10%加强带所用外加剂总重量=50。
宏泰公司同忻项目部QC成果喷浆机改造
![宏泰公司同忻项目部QC成果喷浆机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69720704eff9aef8941e0642.png)
降低巷帮喷浆回弹率发布人:丁义江小组名称:同煤集团宏泰公司同忻项目部QC小组时间: 二O一O年十月发布程序一、工程简介--------------------------------1二、小组概况--------------------------------1三、选题理由------------------------3四、设定目标值------------------------------4五、活动计划--------------------------------4六、现状调查----------------------------------5七、目标确定-----------------------------6八、原因分析--------------------------6九、要因确认--------------------------------9十、制定对策------------------------10 十一、实施对策------------------------------11 十二、效果检查--------------------------------12 十三、效益分析----------------------------------12 十四、巩固措施-----------------------------12 十五、总结及下一步打算--------------------------12前言锚喷支护以其快速、安全、高效、节约的独特优点,已成为煤矿井巷开拓掘进工程的主要支护形式。
1975年煤炭部确定锚喷支护为井巷支护的技术发展方向,1978年又被列为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促进了锚喷支护的推广与应用。
但是由于锚喷施工过程中,喷浆回弹量大,并造成一定的浪费,影响了井下空气和工作环境,制约了锚喷支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为解决井下巷道喷浆回弹率大的难题,我们成立了QC小组研究这一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宇辉
2
混凝回 弹量大
加强管 理力度, 确保参数均匀, 1、质检员严格控制 中间质量; 杜绝个 控制 人更改 2、提高喷锚手的技 回弹量小于 20% 设计配 术; 比
2012-11-1
于传远
六、PDCA循环
水灰比 较 难控制 依据设 计配合 比,控 制水灰 比 保证混凝土 的和易性, 使混凝土便 于喷锚 1、搅拌站严格按 照设计配合比进 行操作; 2、减少干扰及时 喷锚; 3、安装自动配料 装置 1、只要有人员再 进隧道内作业, 必须打开通风设 备; 2、给每一个下井 人员配备防尘口 罩;
一、工程简介
• 区间自DK+250至DK5+345.205穿越钢材厂, 施工期间正线上方不允许堆放重物。场地 地形起伏较大,北侧高,南侧低,地面高 程26.26~46.37m。 • 区间正线位于华北路下方,地下管线多、 密,与拱顶间距小。
二、QC小组简介
• • • • 小组名称:大连地铁205标段项目经理部QC小组 成立时间:2012年9月10日 小组类型:现场攻关型 活动课题:大连市地铁205标段地铁隧道喷射混凝 土施工质量控制 • 活动时间:2012年9月20日-2012年12月20日
六、PDCA循环
•
实施三:对现场不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设备、 机械进行跟换。 • 实施四:严格把关原材料,现场使用原材, 进场时应严格把关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 实施五:建立逐层检查制度,项目部建立以 项目部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操作不合格人员 进行跟换。 • 实施六:加强对相邻兄弟的单位的学习与交 流,在施工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优化。
六、PDCA循环
六、PDCA循环
• 通过效果图,现场我们QC小组人员,进行分析
原因 技术熟练 程度不足 思想重视不 够,管理较差 跟班检查不及时 机械设备问题 材料问题 混凝土回弹量大 超欠挖控制 确认 施工经验将不断积累 现场进行质量安全会议, 提高每个人的意识,可避免 加强管理力度,可避免 加强保护、保养,及时报修等,可避免 从进场开始,严格收料, 收料合格后及时进行保养如:防冻、防雨水等 不断优化 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爆破施工,在不良地质 段加强支护措施以免出现塌落 结果 主
大连市地铁205标段隧道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中铁十局集团济铁建安项目部 大连市地铁205项目部QC小组 2012年12月20日
一、工程简介
我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205标段项目经理 部工程为一站两区间,其中南关岭站至华 北路站区间和华北路站至泉水路区间支护 方式主要采用C25早强喷射混凝土。 • 南关岭站至华北路站区间 • 南华区间范围里程为DK3+114.101-DK4+072.076,右 线长957.975m;左线长967.312m。 •
六、PDCA循环
• 效果二: • 通过提高喷射混凝土质量后,围岩收敛得 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喷射混凝土质量的 强度、厚度、平整度等的到了保证,目前 我标段现在只剩华泉区间左右线大里程没 有贯通,其余全部贯通,再次之前没有发 生过安全事故
六、PDCA循环
• (四)、总结(A)阶段; • 通过展开QC小组活动,将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得出 以下结论: • 1)、喷射混凝土时隧道施工的关键,喷射混凝土的 质量提高,及节约了材料的消耗,又有效的控制了围岩收 敛变化,保证安全。 • 2)、喷射混凝土是一个完整的施工工艺,每一道工 序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 3)、合理的组织管理和配套的设备机械是前提,同 时也要加强机械的保养。 • 4)、通过展开QC小组过关活动,施工队伍的素质、 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今后我们继续 组织QC小组活动,通过科技攻关,来提高我们及
五、可行性分析
• 1、我公司是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的企业, 具有较健全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 2、我项目部是中铁十局重点项目之一,得 到了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 • 3、我们QC小组成员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克 难攻坚的信心; • 4、设备齐全、施工人员经验丰富;
六、PDCA循环
• • • • (1)计划(P)阶段 1)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0日至2012年11月20日 现象分析 隧道施工,喷射混凝土是主要工序之一,喷射混 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为此,QC 小组成立后,组员进行了具体分工且本标段喷射 混凝土质量缺陷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经过小 组的讨论得出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有:混凝土回弹 量,喷射混凝土厚度、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密度、 混凝图强度,缺陷统计表如下:
施工环境差照片
• 4)制定对策。
序号 主要原因 对策
六、PDCA循环
目标 措施 完成时间 负责人
1
技术数量 度不足
加强对 职工的 业务培 训,承 办施工 工艺流 程课
提高职工业务 技能,逐步累 积经验,增加 规范化施工意 识
1、技术人员数量掌 握《技 规》; 2、QC小组对干喷混 凝土,技术信及时 息总结; 2012-10-20 3、召开QC小组会议, 解决所有的缺陷; 4、组织施工工艺流 程活动;
3
2012-11-1
许东晓
4
增加通 隧道内 风压力, 创造一个良 好的工作 环境较 保证隧 差 道内环 环境 境
2012-10-10
侯自波
六、PDCA循环
• (二)、实施(D)阶段 • 实施一:各组成员在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劳动力组织、工序安排等各方面严格把关。现场 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 实行奖罚制度。 • 实施二:针对干喷混凝土施工工艺,项目部 技术人员对现场作业人员及带班进行技术交底培 训,并定期做组织现场操作人员经验交流。现场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全程值班,及时发 现问题并进行指导,逐步积累施工经验。
六、PDCA循环
干喷混凝土质量缺陷
序号 1 2 3 4 质量因素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喷射混凝土回弹量 喷射混凝土厚度 喷射混凝土密度 监测方法 靠尺随机抽取 现场随机抽取 钻孔随机抽取 实验随机抽取 频数 37 25 12 21 频率% 37 25 12 21 累计频率 % 37 62 74 95
5 6
混凝土强度 累计
实验随机抽取
5 100
5
100
六、PDCA循环
六、PDCA循环
• 2)根据频率图找出主要缺陷。 • 从频率图来看,现阶段影响质量的主 要因素为: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回弹量、 喷层厚度,这三项主要因素占83%。 • 3)原因分析。 • 针对上述各种因素,QC小组进行全面 的分析,且按照现场施工情况对干喷混凝 土质量情况绘出了缺陷搅拌不均匀
水灰比不当 隧道内环境较差
加强管理,可避免
规范操作,及时总结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情绪
次
主 主
六、PDCA循环
• • • • • 通过分析,得出: 1、技术熟练度不足; 2、混凝土回弹量大; 3、水灰较难控制; 4、隧道内施工环境较差;
混凝土回弹量大图片
• 1、喷射混凝土是国内隧道施工的组要工 艺,应用较为广泛。 • 2、回弹率过高不但造成了原材料的极大 浪费,增大了施工成本,而且过大的回弹 率会导致施工现场粉尘含量过高,严重影 响现场人员健康安全。 • 3、提高喷射混凝土质量效率,保证隧道 进度要求。 • 4、通过该项工程的施工,培养熟练掌握 隧道施工技术人才。
监测方法
检查 次数
500
不合格次数
合格 次数
467
合格百分比 (% )
93.4
备注
1
靠尺随机抽取
34
2 3 4 5 6
现场随机抽取 钻孔随机抽取 实验随机抽取 实验随机抽取
100 500 100 50 1250
7 7 3 5 56
93 493 97 45 1194
93.0 98.6 97.0 90.0 98.5
二、QC小组简介
序号
1 2
姓名
肖刚 刘勇 于传远 张建福 侯自波 许东晓 王宇辉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年龄
文化程度
本科 本科
职务
项目总工 技术部部长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成 员 表
3 4 5 6 7
23 25 24 26 24
本科 本科 大专 大专 大专
三、选题理由
回弹量有所减少
现场施工环境有所改善
新购置的喷锚机加强喷锚效率
安装自动配料装置
六、PDCA循环
• (三)、检查(C)阶段 • 效果一: • 通过对策的实施检查结果如下:
六、PDCA循环
序号 质量因素 喷射混凝 土表面平 整度
喷射混凝 土回填量 喷射混凝 土厚度 喷射混凝 土密度 混凝土强 度 累计
七、今后打算
• 1、QC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全员化; • 2、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许多新工 艺的应用等着我们去研究,总结推广。 • 3、开展其他QC小组的活动,优化隧道施工 工艺,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 度,保证我十局建全优质地铁,早日全线 贯通;
成果汇报完毕!谢谢!
一、工程简介
• 拟建南关岭站至华北路站区间线路较长,场地西 南高东北低,地势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为 15.10~23.67m。区间正线结构下穿3层框架楼房两 栋,经东联路立交桥进入大连市主干线路华北路 下方,地下管线密集,一直到达华北路站。 • 华北路站至泉水路区间 • 华泉区间里程为DK4+233.576,设计终点里程为 DK5+345.205,左线总长1110.269m,含短链1.36m。 右线总长1129.735m,含长链18.106m。
三、选题理由
• 5、中国中铁十局企业精神“诚信、和谐、 求知、创新”,本工程对体现我局管理科 学、作风顽强,提升“中国中铁”的品牌 价值。 • 6、为我十局在地铁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打下坚实的基础。